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恭虔,沉靜,寬容的大地之母為何會遞補而消失,

遊子娶妻生子之後對妻子的消失,找了各種證據希望回饋彼此的婚姻,

他到處找出妻子哺育過他與孩子得明顯的答案,都離恭虔,沉靜,寬容越遠,

你只是怕寂寞嗎?對失戀的感覺陌生?壓蓋過一顆黯淡的星球卻不知情這黯淡也有發亮熱情的眼光?

你追求一個追尋你得發亮熱情眼光的妻子又一方面吆喝著過著熱鬧的新年?探險未知的一切?

妳覺得害怕?不安全?妳想隱藏起來?妳說天花板的燈光的角度不對?妳說沒有水蜜桃的香氣?

父親誤會母親的喜好了嗎?撓戰的父親說的實際點這時還誰管誰的喜好?

子孫擺個最耐看的石頭在賓客之前,卻無從解釋自家最優秀的苦瓜和石頭怎來的,

你爸爸對爺爺的祭禮一直找不到負責的點,我縱容過自己的,

看家裡擺設就知道了,妳一消失,他要出去台北跟百貨戰一起笑鬧嘶拼,

給他一個環境讓他出去打拼啊,他老了又回到菜市場的賣青草茶的老婆旁了,

家裡格局的幾代都這樣,沒有比較深刻的木頭?今日沒有昨日的情詩嗎?

※※※

a3a_266.jpg

u=534631756,586976488&fm=23&gp=0.jpg  

 

/ 網路的ˊ圖

 

在水一方-二胡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_TPWudXX8

 

阿母的手(二胡:劉文忠)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H5-v0gLKoM

 

玉芙蓉(二胡:陳冠亨)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Pc9FZX1iws

 

月亮代表我的心(二胡:王月香)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yNZlrI5z8M

 

※※※

漢代之後 -> 清代 -> 全唐詩 -> 卷七百七十六

《卷七百七十六》 

《山中作》 馮道之著
1
草堂在岩下,卜居聊自適。桂氣滿階庭,松陰生枕席。
 
2
遠瞻惟鳥度,旁信無人跡。靄靄雲生峰,潺潺水流石。
 
3
頗尋黃卷理,庶就丹砂益。此即契吾生,何為苦塵役。

 
《短歌二首》 徐謙著
1
窮通皆是運,榮辱豈關身。不願門前客,看時逢故人。
 
2
意氣青雲裏,爽朗煙霞外。不羨一囊錢,唯重心襟會。

 
《塞下曲》 楊達著
1
秋日並州路,黃榆落故關。孤城吹角罷,數騎射雕還。
 
2
帳幕遙臨水,牛羊自下山。行人正垂淚,烽火起雲間。

 
《明妃怨》 楊達著
1
漢國明妃去不還,馬駝弦管向陰山。
 
2
匣中縱有菱花鏡,羞對單于照舊顏。

 
《送鄒尊師歸洞庭》 楊逵著
1
眾島在波心,曾居舊隱林。近聞飛檄急,轉憶臥雲深。
 
2
賣藥唯供酒,歸舟只載琴。遙知明月夜,坐石自開襟。

 
《送張兵曹赴營田》 魏兼恕著
1
河曲今無戰,王師每務農。選才當重委,足食乃深功。
 
2
草色孤城外,雲陰絕漠中。蕭關休歎別,歸望在乘驄。

 
《晚霽登汝南大雲閣》 賈彥璋著
1
禪宮新歇雨,香閣晚登臨。邑樹晴光起,川苗佳氣深。
 
2
水包城下岸,雲細郢中岑。自歎牽卑日,聊開望遠心。
 

《宿香山閣》 賈彥璋著
1
暝望香山閣,梯雲宿半空。軒窗閉潮海,枕席拂煙虹。
 
2
朱網防棲鴿,紗燈護夕蟲。一聞雞唱曉,已見日曈曈。

 
《蘇著作山池》 賈彥璋著
1
水樹子雲家,峰瀛宛不賒。芥浮舟是葉,蓮發岫為花。
 
2
酌蟻開春甕,觀魚憑海查。游蘇多石友,題贈滿瑤華。

 
《王龍驤墓》 賈彥璋著
1
昔擅登壇寵,爰光典午朝。刀懸臨益夢,龍啟渡江謠。
 
2
茂績當年舉,英魂此地銷。唯餘孤壟上,日夕起松飆。

 
《折楊柳》 歐陽瑾著
1
垂柳拂妝台,葳蕤葉半開。年華枝上見,邊思曲中來。
 
2
嫩色宜新雨,輕花伴落梅。朝朝倦攀折,征戍幾時回。

 
《江南曲》 李叔卿著
1
湖上女,江南花,無雙越女春浣紗。風似箭,月如弦,
少年吳兒曉進船。郗家子弟謝家郎,烏巾白袷紫香囊。
 
2
菱歌思欲絕,楚舞斷人腸。歌舞未終涕雙隕,
舊宮坡阤才嶙隱。西山暮雨過江來,北渚春雲沿海盡。
 
3
渡口水流緩,妾歸宵剩遲。含情為君再理曲,
月華照出澄江時。
 

《芳樹》 李叔卿著
1
春看玫瑰樹,西鄰即宋家。門深重暗葉,牆近度飛花。
 
2
影拂桃陰淺,香傳李徑斜。靚妝愁日暮,流涕向窗紗。

 
《送楊諫議赴河西節度判官兼呈韓王二侍禦》 熊曜著
1
賢哉征西將,幕府多俊人。籌議秉刀尺,話言在經綸。
 
2
先鞭羨之子,走馬辭咸秦。庭論許名實,數公當即真。
 
3
行行弄文翰,婉婉光使臣。今者所從誰,不聞歌苦辛。
 
4
黃雲蕭關道,白日驚沙塵。虜寇有時獵,漢兵行複巡。
 
5
王師已無戰,傳檄奉良臣。

 
《登巴陵開元寺西閣贈衡岳僧方外》 李賓著
1
衡嶽有開士,五峰秀貞骨。見君萬里心,海水照秋月。
 
2
大臣南溟去,問道皆請謁。灑以甘露言,清涼潤肌發。
 
3
湖海落天鏡,香閣淩銀闕。登眺餐惠風,心花期啟發。

 
《登瓦官寺閣》 李賓著
1
晨登瓦官閣,極眺金陵城。鐘山對北戶,淮水入南榮。
 
2
漫漫雨花落,嘈嘈天樂鳴。兩廊振法鼓,四角吹風箏。
 
3
杳無霄漢上,仰攀日月行。山空霸氣滅,地古寒陰生。
 
4
寥廓雲海晚,蒼茫宮觀平。門餘閶闔字,樓識鳳凰名。
 
5
雷作百川動,神扶萬栱傾。靈光一向貴,長此鎮吳京。

 
《金陵懷古》 唐堯臣著
1
晉末英雄起,神器淪荒服。胡月蝕中原,白日升暘穀。
 
2
金陵實形勝,關山固重複。巨壑隍北壖,長江塹西隩。
 
3
鑿山擬嵩華,穿地象伊穀。草昧席羅圖,蓽路戴黃屋。
 
4
一時因地險,五世享天祿。禮樂何煌煌,文章紛鬱鬱。
 
5
多士春林秀,作頌清風穆。出入三百年,朝事幾翻覆。
 
6
攙搶如雲勃,鯨鯢旋自曝。倦聞金鼎移,驟睹靈龜蔔。
 
7
籲嗟王氣盡,坐悲天運倏。天道何茫茫,善淫乃相複。
 
8
行路偏衣半,遂亡大樑族。日隱汀洲上,登艫fS川陸。
 
9
月回吳山樹,風聞楚江鵠。因依蘭蕙叢,采襭不盈掬。

 
《詠浮漚為辛明府作》 鄭縉著
1
行潦散輕漚,清規吐未收。雨來波際合,風起浪中浮。
 
2
晶晃明苔砌,參差繞芥舟。影疑星泛曉,光似露涵秋。
 
3
皎皎珠同淨,漂漂梗共流。潔容無變染,圓知有謙柔。
 
4
欲作微涓效,先從淡水遊。

 
《鶯》 鄭縉著
1
欲囀聲猶澀,將飛羽未調。高風不借便,何處得遷喬。

 
《鸚鵡》 吳英秀著
1
莫把金籠閉鸚鵡,個個聰明解人語。
 
2
忽然更向君前言,三十六宮愁幾許。

 
《馬》 陳凝著
1
未明龍骨駿,幸得到神州。自有千金價,甯忘伯樂酬。
 
2
雖知殊款段,莫敢比驊騮。若遇追風便,當軒一舉頭。

 
《鳳》 伊夢昌著
1
好是山家鳳,歌成非楚雞。毫光灑風雨,紋彩動雲霓。
 
2
竹實不得飽,桐孫何足棲。岐陽今好去,律呂正淒淒。

 
《送韋員外赴朔方》 鄭嚴著
1
白露邊秋早,皇華戎事催。已推仙省妙,更是幕中才。
 
2
出餞傾朝列,深功佇帝台。坐聞長策利,終見勒銘回。

 
《險竿行》 柳曾著
1
山險驚摧輈,水險能覆舟。奈何平地不肯立,
走上百尺高竿頭。我不知爾是人耶複猱耶,
使我為爾長歎嗟。我聞孝子不許國,忠臣不愛家。
 
2
爾今輕命重黃金,忠孝兩虧徒爾誇。始以險技悅君目,
終以貪心媚君祿。百尺高竿百度緣,一足參差一家哭。
 
3
險竿兒,聽我語,更有險徒險於汝。重于權者失君恩,
落向天涯海邊去。險竿兒,爾須知,險途欲往爾可思。
 
4
上得不下下不得,我謂此輩險于險竿兒。

 
《琵琶行》 牛殳著
1
何人劚得一片木,三尺春冰五音足。一彈決破真珠囊,
迸落金盤聲斷續。飄飄颻颻寒丁丁,蟲豸出蟄神鬼驚。
 
2
秋鴻叫侶代雲黑,猩猩夜啼蠻月明。潏潏汩汩聲不定,
胡雛學漢語未正。若似長安月蝕時,滿城敲鼓聲噒噒。
 
3
青山飛起不壓物,野水流來欲濕人。傷心憶得陳後主,
春殿半酣細腰舞。黃鶯百舌正相呼,玉樹後庭花帶雨。
 
4
二妃哭處山重重,二妃沒後雲溶溶。夜深霜露鎖空廟,
零落一叢斑竹風。金谷園中草初綠,石崇一弄思歸曲。
 
5
當時二十四友人,手把金杯聽不足。又似賈客蜀道間,
千鐸萬磬鳴空山。未若此調呦呦兮啁啁,嘈嘈兮啾啾。
 
6
引之於山,獸不能走。吹之于水,魚不能遊。
 
7
方知此藝不可有,人間萬事憑雙手。若何為我再三彈,
送卻花前一尊酒。
 

《方響歌》 牛殳著
1
樂中何樂偏堪賞,無過夜深聽方響。緩擊急擊曲未終,
暴雨飄飄生坐上。鏗鏗鐺鐺寒重重,盤渦蹙派鳴蛟龍。
 
2
高樓漏滴金壺水,碎電打著山寺鐘。又似公卿入朝去,
環佩鳴玉長街路。忽然碎打入破聲,石崇推倒珊瑚樹。
 
3
長短參差十六片,敲擊宮商無不遍。此樂不教外人聞,
尋常只向堂前宴。

 
《經太華》 衛光一著
1
太華五千尋,重岩合遝起。勢飛白雲外,影倒黃河裏。
 
2
上有千蓮葉,服之久不死。山高采難得,歎息徒仰止。

 
《季夏入北山》 林璠著
1
整駕俟明發,逶迤歷險途。天形逼峰盡,地勢入溪無。
 
2
樹繞圓潭密,雲橫疊障孤。誰憐後時者,六月未南圖。

 
《適思》 顏胄著
1
芳歲不我與,颯然涼風生。繁華掃地歇,蟋蟀充堂鳴。
 
2
感物增憂思,奮衣出遊行。行值古墓林,白骨下縱橫。
 
3
田豎鞭髑髏,村童掃精靈。精靈無奈何,像設安所榮。
 
4
石人徒瞑目,表柱燒無聲。試讀碑上文,乃是昔時英。
 
5
位極君詔葬,勳高盈忠貞。寵終禁樵采,立嗣修墳塋。
 
6
運否前政缺,群盜多蚊虻。即此丘壟壞,鐵心為沾纓。
 
7
當其崇樹日,豈意侵奪並。冥漠生變故,淒涼結幽明。
 
8
悲端豈自我,外物紛相縈。所適非所見,前登江上城。
 
9
倚樓臨綠水,一望解傷情。

http://ctext.org/quantangshi/776/zh

※※※

先秦兩漢 -> 經典文獻 -> 詩經 -> 國風 -> 衛風

《衛風》 

《淇奧》
1
瞻彼淇奧、綠竹猗猗。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僩兮、赫兮咺兮。
有匪君子、終不可諼兮。
 
2
瞻彼淇奧、綠竹青青。
有匪君子、充耳琇瑩、會弁如星。
瑟兮僩兮、赫兮咺兮。
有匪君子、終不可諼兮。
 
3
瞻彼淇奧、綠竹如簀。
有匪君子、如金如錫、如圭如璧。
寬兮綽兮、猗重較兮。
善戲謔兮、不為虐兮。

 
《考槃》 
1
考槃在㵎、碩人之寬。
獨寐寤言、永矢弗諼。
 
2
考槃在阿、碩人之薖。
獨寐寤歌、永矢弗過。
 
3
考槃在陸、碩人之軸。
獨寐寤宿、永矢弗告。
 

《碩人》
1
碩人其頎、衣錦褧衣。
齊侯之子、衛侯之妻、東宮之妹、邢侯之姨、譚公維私。
 
2
手如柔荑。
膚如凝脂。
領如蝤蠐。
齒如瓠犀。
螓首蛾眉。
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
 
3
碩人敖敖、說于農郊。
四牡有驕、朱幩鑣鑣、翟茀以朝。
大夫夙退、無使君勞。
 
4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
施罛濊濊、鱣鮪發發、葭菼揭揭。
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氓》
1
氓之蚩蚩、抱布貿絲。
匪來貿絲、來即我謀。
送子涉淇、至于頓丘。
匪我愆期、子無良媒。
將子無怒、秋以為期。
 
2
乘彼垝垣、以望復關。
不見復關、泣涕漣漣。
既見復關、載笑載言。
爾卜爾筮、體無咎言。
以爾車來、以我賄遷。
 
3
桑之未落、其葉沃若。
于嗟鳩兮、無食桑葚。
于嗟女兮、無與士耽。
士之耽兮、猶可說也、
女之耽兮、 不可說也。
 
4
桑之落矣、其黃而隕。
自我徂爾、三歲食貧。
淇水湯湯、漸車帷裳。
女也不爽、士貳其行。
士也罔極、二三其德。
 
5
三歲為婦、靡室勞矣。
夙興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靜言思之、躬自悼矣。
 
6
及爾偕老、老使我怨。
淇則有岸、隰則有泮。
總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竹竿》 
1
籊籊竹竿、以釣于淇。
豈不爾思、遠莫致之。
 
2
泉源在左、淇水在右。
女子有行、遠兄弟父母。
 
3
淇水在右、泉源在左。
巧笑之瑳、佩玉之儺。
 
4
淇水滺滺、檜楫松舟。
駕言出遊、以寫我憂。

 
《芄蘭》 
1
芄蘭之支、童子佩觿。
雖則佩觿、能不我知。
容兮遂兮、垂帶悸兮。
 
2
芄蘭之葉、童子佩韘。
雖則佩韘、能不我甲。
容兮遂兮、垂帶悸兮。

 
《河廣》
1
誰謂河廣、一葦杭之。
誰謂宋遠、跂予望之。
 
2
誰謂河廣、曾不容刀。
誰謂宋遠、曾不崇朝。

 
《伯兮》 
1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
伯也執殳、為王前驅。
 
2
自伯之東、首如飛蓬。
豈無膏沐、誰適為容。
 
3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
願言思伯、甘心首疾。
 
4
焉得諼草、言樹之背。
願言思伯、使我心痗。

 
《有狐》 
1
有狐綏綏、在彼淇梁。
心之憂矣、之子無裳。
 
2
有狐綏綏、在彼淇厲。
心之憂矣、之子無帶。
 
3
有狐綏綏、在彼淇側。
心之憂矣、之子無服。

 
《木瓜》 
1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
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2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3
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
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先秦兩漢 -> 經典文獻 -> 詩經 -> 小雅 -> 白華之什

《白華之什》

《魚麗》 
1
魚麗于罶、鱨鯊。
君子有酒、旨且多。
 
2
魚麗于罶、魴鱧。
君子有酒、多且旨。
 
3
魚麗于罶、鰋鯉。
君子有酒、旨且有。
 
4
物其多矣、維其嘉矣。
 
5
物其旨矣、維其偕矣。
 
6
物其有矣、維其時矣。

 
《南有嘉魚》 
1
南有嘉魚、烝然罩罩。
君子有酒、嘉賓式燕以樂。
 
2
南有嘉魚、烝然汕汕。
君子有酒、嘉賓式燕以衎。
 
3
南有樛木、 甘瓠纍之。
君子有酒、嘉賓式燕綏之。
 
4
翩翩者鵻、烝然來思。
君子有酒、嘉賓式燕又思。

 
《南山有臺》 
1
南山有臺、北山有萊。
樂只君子、邦家之基。
樂只君子、萬壽無期。
 
2
南山有桑、北山有楊。
樂只君子、邦家之光。
樂只君子、萬壽無疆。
 
3
南山有杞、北山有李。
樂只君子、民之父母。
樂只君子、德音不已。
 
4
南山有栲、北山有杻。
樂只君子、遐不眉壽。
樂只君子、德音是茂。
 
5
南山有枸、北山有楰。
樂只君子、遐不黃耇。
樂只君子、保艾爾後。

 
《蓼蕭》
1
蓼彼蕭斯、零露湑兮。
既見君子、我心寫兮。
燕笑語兮、是以有譽處兮。
 
2
蓼彼蕭斯、零露瀼瀼。
既見君子、為龍為光。
其德不爽、壽考不忘。
 
3
蓼彼蕭斯、零露泥泥。
既見君子、孔燕豈弟。
宜兄宜弟、令德壽豈。
 
4
蓼彼蕭斯、零露濃濃。
既見君子、鞗革沖沖。
和鸞雝雝、萬福攸同。

 
《湛露》 
1
湛湛露斯、匪陽不晞。
厭厭夜飲、不醉無歸。
 
2
湛湛露斯、在彼豐草。
厭厭夜飲、在宗載考。
 
3
湛湛露斯、在彼杞棘。
顯允君子、莫不令德。
 
4
其桐其椅、其實離離。
豈弟君子、莫不令儀。

 

 

先秦兩漢 -> 經典文獻 -> 詩經 -> 小雅 -> 小旻之什

《小旻之什》 

《小旻》
1
旻天疾威、敷于下土。
謀猶回遹、何日斯沮。
謀臧不從、不臧覆用。
我視謀猶、亦孔之邛。
 
2
潝潝訿訿、亦孔之哀。
謀之其臧、則具是違。
謀之不臧、則具是依。
我視謀猶、伊于胡底。
 
3
我龜既厭、不我告猶。
謀夫孔多、是用不集。
發言盈庭、誰敢執其咎。
如匪行邁謀、是用不得于道。
 
4
哀哉為猶、匪先民是程、匪大猶是經、維邇言是聽、維邇言是爭。
如彼築室于道謀、是用不潰于成。
 
5
國雖靡止、或聖或否。
民雖靡膴、或哲或謀、或肅或艾。
如彼泉流、無淪胥以敗。
 
6
不敢暴虎、不敢馮河。
人知其一、莫知其他。
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小宛》
1
宛彼鳴鳩、翰飛戾天。
我心憂傷、念昔先人。
明發不寐、有懷二人。
 
2
人之齊聖、飲酒溫克。
彼昏不知、壹醉日富。
各敬爾儀、天命不又。
 
3
中原有菽、庶民采之。
螟蛉有子、蜾蠃負之。
教誨爾子、式穀似之。
 
4
題彼脊令、載飛載鳴。
我日斯邁、而月斯征。
夙興夜寐、無忝爾所生。
 
5
交交桑扈、率場啄粟。
哀我填寡、宜岸宜獄。
握粟出卜、自何能穀。
 
6
溫溫恭人、如集于木。
惴惴小心、如臨于谷。
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小弁》 
1
弁彼鸒斯、歸飛提提。
民莫不穀、我獨于罹。
何辜于天、我罪伊何。
心之憂矣、云如之何。
 
2
踧踧周道、鞫為茂草。
我心憂傷、惄焉如擣。
假寐永嘆、維憂用老。
心之憂矣、疢如疾首。
 
3
維桑與梓、必恭敬止。
靡瞻匪父、靡依匪母。
不屬于毛、不離于裹。
天之生我、我辰安在。
 
4
菀彼柳斯、鳴蜩嘒嘒。
有漼者淵、萑葦淠淠。
譬彼舟流、不知所屆。
心之憂矣、不遑假寐。
 
5
鹿斯之奔、維足伎伎。
雉之朝雊、尚求其雌。
譬彼壞木、疾用無枝。
心之憂矣、寧莫之知。
 
6
相彼投兔、尚或先之。
行有死人、尚或墐之。
君子秉心、維其忍之。
心之憂矣、涕既隕之。
 
7
君子信讒、如或醻之。
君子不惠、不舒究之。
伐木掎矣、析薪杝矣。
舍彼有罪、予之佗矣。
 
8
莫高匪山、莫浚匪泉。
君子無易由言、耳屬于垣。
無逝我梁、無發我笱。
我躬不閱、遑恤我後。

 
《巧言》
1
悠悠昊天、曰父母且。
無罪無辜、亂如此憮。
昊天已威、予慎無罪。
昊天泰憮、予慎無辜。
 
2
亂之初生、僭始既涵。
亂之又生、君子信讒。
君子如怒、亂庶遄沮。
君子如祉、亂庶遄已。
 
3
君子屢盟、亂是用長。
君子信盜、亂是用暴。
盜言孔甘、亂是用餤。
匪其止共、維王之邛。
 
4
奕奕寢廟、君子作之。
秩秩大猷、聖人莫之。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躍躍毚兔、遇犬獲之。
 
5
荏染柔木、君子樹之。
往來行言、心焉數之。
蛇蛇碩言、出自口矣。
巧言如簧、顏之厚矣。
 
6
彼何人斯、居河之麋。
無拳無勇、職為亂階。
既微且尰、爾勇伊何。
為猶將多、爾居徒幾何。

 
《何人斯》
1
彼何人斯、其心孔艱。
胡逝我梁、不入我門。
伊誰云從、維暴之云。
 
2
二人從行、誰為此禍。
胡逝我梁、不入唁我。
始者不如今、云不我可。
 
3
彼何人斯、胡逝我陳。
我聞其聲、不見其身。
不愧于人、不畏于天。
 
4
彼何人斯、其為飄風。
胡不自北、胡不自南。
胡逝我梁、祇攪我心。
 
5
爾之安行、亦不遑舍。
爾之亟行、遑脂爾車。
壹者之來、云何其盱。
 
6
爾還而入、我心易也。
還而不入、否難知也。
壹者之來、俾我祇也。
 
7
伯氏吹壎、仲氏吹篪。
及爾如貫、諒不我知。
出此三物、以詛爾斯。
 
8
為鬼為蜮、則不可得。
有靦面目、視人罔極。
作此好歌、以極反側。

 
《巷伯》 
1
萋兮斐兮、成是貝錦。
彼譖人者、亦已大甚。
 
2
哆兮侈兮、成是南箕。
彼譖人者、誰適與謀。
 
3
緝緝翩翩、謀欲譖人。
慎爾言也、謂爾不信。
 
4
捷捷幡幡、謀欲譖言。
豈不爾受、既其女遷。
 
5
驕人好好、勞人草草。
蒼天蒼天、視彼驕人、矜此勞人。
 
6
彼譖人者、誰適與謀。
取彼譖人、投畀豺虎。
豺虎不食、投畀有北。
有北不受、投畀有昊。
 
7
楊園之道、猗于畝丘。
寺人孟子、作為此詩。
凡百君子、敬而聽之。

 
《谷風》
1
習習谷風、維風及雨。
將恐將懼、維予與女。
將安將樂、女轉棄予。
 
2
習習谷風、維風及頹。
將恐將懼、寘予于懷。
將安將樂、棄予如遺。
 
3
習習谷風、維山崔嵬。
無草不死、無木不萎。
忘我大德、思我小怨。

 
《蓼莪》
1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2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
哀哀父母、生我勞瘁。
 
3
缾之罊矣、維罍之恥。
鮮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
無父何怙、無母何恃。
出則銜恤、入則靡至。
 
4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拊我畜我、長我育我。
顧我復我、出入腹我。
欲報之德、昊天罔極。
 
5
南山烈烈、飄風發發。
民莫不穀、我獨何害。
 
6
南山律律、飄風弗弗。
民莫不穀、我獨不卒。

 
《大東》
1
有饛簋飧、有捄棘匕。
周道如砥、其直如矢。
君子所履、小人所視。
睠言顧之、潸焉出涕。
 
2
小東大東、杼柚其空。
糾糾葛屨、可以履霜。
佻佻公子、行彼周行。
既往既來、使我心疚。
 
3
有冽氿泉、 無浸穫薪。
契契寤歎、哀我憚人。
薪是穫薪、尚可載也。
哀我憚人、亦可息也。
 
4
東人之子、職勞不來。
西人之子、粲粲衣服。
舟人之子、熊羆是裘。
私人之子、百僚是試。
 
5
或以其酒、不以其漿。
鞙鞙佩璲、不以其長。
維天有漢、監亦有光。
跂彼織女、終日七襄。
 
6
雖則七襄、不成報章。
睆彼牽牛、不以服箱。
東有啟明、西有長庚。
有捄天畢、載施之行。
 
7
維南有箕、不可以簸揚。
維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漿。
維南有箕、載翕其舌。
維北有斗、西柄之揭。

 
《四月》
1
四月維夏、六月徂暑。
先祖匪人、胡寧忍予。
 
2
秋日淒淒、百卉具腓。
亂離瘼矣、爰其適歸。
 
3
冬日烈烈、飄風發發。
民莫不穀、我獨何害。
 
4
山有嘉卉、侯栗侯梅。
廢為殘賊、莫知其尤。
 
5
相彼泉水、載清載濁。
我曰構禍、曷云能穀。
 
6
滔滔江漢、南國之紀。
盡瘁以仕、寧莫我有。
 
7
匪鷻匪鳶、翰飛戾天。
匪鱣匪鮪、潛逃于淵。
 
8
山有蕨薇、隰有杞桋。
君子作歌、維以告哀。

http://ctext.org/book-of-poetry/zh

※※※

漢代之後 -> 宋明 -> 太平御覽 -> 地部八

《地部八》 

《商洛襄鄧淮蔡諸山》 
1
商洛襄鄧... : 白於山
 
2
商洛襄鄧... : 《水經》曰:白於山,今名女郎山,山上多松柏,下多櫟檀,其獸多㸲音昨牛䍫羊,鳥多白鸮。洛水出于其陽,東注于涇也。
 
3
商洛襄鄧... : 又云:洛水源出縣北白於山。
又曰:漢水女郎山,山上有女郎冢。遠望山墳,崔嵬狀高,及即其所,裁有墳形。山上直路下出,不生草木,世人謂之女郎道。下有女郎廟及搗衣石,言張魯女也。
 
4
商洛襄鄧... : 商山
 
5
商洛襄鄧... : 盛弘之《荊州記》曰:上洛有商山,班孟堅《西都賦》所謂商洛緣其隅,《高士傳》謂地肺,即此也。
 
6
商洛襄鄧... : 《晉書》曰:董景道少好學,千里追略,不與人交通。永平中,知天下將亂,隱商洛山,衣木皮葉,食樹果,彈琴歌嘯以自娛。至劉曜時,征拜太常,辭,以壽終。
 
7
商洛襄鄧... : 玄扈山
 
8
商洛襄鄧... : 《春秋合成圖》曰:黃帝游玄扈、上洛,與大司馬容光,左右輔周昌等百二十人臨之,有鳳銜圖以置帝前。
 
9
商洛襄鄧... : 望楚山
 
10
商洛襄鄧... : 《襄陽記》曰:望楚山有三名,一名馬鞍山,一名災山。宋元嘉中,武陵王駿為刺史,屢登之,鄙舊名望郢山,因改為望楚山。后遂龍飛,是孝武望之處,時人號為鳳嶺,高處有三磴,即劉弘、山簡九日宴賞之所也。
 
11
商洛襄鄧... : 石梁山
 
12
商洛襄鄧... : 《襄陽記》曰:襄州石梁山,山起白雲則雨,黃雲則風,黑雲則蠻多病。
 
13
商洛襄鄧... : 薤山
 
14
商洛襄鄧... : 《襄陽記》曰:襄陽縣薤山,山上有竹,三年生一筍,筍成竹死,代謝如春秋焉。
 
15
商洛襄鄧... : 峴山
 
16
商洛襄鄧... : 《十道志》曰:羊祜常與從事鄒潤甫共登峴山,垂泣曰:「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來賢達勝士登此遠望,如我與卿者多矣,皆湮滅無聞,不可得知,念此使人悲傷。我百年後魂魄猶當此山也。」潤甫對曰:「公德冠四海,道嗣前哲,令聞令望,當與此山俱傳。若湛輩乃當如公語耳。」后以州人思慕,遂立羊公廟并碑於此山。
 
17
商洛襄鄧... : 白馬塞山
 
18
商洛襄鄧... : 盛弘之《荊州記》曰:孟達為新城太守,登白馬塞山而嘆曰:「劉封、申耽據金城千里而不能守,豈丈夫也?」為上渚吟,方士今猶傳此,聲韻憤激,其哀思之音乎!游者云重山迭嶂,事亦信然也。
 
19
商洛襄鄧... : 高車山
 
20
商洛襄鄧... : 《高士傳》曰:高車山上有四皓碑及祠,皆漢惠帝所立也。漢高后使張良詣南山迎四皓之處,因名高車山也。
 
21
商洛襄鄧... : 桐柏山
 
22
商洛襄鄧... : 《河圖括地象》曰:桐柏山為地穴,上為維星。
 
23
商洛襄鄧... : 《荊州圖經》曰:桐柏山,《禹貢》所謂導淮自桐柏者也。其山則云峰秀峙,林惟椅柏,潛潤吐霤,伏流數里。
 
24
商洛襄鄧... : 武當山
 
25
商洛襄鄧... : 《山記》曰:武當山區域,周回四五百里,中央有一峰,名曰參嶺,高二十余里,望之秀絕,出於云表,清朗之日,然後見峰。一月之間,不見四五,輕霄蓋於上,白雲帶其前,旦必西行,夕而東返,常謂之朝山蓋,以眾山朝揖之主也。
 
26
商洛襄鄧... : 又《南雍州記》曰:武當山有石門石室,相承云尹喜所棲之地。
 
27
商洛襄鄧... : 又《陰君內傳》云:君字長生,入武當山昇仙是也。
 
28
商洛襄鄧... : 又郭仲產《南雍州記》曰:武當山,廣三四百里,山高巄峻,若博山香爐苕亭峻極,干霄出霧。學道者常百數,相繼不絕,若有于此山學者心有隆替,輒為百獸所逐。
 
29
商洛襄鄧... : 《山海經》曰:祭水源伏流三百余里。漢武帝遣殿上將軍戴生之此山采仙藥,遂得道不返。
 
30
商洛襄鄧... : 《甄異傳》曰:歷陽謝允,字道通,年十五,為蘇峻賊軍王免所掠,賣屬東陽蔣鳳家。嘗行山中,見虎檻中狗,竊念狗餓,以飯飼之,入檻,方見虎攀木仰看。允謂虎曰:「此檻本為汝施,而我幾死其中,汝不殺我,我放汝。」乃開檻出虎。賊平之後,允詣縣別良善,烏程令張球不為申理,桎梏栲楚。允夢見人曰:「此中易入難出,汝有慈心,當拯救。」回見一少年,通身黃衣,遙在柵外,時進獄中,與允言語。獄吏知是異人,由此不敢枉允,蒙理還都,西上武當山。太尉庾公聞而愍之,給其糧資,隨到襄陽。見道士說,吾師戴先生孟盛子,非世間人也。敕若有西上欲見我者,可將來,得無是君。允因隨去,入武當山,齋戒三日,進見先生,乃是昔日所夢人也。問允復見黃童不?因賜以神藥三丸,服之便不饑渴,無所思欲。先生亦無常處,時有神云紫氣蔭其上,或聞芳香之氣,徹於山谷。
 
31
商洛襄鄧... : 大狐山
 
32
商洛襄鄧... : 《水經注》曰:大胡山,在泚陽北如東三十余里,廣圓五六十里。
 
33
商洛襄鄧... : 張衡《西都賦》曰:所謂天封大胡者也。胡一作狐,《南陽圖注》曰:「山有大石如狐。」
 
34
商洛襄鄧... : 石魚山
 
35
商洛襄鄧... : 《水經注》曰:石魚山,本名立石山。高八十丈,廣十里。石色黑而理,若雲母。開發一重,輒有魚形,鱗鰭首尾,有若刻畫。長數寸,魚形備足,燒之作魚膏腥,因以名之。
 
36
商洛襄鄧... : 苦菜山
 
37
商洛襄鄧... : 《郡國志》曰:苦菜山,即黃城山也。自葉至泚陽,南北相毗連,亙百里。亦曰長城山,即長沮、桀溺耦耕處。下有東流水,即子路問津之所。《尸子》云,楚狂接輿耕於方城,即此山也。《春秋》曰:「方城以為城」是也。
 
38
商洛襄鄧... : 大洪山
 
39
商洛襄鄧... : 《水經注》曰:蔡陽縣東南大洪山,山在隋郡之西南,竟陵之東北,盤基所跨,廣圓一百余里。峰曰懸鉤,處眾阜之中,為諸嶺之秀。山下有石門,俠鄣層峻,巖高皆數百許仞。入石門,又得鍾乳穴。穴上赤崖壁立,非人跡所及。穴中多鍾乳,凝膏下垂,望齊冰雪,微津細液,滴瀝不斷。幽穴潛遠,行者不窮其深。而穴內常有風勢,火無能以經久故也。隕水出于其陰,初流淺狹,遠乃寬廣,可以浮舟筏矣。時人以隕水所導,故亦謂之隕山。
 
40
商洛襄鄧... : 赤岸山
 
41
商洛襄鄧... : 《南兗州記》曰:瓜步山東五里,江有赤岸山,南臨江中。羅君章云,赤岸若朝霞,即此是也。濤水自海入江,沖激六七百里,至此岸側,其勢始衰。郭景純《江賦》云:「鼓洪濤於赤岸。」
 
42
商洛襄鄧... : 莫耶山
 
43
商洛襄鄧... : 《壽春圖經》曰:莫耶山,長老傳云,古者於此山鑄莫耶劍,因為山名。
 
44
商洛襄鄧... : 《史記賈誼吊屈原篇》云:莫耶為鈍兮,鉛刀為銛。注云:莫耶,吳大夫姓也。
 
45
商洛襄鄧... : 王僧虔《吳郡地理志》云:吳人造劍二,陽曰干將,陰曰莫耶。莫耶,其妻名也。
 
46
商洛襄鄧... : 又《淮南記》云:濛水合流千金塘,源出縣西莫耶山是也。
 
47
商洛襄鄧... : 云母山
 
48
商洛襄鄧... : 《壽春圖經》曰:云母山,一名濠上山,在州東南四十里。按《神仙傳》云:彭祖服食云母,時人共傳采於此山。今或有道者采取不已。
 
49
商洛襄鄧... : 濠塘山
 
50
商洛襄鄧... : 《壽春圖經》曰:濠塘山,在縣南六十里,有濠水出焉。古老所傳,緣山泉灌濠城塘,故以為名。山穴多出鍾乳,并有蝙蝠白艾色,於穴中倒懸,微帶紫色。居人或有九月以後二月已前采取,服之頗益壽。
 
51
商洛襄鄧... : 九斗山
 
52
商洛襄鄧... : 《壽春圖經》曰:九斗山,一謂陰陵山。
 
53
商洛襄鄧... : 《江表傳》云:項羽敗烏江,取此山過。漢遣灌嬰兵追羽至此,一日九戰,因名曰九斗山。今石猶存有磨刀礪鏃之跡。
 
54
商洛襄鄧... : 涂山
 
55
商洛襄鄧... : 應劭《漢地理志》曰:禹娶涂山,涂山有禹墟。
 
56
商洛襄鄧... : 《太康地記》曰:涂山,古當涂國,夏禹所娶也。山西南又有禹村,蓋禹會諸侯於涂山,在《禹貢》揚州之域。今九江當涂縣有禹娶之地,今邑界有當涂故城存焉,即漢為縣,后廢。
 
57
商洛襄鄧... : 《郡國志》曰:平河縣有當涂山,淮水出於荊山之左,當涂之右,奔流二山之間,而揚濤北注也。
 
58
商洛襄鄧... : 《春秋左氏傳》曰:哀公七年,諸大夫對孟孫曰:「禹合諸侯於涂山,執玉帛者萬國。」杜預注曰:「涂山在壽春東北。」非也。余案《家語》曰:吳伐越,至會稽,獲骨焉,其節專車。吳子使使問孔子,孔子曰:「丘聞之,昔禹致群臣於會稽之山,防風氏後至,禹殺之,其骨專車,此為大也。」蓋丘明親承聖旨,錄為實證矣。又案劉向《說苑辨物》,王肅之敘孔子九世孫孔晁所出先人書《家語》,并出此事。故涂山有會稽之名,考校群書及方土之目,疑非此矣。蓋周穆之所會矣。
 
59
商洛襄鄧... : 八公山
 
60
商洛襄鄧... : 《水經注》曰:壽春縣八公山,山無樹木,惟重阜耳。山上有淮南王劉安廟。劉安是漢高帝之孫,厲王長之長子也。折節下士,篤好儒學,養方術之徒數千人,多神仙秘法鴻寶之道。忽有八公,皆順眉皓素,詣門希見。門者曰:「吾王好長生,今先生無住衰之術,未敢聞。」八公咸變成童,王甚敬之。八士并能煉金化丹,從有入無,乃與安登山埋金於地,白日昇天,余藥在器,雞犬舐之者,俱得上昇。其所昇之處,踐石皆陷入焉。故山即以八公為目。
 
61
商洛襄鄧... : 蔡山
 
62
商洛襄鄧... : 《懷寧圖經》曰:蔡山出大龜。《尚書》云:九江納錫大龜,即謂蔡山也。
 
63
商洛襄鄧... : 玉鏡山
 
64
商洛襄鄧... : 《懷寧圖經》曰:玉鏡山在縣北萬歲鄉界。貞元二年,從睆山東面忽然爆裂,皎然如玉,行路遠見如懸鏡焉。其年刺史呂謂聞奏,因山改萬歲為玉鏡鄉,其山西隅連晥山東面。
 
65
商洛襄鄧... : 睆山
 
66
商洛襄鄧... : 《漢書·地理志》曰:睆山在灊山,天柱峰相連。其山三峰鼎峙,疊障重巒,拒云概日,登涉無由。《山經》云:睆山東面有激水,冬夏懸流,狀如瀑布,下有九井,井有一石床,可容百人。其井莫知深淺,若天時亢旱,則殺一犬投其中,即降雷雨,犬亦流出。
 
67
商洛襄鄧... : 雞籠山
 
68
商洛襄鄧... : 《歷陽圖經》曰:雞籠山在縣西北。《淮南子》云:「麻湖初陷之時,有一老母提雞籠以登此山,因化為石。」今山有石狀如雞籠,因為名也。
 
69
商洛襄鄧... : 梁山
 
70
商洛襄鄧... : 《歷陽圖經》曰:梁山在縣南,俯臨江水南之博望山。
 
71
商洛襄鄧... : 《宋書》云:孝武帝大明七年登梁山,大閱水軍于中江。是日有雀二集于華蓋,有司奏請改元為神雀元年,帝不許,因立雙闕於梁山。
 
72
商洛襄鄧... : 都梁山
 
73
商洛襄鄧... : 《盱眙圖經》曰:都梁山周回三十里,在縣南。按《廣志》云,都梁山生淮蘭草,一名梁香草,故以為名。在楚州西南二百九里。
 
74
商洛襄鄧... : 又阮昇之記云:都梁山通鍾離郡,廣袤甚遠,出桔梗、芫花等藥。

 

75
商洛襄鄧... : 伏滔《北征記》云:有都梁香草,因以為名。
又曰:隋大業元年,煬帝立宮在都梁,東鄰郁,西枕長淮,南望巖峰,北瞰城郭。其中宮殿三重,長廊周回,院之西又有七眼泉,涌合為一流,於東泉上作流杯,又於宮西南淮側造釣魚臺,臨淮高峰,別造四望殿。其側又有曲河以安龍舟大舸,枕倚淮湄,縈帶宮殿。至十年,為孟讓賊於此置營,遂廢。
 
76
商洛襄鄧... : 斗山
 
77
商洛襄鄧... : 《盱眙圖經》曰:斗山周回二十里,在縣西南,與都梁山相連,枕淮水險峻,名曰斗山。
 
78
商洛襄鄧... : 臺子山
 
79
商洛襄鄧... : 《盱眙圖經》曰:臺子山周回一十里,在縣東一里。案《宋書》云:「元嘉二十七年,宋將臧質引兵下造弩臺,以射城中。」因以為名。按:臺子山在楚州西南是。
 
80
商洛襄鄧... : 長圍山
 
81
商洛襄鄧... : 《盱眙圖經》曰:長圍山周回四里,在縣北七里,上置軍營,將士一千人守之,至德二年,節度使高適置。按《宋書》云:「元嘉二十七年,宋文帝遣臧質拒魏太武帝,遂於梁山筑長圍城,造浮橋絕水路。」即此。山又改為長圍山,當在楚州西南一百八十里。

※※※

漢代之後 -> 宋明 -> 太平御覽 -> 州郡部十五

《州郡部十五》

《淮南道》 
1
淮南道: 揚州
 
2
淮南道: 《元和郡縣圖志》曰:揚州,廣陵郡。《禹貢》九州,揚州其一也。春秋時屬吳。七國屬楚。秦滅楚,為廣陵;后并天下,屬九江郡。漢為江都國。建武元年,復曰揚州。
 
3
淮南道: 《左氏·哀九年》曰:吳城邗溝,通江淮也。
 
4
淮南道: 《魏志》曰:黃初六年,征吳,幸廣陵城,臨江觀兵,見江濤,嘆曰:「天所以限南北也。」
 
5
淮南道: 《隋書》曰:義寧元年,詔修江都宮,治龍舟、鳳舸、黃龍赤艦、樓船萬艘,以幸江都。為錦帆黼帳,作《泛龍舟》、《春江花月夜》等曲以幸之,因而都焉。
 
6
淮南道: 《宋書》曰:徐湛之為揚州起風亭、月觀、吹臺、琴室,以為游宴焉。
又曰:揚州刺史王謐薨,高帝次應入輔,劉毅等不欲帝入,議以中軍謝混為揚州,欲令帝于丹徒領州,以二議諮帝。劉穆之謂帝曰:「揚州根本所系,不可假人。前授王謐,事出權道。今若復他授,便應受制于人。一失于權,無由可得。」帝從之。
 
7
淮南道: 《郡國志》曰:廣陵,以城置在陵上。《爾雅》云:「大阜曰陵。」連接西蜀,一名阜岡,一名昆侖岡。鮑昭《蕪城賦》曰:「拖以漕渠,軸以昆侖崗。」
 
8
淮南道: 《河圖括地象》曰:昆岡山,橫為地軸。此陵交帶昆侖,故廣陵也。
 
9
淮南道: 《漢志》曰:廣陵國,高帝六年置,景帝四年更名江都。莽曰江平。江都易王非、廣陵厲王胥皆都此。
 
10
淮南道: 《漢書》曰:廣陵厲王賜策曰:「嗚呼!小子胥,受茲赤社,建爾國家,封于南土。古人有言曰:『大江之南,五湖之間,其人輕心,揚州保強,保,恃也三代要服,不及以正。』」要服,次荒服之內。正,政也。要,一遙反。
 
11
淮南道: 《圖經》曰:江陽縣,本漢江都縣也,以在江之北,故曰江陽。
 
12
淮南道: 《漢志》曰:江都,屬廣陵國。
又曰:海陵縣,臨淮郡。莽曰亭間。
 
13
淮南道: 《十道志》曰:六合縣,本秦堂邑縣,春秋時棠也。《左傳》襄十四年,楚子為庸浦之役,故子囊帥師于棠。庸、浦、棠,皆楚邑。
 
14
淮南道: 楚州
 
15
淮南道: 《元和郡縣志》曰:楚州,淮陰郡。《禹貢》揚州之域。春秋時屬吳、越。戰國時屬楚。秦屬九江郡。漢為射陽縣之地。
 
16
淮南道: 《漢志》曰:射陽縣,屬臨淮郡。莽曰監淮亭。在射水之陽,故曰射陽。
又曰:廣陵厲王胥有罪,其相勝之秦奪王射陂。張晏曰:射水之陂在射陽縣。
 
17
淮南道: 《晉書》曰:穆帝時,中郎將荀羨北討,云舊淮陰地形都要,水陸交通,易以觀釁;沃野有開殖之利,方舟運漕無他屯阻,乃營立城池焉。
 
18
淮南道: 《郡國志》曰:北對清泗、臨淮,守險有平陽、石龜,田稻豐饒。
 
19
淮南道: 《吳越春秋》曰:吳將伐齊,自廣陵掘溝通江、淮。即州、地。
 
20
淮南道: 《史記》曰:越滅吳而不能正江、淮,楚乃東侵,廣地于泗上。
 
21
淮南道: 《漢志》曰:盱眙,屬臨淮郡。都尉治。莽曰武匡。
 
22
淮南道: 《南兗州記》曰:盱眙,本春秋時善道地。
 
23
淮南道: 《漢書》曰:項羽立楚懷王孫心為楚懷王,都盱眙。
 
24
淮南道: 《南兗州記》曰:南兗州,地有鹽亭百二十三所,縣人以魚鹽為業,略不耕種,擅利巨海,用致饒沃。公私商運,充實四遠,舳艫千計。吳王所以富國強兵而抗漢室也。
 
25
淮南道: 《圖經》曰:寶應縣,本安宜縣,即漢之平安縣地,屬廣陵郡。
 
26
淮南道: 《唐書》曰:天寶初,有李氏女子既嫁而寡,為尼,名真如。忽有人自天而下,以寶與之。因名寶應。
 
27
淮南道: 濠州
 
28
淮南道: 《十道志》曰:濠州,鍾離郡。《禹貢》揚州之域。春秋時為鍾離子國。戰國時屬吳。秦置三十六郡,屬九江郡。漢置鍾離。
 
29
淮南道: 《春秋·成十五年》曰:叔孫僑如會吳于鍾離,始通吳也。始與中國接。
 
30
淮南道: 又《昭二十四年》曰:楚子為舟師以略吳疆,遂滅巢及鍾離。
 
31
淮南道: 《史記》曰:楚平王十年,吳之邊邑卑梁女與楚邊邑鍾離小童爭桑,兩家交怒相攻。楚伐卑梁人。卑梁大夫怒,發兵攻鍾離。楚王聞之,大怒。吳亦發兵,使公子光攻楚,遂滅鍾離。
 
32
淮南道: 《莊子》曰: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之上,見儵魚出游從容,莊子曰:「是魚樂乎!」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耶?」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也。?」
 
33
淮南道: 《史記》曰:禹會諸侯于涂山,執玉帛者萬國。
 
34
淮南道: 《十道志》曰:涂山,在臨淮郡西。
又曰:招義縣,本漢臨淮縣。
 
35
淮南道: 《漢志》曰:淮陵縣,屬臨淮郡。莽曰淮陸。
 
36
淮南道: 壽州
 
37
淮南道: 《元和郡縣志》曰:壽州,壽春郡。《禹貢》揚州之域。秦并天下,為九江郡。漢為淮南國。
 
38
淮南道: 伏滔《正淮論》曰:爰自戰國,至于晉之中興,六百餘年。保淮南者九姓,稱兵有十一人,皆亡不旋踵,禍溢於世。保壽春者南引荊、海之利;東連三吳之富;北接梁、宋,平途不過七百里;西援陳、許,水陸不出千里;外有江、湖之阻,內保淮、淝之固。龍泉之陂,良田萬頃;舒、六之貢,利盡蠻越;金石皮革之具萃焉,苞木管竹之族生焉。其俗尚氣力而多勇悍,其人習戰爭而貴詐偽,所以屢多亡國也。
 
39
淮南道: 《史記》曰:楚考烈王自陳徙都壽春,號之曰郢。
 
40
淮南道: 又《項羽本紀》曰:羽封英布為九江王,都六,盡有江、淮之地。
 
41
淮南道: 《漢書》曰:六,故國也,屬六安國,咎繇后,為楚所滅。如溪水首受沘,東北至壽春入芍陂。沘音匕,芍音雞。
 
42
淮南道: 《左傳·文五年》曰:楚成大心、仲歸帥師滅六。仲歸于家冬,楚公子燮滅蓼。蓼,今安豐蓼縣。臧文仲聞六與蓼滅,曰:「皋陶庭堅,不祀忽諸。德之不建,民之無援,哀哉!」
 
43
淮南道: 《漢志》曰:壽春、合肥受南北湖皮革、鮑、木之輸,亦一都會也。鮑,鮑魚也。
 
44
淮南道: 《壽春記》曰:三國時,江、淮為戰爭之地,其間數百里無復人居。晉平吳,其民乃還本土,復立為淮南郡。
 
45
淮南道: 《齊書》曰:高祖初遣垣崇祖鎮壽陽,謂之曰:「我新有天下,魏必以送劉昶為辭。壽春,賊之所沖,深為之備。」既而果然,乃敗還。
 
46
淮南道: 《十道志》曰:霍丘縣,本漢松滋縣也。
 
47
淮南道: 《漢志》曰:松滋,侯國。屬廬江郡。莽曰誦善。
 
48
淮南道: 《十道志》曰:霍山縣,灊縣也。
 
49
淮南道: 《漢志》曰:灊縣,屬廬江郡。天柱山在南。
 
50
淮南道: 《史記》曰:吳王闔閭四年,伐楚,取灊。
 
51
淮南道: 滁州
 
52
淮南道: 《元和郡縣志》曰:滁州,永陽郡。春秋時楚地。在漢為全椒縣也。
 
53
淮南道: 《漢志》曰:全椒縣,屬九江郡。
 
54
淮南道: 《十道志》曰:隋以為滁州,以滁水為名。
 
55
淮南道: 《郡國志》曰:后漢彭城劉平為全椒令,虎皆渡江。
 
56
淮南道: 和州
 
57
淮南道: 《元和郡縣志》曰:和州,歷陽郡。《禹貢》揚州之域。春秋及戰國時為楚地。秦為歷陽縣,屬九江郡。漢為淮南國。
 
58
淮南道: 《郡國志》曰:歷陽西有遏胡城,即王導筑以御石虎。
 
59
淮南道: 《漢志》曰:歷陽,都尉治。屬九江郡。莽曰明義。
 
60
淮南道: 《十道志》曰:南有歷水,故曰歷陽。
 
61
淮南道: 《淮南子》曰:歷陽之都,一夕為湖。漢明帝時,歷陽淪為麻湖。
 
62
淮南道: 《十道志》曰:麻湖在縣西十里。
 
63
淮南道: 《漢書》曰:漢軍追項羽至江東城,烏江亭長艤舟待之。
 
64
淮南道: 廬州
 
65
淮南道: 《元和郡縣志》曰:廬江郡,古廬子國也。春秋舒國之地。
 
66
淮南道: 《十道志》曰:戰國時,其地屬楚。秦置三十六郡,屬九江郡。漢為合肥縣。
 
67
淮南道: 《左傳·魯僖公四年》曰:徐人取舒,杜預注云:舒國,今廬江舒縣也。
 
68
淮南道: 《尚書·仲虺》:成湯放桀于南巢。
 
69
淮南道: 《魏志》曰:青龍元年,滿寵為揚州都督,請于合肥城西三十里置新城,表曰:「合肥城南臨江湖,北達壽春,賊攻圍之,得據水為勢。官兵救之,當先破賊大輩,然後圍乃得解。賊往甚易,兵救甚難。今城西三十里有奇險可依,立城據守,此所謂引賊平地而掎其歸路也。」詔從之。
 
70
淮南道: 《廬江記》曰:人物語音,風土明茂,皆勝淮左諸郡。
 
71
淮南道: 《漢志》曰:廬江郡,故淮南。文帝十六年,別為國,領縣十二。
又曰:龍舒,屬廬江郡。應劭曰:群舒邑也。
又曰:居巢,屬廬江。應劭曰:《春秋》:「楚人圍巢。」巢。國也。
 
72
淮南道: 《左傳·昭二十五年》曰:楚子使熊相謀郭巢。為巢筑城郭也。
 
73
淮南道: 《郡國志》曰:濡須水,出自巢湖,謂之馬尾溝。
 
74
淮南道: 《十道志》曰:慎縣,本漢浚遒縣。
 
75
淮南道: 《漢志》曰:浚遒,屬九江郡。浚音峻,遒音抽反。
 
76
淮南道: 舒州
 
77
淮南道: 《釋例》曰:舒有五名,舒庸、舒龍、舒州、舒鳩、舒城,其實一也。
 
78
淮南道: 《左傳·定二年》曰:吳子使舒鳩民誘楚人。
 
79
淮南道: 《元和郡縣志》曰:舒州,桐安郡。《禹貢》揚州之域。春秋時皖國也。
 
80
淮南道: 《十道志》曰:春秋時為楚東鄙。戰國時屬楚。秦置三十六郡,為江夏郡。
 
81
淮南道: 《史記》曰:皖,匽姓,咎繇之後也。春秋時楚滅之。
 
82
淮南道: 《漢志》曰:皖,屬廬江郡。
 
83
淮南道: 《續漢書·郡國志》曰:廬江郡,自舒縣徙居皖。
 
84
淮南道: 《魏志》曰:正始二年,孫權遣諸葛恪屯皖城,以伺邊隙。
 
85
淮南道: 《吳志》曰:曹公遣朱光為廬江太守,屯皖,大開稻田。呂蒙上言曰:「皖地肥美,若一收熟,彼眾必增,加是數歲,操態見矣,宜早除之。」於是親征皖,破之。
 
86
淮南道: 《宋書·州郡志》曰:晉安帝於舊皖城置懷寧縣。
 
87
淮南道: 《圖經》曰:桐城,春秋時桐國也。亦漢樅陽縣也。
 
88
淮南道: 《左傳·定二年》曰:桐叛楚。桐,小國也。廬江舒縣有桐鄉。
 
89
淮南道: 《漢書·武帝紀》曰:元封五年,南巡狩,自尋陽浮江,射蛟江中,獲之。舳艫千里,薄樅陽而出,作《盛唐樅陽之歌》。
 
90
淮南道: 蘄州
 
91
淮南道: 《十道志》曰:蘄州,蘄陽郡。《禹貢》揚州之域。春秋及戰國時并屬楚。秦置三十六郡,屬九江郡。漢蘄春縣之地。
 
92
淮南道: 《漢志》曰:蘄春,屬江夏郡。
 
93
淮南道: 《史記》曰:始皇十六年,滅楚,虜王負芻於蘄。
 
94
淮南道: 《地名記》曰:蘄春以水隈多蘄菜,因以為名。
 
95
淮南道: 《晉書》曰:武帝以宣太后諱春,改為蘄陽。
 
96
淮南道: 《吳志》曰:魏使廬江謝寄為蘄春郡典農,呂蒙襲破之。
 
97
淮南道: 又《賀齊傳》曰:初,晉宗為浠口將,以眾叛如魏,還為蘄春太守,圖襲安樂,取其保質。權以為恥,因軍初罷,六月盛夏,出其不意,詔齊督麋芳、鮮于丹等襲蘄春,生虜宗。吳復置蘄春郡。
 
98
淮南道: 申州
 
99
 淮南道: 《十道志》曰:申州,義陽郡。《禹貢》荊州之域。春秋時申國之地。秦為南陽郡地。漢置平氏縣,屬荊州。漢武封北地尉衛止為義陽侯。魏文帝分南陽立義陽郡。宋文元嘉末于義陽立司州。周武帝為申州。
 
100
淮南道: 《輿地志》曰:義陽有三關之險。《十道志》曰:三關謂平靖關,長老云:此關因山為障,不營壕隍,故名平靖。其一也;武陽、黃峴二關,在安州應山縣界。
 
101
淮南道: 光州
 
102
淮南道: 《十道志》曰:光州,弋陽郡。《禹貢》揚州之域。春秋時弦子國。秦置三十六郡,屬九江郡。漢為西陽縣。
 
103
淮南道: 《左傳·僖五年》曰:楚人滅弦,弦子奔黃。弦在弋陽軚縣。
 
104
淮南道: 《漢志》曰:西陽,屬江夏郡。
又曰:軚,屬江夏。故弦子國。音汰,又徒系反。
 
105
淮南道: 《圖經》曰:定城縣,春秋黃子國也。
 
106
淮南道: 《十三州志》曰:定城,置在古黃子國南十二里。
 
107
淮南道: 《十道志》曰:定城,本漢弋陽縣。
 
108
淮南道: 《漢志》曰:弋陽,侯國。屬汝南郡。弋山在西北。故黃國,今黃城縣也。
 
109
淮南道: 《十道志》曰:固始縣,本寢丘,孫叔敖所封之邑也。
又曰:殷城縣,本漢期思縣也。
 
110
淮南道: 《漢志》曰:期思,屬汝南郡。故蔣國也。
 
111
淮南道: 《左氏傳》曰:凡蔣,周公之裔也。
 
112
淮南道: 安州
 
113
淮南道: 《十道志》曰:安州,安陸郡。春秋云阝子之國,云夢之澤在焉。后楚滅云阝,封斗辛為鄖公,則其地也。戰國時屬楚。秦并天下,為南郡城。漢為安陸縣。宋武置安陸郡。唐武德四年,為安州。
 
114
淮南道: 黃州
 
115
淮南道: 《十道志》曰:黃州,齊安郡。《禹貢》荊州之域。戰國時屬楚。秦為南郡地。漢為西陵縣。高齊置衡州。隋開皇三年,為黃州。
又曰:麻城、黃陂縣,本漢西陵縣也。
 
116
淮南道: 沔州
 
117
淮南道: 《十道志》曰:沔州,漢陽郡。《禹貢》荊州之域。春秋鄖國之地。戰國時屬楚。秦并天下,為南郡地。漢為安陸縣地。晉立沌陽縣,屬江夏郡。唐武德四年,置沔州。
 
118
淮南道: 《尚書·禹貢》曰:逾于沔。漢上曰沔。
 
119
淮南道: 《三國志》曰:魏初定荊州,沌陽以為重鎮。
 
120
淮南道: 《晉書》曰:永嘉六年,王敦表陶侃為荊州刺史,鎮沔陽。
 
121
淮南道: 《宋書·州郡志》曰:晉於臨嶂山置沌陽縣。
 
122
淮南道: 《荊州記》曰:臨嶂山南峰謂之烏林峰,亦謂赤壁。
 
123
淮南道: 《吳志》曰:曹公臨荊州,孫權遣周瑜、程普為左右督,領萬人,與劉備俱進,遇於赤壁。
 
124
淮南道: 《永初山川記》曰:沔口,古以為滄浪水,屈原遇漁父處。

※※※

     

 10793983_120926492196_2.jpg  1420604207459707068.jpg 16300000883639127745454279144_950.jpg    

 

/ 網路的ˊ圖

 

漢代之後 -> 宋明 -> 太平御覽 -> 居處部十六 -> 窗

《窗》 
1
窗: 《說文》曰:窗,穿壁以木為交窗,所以見日也。向北出牖也。在墻曰牖,在屋曰窗。
又曰:欞,楯間子也。櫳,房室之疏也。
 
2
窗: 《釋名》曰:窗,聰也;於內視外,為之聰明。
 
3
窗: 《大戴禮》曰:隨武子《牖之銘》曰:「隨天之時,以地則之,敬祀皇天,敬以先時。」
 
4
窗: 《禮記·郊特牲》曰:薄社北牖,使陰明也。
 
5
窗: 又《儒行》曰:蓽門閨竇,蓬戶甕牖。
 
6
窗: 《論語》曰:伯牛有疾,子問之,自牖執其手,曰:「亡之,命矣夫!」
 
7
窗: 《五經典義》曰:虞主埋之廟北牖下,北方無事,虞主亦無事也。
 
8
窗: 《東觀漢記》曰:明德馬后不喜出入游觀,希嘗臨御窗牖。
 
9
窗: 《老子》曰:鑿戶牖以為室。
又曰:不窺牖,見天道。
 
10
窗: 《漢官·封禪儀》曰:泰山有天窗。
 
11
窗: 《三輔黃圖》曰:明堂有七十二牖。
 
12
窗: 《孝經注》曰:明堂之制,八窗四闥。
 
13
窗: 《東宮舊事》曰:閣內有曲鄣,鄣上雀目窗。
又曰:宮有四面窗,八所,綾綺連錢及青匡郭飛板。
 
14
窗: 《郭子》曰:滿奮畏風,在武帝坐北,窗作琉璃,屏實密似疏,奮有難色,帝問之,對曰:「臣若吳牛,見月而喘。」
 
15
窗: 《西京雜記》曰:昭陽殿窗戶扉多是綠琉璃,皆通照,毛發不得藏焉。
 
16
窗: 《漢武故事》曰:西王母降,東方朔於朱雀牖中窺母。母謂帝曰:「此兒無賴,久被斥逐,原心無恙,尋當得還。」
又曰:帝起超神屋,有云母窗、珊瑚窗。
 
17
窗: 《賢聖冢墓記》曰:東平思王奢靡,及死,生葬所幸奴婢著銅窗內,令守冢。
 
18
窗: 《五行數》曰:《太公金匱·牖之書》曰:「門望端審,且念所得,可思所忘。」
 
19
窗: 李尤《牖銘》曰:天設窗牖,開光照陰,施於明堂,以象八風。
 
20
窗: 陸機詩曰:安寢北堂上,明月入我牖,照之有餘輝,覽之不盈手。
 
21
窗: 《靈光殿賦》曰:玉女窺窗而下視。
 
22
窗: 《文選·詩》曰:窗中列遠岫。
 
23
窗: 《蜀都賦》曰:列綺窗以瞰江。
 
24
窗: 古詩曰:盈盈樓上女,皎皎當窗牖。
又曰:文疏結綺窗,何閣三重階?

※※※

27034937.jpg

1044329_234537689112_2.jpg

/ 網路的ˊ圖

漢代之後 -> 宋明 -> 太平御覽 -> 居處部十六 -> 檻

《檻》 
1
檻: 《漢書》曰:朱云忠諫,攀檻,檻折。及治,上曰:「勿易!因而輯之,以旌直臣。」
 
2
檻: 《文選》曰:伏欞檻而俯聽,聞雷霆之相激。
 
3
檻: 《魯靈光殿賦》曰:軒檻蔓延。
 
4
檻: 《楚詞》曰:坐堂伏檻臨曲池。
又曰:照檻兮扶桑。

※※※

500fd9f9d72a605994734af02934349b023bbafd.jpg

20120331061831985.jpg

ADBDA93FDF7D61DE47034981141339C8.jpg

gu0wMR.jpg

p217639829-19.jpg  

 

/ 網路的ˊ圖

 

漢代之後 -> 宋明 -> 太平御覽 -> 居處部十六 -> 椽

《椽》
1
椽: 《說文》曰:椽,榱也,桷也,橑,榱也。秦謂之榱,周謂之椽,魯謂之桷。
 
2
椽: 《通俗文》曰:屋加椽曰橑來早切。
 
3
椽: 《漢書解詁》曰:桷,椽也。諸侯丹桷,以丹色也。
 
4
椽: 《詩》曰:松桷有梃。
 
5
椽: 《穀梁》曰:刻桓宮桷。禮,天子之桷,斫之磨礱之,加密石焉。諸侯之桷,斫之礱之。大夫斫之。士斫本。刻桷,非正也。
 
6
椽: 《左傳》曰:宋人伐鄭,以太宮之椽為盧門之椽。
 
7
椽: 《續漢書》曰:蔡邕避難在吳,告人曰:「吾昔經會稽高遷亭,見屋椽竹從東間數第十六,可以為籥。取用,果有異聲。」
 
8
椽: 張璿《漢記》曰:梁冀起臺殿,梁柱椽桷鏤為青龍白虎,畫以丹青雲氣。
 
9
椽: 《戰國策》曰:或謂孟嘗君曰:「廊廟之椽,非一木之枝。先王之法,非一士之智。」
 
10
椽: 《漢武故事》曰:上起神屋,以金為椽,刻玳瑁為龍虎禽獸以薄其上,狀若隱起,椽首皆作龍形,龍首銜鈴,流蘇懸之。
 
11
椽: 《西京雜記》曰:照陽殿椽桷皆刻作蛇龍,縈繞其間,鱗甲分明,見者莫不驚慄。
 
12
椽: 《韓子》曰:堯舜采椽不刮,茅茨不剪。

※※※

52_110530112343_1.jpg

00241dd8ce8b0e8cc4375d.jpg

/ 網路的ˊ圖

漢代之後 -> 宋明 -> 太平御覽 -> 居處部十六 -> 檐

《檐》
1
檐: 《說文》曰:檐,也。
又曰:楣,秦名屋聯櫋也。齊謂之檐,楚謂之梠。
 
2
檐: 《釋名》曰:檐,椄也;椄屋前后也。梠,旅也;連旅之,或謂之櫋。櫋,綿也;連綿榱頭使平也。上入曰雀頭,形似爵也。
 
3
檐: 《禮記·明堂位》曰:復廟重檐,天子之廟飾也。
 
4
檐: 《穀梁傳·文公》曰:壞廟之道,易檐可也。
 
5
檐: 《爾雅》曰:檐謂之樀。郭璞曰:屋楹也。

※※※

164048n4skg3nnhktj1kra.jpg

/ 網路的ˊ圖

漢代之後 -> 宋明 -> 太平御覽 -> 居處部十六 -> 棁

《棁》 
1
棁: 《爾雅》曰:梁上楹謂之棁。
 
2
棁: 《漢官解詁》曰:棁,梁上柱也。諸侯藻棁,為藻文也。
 
3
棁: 華延雋《洛陽記》曰:堂皇宮殿皆石玉珰、龍桷、藻棁。
 
4
棁: 《禮記·禮器》曰:管仲鏤簋、朱纮、山節、藻棁,君子以為濫矣。

※※※

3691129_144711073237_2.jpg

/ 網路的ˊ圖

漢代之後 -> 宋明 -> 太平御覽 -> 居處部十六 -> 楶

《楶》
1
楶: 《爾雅》曰:栭謂之楶。郭璞注曰:即櫨也。
 
2
楶: 《三輔故事》曰:王莽起九廟,為銅鑮櫨。
 
3
楶: 揚子《法言》曰:吾未見斧藻其德若斧藻其楶者也。

※※※

articlepic1224140044740.jpg  

/ 網路的ˊ圖

漢代之後 -> 宋明 -> 太平御覽 -> 居處部十六 -> 枅

《枅》 
1
枅: 《爾雅》曰:笄謂之疾。郭璞注曰:柱上薄也,亦名枅。犍為舍人曰:朱儒下小方木。
 
2
枅: 《廣雅》曰:薄謂之枅。曲枅謂之欒。
 
3
枅: 《說文》曰:枅,屋強也。
 
4
枅: 王延壽《靈光殿賦》曰:曲枅夭矯而環勾。
 
5
枅: 韋仲將《景福殿賦》曰:於是周覽升降,流目詳觀,叢楹負極,飛櫨承欒,枅梧綺錯,棁楶鮮攢。

※※※

漢代之後 -> 宋明 -> 太平御覽 -> 居處部十六 -> 鋪首

《鋪首》
1
鋪首: 《通俗文》曰:門扇飾謂之鋪首。
 
2
鋪首: 《說文》曰:門扇環謂之鋪首。
 
3
鋪首: 《風俗通》曰:門戶鋪首,《百家書》云:「輸般見水上蠡,謂之曰:開汝頭,見汝形。蠡適出頭,般以足畫圖之。蠡引閉其戶,終不可開。設之門戶,欲使閉藏,當如此固密也。」
 
4
鋪首: 揚雄《甘泉賦》曰:排玉戶而揚金鋪兮,發蘭蕙與芎窮。
 
5
鋪首: 李尤《平樂觀賦》曰:過洞房之輔闥,歷金環之華鋪。

※※※

漢代之後 -> 宋明 -> 太平御覽 -> 居處部十六 -> 藻井

《藻井》 
1
藻井: 《風俗通》曰:殿堂象東井形,刻作荷菱。菱,水物,所以厭火也。
 
2
藻井: 《西都賦》曰:蒂倒茄於藻井,披紅葩之狎獵。
 
3
藻井: 《魏都賦》曰:綺井列疏以懸蒂。注:疏,布也。以板為井形,飾以丹青,如綺也。
 
4
藻井: 王延壽《魯靈光殿賦》曰:圓淵方井,反植荷渠;綠房紫的,咄咤垂珠。
 
5
藻井: 左思《魏都賦》曰:綺井列疏以懸蒂,華蓮垂葩以到披。
 
6
藻井: 曹植《七啟》曰:綺井含葩,金壁玉箱。
 
7
藻井: 顏延之《七繹》曰:木寫雲氣,土秘椒芳,既挻天而到井,又斫圓而鏤方。

※※※

漢代之後 -> 宋明 -> 太平御覽 -> 居處部十六 -> 鴟尾

《鴟尾》 
1
鴟尾: 《晉中興書》曰:泰元十年,鸛巢太極殿東鴟尾。
 
2
鴟尾: 《晉安帝紀》曰:義熙五年六月,雷震太廟鴟尾,徹壁柱,若有文字。
 
3
鴟尾: 宋武大明元年五月戊午,嘉禾一株五莖,生清暑殿鴟吻中。
 
4
鴟尾: 《陳書》曰:高祖二年戊辰,重云殿東鴟吻有紫煙出屬天。
 
5
鴟尾: 《唐會要》曰:漢柏梁殿災后,越巫言海中有魚虬尾似鴟,激浪即降雨。遂作其象於屋以厭火祥。時人或謂鴟吻非也。

※※※

EF296DBE2EAA98B301241A4FA3A120DF.jpg

u=1758580175,2124930555&fm=23&gp=0.jpg

u=3854776129,1952577270&fm=23&gp=0.jpg  

 

/ 網路的ˊ圖

 

漢代之後 -> 宋明 -> 太平御覽 -> 居處部十六 -> 質礎

《質礎》
1
質礎: 《尚書大傳》曰:大夫有石材,庶人有石承。注曰:石材,柱下質也。石承,當柱下而已,不外出為飾。
 
2
質礎: 《說文》曰:礩,柱下石也。古以木,今以石。
 
3
質礎: 《廣志》曰:舄石有五色者,光澤以為柱礩,出苑蓬山。
 
4
質礎: 《戰國策》曰:智伯攻趙襄子。襄子之晉陽,謂張孟談曰:「吾城郭完,倉廩實,銅少奈何?」孟談曰:「臣聞董安于之治晉陽,公之堂皆以黃銅為柱礩。請發而用之,則有餘銅矣。」
 
5
質礎: 《古史考》曰:秦始皇使刑徒七萬人作驪山,以北山石為舄。
 
6
質礎: 《異物志》曰:大秦國以水精為舄。
 
7
質礎: 《淮南子》曰:山雲蒸,柱礎潤。
 
8
質礎: 張衡《西京賦》曰:雕楹玉舄。
 
9
質礎: 何平叔《景福殿賦》曰:金楹齊列,玉舄承趺。

※※※

114f2efe0b6.jpg

114f2e94f0e.jpg

/ 網路的ˊ圖

漢代之後 -> 宋明 -> 太平御覽 -> 居處部十六 -> 奧

《奧》
1
奧: 《論語·八佾》曰: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灶。
 
2
奧: 《爾雅》曰:西南隅謂之奧。郭璞注曰:室中隱隩處。
 
3
奧: 《通俗文》曰:奧內曰扆。
 
4
奧: 《韓子》曰:衛將軍文子見曾子,曾子不起而延之於坐席,正身見於奧。文子謂其御曰:「曾子愚人哉!以我為君子也,君子安可不敬!以我為愚人,愚人安可侮也!」
 
5
奧: 《呂氏春秋》曰:苑春諫衛公云:「君因隅隩有灶,不知寒矣。」

※※※

漢代之後 -> 宋明 -> 太平御覽 -> 居處部十六 -> 屋漏

《屋漏》
1
屋漏: 《毛詩·蕩·抑》曰:相在爾室,尚不愧于屋漏。
 
2
屋漏: 《爾雅》曰:西北隅謂之屋漏。郭璞注曰:屋漏,義未詳也。犍為舍人曰:古者撤屋西北,猥以炊浴,沒者訖而覆之,故謂之屋漏也。

※※※

漢代之後 -> 宋明 -> 太平御覽 -> 居處部十六 -> 宦

《宦》
1
宦: 《爾雅》曰:東北隅謂之宦。郭璞注曰:義未詳。犍為舍人曰:東北陽氣始起,萬物所養,故謂之宦也。
 
2
宦: 《說文》曰:宦,養也;室東北隅食所居也。

※※※

漢代之後 -> 宋明 -> 太平御覽 -> 居處部十六 -> 窔

《窔》 
1
窔: 《爾雅》曰:東南隅謂之窔。郭璞注曰:窔,暗也。犍為舍人曰:東北萬物生,蟄蟲必出,無不由戶窔。
 
2
窔: 《釋名》曰:窔,幽也;亦取宜也。

※※※

漢代之後 -> 宋明 -> 太平御覽 -> 居處部十六 -> 塼

《塼》 
1
塼: 《詩》曰:乃生女子,載弄之瓦。瓦,紡塼也。
又曰:中堂有甓。注:一名瓴甋。
 
2
塼: 《晉書》曰:陶侃,字士行。在廣州無事,輒朝運百甓於外,暮運於內。人問其故,答曰:「吾方致力中原,過爾優逸,恐不堪事。」
 
3
塼: 《宋書》范曄母如廁而產,額為塼所傷,故以塼為小字。

※※※

3814501_104505597000_2.jpg

/ 網路的ˊ圖

漢代之後 -> 宋明 -> 太平御覽 -> 居處部十六 -> 瓦

《瓦》
1
瓦: 《說文》曰:瓦,土器已燒之總名也。
 
2
瓦: 《禮記》曰:有虞氏瓦棺。
又曰:毀方而瓦合。
 
3
瓦: 《史記》曰:秦軍武安西,鼓噪勒兵,武安屋瓦盡震。
 
4
瓦: 《漢書》曰:霍光巷行,人見有人在屋上撒瓦投地,就視不見。而霍氏誅。
又曰:平帝元始四年,東風吹,長安城東門,屋瓦盡落。
 
5
瓦: 《魏志》曰:魏文帝謂周宣曰:「朕夢殿上雙瓦落地,化為鴛鴦,何也?」宣曰:「後宮當有暴死者。」須臾,后宮相害,死者。
 
6
瓦: 《吳錄》曰:景帝時,戎將於廣陵掘諸冢,取版磚為城,所壞甚多。
 
7
瓦: 《晉書》曰:張孟陽貌丑,嘗從潘岳游洛陽市。岳美貌,群女爭以果擲岳,滿車箱;孟陽被投之瓦石。
 
8
瓦: 《博物志》曰:桀作瓦。
 
9
瓦: 《古史》曰:昆吾氏作瓦。
 
10
瓦: 《老子》曰:挺埴以為器。
 
11
瓦: 《夢書》云:夢見瓦,為甲鎧,御禍患。
 
12
瓦: 《春秋潛巴潭》曰:宮瓦自墜,至死不祥。
 
13
瓦: 《漢武故事》云:上起神屋,以銅為瓦。
 
14
瓦: 《莊子》曰:雖有忮心,不怨飄瓦。
又曰:以瓦注者巧。注,射;賭物也,所賭輕則意巧。
又曰:陶者曰:「我善冶埴。」
 
15
瓦: 《大秦記》曰:大秦以水精為瓦。
 
16
瓦: 《抱樸子》曰:班狄不能削瓦石為芒針。
 
17
瓦: 燕子丹曰:荊軻之東宮,臨池捨瓦投蛙,太子進金瓦。

※※※

1eca3a95970db0199840a07ce62480ac.jpg

35_85.jpg

8644ebf81a4c510f8c6f2f5d6059252dd52aa5ca.jpg

d693d3bc94314ce79c3bf5e7b8f471cb0002.jpg

ffc6fa48a6ed3ec581763bd95a77ed9a.jpg

txa2012b23c_4.jpg  

 

/ 網路的ˊ圖

 

漢代之後 -> 宋明 -> 太平御覽 -> 菜茄部二 -> 薤

《薤》
1
薤: 《爾雅》曰:葝,巨盈切。山薤。今山中多有此菜,皆如人家所種。
又曰:薤,鴻薈也。即薤菜也。
 
2
 薤: 《漢書》曰:龔遂為渤海太守,令民一口種百本薤。
 
3
薤: 《後漢書》曰:龐參為南陽太守,郡人任棠者有奇節,隱居教授。參到,先候之,棠不與言,但以薤一本、水一盂置戶屏前,自抱孫兒伏戶下。主簿白,以為倨。參思其微意,良久曰:「棠是欲曉太守也。水者,欲吾清也;拔大本薤,欲吾擊強宗也;抱兒當戶,欲吾開門恤孤也。」於是嘆息而還。參在職,果能抑強肋弱,以惠政侍人。
 
4
薤: 《魏略》曰:李孚,字子憲,為諸生,常種薤,欲以成計。有求索,不與一莖,亦不自食。時人謂之能行意。
 
5
薤: 《世說》曰:桓公坐有參軍,猗音羈,箸取物也。蒸薤不時解,其食者又不肋,而猗終不放,舉坐皆笑。
又曰:蘇峻亂,庾公南奔,見陶侃,雅相重。及食,庾啖薤,因留白。陶問:「用此何為?」庾云:「故可種。」於是尤嘆。
 
6
薤: 《列仙傳》曰:務光服蒲薤根。
 
7
薤: 《荊州圖副》曰:仲眶縣有薤山,山多野薤,因以為名。
 
8
薤: 古詞曰:薤上朝露何易稀!
 
9
薤: 潘岳《閑居賦》曰:白薤負霜。

※※※

102384160.jpg

 

20111009100330228.jpg

20091010082711867305.jpg

大黃瓜鑲肉丸湯.jpg  

20629066164e2d283415f29.jpg

 

大黃瓜鑲肉丸湯. 蔥煎包/ 網路的ˊ圖

 

漢代之後 -> 宋明 -> 太平御覽 -> 菜茄部二 -> 蔥

《蔥》 
1
蔥: 《禮》曰:凡進食之禮,蔥葉處末。又:膾春用蔥。又:脂用蔥。又:為君子擇蔥薤,必絕蒲熬。
 
2
蔥: 《爾雅》曰:茖,古百切。山蔥。茖,蔥,細莖大葉。
 
3
蔥: 《漢書》曰:龔遂為渤海太守,令人一口種五什稻蔥。
又曰:邵信臣為少府。先是,官園種冬蔥、韭,復以屋,晝夜㸐火,待溫氣乃生。奏罷之。
 
4
蔥: 《東觀漢記》曰:孔奮,字君魚,為姑臧長。時天下亂,河西獨安。前長居官數月,輒致貲產。奮在姑臧四歲,財物不增,惟老母極膳,妻子但食蔥菜。或嘲奮曰:「置脂膏中,不能自潤。」
 
5
蔥: 《義熙起居注》曰:十年,有司奏太常謝澹遣四人還家種蔥菜,免官。
 
6
蔥: 《晉書》曰:居洛陽城十里內,有園菜,欲以當課,聽引其長流,灌紫蔥。
 
7
蔥: 《晉書》曰:石勒時,石聰將叛,佛圖澄戒勒曰:「今年蔥中有蟲害人,百姓無食蔥。」俄而石聰走。
 
8
蔥: 《後秦書》曰:姚興種蔥,皆化為韭,其後兵戈日盛。
 
9
蔥: 《後周書》曰:宣帝大像年,左衛園中蔥變作韭。
 
10
蔥: 《梁書》曰:呂僧珍拜南兗州刺史,從父兄子先以販蔥為業,僧珍至,乃棄業求州官。僧珍曰:「吾荷國恩重,尾馛報效。汝等自有常分,豈可妄求叨越?當速反蔥肆耳!」
 
11
蔥: 《金樓子》曰:名山之下生蔥。蔥薤者,是古人食石種也。故語曰:「寧得一把五茄,不用金王一車;寧得一片地榆,不用明月寶珠。五茄,一名金鹽。地榆,一名玉鼓。惟此二物可煮石。
又曰:用紫芝煮石,石美如脂,食之,可更調五味,下橘皮蔥豉。
 
12
蔥: 《漢武內傳》曰:西王母曰:「仙上藥有玄都綺蔥」
 
13
蔥: 《列仙傳》曰:阮公者,鳴山上道士也。衣裘,發復耳。耳長六七寸,口中無齒。日行四百里。於山上種蔥薤,百餘年人不知也。
 
14
蔥: 《春秋玄命苞》曰:天門山上有蔥,所種畦垅悉成行。人拔取者悉絕,若請神而求,即不拔自出,奇異辛香。
 
15
蔥: 繆襲《祭儀》曰:秋祠,和羹芼以蔥。
 
16
蔥: 《西河舊事》曰:蔥嶺在敦煌西八千里,其山高大,故曰蔥嶺也。河源潛發其嶺,分為二水,一十西經休循國,國在蔥嶺也。
 
17
蔥: 郭儀恭《廣志》曰:休循國居蔥嶺,其山多大蔥。
 
18
蔥: 《華陽國志》曰:曹公既與先主語,失匕。會大震雷,先主曰:「賢人言:『迅雷風烈必變!』良有以也!」曹公亦悔失言,使人覘之,見其拔蔥,公曰:「閣耳公未覺也。」其夜先主急去。
 
19
蔥: 《廣志》曰:有胡蔥、木蔥。
 
20
蔥: 《巴南山川記》曰:有石蒜、石蔥。
 
21
蔥: 《續搜神記》曰:新野趙真家,園中所種蔥,未經抽拔,忽一日盡縮入地。后經歲餘,真之兄弟相次分散。
 
22
蔥: 揚雄《蜀都賦》曰:萬條熒熒,翠藻青黃,若摛錦布繡,望之無疆。
 
23
蔥: 潘岳《閑居賦》曰:菜則有蔥韭蒜芋,青荀紫姜,堇薺甘旨,蓼荽芬芳。

※※※

蒜頭虱目魚湯.jpg  

20110713083352_0.jpg  

蒜頭虱目魚湯/ 網路的ˊ圖

漢代之後 -> 宋明 -> 太平御覽 -> 菜茄部二 -> 蒜

《蒜》 
1
蒜: 《爾雅》曰:藶,簾閱切。山蒜。今山中多有此菜,皆如人家所種。
 
2
蒜: 《說文》曰:蒜,菜之美者,雲夢之葷菜。
 
3
蒜: 《東觀漢記》曰:李恂為兗州刺史,前柑史所種園小麥、胡蒜,悉付從事,無所留。
 
4
蒜: 謝承《後漢書》曰:江夏費遂,字子奇。為揚州刺史,悉出前柑史所種小麥、胡蒜付從事。
又曰:太原閔仲叔者,代稱節士。雖同黨之潔清,自以弗及也。同黨見其含菽飲水,遺以生蒜,受而不食。
 
5
蒜: 王隱《晉書》曰:郄詵母礎苦車,及亡,不欲車載,乃養雞種蒜,登揄八匹,輿棺至冢。
 
6
蒜: 《齊書》曰:豫章王大會賓僚,張融食炙,始畢,人便去。融欲求鹽蒜,口終不言,方搖食指,半日乃息。
 
7
蒜: 《梁書》曰:邵陵王使賊煞何智通。既擒賊,智通子敞之割炙食之。即載出新亭,四面火炙之,焦熟。敞車載錢,設鹽蒜。雇百姓食之,撤一臠,賞載錢一千,徒黨并母肉遂盡。
 
8
蒜: 《抱樸子》曰:謂夏必長而蒜、麥枯,謂冬必凋而竹、柏茂。
 
9
蒜: 《正部》曰:張騫使還,始得大蒜、苜蓿。
 
10
蒜: 《三輔決錄》曰:平陵范氏,南陽舊語曰:「前隊大夫有范仲公,鹽豉蒜果共一筒。」言其廉儉也。
 
11
蒜: 《栽縈正書》曰:栽縈曰:「吾常與陳子息于鄴東門之外,見一老父,方坐而食。其子授之蒜,食必有餘,欲棄則惜,欲持去則暑,遂盡食,於是火辛,螫其腸胃,兩目盡赤。陳子笑之,吾謂曰:」子之家中,牛羊數千而不敢食,天暑有曷死者而後食之,病子之軀,亦由是也!「
 
12
蒜: 《晉四王起事》曰:成都王穎,奉惠帝還洛陽道中,於客舍作食。宮人持斗余粳米飯以供至尊,大蒜鹽豉。到獲嘉市粗米飯,瓦盂盛之。天子啖兩盂,燥蒜數株,鹽豉而已。
 
13
蒜: 《顏氏家訓》曰:《三輔決錄》云:「前隊大夫范仲公,鹽豉蒜顆共一筒。」顆,當音魏顆之顆,北土通呼物一段為一顆蒜,俗間常語耳。故陳王《雀鷂賦》曰:「頭如蒜顆,目似擘椒。」
 
14
蒜: 崔豹《古今注》曰:蒜,茆蒜也,俗語謂之小蒜。胡國有蒜,十子共為一株,二籜裹之,名為胡蒜,尤辛于小蒜,俗人謂之大蒜。
 
15
蒜: 《冤報記》曰:梁廬陵王蕭績在荊州時,常遣從事量括民田。南陽樂孟卿亦充一使,夠援舍人韋破虜發遣試敕,失王本意。及孟卿以數誤得罪,破虜惶懼,不敢引愆,但誑孟卿:「公自為,當為公分雪,無勞訴也。」數日之間,遂斬於市,孟卿號叫,無由自陳,惟語人,以紙筆隨殮。死後少日,破虜在糟上看牛,忽見孟卿挈頭而入,持一碗蒜齏與之。破虜驚呼奔走,不獲己而服之,因爾病,未幾乃卒。
 
16
蒜: 《廣五行記》曰:唐咸亨四年,洛州司戶唐望之冬集計至五品,進止未出。間有僧來覓,初不相識,延之共坐。少頃,問曰:「貧道出家人,得飲食亦少,以公名,故暗相記,能設一頓鲙否?」司戶欣然,即處公買魚。此僧云:「看有蒜否?」司戶家人云:「蒜盡。」僧云:「蒜盡,去也!」即起,留之云:「蒜盡,遣登掾。」僧云:「蒜既盡,不可更住!」苦留不止。司戶果無疾暴亡。
 
17
蒜: 延薦《與李文德書》曰:五折張騫大宛之蒜。
 
18
蒜: 潘尼《釣賦》曰:西戎之蒜,南夷之姜。


※※※

 

9534185_211331335000_2.jpg

 

2010825161230622.jpg

 

xin_2130705111754656287038.jpg  

bk160-033b.jpg

 

 

 

20130706132558_xdwxwzxo.jpg

 

6297957_110511613171_2.jpg

128408_201303260921181BRdE.jpg

u=3102289765,549581159&fm=23&gp=0.jpg  

 

紫芋鑲苦瓜-苦瓜汁/ 網路的ˊ圖

漢代之後 -> 宋明 -> 太平御覽 -> 菜茄部三

《菜茄部三》

《瓜》 
1
瓜: 《易·姤卦》曰:九五,以杞瓠瓜,含章,有隕自天。杞,木之柔者。瓠瓜,果之大者。
 
2
瓜: 《龍魚河圖》曰:瓜有兩鼻者,煞人。
 
3
瓜: 《詩》曰:文王之興,本由太王也。綿綿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興也。《箋》云:瓜植稻實,繼先歲之瓜,必小,狀似紩,故謂之瓞。綿綿然,若將無長大時。興者,喻后稷乃帝嚳之胄,封於邰。其後公劉失職,遷於豳,居沮漆之地。歷世亦綿綿然,至太王而得其民心,而生王業。故本周之興,云于沮漆也耳。
 
4
瓜: 《大戴禮》曰:五月乃瓜。乃者,治瓜之辭也。瓜也者,始食瓜。八月削瓜,畜瓜時也。
 
5
瓜: 《禮》曰:為天子削瓜者,副之,巾以絺;副,拆也。既削,四析之,乃橫斷而巾復焉。為國君,華之,巾以绤;華,中裂之,不誓析也。為大夫,累之;累,倮也。不以巾復也。士,疐之;不中裂,橫斷,去疐而已。音帝。庶人,龁之。不橫斷。
 
6
瓜: 又《月令》曰:仲冬之月,行秋令,則天時雨汁,瓜瓠不成。雨汁者,水雪雜下。
 
7
瓜: 《左傳》曰:齊侯使連稱、管至父戍葵丘,瓜時而往,曰:「及瓜而代。期戍,公問不至;請代,不許。故謀主亂。
 
8
瓜: 《春秋運斗樞》曰:遠《雅》《頌》,著倡優,則李生瓜。
 
9
瓜: 《論語》曰:子路曰:「佛肸以中牟叛,子之欲往也,如之何?」鐘曰:「然,有是言,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緇』?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10
瓜: 《爾雅》曰:瓞,大結切。瓝,步角切。其紹瓞。郭璞注曰:俗呼瓝瓜為瓞。紹者,瓜蔓緒亦著子,但小如瓝耳。
 
11
瓜: 《史記》曰:邵平者,故秦東陵侯。秦破,為布衣。貧,種瓜長安城。東瓜美,故世謂東陵瓜。
 
12
瓜: 《漢書·地理志》曰:敦煌,故瓜州地,生美瓜。
 
13
瓜: 《續漢書》曰:牽牛星,荊州謂之河鼓,主關梁,織爬犄瓜果。
又曰:安帝玄初三年,有瓜異本共豎一瓜蒂,時以為:瓜者,外也。離本而實,女子外屬之像也。是時,閻皇后與外親耿寶共譖太子,廢為濟陰王,更外迎濟北王子犢,立之。
 
14
瓜: 袁山松《後漢書》曰:建和二年,河東瓜兩體共蒂。
 
15
瓜: 《後漢書》曰:施建,字君子,沛人也。家貧,母老,常鬻力供養,種瓜自給。
 
16
瓜: 應邵《漢官儀》曰:太棍果丞,官別在外,掌棍逑菜茹。
 
17
瓜: 《吳志》曰:步騭,字子山,臨淮淮陰人。避難江東,單身窮困。與廣陵衛旌同年相善,俱以種瓜自給。晝勤四體,夜誦經傳。會稽焦征羌,郡之豪族,《吳錄》曰:征羌名矯,常為征羌令。人客放縱。騭與旌求食其地,懼為所侵,乃共修刺奉瓜也。
 
18
瓜: 《吳錄》曰:姚翁仲,常種瓜菜灌園,以供衣食。時人或餉,一無所受。
 
19
瓜: 《晉書》曰:咸寧二年,嘉瓜同蒂,生于成都。
又曰:皇甫謐,年二十不學,游蕩無度,或以為癡。常得瓜果,輒進叔母任氏。任氏曰:「《孝經》云:『三牲之養,猶為不孝。』汝今年餘二十,目不存教,心不入道,尾馛慰我。」皇甫謐《自敘》同。
又曰:桑虞,仁孝自天。年十四喪父,毀瘠過禮。虞有園,宅北數里,瓜果初熟,有人逾砸筩之。虞以園援多棘刺,恐偷見人驚走而致傷損,乃使奴為之開道。及偷負瓜將出,見道通,聞虞使除之,乃送所盜瓜,叩頭請罪,歡然盡以瓜與之。
 
20
瓜: 《齊書》曰:建玄初,武帝即位,到捴為司徒左長史。先是,武帝與捴同從宋明帝,射雉郊野,渴倦,捴得青瓜,與上對剖食之。
又曰:竟陵王子良,夏月客至,為設瓜飲。
又曰:郭原平,以種瓜為業。大明七年,大旱,瓜瀆不復通舡。縣令劉僧秀憫其窮老,開瀆下水與之。原平曰:「普天大旱,百姓俱困,豈可滅溉田之水,以通運瓜之舡?」乃步他道,往錢塘謊恤。
 
21
瓜: 沉約《齊書》曰:韓靈敏早喪父,兄靈珍至孝,母亡,家貧無以葬,與靈種瓜。靈敏朝采,暮還復生,未嘗減耗,葬事由此舉。《孝子傳》同。
 
22
瓜: 《梁書》曰:任昉卒,武帝聞問,方食西苑綠沉瓜,投之于盤,悲不自勝,因屈指曰:「昉少時,常恐不滿五十。今四十九,可謂短命」。
又曰:郭祖深清儉,常紡奘布衣。素木案,食不過一肉。有姥餉一青瓜,祖深報以匹帛。有富人,效之以貨,鞭而徇賁,朝野憚之。
又曰:鄭灼,字茂昭,勵志好學。多苦心熱,若瓜時,輒偃臥,以瓜鎮心,起便讀誦。其篤志如此。
 
23
瓜: 《北齊書》曰:蘭欽為廣州刺史,前柑史新渝侯。映之薨,南安侯恬權行州事,冀得即真。及聞欽至嶺,厚貨廚人,途刀以毒,削瓜進之,欽及愛妾俱死。帝聞大怒,檻車收恬,削爵土。
 
24
瓜: 《後魏書》曰:楊愔典選,多以言貌取人。時謗詞云:「尚書典選,似貧人買瓜,惟取大者。」
又曰:郭祚以本官領太子少師。祚常從世宗幸東宮,肅宗幼弱,祚懷一黃㼐,出奉肅宗。時應詔左右,趙桃弓深為世宗所信,祚私事之,時人謗祚者,號為「桃弓仆射,黃㼐少師。」
 
25
瓜: 《後周書》曰:王羆性儉率。常有客與羆食瓜,客削瓜,侵膚稍厚,羆意嫌之。及瓜皮落地,乃引手就地取而食之,客甚有愧色。
又曰:趙王招知隋文欲遷周鼎,密欲圖之,藏兵刃於帷席之間,后院亦伏壯士。文帝從者多在閣外,惟楊弘玄胄坐于戶側,招以佩刀割瓜啖隋文,未之疑。玄胄覺變,扣刀而入,招乃以大觴親飲胄酒。
 
26
瓜: 《北史》曰:宋瓊,字普賢,以孝稱。母曾病,季秋月思瓜。瓊夢想見之,求而遂獲,時人異之。
 
27
瓜: 《隋書》曰:文帝用法定制,行署取一錢已上,聞見不告言者,坐至死。自此,四人共盜一欀桶,二人同竊一瓜,事發,即時行決。
又曰:秦孝王俊,奢侈過甚,頗好於內。妃崔氏,性妒,甚不平之,遂於瓜中進毒。俊由是遇疾,徵還京師。上以其奢縱,免官,以王就第。
 
28
瓜: 《唐書》曰:杜如晦薨后,太宗食瓜,美,愴然始之,遂輟其半,使置之於靈坐。
又曰:高宗子八人,武后所出者,自為行弟。長曰孝敬皇帝,監國仁明,為后所忌而鴆之。次曰雍王,賢,為太子。次曰中宗,次曰睿宗。及孝敬遇害,諸弟嘗所不安,晨夕懷懼,雖父母之前,無由敢言。乃作《黃臺瓜詞》,令樂人歌之,欲微悟上意。歌曰:「種瓜黃臺下,瓜熟子離離。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尚由可,四摘抱瞞彘。」然太子竟亦流竄於黔州。
又曰:德宗建中初,誤以高力士養女楊氏歸為沉太后。是時沉氏故老已盡,無識太后者。上密使中人就洛陽視高氏年狀,頗同曩時。太后常削瓜哺上,刃傷左拇指。高氏常剖瓜,亦傷左拇指。中人皆閹官、女子,且非審識太后,見上仁孝,有殊喜,莫敢沮者。高氏辭曰:「實非太后。」具陳族姓內外以自明。
又曰:貞玄四年夏,右神策軍獻瑞瓜,三蔓各為一蒂,而生三瓜。
 
29
瓜: 《莊子》曰:朽瓜化為魚,物植典也。
 
30
瓜: 《墨子》曰:今有入人場園,取人瓜者,得罰;今擲覲侯,攻伐逾竊人瓜者數千萬,而自曰義也。
 
31
瓜: 《秦子》曰:食瓜者雖去蒂,何以連其根?
 
32
瓜: 《孫卿子》曰:皋陶之色如削瓜。
 
33
瓜: 《抱樸子》曰:五原蔡誕,入山而還,欺家人云:「至昆侖山,有玉瓜,其形如世間瓜,但為光明洞徹而堅,須以玉井水洗之,便軟,而可食。」
又曰:曾參鋤瓜,三足烏集其冠,孝故也。
 
34
瓜: 《家語》曰:曾子蕓瓜,而誤斷其根。曾晳怒,以大杖擊蒲俺。曾子仆地,有頃乃蘇。孔子聞之,告門弟子曰:「參來,勿內也!」曾子使人請孔子,孔子曰:「舜之事瞽瞍,小捶則受,大捶則走。參委身以待暴怒,既身死,陷父于不義,不孝孰大焉?」
 
35
瓜: 《古文奇字》曰:秦改古文為大篆及隸字,周人多誹謗怨恨。秦苦天下不從,而諸生到者,拜為郎,凡七百人。密種瓜於驪山硎谷中溫處,瓜實成,使上書曰:「瓜冬有實。」有詔下博士諸生,說之,人人各異說,則皆使往視之,而為伏機。諸生賢儒皆致焉,方相難不決,因發機,從上填之,以土皆壓終。
 
36
瓜: 《古文瑣語》曰:初,刑史子臣謂宋景公:「贛今已往五月五日,臣死;後五年五月丁巳,吳亡;以後五祀八月辛巳,君薨。」刑史子臣至死日,朝見景公,夕死。後吳亡。景公懼,思刑史子臣之言,將至死日,乃逃于瓜圃,遂死之。求得,已蟲矣。
 
37
瓜: 賈誼《新書》曰:昔梁大夫宋就為邊縣令,與楚鄰界。梁亭楚亭皆種瓜,梁亭劬力數灌,其瓜美;楚人窳而稀灌,其瓜惡。楚令以梁瓜之美,怒其瓜之惡,因往夜竊,搔梁瓜,皆有焦者矣。梁亭覺,請其尉,欲執搔襯尷。宋就曰:「是構怨分禍之道也。」令人竊為楚亭夜灌其瓜,令勿知也。楚亭旦而往,瓜則已灌。瓜日以美,楚亭往而察之,則梁亭之為也。楚令大悅,因以聞楚王。楚王聞之,悅梁之陰讓也,乃謝以重幣,而友於梁王。《新序》同。
 
38
瓜: 裴淵《廣州記》曰:有瓜冬熟,號為金釵,味乃甜美。
 
39
瓜: 《廣志》曰:瓜之所出,以遼東、廬江、敦煌擲曛為美。有鳥瓜、貍頭瓜、蜜筒瓜、挪帝瓜、龍蹄瓜、羊髓瓜、又有魚瓜、犬瓜,如斛,出涼州。陽城有青登瓜,大如三升魁。有桂枝瓜,長二尺餘。蜀地溫,食瓜至冬熟。有春日瓜,細小,小瓣,宜藏,正月種,三月成。有秋泉瓜,秋種,十月熟,形如羊角,色蒼黑。
 
40
瓜: 《列仙傳》曰:溪人者,南郡編人。居山間,有仙人常止其家,從之買瓜。教之練瓜,與附子、桂實服之,一年能飛,登山入水,涂卻海邊。
又曰:服閭者,不知何許人,常涂卻海邊諸祠中。有三仙,於祠中博賭瓜,雇閭使擔黃瓜數十頭,令瞑目,及上方丈山。
 
41
瓜: 《神仙傳》曰:葛公,冬為客設生瓜。
 
42
瓜: 《漢武內傳》曰:西王母謂上玄夫人曰:「後造朱炎山陵,食靈瓜,其味甚好。顧此未久,已七千歲矣。」
又曰:仙之上藥,有空同靈瓜,四劫一實也。
 
43
瓜: 《道訊萵》曰:褚雅,字玄通。人與共居,常取水灑掃。或夏月種瓜,恣人來取。
 
44
瓜: 《伏侯古今注》曰:孝平帝玄年,武陵縣生瓜,花如蔥,紫色,實如小麥,墮地復生。
 
45
瓜: 郭子橫《洞冥記》曰:有龍肝瓜,長一尺,花紅葉素,生於冰谷,所謂冰谷素葉之瓜。
 
46
瓜: 《零陵仙賢傳》曰:李融,字玄音,承陽人。固姑侯相使其為政,得吏民心,屢致祥瑞,甘瓜六子共莖。璽書慰勞,遷廣漢太守。
 
47
瓜: 《南岳夫人內傳》曰:夫人姓魏,孟存,性樂神仙。季冬之月,夜半清明,有四真人,并可年二十餘,天姿秀穎。至靜室,因設酒肴,陳玄紫撩,降實靈瓜。
 
48
瓜: 《太山黃庭內景經注》曰:大霍山下有洞臺,司免畕之府也。中有神靈瓜,食之者至玄也。
 
49
瓜: 《荊楚歲時記》曰:七月七日,設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布網于瓜上,則為得巧。
 
50
瓜: 劉向《別錄》曰:尹都尉書有《種瓜》篇。
 
51
瓜: 《鄭玄別傳》曰:民有獻嘉瓜者,異本同實。縣欲表府,文詞鄙略,君為改作,又著頌一篇,侯相高其才。
 
52
瓜: 《吳越春秋》曰:吳夫差為越所敗,遁而去,得自生之瓜,其實已熟,掇而食之,問左右曰:「是乃冬有瓜,近道而人不食,何也?」煮右曰:「盛夏之時,人食生瓜,起居道旁,瓜子復生,故人惡食。」
 
53
瓜: 夏侯曾先《會稽記》曰:曹娥父溺死,娥檻逑浮其處,即得父尸。
 
54
瓜: 《博物志》曰:人以冷水自漬至膝,可頓啖數十枚瓜;漬至腰,啖轉多;至頸,可啖百餘枚。所漬水,皆作瓜氣瓜味。
 
55
瓜: 《搜神記》曰:吳時有徐光,常行幻術。於市里從人乞瓜,其主弗與,便從索瓣種之。俄而瓜蔓延生花實,乃取食之,因賜觀者。及視所赍,皆亡耗矣。
 
56
瓜: 《幽明錄》曰:安定人周敬,種瓜時亢旱,鬼為梿水澆瓜,瓜大滋繁。問姓名,不答。還白父:「常有惠於人否?」父曰:「西郭樊營,先作郡吏,償官數百斛米,我時以百斛助之,其人已死。」
又曰:孫鍾,富春人,堅父也。與母居,至孝篤信,種瓜為業。有三少年,容范嘻麗,詣鍾乞瓜。受樂尾覼,為設食出瓜,禮敬殷勤。臨去曰:「我等司命,感郎見接之厚!」送出門,三人曰:「山中可作冢。」復言「『欲連世封侯,為數世天子。』」鍾曰:「數世天子!」言訖,悉化成白鵠。
 
57
瓜: 《列異傳》曰:遼東丁伯昭,自說其有客,字次節,既死,感見待恩,常為本家致奇異物。試臘月中從索瓜,得美瓜數枚來在前,不見形也。
 
58
瓜: 《述異記》曰:豫章郡有盧松村,羅根生于此村側墾荒種瓜,又於外立一神壇。瓜始引蔓,清晨行之,忽見壇上有新板墨書,曰:「桿是神地所游處,不得停止種殖,可速去!」根生拜謝跪咒,曰:「竊疑村人利此熟地生苗,容或假托神旨以見驅斥。審是沙蔡,愿更朱書賜報。」明早往看,向板猶存,悉以朱代墨。
 
59
瓜: 任昉《述異記》曰:漢章帝玄年,上虞獻艘斠瓜,一實五色。
又曰:吳桓王時,會稽生五色瓜。今吳有五色瓜,歲充貢獻。
 
60
瓜: 《五行記》曰:梁吏部尚書何敬容,夏患瘧疾,寄在蔣山道士館。時忽見一人,玄衣大帽,立在帳側,自稱楊胡靈,將瓜四枚,云與公。少時言訖,因不見。后數月,敬容以罪免官。
 
61
瓜: 《本草經》云:瓜,一名土芝。
 
62
瓜: 《吳氏本草》曰:瓜子一名瓣,七月七日彩,可作面脂。
 
63
瓜: 劉禎《瓜賦》曰:禎在曹植坐,廚人進瓜,禎為立成辭曰:「含金精之流芳,冠眾瓜而作珍。投諸清流,一浮一藏。片以金刀,四剖三離。承之雕盤,幕以纖絺。甘侔蜜房,冷甚冰圭。
 
64
瓜: 嵇含《甘瓜賦序》曰:世云三芝,瓜處一焉,謂之土芝。
 
65
瓜: 張載《瓜賦》曰:羊箘壟掌,桂枝蜜筒,玄表丹里,呈素含紅,豐敷外偉,綠瓤內醲。
 
66
瓜: 傅玄《瓜賦》曰:白者如素,黑者如漆,黃逾金箱,青侔含翠。舊有蜜筒,及青括樓,嘉味溢異,鮮類寡疇,一嚙之傾,至三搖頭。細肌蜜理,多瓤少瓣。豐旨絕異,食之不饣肙。音烏懸切。
 
67
瓜: 陸機《瓜賦》曰:夫其種族類數,則括樓定挑,黃扁白搏,金釵蜜筒,小青大班,玄骭素腕,貍首虎磻,東陵出於秦谷,桂髓起於巫山。
 
68
瓜: 夏侯孝若《梁田賦》曰:入果林,造瓜田。摘虎掌,拾黃班。落蒂離母,漬於寒泉。
 
69
瓜: 左思《蜀都賦》曰:其圃有瓜疇芋區。
 
70
瓜: 王廙《洛都賦》曰:瓜則桂枝、括樓,綠瓤青饑,消暑蕩饣肙,解渴療饑。
 
71
瓜: 《樂府歌詩》曰: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瓜田不納履,李下不征遐。
 
72
瓜: 《古詩》曰:甘瓜抱苦蒂,美草生荊棘。愛利防有刀,貪人自還賊。
 
73
瓜: 阮籍詩曰:昔聞東陵瓜,近在青門外。連畛短阡陌,母子相拘蒂。
 
74
瓜: 張華《真人篇》曰:朱李生東苑,甘瓜出西郊。
 
75
瓜: 曹植《求祭先王表》曰:乞請水瓜五枚。

http://ctext.org/taiping-yulan/zh

※※※

美網女單決賽 小威對決好友丹麥甜心

作者楊明娟 | 中央廣播電台 – 2014年9月6日 上午6:25.

世界球后、美國女將小威廉絲(Serena Williams)5日以6比1、6比3直落二擊敗第17種子俄羅斯女將瑪卡洛娃(Ekaterina Makarova),晉級決賽。

美網女單冠軍賽將在7日舉行,小威將對上好朋友、丹麥甜心瓦芝妮雅琪(Caroline Wozniacki)。如果小威獲勝,不但能完成個人在美網的三連霸,也將是美網自公開賽年代以來,第二位達成這項紀錄的選手。前一位完成這項傲人紀錄的是美國名將艾芙特(Chris Evert),她在1975年至1978年締造美網四連霸。

今年32歲、高居世界第一的小威本球季在大滿貫賽表現不佳,其中澳洲網球公開賽(Australian Open)在第四輪落敗、法國公開賽(French Open)止步於第二輪、英國溫布頓網賽(Wimbledon)則在第三輪就遭到淘汰。在今年最後一項大滿貫賽美網,終於挺進決賽,而且奪冠呼聲高。

 

 810782_20140906_600_28.jpg

810782_20140906_600_29.jpg  


毛加恩告退? 簡浩穿「毛」衣

自由時報 – 2014年9月6日 上午6:11

〔自由時報記者卓佳萍/台北報導〕璞園混血射手簡浩於海峽盃歸隊,面對浙江稠州時卻穿著隊友毛加恩31號球衣,似乎預告毛毛已告別戰場,他解釋因球隊還沒做新球衣,先穿毛加恩的戰袍頂著。

璞園昨以72:87輸球,簡浩射手本色再現,三分球7投3中,次節還漂亮助攻洋將泰瑞爾第一時間灌籃,簡浩表示,很開心回到場上,投進第一個三分球時,逐漸找回比賽感覺,3記三分球算是有達標。

至於讓簡浩穿毛加恩球衣上場,預告毛加恩可能在第12季SBL退休,他目前人在璞園擔任董事長特助秘書,跟上季退役的陳信安相同。

璞園引進2名洋將,昨天泰瑞爾先上場,攻下16分、7籃板,另一名選手卡密斯因拉肚子坐在場邊觀戰,助理教練劉義祥表示,接下來會同時登錄2名洋將,但只會讓一人上場,預計帶2名洋將到日本參加交流賽,12日出發,15日返國。

 

810772_20140906_600_23.jpg


只等到一紙感謝函 猿下放兩國手

自由時報 – 2014年9月6日 上午6:11.

〔自由時報記者郭羿婕/高雄報導〕

盼不到好消息,桃猿不再堅持以23人應戰,昨天賽前把近況正夯的亞運國手陳俊秀、郭嚴文下放二軍,拉上昨役先發投手郭駿傑、內野手郭修延。

棒協感謝球團 回應延後徵召

仁川亞運棒球隊3日展開集訓,陳俊秀、郭嚴文等5名被列管徵召的中職球員,當天準時向台灣隊報到,但因還有被列管的旅外選手延後報到,猿隊因而發函給體育署與棒協,希望比照辦理。

猿隊直到昨天賽前還在「等一個交代」,撐到下午5點半才確認球員異動。不過,棒協下午近4點已發新聞稿,僅強調:「本會對於按時報到球員表示肯定,尤其正值職棒賽季的鄭凱文、陳俊秀、郭嚴文、羅嘉仁、林琨笙的報到,更令人感到難能可貴,也對於所屬的中信、義大、Lamigo等球團的支持,特表感謝之意!」

正值下半季爭霸關鍵,猿隊主砲「小胖」林泓育因父喪告假逾半個月,前天剛回二軍,預計下週才能重返一軍,打線又少了手感正燙的陳、郭兩人,戰力大損。球團發文給體育署和棒協,要求公平,而非一套規定、兩套標準,換來的只是「感謝」。

王躍霖比賽中 延至11日報到

「沒回應就放棄吧!」猿隊總教練洪一中表示,野手比投手更需要維持比賽感覺,「我們只是希望球員能持續出賽,比較容易維持狀況和手感,但若相關單位認為這是最好的方式,那就這樣,我們沒意見。」

棒協同時表示,在接受服補充兵役列管的9名亞運國手中,美職小熊隊投手王躍霖因打季後賽,改為11日左右報到,但這與「規定」不符,體育署已請棒協盡速向小熊球團及大聯盟說明,要求王躍霖應遵照切結書規定即日返國集訓。

體育署也要求棒協針對旅外球員徵召作業進行檢討,避免再發生類似問題。


※※※

後注:

約今天中午11點~12點餐廳,隔壁房東太太像在看附近鄰居的小孩的樣子就先在房東家店門口洗些小孩用的藤椅板凳;穿黑衣的20~30歲的男生也像要看刺青店的一些年輕人的問題得先把自用客車停在還沒開門的腳底按摩店門口得找隔壁男生群聊事情的樣子,像在救人的表情;隔壁鄰居的其他太太來這餐廳買小魚乾辣椒豆乾+苦瓜+酸江豆,得覺得這間餐廳的玻璃門店內有這些問題;第6桌像是中餐廳媳婦將來約50~60歲的樣子+2個約20~30歲的女兒;那姐妹長得像中餐廳媳婦的老公昨晚店裡打烊時看台北小叔的網頁得討論版的"幫助漸凍人"裡得穿帆布鞋跑大學操場得淋冰水的女生,那討論版可以放影片跟圖片之類的,台北小叔也有跟運動鞋店的同事一起拍影片,小叔就拿著塑膠桶裝冰水的說:江總或分店的郭經理一起參與這項公益活動,我捐一日薪水去捐給漸凍人公益團,小叔說完捐款就自己淋一桶冰水的臉和身體都全濕,也有小叔的同事拍吃冰棒的影片,中餐廳媳婦的老公邊笑邊說耍寶喔,所以有外帶的客人點這餐廳的蝦仁炒飯+炒A菜,中餐廳媳婦的老公也不覺得這些有什麼問題?餐廳對中餐廳媳婦的老公只是賺錢用的還今天早上請小孩喝便利商店的百香多多綠茶得叫小孩幫忙餐廳店裡,中餐廳媳婦的老公再吃著菜市場的裸仔麵的坐第11桌,再把一些中式的湯請坐在第3桌的小孩喝,中餐廳媳婦的老公再喝便利商店的翡翠柚子綠茶;中餐廳媳婦心想:你要是喜歡給小孩吃,就給小孩吃好一點吧,因為你把小孩扯到你的爸爸的餐廳的店才你沒有心情再跟小孩吃些特別得了?

約今天中午12點~1點餐廳,有跟中餐廳媳婦的老公差不多年記得男生或者約50歲的男生留鬍子得穿短衣短褲得拿著便利商店的啤酒邊抽著菸,點這餐廳的外帶大份木須炒麵,說不要加胡椒,中餐廳媳婦的約40歲左右的老公在前幾天說要留鬍子,中餐廳媳婦說:你最近還是不要留鬍子好了,這樣你的臉比較不會冒痘痘,你不是臉有粉刺卡住就很容易冒痘痘又火氣大又臉有凹洞嗎?,中餐廳媳婦的老公說年輕時有留過鬍子還被以前還沒認識妳之前的交的女友說我留鬍子比較成熟比較好看。;中餐廳媳婦聽到就不說了,這外帶男客人再跟中餐廳媳婦的老公聊最近不是有甚麼油有出問題?中餐廳媳婦的老公回答這外帶木須炒麵的客人說:那個棉籽油跟塑化劑,我們餐廳是不會用這些便宜的油的;第1桌來一對穿白色跟淡藍色的父子,爸爸約50歲,兒子像那影片吃冰棒的大學生的臉型的有點黑框眼鏡的樣子,點這餐廳的水餃+榨菜肉絲湯麵+涼拌豆乾絲;第11桌來一個穿白衣的約40歲男生單獨吃的穿黑長褲+黑色軟包頭布鞋,頭髮有點掉髮,吃這餐廳的素的酸辣湯+鍋貼,有點像是有今天中餐廳媳婦遇到的問題;這時這間餐廳還沒有第2桌也沒有第3桌也沒有第5桌也沒有第7桌。

約今天下午1點~2點餐廳第1桌的第2批來一對父女或夫妻,妻子穿紅上衣,男的穿淡藍色晨跑用的之類的薄短褲,妻子可能是眼鏡行或骨科當過護士?就綁著馬尾的面無表情的在第1桌,桌上擺著這餐廳炒的高麗菜跟大份木須炒麵,桌上還有擺著類似涼拌小黃瓜之類的小菜。中餐廳媳婦的國中一年級女兒剛跟弟弟妹妹說:到底現在線上遊戲是輪到誰玩,不要搶,3個都要搶著玩就一起死算了,中餐廳媳婦的兒子就停止哭,中餐廳媳婦的國小3年級兒子跟國小4年級女兒就繼續玩線上遊戲的類似凱蒂貓畫面的廚房得炒毛豆和廚房跟餵小豬牧場的免費線上遊戲,中餐廳媳婦的國中1年級女兒也知道剛剛是姊姊都在玩得,中餐廳媳婦的國中1年級女兒就去爸爸的店那裡看電視,又是看重播的幾10年拍拍的港片之類的,中餐廳媳婦的老公坐第7桌吃這餐廳的小菜配飯的對第1桌的第2批客人聊:那個大陸跟臺灣的差別怎樣之類的;中餐廳媳婦的國小4年級女兒在房間跟弟弟聊說:老師給我的有獎問答的獎品那塑膠手鍊,我同學說要花20塊跟我買,我就把那塑膠手環賣給同學之類的;所以暑假過完了也中餐廳媳婦的3個小孩還是一直在玩免費線上遊戲的話題或者幫爸爸打工的零錢去附近買10圓店的玩具之類的買賣給兄弟姐妹間的話題。

約今天晚上5點~6點餐廳,來2個約30~40歲的類似穿女銀行員的上班族窄裙套裝或女大學裝的2個女上班族彼此不認識,一個穿白色衣服,一個穿黑色衣服,卻氣息都一樣,一個點一份涼拌豆乾絲+白醋+一份苦瓜;另個點一份小魚乾辣椒豆乾+酸江豆;其中穿黑色的問說這餐廳有沒有電話,可以先打電話再來等嗎嗎?中餐廳媳婦就拿這餐廳的名片給這女上班族,女生就拿出自備的訂書機說要把名片跟菜單訂起來,然後這2個女生其中一位問中餐廳媳婦總共她們買多少錢之類的?要跟誰結帳?;還有個行動不便的老先生約60~70歲來這餐廳要買一份苦瓜。;中餐廳媳婦的公公對中餐廳媳婦說:那鍋四季豆壞掉了,拿去丟掉,公公就拿鏟子幫兒子很用力的刷煎鍋貼的鍋貼檯;中餐廳媳婦心想:那老先生的身材圓滾滾得很像日本武士道電影的裡面和室裡的老爺之類的身材,就有點像雄雞沒被壓扁的身材,可是這樣走路都很累,因為身體太圓而腳又太軟,馬跟牛也各有走路不便的困擾,要是這餐廳沒有人提說雞或魚或牛馬得彼此得走路的困難點在哪裡?是這餐廳的小孩會很像在素食或速食店上班打工。

約今天晚上餐廳7點~8點,中餐廳媳婦去店裡洗碗,看到3個小孩被爸爸叫到店裡得先去附近得台糖超市買維他露P汽水家庭號,等於小孩出去買汽水得這10分鐘內的店裡第1桌和第11桌客人吃完,中餐廳媳婦的老公並不想馬上收店裡的桌子,在等小孩回來收,中餐廳媳婦的公公在第5桌喝洋酒的也沒有鼓勵兒子的工作態度正不正確,中餐廳媳婦剛好到店裡就收桌子,中餐廳媳婦的老公想像機車店老闆這樣坐在門口,剛好有一群逛夜市之類的20~30歲的約10人的騎機車的一群朋友在這餐廳的對面看手機或聊天之類的,中餐廳媳婦的老公已經40歲的也對外面的20歲得這些年輕人有點排斥,中餐廳媳婦的公公70歲得看到店外那群人停在餐廳對面很久,中餐廳媳婦的公公有跟40歲兒子一樣排斥外面類似大學生的年紀的一群年輕人的情形。中餐廳媳婦的公公在回到廚房找韓國的海苔之類的包裝也餐廳冰箱冰一些公公親戚的私有的韓國甜辣醬之類的進口食品,可是韓國親戚跟來台灣的公公都不熟也台北跟台中的親戚都不熟的卻每年過年的姑媽會寄台北的一箱饅頭說送給餐廳公公?親戚只有食物的關係?沒甚麼話題,台北姑爹也沒有因為姊姊的弟弟來台北玩就很熱情得放下手中的工作得陪公公去逛一下台北,就有點應付類似公公跟中餐廳媳婦老公得跟3個小孩來台北玩的親戚,可是中餐廳媳婦的老公去台北只想玩得就卻看不出來這台北姑媽的小孩對來台北玩得台中親戚的問候算是冷還是熱?;今天下午2點40左右,中餐廳媳婦的老公叫中餐廳媳婦去倒垃圾,中餐廳媳婦看到刺青店的是很基本的事業是沒穿衣服的幾個男木工在做木工或木櫃子,穿著店面的"甕雞"之類的紅色制服的餐廳員工來這刺青店談事情,穿著藍白的衣服的男生在這家刺青店的店門口像上班族一樣的把汽車開到這刺青店門口等什麼似的,中餐廳媳婦的老公和公公和小孩常看到店內有很多次這些基本的事業對話卻她老公一直進入不了沒穿衣服或穿紅衣或穿藍白上班衣得要談的重點,中餐廳媳婦的公公就醫方面對刺青店得這些鄰居不熟也對餐廳得逛夜市的那群大學生不熟也對今天下午5點來買的老人家或銀行粉領族要看到問題都不熟,也就有時候只是想在兒子孫子旁比較安全的樣子,就繼續一家子看電視的連續劇或日本美食大胃王的節目;中餐廳媳婦心想:今天公公邊找韓國食品邊看冰箱裡的貨品得邊唱日本老歌,所以如果她對公公說:也許你兒子打籃球或彈樂器的可能會比煮菜來的快樂,老人家邊唱日本老歌邊煮菜也許對心情的安撫也沒有幫助?,公公也不相信?公公覺得有自己家族的廚房才有安全感之類的?

※※※

漢代之後 -> 清代 -> 全唐詩 -> 卷七百七十七

《卷七百七十七》

《古意》 邢象玉著
1
家中酒新熟,園裏葉初榮。佇杯欲取醉,悒然思友生。
 
2
忽聞有奇客,何姓複何名。嗜酒陶彭澤,能琴阮步兵。
 
3
何須問寒暑,徑共坐山亭。舉袂祛啼鳥,揚巾掃落英。
 
4
心神無俗累,歌詠有新聲。新聲是何曲,滄浪之水清。

 

 
《採蓮曲》 張敬徽著
1
游女泛江晴,蓮紅水複清。競多愁日暮,爭疾畏船傾。
 
2
波動疑釵落,風生覺袖輕。相看未盡意,歸浦棹歌聲。
 

 

《採蓮》 徐玄之著
1
越豔荊姝慣採蓮,蘭橈畫楫滿長川。秋來江上澄如練,
映水紅妝如可見。此時蓮浦珠翠光,此日荷風羅綺香。
 
2
纖手周遊不暫息,紅英爛熳殊未極。夕鳥棲林人欲稀,
長歌哀怨採蓮歸。

 

 
《同崔員外溫泉宮即事》 郭汭著
1
輦輅移雙闕,宸游整六師。天回紫微座,日轉羽林旗。
 
2
雷氣寒戈戟,軍容壯武貔。弓鳴射雁處,泉暖躍龍時。
 
3
惠化成觀俗,謳謠入賦詩。同歡王道盛,相與詠雍熙。

 

 
《題沈黎城》 權徹著
1
蘇子臥北海,馬翁渡南洲。跡恨事乃立,功達名遂休。
 
2
夜聞羽書至,召募此邊州。鐵騎耀楚甲,玉匣橫吳鉤。
 
3
雪厚群山凍,蓬飛荒塞秋。久戍曷辭苦,數戰期封侯。
 
4
不學豎儒輩,談經空白頭。

 

 
《登樂游原懷古》 豆盧回著
1
緬惟漢宣帝,初謂皇曾孫。雖在繈褓中,亦遭巫蠱冤。
 
2
至哉丙廷尉,感激義彌敦。馳逐蓮勺道,出入諸陵門。
 
3
一朝風雲會,竟登天位尊。握符升寶曆,負扆禦華軒。
 
4
赫奕文物備,葳蕤休瑞繁。卒為中興主,垂名於後昆。
 
5
雄圖奄已謝,餘址空複存。昔為樂游苑,今為狐兔園。
 
6
朝見牧豎集,夕聞棲鳥喧。蕭條灞亭岸,寂寞杜陵原。
 
7
冪zx野煙起,蒼茫嵐氣昏。二曜屢回薄,四時更涼溫。
 
8
天道尚如此,人理安可論。

 

 
《靜女歌》 張南容著
1
靜女樂於靜,動合古人則。妙年工詩書,弱歲勤組織。
 
2
端居愁若癡,誰複理容色。十五坐幽閨,四鄰不相識。
 
3
夭夭鄰家子,百花裝首飾。日月淇上游,笑人不逾閾。
 
4
河水自濁濟自清,仙台蛾眉秦鏡明。為照齊王門下醜,
何如漢帝掌中輕。
 

 

《古興二首》 沈徽著
1
蔓草自細微,女蘿始夭夭。夤緣至百尺,榮耀非一朝。
 
2
敷色高碧嶺,流芳薄丹霄。如何摧秀木,正為餘波漂。
 
3
莖葉落岩跡,英蕤從風飆。洪柯不足恃,況乃托陵苕。
 
4
長安富豪右,信是天下樞。戚裏笙歌發,禁門冠蓋趨。
 
5
攀雲無醜士,唾地盡成珠。日晏下雙闕,煙花亂九衢。
 
6
恩榮在片言,零落亦須臾。何意還自及,曲池今已蕪。

 

 
《晚望》 林琨著
1
清晨孤亭裏,極目對前岑。遠與天水合,長霞生夕林。
 
2
蒼然平楚意,杳靄半秋陰。落日川上盡,關城雲外深。
 
3
方予事岩壑,及此欲抽簪。詩就蓬山道,還茲契宿心。

 

 
《陽春歌》 吳象之著
1
簾低曉露濕,簾卷鶯聲急。欲起把箜篌,如凝彩弦澀。
 
2
孤眠愁不轉,點淚聲相及。淨掃階上花,風來更吹入。

 

 
《少年行》 吳象之著
1
承恩借獵小平津,使氣常游中貴人。
 
2
一擲千金渾是膽,家無四壁不知貧。

 

 
《晚至鄉亭》 鄭德玄著
1
長亭日已暮,駐馬暫盤桓。山川杳不極,徒侶默相看。
 
2
雲夕荊台暗,風秋郢路寒。客心一如此,誰複采芳蘭。

 

 
《舟行旦發》 張軫著
1
夜帆時未發,同侶暗相催。山曉月初下,江鳴潮欲來。
 
2
稍分揚子岸,不辨越王台。自客水鄉裏,舟行知幾回。

 

 
《奉和夏日遊山應制》 蔡文恭著
1
首夏林壑清,薄暮煙霞上。連岩聳百仞,絕壑臨千丈。
 
2
照灼晚花鮮,潺湲夕流響。悠然動睿思,息駕尋真賞。
 
3
掞彼渦川作,懷茲洛濱想。竊吹等齊竽,何用承恩獎。

 

 
《旅泊江津言懷》 賈宗著
1
征途幾迢遞,客子倦西東。乘流如泛梗,逐吹似驚蓬。
 
2
飄颻萬裏外,辛苦百年中。異縣心期阻,他鄉風月同。
 
3
雲歸全嶺暗,日落半江紅。自然堪迸淚,非是泣途窮。

 

 
《大樑行》 唐堯客著
1
客有成都來,為我彈鳴琴。前彈別鶴操,後奏大樑吟。
 
2
大樑傷客情,荒台對古城。版築有陳跡,歌吹無遺聲。
 
3
雄哉魏公子,疇日好羅英。秀士三千人,煌煌列眾星。
 
4
金槌奪晉鄙,白刃刎侯嬴。邯鄲救趙北,函谷走秦兵。
 
5
君子榮且昧,忠信莫之明。間諜忽來及,雄圖靡克成。
 
6
千齡萬化盡,但見汴水清。舊國多孤壘,夷門荊棘生。
 
7
蒼梧彩雲沒,湘浦綠池平。聞有東山去,蕭蕭班馬鳴。
 
8
河洲搴宿莽,日夕淚沾纓。因之唁公子,慷慨此歌行。

 

 
《秋日送別》 朱晦著
1
荒郊古陌時時斷,野水浮雲處處秋。
 
2
唯有河邊衰柳樹,蟬聲相送到揚州。

 

 
《送人歸山》 石召著
1
相逢唯道在,誰不共知貧。歸路分殘雨,停舟別故人。
 
2
霜明松嶺曉,花暗竹房春。亦有棲閑意,何年可寄身。

 

 
《早行遇雪》 石召著
1
荒郊昨夜雪,羸馬又須行。四顧無人跡,雞鳴第一聲。

 

 
《送安養閻主簿還竹寺》 林珝著
1
分手怨河梁,南征曆漢陽。江山追宋玉,雲雨夢襄王。
 
2
醉裏宜城近,歌中郢路長。更尋棲枳處,猶是念仇香。

 

 
《晚投南村》 衛葉著
1
客行逢日暮,原野散秋暉。南陌人初斷,西林鳥盡歸。
 
2
暗蓬沙上轉,寒葉月中飛。村落無多在,聲聲近擣衣。

http://ctext.org/quantangshi/777/zh

※※※

584.jpg  

ED0202170007a.jpg   1327798226_81385400.jpg

1206503619690_000.jpg

20120624233818_KTYyw_thumb_600_0.jpg

/ 網路的ˊ圖

※※※

201009150148384734.jpg 

13283965_346943.jpg

 20110822053817135.jpg

200905021236305526.jpg  

u107370455_12eb806c15fg213.jpg  

0025116bbea214a5ad350d.jpg

9f62861fgx6BuqVWEeua2&690.jpg

u=3729007624,4257395336&fm=23&gp=0.jpg

162110d77j8dwsewrpg72e.jpg

u=1031691874,2032256571&fm=23&gp=0.jpg

1304928648687.jpg  

/ 網路的ˊ圖

※※※

2014年9月6日星期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V710108 的頭像
    V710108

    V710108的部落格

    V7101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