569569552525

DQfyY3OgF98Fv5O0Z2XQag

969565955

365988844

5444554545     

5145141111

聽說家庭打掃,也是這所學校出的作業?

聽說有個應用變通題是,在學校考卷作弊的人,卻在三十歲後成棒球隊的王牌投手?

聽說時事考題,是將來某一代的孩子的晶片身份證將於健保卡整合在一起?

看不到,是不是沙漠裡的駱駝隊也會有仙侶,不會再說人心不古?

看的到,是不是蘭嶼的瀑布旁有隻在藤蔓上盪來盪去的猴子?

觸覺的到輕重,抱的到那冬天的樣子,在天空上的雲朵是夾雜著雪花,

夾雜著塵埃的雨水,還是晶瑩剔透的落在川流,水溝,湖泊裡。

 

約今天早上7點~8點,有的地方新聞時事,

有一處施工完的柏油路,在今天颱風尾要走,而挾帶著大量雨水進來,不知是紅霞颱風?還是白海豚颱風?

地面有凹凸不平的水坑,剛好整片馬路都積水,有一對母子,媽媽騎機車帶小孩上學,整台機車翻倒的在那有有凹洞的地面水坑裡,

這時救護車和警車都在趕路;有一些土地公廟和家庭手工廠和商務貿易公司的人在家裡面吵架說:已經第4~5個女婿或媳婦了,我們實在沒有多的雨衣分給那個女婿或媳婦;

女婿或媳婦就說:沒關係,家裡離你孫子孫女的學校很近,我不穿雨衣,把這雨衣給孫子孫女穿,等下我再回家族裡的旅館廁所去洗個澡好了。

 

約今天早上9點~11點,

可能做家具店的老手進度太快,但是老手又沒想做打掃店內的全部工作,新手的進度太慢?老手得兒子去便利商店買一瓶芬達荔枝蘋果汽水放在店裡的第1桌和第3桌之間跳來跳去喝,甚麼都吃得,把剩幾口的花枝米苔目給老婆吃,要是客人去便利商店買"芬達橘子汽水"來這間店挑家具?是不是有人都覺得客人跟老闆都錯了?;有一對姐妹說:父母不公平?給她的婚禮辦那麼隆重,給另個婚禮辦得那麼草率寒酸?;爸媽把弟弟放在高處就算了,但是下雨天,姐姐妹妹我們在低處被別的汽車的水噴到了,進度慢,大家還是誇高處的弟弟進度很快?;我老公偷喜歡看女優卡通,偏買一些花枝羹給我吃,我到底要氣那菜市場開花枝店的家族?還是要氣我老公是急色鬼?

 

約今天中午11點半~12點半,

第1桌是一對約40歲夫妻,妻子穿青蘋果綠色的衣服,丈夫穿米黃色的衣服,夫妻各有手機在看,穿著一個有直線的白色跟粉紫色的薄外套襯衫,桌上點著蛋花湯,小魚乾辣椒豆乾,水餃,木須炒麵,炒波菜;第5桌是一位約30~40歲的男生,穿黑短衣跟黑短褲,邊邊有些細紅線,桌上擺著鄉村紅茶冰,跟鍋貼;有一通外帶電話點鍋貼,伯父說看錯成內用的,端到第1桌的路上再送回煎鍋貼檯的旁邊要改紙盒裝,那麼那塑膠盤子又是髒掉又沒有賣到卻要給廚房洗碗工再多洗碗?那要是不是只有1份?是100份?不就要白洗100個塑膠盤子?;今天新聞說:有個人,把計算機當樂器彈,真得討厭或不討厭啊?之類的?;要是多錯誤的是木頭而不是鍋貼,可以說自己家族切錯的木頭又送給自己家族嗎?;第5桌的男生也是邊看手機邊吃,好像沒寫菜單;第6桌來一個約跟第5桌差不多年紀的男生,穿著當兵色的墨綠短衣,跟卡其色短褲,也跟第5桌吃一樣,也是點鍋貼,第6桌也在這間小吃店沒寫菜單,不知道是不是第5桌跟第6桌彼此有認識嗎?;第7桌來一對約50~60歲的夫妻或母子,兒子長得有點像是伯母的國小兒子將來中年的樣子,媽媽穿著淡紫色跟緊身黑褲子,兒子穿著卡其色黑色七分褲而衣服是橫條衣的有細黑橫條+粗細白橫條+橘色橫條+藍色橫條得衣服,點這小吃店的小碗蛋花湯 跟 酸辣麵 跟 牛肉餡餅 跟雪裡紅;這時外帶電話有點小碗酸辣湯跟小米粥外帶,也有外帶苦瓜跟涼拌小黃瓜跟小魚乾辣椒豆乾;有個約40歲的男生,穿白襯衫的類似西裝服,邊近店內等幾分鐘的外帶,點一份水餃外帶;有一通外帶電話說:我想確定一下你們今天有公休嗎?我要跟我們的人討論一下,等下我們再打電話到你店裡;有一個約30~40歲等外帶的女生也跟一些人一樣得等外帶就沒寫菜單,好像有人說口頭講一下就好了?這女生有點木須炒麵跟肉絲炒飯跟蔥油餅,穿著白色短褲跟粉紅色短衣跟淡紫色薄淑女外套,伯母這時候站在小吃店的飲水機旁邊,發現舊店的飲水機都快電線燒壞了,這樣沸騰10分鐘才跳回正常線路會不會有短路走火的危險啊?可是小吃店老闆父子都不覺得有甚麼重要的?那等外帶的是要做100分得新飲水機的業務嗎?最後也忘記有來這小吃店買外帶了?是要去新店或台北做業務嗎?上次說花蓮或宜蘭怎樣的?好像是說空頭小吃店變成空頭百貨公司;這一小時內,沒有第2桌也沒有第3桌也沒有第11桌的客人。;上次說松竹國小的附近的汽車駕駛班怎樣的?,今天中午伯父對伯母說:這份鍋貼是妳包的嗎?這麼醜,一定是妳包的,伯母就說:我沒事去包你煎得鍋貼做甚麼?你不是煎好外帶得鍋貼就會順手拿橡皮筋去包紙便當盒嗎?這時有個約40歲的女客人跟約40歲的伯父聊天說:我老師說要放學了,我老師要拿到學校的簽單卡才能回家,他說他好想趕快回家,伯母聽到就心想:妳稱呼自己小孩為老師?是暱稱嗎?

 

約今天下午12點半~2點,

第3桌來幾個約30歲像女會計跟女上班族之間的幾個女生;第11桌來幾個像是修理水電的高中夜校生的男生的平均約30歲,說包不包甚麼東西,之類的;到了約下午1點半~2點,伯母去泡沫紅茶攤買一杯正常甜正常冰塊的綠茶,跟一杯伯父要喝得半糖去冰的黑茶;到了約下午2點,70歲伯父的爸爸打開電視的棒球看得跟40歲伯父聊:錢怎樣的?幾千塊?甚麼的?第11桌的第2批問伯父說:你們打烊了沒?約40歲穿黑衣的男生就點這小吃店賣的酸江豆跟小米粥跟牛肉餡餅,邊講電話說:那電視怎樣的?我買?還是他賣電視?跟那陳先生說陳先生錢都沒有匯進來給我阿;伯母的國小女兒今早是上學的襪子淋濕後就哭說:又不是弟弟淋濕,弟弟懂襪子淋濕的痛苦嗎?

 

約今天晚上5點~7點,

這幾個小時,店內用餐客人不多,有外帶的客人是拿第3桌和第11桌的菜單去寫外帶,店內只有內用一個家族是老中少得像是親子家庭一起坐第3桌;伯父看客人帶小孩來小吃店吃,伯父也把自己國小兒子叫到小吃店寫功課,國小兒子寫完後讓伯父檢察功客,伯父就說:訂正作業本呢?你錯一個字就罰寫10次,作業本不是有2本嗎?你弄丟了嗎?國小兒子就哭著擦掉再重寫,之後說寫完了,伯父又叫國小兒子拿聯絡簿出來說:你不要騙我沒帶回來,書包給我翻出來,聯絡簿不是寫還有數學作業嗎?你為什麼說功課寫完?你寫把數學作業留到明天早上寫?伯父就打一下小孩,這時有個女客人約35~40歲穿著藍短衣跟短褲來小吃店買木須炒麵跟酸辣湯跟涼拌豆乾絲跟素雞外帶;伯母心想:這晚上,是小吃店老闆父子看的到私人文字,卻看不到月光跟陽光,這時小吃店少了第1桌也少了第2桌也少了第5桌也少了第6桌也少了第7桌也少了第11桌內用的客人;這樣一忙私人的廚房紙便當盒,就一下子幾個月都不管小孩功課有沒有寫,一有團體要這陣子爸媽去讓小孩功課跟團體一起發展都市房市?就小孩一跟父母在小吃店看功課就會被小吃店父母打。

 

※※※

untitled565665555  untitled4474474455

214740752808163

9ebf9aaa41eb362d2f155e63ef860615_n

u=106043747,3029609711&fm=21&gp=0

YLC11

 

0_jiaju666444_20140226174738

25_111025153254_2

0_guchuan_5193_20130210224641

5dfc345fx698985a4ba22&690

 

 

u=3080423201,1701056503&fm=23&gp=0

21462500

12735624682

128753280002097001

1420604207459707068  4021995942219502768

bfbc3eda2c4e2ed1bfb9074f3956_480_640

eaf17000e192a6774ec0365297ebbc00

cont4_3_029

Img315303689

  Img390986992

ffc6fa48a6ed3ec581763bd95a77ed9a

p217639829-19

   u=2574937080,557185051&fm=23&gp=0 

untitled565656  untitled484515

untitled8584584  untitled474774444

   

untitled45945545455  untitled3333

  鏡廳  

/ 網路的ˊ圖

 

胡瓜 - 妳依然在我心深處

作曲:周治平  編曲:殷文琦  作詞:林敏 
我一直沒有聽你說清楚 關於你的一切 我是多麼在乎
因為愛你所以我孤獨 我默默的承受 這宿命的痛苦

是否這段情就如此結束 關於你的一切 只能換成淚珠
如果愛你注定要孤獨 我還是要對你說 祝你幸福

我也許會在另一個 愛情的世界裡 繼續漂浮
但無論如何請你牢牢的記住 你依然在我心深處

我也許會在另一個 愛情的世界裡 找到幸福
但無論如何請你牢牢的記住
你依然在我心深處 你依然在我心深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Jwn7T7EDZk

 

陳盈潔-毛毛雨

作詞:陳百潭
作曲:陳百潭

猶原落著
毛毛小雨的晚瞑
又來到初戀的港邊
見景傷情目屎滴落胸前
苦嘆幸福變成水湧
甘講愛情的過程即無閒
也是對阮的命運卡薄倖
雖然傷情自己安慰心靈
但願心愛你會知情

猶原落著
毛毛小雨的晚瞑
又來到初戀的港邊
見景傷情目屎滴落胸前
苦嘆幸福變成水湧
甘講愛情的過程即無閒
也是對阮的命運卡薄倖
雖然傷情自己安慰心靈
但願心愛你會知情

甘講愛情的過程即無閒
也是對阮的命運卡薄倖
雖然傷情自己安慰心靈
但願心愛你會知情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QcakOHR3gQ

 

薛金顯 - 今夜又擱想起你

作詞:李岩修
作曲:徐嘉良

夜港口的晚暝 聽著海湧想著你
褲袋仔的相片 是咱唯一的記誌
不管經過幾年 我惦海角或天邊
我還是 等無你的消息
%今夜又擱想起你 一杯燒酒心就碎
孤孤單單一暝過一暝 路邊電火閃閃爍
看著別人攬做堆 只有我是一個人嚧微
啊~ 啊~有誰人會倘乎我安慰

夜港口的晚暝 聽著海湧想著你
褲袋仔的相片 是咱唯一的記誌
不管經過幾年 我惦海角或天邊
我還是 等無你的消息
%今夜又擱想起你 一杯燒酒心就碎
孤孤單單一暝過一暝 路邊電火閃閃爍
看著別人攬做堆 只有我是一個人嚧微
啊~ 啊~有誰人會倘乎我安慰

%今夜又擱想起你 一杯燒酒心就碎
孤孤單單一暝過一暝 路邊電火閃閃爍
看著別人攬做堆 只有我是一個人嚧微
啊~ 啊~有誰人會倘乎我安慰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TazKx5zNr8

 

李宗盛  - 阿宗三件事-理性與感性作品音樂會

作曲:李宗盛  作詞:李宗盛 
純兒

純兒是我的女兒 是上帝給我的恩賜
我要讓她平安長大 是我很重要的事
純兒是我的女兒 是上帝給我的恩賜
我希望她快樂健康 生命中不要有複雜難懂的事
啦...........
純兒是我的女兒 是上帝給我的恩賜
我親自給妳取的名字 希望妳平安一世

你說你喜歡我的歌

你說你喜歡我的歌
我不知道這算不算是一種好事 嘿...
你說你喜歡我的詞
總是道出你心中不欲人知的事 嘿...
我不知 我不知
我寫歌有時快有時慢 有時簡單有時難
有時心煩(酸)有時不知怎麼辦
我不知 怎麼辦

往事

我是一個瓦斯行老闆之子
在還沒證明我有獨立賺錢的本事以前
我的父親要我在家裡幫忙送瓦斯
我必須利用生意清淡的午後
在新社區的電線桿上綁上(著)電話的牌子
我必須扛著瓦斯 穿過臭水四溢的夜市

這樣的日子在我第一次上綜藝一百
以後一年多才停止
這樣的日子在我第一次上綜藝一百
以後一年多才停止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Njh902nhZc

 

黃崇旭-愛情關係

作曲 John Lee
作詞 黃崇旭

我還記得第一次 我見到妳, Love, that was when 我愛上了妳, Love
從來沒想過我會 fall in love that's why I got to be with you, Love
聽說妳是紅的模特兒 我只是未成名的Rapper
我可不可以引起妳的注意 得到妳的芳心 我只是一個hip hop歌星 所以
Tell me what I gotta do, Tell me what I gotta do to get with you

Hey 如果妳是我寶貝 我會 讓妳幸福入睡 everyday now
This is what I'm gonna do, This is what I'm gonna do to get with you
挺起肩膀讓妳依偎 辛苦我會 面對 Baby 不用怕 讓我背

So you wanna get with me (I wanna get with you girl)
重點是要感情 (yeah yeah) 並不想刻意去刁難你 ( what I gotta do now ? )
最純真的心意 其他都沒關係
多一點的關心 is all I need (來做我的Lady 做我的Baby)

個性那麼甜蜜 臉超美麗 怎麼跟妳聊天 我緊張的要命 really
怎麼引起妳的注意 怎麼讓妳知道我的名字叫做黃崇旭
Should I ? 用我奇奇怪怪國語 Should I ? 看妳聽得懂 多少英語
Should I ? 對不起 用我破的要命 不流利的台語 oh no just tell me!
Tell what I gotta to do, Tell me what I gotta to do to get with you
Hey 如果妳是我寶貝 我會 讓妳幸福入睡 everyday now
This is what I'm gonna do, This is what I'm gonna do to get with you
挺起肩膀讓妳依偎 辛苦我會 面對 Baby 不用怕 讓我背


This is what I'm gonna do, This is what I'm gonna do to get with you
我要做我自己 be me 黃崇旭
What you get is what you see 這個ABC 想要認識妳 纏著妳
Maybe 也許跟妳 可不可以 you and me 有個愛情關係
Please 千萬 girl 不要改變自己
因為在我眼前 Baby 妳是完美的
This is what I promise you, This is what I promise you, I will do
我永不會忘記 妳的反應
妳跟我說 黃崇旭 我把我電話留給你 (ye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GXH9jd1fHw

 

黃舒駿 - 昨天今天永遠

作詞:黃舒駿 作曲:黃舒駿

要如何說出心中的愛不後悔
喔!在這薄情的世界
要如何相信這樣的話是諾言
喔!真是苦了多情人的淚
昨天仍是信誓旦旦水乳交融
今天卻已勞燕分飛反目成仇
從不懷疑當初的忠誠和愛火
只怪人們面對現實困難的意志脆弱
我多愛從前人守約的美
一字一句就是永遠
愛絕不輕言
天長地久別只掛嘴邊
不要有了今天沒明天
有昨天 今天我還要永遠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CTANDqJRw

 

黃西田 - 白冰冰-紅花青葉

牡丹花開開紅紅
樹葉青青滿花叢
花蕊正開全然放
真心真意對待你一人

為你 為你癡情 為你茫
最怕你對我來戲弄
情深似海 愛如泰山
我會對妳來相疼痛

我可比紅花開紅紅
我可比青葉伴你做美夢
你是我的人 妳嘛是我的人
紅花青葉永遠同一叢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npp52Pdr-I

 

謝雷+張秀卿-紅花青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N2KghzBSwg

 

曹西平 -請留住你的腳步

*我知道你離去的時候
 你會在車窗裏對著我揮揮手
 這滋味不好受
 想叫你不要走
 可是我難開口 只好搖頭

#我知道等天黑了以後
 我仍然會在這街頭眺望和等候
 這滋味不好受
 天黑了你要走
 天亮了也要走
 只好搖頭

@(請留住 請你留住 請留住 請你留住 你的腳步 你的腳步)
 想握住你的手
 這是我的乞求
 請你別走

Repeat *,#

Repeat @,@
(請留住 請你留住 請留住 請你留住 你的腳步 你的腳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4kfXDsiqaI

 

李明洋-解藥

作詞:吳梵
作曲:江志豐
製作人:江志豐

癡情人的酒是甜是苦 自己清楚
感情若是找無結局 放開也好
往事一秒像電影一幕 愛恨交錯
是到如今愛你袂到 只有祝你幸福
恭喜你找到你一生的依靠 祝福您作陣行到白頭偕老
明天我不會擱在 為你痛苦為你淋到失戀雨
我為你吞落愛情的解藥

感謝妳願意放我一條生路 感謝你過去陪我哭陪我笑
今夜的風今夜的雨 今夜的酒今夜的寂寞
全部變成為愛止痛的解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iKmWyGE9A

 

李明洋 - 阿爸

作詞:李友雄
作曲:李友雄
編曲:尤景仰

口白:爸爸跟我說 將來不管遇到什麼困難 一定要勇敢
不能害怕 這樣才是乖孩子 爸爸謝謝你 我愛你

茫茫想過去 思暮親情湧心海 絲絲惋惜 阿爸看袂著阮現在
歲月添無奈 懵懂青春心攤橫 我以為欲按怎攏會駛
滄桑坎坷路 痴夢迷戀追天涯 阿爸日夜惦巷仔口孤徘徊
歷練換成敗 年久月深心感慨 聽人講阿爸目屎攏囤腹內
啊..啊足想欲 倒返囝子時彼撒奶
乖乖惜惜懶鰻搞怪尚好槌仔枝舉來捱
啊..啊天尚知 樹欲搖弄風無來 瞑日思念只有夢中才相處會來

Music

口白:爸爸我最喜歡聽你講故事了 你要到處帶我去玩喔

滄桑坎坷路 痴夢迷戀追天涯 阿爸日夜惦巷仔口孤徘徊
歷練換成敗 年久月深心感慨 聽人講阿爸目屎攏囤腹內
啊..啊足想欲 倒返囝子時彼撒奶
乖乖惜惜懶鰻搞怪尚好槌仔枝舉來捱
啊..啊天尚知 樹欲搖弄風無來 瞑日思念只有夢中才相處會來

啊..啊足想欲 倒返囝子時彼撒奶
乖乖惜惜懶鰻搞怪尚好槌仔枝舉來捱
啊..啊天尚知 樹欲搖弄風無來 瞑日思念只有夢中才相處會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YwISauQRlw

 

賀一航 - 媽媽請你不通痛

作詞:鄭進一
作曲:鄭進一

思念著故鄉的媽媽 不知阿母你甘有勇健
抹凍惦你身邊 甲你來作伴 請你原諒我 請你原諒我
細漢時媽媽的話我不聽 今哪日的路才會這歹走
媽媽請你不通痛 不通為我心疼痛 有一日我會得到好名聲
想起到媽媽的形影 不知阿母你甘有勇健
抹凍甲你照顧 我是不孝子 請你原諒我 請你原諒我
拿出著你的相片金金看 希望阿母你不通受風寒
媽媽請你不通痛 不通為我心疼痛 有一日我會創造好名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3ng-BtrAko

 

江志豐-叫小賀

作詞:吳梵
作曲:吳梵

歐兜麥半路來破輪 身軀擱來無半仙
實在見笑擱丟臉
像這個時陣 你就要叫電話
朋友生日來慶祝 酒過三巡袂滿足
等咧續攤來打麻將
像這咧時陣 你就要叫小菜
萬一電話那卡無通 叫天叫地攏無反應
像這咧時陣 像這咧monent
你就要叫小賀
小賀小賀是你ㄟ知己 小賀小賀是你ㄟ麻吉
小賀袂甲你來借錢 重情重義重兄弟
叫我小賀 就可以
請你叫我小賀 就可以
請你叫我小賀 就可以
小賀小賀伊麻愛耶蘇 小賀小賀伊麻愛佛祖
小賀唸你 是為你好 愛鄉愛土擱愛講古
叫我小賀就可以
請你叫我小賀 就可以

喝酒了後守本份 無通頭暈擱腦頓頓
為著安全來打算
像這咧時陣 你就要叫小黃
景氣寒冬係係震 日子親像鹽鴉蛋
失戀失業擱失自尊
像這咧時陣 你就要叫小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Jsrau1XPBw

 

王瑞瑜 - 青春的激蕩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Hwd4HojmwU

※※※

 

張道陵-道教-道德經-二十四獄


三十六尊經 洞真部 玉清經 卷上


上鍊經 第十


道言。會中善來無量聖眾。一切天真無邊無極至真大神。一切諸法。有等不等。眾生亦等不等。復有無量不可思議。我常歷觀諸天。諸惡趣門。故有六官。主其罪福。


一曰紂絕陰天宮。


二曰泰殺諒事宗天宮。


三曰明晨耐犯武城天宮。


四曰恬照罪氣天宮。


五曰宗靈七非天宮。


六曰敢司連宛屢天宮。

 


復有二十四獄。一曰鑊湯地獄。二曰銅柱地獄。三曰鐵犁耕舌地獄。四曰刀上劍樹地獄。五曰剉碓地獄。六曰毒蛇食心地獄。七曰鎔銅灌口地獄。八曰爐炭地獄。九曰鐵輪地獄。十曰運石為山地獄。十一曰鐵床地獄。十二曰劍林地獄。十三曰寒冰地獄。十四曰猛大地獄。十五曰鐵杖亂拷地獄。十六曰大石壓身地獄。十七曰鐵錐刺身地獄。十八曰鐵丸地獄。十九曰吞火食炭地獄。二十曰磑磨碓擣地獄。二十一曰鐵汁地獄。二十二曰拔舌地獄。二十三曰鐵鎖地獄。二十四曰鋸解地獄。復有五苦之門。周圍二十四獄。

 


一曰色累苦心門。


二曰愛累苦神門。


三曰貪累苦形門。


四曰華兢苦精門。


五曰身累苦魂門。

 


三塗上尸中尸下尸。三塗五苦八難之門。復有九幽九獄。分布四方。東風雷獄。南火翳獄。西金剛獄。北溟冷獄。中普掠獄。東南無間獄。西南屠割獄。西北火車獄。東北黑暗獄。復有男女墮落此中。無有限數。非可堪忍。不捨晝夜。太極真人。稽首禮拜上白天尊。天尊曰。此諸罪人。不信三寶。惟罪是脩。故墮此間。無有出期。我今為汝演揚正教。無上玉匱。令諸眾生。悉得解脫。玉虛君於是盟誓。至真請出玉匱中科品。皆黃書青軸。備言要品。籙集救苦真符。而白天尊曰。臣已聞是教典。得如是法。永離地獄苦趣。奉持玉契。昇入金門。無有滯礙。中一卮燈明。分布八卮。九獄皆除。於大眾中。若有聞是法要。恭聽法音。便生快樂。而說偈曰。


天尊言曰。此諸苦趣。皆得自入。若得聞法。亦是慶幸。汝今宣揚。當自堅固。勇猛精進。復有光明。清淨法水。破除諸障。惟破九獄。中及五苦。自然消滅。萬里鐵城。崩落如沙。

 

 

新三國 -徐元直走馬薦諸葛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a9vsMMEd1M

 

新三國 -龐士元身死落風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y--Njg9MLs

 

會唱保庇的灰鸚鵡尚九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knC0iwDQic

 

※※※

 

 

4-1-3

31f4f3a4abe1fb39b879bd90d8e58cda

2218533_161616428000_2

31f31e2e09fb71dafe12b12e5dc5d6a7

u=3604053908,3611289255&fm=23&gp=0

thCAJF3YAV

41030  untitled255555

9472667_170409360129_2

1286603_072819054_2

1928689_144655569542_2

 2828612_093300071376_2

5579494_165526211160_2  

 01300000241358124464499381407

201001311243310587 

thCA6BZJ3I  thCATEWG06  麻薏羹

7745917

豬群

     untitled774444  untitled15454545 (2)

   斑銅礦   

untitled48489848989

/ 網路的ˊ圖

 

先秦兩漢 -> 儒家 -> 荀子 -> 勸學

《勸學》 

1 勸學: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智明而行無過矣。
 
2 勸學: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谿,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也。
 
3 勸學: 《詩》曰:「嗟爾君子,無恆安息。靖共爾位,好是正直。神之聽之,介爾景福。」神莫大於化道,福莫長於無禍。
 
4 勸學: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5 勸學: 南方有鳥焉,名曰蒙鳩,以羽為巢,而編之以髮,繫之葦苕,風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繫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莖長四寸,生於高山之上,而臨百仞之淵,木莖非能長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蘭槐之根是為芷,其漸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質非不美也,所漸者然也。
 
6 勸學: 故君子居必擇鄉,遊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7 勸學: 物類之起,必有所始。榮辱之來,必象其德。肉腐出蟲,魚枯生蠹。怠慢忘身,禍災乃作。強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穢在身,怨之所構。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溼也。草木疇生,禽獸群焉,物各從其類也。
 
8 勸學: 是故質的張,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樹成蔭,而眾鳥息焉。醯酸,而蚋聚焉。故言有招禍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9 勸學: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蹞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10 勸學: 螾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八跪而二螯,非蛇蟺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是故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兩君者不容。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螣蛇無足而飛,梧鼠五技而窮。《詩》曰:「尸鳩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儀一兮。其儀一兮,心如結兮。」故君子結於一也。
 
11 勸學: 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魚出聽;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故聲無小而不聞,行無隱而不形。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為善不積邪,安有不聞者乎!
 
12 勸學: 學惡乎始?惡乎終?曰:其數則始乎誦經,終乎讀禮;其義則始乎為士,終乎為聖人。真積力久則入。學至乎沒而後止也。故學數有終,若其義則不可須臾舍也。為之人也,舍之禽獸也。故書者、政事之紀也;詩者、中聲之所止也;禮者、法之大分,群1類之綱紀也。故學至乎禮而止矣。夫是之謂道德之極。禮之敬文也,樂之中和也,詩書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間者畢矣。
1. 群 : 刪除。 王念孫《讀書雜志》:「元刻無『群』字,元刻是也」。

 
13 勸學: 君子之學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端而言,蝡而動,一可以為法則。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為禽犢。故不問而告謂之傲,問一而告二謂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嚮矣。
 
14 勸學: 學莫便乎近其人。禮樂法而不說,詩書故而不切,春秋約而不速。方其人之習君子之說,則尊以遍矣,周於世矣。故曰:學莫便乎近其人。
 
15 勸學: 學之經莫速乎好其人,隆禮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禮,安特將學雜識志,順詩書而已耳。則末世窮年,不免為陋儒而已。將原先王,本仁義,則禮正其經緯蹊徑也。若挈裘領,詘五指而頓之,順者不可勝數也。不道禮憲,以詩書為之,譬之猶以指測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錐餐壺也,不可以得之矣。故隆禮,雖未明,法士也;不隆禮,雖察辯,散儒也。
 
16 勸學: 問楛者,勿告也;告楛者,勿問也;說楛者,勿聽也。有爭氣者,勿與辯也。故必由其道至,然後接之;非其道則避之。故禮恭,而後可與言道之方;辭順,而後可與言道之理;色從而後可與言道之致。故未可與言而言,謂之傲;可與言而不言,謂之隱;不觀氣色而言,謂之瞽。故君子不傲、不隱、不瞽,謹順其身。《詩》曰:「匪交匪舒,天子所予。」此之謂也。
 
17 勸學: 百發失一,不足謂善射;千里蹞步不至,不足謂善御;倫類不通,仁義不一,不足謂善學。學也者,固學一之也。一出焉,一入焉,涂巷之人也;其善者少,不善者多,桀紂盜跖也;全之盡之,然後學者也。
 
18 勸學: 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為美也,故誦數以貫之,思索以通之,為其人以處之,除其害者以持養之。使目非是無欲見也,使耳非是無欲聞也,使口非是無欲言也,使心非是無欲慮也。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聲,口好之五味,心利之有天下。是故權利不能傾也,群眾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蕩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謂德操。德操然後能定,能定然後能應。能定能應,夫是之謂成人。天見其明,地見其光,君子貴其全也。

※※※

先秦兩漢 -> 儒家 -> 荀子 -> 脩身

《脩身》 

1 脩身: 見善,脩然必以自存也;見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然必以自惡也。故非我而當者,吾師也;是我而當者,吾友也;諂諛我者,吾賊也。故君子隆師而親友,以致惡其賊。好善無厭,受諫而能誡,雖欲無進,得乎哉!小人反是:致亂而惡人之非己也;致不肖而欲人之賢己也;心如虎狼,行如禽獸,而又惡人之賊己也。諂諛者親,諫爭者疏,脩正為笑,至忠為賊,雖欲無滅亡,得乎哉!《詩》曰:「滃滃訿訿,亦孔之哀。謀之其臧,則具是違;謀之不臧,則具是依。」此之謂也。
 
2 脩身: 扁善之度,以治氣養生,則後彭祖;以脩身自名,則配堯禹。宜於時通,利以處窮,禮信是也。凡用血氣、志意、知慮,由禮則治通,不由禮則勃亂提僈;食飲,衣服、居處、動靜,由禮則和節,不由禮則觸陷生疾;容貌、態度、進退、趨行,由禮則雅,不由禮則夷固、僻違、庸眾而野。故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詩》曰:「禮儀卒度,笑語卒獲。」此之謂也。
 
3 脩身: 以善先人者謂之教,以善和人者謂之順;以不善先人者謂之諂,以不善和人者謂之諛。是是非非謂之智,非是是非謂之愚。傷良曰讒,害良曰賊。是謂是,非謂非曰直。竊貨曰盜,匿行曰詐,易言曰誕。趣舍無定謂之無常。保利棄義謂之至賊。多聞曰博,少聞曰淺。多見曰閑,少見曰陋。難進曰偍,易忘曰漏。少而理曰治,多而亂曰秏。
 
4 脩身: 治氣養心之術:血氣剛強,則柔之以調和;知慮漸深,則一之以易良;勇膽猛戾,則輔之以道順;齊給便利,則節之以動止;狹隘褊小,則廓之以廣大;卑溼重遲貪利,則抗之以高志;庸眾駑散,則劫之以師友;怠慢僄棄,則炤之以禍災;愚款端愨,則合之以禮樂,通之以思索。凡治氣養心之術,莫徑由禮,莫要得師,莫神一好。夫是之謂治氣養心之術也。
 
5 脩身: 志意脩則驕富貴,道義重則輕王公;內省而外物輕矣。傳曰:「君子役物,小人役於物。」此之謂矣。身勞而心安,為之;利少而義多,為之;事亂君而通,不如事窮君而順焉。故良農不為水旱不耕,良賈不為折閱不市,士君子不為貧窮怠乎道。
 
6 脩身: 體恭敬而心忠信,術禮義而情愛人;橫行天下,雖困四夷,人莫不貴。勞苦之事則爭先,饒樂之事則能讓,端愨誠信,拘守而詳;橫行天下,雖困四夷,人莫不任。體倨固而心埶詐,術順墨而精雜汙;橫行天下,雖達四方,人莫不賤。勞苦之事則偷儒轉脫,饒樂之事則佞兌而不曲,辟違而不愨,程役而不錄:橫行天下,雖達四方,人莫不棄。
 
7 脩身: 行而供冀,非漬淖也;行而俯項,非擊戾也;偶視而先俯,非恐懼也。然夫士欲獨修其身,不以得罪於比俗之人也。
 
8 脩身: 夫驥一日而千里,駑馬十駕,則亦及之矣。將以窮無窮,逐無極與?其折骨絕筋,終身不可以相及也。將有所止之,則千里雖遠,亦或遲、或速、或先、或後,胡為乎其不可以相及也!不識步道者,將以窮無窮,逐無極與?意亦有所止之與?夫「堅白」、「同異」、「有厚無厚」之察,非不察也,然而君子不辯,止之也。倚魁之行,非不難也,然而君子不行,止之也。故學曰遲。彼止而待我,我行而就之,則亦或遲、或速、或先、或後,胡為乎其不可以同至也!故蹞步而不休,跛鱉千里;累土而不輟,丘山崇成。厭其源,開其瀆,江河可竭。一進一退,一左一右,六驥不致。彼人之才性之相縣也,豈若跛鱉之與六驥足哉!然而跛鱉致之,六驥不致,是無它故焉,或為之,或不為爾!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其為人也多暇日者,其出入不遠矣。
 
9 脩身: 好法而行,士也;篤志而體,君子也;齊明而不竭,聖人也。人無法,則倀倀然;有法而無志其義,則渠渠然;依乎法,而又深其類,然後溫溫然。
 
10 脩身: 禮者、所以正身也,師者、所以正禮也。無禮何以正身?無師吾安知禮之為是也?禮然而然,則是情安禮也;師云而云,則是知若師也。情安禮,知若師,則是聖人也。故非禮,是無法也;非師,是無師也。不是師法,而好自用,譬之是猶以盲辨色,以聾辨聲也,舍亂妄無為也。故學也者,禮法也。夫師、以身為正儀,而貴自安者也。《詩》云:「不識不知,順帝之則。」此之謂也。
 
11 脩身: 端愨順弟,則可謂善少者矣;加好學遜敏焉,則有鈞無上,可以為君子者矣。偷儒憚事,無廉恥而嗜乎飲食,則可謂惡少者矣;加愓悍而不順,險賊而不弟焉,則可謂不詳少者矣,雖陷刑戮可也。老老而壯者歸焉,不窮窮而通者積焉,行乎冥冥而施乎無報,而賢不肖一焉。人有此三行,雖有大過,天其不遂乎!
 
12 脩身: 君子之求利也略,其遠害也早,其避辱也懼,其行道理也勇。君子貧窮而志廣,富貴而體恭,安燕而血氣不惰,勞勌而容貌不枯,怒不過奪,喜不過予。君子貧窮而志廣,隆仁也;富貴而體恭,殺埶也;安燕而血氣不衰,柬理也;勞勌而容貌不枯,好交也;怒不過奪,喜不過予,是法勝私也。《書》曰:「無有作好,遵王之道。無有作惡,遵王之路。」此言君子之能以公義勝私欲也。

※※※

先秦兩漢 -> 儒家 -> 荀子 -> 不苟

《不苟》 

1 不苟: 君子行不貴苟難,說不貴苟察,名不貴苟傳,唯其當之為貴。故懷負石而投河,是行之難為者也,而申徒狄能之;然而君子不貴者,非禮義之中也。「山淵平」,「天地比」,「齊秦襲」,「入乎耳,出乎口」,「鉤有須」,「卵有毛」,是說之難持者也,而惠施鄧析能之。然而君子不貴者,非禮義之中也。盜跖貪凶,名聲若日月,與舜禹俱傳而不息;然而君子不貴者,非禮義之中也。故曰:君子行不貴苟難,說不貴苟察,名不貴苟傳,唯其當之為貴。《詩》曰:「物其有矣,惟其時矣。」此之謂也。
 
2 不苟: 君子易知而難狎,易懼而難脅,畏患而不避義死,欲利而不為所非,交親而不比,言辯而不辭,蕩蕩乎其有以殊於世也。
 
3 不苟: 君子能亦好,不能亦好;小人能亦醜,不能亦醜。君子能則寬容易直以開道人,不能則恭敬繜絀以畏事人;小人能則倨傲僻違以驕溢人,不能則妒嫉怨誹以傾覆人。故曰:君子能則人榮學焉,不能則人樂告之;小人能則人賤學焉,不能則人羞告之。是君子小人之分也。
 
4 不苟: 君子寬而不僈,廉而不劌,辯而不爭,察而不激,直立而不勝,堅彊而不暴,柔從而不流,恭敬謹慎而容。夫是之謂至文。《詩》曰:「溫溫恭人,惟德之基。」此之謂也。
 
5 不苟: 君子崇人之德,揚人之美,非諂諛也;正義直指,舉人之過,非毀疵也;言己之光美,擬於舜禹,參於天地,非夸誕也;與時屈伸,柔從若蒲葦,非懾怯也;剛彊猛毅,靡所不信,非驕暴也;以義變應,知當曲直故也。《詩》曰:「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右之右之,君子有之。」此言君子能以義屈信變應故也。
 
6 不苟: 君子小人之反也:君子大心則敬天而道,小心則畏義而節;知則明通而類,愚則端愨而法;見由則恭而止,見閉則敬而齊;喜則和而理,憂則靜而理;通則文而明,窮則約而詳。小人則不然:大心則慢而暴,小心則流淫而傾;知則攫盜而漸,愚則毒賊而亂;見由則兌而倨,見閉則怨而險;喜則輕而翾,憂則挫而懾;通則驕而偏,窮則棄而儑。傳曰:「君子兩進,小人兩廢。」此之謂也。
 
7 不苟: 君子治治,非治亂也。曷謂邪?曰:禮義之謂治,非禮義之謂亂也。故君子者,治禮義者也,非治非禮義者也。然則國亂將弗治與?曰:國亂而治之者,非案亂而治之之謂也。去亂而被之以治。人汙而脩之者,非案汙而脩之之謂也,去汙而易之以脩。故去亂而非治亂也,去汙而非脩汙也。治之為名,猶曰君子為治而不為亂,為脩而不為汙也。
 
8 不苟: 君子絜其身而同焉者合矣,善其言而類焉者應矣。故馬鳴而馬應之,牛鳴而牛應之,1非知也,其勢然也。故新浴者振其衣,新沐者彈其冠,人之情也。其誰能以己之潐潐,受人之掝掝者哉!
1. 牛鳴而牛應之, : 舊脫。 據《韓詩外傳》補。

 
9 不苟: 君子養心莫善於誠,致誠則無它事矣。唯仁之為守,唯義之為行。誠心守仁則形,形則神,神則能化矣。誠心行義則理,理則明,明則能變矣。變化代興,謂之天德。天不言而人推高焉,地不言而人推厚焉,四時不言而百姓期焉。夫此有常,以至其誠者也。君子至德,嘿然而喻,未施而親,不怒而威:夫此順命,以慎其獨者也。善之為道者,不誠則不獨,不獨則不形,不形則雖作於心,見於色,出於言,民猶若未從也;雖從必疑。天地為大矣,不誠則不能化萬物;聖人為知矣,不誠則不能化萬民;父子為親矣,不誠則疏;君上為尊矣,不誠則卑。夫誠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唯所居以其類至。操之則得之,舍之則失之。操而得之則輕,輕則獨行,獨行而不舍,則濟矣。濟而材盡,長遷而不反其初,則化矣。
 
10 不苟: 君子位尊而志恭,心小而道大;所聽視者近,而所聞見者遠。是何邪?則操術然也。故千人萬人之情,一人之情也。天地始者,今日是也。百王之道,後王是也。君子審後王之道,而論百王之前,若端拜而議。推禮義之統,分是非之分,總天下之要,治海內之眾,若使一人。故操彌約,而事彌大。五寸之矩,盡天下之方也。故君子不下室堂,而海內之情舉積此者,則操術然也。
 
11 不苟: 有通士者,有公士者,有直士者,有愨士者,有小人者。上則能尊君,下則能愛民,物至而應,事起而辨,若是則可謂通士矣。不下比以闇上,不上同以疾下,分爭於中,不以私害之,若是則可謂公士矣。身之所長,上雖不知,不以悖君;身之所短,上雖不知,不以取賞;長短不飾,以情自竭,若是則可謂直士矣。庸言必信之,庸行必慎之,畏法流俗,而不敢以其所獨甚,若是則可謂愨士矣。言無常信,行無常貞,唯利所在,無所不傾,若是則可謂小人矣。
 
12 不苟: 公生明,偏生闇,端愨生通,詐偽生塞,誠信生神,夸誕生惑。此六生者,君子慎之,而禹桀所以分也。
 
13 不苟: 欲惡取舍之權:見其可欲也,則必前後慮其可惡也者;見其可利也,則必前後慮其可害也者,而兼權之,孰計之,然後定其欲惡取舍。如是則常不失陷矣。凡人之患,偏傷之也。見其可欲也,則不慮其可惡也者;見其可利也,則不顧其可害也者。是以動則必陷,為則必辱,是偏傷之患也。
 
14 不苟: 人之所惡者,吾亦惡之。夫富貴者,則類傲之;夫貧賤者,則求柔之。是非仁人之情也,是姦人將以盜名於晻世者也,險莫大焉。故曰:盜名不如盜貨。田仲、史鰌不如盜也。

※※※

先秦兩漢 -> 儒家 -> 荀子 -> 榮辱

《榮辱》 

1 榮辱: 憍泄者,人之殃也;恭儉者,偋五兵也。雖有戈矛之刺,不如恭儉之利也。故與人善言,煖於布帛;傷人之言,深於矛戟。故薄薄之地,不得履之,非地不安也,危足無所履者,凡在言也。巨涂則讓,小涂則殆,雖欲不謹,若云不使。
 
2 榮辱: 快快而亡者、怒也,察察而殘者、忮也,博而窮者、訾也,清之而俞濁者、口也,豢之而俞瘠者、交也,辯而不說者、爭也,直立而不見知者、勝也,廉而不見貴者、劌也,勇而不見憚者、貪也,信而不見敬者、好剸行也。此小人之所務,而君子之所不為也。
 
3 榮辱: 鬥者,忘其身者也,忘其親者也,忘其君者也。行其少頃之怒,而喪終身之軀,然且為之,是忘其身也;家室立殘,親戚不免乎刑戮,然且為之,是忘其親也;君上之所惡也,刑法之所大禁也,然且為之,是忘其君也。憂忘其身,內忘其親,上忘其君,是刑法之所不舍也,聖王之所不畜也。乳彘觸虎,乳狗不遠遊,不忘其親也。人也,憂忘其身,內忘其親,上忘其君,則是人也,而曾狗彘之不若也。
 
4 榮辱: 凡鬥者,必自以為是,而以人為非也。己誠是也,人誠非也,則是己君子,而人小人也;以君子與小人相賊害也,憂以忘其身,內以忘其親,上以忘其君,豈不過甚矣哉!是人也,所謂以狐父之戈钃牛矢也。將以為智邪?則愚莫大焉;將以為利邪?則害莫大焉;將以為榮邪?則辱莫大焉;將以為安邪?則危莫大焉。人之有鬥,何哉?我欲屬之狂惑疾病邪?則不可,聖王又誅之。我欲屬之鳥鼠禽獸邪?則又不可,其形體又人,而好惡多同。人之有鬥,何哉?我甚醜之。
 
5 榮辱: 有狗彘之勇者,有賈盜之勇者,有小人之勇者,有士君子之勇者。爭飲食,無廉恥,不知是非,不辟死傷,不畏眾彊,牟牟然惟利飲食之見,是狗彘之勇也。為事利,爭貨財,無辭讓,果敢而振,猛貪而戾,牟牟然惟利之見,是賈盜之勇也。輕死而暴,是小人之勇也。義之所在,不傾於權,不顧其利,舉國而與之不為改視,重死持義而不橈,是士君子之勇也。
 
6 榮辱: 鯈䱁者,浮陽之魚也,胠於沙而思水,則無逮矣。挂於患而欲謹,則無益矣。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窮,怨天者無志。失之己,反之人,豈不迂乎哉!
 
7 榮辱: 榮辱之大分,安危利害之常體:先義而後利者榮,先利而後義者辱;榮者常通,辱者常窮;通者常制人,窮者常制於人:是榮辱之大分也。材愨者常安利,蕩悍者常危害;安利者常樂易,危害者常憂險;樂易者常壽長,憂險者常夭折:是安危利害之常體也。
 
8 榮辱: 夫天生蒸民,有所以取之:志意致脩,德行致厚,智慮致明,是天子之所以取天下也。政令法,舉措時,聽斷公,上則能順天子之命,下則能保百姓,是諸侯之所以取國家也。志行脩,臨官治,上則能順上,下則能保其職,是士大夫之所以取田邑也。循法則、度量、刑辟、圖籍、不知其義,謹守其數,慎不敢損益也;父子相傳,以持王公,是故三代雖亡,治法猶存,是官人百吏之所以取祿職也。孝弟原愨,軥錄疾力,以敦比其事業,而不敢怠傲,是庶人之所以取煖衣飽食,長生久視,以免於刑戮也。飾邪說,文姦言,為倚事,陶誕突盜,惕悍憍暴,以偷生反側於亂世之間,是姦人之所以取危辱死刑也。其慮之不深,其擇之不謹,其定取舍楛僈,是其所以危也。
 
9 榮辱: 材性知能,君子小人一也;好榮惡辱,好利惡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若其所以求之之道則異矣:小人也者,疾為誕而欲人之信己也,疾為詐而欲人之親己也,禽獸之行而欲人之善己也;慮之難知也,行之難安也,持之難立也,成則必不得其所好,必遇其所惡焉。故君子者,信矣,而亦欲人之信己也;忠矣,而亦欲人之親己也;脩正治辨矣,而亦欲人之善己也;慮之易知也,行之易安也,持之易立也,成則必得其所好,必不遇其所惡焉。是故窮則不隱,通則大明,身死而名彌白。小人莫不延頸舉踵而願曰:「知慮材性,固有以賢人矣。」夫不知其與己無以異也。則君子注錯之當,而小人注錯之過也。故孰察小人之知能,足以知其有餘,可以為君子之所為也。譬之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雅。是非知能材性然也,是注錯習俗之節異也。仁義德行,常安之術也,然而未必不危也;汙僈突盜,常危之術也,然而未必不安也。故君子道其常,而小人道其怪也。
 
10 榮辱: 凡人有所一同:飢而欲食,寒而欲煖,勞而欲息,好利而惡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無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目辨白黑美惡,而耳辨音聲清濁,口辨酸鹹甘苦,鼻辨芬芳腥臊,骨體膚理辨寒暑疾養,是又人之所常生而有也,是無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可以為堯禹,可以為桀跖,可以為工匠,可以為農賈,在埶注錯習俗之所積耳。是又人之所生而有也,是無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為堯禹則常安榮,為桀跖則常危辱;為堯禹則常愉佚,為工匠農賈則常煩勞;然而人力為此,而寡為彼,何也?曰:陋也。堯禹者,非生而具者也,夫起於變故,成乎脩為,待盡而後備者也。人之生固小人,無師無法則唯利之見耳。人之生固小人,又以遇亂世,得亂俗,是以小重小也,以亂得亂也。君子非得埶以臨之,則無由得開內焉。今是人之口腹,安知禮義?安知辭讓?安知廉恥隅積?亦呥呥而嚼,鄉鄉而飽已矣。人無師無法,則其心正其口腹也。今使人生而未嘗睹芻豢稻粱也,惟菽藿糟糠之為睹,則以至足為在此也,俄而粲然有秉芻豢稻梁而至者,則瞲然視之曰:此何怪也?彼臭之而嗛於鼻,嘗之而甘於口,食之而安於體,則莫不棄此而取彼矣。今以夫先王之道,仁義之統,以相群居,以相持養,以相藩飾,以相安固邪。以夫桀跖之道,是其為相縣也,幾直夫芻豢稻梁之縣糟糠爾哉!然而人力為此,而寡為彼,何也?曰:陋也。陋也者,天下之公患也,人之大殃大害也。故曰:仁者好告示人。告之、示之、靡之、儇之、鈆之、重之,則夫塞者俄且通也,陋者俄且僩也,愚者俄且知也。是若不行,則湯武在上曷益?桀紂在上曷損?湯武存,則天下從而治,桀紂存,則天下從而亂。如是者,豈非人之情,固可與如此,可與如彼也哉!
 
11 榮辱: 人之情,食欲有芻豢,衣欲有文繡,行欲有輿馬,又欲夫餘財蓄積之富也;然而窮年累世不知不足,是人之情也。今人之生也,方知畜雞狗豬彘,又蓄牛羊,然而食不敢有酒肉;餘刀布,有囷窌,然而衣不敢有絲帛;約者有筐篋之藏,然而行不敢有輿馬。是何也?非不欲也,幾不長慮顧後,而恐無以繼之故也?於是又節用禦欲,收歛蓄藏以繼之也。是於己長慮顧後,幾不甚善矣哉!今夫偷生淺知之屬,曾此而不知也,糧食大侈,不顧其後,俄則屈安窮矣。是其所以不免於凍餓,操瓢囊為溝壑中瘠者也。況夫先王之道,仁義之統,詩書禮樂之分乎!彼固為天下之大慮也,將為天下生民之屬,長慮顧後而保萬世也。其流長矣,其溫厚矣,其功盛姚遠矣,非順孰脩為之君子,莫之能知也。故曰:短綆不可以汲深井之泉,知不幾者不可與及聖人之言。夫詩書禮樂之分,固非庸人之所知也。故曰:一之而可再也,有之而可久也,廣之而可通也,慮之而可安也,反鉛察之而俞可好也。以治情則利,以為名則榮,以群則和,以獨則足,樂意者其是邪!
 
12 榮辱: 夫貴為天子,富有天下,是人情之所同欲也;然則從人之欲,則埶不能容,物不能贍也。故先王案為之制禮義以分之,使有貴賤之等,長幼之差,知愚能不能之分,皆使人載其事,而各得其宜。然後使穀祿多少厚薄之稱,是夫群居和一之道也。故仁人在上,則農以力盡田,賈以察盡財,百工以巧盡械器,士大夫以上至於公侯,莫不以仁厚知能盡官職。夫是之謂至平。故或祿天下,而不自以為多,或監門御旅,抱關擊柝,而不自以為寡。故曰:「斬而齊,枉而順,不同而一。」夫是之謂人倫。《詩》曰:「受小共大共,為下國駿蒙。」此之謂也。

※※※

先秦兩漢 -> 儒家 -> 荀子 -> 非相

《非相》 

1 非相: 相人,古之人無有也,學者不道也。古者有姑布子卿,今之世梁有唐舉,相人之形狀顏色,而知其吉凶妖祥,世俗稱之。古之人無有也,學者不道也。故相形不如論心,論心不如擇術;形不勝心,心不勝術;術正而心順之,則形相雖惡而心術善,無害為君子也。形相雖善而心術惡,無害為小人也。君子之謂吉,小人之謂凶。故長短小大,善惡形相,非吉凶也。古之人無有也,學者不道也。
 
2 非相: 蓋帝堯長,帝舜短;文王長,周公短;仲尼長,子弓短。昔者衛靈公有臣曰公孫呂,身長七尺,面長三尺,焉廣三寸,鼻目耳具,而名動天下。楚之孫叔敖,期思之鄙人也,突禿長左,軒較之下,而以楚霸。葉公子高,微小短瘠,行若將不勝其衣然。白公之亂也,令尹子西,司馬子期,皆死焉,葉公子高入據楚,誅白公,定楚國,如反手爾,仁義功名善於後世。故事不揣長,不揳大,不權輕重,亦將志乎爾。長短大小,美惡形相,豈論也哉!且徐偃王之狀,目可瞻馬。仲尼之狀,面如蒙倛。周公之狀,身如斷菑。皋陶之狀,色如削瓜。閎夭之狀,面無見膚。傅說之狀,身如植鰭。伊尹之狀,面無須麋。禹跳湯偏。堯舜參牟子。從者將論志意,比類文學邪?直將差長短,辨美惡,而相欺傲邪?
 
3 非相: 古者桀紂長巨姣美,天下之傑也。筋力越勁,百人之敵也,然而身死國亡,為天下大僇,後世言惡,則必稽焉。是非容貌之患也,聞見之不眾,論議之卑爾。今世俗之亂君,鄉曲之儇子,莫不美麗姚冶,奇衣婦飾,血氣態度擬於女子;婦人莫不願得以為夫,處女莫不願得以為士,棄其親家而欲奔之者,比肩並起;然而中君羞以為臣,中父羞以為子,中兄羞以為弟,中人羞以為友;俄則束乎有司,而戮乎大市,莫不呼天啼哭,苦傷其今,而後悔其始,是非容貌之患也,聞見之不眾,而論議之卑爾!然則,從者將孰可也!
 
4 非相: 人有三不祥:幼而不肯事長,賤而不肯事貴,不肖而不肯事賢,是人之三不祥也。人有三必窮:為上則不能愛下,為下則好非其上,是人之一必窮也;鄉則不若,偝則謾之,是人之二必窮也;知行淺薄,曲直有以相縣矣,然而仁人不能推,知士不能明,是人之三必窮也。人有此三數行者,以為上則必危,為下則必滅。《詩》曰:「雨雪瀌瀌,宴然聿消,莫肯下隧,式居屢驕。」此之謂也。
 
5 非相: 人之所以為人者何已也?曰:以其有辨也。飢而欲食,寒而欲煖,勞而欲息,好利而惡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無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然則人之所以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無毛也,以其有辨也。今夫狌狌形狀亦二足而無毛也,然而君子啜其羹,食其胾。故人之所以為人者,非特以其二足而無毛也,以其有辨也。夫禽獸有父子,而無父子之親,有牝牡而無男女之別。故人道莫不有辨。
 
6 非相: 辨莫大於分,分莫大於禮,禮莫大於聖王;聖王有百,吾孰法焉?故曰:文久而滅,節族久而絕,守法數之有司,極禮而褫。故曰:欲觀聖王之跡,則於其粲然者矣,後王是也。彼後王者,天下之君也;舍後王而道上古,譬之是猶舍己之君,而事人之君也。故曰:欲觀千歲,則數今日;欲知億萬,則審一二;欲知上世,則審周道;欲審周道,則審其人所貴君子。故曰:以近知遠,以一知萬,以微知明,此之謂也。
 
7 非相: 夫妄人曰:「古今異情,其所以治亂者異道。」而眾人惑焉。彼眾人者,愚而無說,陋而無度者也。其所見焉,猶可欺也,而況於千世之傳也?妄人者,門庭之間,猶可誣欺也,而況於千世之上乎?聖人何以不可欺?曰:聖人者,以己度者也。故以人度人,以情度情,以類度類,以說度功,以道觀盡,古今一也。類不悖,雖久同理,故鄉乎邪曲而不迷,觀乎雜物而不惑,以此度之。五帝之外無傳人,非無賢人也,久故也。五帝之中無傳政,非無善政也,久故也。禹湯有傳政而不若周之察也,非無善政也,久故也。傳者久則論略,近則論詳,略則舉大,詳則舉小。愚者聞其略而不知其詳,聞其詳而不知其大也。是以文久而滅,節族久而絕。
 
8 非相: 凡言不合先王,不順禮義,謂之姦言;雖辯,君子不聽。法先王,順禮義,黨學者,然而不好言,不樂言,則必非誠士也。故君子之於言也,志好之,行安之,樂言之,故君子必辯。凡人莫不好言其所善,而君子為甚。故贈人以言,重於金石珠玉;觀人以言,美於黼黻文章;聽人以言,樂於鐘鼓琴瑟。故君子之於言無厭。鄙夫反是:好其實不恤其文,是以終身不免埤汙傭俗。故《易》曰:「括囊無咎無譽。」腐儒之謂也。
 
9 非相: 凡說之難,以至高遇至卑,以至治接至亂。未可直至也,遠舉則病繆,近世則病傭。善者於是間也,亦必遠舉而不繆,近世而不傭,與時遷徙,與世偃仰,緩急嬴絀,府然若渠匽檃栝之於己也。曲得所謂焉,然而不折傷。故君子之度己則以繩,接人則用抴。度己以繩,故足以為天下法則矣;接人用抴,故能寬容,因求以成天下之大事矣。故君子賢而能容罷,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淺,粹而能容雜,夫是之謂兼術。《詩》曰:「徐方既同,天子之功。」此之謂也。
 
10 非相: 談說之術:矜莊以蒞之,端誠以處之,堅彊以持之,分別以喻之,譬稱以明之,欣驩芬薌以送之,寶之,珍之,貴之,神之。如是則說常無不受。雖不說人,人莫不貴。夫是之謂為能貴其所貴。傳曰:「唯君子為能貴其所貴。」此之謂也。
 
11 非相: 君子必辯。凡人莫不好言其所善,而君子為甚焉。是以小人辯言險,而君子辯言仁也。言而非仁之中也,則其言不若其默也,其辯不若其吶也。言而仁之中也,則好言者上矣,不好言者下也。故仁言大矣:起於上所以道於下,政令是也;起於下所以忠於上,謀救是也。故君子之行仁也無厭、志好之、行安之,樂言之;故言君子必辯。小辯不如見端,見端不如見本分。小辯而察,見端而明,本分而理;聖人士君子之分具矣。有小人之辯者,有士君子之辯者,有聖人之辯者:不先慮,不早謀,發之而當,成文而類,居錯遷徙,應變不窮,是聖人之辯者也。先慮之,早謀之,斯須之言而足聽,文而致實,博而黨正,是士君子之辯者也。聽其言則辭辯而無統,用其身則多詐而無功,上不足以順明王,下不足以和齊百姓,然而口舌之均,應唯則節,足以為奇偉偃卻之屬,夫是之謂姦人之雄。聖王起,所以先誅也,然後盜賊次之。盜賊得變,此不得變也。

※※※

先秦兩漢 -> 儒家 -> 荀子 -> 非十二子

《非十二子》 

1 非十二子: 假今之世,飾邪說,文姦言,以𣻏亂天下,欺惑愚眾,矞宇嵬瑣使天下混然不知是非治亂之所存者,有人矣。
 
2 非十二子: 縱情性,安恣睢,禽獸行,不足以合文通治;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眾;是它囂魏牟也。
 
3 非十二子: 忍情性,綦谿利跂,苟以分異人為高,不足以合大眾,明大分,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眾:是陳仲史鰌也。
 
4 非十二子: 不知壹天下建國家之權稱,上功用,大儉約,而僈差等,曾不足以容辨異,縣君臣;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眾:是墨翟宋鈃也。
 
5 非十二子: 尚法而無法,下脩而好作,上則取聽於上,下則取從於俗,終日言成文典,反紃察之,則倜然無所歸宿,不可以經國定分;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眾:是慎到田駢也。
 
6 非十二子: 不法先王,不是禮義,而好治怪說,玩琦辭,甚察而不惠,辯而無用,多事而寡功,不可以為治綱紀;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眾;是惠施鄧析也。
 
7 非十二子: 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統,然而猶材劇志大,聞見雜博。案往舊造說,謂之五行,甚僻違而無類,幽隱而無說,閉約而無解。案飾其辭,而祇敬之,曰:此真先君子之言也。子思唱之,孟軻和之。世俗之溝猶瞀儒、嚾嚾然不知其所非也,遂受而傳之,以為仲尼子弓1為茲厚於後世:是則子思孟軻之罪也。
1. 弓 : 原作「游」。王先謙《荀子集解》

 
8 非十二子: 若夫總方略,齊言行,壹統類,而群天下之英傑,而告之以大古,教之以至順,奧窔之間,簟席之上,斂然聖王之文章具焉,佛然平世之俗起焉,則六說者不能入也,十二子者不能親也。無置錐之地,而王公不能與之爭名,在一大夫之位,則一君不能獨畜,一國不能獨容,成名況乎諸侯,莫不願以為臣,是聖人之不得埶者也,仲尼子弓是也。一天下,財萬物,長養人民,兼利天下,通達之屬莫不從服,六說者立息,十二子者遷化,則聖人之得埶者,舜禹是也。
 
9 非十二子: 今夫仁人也,將何務哉?上則法舜禹之制,下則法仲尼子弓之義,以務息十二子之說。如是則天下之害除,仁人之事畢,聖王之跡著矣。
 
10 非十二子: 信信、信也,疑疑、亦信也。貴賢、仁也,賤不肖、亦仁也。言而當、知也,默而當,亦知也,故知默猶知言也。故多言而類,聖人也;少言而法,君子也;多少無法,而流湎然,雖辯,小人也。故勞力而不當民務,謂之姦事,勞知而不律先王,謂之姦心;辯說譬諭,齊給便利,而不順禮義,謂之姦說。此三姦者,聖王之所禁也。知而險,賊而神,為詐而巧,言無用而辯,辯不惠而察,治之大殃也。行辟而堅,飾非而好,玩姦而澤,言辯而逆,古之大禁也。知而無法,勇而無憚,察辯而操僻,淫大而用之,好姦而與眾,利足而迷,負石而墜,是天下之所棄也。
 
11 非十二子: 兼服天下之心:高上尊貴,不以驕人;聰明聖知,不以窮人;齊給速通,不爭先人;剛毅勇敢,不以傷人;不知則問,不能則學,雖能必讓,然後為德。遇君則脩臣下之義,遇鄉則脩長幼之義,遇長則脩子弟之義,遇友則脩禮節辭讓之義,遇賤而少者,則脩告導寬容之義。無不愛也,無不敬也,無與人爭也,恢然如天地之苞萬物。如是,則賢者貴之,不肖者親之;如是,而不服者,則可謂訞怪狡猾之人矣,雖則子弟之中,刑及之而宜。《詩》云:「匪上帝不時,殷不用舊;雖無老成人,尚有典刑;曾是莫聽,大命以傾。」此之謂也。
 
12非十二子: 古之所謂仕士者,厚敦者也,合群者也,樂富貴者也,樂分施者也,遠罪過者也,務事理者也,羞獨富者也。今之所謂仕士者,汙漫者也,賊亂者也,恣睢者也,貪利者也;觸抵者也,無禮義而唯權埶之嗜者也。
 
13 非十二子: 古之所謂處士者,德盛者也,能靜者也,脩正者也,知命者也,箸是者也。今之所謂處士者,無能而云能者也,無知而云知者也,利心無足,而佯無欲者也,行偽險穢,而彊高言謹愨者也,以不俗為俗,離縱而跂訾者也。
 
14 非十二子: 士君子之所能不能為:君子能為可貴,而不能使人必貴己;能為可信,而不能使人必信己;能為可用,而不能使人必用己。故君子恥不修,不恥見汙;恥不信,不恥不見信;恥不能,不恥不見用。是以不誘於譽,不恐於誹,率道而行,端然正己,不為物傾側:夫是之謂誠君子。《詩》云:「溫溫恭人,維德之基。」此之謂也。
 
15 非十二子: 士君子之容:其冠進,其衣逢,其容良;儼然,壯然,祺然,蕼然,恢恢然,廣廣然,昭昭然,蕩蕩然。是父兄之容也。其冠進,其衣逢,其容愨;儉然,恀然,輔然,端然,訾然,洞然,綴綴然,瞀瞀然。是子弟之容也。
 
16 非十二子: 吾語汝學者之嵬容:其冠絻,其纓禁緩,其容簡連;填填然,狄狄然,莫莫然,瞡瞡然,瞿瞿然,盡盡然,盱盱然;酒食聲色之中,則瞞瞞然,瞑瞑然;禮節之中,則疾疾然,訾訾然;勞苦事業之中,則儢儢然,離離然,偷儒而罔,無廉恥而忍謑詬。是學者之嵬也。
 
17 非十二子: 弟陀其冠,衶禫其辭,禹行而舜趨:是子張氏之賤儒也。正其衣冠,齊其顏色,嗛然而終日不言、是子夏氏之賤儒也。偷儒憚事,無廉恥而耆飲食,必曰君子固不用力:是子游氏之賤儒也。彼君子則不然:佚而不惰,勞而不僈,宗原應變,曲得其宜,如是然後聖人也。

http://ctext.org/xunzi/zh

※※※

先秦兩漢 -> 儒家 -> 大戴禮記 -> 主言

《主言》 

1 主言: 孔子閒居,曾子侍。孔子曰:「參,今之君子,惟士與大夫之言之間也,其至於君子之言者甚希矣。於乎!吾主言其不出而死乎!哀哉!」
 
2 主言: 曾子起曰:「敢問:何謂『主言』?」孔子不應。曾子懼,肅然摳衣下席曰:「弟子知其不孫也,得夫子之間也難,是以敢問也。」
 
3 主言: 孔子不應,曾子懼,退負序而立。孔子曰:「參!女可語明主之道與?」曾子曰:「不敢以為足也,得夫子之間也難,是以敢問。」
 
4 主言: 孔子曰:「吾語女:道者,所以明德也;德者,所以尊道也。是故非德不尊,非道不明。雖有國焉,不教不服,不可以取千里。雖有博地眾民,不以其地治之,不可以霸主。是故昔者明主內脩七教,外行三至。七教脩焉,可以守;三至行焉,可以征。七教不脩,雖守不固;三至不行,雖征不服。是故明主之守也,必折衝於千里之外;其征也,衽席之上還師。是故內脩七教而上不勞,外行三至而財不費,此之謂明主之道也。」
 
5 主言: 曾子曰:「敢問:不費、不勞,可以為明乎?」孔子愀然揚麋曰:「參!女以明主為勞乎?昔者舜左禹而右皋陶,不下席而天下治。夫政之不中,君之過也。政之既中,令之不行,職事者之罪也。明主奚為其勞也?昔者明主關譏而不征,市阖而不稅,稅十取一,使民之力,歲不過三日,入山澤以時,有禁而無征,此六者取財之路也。明主捨其四者而節其二者,明主焉取其費也?」
 
6 主言: 曾子曰:「敢問:何謂七教?」孔子曰:「上敬老則下益孝,上順齒則下益悌,上樂施則下益諒,上親賢則下擇友,上好德則下不隱,上惡貪則下恥爭,上強果則下廉恥,民皆有別,則貞、則正,亦不勞矣,此謂七教。七教者,治民之本也,教定是正矣。上者,民之表也。表正,則何物不正?是故君先立於仁,則大夫忠,而士信、民敦、工璞、商愨、女憧、婦空空,七者教之志也。七者布諸天下而不窕,內諸尋常之室而不塞。是故聖人等之以禮,立之以義,行之以順,而民棄惡也如灌。」
 
7 主言: 曾子曰:「弟子則不足,道則至矣。」孔子曰:「參!姑止!又有焉。昔者明主之治民有法,必別地以州之,分屬而治之,然後賢民無所隱,暴民無所伏;使有司日省如時考之,歲誘賢焉,則賢者親,不肖者懼;使之哀鰥寡,養孤獨,恤貧窮,誘孝悌,選賢舉能。此七者脩,則四海之內無刑民矣。上之親下也如腹心,則下之親上也如保子之見慈母也。上下之相親如此,然後令則從、施則行。因民既邇者說,遠者來懷。然後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舒肘知尋,十尋而索;百步而堵,三百步而里,千步而井,三井而句烈,三句烈而距;五十里而封,百里而有都邑;乃為畜積衣裘焉,使處者恤行者有興亡。是以蠻夷諸夏雖衣冠不同、言語不合,莫不來至,朝覲於王。故曰:無市而民不乏,無刑而民不違。畢弋田獵之得,不以盈宮室也:徵斂於百姓,非以充府庫也;慢怛以補不足,禮節以損有餘。故曰:多信而寡貌。其禮可守,其信可復,其跡可履其於信也,如四時春秋冬夏。其博有萬民也,如飢而食,如渴而飲,下土之人信之夫!暑熱凍寒,遠若邇;非道邇也,及其明德也。是以兵革不動而威,用利不施而親,此之謂『明主之守也,折衝乎千里之外』,此之謂也。」
 
8 主言: 曾子曰:「敢問,何謂三至?」孔子曰:「至禮不讓而天下治,至賞不費而天下之士說,至樂無聲而天下之民和。明主篤行三至,故天下之君可得而知也,天下之士可得而臣也,天下之民可得而用也。」
 
9 主言: 曾子曰:「敢問:何謂也?」孔子曰:「昔者明主以盡知天下良士之名,既知其名,又知其數;既知其數,又知其所在。明主因天下之爵,以尊天下之士,此之謂『至禮不讓而天下治』。因天下之祿,以富天下之士,此之謂『至賞不費而天下之士說』。天下之士說,則天下之明譽興。故曰:所謂天下之至仁者,能合天下之至親者也。所謂天下之至知者,能用天下之至和者也。所謂天下之至明者,能選天下之至良者也。此三者咸通,然後可以征。是故仁者莫大於愛人,知者莫大於知賢,政者莫大於官賢,有土之君脩此三者,則四海之內拱而俟,然後可以征。明主之所征,必道之所廢者也。彼廢道而不行,然後誅其君,致其征,弔其民,而不奪其財也。故曰:明主之征也,猶時雨也,至則民說矣。是故行施彌博,得親彌眾,此之謂『衽席之上乎還師』。」

http://ctext.org/da-dai-li-ji/zh

※※※

2015年5月12日星期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7101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