筍子湯與竹林,
心疼一個人,卻沒法再進一步表示,是為什麼?
直到我的手機裡全是密密麻麻的文字,那個人託孤的嬰兒卻失了血色,
一朵紅牡丹曾經也開過,曾經也枯萎。
你說忠孝不能兩全?事業與愛情不能兼備?仁義不配給世上貪官汙吏?對夫妻之間的信用不用太認真?對家庭不用太和平?
這樣的汽車維修廠得工廠裡的爸媽或老公都幾乎認同這些話?;古代時那裡,有些人跑到東吳孫權,有些人跑到劉備關羽,有些人跑到曹操陣營?!
我的紅花給我自己,給我小孩,我有說我的紅花給我父母過嗎?我父母更極端是紅花不給父母的父母也不給兄弟姐妹也不給小孩?!
約今天早上9點~11點,
伯父對伯母說:妳掃地掃乾淨一點,冰箱下面也要掃,伯父就看一下放在小吃店裡的啞鈴之類的健身器材,伯母問伯父說:你也想要健身?在小吃店裡練啞鈴還不如在小吃店裡彈鋼琴,之類的。伯父就對伯母說:妳從店裡最裡面看出去,是不是店裡很髒?妳掃地的時候都不要只從店外看店裡面;伯母今早就看一下蘋果日報寫說劉真的在茄子或小黃瓜日報買的蛇紋淑女包包怎樣的?小孩跟著叔叔出去買玩具後?之後就回來把爸媽的修眉毛夾子又拿出去?然後小孩說:我在學校也有業務,我在叔叔那邊也有認識業務老闆,媽媽的木家具或鐵鍋被我們拆開又怎樣?等我賺錢再送一個更新更好的木家具和鐵鍋給媽媽,這樣不行嗎?我公司老闆說要爸媽家裡的人頭資料之類的?剛好我們家也很舊,便宜一點的方式去換新家不行嗎?媽媽就問:妳穿紅衣或綠衣或喝紅茶綠茶,是為了自己穿?還是為了別人而穿?
約今天中午11點半~12點,
有外帶木須炒飯出去,也有外帶苦瓜出去;有一對約30~40歲得像女同事的聊法進小吃店點蝦仁火腿炒飯 跟 小魚乾辣椒豆乾,跟小吃店的伯父要一個小紙碗不加透明塑膠蓋子,跟小吃店伯父聊:今天天氣好熱,冷氣不開嗎?之類的?伯父就回答:現在才幾月?就那麼熱,我們有打電話給冷氣的,叫修冷氣得來修,冷氣得說他們有一堆人排滿滿的要給修冷氣得去修冷氣,小吃店現在得冷氣還是壞掉的,有個人剛還打電話進來說我們有沒有外送?他說外面好熱的,想叫我們送食物到他們公司裡,之類的,跟伯父聊天的這對太太,一個穿深藍配黑薄外套,一個穿灰褲子配粉紅色衣服;第1桌這時有個約40歲男生像修冷氣的員工的氣息,穿著粉桃紅色混紅色之間的衣服,不是很紅色的那種紅色,點小吃店的鍋貼內用;伯母心想:不知道姓翁的工人 跟 姓馬的工人 會不會做事方法差很多?有沒有姓柯得跟姓蔡的在吵架?有沒有姓馮跟姓許在白天跟晚上的看法都彼此不合?
約今天中午12點~1點,
第6桌來一對約30歲像逢甲夜市的晚上顧服裝攤的女生,一個穿亮黃衣配白色緊身褲子,一個穿黑衣配短米彩軍用褲,一個長髮,一個短髮;第1桌的第2批來一個約30~40歲的男生穿白襯衫跟黑西裝褲跟黑皮鞋,點這小吃店的雜醬麵,不知道這男上班族是不是剛剛像台糖超市上班的太太族得一個穿深藍配黑薄外套,一個穿灰褲子配粉紅色衣服 得男上司或男同事?;因為小吃店跟台糖超市的做法會差很多?怎會今天沒有客人時,也不想讓小吃店的員工或晚輩去打掃整間小吃店面?也不說開冷氣讓小孩打掃房子?這樣說要有古街古屋的味道卻很髒很暗的古代房子的小吃攤卻很無聊的在裡面罰站陪老闆等客人來?;小吃店隔壁這時有個買中藥的約50歲太太聊:那個大肥豬,大肥呆,卻欠豬腳?還變成雞爪?還是豬頭?豬頭雞爪?之類的?
約今天下午1點~2點,
第11桌來一個約40歲男生,穿寶藍色衣服跟牛仔褲跟假牛皮拖鞋,點榨菜肉絲湯麵跟蔥油餅,好像還有點小魚乾辣椒豆乾或苦瓜,這客人上次說有送小吃店小孩一個溜滑板車,伯父看這男客人在第11桌吃東西,伯父也想跟這男生一樣大?伯父就在客人面前對伯母說:早上那盤水餃呢?剩5顆?我不是說我要吃的嗎?伯母就說:你很奇怪耶,是你早上說我要吃就吃,現在忽然改口說我吃你的東西?之類的?;這時有個約60~70歲的老先生也一樣穿藍色的,不過是比較暗的藍色配短褲,暫時坐在有客人坐的第11桌上等鍋貼外帶,也就此時的第11桌雖坐2個人,卻是一個內用而一個外帶;剛剛伯父對伯母說:收銀機下面的垃圾去幫忙掃乾淨一下,也就伯父跟伯父的爸爸同時在乎吃到店裡的食物和同時在乎店裡所賺的錢。;就變成老闆父子想要看當天收銀機裡的錢,不在乎員工在自己的店去餓死,員工自己不知道為什麼想跟老闆一樣瘦?
約今天下午1點半~2點,
差不多忙完,也伯父的爸爸坐在第5桌喝洋酒看棒球;第6桌的第2批來一個約40~50歲的太太點小吃店得涼拌小黃瓜 跟 花生 跟 酸江豆 跟 酸辣湯,對伯父聊:你爸這個月要去韓國?跟你姑媽他們一起去?之類的?;伯父的爸爸此時穿灰衣,好像很害羞兒子跟客人去談到自己的事情,伯母心想:你做兒子的只是跟客人聊說爸爸去哪裡玩或出國而已嗎?爸爸的一些私事都完全不清楚?;伯父這時對伯母說:妳要燙青菜?妳也煮好看一點,整個鍋子裡的青菜都沒撈乾淨,還有下次不是用這鍋子去燙青菜,這鍋子下午還要煮麵用的,麵條裡的湯汁裡會有青菜的味道;伯母心想:有時候你的員工會很怕跟你在一起喝紅茶?為什麼呢?今天中午小吃店沒有第2桌也沒有第3桌也沒有第5桌也沒有第7桌客人,只有第1桌和第6桌和第11桌的客人。
※※※
/ 網路的ˊ圖
李翊君-諾言
作詞:丁曉雯
作曲:劉天健
編曲:塗惠源/徐德昌
我不明白這世界為什麼 會讓我感到那麼多傷悲
我不知道相愛的兩個人 留不住一個褪色的諾言
我不瞭解滄海桑田 能將一切相信的事改變
我不相信付出過的真心 要收回就能收回
我不明白人世間的聚散 只因為我們所謂的緣份
我不知道這是你的藉口 還是我把愛想得太天真
我不瞭解天長地久 要用這麼多的寂寞來等
是你讓我的心痛一天比一天深
無奈人在風裡 人在雨裡 人在愛的歲月裡漂流
你我不能從頭 不能停留 不能抗拒命運左右
想掙脫為愛戴的枷鎖 熄滅為愛點亮的燈火
一個破碎的圓 破碎的美夢 留它有什麼用
無奈人在風裡 人在雨裡 人在愛的歲月裡漂流
你我不能從頭 不能停留 不能抗拒命運左右
就這樣鬆開緊握的手 熄滅為愛點亮的燈火
讓愛走 讓愛擁有自己的自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jOm9JeKxuI
高向鵬&方怡萍 - 再世情
詞:巴布 曲:蕭蔓萱
男:一時糊塗甲妳分開 袂曉珍惜妳的情
女:時間替阮治療傷悲 怎樣也是放袂記
男:孤單的人空白的心 人生無妳無意義
女:不曾怨恨你的無情 猶原思念你
男:心愛的人只有妳 想要回頭無勇氣
女:日日等待你的消息 不知不覺目屎滴
男:啊今生我欠妳 來生還妳一世情
女:何時再見
男:袂凍再見
合:期待再世情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3ilf5vsBw
林良歡&許志豪-比翼雙飛
作詞:石國人
作曲:石國人
女_查某人用青春用真心甘願 今生只為你來犧牲
男_查埔人堅心用性命搏感情 不驚運命啥款風湧
女_想你不願停不驚風雨潑入心 因為你才有美麗人生
男_我愛妳用真心向天來證明 因為妳才有幸福的彩虹
女_在天願為比翼雙飛
男_在地永遠牽作夥
女_今世願為雙雁依偎
男_將妳緊緊攬在心肝底
合_無論世情怎樣改變 今生今世只愛你一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In5JyQcLEQ
楊靜&莊振凱-火種
作詞:張燕清
作曲:張燕清
女:冷冷的手 放在你的胸前
所有悲傷的目屎 攏化成 海湧
男:冷冷的心 偎在你的面前
所有夜雨 所有秋風 攏是美麗的風景
女:我的人 伴你今生
我的情 今生伴你嘸願停
男:因為你人生 我才看見紅青燈
阻擋我的衝磅 看清一路的世情
女:乎我為你穿 這領新娘衫換一生
一句愛你放心情 分開永遠只有三分鐘
男:因為你 我今生 拆碎所有的悲情
女:我為你 甘願犧牲 嘸驚什麼的環境
%合:有你夢 靜靜夜 冰冰心袂感覺冷
因為我是你 溫暖的火種
Repeat all,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r7l2ntyicA
李明洋&張蓉蓉 - 日月若相逢
李明洋新專輯『愛啊!』
詞曲:張燕清
男:日出東風 我在人海心茫茫 為何放伊孤單望春風
女:月滿夜空 我的心卻被掏了過 不知伊人今夜誰相送
男:日落西風 夜夜思念在夢中
合:不知你我 何年何月再相逢
男:過去的我 請妳原諒
女:冷落的夜風 笑開花落不在逢
男:是我乎妳受傷 是我乎妳失望
女:誰在我心中 又為誰而心痛
男:如今的我 請妳保重
女:但願蒼天若能懂 別讓明月無芳蹤
男:希望日月再相逢
合:(男) 是妳我的感動 (女) 是你我感動了天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0wZ87DMsu4
陳雷&甲子慧 - 約定
《家和萬事興》片尾曲
詞曲:王尚宏
女:一點心一份情 一場夢分袂清
男:男人情女人心 情深深愛一生
女:這世情這世還 來生緣在約定
男:望今生愛袂停 鴛鴦夢心連心
女:愛你這呢深
男:望天來證明
合:手中紅線來約定
女:你是阮的天
男:愛情這甘甜
合:希望來世再結 連理枝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ku1gJSuaTw
徐紫淇&沈建豪 - 將咱的名寫作伙
作詞:郭之儀
作曲:郭之儀
編曲:張振傑
(女)情路真心來交陪 沿路甜蜜講情話
你是星阮是月 有情人為愛乾杯
(男)妳親像 純情玫瑰花
我對妳深深愛慕若死忠的歌迷
望今生今世 只愛妳一個
(男)妳是我的心肝
(女)阮是你的寶貝
(合)咱恩愛像蝴蝶雙飛
(男)我的名叫做山盟
(女)阮的名叫做海誓
(合)但願將咱的名 永遠寫作伙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2DOL-FiWPc
董育君-沙漠寂寞
作詞:許常德/向月娥/李素珍
作曲:張宇
我沿著承諾一直往下走 卻困在寂寞沙漠
想著你的吻 你的夢 你給的海市蜃樓
淚流盡愛情也漸漸乾枯 就用謊言麻醉傷口
任憑心成鐵 痛失火 只有我露宿街頭
沙漠寂寞中誰來愛我 你連回憶都不放過我
無路可走也不能回頭 你給的溫柔都還在騙我
沙漠寂寞中誰來挽救 誰又在遠處點亮霓虹
忘記昨夜被你擁抱過 痛哭的感受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g4UvFtrTN4
張秀卿-恆春姑娘
作曲:黃聰典 編曲:項仲為 作詞:台灣阿典
嘿呦 嘿呦 嘿呦呼嗨呀
嘿呦 嘿呦 嘿呦呼嗨呀
恆春的風 恆春的太陽
恆春姑娘仔 啊溫柔有笑容
思啊思相枝 說盡數百年
美麗恆春城 有山有海岸
嘿呦呼嗨呀
恆春姑娘仔 惦這大啊
恆春姑娘仔 真硬查
傳統精神苦願吃
骨力打拼求生活
恆春姑娘仔 啊軟啊軟心肝
恆春姑娘仔 啊好啊好央望
一聲一聲 海泳那戀歌
一心等著愛人啊相痛疼
一工一工 日落照海影
恆春姑娘仔 迎風無怨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ToOjjGGe-c&index=20&list=PLvCwDAyxHa3DZpeR1UJjtzCVCXugTnBYN
曾淑勤-客途秋恨
作詞:姚謙
作曲:陳揚
秋天的風 就這樣吹了一生 憂傷的味道嘗到現在
生命是一條任性的河川 急急緩緩 甜甜酸酸
秋天的恨 躲在他的群擺 憂傷的眼神藏到現在
命運是一粒客途的塵埃 朝夕不定 海角天涯
啊~沉靜與落淚 祈願與等待 都是宿世的無奈
啊~青春的恣意 美麗的眷戀 只剩下一種期待
秋天的夢 醒在斑駁歲月 憂傷的字眼寫到現在
鄉愁成了一朵過眼的雲彩 留也無言 忘也無礙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IURaI62vkc
曾沛慈 - 愛情怎麼喊停
演唱:曾沛慈
作詞:余琛懋
作曲:KENN WU
不可以 不滿足你的好意 不能這麼厚臉皮
傻傻看你 還是想要更靠近 只怕再靠近 就一錯再錯的錯下去
不可以 糾纏著你的身影 不能再讓你為我擔心著急
多麼想要告訴你 我好喜歡你 都怪我控制不了自己
我努力壓抑 可是愛情怎麼喊停 你身上的熱還在我的懷裡
拼命的擦掉痕跡 面對你認真的眼睛 原諒我忍住了眼淚冷漠無情
我努力忘記 可是愛情怎麼喊停 和你在一起就像是在陽光裡
快樂到不想分離 為了你什麼都願意 這一次讓我昧著良心
提前離去
不可以 捨不得你的好意 不能這麼厚臉皮
傻傻看你 還是想要更靠近 不能再靠近 難道要這樣的錯下去
不可以 糾纏著你的身影 不能再讓你為我擔心著急
多麼想要告訴你 我好喜歡你 都怪我控制不了自己
我努力壓抑 可是愛情怎麼喊停 你身上的熱還在我的懷裡
拼命的擦掉痕跡 面對你認真的眼睛 原諒我忍住了眼淚冷漠無情
我努力忘記 可是愛情怎麼喊停 和你在一起就像是 在陽光裡
快樂到不想分離 為了你什麼都願意 這一次讓我昧著良心
提前離去
我努力壓抑 可是愛情怎麼喊停 你身上的熱還在我的懷裡
拼命的擦掉痕跡 面對你認真的眼睛 原諒我忍住了眼淚冷漠到底
我努力忘記 可是愛情怎麼喊停 和你在一起就像是 在陽光裡
快樂到不想分離 為了你什麼都願意 對不起讓我昧著良心
轉身 離去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CS_VSofFRI
曾靜玟 - 前男友
作詞:葛大為、徐佳瑩 作曲:徐佳瑩
漸漸習慣 現在的稱呼
終於不會再感覺 那麼拘束
就算是兩個人單獨吃晚餐
話題也避開誰最近的愛
明知道你只是我應該忘記的人
面對面該怎麼相處 才懂得區分
你是誰 曾是我一部分
卻不得不 開始各自的旅程
不敢談未來 還有什麼能期待
能夠再見面 比離開更難
明知道你只是我應該忘記的人
面對面該怎麼相處 才懂得區分
你是誰 曾是我一部分
卻不得不 開始各自的旅程
明知道 應該就讓你從此像家人
為什麼 對過去還有說不出的恨
換了角色的愛人 關系還密細延伸
遺憾也只能當成我們 最好的結論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ZNzcjISh30
翁滋蔓 - 沒關係
作詞:翁滋蔓、翁元佑
作曲:翁元佑
製作:翁滋蔓
沒關係 就當自己一個人而已 真的沒關係
放開你 剩下一個人自言自語 真的沒關係
離開的情景 忍著淚 假裝無所謂
缺氧的世界 剩下愛你的我說 怎麼能忘了你
誰帶走我的你 真空著 我心裡
殘缺不憾的我 回憶一層 一層 摧毀我的世界
誰放過我的心 為什麼 逃不開 你之外
不想失去你 我愛過的從前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2VA2tyrV0g
江語晨 -那不是愛
作詞:黃俊郎
作曲:SEAN ALEXANDER、JIMMY BURNEY、DREW RYAN SCOTT、TOM ROGER
編曲:蔡庭貴
那不是愛 baby 那不是愛
那麼我們就到這裡 你說好嗎
反正你會說的也只剩謊話
太多人分這句Honey 就像蛋糕爬滿了螞蟻
越美麗我只會越傷心
Oh baby 那些不夠愛的愛別再說是愛
我也不再是只要糖果的小女孩
愛不能分配 只能很純粹 純粹的 只給一個誰(只給一個誰)
那些到處愛的愛別再說是愛
故事也不會永遠只照你的劇本拍
流過的淚是畢業前的學費 愛只給一個誰
欺騙是你基因的天性對不對(對不對 對不對)
所以傻傻犯錯的怪我會不會(會不會 Oh)
太多人你都叫甜心 就像佈滿霉菌的聲音
越好聽我只會越傷心
Oh baby 那些不夠愛的愛別再說是愛
我也不再是只要糖果的小女孩
愛不能分配 只能很純粹 純粹的只給一個誰(只給一個誰)
那些到處愛的愛別再說是愛
故事也不會永遠只照你的劇本拍
流過的淚是畢業前的學費 愛只給一個誰
你優雅空洞的字彙就讓別人去感覺
我要的只是在深夜 安安靜靜的星空下兩個人座位
一晚只給我的笑 還有你 只要給我一個最安心的懷抱
Oh yeah 那不是愛 baby 那不是愛
Oh baby 那些不夠愛的愛別再說是愛
我也不再是只要糖果的小女孩
愛不能分配 只能很純粹 純粹的只給一個誰(只給一個誰)
那些到處愛的愛別再說是愛
故事也不會永遠只照你的劇本拍
流過的淚是畢業前的學費 愛只給一個誰
那不是愛 Oh 那不是愛 Oh 那不是愛
那不是愛 Oh 那不是愛 Oh 那不是愛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6Ca1_44yw
謝雷&劉家妏 - 愛人再會
(女)(國)晚風依舊輕輕的吹 卻上心頭有幾回
忍住眼淚隱忍著傷悲 挽著你地手輕聲低回
(男)(台)耳孔邊聽著叮嚀幾句話 離別苦情藏心底
親像風箏斷了線齊 尚驚一去不回難講再會
(女)(國)愛人傷別離愁滋味 愛人揮衣袖說告別
(男)(台)明日天涯癡心難過 這段情叫我如何解釋
(女)(國)去吧償還地愛無悔 再會何日君再相隨
(男)(台)秋風那吹過傷情加一倍 恨天這呢無公平
(合)(國)將兩地相思藏心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ePkyt8iw9Y
王建傑&吳儀君 - 牽手作伴
作詞:洪翔
作曲:洪翔
(王) 不管別人按怎看 咱過咱的生活
(吳) 外面世界的虛華 我嘛已經全看破
(王) 我會將妳放在我的心肝 永遠不變掛
(吳) 我不需要山盟海誓的咒詛 只要你用心疼惜我
(王) 今生有妳來作伴 我不驚風雨有多大
(吳) 就算風雨有多大 嘛袂凍將咱拆散
(王) 什麼困難我嘛不驚 所有煩惱我替妳來擔
(吳) 這條情路咱永遠走相偎 因為你是我的阿娜答
(王) 牽妳的手 (吳) 牽你的手
(合) 甲你來作伴 咱的人生袂孤單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CrLCmTQ-tM
※※※
/ 網路的ˊ圖
蔡義德-少年的
作詞:張燕清
作曲:張燕清
編曲:張振杰
少年的你幾歲 感情甘知進退
輸贏甘通搏彼多
少年等一下咧 人生著看詳細
腳步嘸免走若飛 油門嘸凍催甲底
卡竅咧卡竅咧身軀是甲治的
老大的若要做 生命若紡見
要叨找要叨迺 憂愁何必怨社會
卡竅咧卡竅咧人生是甲治的
血嘸通黑白流 汗免驚滴外多
一定會一定會 得著世間所希望的寶貝
少年的咱有緣 才會凍講這多話
因為你想的夢的愛的等的我嘛攏經過
少年的你幾歲 感情甘知進退
輸贏甘通搏彼多
少年等一下咧 人生著看詳細
腳步嘸免走若飛 油門嘸凍催甲底
卡竅咧卡竅咧身軀是甲治的
老大的若要做 生命若紡見
要叨找要叨迺 憂愁何必怨社會
卡竅咧卡竅咧人生是甲治的
血嘸通黑白流 汗免驚滴外多
一定會一定會 得著世間所希望的寶貝
少年的咱有緣 才會凍講這多話
因為你想的夢的愛的等的我嘛攏經過
卡竅咧卡竅咧身軀是甲治的
老大的若要做 生命若紡見
要叨找要叨迺 憂愁何必怨社會
卡竅咧卡竅咧人生是甲治的
血嘸通黑白流 汗免驚滴外多
一定會一定會 得著世間所希望的寶貝
少年的咱有緣 才會凍講這多話
因為你想的夢的愛的等的我嘛攏經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ovNw3gNizw
柯受良- 我不嘹解我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UqsMvF8r1g
迪克牛仔 - 天空總是那麼黑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cERxFLkQH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iIJcqVRpdM
蘇見信 - 暗藏後悔
詞曲:Kim, Ki Beom 中文詞:姚若龍
自尊 有時候像個累贅
給不了要的撫慰 讓感情被摧毀
沉默 延伸了難以解釋的誤會
我的疲憊 你的傷悲
眼看藍天變那麼黑
我們都暗藏後悔
卻自負冷傲對峙不讓誰
再狠都不慚愧
門用力一推就頭也不回
我們都暗藏後悔
硬轉身以後整顆心粉碎
腦海是對方眼角的淚
很心疼 可惜想念不能贖罪
晨星 嘲笑我輾轉難睡
搞不懂愛最寶貴 或倔強才淒美
渴望 在戀人心裡有獨特地位
我才尖銳 你才怨懟
還想被原諒被體會
明明都暗藏後悔
在回憶裡面寂寞的沉醉
想了一萬次如何挽回
卻孤獨 捨棄能幸福的機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VOG_LqrlME
許效舜&澎恰恰 ~阿嬤!妳是我的寶貝
作曲:澎恰恰 作詞:澎恰恰
舜:離開故鄉彼一工 心內總是充滿著希望 雖然已經不是少年人 猶原作著尚美ㄟ夢
澎:如今過了這多冬 春天的花蕊 同款紅 酸冷的風一直弄 吹著出外的人
舜:想起著 阿嬤
澎:(想起著阿嬤)
舜:妳交待的話 叫阮就認真打拼 早日成功回
澎:(請妳著愛等我)
舜:生一個甘仔孫 陪妳覓相找 妳古錐的笑容
澎:(妳美麗的面容)
合:隨著春風吹
舜:阿嬤 妳九十幾歲 一定愛健康平安 妳是我的寶貝 妳會呷甲百二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5DQkkZ_fA4
陶喆 - 普通朋友
作詞:陶喆
作曲:陶喆
等待 我隨時隨地在等待 做妳感情上的依賴
我沒有任何的疑問 這是愛
我猜 妳早就想要說明白 我覺得自己好失敗
從天堂掉落到深淵 多無奈
我願意改變 (what can I do)
重新再來一遍 (just give me chance)
我無法只是普通朋友 感情已那麼深 叫我怎麼能放手
但妳說 I only wanna be your friend 做個朋友
我在妳心中只是 just a friend 不是情人
我感激妳對我這樣的坦白 但我給妳的愛暫時收不回來
So I 我不能只是 be your friend
I just can't be your friend
我猜 妳早就想要說明白 我覺得自己好失敗
從天堂掉落到深淵 多無奈
我願意改變 (what can I do)
重新再來一遍 (just give me chance)
我無法只是 做妳的朋友
感情已那麼深 叫我怎麼能放手
但妳說 I only wanna be your friend 做個朋友
我在妳心中只是 just a friend 不是情人
我感激妳對我這樣的坦白
但我給妳的愛暫時收不回來
So I 我不能只是be...your friend
I just can't be your friend
no...我不能只是做妳的朋友
不能做普通朋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mjdiE9MfW8
郭子 - 這樣對我最好
作詞 許常德
作曲 郭子
我很好 別管我淚再流
陷在愛裡反而不好受
妳很好 讓一切更明瞭
時間會把痛忘掉
在妳和他之外的世界裡
天再黑 總有回憶陪我睡
而如今妳把我拉回這世界
夢醒了 心已碎
從此我不用再顛倒是非
推開我 沒有妳的時候
至少我 還有我
讓妳走 沒有我的時候
又能得到什麼
已太久 在謊言裡生活
付出再多已不求什麼
醒了吧 妳說該醒了吧
妳最愛的還是他
(妳會 妳會 妳知道妳會忘記)
妳知道這不容易
(妳知道 妳該珍惜)
在那段隱瞞的日子裡
有我 對妳 最真的愛
謝謝妳 打開夢的手銬
妳知道 怎樣對我最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CYPMjFVIac
趙傳 - 努力活著
作詞:小蟲
作曲:小蟲
這些年你好不好 好像瘦了
聽說你現在很愛笑 你一定受夠煎熬
想見你 我知道你還是會說我不要
有沒有我不重要 遠遠想著你也好
離開你其實我不見得過得比你快樂
明明我就是你的 你的權利我還留著
我很認真改變自己努力活著
面對人前人後的苛責 我還在等
I DON'T WANNA TALK ABOUT 從前忘了
聽說你長髮不見了 你一定受夠煎熬
想見你 我知道你還是會說我不要
I DON'T WANNA TALK ABOUT 遠遠想著你就好
離開你其實我不見得過得比你快樂
我不懂怎麼割捨 只想把你留著
我很認真改變自己努力活著
面對人前人後的苛責 我還要等
或許你會笑我怎麼會如此愚蠢
難道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讓我重生
你知道我就是這種人 你認識的我就是這麼單純
其實我不見得過得比你快樂
我不懂怎麼割捨 只想把你留著
我很認真改變自己努力活著
面對人前人後的苛責 努力活著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Ml_sZb5dJs
關喆 - 如果分開我也愛你
愛情 不是 兩個人猜來猜去
可能愛到深處有些不可理喻
感情 不是 說斷就能斷的徹底
因為還是相信 彼此的約定
冷靜冷靜 不要胡言亂語
再多一句 也許真的無法再繼續
問問自己 是否真的離不開你
給個理由 找個不分開的回憶
分手 這不是我的決定
怎能放棄 這段不朽的感情
我只想逃 找個時間靜一靜
看這結局 是不是我要的結束曲
分手 這不是我的決定
怎能忘記 過去的一點一滴
事隔多年 希望你還能記起
最後一句 如果分開我也愛你
最後一句 就算分開我也愛你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bfYBmkoONw
新三國 - 陳宮申正义釋曹操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13X_XGqBMI&list=PLp9YUF0AOwX2uy8XeBb51H95OIZTSYx15
新三國 - 關羽千里走單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aRTzv6dxVw
新三國 - 劉玄德三顧請諸葛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EceGc8JC8g
※※※
/ 網路的ˊ圖
先秦兩漢 -> 儒家 -> 荀子 -> 王霸
《王霸》
1 王霸: 國者,天下之制,利用也;人主者,天下之利埶也。得道以持之,則大安也,大榮也,積美之源也;不得道以持之,則大危也,大累也,有之不如無之;及其綦也,索為匹夫不可得也,齊湣、宋獻是也。故人主天下之利埶也,然而不能自安也,安之者必將道也。
2 王霸: 故用國者,義立而王,信立而霸,權謀立而亡。三者明主之所謹擇也,仁人之所務白也。絜國以呼禮義,而無以害之,行一不義,殺一無罪,而得天下,仁者不為也。擽然扶持心國,且若是其固也。所與為之者,之人則舉義士也;所以為布陳於國家刑法者,則舉義法也;主之所極然帥群臣而首鄉之者,則舉義志也。如是則下仰上以義矣,是綦定也;綦定而國定,國定而天下定。仲尼無置錐之地,誠義乎志意,加義乎身行,箸之言語,濟之日,不隱乎天下,名垂乎後世。今亦以天下之顯諸侯,誠義乎志意,加義乎法則度量,箸之以政事,案申重之以貴賤殺生,使襲然終始猶一也。如是,則夫名聲之部發於天地之間也,豈不如日月雷霆然矣哉!故曰:以國齊義,一日而白,湯武是也。湯以亳,武王以鄗,皆百里之地也,天下為一,諸侯為臣,通達之屬,莫不從服,無它故焉,以義濟矣。是所謂義立而王也。
3 王霸: 德雖未至也,義雖未濟也,然而天下之理略奏矣,刑賞已諾信乎天下矣,臣下曉然皆知其可要也。政令已陳,雖睹利敗,不欺其民;約結已定,雖睹利敗,不欺其與。如是,則兵勁城固,敵國畏之;國一綦明,與國信之;雖在僻陋之國,威動天下,五伯是也。非本政教也,非致隆高也,非綦文理也,非服人之心也,鄉方略,審勞佚,謹畜積,脩戰備,齺然上下相信,而天下莫之敢當。故齊桓、晉文、楚莊、吳闔閭、越勾踐,是皆僻陋之國也,威動天下,彊殆中國,無它故焉,略信也。是所謂信立而霸也。
4 王霸: 絜國以呼功利,不務張其義,齊其信,唯利之求,內則不憚詐其民,而求小利焉;外則不憚詐其與,而求大利焉,內不脩正其所以有,然常欲人之有。如是,則臣下百姓莫不以詐心待其上矣。上詐其下,下詐其上,則是上下析也。如是,則敵國輕之,與國疑之,權謀日行,而國不免危削,綦之而亡,齊閔、薛公是也。故用彊齊,非以修禮義也,非以本政教也,非以一天下也,綿綿常以結引馳外為務。故彊、南足以破楚,西足以詘秦,北足以敗燕,中足以舉宋。及以燕趙起而攻之,若振槁然,而身死國亡,為天下大戮,後世言惡,則必稽焉。是無它故焉,唯其不由禮義,而由權謀也。
5 王霸: 三者明主之所以謹擇也,而仁人之所以務白也。善擇者制人,不善擇者人制之。
6 王霸: 國者、天下之大器也,重任也,不可不善為擇所而後錯之,錯險則危;不可不善為擇道然後道之,涂薉則塞;危塞則亡。彼國錯者,非封焉之謂也,何法之道,誰子之與也。故道王者之法,與王者之人為之,則亦王;道霸者之法,與霸者之人為之,則亦霸;道亡國之法,與亡國之人為之,則亦亡。三者明主之所以謹擇也,而仁人之所以務白也。
7 王霸: 故國者、重任也,不以積持之則不立。故國者,世所以新者也,是憚,憚、非變也,改王改行也。故一朝之日也,一日之人也,然而厭焉有千歲之國,何也?曰:援夫千歲之信法以持之也,安與夫千歲之信士為之也。人無百歲之壽,而有千歲之信士,何也?曰:以夫千歲之法自持者,是乃千歲之信士矣。故與積禮義之君子為之則王,與端誠信全之士為之則霸,與權謀傾覆之人為之則亡。三者明主之所以謹擇也,仁人之所以務白也。善擇之者制人,不善擇之者人制之。
8 王霸: 彼持國者,必不可以獨也,然則彊固榮辱在於取相矣。身能相能,如是者王,身不能,知恐懼而求能者,如是者彊;身不能,不知恐懼而求能者,安唯便僻左右親比己者之用,如是者危削;綦之而亡。國者,巨用之則大,小用之則小;綦大而王,綦小而亡,小巨分流者存。巨用之者,先義而後利,安不卹親疏,不卹貴賤,唯誠能之求,夫是之謂巨用之。小用之者,先利而後義,安不卹是非,不治曲直,唯便僻親比己者之用,夫是之謂小用之。巨用之者若彼,小用之者若此,小巨分流者,亦一若彼,一若此也。故曰:「粹而王,駁而霸,無一焉而亡。」此之謂也。
9 王霸: 國無禮則不正。禮之所以正國也,譬之:猶衡之於輕重也,猶繩墨之於曲直也,猶規矩之於方圓也,既錯之而人莫之能誣也。《詩》云:「如霜雪之將將,如日月之光明,為之則存,不為則亡。」此之謂也。
10 王霸: 國危則無樂君,國安則無憂民。亂則國危,治則國安。今君人者,急逐樂而緩治國,豈不過甚矣哉!譬之是由好聲色,而恬無耳目也,豈不哀哉!夫人之情,目欲綦色,耳欲綦聲,口欲綦味,鼻欲綦臭,心欲綦佚。此五綦者,人情之所必不免也。養五綦者有具。無其具,則五綦者不可得而致也。萬乘之國,可謂廣大富厚矣,加有治辨彊固之道焉,若是則恬愉無患難矣,然後養五綦之具具也。故百樂者,生於治國者也;憂患者,生於亂國者也。急逐樂而緩治國者,非知樂者也。故明君者,必將先治其國,然後百樂得其中。闇君者,必將急逐樂而緩治國,故憂患不可勝校也,必至於身死國亡然後止也,豈不哀哉!將以為樂,乃得憂焉;將以為安,乃得危焉;將以為福,乃得死亡焉,豈不哀哉!於乎!君人者,亦可以察若言矣。故治國有道,人主有職。若夫貫日而治詳,一日而曲列之,是所使夫百吏官人為也,不足以是傷游玩安燕之樂。若夫論一相以兼率之,使臣下百吏莫不宿道鄉方而務,是夫人主之職也。若是則一天下,名配堯禹。之主者,守至約而詳,事至佚而功,垂衣裳,不下簟席之上,而海內之人莫不願得以為帝王。夫是之謂至約,樂莫大焉。
11 王霸: 人主者,以官人為能者也;匹夫者,以自能為能者也。人主得使人為之,匹夫則無所移之。百畝一守,事業窮,無所移之也。今以一人兼聽天下,日有餘而治不足者,使人為之也。大有天下,小有一國,必自為之然後可,則勞苦秏顇莫甚焉。如是,則雖臧獲不肯與天子易埶業。以是縣天下,一四海,何故必自為之?為之者,役夫之道也,墨子之說也。論德使能而官施之者,聖王之道也,儒之所謹守也。傳曰:農分田而耕,賈分貨而販,百工分事而勸,士大夫分職而聽,建國諸侯之君分土而守,三公摠方而議,則天子共己而已矣。出若入若,天下莫不平均,莫不治辨,是百王之所同也,而禮法之大分也。
12 王霸: 百里之地,可以取天下。是不虛;其難者在於人主之知之也。取天下者,非負其土地而從之之謂也,道足以壹人而已矣。彼其人苟壹,則其土地奚去我而適它?故百里之地,其等位爵服,足以容天下之賢士矣;其官職事業,足以容天下之能士矣;循其舊法,擇其善者而明用之,足以順服好利之人矣。賢士一焉,能士官焉,好利之人服焉,三者具而天下盡,無有是其外矣。故百里之地,足以竭埶矣。致忠信,箸仁義,足以竭人矣。兩者合而天下取,諸侯後同者先危。《詩》曰:「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一人之謂也。
13 王霸: 羿、蜂門者,善服射者也;王良、造父者,善服馭者也。聰明君子者,善服人者也。人服而埶從之,人不服而埶去之,故王者已於服人矣。故人主欲得善射,射遠中微,則莫若羿、蜂門矣;欲得善馭,及速致遠,則莫若王良、造父矣。欲得調壹天下,制秦楚,則莫若聰明君子矣。其用知甚簡,其為事不勞,而功名致大,甚易處而極可樂也。故明君以為寶,而愚者以為難。夫貴為天子,富有天下,名為聖王,兼制人,人莫得而制也,是人情之所同欲也,而王者兼而有是者也。重色而衣之,重味而食之,重財物而制之,合天下而君之,飲食甚厚,聲樂甚大,臺謝甚高,園囿甚廣,臣使諸侯,一天下,是又人情之所同欲也,而天子之禮制如是者也。制度以陳,政令以挾,官人失要則死,公侯失禮則幽,四方之國,有侈離之德則必滅,名聲若日月,功績如天地,天下之人應之如景嚮,是又人情之所同欲也,而王者兼而有是者也。故人之情,口好味,而臭味莫美焉;耳好聲,而聲樂莫大焉;目好色,而文章致繁,婦女莫眾焉;形體好佚,而安重閒靜莫愉焉;心好利,而穀祿莫厚焉。合天下之所同願兼而有之,睪牢天下而制之若制子孫,人苟不狂惑戇陋者,其誰能睹是而不樂也哉!欲是之主,並肩而存;能建是之士,不世絕;千歲而不合,何也?曰:人主不公,人臣不忠也。人主則外賢而偏舉,人臣則爭職而妒賢,是其所以不合之故也。人主胡不廣焉,無卹親疏,無偏貴賤,惟誠能之求?若是,則人臣輕職業讓賢,而安隨其後。如是,則舜禹還至,王業還起;功壹天下,名配舜禹,物由有可樂,如是其美焉者乎!嗚呼!君人者,亦可以察若言矣。楊朱哭衢涂,曰:「此夫過舉蹞步,而覺跌千里者夫!」哀哭之。此亦榮辱、安危、存亡之衢已,此其為可哀,甚於衢涂。嗚呼!哀哉!君人者,千歲而不覺也。
14 王霸: 無國而不有治法,無國而不有亂法;無國而不有賢士,無國而不有罷士;無國而不有愿民,無國而不有悍民;無國而不有美俗,無國而不有惡俗。兩者並行而國在,上偏而國安,在下偏而國危;上一而王,下一而亡。故其法治,其佐賢,其民愿,其俗美,而四者齊,夫是之謂上一。如是則不戰而勝,不攻而得,甲兵不勞而天下服。故湯以亳,文王以鄗,皆百里之地也,天下為一,諸侯為臣,通達之屬,莫不從服,無它故焉,四者齊也。桀紂即厚1於有天下之埶,索為匹夫而不可得也,是無它故焉,四者並亡也。故百王之法不同,若是所歸者一也。
1. 厚 : 原作「序」。據《群書治要》本補,說見王念孫《讀書雜志》、王先謙《荀子集解》。
15 王霸: 上莫不致愛其下,而制之以禮。上之於下,如保赤子,政令制度,所以接下之人百姓,有不理者如豪末,則雖孤獨鰥寡必不加焉。故下之親上,歡如父母,可殺而不可使不順。君臣上下,貴賤長幼,至於庶人,莫不以是為隆正;然後皆內自省,以謹於分。是百王之所以同也,而禮法之樞要也。然後農分田而耕,賈分貨而販,百工分事而勸,士大夫分職而聽,建國諸侯之君分土而守,三公總方而議,則天子共己而止矣。出若入若,天下莫不均平,莫不治辨。是百王之所同,而禮法之大分也。若夫貫日而治平,權物而稱用,使衣服有制,宮室有度,人徒有數,喪祭械用皆有等宜,以是用挾於萬物,尺寸尋丈,莫得不循乎制度數量然後行,則是官人使吏之事也,不足數於大君子之前。故君人者,立隆政本朝而當,所使要百事者誠仁人也,則身佚而國治,功大而名美,上可以王,下可以霸。立隆正本朝而不當,所使要百事者非仁人也,則身勞而國亂,功廢而名辱,社稷必危,是人君者之樞機也。故能當一人而天下取,失當一人而社稷危。不能當一人,而能當千百人者,說無之有也。既能當一人,則身有何勞而為?垂衣裳而天下定。故湯用伊尹,文王用呂尚,武王用召公,成王用周公旦。卑者五伯,齊桓公閨門之內,縣樂、奢泰、游抏之脩,於天下不見謂脩,然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為五伯長,是亦無他故焉,知一政於管仲也,是君人者之要守也。知者易為之興力,而功名綦大。舍是而孰足為也?故古之人,有大功名者,必道是者也。喪其國危其身者,必反是者也。故孔子曰:「知者之知,固以多矣,有以守少,能無察乎?愚者之知,固以少矣,有以守多,能無狂乎?」此之謂也。
16 王霸: 治國者分已定,則主相臣下百吏,各謹其所聞,不務聽其所不聞;各謹其所見,不務視其所不見。所聞所見誠以齊矣。則雖幽閒隱辟,百姓莫敢不敬分安制,以化其上,是治國之徵也。
17 王霸: 主道治近不治遠,治明不治幽,治一不治二。主能治近則遠者理,主能治明則幽者化,主能當一則百事正。夫兼聽天下,日有餘而治不足者,如此也,是治之極也。既能治近,又務治遠;既能治明,又務見幽;既能當一,又務正百,是過者也,過猶不及也。辟之是猶立直木而求其影之枉也。不能治近,又務治遠;不能察明,又務見幽;不能當一,又務正百,是悖者也。辟之是猶立枉木而求其影之直也。故明主好要,而闇主好詳;主好要則百事詳,主好詳則百事荒。君者、論一相,陳一法,明一指,以兼覆之,兼炤之,以觀其盛者也。相者,論列百官之長,要百事之聽,以飾朝廷臣下百吏之分,度其功勞,論其慶賞,歲終奉其成功以效於君。當則可,不當則廢。故君人勞於索之,而休於使之。
18 王霸: 用國者,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彊,得百姓之譽者榮。三得者具而天下歸之,三得者亡而天下去之;天下歸之之謂王,天下去之之謂亡。湯武者,脩其道,行其義,興天下同利,除天下同害,天下歸之。故厚德音以先之,明禮義以道之,致忠信以愛之,賞賢使能以次之,爵服賞慶以申重之,時其事,輕其任,以調齊之,潢然兼覆之,養長之,如保赤子。生民則致寬,使民則綦理,辯政令制度,所以接天下之人百姓,有非理者如豪末,則雖孤獨鰥寡,必不加焉。是故百姓貴之如帝,親之如父母,為之出死斷亡而不愉者,無它故焉,道德誠明,利澤誠厚也。亂世不然,汙漫突盜以先之,權謀傾覆以示之,俳優、侏儒、婦女之請謁以悖之,使愚詔知,使不肖臨賢,生民則致貧隘,使民則極勞苦。是故,百姓賤之如尪,惡之如鬼,日欲司閒而相與投藉之,去逐之。卒有寇難之事,又望百姓之為己死,不可得也,說無以取之焉。孔子曰:「審吾所以適人,適人之所以來我也。」此之謂也。
19 王霸: 傷國者,何也?曰:以小人尚民而威,以非所取於民而巧,是傷國之大災也。大國之主也,而好見小利,是傷國。其於聲色、臺榭、園囿也,愈厭而好新,是傷國。不好脩正其所以有,啖啖常欲人之有,是傷國。三邪者在匈中,而又好以權謀傾覆之人,斷事其外,若是,則權輕名辱,社稷必危,是傷國者也。大國之主也,不隆本行,不敬舊法,而好詐故,若是,則夫朝廷群臣,亦從而成俗於不隆禮義而好傾覆也。朝廷群臣之俗若是,則夫眾庶百姓亦從而成俗於不隆禮義而好貪利矣。君臣上下之俗,莫不若是,則地雖廣,權必輕;人雖眾,兵必弱;刑罰雖繁,令不下通。夫是之謂危國,是傷國者也。
20 王霸: 儒者為之不然,必將曲辨:朝廷必將隆禮義而審貴賤,若是、則士大夫莫不敬節死制者矣。百官則將齊其制度,重其官秩,若是、則百吏莫不畏法而遵繩矣。關市幾而不征,質律禁止而不偏,如是、則商賈莫不敦愨而無詐矣。百工將時斬伐,佻其期日,而利其巧任,如是,則百工莫不忠信而不楛矣。縣鄙則將輕田野之稅,省刀布之歛,罕舉力役,無奪農時,如是、農夫莫不朴力而寡能矣。士大夫務節死制,然而兵勁。百吏畏法循繩,然後國常不亂。商賈敦愨無詐,則商旅安,貨通財,而國求給矣。百工忠信而不楛,則器用巧便而財不匱矣。農夫朴力而寡能,則上不失天時,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廢。是之謂政令行,風俗美,以守則固,以征則彊,居則有名,動則有功。此儒之所謂曲辨也。
※※※
先秦兩漢 -> 儒家 -> 荀子 -> 君道
《君道》
1 君道: 有亂君,無亂國;有治人,無治法,羿之法非亡也,而羿不世中;禹之法猶存,而夏不世王。故法不能獨立,類不能自行;得其人則存,失其人則亡。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故有君子,則法雖省,足以遍矣;無君子,則法雖具,失先後之施,不能應事之變,足以亂矣。不知法之義,而正法之數者,雖博臨事必亂。故明主急得其人,而闇主急得其埶。急得其人,則身佚而國治,功大而名美,上可以王,下可以霸;不急得其人,而急得其埶,則身勞而國亂,功廢而名辱,社稷必危。故君人者,勞於索之,而休於使之。《書》曰:「惟文王敬忌,一人以擇。」此之謂也。
2 君道: 合符節,別契券者,所以為信也;上好權謀,則臣下百吏誕詐之人乘是而後欺。探籌、投鉤者,所以為公也;上好曲私,則臣下百吏乘是而後偏。衡石稱縣者,所以為平也;上好覆傾,則臣下百吏乘是而後險。斗斛敦概者,所以為嘖也;上好貪利,則臣下百吏乘是而後豐取刻與,以無度取於民。故械數者,治之流也,非治之原也;君子者,治之原也。官人守數,君子養原;原清則流清,原濁則流濁。故上好禮義,尚賢使能,無貪利之心,則下亦將綦辭讓,致忠信,而謹於臣子矣。如是則雖在小民,不待合符節,別契券而信,不待探籌投鉤而公,不待衝石稱縣而平,不待斗斛敦概而嘖。故賞不用而民勸,罰不用而民服,有司不勞而事治,政令不煩而俗美。百姓莫敢不順上之法,象上之志,而勸上之事,而安樂之矣。故藉歛忘費,事業忘勞,寇難忘死,城郭不待飾而固,兵刃不待陵而勁,敵國不待服而詘,四海之民不待令而一,夫是之謂至平。《詩》曰:「王猶允塞,徐方既來。」此之謂也。
3 君道: 請問為人君?曰:以禮分施,均遍而不偏。請問為人臣?曰:以禮侍君,忠順而不懈。請問為人父?曰:寬惠而有禮。請問為人子?曰:敬愛而致文。請問為人兄?曰:慈愛而見友。請問為人弟?曰:敬詘而不苟。請問為人夫?曰:致功而不流,致臨而有辨。請問為人妻?曰:夫有禮則柔從聽侍,夫無禮則恐懼而自竦也。此道也,偏立而亂,俱立而治,其足以稽矣。請問兼能之奈何?曰:審之禮也。古者先王審禮以方皇周浹於天下,動無不當也。故君子恭而不難,敬而不鞏,貧窮而不約,富貴而不驕,並遇變態而不窮,審之禮也。故君子之於禮,敬而安之;其於事也,徑而不失;其於人也,寡怨寬裕而無阿;其為身也,謹修飾而不危;其應變故也,齊給便捷而不惑;其於天地萬物也,不務說其所以然,而致善用其材;其於百官之事伎藝之人也,不與之爭能,而致善用其功;其待上也,忠順而不懈;其使下也,均遍而不偏;其交遊也,緣類而有義;其居鄉里也,容而不亂。是故窮則必有名,達則必有功,仁厚兼覆天下而不閔,明達用天地理萬變而不疑,血氣和平,志意廣大,行義塞於天地之間,仁智之極也。夫是之謂聖人;審之禮也。
4 君道: 請問為國?曰聞修身,未嘗聞為國也。君者儀也,民者景也,儀正而景正。君者槃也,民者水也,槃圓而水圓。君者盂也,盂方而水方。君射則臣決。楚莊王好細腰,故朝有餓人。故曰:聞修身,未嘗聞為國也。
5 君道: 君者,民之原也;原清則流清,原濁則流濁。故有社稷者而不能愛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親愛己,不可得也。民不親不愛,而求為己用,為己死,不可得也。民不為己用,不為己死,而求兵之勁,城之固,不可得也。兵不勁,城不固,而求敵之不至,不可得也。敵至而求無危削,不滅亡,不可得也。危削滅亡之情,舉積此矣,而求安樂,是狂生者也。狂生者,不胥時而落。故人主欲彊固安樂,則莫若反之民;欲附下一民,則莫若反之政;欲脩政美俗,則莫若求其人。彼或蓄積而得之者不世絕。彼其人者,生乎今之世,而志乎古之道。以天下之王公莫好之也,然而是子獨好之;以天下之民莫為1之也,然而是子獨為之。好之者貧,為之者窮,然而是子猶將為之也,不為少頃輟焉。曉然獨明於先王之所以得之,所以失之,知國之安危臧否,若別白黑。是其人也,大用之,則天下為一,諸侯為臣;小用之,則威行鄰敵;縱不能用,使無去其疆域,則國終身無故。故君人者,愛民而安,好士而榮,兩者無一焉而亡。《詩》曰:「介人維藩,大師為垣。」此之謂也。
1. 為 : 原作「欲」。據《群書治要》本補,說見王念孫《讀書雜志》、王先謙《荀子集解》。
6 君道: 道者,何也?曰:君之所1道也。君者,何也?曰:能群也。能群也者,何也?曰:善生養人者也,善班治人者也,善顯設人者也,善藩飾人者也。善生養人者人親之,善班治人者人安之,善顯設人者人樂之,善藩飾人者人榮之。四統者俱,而天下歸之,夫是之謂能群。不能生養人者,人不親也;不能班治人者,人不安也;不能顯設人者,人不樂也;不能藩飾人者,人不榮也。四統者亡,而天下去之,夫是之謂匹夫。故曰:道存則國存,道亡則國亡。省工賈,眾農夫,禁盜賊,除姦邪:是所以生養之也。天子三公,諸侯一相,大夫擅官,士保職,莫不法度而公:是所以班治之也。論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皆使人載其事,而各得其所宜,上賢使之為三公,次賢使之為諸侯,下賢使之為士大夫:是所以顯設之也。修冠弁衣裳,黼黻文章,琱琢刻鏤,皆有等差:是所以藩飾之也。故由天子至於庶人也,莫不騁其能,得其志,安樂其事,是所同也;衣煖而食充,居安而游樂,事時制明而用足,是又所同也。若夫重色而成文章,重味而成珍備,是所衍也。聖王財衍,以明辨異,上以飾賢良而明貴賤,下以飾長幼而明親疏。上在王公之朝,下在百姓之家,天下曉然皆知其所非以為異也,將以明分達治而保萬世也。故天子諸侯無靡費之用,士大夫無流淫之行,百吏官人無怠慢之事,眾庶百姓無姦怪之俗,無盜賊之罪,其能以稱義徧矣。故曰:治則衍及百姓,亂則不足及王公。此之謂也。
1. 之所 : 舊脫。 據《群書治要》本補,說見王念孫《讀書雜志》、王先謙《荀子集解》。
7 君道: 至道大形:隆禮至法則國有常,尚賢使能則民知方,纂論公察則民不疑,賞克罰偷則民不怠,兼聽齊明則天下歸之;然後明分職,序事業,材技官能,莫不治理,則公道達而私門塞矣,公義明而私事息矣:如是,則德厚者進而佞說者止,貪利者退而廉節者起。《書》曰:「先時者殺無赦,不逮時者殺無赦。」人習其事而固,人之百事,如耳目鼻口之不可以相借官也。故職分而民不慢1,次定而序不亂,兼聽齊明而百姓不留:如是,則臣下百吏至於庶人,莫不修己而後敢安止,誠能而後敢受職;百姓易俗,小人變心,姦怪之屬莫不反愨:夫是之謂政教之極。故天子不視而見,不聽而聰,不慮而知,不動而功,塊然獨坐而天下從之如一體,如四胑之從心:夫是之謂大形。《詩》曰:「溫溫恭人,維德之基。」此之謂也。
1. 慢 : 原作「探」。據《群書治要》本補,說見王念孫《讀書雜志》、王先謙《荀子集解》。
8 君道: 為人主者,莫不欲彊而惡弱,欲安而惡危,欲榮而惡辱,是禹桀之所同也。要此三欲,辟此三惡,果何道而便?曰:在慎取相,道莫徑是矣。故知而不仁,不可;仁而不知,不可;既知且仁,是人主之寶也,王霸之佐也。不急得,不知;得而不用,不仁。無其人而幸有其功,愚莫大焉。今人主有大患:使賢者為之,則與不肖者規之;使知者慮之,則與愚者論之;使脩士行之,則與汙邪之人疑之,雖欲成功,得乎哉!譬之,是猶立直木而恐其景之枉也,惑莫大焉!語曰:好女之色,惡者之孽也;公正之士,眾人之痤也;脩道之人,汙邪之賊也。今使汙邪之人,論其怨賊,而求其無偏,得乎哉!譬之,是猶立枉木而求其景之直也,亂莫大焉。
9 君道: 故古之人為之不然:其取人有道,其用人有法。取人之道,參之以禮;用人之法,禁之以等。行義動靜,度之以禮;知慮取舍,稽之以成;日月積久,校之以功,故卑不得以臨尊,輕不得以縣重,愚不得以謀知,是以萬舉而不過也。故校之以禮,而觀其能安敬也;與之舉措遷移,而觀其能應變也;與之安燕,而觀其能無流慆也;接之以聲色、權利、忿怒、患險,而觀其能無離守也。彼誠有之者,與誠無之者,若白黑然,可詘邪哉!故伯樂不可欺以馬,而君子不可欺以人,此明王之道也。
10 君道: 人主欲得善射射1遠中微者,縣貴爵重賞以招致之。內不可以阿子弟,外不可以隱遠人,能中是者取之;是豈不必得之之道也哉!雖聖人不能易也。欲得善馭及2速致遠者,一日而千里,縣貴爵重賞以招致之。內不可以阿子弟,外不可以隱遠人,能致是者取之;是豈不必得之之道也哉!雖聖人不能易也。欲治國馭民,調壹上下,將內以固城,外以拒難,治則制人,人不能制也;亂則危辱滅亡,可立而待也。然而求卿相輔佐,則獨不若是其公也,案唯便嬖親比己者之用也,豈不過甚矣哉!故有社稷者,莫不欲彊,俄則弱矣;莫不欲安,俄則危矣;莫不欲存,俄則亡矣。古有萬國,今有十數焉,是無它故,莫不失之是也。故明主有私人以金石珠玉,無私人以官職事業,是何也?曰:本不利於所私也。彼不能而主使之,則是主闇也;臣不能而誣能,則是臣詐也。主闇於上,臣詐於下,滅亡無日,俱害之道也。夫文王非無貴戚也,非無子弟也,非無便嬖也,倜然乃舉太公於州人而用之,豈私之也哉!以為親邪?則周姬姓也,而彼姜姓也;以為故邪?則未嘗相識也;以為好麗邪?則夫人行年七十有二,齫然兩3齒墮矣。然而用之者,夫文王欲立貴道,欲白貴名,以惠天下,而不可以獨也。非于是子莫足以舉之,故舉是子而用之。於是乎貴道果立,貴名果白,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周之子孫,苟非狂惑者,莫不為天下之顯諸侯,如是者能愛人也。故舉天下之大道,立天下之大功,然後隱其所憐所愛,其下猶足以為天下之顯諸侯。故曰:唯明主為能愛其所愛,闇主則必危其所愛。此之謂也。
1. 射 : 刪除。 據《韓詩外傳》、《群書治要》。
2. 及 : 舊脫。 據《群書治要》本補,說見王念孫《讀書雜志》、王先謙《荀子集解》。
3. 兩 : 或作「而」。《荀子集解》本作「而」。
11 君道: 牆之外,目不見也;里之前,耳不聞也;而人主之守司,遠者天下,近者境內,不可不略知也。天下之變,境內之事,有弛易齵差者矣,而人主無由知之,則是拘脅蔽塞之端也。耳目之明,如是其狹也;人主之守司,如是其廣也;其中不可以不知也,如是其危也。然則人主將何以知之?曰:便嬖左右者,人主之所以窺遠收眾之門戶牖嚮也,不可不早具也。故人主必將有便嬖左右足信者,然後可。其知惠足使規物,其端誠足使定物,然後可;夫是之謂國具。人主不能不有遊觀安燕之時,則不得不有疾病物故之變焉。如是,國者,事物之至也如泉原,一物不應,亂之端也。故曰:人主不可以獨也。卿相輔佐,人主之基杖也,不可不早具也。故人主必將有卿相輔佐足任者,然後可。其德音足以填撫百姓,其知慮足以應待萬變,然後可;夫是之謂國具。四鄰諸侯之相與,不可以不相接也,然而不必相親也,故人主必將有足使喻志決疑於遠方者,然後可。其辯說足以解煩,其知慮足以決疑,其齊斷足以距難,不還秩,不反君,然而應薄扞患,足以持社稷,然後可,夫是之謂國具。故人主無便嬖左右足信者,謂之闇;無卿相輔佐足任使者,謂之獨;所使於四鄰諸侯者非其人,謂之孤;孤獨而晻,謂之危。國雖若存,古之人曰亡矣。《詩》曰:「濟濟多士,文王以寧。」此之謂也。
12 君道: 材人:愿愨拘錄,計數纖嗇,而無敢遺喪,是官人使吏之材也。脩飭端正,尊法敬分,而無傾側之心,守職脩業,不敢損益,可傳世也,而不可使侵奪,是士大夫官師之材也。知隆禮義之為尊君也,知好士之為美名也,知愛民之為安國也,知有常法之為一俗也,知尚賢使能之為長功也,知務本禁末之為多材也,知無與下爭小利之為便於事也,知明制度,權物稱用之為不泥也,是卿相輔佐之材也,未及君道也。能論官此三材者而無失其次,是謂人主之道也。若是則身佚而國治,功大而名美,上可以王,下可以霸,是人主之要守也。人主不能論此三材者,不知道此道,安值將卑埶出勞,併耳目之樂,而親自貫日而治詳,一日而曲辨之,慮與臣下爭小察而綦偏能,自古及今,未有如此而不亂者也。是所謂視乎不可見,聽乎不可聞,為乎不可成,此之謂也。
※※※
先秦兩漢 -> 儒家 -> 荀子 -> 臣道
《臣道》
1 臣道: 人臣之論:有態臣者,有篡臣者,有功臣者,有聖臣者。內不足使一民,外不足使距難,百姓不親,諸侯不信;然而巧敏佞說,善取寵乎上,是態臣者也。上不忠乎君,下善取譽乎民,不卹公道通義,朋黨比周,以環主圖私為務,是篡臣者也。內足使以一民,外足使以距難,民親之,士信之,上忠乎君,下愛百姓而不倦,是功臣者也。上則能尊君,下則能愛民,政令教化,刑下如影,應卒遇變,齊給如響,推類接譽,以待無方,曲成制象,是聖臣者也。故用聖臣者王,用功臣者彊,用篡臣者危,用態臣者亡。態臣用則必死,篡臣用則必危,功臣用則必榮,聖臣用則必尊。故齊之蘇秦,楚之州侯,秦之張儀,可謂態臣者也。韓之張去疾,趙之奉陽,齊之孟嘗,可謂篡臣也。齊之管仲,晉之咎犯,楚之孫叔敖,可謂功臣矣。殷之伊尹,周之太公,可謂聖臣矣。是人臣之論也,吉凶賢不肖之極也。必謹志之!而慎自為擇取焉,足以稽矣。
2 臣道: 從命而利君謂之順,從命而不利君謂之諂;逆命而利君謂之忠,逆命而不利君謂之篡;不卹君之榮辱,不卹國之臧否,偷合苟容以持祿養交而已耳,謂之國賊。君有過謀過事,將危國家隕社稷之懼也;大臣父兄,有能進言於君,用則可,不用則去,謂之諫;有能進言於君,用則可,不用則死,謂之爭;有能比知同力,率群臣百吏而相與彊君撟君,君雖不安,不能不聽,遂以解國之大患,除國之大害,成於尊君安國,謂之輔;有能抗君之命,竊君之重,反君之事,以安國之危,除君之辱,功伐足以成國之大利,謂之拂。故諫爭輔拂之人,社稷之臣也,國君之寶也,明君之所尊厚也,而闇主惑君以為己賊也。故明君之所賞,闇君之所罰也;闇君之所賞,明君之所殺也。伊尹箕子可謂諫矣,比干子胥可謂爭矣,平原君之於趙可謂輔矣,信陵君之於魏可謂拂矣。傳曰:「從道不從君。」此之謂也。故正義之臣設,則朝廷不頗;諫爭輔拂之人信,則君過不遠;爪牙之士施,則仇讎不作;邊境之臣處,則疆垂不喪,故明主好同而闇主好獨,明主尚賢使能而饗其盛,闇主妒賢畏能而滅其功,罰其忠,賞其賊,夫是之謂至闇,桀紂所以滅也。
3 臣道: 事聖君者,有聽從無諫爭;事中君者,有諫爭無諂諛;事暴君者,有補削無撟拂。迫脅於亂時,窮居於暴國,而無所避之,則崇其美,揚其善,違其惡,隱其敗,言其所長,不稱其所短,以為成俗。《詩》曰:「國有大命,不可以告人,妨其躬身。」此之謂也。
4 臣道: 恭敬而遜,聽從而敏,不敢有以私決擇也,不敢有以私取與也,以順上為志,是事聖君之義也。忠信而不諛,諫爭而不諂,撟然剛折端志而無傾側之心,是案曰是,非案曰非,是事中君之義也。調而不流,柔而不屈,寬容而不亂,曉然以至道而無不調和也,而能化易,時關內之,是事暴君之義也。若馭樸馬,若養赤子,若食餧人。故因其懼也而改其過,因其憂也而辨其故,因其喜也而入其道,因其怒也而除其怨,曲得所謂焉。《書》曰:「從命而不拂,微諫而不倦,為上則明,為下則遜。」此之謂也。
5 臣道: 事人而不順者,不疾者也;疾而不順者,不敬者也;敬而不順者,不忠者也;忠而不順者,無功者也;有功而不順者,無德者也。故無德之為道也,傷疾、墮功、滅苦,故君子不為也。
6 臣道: 有大忠者,有次忠者,有下忠者,有國賊者:以德覆君而化之,大忠也;以德調君而輔之,次忠也;以是諫非而怒之,下忠也;不卹君之榮辱,不卹國之臧否,偷合苟容以持祿養交而已耳,國賊也。若周公之於成王也,可謂大忠矣;若管仲之於桓公,可謂次忠矣;若子胥之於夫差,可謂下忠矣;若曹觸龍之於紂者,可謂國賊矣。
7 臣道: 仁者必敬人。凡人非賢,則案不肖也。人賢而不敬,則是禽獸也;人不肖而不敬,則是狎虎也。禽獸則亂,狎虎則危,災及其身矣。《詩》曰:「不敢暴虎,不敢馮河。人知其一,莫知其它。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此之謂也。故仁者必敬人。敬人有道,賢者則貴而敬之,不肖者則畏而敬之;賢者則親而敬之,不肖者則疏而敬之。其敬一也,其情二也。若夫忠信端愨,而不害傷,則無接而不然,是仁人之質也。忠信以為質,端愨以為統,禮義以為文,倫類以為理,喘而言,臑而動,而一可以為法則。《詩》曰:「不僭不賊,鮮不為則。」此之謂也。
8 臣道: 恭敬、禮也;調和、樂也;謹慎、利也;鬥怒、害也。故君子安禮樂利,謹慎而無鬥怒,是以百舉而不過也。小人反是。
9 臣道: 通忠之順,權險之平,禍亂之從聲,三者非明主莫之能知也。爭然後善,戾然後功,生死無私,致忠而公,夫是之謂通忠之順,信陵君似之矣。奪然後義,殺然後仁,上下易位然後貞,功參天地,澤被生民,夫是之謂權險之平,湯武是也。過而通情,和而無經,不卹是非,不論曲宜,偷合苟容,迷亂狂生,夫是之謂禍亂之從聲,飛廉惡來是也。傳曰:「斬而齊,枉而順,不同而一。」《詩》曰:「受小球大球,為下國綴旒。」此之謂也。
※※※
先秦兩漢 -> 儒家 -> 荀子 -> 致士
《致士》
1 致士: 衡聽、顯幽、重明、退姦、進良之術:朋黨比周之譽,君子不聽;殘賊加累之譖,君子不用;隱忌雍蔽之人,君子不近;貨財禽犢之請,君子不許。凡流言、流說、流事、流謀、流譽、流愬,不官而衡至者,君子慎之,聞聽而明譽之,定其當而當,然後士其刑賞而還與之;如是則姦言、姦說、姦事、姦謀、姦譽、姦愬,莫之試也;忠言、忠說、忠事、忠謀、忠譽、忠愬、莫不明通,方起以尚盡矣。夫是之謂衡聽、顯幽、重明、退姦、進良之術。
2 致士: 川淵深而魚鱉歸之,山林茂而禽獸歸之,刑政平而百姓歸之,禮義備而君子歸之。故禮及身而行脩,義及國而政明,能以禮挾而貴名白,天下願,令行禁止,王者之事畢矣。《詩》曰:「惠此中國,以綏四方。」此之謂也。川淵者,魚龍之居也,山林者、鳥獸之居也,國家者、士民之居也。川淵枯、則魚龍去之,山林險,則鳥獸去之,國家失政、則士民去之。無土則人不安居,無人則土不守,無道法則人不至,無君子則道不舉。故土之與人也,道之與法也者,國家之本作也。君子也者,道法之摠要也,不可少頃曠也。得之則治,失之則亂;得之則安,失之則危;得之則存,失之則亡,故有良法而亂者有之矣,有君子而亂者,自古及今,未嘗聞也,傳曰:「治生乎君子,亂生於小人。」此之謂也。
3 致士: 得眾動天。美意延年。誠信如神,夸誕逐魂。
4 打開字典顯示相似段落相關討論顯示更多訊息 致士: 人主之患,不在乎不1言用賢,而在乎不2誠必用賢。夫言用賢者,口也;卻賢者,行也,口行相反,而欲賢者之至,不肖者之退也,不亦難乎!夫耀蟬者,務在明其火,振其樹而已;火不明,雖振其樹,無益也。今人主有能明其德者,則天下歸之,若蟬之歸明火也。
1. 不 : 舊脫。 據《群書治要》本補。
2. 不 : 舊脫。 據《群書治要》本補,說見王念孫《讀書雜志》、王先謙《荀子集解》。
5 致士: 臨事接民,而以義變應,寬裕而多容,恭敬以先之,政之始也。然後中和察斷以輔之,政之隆也。然後進退誅賞之,政之終也。故一年與之始,三年與之終。用其終為始,則政令不行,而上下怨疾,亂所以自作也。《書》曰:「義刑義殺;勿庸以即,女惟曰:未有順事。」言先教也。
6 致士: 程者、物之準也,禮者、節之準也;程以立數,禮以定倫;德以敘位,能以授官。凡節奏欲陵,而生民欲寬;節奏陵而文,生民寬而安;上文下安,功名之極也,不可以加矣。
7 致士: 君者、國之隆也,父者、家之隆也。隆一而治,二而亂。自古及今,未有二隆爭重,而能長久者。
8 致士: 師術有四,而博習不與焉:尊嚴而憚,可以為師;耆艾而信,可以為師;誦說而不陵不犯,可以為師;知微而論,可以為師:故師術有四,而博習不與焉。水深而回,樹落則糞本,弟子通利則思師。《詩》曰:「無言不讎,無德不報。」此之謂也。
9 致士: 賞不欲僭,刑不欲濫。賞僭則利及小人,刑濫則害及君子。若不幸而過,寧僭勿濫。與其害善,不若利淫。
※※※
先秦兩漢 -> 儒家 -> 荀子 -> 議兵
《議兵》
1 議兵: 臨武君與孫卿子議兵於趙孝成王前,王曰:請問兵要?
2 議兵: 臨武君對曰:上得天時,下得地利,觀敵之變動,後之發,先之至,此用兵之要術也。
3 議兵: 孫卿子曰:不然!臣所聞古之道,凡用兵攻戰之本,在乎壹民。弓矢不調,則羿不能以中微;六馬不和,則造父不能以致遠;士民不親附,則湯武不能以必勝也。故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者也。故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
4 議兵: 臨武君曰:不然。兵之所貴者埶利也,所行者變詐也。善用兵者,感忽悠闇,莫知其所從出。孫吳用之無敵於天下,豈必待附民哉!
5 議兵: 孫卿子曰:不然。臣之所道,仁者之兵,王者之志也。君之所貴,權謀埶利也;所行,攻奪變詐也;諸侯之事也。仁人之兵,不可詐也;彼可詐者,怠慢者也,路亶者也,君臣上下之間,渙然有離德者也。故以桀詐桀,猶巧拙有幸焉。以桀詐堯,譬之:若以卵投石,以指撓沸;若赴水火,入焉焦沒耳。故仁人上下,百將一心,三軍同力;臣之於君也,下之於上也,若子之事父,弟之事兄,若手臂之扞頭目而覆胸腹也,詐而襲之,與先驚而後擊之,一也。且仁人之用十里之國,則將有百里之聽;用百里之國,則將有千里之聽;用千里之國,則將有四海之聽,必將聰明警戒和傳而一。故仁人之兵,聚則成卒,散則成列,延則若莫邪之長刃,嬰之者斷;兌則若莫邪之利鋒,當之者潰,圜居而方止,則若盤石然,觸之者角摧,案角鹿埵隴種東籠而退耳。且夫暴國之君,將誰與至哉?彼其所與至者,必其民也,而其民之親我歡若父母,其好我芬若椒蘭,彼反顧其上,則若灼黥,若讎仇;人之情,雖桀跖,豈又肯為其所惡,賊其所好者哉!是猶使人之子孫自賊其父母也,彼必將來告之,夫又何可詐也!故仁人用國日明,諸侯先順者安,後順者危,慮敵之者削,反之者亡。《詩》曰:「武王載發,有虔秉鉞;如火烈烈,則莫我敢遏。」此之謂也。
6 議兵: 孝成王、臨武君曰:善!請問王者之兵,設何道何行而可?
7 議兵: 孫卿子曰:凡在大王,將率末事也。臣請遂道王者諸侯強弱存亡之效,安危之埶:君賢者其國治,君不能者其國亂;隆禮貴義者其國治,簡禮賤義者其國亂;治者強,亂者弱,是強弱之本也。上足卬則下可用也,上不卬則下不可用也;下可用則強,下不可用則弱,是強弱之常也。隆禮效功,上也;重祿貴節,次也;上功賤節,下也,是強弱之凡也。好士者強,不好士者弱;愛民者強,不愛民者弱;政令信者強,政令不信者弱;民齊者強,民不齊者弱;賞重者強,賞輕者弱;刑威者強,刑侮者弱;械用兵革攻完便利者強,械用兵革窳楛不便利者弱。重用兵者強,輕用兵者弱;權出一者強,權出二者弱,是強弱之常也。
8 議兵: 齊人隆技擊,其技也,得一首者,則賜贖錙金,無本賞矣。是事小敵毳,則偷可用也,事大敵堅,則渙然離耳。若飛鳥然,傾側反覆無日,是亡國之兵也,兵莫弱是矣。是其去賃市傭而戰之幾矣。
9 議兵: 魏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屬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負服矢五十個,置戈其上,冠冑帶劍,贏三日之糧,日中而趨百里,中試則復其戶,利其田宅,是數年而衰,而未可奪也,改造則不易周也,是故地雖大,其稅必寡,是危國之兵也。
10 議兵: 秦人其生民郟阨,其使民也酷烈,劫之以埶,隱之以阨,忸之以慶賞,酋之以刑罰,使天下之民,所以要利於上者,非鬥無由也。阨而用之,得而後功之,功賞相長也,五甲首而隸五家,是最為眾強長久,多地以正,故四世有勝,非幸也,數也。
11 議兵: 故齊之技擊,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銳士;秦之銳士,不可以當桓文之節制;桓文之節制,不可以敵湯武之仁義;有遇之者,若以焦熬投石焉。兼是數國者,皆干賞蹈利之兵也,傭徒鬻賣之道也,未有貴上安制綦節之理也。諸侯有能微妙之以節,則作而兼殆之耳。故招近募選,隆埶詐,尚功利,是漸之也;禮義教化,是齊之也。故以詐遇詐,猶有巧拙焉;以詐遇齊,辟之猶以錐刀墮太山也,非天下之愚人莫敢試。故王者之兵不試。湯武之誅桀紂也,拱挹指麾,而強暴之國莫不趨使,誅桀紂若誅獨夫。故泰誓曰:「獨夫紂。」此之謂也。故兵大齊則制天下,小齊則治鄰敵。若夫招近募選,隆埶詐,尚功利之兵,則勝不勝無常,代翕代張,代存代亡,相為雌雄耳矣。夫是之謂盜兵,君子不由也。
12 議兵: 故齊之田單,楚之莊蹻,秦之衛鞅,燕之繆蟣,是皆世俗所謂善用兵者也,是其巧拙強弱,則未有以相君也。若其道一也,未及和齊也;掎契司詐,權謀傾覆,未免盜兵也。齊桓、晉文、楚莊、吳闔閭、越勾踐是皆和齊之兵也,可謂入其域矣,然而未有本統也,故可以霸而不可以王;是強弱之效也。
13 議兵: 孝成王、臨武君曰善!請問為將?
14 議兵: 孫卿子曰:知莫大乎棄疑,行莫大乎無過,事莫大乎無悔,事至無悔而止矣,成不可必也。故制號政令欲嚴以威,慶賞刑罰欲必以信,處舍收藏欲周以固,徙舉進退欲安以重,欲疾以速;窺敵觀變欲潛以深,欲伍以參;遇敵決戰必道吾所明,無道吾所疑:夫是之謂六術。無欲將而惡廢,無急勝而忘敗,無威內而輕外,無見利而不顧其害,凡慮事欲孰而用財欲泰:夫是之謂五權。所以不受命於主有三:可殺而不可使處不完,可殺而不可使擊不勝,可殺而不可使欺百姓:夫是之謂三至。凡受命於主而行三軍,三軍既定,百官得序,群物皆正,則主不能喜,敵不能怒:夫是之謂至臣。慮必先事,而申之以敬,慎終如始,終始如一:夫是之謂大吉。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敗也,必在慢之。故敬勝怠則吉,怠勝敬則滅;計勝欲則從,欲勝計則凶。戰如守,行如戰,有功如幸,敬謀無壙,敬事無壙,敬吏無壙,敬眾無壙,敬敵無壙:夫是之謂五無壙。謹行此六術、五權、三至,而處之以恭敬無壙,夫是之謂天下之將,則通於神明矣。
15 議兵: 臨武君曰:善!請問王者之軍制?
16 議兵: 孫卿子曰:將死鼓,御死轡,百吏死職,士大夫死行列。聞鼓聲而進,聞金聲而退,順命為上,有功次之;令不進而進,猶令不退而退也,其罪惟均。不殺老弱,不獵禾稼,服者不禽,格者不舍,奔命者不獲。凡誅,非誅其百姓也,誅其亂百姓者也;百姓有扞其賊,則是亦賊也。以故順刃者生,蘇刃者死,奔命者貢。微子開封於宋,曹觸龍斷於軍,殷之服民,所以養生之者也,無異周人。故近者歌謳而樂之,遠者竭蹙而趨之,無幽閒辟陋之國,莫不趨使而安樂之,四海之內若一家,通達之屬莫不從服,夫是之謂人師。《詩》曰:「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此之謂也。王者有誅而無戰,城守不攻,兵格不擊,上下相喜則慶之,不屠城,不潛軍,不留眾,師不越時。故亂者樂其政,不安其上,欲其至也。
17 議兵: 臨武君曰:善!
18 議兵: 陳囂問孫卿子曰:先生議兵,常以仁義為本;仁者愛人,義者循理,然則又何以兵為?凡所為有兵者,為爭奪也。
19 議兵: 孫卿子曰:非汝所知也!彼仁者愛人,愛人故惡人之害之也;義者循理,循理故惡人之亂之也。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非爭奪也。故仁者之兵,所存者神,所過者化,若時雨之降,莫不說喜。是以堯伐驩兜,舜伐有苗,禹伐共工,湯伐有夏,文王伐崇,武王伐紂,此四帝兩王,皆以仁義之兵,行於天下也。故近者親其善,遠方慕其德,兵不血刃,遠邇來服,德盛於此,施及四極。《詩》曰:「淑人君子,其儀不忒。」此之謂也。
20 議兵: 李斯問孫卿子曰:秦四世有勝,兵強海內,威行諸侯,非以仁義為之也,以便從事而已。
21 議兵: 孫卿子曰:非汝所知也!汝所謂便者,不便之便也;吾所謂仁義者,大便之便也。彼仁義者,所以脩政者也;政脩則民親其上,樂其君,而輕為之死。故曰:凡在於軍,將率末事也。秦四世有勝,諰諰然常恐天下之一合而軋己也,此所謂末世之兵,未有本統也。故湯之放桀也,非其逐之鳴條之時也;武王之誅紂也,非以甲子之朝而後勝之也,皆前行素脩也,所謂仁義之兵也。今女不求之於本,而索之於末,此世之所以亂也。
22 議兵: 禮者、治辨之極也,強固之本也,威行之道也,功名之總也,王公由之所以得天下也,不由所以隕社稷也。故堅甲利兵不足以為勝,高城深池不足以為固,嚴令繁刑不足以為威。由其道則行,不由其道則廢。
23 議兵: 楚人鮫革犀兕以為甲,鞈堅如金石;宛鉅鐵矛,慘如蜂蠆,輕利僄遫,卒如飄風;然而兵殆於垂沙,唐蔑死。莊蹻起,楚分而為三四,是豈無堅甲利兵也哉!其所以統之者非其道故也。汝潁以為險,江漢以為池,限之以鄧林,緣之以方城;然而秦師至,而鄢郢舉,若振槁然,是豈無固塞隘阻也哉!其所以統之者非其道故也。紂刳比干,囚箕子,為炮烙刑,殺戮無時,臣下懍然莫必其命,然而周師至,而令不行乎下,不能用其民,是豈令不嚴,刑不繁也哉!其所以統之者非其道故也。
24 議兵: 古之兵,戈矛弓矢而已矣,然而敵國不待試而詘;城郭不辨,溝池不抇,固塞不樹,機變不張;然而國晏然不畏外而固者,無它故焉,明道而鈞分之,時使而誠愛之,下之和上也如影嚮,有不由令者,然後俟之以刑。故刑一人而天下服,罪人不郵其上,知罪之在己也。是故刑罰省而威流,無它故焉,由其道故也。古者帝堯之治天下也,蓋殺一人,刑二人,而天下治。傳曰:「威厲而不試,刑錯而不用。」此之謂也。
25 議兵: 凡人之動也,為賞慶為之,則見害傷焉止矣。故賞慶、刑罰、埶詐,不足以盡人之力,致人之死。為人主上者也,其所以接下之百姓者,無禮義忠信,焉慮率用賞慶、刑罰、埶詐,除阨其下,獲其功用而已矣。大寇則至,使之持危城則必畔,遇敵處戰則必北,勞苦煩辱則必奔,霍焉離耳,下反制其上。故賞慶、刑罰、埶詐之為道者,傭徒鬻賣之道也,不足以合大眾,美國家,故古之人羞而不道也。故厚德音以先之,明禮義以道之,致忠信以愛之,尚賢使能以次之,爵服慶賞以申之,時其事,輕其任,以調齊之,長養之,如保赤子。政令以定,風俗以一,有離俗不順其上,則百姓莫不敦惡,莫不毒孽,若祓不祥;然後刑於是起矣。是大刑之所加也,辱孰大焉!將以為利邪?則大刑加焉,身苟不狂惑戇陋,誰睹是而不改也哉!然後百姓曉然皆知循上之法,像上之志,而安樂之。於是有能化善、脩身、正行、積禮義、尊道德,百姓莫不貴敬,莫不親譽;然後賞於是起矣。是高爵豐祿之所加也,榮孰大焉!將以為害邪?則高爵豐祿以持養之;生民之屬,孰不願也!雕雕焉縣貴爵重賞於其前,縣明刑大辱於其後,雖欲無化,能乎哉!故民歸之如流水,所存者神,所為者化,而順,暴悍勇力之屬為之化而愿,旁辟曲私之屬為之化而公,矜糾收繚之屬為之化而調,夫是之謂大化至一。《詩》曰:「王猶允塞,徐方既來。」此之謂也。
26 議兵: 凡兼人者有三術:有以德兼人者,有以力兼人者,有以富兼人者。彼貴我名聲,美我德行,欲為我民,故辟門除涂,以迎吾入。因其民,襲其處,而百姓皆安。立法施令,莫不順比。是故得地而權彌重,兼人而兵俞強:是以德兼人者也。非貴我名聲也,非美我德行也,彼畏我威,劫我埶,故民雖有離心,不敢有畔慮,若是則戎甲俞眾,奉養必費。是故得地而權彌輕,兼人而兵俞弱:是以力兼人者也。非貴我名聲也,非美我德行也,用貧求富,用飢求飽,虛腹張口,來歸我食。若是,則必發夫掌窌之粟以食之,委之財貨以富之,立良有司以接之,已期三年,然後民可信也。是故得地而權彌輕,兼人而國俞貧:是以富兼人者也。故曰: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貧,古今一也。
27 議兵: 兼并易能也,唯堅凝之難焉。齊能并宋,而不能凝也,故魏奪之。燕能并齊,而不能凝也,故田單奪之。韓之上地,方數百里,完全富足而趨趙,趙不能凝也,故秦奪之。故能并之,而不能凝,則必奪;不能并之,又不能凝其有,則必亡。能凝之,則必能并之矣。得之則凝,兼并無強。古者湯以薄,武王以滈,皆百里之地也,天下為一,諸侯為臣,無他故焉,能凝之也。故凝士以禮,凝民以政;禮脩而士服,政平而民安;士服民安,夫是之謂大凝。以守則固,以征則強,令行禁止,王者之事畢矣。
※※※
先秦兩漢 -> 儒家 -> 荀子 -> 彊國
《彊國》
1 彊國: 刑范正,金錫美,工冶巧,火齊得,剖刑而莫邪已。然而不剝脫,不砥厲,則不可以斷繩。剝脫之,砥厲之,則劙盤盂,刎牛馬,忽然耳。彼國者,亦彊國之剖刑已。然而不教誨,不調一,則入不可以守,出不可以戰。教誨之,調一之,則兵勁城固,敵國不敢嬰也。彼國者亦有砥厲,禮義節奏是也。故人之命在天,國之命在禮。人君者,隆禮尊賢而王,重法愛民而霸,好利多詐而危,權謀傾覆幽險而亡。
2 彊國: 威有三:有道德之威者,有暴察之威者,有狂妄之威者,此三威者,不可不孰察也。禮樂則脩,分義則明,舉錯則時,愛利則形。如是,百姓貴之如帝,高之如天,親之如父母,畏之如神明。故賞不用而民勸,罰不用而威行,夫是之謂道德之威。禮樂則不脩,分義則不明,舉錯則不時,愛利則不形;然而其禁暴也察,其誅不服也審,其刑罰重而信,其誅殺猛而必,黭然而雷擊之,如牆厭之。如是,百姓劫則致畏,嬴則敖上,執拘則冣1,得閒則散,敵中則奪,非劫之以形埶,非振之以誅殺,則無以有其下,夫是之謂暴察之威。無愛人之心,無利人之事,而日為亂人之道,百姓讙敖,則從而執縛之,刑灼之,不和人心。如是,下比周賁潰以離上矣,傾覆滅亡,可立而待也,夫是之謂狂妄之威。此三威者,不可不孰察也。道德之威成乎安彊,暴察之威成乎危弱,狂妄之威成乎滅亡也。
1. 冣 : 原作「最」。據《群書治要》本補,說見王念孫《讀書雜志》、王先謙《荀子集解》。
3 彊國: 公孫子曰:子發將西伐蔡,克蔡,獲蔡侯,歸致命曰:「蔡侯奉其社稷,而歸之楚;舍屬二三子而治其地。」既,楚發其賞,子發辭曰:「發誡布令而敵退,是主威也;徙舉相攻而敵退,是將威也;合戰用力而敵退,是眾威也。臣舍不宜以眾威受賞。」
4 彊國: 譏之曰:子發之致命也恭,其辭賞也固。夫尚賢使能,賞有功,罰有罪,非獨一人為之也,彼先王之道也,一人之本也,善善惡惡之應也,治必由之,古今一也。古者明主之舉大事,立大功也,大事已博,大功已立,則君享其成,群臣享其功,士大夫益爵,官人益秩,庶人益祿。是以為善者勸,為不善者沮,上下一心,三軍同力,是以百事成,而功名大也。今子發獨不然:反先王之道,亂楚國之法,墮興功之臣,恥受賞之屬,無僇乎族黨,而抑卑其後世,案獨以為私廉,豈不過甚矣哉!故曰:子發之致命也恭,其辭賞也固。
5 彊國: 荀卿子說齊相曰:處勝人之埶,行勝人之道,天下莫忿,湯武是也。處勝人之埶,不以勝人之道,厚於有天下之埶,索為匹夫不可得也,桀紂是也。然則得勝人之埶者,其不如勝人之道遠矣!夫主相者,勝人以埶也,是為是,非為非,能為能,不能為不能,併己之私欲,必以道,夫公道通義之可以相兼容者,是勝人之道也。今相國上則得專主,下則得專國,相國之於勝人之埶,亶有之矣。然則胡不敺此勝人之埶,赴勝人之道,求仁厚明通之君子而託王焉,與之參國政,正是非!如是,則國孰敢不為義矣!君臣上下,貴賤長少,至於庶人,莫不為義,則天下孰不欲合義矣!賢士願相國之朝,能士願相國之官,好利之民莫不願以齊為歸,是一天下也。相國舍是而不為,案直為是世俗之所以為,則女主亂之宮,詐臣亂之朝,貪吏亂之官,眾庶百姓皆以爭奪貪利為俗,曷若是而可以持國乎?今巨楚縣吾前,大燕鰌吾後,勁魏鉤吾右,西壤之不絕若繩,楚人則乃有襄賁開陽以臨吾左,是一國作謀,則三國必起而乘我。如是,則齊必斷而為四、三,國若假城然耳,必為天下大笑。曷若兩者孰足為也!夫桀紂,聖王之後子孫也,有天下者之世也,埶籍之所存,天下之宗室也,土地之大,封內千里,人之眾數以億萬,俄而天下倜然舉去桀紂而奔湯武,反然舉惡桀紂而貴湯武。是何也?夫桀紂何失?而湯武何得也?曰:是無它故焉,桀紂者善為人所惡也,而湯武者善為人所好也。人之所惡何也?曰:汙漫、爭奪、貪利是也。人之所好者何也?曰:禮義、辭讓、忠信是也。今君人者,譬稱比方則欲自並乎湯武,若其所以統之,則無以異於桀紂,而求有湯武之功名,可乎?故凡得勝者,必與人也;凡得人者,必與道也。道也者,何也?曰:禮義、辭讓、忠信是也。故自四五萬而往者,彊勝非眾之力也,隆在信矣。自數百里而往者,安固非大之力也,隆在脩政矣。今已有數萬之眾者也,陶誕比周以爭與;已有數百里之國者也,汙漫突盜以爭地;然則是棄己之所安彊,而爭己之所以危弱也;損己之所不足,以重己之所有餘。若是其悖繆也,而求有湯武之功名,可乎!辟之,是猶伏而咶天,救經而引其足也。說必不行矣,愈務而愈遠。為人臣者,不恤己行之不行,苟得利而已矣,是渠衝入穴而求利也,是仁人之所羞而不為也。故人莫貴乎生,莫樂乎安;所以養生安樂者,莫大乎禮義。人知貴生樂安而棄禮義,辟之,是猶欲壽而歾頸也,愚莫大焉。故君人者,愛民而安,好士而榮,兩者亡一焉而亡。《詩》曰:「价人維藩,大師維垣。」此之謂也。
6 彊國: 力術止,義術行,曷謂也?曰:秦之謂也。威彊乎湯武,廣大乎舜禹,然而憂患不可勝校也。諰諰然常恐天下之一合而軋己也,此所謂力術止也。曷謂乎威彊乎湯武?湯武也者,乃能使說己者使耳。今楚、父死焉,國舉焉,負三王之廟,而辟於陳蔡之間,視可司間,案欲剡其脛而以蹈秦之腹,然而秦使左案左,使右案右,是乃使讎人役也;此所謂威彊乎湯武也。曷謂廣大乎舜禹也?曰:古者百王之一天下,臣諸侯也,未有過封內千里者也。今秦南乃有沙羨與俱,是乃江南也。北與胡貉為鄰,西有巴戎,東在楚者乃界於齊,在韓者踰常山乃有臨慮,在魏者乃據圉津,即去大梁百有二十里耳!其在趙者剡然有苓而據松柏之塞,負西海而固常山,是地遍天下也。威動海內,彊殆中國,然而憂患不可勝校也,諰諰然常恐天下之一合而軋己也;此所謂廣大乎舜禹也。然則奈何?曰:節威反文,案用夫端誠信全之君子治天下焉,因與之參國政,正是非,治曲直,聽咸陽,順者錯之,不順者而後誅之。若是,則兵不復出於塞外,而令行於天下矣。若是,則雖為之築明堂於塞外而朝諸侯,殆可矣。假今之世,益地不如益信之務也。
7 彊國: 應侯問孫卿子曰:入秦何見?
8 彊國: 孫卿子曰:其固塞險,形埶便,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是形勝也。入境,觀其風俗,其百姓樸,其聲樂不流汙,其服不挑,甚畏有司而順,古之民也。及都邑官府,其百吏肅然,莫不恭儉、敦敬、忠信而不楛,古之吏也。入其國,觀其士大夫,出於其門,入於公門;出於公門,歸於其家,無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黨,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古之士大夫也。觀其朝廷,其朝閒,聽決百事不留,恬然如無治者,古之朝也。故四世有勝,非幸也,數也。是所見也。故曰:佚而治,約而詳,不煩而功,治之至也,秦類之矣。雖然,則有其諰矣。兼是數具者而盡有之,然而縣之以王者之功名,則倜倜然其不及遠矣!是何也?則其殆無儒邪!故曰粹而王,駮而霸,無一焉而亡。此亦秦之所短也。
9 彊國: 積微:月不勝日,時不勝月,歲不勝時。凡人好敖慢小事,大事至然後興之務之,如是,則常不勝夫敦比於小事者矣。是何也?則小事之至也數,其縣日也博,其為積也大;大事之至也希,其縣日也淺,其為積也小。故善日者王,善時者霸,補漏者危,大荒者亡。故王者敬日,霸者敬時,僅存之國危而後戚之。亡國至亡而後知亡,至死而後知死,亡國之禍敗,不可勝悔也。霸者之善箸焉,可以時託也;王者之功名,不可勝日志也。財物貨寶以大為重,政教功名反是;能積微者速成。《詩》曰:「德輶如毛,民鮮克舉之。」此之謂也。
10 彊國: 凡姦人之所以起者,以上之不貴義,不敬義也。夫義者,所以限禁人之為惡與姦者也。今上不貴義,不敬義,如是,則天下之人百姓,皆有棄義之志,而有趨姦之心矣,此姦人之所以起也。且上者下之師也,夫下之和上,譬之猶響之應聲,影之像形也。故為人上者,不可不順也。夫義者,內節於人,而外節於萬物者也;上安於主,而下調於民者也;內外上下節者,義之情也。然則凡為天下之要,義為本,而信次之。古者禹湯本義務信而天下治,桀紂棄義倍信而天下亂。故為人上者,必將慎禮義,務忠信,然後可。此君人者之大本也。堂上不糞,則郊草不瞻曠芸;白刃扞乎胸,則目不見流矢;拔戟加乎首,則十指不辭斷;非不以此為務也,疾養緩急之有相先者也。
※※※
/ 網路的ˊ圖
先秦兩漢 -> 儒家 -> 大戴禮記 -> 保傅
《保傅》
1 保傅: 殷為天子,三十餘世而周受之;周為天子,三十餘世而秦受之;秦為天子,二世而亡。人惟非甚相遠也,何殷周有道之長,而秦無道之暴?其故可知也。
2 保傅: 古之王者,太子乃生,固舉之禮,使士負之。有司參夙興端冕,見之南郊,見之天也。過闕則下,過廟則趨,孝子之道也。故自為赤子時,教固以行矣。昔者,周成王幼,在襁褓之中,召公為太保,周公為太傅,太公為太師。保,保其身體;傅,傅其德義;師,導之教順,此三公之職也。於是為置三少,皆上大夫也。曰少保、少傅、少師,是與太子宴者也。
3 保傅: 故孩提,三公三少固明孝仁禮義以導習之也。逐去邪人,不使見惡行。於是比選天下端士孝悌閑博有道術者,以輔翼之,使之與太子居處出入;故太子乃目見正事,聞正言,行正道,左視右視,前後皆正人。夫習與正人居,不能不正也;猶生長於楚,不能不楚言也。故擇其所嗜,必先受業,乃得當之;擇其所樂,必先有習,乃得為之。孔子曰:『少成若性,習貫之為常。』此殷、周之所以長有道也。
4 保傅: 及太子少長,知妃色,則入於小學,小者所學之宮也。學禮曰:帝入東學,上親而貴仁,則親疏有序,如恩相及矣。帝入南學,上齒而貴信,則長幼有差,如民不誣矣。帝入西學,上賢而貴德,則聖智在位,而功不匱矣。帝入北學,上貴而尊爵,則貴賤有等,而下不踰矣。帝入太學,承師問道,退習而端於太傅,太傅罰其不則,而達其不及,則德智長而理道得矣。此五義者既成於上,則百姓黎民化輯於下矣。學成治就,此殷周之所以長有道也。
5 保傅: 及太子既冠成人,免於保傅之嚴,則有司過之史,有虧膳之宰。太子有過,史必書之。史之義,不得不書過,不書過則死。過書,而宰徹去膳。夫膳宰之義,不得不徹膳,不徹膳則死。於是有進膳之旍,有誹謗之木,有敢諫之奣,鼓史誦詩,工誦正諫,士傳民語;習與智長,故切而不攘;化與心成,故中道若性;是殷、周所以長有道也。
6 保傅: 三代之禮,天子春朝朝日,秋暮夕月,所以明有別也。春秋入學,坐國老執醬而親饋之,所以明有孝也。行中鸞和,步中采茨,趨中肆夏,所以明有度也。於禽獸,見其生不食其死,聞其聲不嘗其肉,故遠庖廚,所以長恩,且明有仁也。食以禮,徹以樂,失度則史書之,工誦之,三公進而讀之,宰夫減其膳,是天子不得為非也。
7 保傅: 明堂之位曰:篤仁而好學,多聞而道慎,天子疑則問,應而不窮者,謂之道;道者,導天子以道者也;常立於前,是周公也。誠立而敢斷,輔善而相義者,謂之充;充者,充天子之志也;常立於左,是太公也。絜廉而切直,匡過而諫邪者,謂之弼;弼者,拂天子之過者也;常立於右,是召公也。博聞強記,接給而善對者,謂之承;承者,承天子之遺忘者也;常立於後,是史佚也。故成王中立而聽朝,則四聖維之,是以慮無失計,而舉無過事;殷周之前以長久者,其輔翼天子有此具也。
8 保傅: 及秦不然,其俗固非貴辭讓也,所尚者告得也;固非貴禮義也,所尚者刑罰也;故趙高傅胡亥而教之獄,所習者,非斬劓人,則夷人三族也;故今日即位,明日射人,忠諫者,謂之誹謗,深為計者謂之訞誣;其視殺人若芟草菅然。豈胡亥之性惡哉?彼其所以習導非其治故也。
9 保傅: 鄙語曰:『不習為吏,如視已事。』又曰:『前車覆,後車誡。』夫殷周所以長久者,其已事可知也,然如不能從,是不法聖知也。秦世所以亟絕者,其轍跡可見也,然而不辭者,是前車覆,而後車必覆也。夫存亡之敗,治亂之機,其要在是矣。
10 保傅: 天下之命懸於天子,天子之善在於早諭教與選左右;心未疑而先教諭,則化易成也。夫開於道術,知義理之指則教之功也。若夫服習積貫,則左右已;胡越之人,生而同聲,嗜慾不異,及其長而成俗也,參數譯而不能相通,行雖有死不能相為者,教習然也。故曰選左右早諭教最急。夫教得而左右正,左右正則天子正矣,天子正而天下定矣。書曰:『一人有慶,萬民賴之。』此時務也。
11 保傅: 天子不論先聖王之德,不知國君畜民之道,不見禮義之正,不察應事之禮,不博古之典傳,不閑於威儀之數,詩書禮樂無經,學業不法,凡是其屬,太師之任也。天子無思於父母,不惠於庶民,無禮於大臣,不中於制獄,無經於百官,不哀於喪;不敬於祭,不信於諸侯,不誡於戎事,不誠於賞罰,不厚於德,不強於行,賜與侈於近臣,鄰愛於疏遠卑賤,不能懲忿窒慾,不從太師之言,凡是之屬,太傅之任也。天子處位不端,受業不敬,言語不序,聲音不中律,進退節度無禮,升降揖讓無容,周旋俯仰視瞻無儀,安顧咳唾,趨行不得,色不比順,隱琴瑟,凡此其屬,太保之任也。
12 保傅: 天子宴瞻其學,左右之習反其師,答遠方諸侯,不知文雅之辭,應群臣左右,不知已諾之正,簡聞小誦,不傳不習,凡此其屬,少師之任也。天子居處出入不以禮,冠帶在服不以制,御器在側不以度,縱上下雜采不以章,忿怒說喜不以義,賦與集讓不以節,凡此其屬,少傅之任也。天子宴私安如易,樂而湛,飲酒而醉,食肉而餕,飽而強,飢而惏,暑而暍,寒而嗽,寢而莫宥,坐而莫侍,行而莫先莫後。天子自為開門戶,取玩好,自執器皿,亟顧環面,御器之不舉不藏,凡此其屬,少保之任也。號呼歌謠,聲音不中律。宴樂雅誦,送樂序;不知日月之時節,不知先王之諱與大國之忌,不知風雨雷電之眚,凡此其屬,太史之任也。
13 保傅: 易曰:『正其本,萬物理;失之毫釐,差之千里。』故君子慎始也。春秋之元,詩之關雎,禮之冠婚,易之乾巛,皆慎始敬終云爾。素誠繁成,謹為子孫,娶妻嫁女,必擇孝悌世世有行義者,如是,則其子孫慈孝,不敢婬暴,黨無不善,三族輔之,故曰:鳳凰生而有仁義之意,虎狼生而有貪戾之心,兩者不等,名以其母,嗚呼!戒之哉!無養乳虎,將傷天下。故曰素成。
14 保傅: 胎教之道,書之玉板,藏之金匱,置之宗廟,以為後世戒。青史氏之記曰:「古者胎教,王后腹之,七月而就宴室,太史持銅而御戶左,太宰持斗而御戶右。比及三月者,王后所求聲音非禮樂,則太師縕瑟而稱不習,所求滋味者非正味,則太宰倚斗而言曰:不敢以待王太子。太子生而泣,太師吹銅曰:聲中其律。太宰曰:滋味上某。」然后卜名。上無取於天,下無取於墬,中無取於名山通谷,無拂於鄉俗,是故君子名難知而易諱也;此所以養恩之道。
15 保傅: 古者年八歲而出就外舍,學小藝焉,履小節焉。束髮而就大學。學大藝焉,履大節焉。居則習禮文,行則鳴佩玉,升車則聞和鸞之聲,是以非僻之心無自入也。在衡為鸞,在軾為和,馬動而鸞鳴,鸞鳴而和應。聲曰和,和則敬,此御之節也。上車以和鸞為節,下車以佩玉為度;上有雙衡,下有雙璜、衝牙、玭珠以納其間,琚瑀以雜之。行以采茨,趨以肆夏,步環中規,折還中矩,進則揖之,退則揚之,然后玉鏘鳴也。
16 保傅: 古之為路車也,蓋圓以象天,二十八橑以象列星,軫方以象地,三十輻以象月。故仰則觀天文,俯則察地理,前視則睹鸞和之聲,側聽則觀四時之運,此巾車之道也。
17 保傅: 周后妃任成王於身,立而不跂,坐而不差,獨處而不倨,雖怒而不詈,胎教之謂也。
18 保傅: 成王生,仁者養之,孝者襁之,四賢傍之。成王有知,而選太公為師,周公為傅,此前有與計,而後有與慮也。是以封泰山而禪梁甫,朝諸侯而一天下。猶此觀之,王左右不可不練也。昔者禹以夏王,桀以夏亡。湯以殷王,紂以殷亡。闔廬以吳戰勝無敵,夫差以見禽於越。文公以晉國霸,而厲公以見殺於匠黎之宮。威王以齊強於天下,而簡公以弒於檀臺。穆公以顯名尊號,二世以刺於望夷之宮。其所以君王同而功跡不等者,所任異也。
19 保傅: 故成王處繈抱之中朝諸侯,周公用事也。武靈王五十而弒沙丘,任李兌也。齊桓公得管仲,九合諸侯,一匡天下,再為義王;失管仲,任豎刁、狄牙,身死不葬,而為天下笑。一人之身,榮辱具施焉者,在所任也。故魏有公子無忌,而削地復得。趙得藺相如,而秦不敢出。安陵任周瞻,而國人獨立。楚有申包胥,而昭王反復。齊有田單,襄王得其國。由是觀之,無賢佐俊仕而能成功立名安危繼絕者,未之有也。
20 保傅: 是以國不務大,而務得民心;佐不務多,而務得賢臣。得民心者民從之,有賢佐者士歸之。文王請除炮烙之刑而殷民從,湯去張網者之三面而二垂至,越王不頹舊冢而吳人服,以其前為慎於人也。
21 保傅: 故同聲則異而相應,意合則未見而相親,賢者立於本朝,而天下之豪相率而趨之也。何以知其然也?管仲者,桓公之讎也。鮑叔以為賢於己,而進之桓公,七十言說乃聽,遂使桓公除仇讎之心,而委之國政焉,桓公垂拱無事而朝諸侯,鮑叔之力也。管仲之所以北走桓公,而無自危之心者,同聲於鮑也。
22 保傅: 衛靈公之時,蘧伯玉賢而不用,迷子瑕不肖而任事,史怅患之,數言蘧伯玉賢而不聽。病且死,謂其子曰:『我即死,治喪於北堂,吾生不能進蘧伯玉,而退迷子瑕,是不能正君者,死不當成禮,而置屍於北堂,於我足矣。』靈公往弔,問其故,其子以父言聞。靈公造然失容。曰:『吾失矣!』立召蘧伯玉而貴之,召迷子瑕而退,徙喪於堂,成禮而後去。衛國以治,史怅之力也。夫生進賢而退不肖,死且未止,又以屍諫,可謂忠不衰矣。
23 保傅: 紂殺王子比干,而箕子被髮陽狂,靈公殺泄冶,而鄧元去陳以族從,自是之後,殷并於周,陳亡於楚,以其殺比干與泄冶,而失箕子與鄧元也。燕昭王得郭隗,而鄒衍樂毅,以齊至,於是舉兵而攻齊,棲閔王於莒。燕支地計眾,不與齊均也,然如所以能申意至於此者,由得士也。故無常安之國,無宜治之民,得賢者安存,失賢者危亡,自古及今,未有不然者也。
24 保傅: 明鏡者,所以察形也;往古者,所以知今也。今知惡古之危亡,不務襲跡於其所以安存,則未有異於卻走而求及於前人也。太公知之,故興微子之後,而封比干之墓,夫聖人之於當世存者乎,其不失可知也。
先秦兩漢 -> 儒家 -> 大戴禮記 -> 曾子立事
《曾子立事》
1 曾子立事: 曾子曰:「君子攻其惡,求其過,彊其所不能,去私欲,從事於義,可謂學矣。
2 曾子立事: 君子愛日以學,及時以行,難者弗辟,易者弗從,──唯義所在。日旦就業,夕而自省思,以歿其身,亦可謂守業矣。
3 曾子立事: 君子學必由其業,問必以其序,問而不決,承閒觀色而復之,雖不說,亦不彊爭也。
4 曾子立事: 君子既學之,患其不博也;既博之,患其不習也,既習之,患其無知也;既知之,患其不能行也;既能行之,貴其能讓也;君子之學,致此五者而已矣。
5 曾子立事: 君子博學而孱守之,微言而篤行之,行必先人,言必後人,君子終身守此悒悒。
6 曾子立事: 行無求數有名,事無求數有成;身言之,後人揚之;身行之,後人秉之;君子終身守此憚憚。
7 曾子立事: 君子不絕小,不殄微也;行自微也,不微人;人知之,則願也;人不知,苟吾自知也;君子終身守此勿勿也。
8 曾子立事: 君子禍之為患,辱之為畏,見善恐不得與焉,見不善恐其及己也,是故君子疑以終身。
9 曾子立事: 君子見利思辱,見惡思詬,嗜慾思恥,忿怒思患,君子終身守此戰戰也。
10 曾子立事: 君子慮勝氣,思而後動,論而後行,行必思言之,言之必思復之,思復之必思無悔言,亦可謂慎矣。
11 曾子立事: 人信其言,從之以行,人信其行,從之以復;復宜其類,類宜其年,亦可謂外內合矣。
12 曾子立事: 君子疑則不言,未問則不言,兩問則不行其難者。
13 曾子立事: 君子患難除之,財色遠之,流言滅之,禍之所由生自孅孅也,是故君子夙絕之。
14 曾子立事: 君子己善,亦樂人之善也;己能,亦樂人之能也;己雖不能,亦不以援人。
15 曾子立事: 君子好人之為善,而弗趣也,惡人之為不善,而弗疾也;疾其過而不補也,飾其美而不伐也,伐則不益,補則不改矣。
16 曾子立事: 君子不先人以惡,不疑人以不信;不說人之過,成人之美;存往者,在來者,朝有過,夕改,則與之;夕有過,朝改,則與之。
17 曾子立事: 君子義則有常,善則有鄰;見其一,冀其二;見其小,冀其大;苟有德焉,亦不求盈於人也。
18 曾子立事: 君子不絕人之歡,不盡人之禮;來者不豫,往者不慎也,去之不謗,就之不賂;亦可謂忠矣。
19 曾子立事: 君子恭而不難,安而不舒,遜而不諂,寬而不縱,惠而不儉,直而不徑,亦可謂知矣。
20 曾子立事: 君子入人之國,不稱其諱,不犯其禁,不服華色之服,不稱懼惕之言。故曰:與其奢也寧儉,與其倨也寧句。
21 曾子立事: 可言而不信,寧無言也。君子終日言,不在尤之中;小人一言,終身為罪。
22 曾子立事: 君子亂言而弗殖,神言弗致也,道遠日益云。眾信弗主,靈言弗與,人言不信不和。
23 曾子立事: 君子不唱流言,不折辭,不陳人以其所能;言必有主,行必有法,親人必有方。
24 曾子立事: 多知而無親,博學而無方,好多而無定者,君子弗與也。君子多知而擇焉,博學而算焉,多言而慎焉。
25 曾子立事: 博學而無行,進給而不讓,好直而俓,儉而好𠋤者,君子不與也。
26 曾子立事: 夸而無恥,彊而無憚,好勇而忍人者,君子不與也。
27 曾子立事: 亟達而無守,好名而無體,忿怒而為惡,足恭而口聖,而無常位者,君子弗與也。
28 曾子立事: 巧言令色,能小行而篤,難於仁矣。嗜酤酒,好謳歌巷遊,而鄉居者乎?吾無望焉耳!
29 曾子立事: 出入不時,言語不序,安易而樂暴,懼之而不恐,說之而不聽,雖有聖人,亦無若何矣。
30 曾子立事: 臨事而不敬,居喪而不哀,祭祀而不畏,朝廷而不恭,則吾無由知之矣。
31 曾子立事: 三十、四十之閒而無蓺,即無蓺矣;五十而不以善聞矣;七十而無德,雖有微過,亦可以勉矣。
32 曾子立事: 其少不諷誦,其壯不論議,其老不教誨,亦可謂無業之人矣。
33 曾子立事: 少稱不弟焉,恥也;壯稱無德焉,辱也;老稱無禮焉,罪也。
34 曾子立事: 過而不能改,倦也。行而不能遂,恥也;慕善人而不與焉,辱也;弗知而不問焉,固也;說而不能,窮也;喜怒異慮,惑也;不能行而言之,誣也;非其事而居之,矯也;道言而飾其辭,虛也;無益而食厚祿,竊也;好道煩言,亂也;殺人而不戚焉,賊也。
35 曾子立事: 人言不善而不違,近於說其言;說其言,殆於以身近之也;殆於以身近之,殆於身之矣。
36 曾子立事: 人言善而色葸焉,近於不說其言;不說其言,殆於以身近之也;殆於以身近之,殆於身之矣。
37 曾子立事: 故目者,心之浮也;言者,行之指也;作於中,則播於外也。故曰:以其見者占其隱者。故曰:聽其言也,可以知其所好矣。
38 曾子立事: 觀說之流,可以知其術也;久而復之,可以知其信矣;觀其所愛親,可以知其人矣。
39 曾子立事: 臨懼之,而觀其不恐也;怒之,而觀其不惛也;喜之,而觀其不誣也;近諸色,而觀其不踰也;飲食之,而觀其有常也;利之,而觀其能讓也;居哀,而觀其貞也;居約,而觀其不營也;勤勞之,而觀其不擾人也。
40 曾子立事: 君子之於不善也,身勿為,能也;色勿為,不可能也。色也勿為,可能也;心思勿為,不可能也。
41 曾子立事: 太上樂善,其次安之,其下亦能自強。
42 曾子立事: 仁者樂道,智者利道,愚者從,弱者畏。不愚不弱,執誣以彊,亦可謂棄民矣。
43 曾子立事: 太上不生惡,其次而能夙絕之也,其下復而能改也。復而不改,殞身覆家,大者傾覆社稷。是故君子出言以鄂鄂,行身以戰戰,亦殆勉於罪矣。
44 曾子立事: 是故君子為小由為大也,居由仕也,備則未為備也,而勿慮存焉?
45 曾子立事: 事父可以事君,事兄可以事師長,使子猶使臣也,使弟猶使承嗣也;能取朋友者,亦能取所予從政者矣;賜與其宮室,亦由慶賞於國也;忿怒其臣妾,亦猶用刑罰於萬民也。
46 曾子立事: 是故為善必自內始也。內人怨之,雖外人亦不能立也。
47 曾子立事: 居上位而不淫,臨事而栗者,鮮不濟矣,先憂事者,後樂事;先樂事者,後憂事。昔者天子日旦思其四海之內,戰戰唯恐不能乂;諸侯日旦失其四封之內,戰戰唯恐失損之;大夫士日旦思其官,戰戰唯恐不能勝;庶人日旦思其事,戰戰唯恐刑罰之至也。是故臨事而栗者,鮮不濟矣。
48 曾子立事: 君子之於子也,愛而勿面也,使而勿貌也,導之以道而勿強也。
49 曾子立事: 宮中雍雍,外焉肅肅,兄弟僖僖,朋友切切,遠者以貌,近者以情。
50 曾子立事: 友以立其所能,而遠其所不能,苟無失其所守,亦可與終身矣。」
先秦兩漢 -> 儒家 -> 大戴禮記 -> 曾子本孝
《曾子本孝》
1 曾子本孝: 曾子曰:「忠者,其孝之本與?孝子不登高,不履危,痺亦弗憑;不苟笑,不苟訾,隱不命,臨不指。故不在尤之中也。
2 曾子本孝: 孝子惡言死焉,流言止焉,美言興焉,故惡言不出於口,煩言不及於己。
3 曾子本孝: 故孝子之事親也,居易以俟命,不興險行以徼幸;孝子游之,暴人違之;出門而使,不以或為父母憂也;險塗隘巷,不求先焉,以愛其身,以不敢忘其親也。
4 曾子本孝: 孝子之使人也不敢肆,行不敢自專也;父死三年,不敢改父之道;又能事父之朋友,又能率朋友以助敬也。
5 曾子本孝: 君子之孝也,以正致諫;士之孝也,以德從命;庶人之孝也,以力惡食;任善,不敢臣三德。
6 曾子本孝: 故孝之於親也,生則有義以輔之,死者哀以蒞焉,祭祀則蒞之以敬;如此,而成於孝子也。」
先秦兩漢 -> 儒家 -> 大戴禮記 -> 曾子立孝
《曾子立孝》
1 曾子立孝: 曾子曰:「君子立孝,其忠之用,禮之貴。
2 曾子立孝: 故為人子而不能孝其父者,不敢言人父不畜其子者;為人弟而不能承其兄者,不敢言人兄不能順其弟者;為人臣而不能事其君者,不敢言人君不能使其臣者也。故與父言,言畜子;與子言,言孝父;與兄言,言順弟;與弟言,言承兄;與君言,言使臣;與臣言,言事君。
3 曾子立孝: 君子之孝也,忠愛以敬;反是,亂也。盡力而有禮,莊敬而安之;微諫不倦,聽從而不怠,懽欣忠信,咎故不生,可謂孝矣。
4 曾子立孝: 盡力無禮,則小人也;致敬而不忠,則不入也。是故禮以將其力,敬以入其忠;飲食移味,居處溫愉,著心於此,濟其志也。
5 曾子立孝: 子曰:『可人也,吾任其過;不可人也,吾辭其罪』《詩》云:『有子七人,莫慰母心。』子之辭也。『夙興夜寐,無忝爾所生。』言不自舍也。不恥其親,君子之孝也。
6 曾子立孝: 是故未有君,而忠臣可知者,孝子之謂也;未有長,而順下可知者,弟弟之謂也;未有治,而能仕可知者,先脩之謂也。
7 曾子立孝: 故曰:孝子善事君,弟弟善事長,君子一孝一弟,可謂知終矣。」
先秦兩漢 -> 儒家 -> 大戴禮記 -> 曾子大孝
《曾子大孝》
1 曾子大孝: 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親,其次不辱,其下能養。」
2 曾子大孝: 公明儀問於曾子曰:「夫子可謂孝乎?」曾子曰:「是何言與?是何言與?君子之所謂孝者,先意承志,諭父母以道。參直養者也,安能為孝乎?身者,親之遺體也。行親之遺體,敢不敬乎?故居處不莊,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蒞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戰陳無勇,非孝也。五者不遂,災及乎身,敢不敬乎?故烹熟鮮香,嘗而進之,非孝也,養也。君子之所謂孝者,國人皆稱願焉,曰:『幸哉!有子如此!』所謂孝也。民之本教曰孝,其行之曰養。養,可能也;敬,為難。敬,可能也;安,為難。安,可能也;久,為難。久,可能也;卒,為難。父母既歿,慎行其身,不遺父母惡名,可謂能終也。
3 曾子大孝: 夫仁者,仁此者也;義者,宣此者也;忠者,中此者也;信者,信此者也;禮者,體此者也;行者,行此者也;彊者,彊此者也;樂自順此生,刑自反此作。
4 曾子大孝: 夫孝者,天下之大經也。夫孝置之而塞於天地,衡之而衡於四海,施諸後世而無朝夕,推而放諸東海而準,推而放諸西海而準,推而放諸南海而準,推而放諸北海而準。《詩》云:『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此之謂也。
5 曾子大孝: 孝有三:大孝不匱,中孝用勞,小孝用力。博施備物,可謂不匱矣。尊仁安義,可謂用勞矣。慈愛忘勞,可謂用力矣。
6 曾子大孝: 父母愛之,喜而不忘;父母惡之,懼而無怨;父母有過,諫而不逆;父母既歿,以哀,祀之加之;如此,謂禮終矣。」
7 曾子大孝: 樂正子春,下堂而傷其足,傷瘳,數月不出,猶有憂色。門弟子問曰:「夫子傷足,瘳矣,數月不出,猶有憂色,何也?」樂正子春曰:「善!如爾之問也。吾聞之曾子,曾子聞諸夫子曰:『天之所生,地之所養,人為大矣。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歸之,可謂孝矣;不虧其體,可謂全矣。故君子頃步之不敢忘也。』今予忘夫孝之道矣,予是以有憂色。故君子一舉足不敢忘父母,一出言不敢忘父母。一舉足不敢忘父母,故道而不徑,舟而不游,不敢以先父母之遺體行殆也。一出言不敢忘父母,是故惡言不出於口,忿言不及於己,然后不辱其身,不憂其親,則可謂孝矣。草木以時伐焉,禽獸以時殺焉。夫子曰:『伐一木,殺一獸,不以其時,非孝也。』」
先秦兩漢 -> 儒家 -> 大戴禮記 -> 曾子事父母
《曾子事父母》
1 曾子事父... : 單居離問於曾子曰:「事父母有道乎?」曾子曰:「有。愛而敬。父母之行若中道,則從;若不中道,則諫;諫而不用,行之如由己。從而不諫,非孝也;諫而不從,亦非孝也。孝子之諫,達善而不敢爭辨;爭辨者,作亂之所由興也。由己為無咎,則寍;由己為賢人,則亂。孝子無私樂,父母所憂憂之,父母所樂樂之。孝子唯巧變,故父母安之。若夫坐如尸,立如齊,弗訊不言,言必齊色,此成人之善者也,未得為人子之道也。」
2 曾子事父... : 單居離問曰:「事兄有道乎?」曾子曰:「有。尊事之,以為己望也;兄事之,不遺其言。兄之行若中道,則兄事之;兄之行若不中道,則養之;養之內,不養於外,則是越之也;養之外,不養於內,則是疏之也;是故君子內外養之也。」
3 曾子事父... : 單居離問曰:「使弟有道乎?」曾子曰:「有。嘉事不失時也。弟之行若中道,則正以使之;弟之行若不中道,則兄事之,詘事兄之道若不可,然后舍之矣。」
4 曾子事父... : 曾子曰:「夫禮,大之由也,不與小之自也。飲食以齒,力事不讓,辱事不齒,執觴觚杯豆而不醉,和歌而不哀,夫弟者,不衡坐,不苟越,不干逆色,趨翔周旋,俛仰從命,不見於顏色,未成於弟也。
http://ctext.org/da-dai-li-ji/zh
※※※
2015年5月14日星期四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