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3636.jpg

95263.jpg

3695.jpg

4115.jpg

4545.jpg

69566.jpg  

147741.JPG

488899.jpg

95552151.jpg

544455111.jpg

366.jpg

625665.jpg

5626256.jpg

4474854.jpg

5514514.jpg

 5665115.jpg

6565655.jpg

44444884.jpg

 99595552.jpg

454566644.jpg 

4000000000.jpg

4584842222.jpg

5625625252.jpg

564455454544.jpg

654848487444.jpg

5665777447744.jpg  

※※※

木頭的聲音是厚實實的拍拍的實心的聲音,

再下次咖啡罐前的咖啡粉的收集作業裡,你穿著亮粉紅的短暫間換上五顏六色的錯覺,

輕盈的你,我不知道該刀氣向著你,還是該盾牌向著你,

不如說我自己就很木頭。

脆弱的傷口,停著不走,燈泡賴著,有種碎碎的藍。

※※※

 


先秦兩漢 -> 儒家 -> 說苑 -> 正諫

 

《正諫》
1
正諫: 《易》曰:「王臣蹇蹇,匪躬之故。」人臣之所以蹇蹇為難,而諫其君者非為身也,將欲以匡君之過,矯君之失也。君有過失者,危亡之萌也;見君之過失而不諫,是輕君之危亡也。夫輕君之危亡者,忠臣不忍為也。三諫而不用則去,不去則身亡;身亡者,仁人之所不為也。是故諫有五:一曰正諫,二曰降諫,三曰忠諫,四曰戇諫,五曰諷諫。孔子曰:「吾其從諷諫乎。」夫不諫則危君,固諫則危身;與其危君、寧危身;危身而終不用,則諫亦無功矣。智者度君權時,調其緩急而處其宜,上不敢危君,下不以危身,故在國而國不危,在身而身不殆;昔陳靈公不聽泄冶之諫而殺之,曹羈三諫曹君不聽而去,春秋序義雖俱賢而曹羈合禮。
 
2
正諫: 齊景公遊於海上而樂之,六月不歸,令左右曰:「敢有先言歸者致死不赦。」顏斶趨進諫曰:「君樂治海上而六月不歸,彼儻有治國者,君且安得樂此海也!」景公援戟將斫之,顏斶趨進,撫衣待之曰:「君奚不斫也?昔者桀殺關龍逢,紂殺王子比干,君之賢非此二主也,臣之材,亦非此二子也,君奚不斫?以臣參此二人者,不亦可乎?」景公說,遂歸,中道聞國人謀不內矣。
 
3
正諫: 楚莊王立為君,三年不聽朝,乃令於國曰:「寡人惡為人臣而遽諫其君者,今寡人有國家,立社稷,有諫則死無赦。」蘇從曰:「處君之高爵,食君之厚祿,愛其死而不諫其君,則非忠臣也。」乃入諫。莊王立鼓鐘之間,左伏楊姬,右擁越姬,左裯衽,右朝服,曰:「吾鼓鐘之不暇,何諫之聽!」蘇從曰:「臣聞之,好道者多資,好樂者多迷,好道者多糧,好樂者多亡;荊國亡無日矣,死臣敢以告王。」王曰善。左執蘇從手,右抽陰刃,刎鐘鼓之懸,明日授蘇從為相。
 
4
正諫: 晉平公好樂,多其賦斂,下治城郭,曰:「敢有諫者死。」國人憂之,有咎犯者,見門大夫曰:「臣聞主君好樂,故以樂見。」門大夫入言曰:「晉人咎犯也,欲以樂見。」平公曰:「內之。」止坐殿上,則出鐘磬竽瑟。坐有頃。平公曰:「客子為樂?」咎犯對曰:「臣不能為樂,臣善隱。」平公召隱士十二人。咎犯曰:「隱臣竊顧昧死御。」平公諾。咎犯申其左臂而詘五指,平公問於隱官曰:「占之為何?」隱官皆曰:「不知。」平公曰:「歸之。」咎犯則申其一指曰:「是一也,便遊赭盡而峻城闕。二也,柱梁衣繡,士民無褐。三也,侏儒有餘酒,而死士渴。四也,民有饑色,而馬有栗秩。五也,近臣不敢諫,遠臣不敢達。」平公曰善。乃屏鐘鼓,除竽瑟,遂與咎犯參治國。
 
5
正諫: 孟嘗君將西入秦,賓客諫之百通,則不聽也,曰:「以人事諫我,我盡知之;若以鬼道諫我,我則殺之。」謁者入曰:「有客以鬼道聞。」曰:「請客入。」客曰:「臣之來也,過於淄水上,見一土耦人,方與木梗人語,木梗謂土耦人曰:『子先,土也,持子以為耦人,遇天大雨,水潦並至,子必沮壞。』應曰:『我沮乃反吾真耳,今子,東園之桃也,刻子以為梗,遇天大雨,水潦並至,必浮子,泛泛乎不知所止。』今秦,四塞之國也,有虎狼之心,恐其有木梗之患。」於是孟嘗君逡巡而退,而無以應,卒不敢西嚮秦。
 
6
正諫: 吳王欲伐荊,告其左右曰:「敢有諫者,死!」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諫不敢,則懷丸操彈,遊於後園,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吳王曰:「子來何苦沾衣如此?」對曰:「園中有樹,其上有蟬,蟬高居悲鳴飲露,不知螳螂在其後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蟬而不顧知黃雀在其傍也!黃雀延頸欲啄螳螂而不知彈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務欲得其前利而不顧其後之有患也。」吳王曰:「善哉!」乃罷其兵。
 
7
正諫: 楚莊王欲伐陽夏,師久而不罷,群臣欲諫而莫敢,莊王獵於雲夢,椒舉進諫曰:「王所以多得獸者,馬也;而王國亡,王之馬豈可得哉?」莊王曰:「善,不穀知詘強之可以長諸侯也,知得地之可以為富也;而忘吾民之不用也。」明日飲諸大夫酒,以椒舉為上客,罷陽夏之師。
 
8
正諫: 秦始皇帝太后不謹,幸郎嫪毐,封以為長信侯,為生兩子,毐專國事,浸益驕奢,與侍中左右貴臣俱博飲,酒醉爭言而鬥,瞋目大叱曰:「吾乃皇帝之假父也,窶人子何敢乃與我亢!」所與鬥者走行白皇帝,皇帝大怒,毐懼誅,因作亂,戰咸陽宮。毐敗,始皇乃取毐四肢車裂之,取其兩弟囊撲殺之,取皇太后遷之于萯陽宮,下令曰:「敢以太后事諫者,戮而殺之!」從蒺藜其脊肉,幹四肢而積之闕下,諫而死者二十七人矣。齊客茅焦乃往上謁曰:「齊客茅焦願上諫皇帝。」皇帝使使者出問客,得無以太后事諫也,茅焦曰然,使者還白曰:「果以太后事諫。」皇帝曰走往告之,若不見闕下積死人邪?使者問茅焦,茅焦曰:「臣聞之天有二十八宿,今死者已有二十七人矣,臣所以來者,欲滿其數耳,臣非畏死人也。」走入白之,茅焦邑子,同食者盡負其衣物行亡,使者入白之,皇帝大怒曰:「是子故來犯吾禁,趣炊鑊湯煮之,是安得積闕下乎!」趣召之入,皇帝按劍而坐,口正沫出,使者召之入,茅焦不肯疾行,足趣相過耳,使者趣之,茅焦曰:「臣至前則死矣,君獨不能忍吾須臾乎?」使者極哀之,茅焦至前再拜謁起,稱曰:「臣聞之,夫有生者不諱死,有國者不諱亡;諱死者不可以得生,諱亡者不可以得存。死生存亡,聖主所欲急聞也,不審陛下欲聞之不?」皇帝曰:「何謂也?」茅焦對曰:「陛下有狂悖之行,陛下不自知邪!」皇帝曰:「何等也?願聞之。」茅焦對曰:「陛下車裂假父,有嫉妒之心;囊撲兩弟,有不慈之名;遷母萯陽宮,有不孝之行;從蒺藜於諫士,有桀紂之治。今天下聞之,盡瓦解無嚮秦者,臣竊恐秦亡為陛下危之,所言已畢,乞行就質。」乃解衣伏質。皇帝下殿,左手接之,右手麾左右曰:「赦之,先生就衣,今願受事。」乃立焦為仲父,爵之上卿;皇帝立駕,千乘萬騎,空左方自行迎太后萯陽宮,歸於咸陽;太后大喜,乃大置酒待茅焦,及飲,太后曰:「抗枉令直,使敗更成,安秦之社稷;使妾母子復得相會者,盡茅君之力也。」
 
9
正諫: 楚莊王築層臺,延石千重,延壤百里,士有三月之糧者,大臣諫者七十二人皆死矣;有諸御己者,違楚百里而耕,謂其耦曰:「吾將入見於王。」其耦曰:「以身乎?吾聞之,說人主者,皆閒暇之人也,然且至而死矣;今子特草茅之人耳。」諸御己曰:「若與子同耕則比力也,至於說人主不與子比智矣。」委其耕而入見莊王。莊王謂之曰:「諸御己來,汝將諫邪?」諸御己曰:「君有義之用,有法之行。且己聞之,土負水者平,木負繩者正,君受諫者聖;君築層臺,延石千重,延壤百里;民之釁咎血成於通塗,然且未敢諫也,己何敢諫乎?顧臣愚,竊聞昔者虞不用宮之奇而晉并之,陳不用子家羈而楚并之,曹不用僖負羈而宋并之,萊不用子猛而齊并之,吳不用子胥而越并之,秦人不用蹇叔之言而秦國危,桀殺關龍逢而湯得之,紂殺王子比干而武王得之,宣王殺杜伯而周室卑;此三天子,六諸侯,皆不能尊賢用辯士之言,故身死而國亡。」遂趨而出,楚王遽而追之曰:「己子反矣,吾將用子之諫;先日說寡人者,其說也不足以動寡人之心,又危加諸寡人,故皆至而死;今子之說,足以動寡人之心,又不危加諸寡人,故吾將用子之諫。」明日令曰:「有能入諫者,吾將與為兄弟。」遂解層臺而罷民,楚人歌之曰:「薪乎萊乎?無諸御己訖無子乎?萊乎薪乎?無諸御己訖無入乎!」
 
10
正諫: 齊桓公謂鮑叔曰:「寡人欲鑄大鐘,昭寡人之名焉,寡人之行,豈避堯舜哉?」鮑叔曰:「敢問君之行?」桓公曰:「昔者吾圍譚三年,得而不自與者,仁也;吾北伐孤竹,剗令支而反者,武也;吾為葵丘之會,以偃天下之兵者,文也;諸侯抱美玉而朝者九國,寡人不受者,義也。然則文武仁義,寡人盡有之矣,寡人之行豈避堯舜哉!」鮑叔曰:「君直言,臣直對;昔者公子糾在上位而不讓,非仁也;背太公之言而侵魯境,非義也;壇場之上,詘於一劍,非武也;姪娣不離懷衽,非文也。凡為不善遍於物不自知者,無天禍必有人害,天處甚高,其聽甚下;除君過言,天且聞之。」桓公曰:「寡人有過乎?幸記之,是社稷之福也,子不幸教,幾有大罪以辱社稷。」
 
11
正諫: 楚昭王欲之荊臺游,司馬子綦進諫曰:「荊臺之游,左洞庭之波,右彭蠡之水;南望獵山,下臨方淮。其樂使人遺老而忘死,人君游者盡以亡其國,願大王勿往游焉。」王曰:「荊臺乃吾地也,有地而游之,子何為絕我游乎?」怒而擊之。於是令尹子西,駕安車四馬,徑於殿下曰:「今日荊臺之游,不可不觀也。」王登車而拊其背曰:「荊臺之游,與子共樂之矣。」步馬十里,引轡而止曰:「臣不敢下車,願得有道,大王肯聽之乎?」王曰:「第言之。」令尹子西曰:「臣聞之,為人臣而忠其君者,爵祿不足以賞也;為人臣而諛其君者,刑罰不足以誅也。若司馬子綦者忠君也,若臣者諛臣也;願大王殺臣之軀,罰臣之家,而祿司馬子綦。」王曰:「若我能止,聽公子,獨能禁我游耳,後世游之,無有極時,奈何?」令尹子西曰:「欲禁後世易耳,願大王山陵崩阤,為陵於荊臺;未嘗有持鐘鼓管絃之樂而游於父之墓上者也。」於是王還車,卒不游荊臺,令罷先置。孔子從魯聞之曰:「美哉!令尹子西,諫之於十里之前,而權之於百世之後者也。」
 
12
正諫: 荊文王得如黃之狗,箘簬之矰,以畋於雲夢,三月不反;得舟之姬,淫期年不聽朝。保申諫曰:「先王卜以臣為保吉,今王得如黃之狗,箘簬之矰,畋於雲澤,三月不反;及得舟之姬,淫期年不聽朝,王之罪當笞。」匍伏將笞王,王曰:「不穀免於襁褓,託於諸侯矣,願請變更而無笞。」保申曰:「臣承先王之命不敢廢,王不受笞,是廢先王之命也;臣寧得罪於王,無負於先王。」王曰:「敬諾。」乃席王,王伏,保申束細箭五十,跪而加之王背,如此者再,謂王起矣。王曰:「有笞之名一也。」遂致之。保申曰:「臣聞之,君子恥之,小人痛之;恥之不變,痛之何益?」保申趨出,欲自流,乃請罪於王,王曰:「此不穀之過,保將何罪?」王乃變行從保申,殺如黃之狗,折箘簬之矰,逐舟之姬,務治乎荊;兼國三十,令荊國廣大至於此者,保申敢極言之功也。蕭何王陵聞之曰:「聖主能奉先世之業,而以成功名者,其惟荊文王乎!故天下譽之至今,明主忠臣孝子以為法。」
 
13
正諫: 晉平公使叔向聘於吳,吳人拭舟以逆之,左五百人,右五百人;有繡衣而豹裘者,有錦衣而狐裘者,叔向歸以告平公,平公曰:「吳其亡乎!奚以敬舟?奚以敬民?」叔向對曰:「君為馳底之臺,上何以發千兵?下何以陳鐘鼓?」諸侯聞君者,亦曰『奚以敬臺,奚以敬民?』所敬各異也。」於是平公乃罷臺。
 
14
正諫: 趙簡子舉兵而攻齊,令軍中有敢諫者罪至死,被甲之士,名曰公盧,望見簡子大笑;簡子曰:「子何笑?」對曰:「臣有夙笑。」簡子曰:「有以解之則可,無以解之則死。」對曰:「當桑之時,臣鄰家夫與妻俱之田,見桑中女,因往追之,不能得,還反,其妻怒而去之,臣笑其曠也。」簡子曰:「今吾伐國失國,是吾曠也。」於是罷師而歸。
 
15
正諫: 景公為臺,臺成,又欲為鐘,晏子諫曰:「君不勝欲為臺,今復欲為鐘,是重斂於民,民之哀矣;夫斂民之哀而以為樂,不祥。」景公乃止。
 
16
正諫: 景公有馬,其圉人殺之,公怒,援戈將自擊之,晏子曰:「此不知其罪而死,臣請為君數之,令知其罪而殺之。」公曰:「諾。」晏子舉戈而臨之曰:「汝為吾君養馬而殺之,而罪當死;汝使吾君以馬之故殺圉人,而罪又當死;汝使吾君以馬故殺人,聞於四鄰諸侯,汝罪又當死。」公曰:「夫子釋之!夫子釋之!勿傷吾仁也。」
 
17
正諫: 景公好弋,使燭雛主鳥而亡之,景公怒而欲殺之,晏子曰:「燭雛有罪,請數之以其罪,乃殺之。」景公曰:「可。」於是乃召燭雛數之景公前曰:「汝為吾君主鳥而亡之,是一罪也;使吾君以鳥之故殺人,是二罪也;使諸侯聞之以吾君重鳥而輕士,是三罪也。數燭雛罪已畢,請殺之。」景公曰:「止,勿殺而謝之。」
 
18
正諫: 景公正晝被髮乘六馬,御婦人出正閨,刖跪擊其馬而反之,曰:「爾非吾君也。」公慚而不朝,晏子睹裔敖而問曰:「君何故不朝?」對曰:「昔者君正晝被髮乘六馬,御婦人出正閨,刖跪擊其馬而反之曰:『爾非吾君也。』公慚而反,不果出,是以不朝。」晏子入見,公曰:「昔者寡人有罪,被髮乘六馬以出正閨,刖跪擊其馬而反之,曰:『爾非吾君也。』寡人以天子大夫之賜,得率百姓以守宗廟,今見戮於刖跪以辱社稷,吾猶可以齊於諸侯乎?」晏子對曰:「君無惡焉。臣聞之,下無直辭,上無隱君;民多諱言,君有驕行。古者明君在上,下有直辭;君上好善,民無諱言。今君有失行,而刖跪有直辭,是君之福也,故臣來慶,請賞之,以明君之好善;禮之,以明君之受諫!」公笑曰:「可乎?」晏子曰:「可。」於是令刖跪倍資無正,時朝無事。
 
19
正諫: 景公飲酒,移於晏子家,前驅報閭曰:「君至」。晏子被玄端立於門曰:「諸侯得微有故乎?國家得微有故乎?君何為非時而夜辱?」公曰:「酒醴之味,金石之聲,願與夫子樂之。」晏子對曰:「夫布薦席,陳簠簋者有人,臣不敢與焉。」公曰:「移於司馬穰苴之家。」前驅報閭曰:「君至」。司馬穰苴介冑操戟立於門曰:「諸侯得微有兵乎?大臣得微有叛者乎?君何為非時而夜辱?」公曰:「酒醴之味,金石之聲,願與夫子樂之。」對曰:「夫布薦蓆,陳簠簋者有人,臣不敢與焉。」公曰:「移於梁丘據之家。」前驅報閭曰:「君至」。梁丘據左操瑟,右挈竽,行歌而至,公曰:「樂哉!今夕吾飲酒也,微彼二子者何以治吾國!微此一臣者何以樂吾身!賢聖之君皆有益友,無偷樂之臣。」景公弗能及,故兩用之,僅得不亡。
 
20
正諫: 吳以伍子胥孫武之謀,西破強楚,北威齊晉,南伐越,越王句踐迎擊之,敗吳於姑蘇,傷闔廬指,軍卻,闔廬謂太子夫差曰:「爾忘句踐殺而父乎?」夫差對曰:「不敢。」是夕闔廬死,夫差既立為王,以伯嚭為太宰,習戰射,三年伐越,敗於夫湫,越王句踐乃以兵五千人棲於會稽山上,使大夫種厚幣遣吳太宰嚭以請和,委國為臣妾,吳王將許之,伍子胥諫曰:「越王為人能辛苦,今王不滅,後必悔之。」吳王不聽,用太宰嚭計與越平。其後五年,吳王聞齊景公死,而大臣爭寵,新君弱,乃興師北伐齊,子胥諫曰:「不可。句踐食不重味,弔死問疾,且能用人,此人不死,必為吳患;今越,腹心之疾,齊猶疥癬耳,而王不先越,乃務伐齊,不亦謬乎?」吳王不聽,伐齊,大敗齊師於艾陵,遂與鄒魯之君會以歸,益疏子胥之言。其後四年,吳將復北伐齊,越王句踐用子胥之謀,乃率其眾以助吳,而重寶以獻遺太宰嚭,太宰嚭既數受越賂,其愛信越殊甚,日夜為言於吳王,王信用嚭之計,伍子胥諫曰:「夫越,腹心之疾,今信其游辭偽詐而貪齊,譬猶石田,無所用之,盤庚曰:『古人有顛越不恭』。是商所以興也,願王釋齊而先越,不然,將悔之無及也。」吳王不聽,使子胥於齊,子胥謂其子曰:「吾諫王,王不我用,吾今見吳之滅矣,女與吳俱亡無為也。」乃屬其子於齊鮑氏而歸報吳王。太宰嚭既與子胥有隙,因讒曰:「子胥為人,剛暴少恩,其怨望猜賊為禍也,深恨前日王欲伐齊,子胥以為不可,王卒伐之,而有大功,子胥計謀不用,乃反怨望;今王又復伐齊,子胥專愎強諫,沮毀用事,徼幸吳之敗,以自勝其計謀耳。今王自行,悉國中武力以伐齊,而子胥諫不用,因輟佯病不行,王不可不備,此起禍不難,且臣使人微伺之,其使齊也,乃屬其子於鮑氏。夫人臣內不得意,外交諸侯,自以先王謀臣,今不用,常怏怏,願王早圖之。」吳王曰:「微子之言,吾亦疑之。」乃使使賜子胥屬鏤之劍,曰:「子以此死。」子胥曰:「嗟乎!讒臣宰嚭為亂,王顧反誅我,我令若父霸,又若立時,諸子弟爭立,我以死爭之於先王,幾不得立,若既立,欲分吳國與我,我顧不敢當,然若之何聽讒臣殺長者!」乃告舍人曰:「必樹吾墓上以梓,令可以為器,而抉吾眼著之吳東門,以觀越寇之滅吳也。」乃自刺殺,吳王聞之大怒,乃取子胥屍,盛以鴟夷革,浮之江中,吳人憐之,乃為立祠於江上,因名曰胥山。後十餘年,越襲吳,吳王還與戰不勝,使大夫行成於越不許,吳王將死曰:「吾以不用子胥之言至於此;令死者無知則已,死者有知,吾何面目以見子胥也?」遂蒙絮覆面而自刎。
 
21
正諫: 齊景公有臣曰諸御鞅,諫簡公曰:「田常與宰予,此二人者甚相憎也,臣恐其相攻;相攻雖叛而危之,不可。願君去一人。」簡公曰:「非細人之所敢議也。」居無幾何,田常果攻宰予於庭,賊簡公於朝,簡公喟焉太息,曰:「余不用鞅之言以至此患也。故忠臣之言,不可不察也。」
 
22
正諫: 魯襄公朝荊,至淮,聞荊康王卒,公欲還,叔仲昭伯曰:「君之來也,為其威也;今其王死,其威未去,何為還?」大夫皆欲還,子服景伯曰:「子之來也,為國家之利也,故不憚勤勞,不遠道塗,而聽於荊也,畏其威也!夫義人者,固將慶其喜而弔其憂,況畏而聘焉者乎!聞畏而往,聞喪而還,其誰曰非侮也。𦬒姓是嗣王,太子又長矣,執政未易,事君任政,求說其侮,以定嗣君,而示後人,其讎滋大,以戰小國,其誰能止之?若從君而致患,不若違君以避難,且君子計而後行,二三子其計乎?有御楚之術,有守國之備,則可;若未有也,不如行!」乃遂行。
 
23
正諫: 孝景皇帝時,吳王濞反,梁孝王中郎枚乘字叔聞之,為書諫王,其辭曰:「君王之外臣乘,竊聞得全者全昌,失全者全亡。舜無立錐之地,以有天下;禹無十戶之聚,以王諸侯。湯武之地,方不過百里;上不絕三光之明,下不傷百姓之心者,有王術也!故父子之道,天性也,忠臣不敢避誅以直諫,故事無廢棄而功流於萬世也,臣誠願披腹心而效愚忠,恐大王不能用之;臣誠願大王少加意念惻怛之心於臣乘之言。夫以一縷之任,係千鈞之重,上懸之無極之高,下垂不測之淵,雖甚愚之人,且猶知哀其將絕也。馬方駭而重驚之,係方絕而重鎮之;係絕於天,不可復結;墜入深淵,難以復出;其出不出,間不容髮!誠能用臣乘言,一舉必脫;必若所欲為,危如重卵,難於上天;變所欲為,易於反掌,安於太山。今欲極天命之壽,弊無窮之樂,保萬乘之勢,不出反掌之易,以居太山之安;乃欲乘重卵之危,走上天之難,此愚臣之所大惑也!人性有畏其影而惡其跡者,卻背而走無益也,不知就陰而止,影滅跡絕。欲人勿聞,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為。欲湯之冷,令一人炊之,百人揚之,無益也;不如絕薪止火而已。不絕之於彼,而救之於此,譬猶抱薪救火也。養由基,楚之善射者也,去楊葉百步,百發百中,楊葉之小,而加百中焉,可謂善射矣,所止乃百步之中耳,比於臣未知操弓持矢也。福生有基,禍生有胎;納其基,絕其胎;禍何從來哉?泰山之溜穿石,引繩久之,乃以挈木;水非石之鑽,繩非木之鋸也,而漸靡使之然。夫銖銖而稱之,至石必差;寸寸而度之,至丈必過;石稱丈量,徑而寡失。夫十圍之木,始生於,可引而絕,可擢而拔,據其未生,先其未形;磨礱砥礪,不見其損,有時而盡;種樹畜長,不見其益,有時而大;積德修行,不知其善,有時而用;行惡為非,棄義背理,不知其惡,有時而亡。臣誠願大王孰計而身行之,此百王不易之道也。」吳王不聽,卒死丹徒。
 
24
正諫: 吳王欲從民飲酒,伍子胥諫曰:「不可。昔白龍下清冷之淵,化為魚,漁者豫且射中其目,白龍上訴天帝,天帝曰:『當是之時,若安置而形?』白龍對曰:『我下清冷之淵化為魚。』天帝曰:『魚固人之所射也;若是,豫且何罪?』夫白龍,天帝貴畜也;豫且,宋國賤臣也。白龍不化,豫且不射;今棄萬乘之位而從布衣之士飲酒,臣恐其有豫且之患矣。」王乃止。
 
25
正諫: 孔子曰:「良藥苦於口,利於病;忠言逆於耳,利於行。故武王諤諤而昌,紂嘿嘿而亡,君無諤諤之臣,父無諤諤之子,兄無諤諤之弟,夫無諤諤之婦,士無諤諤之友;其亡可立而待。故曰君失之,臣得之;父失之,子得之;兄失之,弟得之;夫失之,婦得之;士失之,友得之。故無亡國破家,悖父亂子,放兄棄弟,狂夫淫婦,絕交敗友。」
 
26
正諫: 晏子復於景公曰:「朝居嚴乎?」公曰:「朝居嚴,則曷害於國家哉?」晏子對曰:「朝居嚴,則下無言,下無言,則上無聞矣。下無言則謂之喑,上無聞則謂之聾;聾喑則非害治國家如何也?具合菽粟之微以滿倉廩,合疏縷之緯以成幃幕,太山之高,非一石也,累卑然後高也。夫治天下者,非用一士之言也,固有受而不用,惡有距而不入者哉?」

 

※※※

 

先秦兩漢 -> 儒家 -> 說苑 -> 敬慎

 

《敬慎》 
1
敬慎: 存亡禍福,其要在身,聖人重誡,敬慎所忽。中庸曰:「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能慎其獨也。」諺曰:「誠無垢,思無辱。」夫不誠不思而以存身全國者亦難矣。《詩》曰:「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此之謂也。
 
2
敬慎: 昔成王封周公,周公辭不受,乃封周公子伯禽於魯,將辭去,周公戒之曰:「去矣!子其無以魯國驕士矣。我,文王之子也,武王之弟也,今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於天下亦不輕矣。然嘗一沐三握髮,一食而三吐哺,猶恐失天下之士。吾聞之曰:德行廣大而守以恭者榮,土地博裕而守以儉者安,祿位尊盛而守以卑者貴,人眾兵強而守以畏者勝,聰明睿智而守以愚者益,博聞多記而守以淺者廣;此六守者,皆謙德也。夫貴為天子,富有四海,不謙者先天下亡其身,桀紂是也,可不慎乎!故《易》曰,有一道,大足以守天下,中足以守國家,小足以守其身,謙之謂也。『夫天道毀滿而益謙,地道變滿而流謙,鬼神害滿而福謙,人道惡滿而好謙。』是以衣成則缺衽,宮成則缺隅,屋成則加錯;示不成者,天道然也。《易》曰:『謙亨,君子有終吉。』《詩》曰:『湯降不遲,聖敬日躋。』其戒之哉!子其無以魯國驕士矣。」
 
3
敬慎: 孔子讀易至於損益,則喟然而歎,子夏避席而問曰:「夫子何為歎?」孔子曰:「夫自損者益。自益者缺,吾是以歎也。」子夏曰:「然則學者不可以益乎?」孔子曰:「否,天之道成者,未嘗得久也。夫學者以虛受之,故曰得,苟不知持滿,則天下之善言不得入其耳矣。昔堯履天子之位,猶允恭以持之,虛靜以待下,故百載以逾盛,迄今而益章。昆吾自臧而滿意,窮高而不衰,故當時而虧敗,迄今而逾惡,是非損益之徵與?吾故曰謙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夫豐明而動故能大,苟大則虧矣,吾戒之,故曰天下之善言不得入其耳矣。日中則昃,月盈則食,天地盈虛,與時消息;是以聖人不敢當盛。升輿而遇三人則下,二人則軾,調其盈虛,故能長久也。」子夏曰:「善,請終身誦之。」
 
4
敬慎: 孔子觀於周廟而有欹器焉,孔子問守廟者曰:「此為何器?」對曰:「蓋為右坐之器。」孔子曰:「吾聞右坐之器,滿則覆,虛則欹,中則正,有之乎?」對曰:「然。」孔子使子路取水而試之,滿則覆,中則正,虛則欹,孔子喟然嘆曰:「嗚呼!惡有滿而不覆者哉!」子路曰:「敢問持滿有道乎?」孔子曰:「持滿之道,挹而損之。」子路曰:「損之有道乎?」孔子曰:「高而能下,滿而能虛,富而能儉,貴而能卑,智而能愚,勇而能怯,辯而能訥,博而能淺,明而能闇;是謂損而不極,能行此道,唯至德者及之。《易》曰:『不損而益之,故損;自損而終,故益。』」
 
5
敬慎: 常摐有疾,老子往問焉,曰:「先生疾甚矣,無遺教可以語諸弟子者乎?」常摐曰:「子雖不問,吾將語子。」常摐曰:「過故鄉而下車,子知之乎?」老子曰:「過故鄉而下車,非謂其不忘故耶?」常摐曰:「嘻,是已。」常摐曰:「過喬木而趨,子知之乎?」老子曰:「過喬木而趨,非謂敬老耶?」常摐曰:「嘻,是已。」張其口而示老子曰:「吾舌存乎?」老子曰:「然。」「吾齒存乎?」老子曰:「亡。」常摐曰:「子知之乎?」老子曰:「夫舌之存也,豈非以其柔耶?齒之亡也,豈非以其剛耶?」常摐曰:「嘻,是已。天下之事已盡矣,無以復語子哉!」
 
6
敬慎: 韓平子問於叔向曰:「剛與柔孰堅?」對曰:「臣年八十矣,齒再墮而舌尚存,老聃有言曰:『天下之至柔,馳騁乎天下之至堅。』又曰:『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剛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因此觀之,柔弱者生之徒也,剛強者死之徒也。』夫生者毀而必復,死者破而愈亡;吾是以知柔之堅於剛也。」平子曰:「善哉!然則子之行何從?」叔向曰:「臣亦柔耳,何以剛為?」平子曰:「柔無乃?乎?」叔向曰:「柔者紐而不折,廉而不缺,何為?也?天之道,微者勝,是以兩軍相加而柔者克之;兩仇爭利,而弱者得焉。易曰:『天道虧滿而益謙,地道變滿而流謙,鬼神害滿而福謙,人道惡滿而好謙。』夫懷謙不足之,柔弱而四道者助之,則安往而不得其志乎?」平子曰:「善!」
 
7
敬慎: 桓公曰:「金剛則折,革剛則裂;人君剛則國家滅,人臣剛則交友絕。夫剛則不和,不和則不可用。是故四馬不和,取道不長;父子不和,其世破亡;兄弟不和,不能久同;夫妻不和,家室大凶。《易》曰:『二人同心,其利斷金。』由不剛也。」
 
8
敬慎: 老子曰:「得其所利,必慮其所害;樂其所成,必顧其所敗。人為善者,天報以福;人為不善者,天報以禍也。故曰: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戒之,慎之!君子不務,何以備之?夫上知天、則不失時;下知地、則不失財。日夜慎之,則無災害。」
 
9
敬慎: 曾子有疾,曾元抱首,曾華抱足,曾子曰:「吾無顏氏之才,何以告汝?雖無能,君子務益。夫華多實少者,天也;言多行少者,人也。夫飛鳥以山為卑,而層巢其巔;魚鱉以淵為淺,而穿穴其中;然所以得者餌也。君子苟能無以利害身,則辱安從至乎?官怠於宦成,病加於少愈,禍生於懈惰,孝衰於妻子;察此四者,慎終如始。《詩》曰:『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10
敬慎: 單快曰:「國有五寒,而冰凍不與焉;一曰政外,二曰女厲,三曰謀泄,四曰不敬卿士而國家敗,五曰不能治內而務外;此五者一見,雖祠無福,除禍必得,致福則貸。」
 
11
敬慎: 孔子曰:「存亡禍福,皆在己而已,天災地妖,亦不能殺也。」昔者殷王帝辛之時,爵生烏於城之隅,工人占之曰:「凡小以生巨,國家必祉,王名必倍。」帝辛喜爵之德,不治國家,亢暴無極,外寇乃至,遂亡殷國,此逆天之時,詭福反為禍至。殷王武丁之時,先王道缺,刑法弛,桑穀俱生於朝,七月而大拱,工人占之曰:「桑穀者,野物也;野物生於朝,意朝亡乎!」武丁恐駭,側身修行,思先王之政,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明養老之道;三年之後,遠方之君,重譯而朝者六國,此迎天時得禍反為福也。故妖孽者,天所以警天子諸侯也;惡夢者,所以警士大夫也。故妖孽不勝善政,惡夢不勝善行也;至治之極,禍反為福。故《太甲》曰:「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逭。」
 
12
敬慎: 石讎曰:「春秋有忽然而足以亡者,國君不可以不慎也!妃妾不一,足以亡;公族不親,足以亡;大臣不任,足以亡;國爵不用,足以亡;親佞近讒,足以亡;舉百事不時,足以亡;使民不節,足以亡;刑罰不中,足以亡;內失眾心,足以亡;外嫚大國,足以亡。」
 
13
敬慎: 夫福生於隱約,而禍生於得意,齊頃公是也。齊頃公、桓公之子孫也,地廣民眾,兵強國富,又得霸者之餘尊,驕蹇怠傲,未嘗肯出會同諸侯,乃興師伐魯,反敗衛師于新築,輕小嫚大之行甚。俄而晉魯往聘,以使者戲,二國怒,歸求黨與助,得衛及曹,四國相輔期戰於鞍,大敗齊師,獲齊頃公,斬逢丑父,於是戄然大恐,賴逢丑父之欺,奔逃得歸。弔死問疾,七年不飲酒,不食肉,外金石絲竹之聲,遠婦女之色,出會與盟,卑下諸侯,國家內得行義,聲問震乎諸侯,所亡之地弗求而自為來,尊寵不武而得之,可謂能詘免變化以致之,故福生於隱約,而禍生於得意,此得失之效也。
 
14
敬慎: 大功之效,在於用賢積道,浸章浸明;衰滅之過,在於得意而怠,浸蹇浸亡,晉文公是其效也。晉文公出亡,修道不休,得至于饗國,饗國之時,上無明天子,下無賢方伯,強楚主會,諸侯背畔,天子失道,出居于鄭。文公於是憫中國之微,任咎犯、先軫、陽處父,畜愛百姓,厲養戎士,四年政治內定,則舉兵而伐衛,執曹伯,還敗強楚,威震天下,明王法率諸侯而朝天子,莫敢不聽,天下曠然平定,周室尊顯,故曰大功之效,在於用賢積道,浸章浸明,文公於是霸功立,期至意得湯武之心,作而忘其眾,一年三用師,且弗休息。遂進而圍許,兵亟弊不能服,罷諸侯而歸,自此而怠政事,為狄泉之盟,不親至,信衰誼缺,如羅不補,威武詘折不信,則諸侯不朝,鄭遂叛,夷狄內侵,衛遷於商止。故曰:衰滅之過,在於得意而怠,浸蹇浸亡。
 
15
敬慎: 田子方侍魏文侯坐,太子擊趨而入見,賓客群臣皆起,田子方獨不起,文侯有不說之色,太子亦然,田子方稱曰:「為子起歟?無如禮何!不為子起歟?無如罪何!請為子誦楚恭王之為太子也,將出之雲夢,遇大夫工尹,工尹遂趨避家人之門中,太子下車從之家人之門中曰:『子大夫何為其若是?吾聞之,敬其父者不兼其子,兼其子者不祥莫大焉,子大夫何為其若是?』工尹曰:『向吾望見子之面,今而後記子之心,審如此,汝將何之?』」文侯曰:「善。」太子擊前誦恭王之言,誦三遍而請習之。
 
16
敬慎: 子贛之承,或在塗,見道側巾幣布擁蒙而衣衰,其名曰丹綽。子贛問焉,曰:「此至承幾何?」嘿然不對。子贛曰:「人問乎己而不應,何也?」屏其擁蒙而言曰:「望而黷人者,仁乎?睹而不識者,智乎?輕侮人者,義乎?」子贛下車曰:「賜不仁,過聞三言,可復聞乎?」曰:「是足於子矣,吾不告子。」於是子贛三偶則式,五偶則下。
 
17
敬慎: 孫叔敖為楚令尹,一國吏民皆來賀,有一老父衣麤衣,冠白冠,後來弔,孫叔敖正衣冠而出見之,謂老父曰:「楚王不知臣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人盡來賀,子獨後來弔,豈有說乎?」父曰:「有說,身已貴而驕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權者君惡之;祿已厚而不知足者患處之。」孫叔敖再拜曰:「敬受命,願聞餘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祿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謹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
 
18
敬慎: 魏安釐王十一年,秦昭王謂左右曰:「今時韓魏與秦孰強?」對曰:「不如秦強。」王曰:「今時如耳魏齊與孟嘗芒卯孰賢?」對曰:「不如孟嘗芒卯之賢。」王曰:「以孟嘗芒卯之賢,率強韓魏以攻秦,猶無奈寡人何也?今以無能如耳魏齊而率強韓魏以伐秦,其無奈寡人何,亦明矣!」左右皆曰然,申旗伏瑟而對曰:「王之料天下過矣。當六晉之時,智氏最強,滅范中行氏,又率韓魏之兵以圍趙襄子於晉陽,決晉水以灌晉陽之城,不滿者三板,智伯行水,魏宣子御,韓康子為驂乘,智伯曰:『吾始不知水可以亡人國也,乃今知之;汾水可以灌安邑,絳水可以灌平陽。』魏宣子肘韓康子,康子履魏宣子之足,肘足接於車上,而智氏分,身死國亡,為天下笑。今秦雖強不過智氏,韓魏雖弱,尚賢其在晉陽之下也,此方其用肘足之時,願王之必勿易也。」於是秦王恐。
 
19
敬慎: 魏公子牟東行,穰侯送之曰:「先生將去冉之山東矣,獨無一言以教冉乎?」魏公子牟曰:「微君言之,牟幾忘語君,君知夫官不與勢期,而勢自至乎?勢不與富期,而富自至乎?富不與貴期,而貴自至乎?貴不與驕期,而驕自至乎?驕不與罪期,而罪自至乎?罪不與死期,而死自至乎?」穰侯曰:「善,敬受明教。」
 
20
敬慎: 高上尊賢,無以驕人;聰明聖智,無以窮人;資給疾速,無以先人;剛毅勇猛,無以勝人。不知則問,不能則學。雖智必質,然後辯之;雖能必讓,然後為之;故士雖聰明聖智,自守以愚;功被天下,自守以讓;勇力距世,自守以怯;富有天下,自守以廉;此所謂高而不危,滿而不溢者也。
 
21
敬慎: 齊桓公為大臣具酒,期以日中,管仲後至,桓公舉觴以飲之,管仲半棄酒。桓公曰:「期而後至,飲而棄酒,於禮可乎?」管仲對曰:「臣聞酒入舌出,舌出者言失,言失者身棄,臣計棄身不如棄酒。」桓公笑曰:「仲父起就坐。楚恭王與晉厲公戰於鄢陵之時,司馬子反渴而求飲,豎穀陽持酒而進之,子反曰:『退,酒也。』穀陽曰:『非酒也。』子反又曰:『退,酒也。』穀陽又曰:『非酒也。』子反受而飲之,醉而寢。恭王欲復戰,使人召子反,子反辭以心疾,於是恭王駕往入幄,聞酒臭曰:『今日之戰,所恃者司馬,司馬至醉如此,是亡吾國而不恤吾眾也,吾無以復戢矣!』於是乃誅子反以為戮,還師。」夫穀陽之進酒也,非以妒子反忠,愛之而適足以殺之,故曰:「小忠,大忠之賊也;小利,大利之殘也。好戰之臣,不可不察也!」
 
22
敬慎: 羞小恥以構大怨,貪小利以亡大眾;春秋有其戒,晉先軫是也。先軫欲要功獲名,則以秦不假道之故,請要秦師,襄公曰:「不可。夫秦伯與吾先君有結,先君一日薨而興師擊之,是孤之負吾先君,敗鄰國之交而失孝子之行也。」先軫曰:「先君薨而不弔贈,是無哀吾喪也;興師徑吾地而不假道,是弱吾孤也;且柩畢尚薄屋,無哀吾喪也。」興師。卜曰:「大國師將至,請擊之。」則聽先軫興兵要之殽,擊之,匹馬隻輪無脫者,大結怨構禍於秦;接刃流血,伏尸暴骸,糜爛國家,十有餘年,卒喪其師眾,禍及大夫,憂累後世,故好戰之臣不可不察也。
 
23
敬慎: 魯哀公問孔子曰:「予聞忘之甚者,徙而忘其妻,有諸乎?」孔子對曰:「此非忘之甚者也,忘之甚者忘其身。」哀公曰:「可得聞與?」對曰:「昔夏桀貴為天子,富有天下,不修禹之道,毀壞辟法,裂絕世祀,荒淫于樂,沈酗于酒,其臣有左師觸龍者,諂諛不止,湯誅桀,左師觸龍者,身死,四支不同壇而居,此忘其身者也。」哀公愀然變色曰:「善!」
 
24
敬慎: 孔子之周,觀於太廟右陛之前,有金人焉,三緘其口而銘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無多言,多口多敗;無多事,多事多患。安樂必戒,無行所悔。勿謂何傷,其禍將長;勿謂何害,其禍將大;勿謂何殘,其禍將然;勿謂莫聞,天妖伺人;熒熒不滅,炎炎奈何;涓涓不壅,將成江河;綿綿不絕,將成網羅;青青不伐,將尋斧柯;誠不能慎之,禍之根也;曰是何傷?禍之門也。強梁者不得其死,好勝者必遇其敵;盜怨主人,民害其貴。君子知天下之不可蓋也,故後之下之,使人慕之;執雌持下,莫能與之爭者。人皆趨彼,我獨守此;眾人惑惑,我獨不從;內藏我知,不與人論技;我雖尊高,人莫害我。夫江河長百谷者,以其卑下也;天道無親,常與善人;戒之哉!戒之哉!」孔子顧謂弟子曰:「記之,此言雖鄙,而中事情。《詩》曰:『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行身如此,豈以口遇禍哉!」
 
25
敬慎: 魯哀侯棄國而走齊,齊侯曰:「君何年之少而棄國之蚤?」魯哀侯曰:「臣始為太子之時,人多諫臣,臣受而不用也;人多愛臣,臣愛而不近也,是則內無聞而外無輔也。是猶秋蓬,惡於根本而美於枝葉,秋風一起,根且拔也。」
 
26
敬慎: 孔子行遊中路聞哭者聲,其音甚悲,孔子曰:「驅之!驅之!前有異人音。」少進,見之,丘吾子也,擁鐮帶索而哭,孔子辟車而下,問曰:「夫子非有喪也?何哭之悲也。」丘吾子對曰:「吾有三失。」孔子曰:「願聞三失。」丘吾子曰:「吾少好學問,周遍天下,還後吾親亡,一失也。事君奢驕,諫不遂,是二失也。厚交友而後絕,三失也。樹欲靜乎風不定,子欲養吾親不待;往而不來者,年也;不可得再見者,親也。請從此辭。」則自刎而死。孔子曰:「弟子記之,此足以為戒也。」於是弟子歸養親者十三人。
 
27
敬慎: 孔子論詩至於正月之六章,戄然曰:「不逢時之君子,豈不殆哉?從上依世則廢道,違上離俗則危身;世不與善,己獨由之,則曰非妖則孽也;是以桀殺關龍逢,紂殺王子比干,故賢者不遇時,常恐不終焉。《詩》曰:『謂天蓋高,不敢不跼;謂地蓋厚,不敢不蹐。』此之謂也。」
 
28
敬慎: 孔子見羅者,其所得者皆黃口也,孔子曰:「黃口盡得,大爵獨不得,何也?」羅者對曰:「黃口從大爵者不得,大爵從黃口者可得。」孔子顧謂弟子曰:「君子慎所從,不得其人則有羅網之患。」
 
29
敬慎: 修身正行,不可以不慎:嗜欲使行虧,讒諛亂正心,眾口使意回,憂患生於所忽,禍起於細微,汙辱難湔灑,敗事不可後追,不深念遠慮,後悔當幾何?夫徼幸者,伐性之斧也;嗜欲者,逐禍之馬也;謾諛者,窮辱之舍也;取虐於人者,趨禍之路也,故曰去徼幸,務忠信,節嗜欲,無取虐於人,則稱為君子,名聲常存。怨生於不報,禍生於多福,安危存於自處,不困在於蚤豫,存亡在於得人,慎終如始,乃能長久。能行此五者,可以全身,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謂要道也。
 
30
敬慎: 顏回將西遊,問於孔子曰:「何以為身?」孔子曰:「恭敬忠信,可以為身。恭則免於眾,敬則人愛之,忠則人與之,信則人恃之;人所愛,人所與,人所恃,必免於患矣,可以臨國家,何況於身乎?故不比數而比疏,不亦遠乎?不修中而修外,不亦反乎?不先慮事,臨難乃謀,不亦晚乎?」
 
31
敬慎: 凡司其身,必慎五本:一曰柔以仁,二曰誠以信,三曰富而貴毋敢以驕人,四曰恭以敬,五曰寬以靜。思此五者,則無凶命,用能治敬,以助天時,凶命不至,而禍不來。友人者,非敬人也,自敬也。貴人者,非貴人也,自貴也。昔者吾嘗見天雨金石與血;吾嘗見四月十日並出,有與天滑;吾嘗見高山之崩,深谷之窒,大都王宮之破,大國之滅;吾嘗見高山之為裂,深淵之沙竭,貴人之車裂;吾嘗見稠林之無木,平原為谿谷,君子為御僕;吾嘗見江河乾為坑,正冬采榆葉,仲夏雨雪霜,千乘之君,萬乘之主,死而不葬。是故君子敬以成其名,小人敬以除其刑,奈何無戒而不慎五本哉!
 
32
敬慎: 魯有恭士,名曰機氾,行年七十,其恭益甚,冬日行陰,夏日行陽,市次不敢不行參,行必隨,坐必危,一食之間,三起不羞,見衣裘褐之士則為之禮,魯君問曰:「機子年甚長矣,不可釋恭乎?」機氾對曰:「君子好恭以成其名,小人學恭以除其刑,對君之坐,豈不安哉?尚有差跌;一食之上,豈不美哉?尚有哽噎;今若氾所謂幸者也,固未能自必,鴻鵠飛沖天,豈不高哉?矰繳尚得而加之;虎豹為猛,人尚食其肉,席其皮;譽人者少,惡人者多,行年七十,常恐斧質之加於氾者,何釋恭為?」
 
33
敬慎: 成回學於子路三年,回恭敬不已,子路問其故何也?回對曰:「臣聞之,行者比於鳥,上畏鷹鸇,下畏網羅;夫人為善者少,為讒者多,若身不死,安知禍罪不施。行年七十,常恐行節之虧,回是以恭敬待大命。」子路稽首曰:「君子哉!」

 

http://ctext.org/shuo-yuan/zh

 

※※※

 

先秦兩漢 -> 儒家 -> 忠經 -> 觀風章

 

《觀風章》
1
觀風章: 惟臣以天子之命,出於四方以觀風,聽不可以不聰,視不可以不明。使臣之行,如君耳目,不聰不明,不勝其任。聰則審於事,明則辨於理。不聰則惑其所聞,不明則蔽其所見。理辨則忠,事審則分。理不辨則其斷偏,事不審則其信惑。君子去其私,正其色。私去則情滅,色正則邪遠。不害理以傷物。求罪為公,則成刻浮。不憚勢以舉任。舉必以才,不必以勢。惟善是與,惟惡是除。善雖讎必薦,惡雖親必去。以之而陟則有成。君子效能也。以之而出則無怨。小人伏罪也。夫如是,則天下敬職,萬邦以寧。官務脩政,人始獲安。《詩》云:「載馳載驅,周爰諮諏。」勤勞不寧,善斯勸矣。

 

※※※

 

先秦兩漢 -> 儒家 -> 忠經 -> 保孝行章

 

《保孝行章》
1
保孝行章: 夫惟孝者,必貴於忠。若思孝而忘忠,猶求福而棄天。忠苟不行,所率猶非其道。忠不居心,動皆邪僻。是以忠不及之,而失其守。自貽伊罰,求安可乎?匪惟危身,辱及親也。既失於忠,又失於孝。故君子行其孝,必先以忠。竭其忠,則福祿至矣。忠則得福,祿則榮親。故得盡愛敬之心,以養其親,施及於人。守忠之道,眾善攸歸,身安親樂,得盡其養。此之謂保孝行也。以忠之故,得保於孝。《詩》云:「孝子不匱,永錫爾類。」考叔行孝,施於莊公。君子善之,此之謂也。

 

http://ctext.org/zhong-jing/zh

 

※※※

後注:

約今天早上9點~11點餐廳在準備中午要賣的熟食或麵食之前的準備工作,今天早上,中餐廳媳婦的老公對中餐廳媳婦說:我爸在那冰箱旁的啤酒空瓶回收罐那裡噴殺蟲劑,那裡有很多小蟑螂的屍體,妳去拿掃把去掃一掃,她就看到她公公是在木板暗門的儲藏室的小門那附近噴殺蟲劑,裡面是放一些公公用的種在店門口盆栽用的肥料和鏟子之類的,那個儲藏室的門像半個廁所的門且木板子很薄的用力踢就會破掉,她公公再今早有去菜市場買幾個大中小的鐵鍋子回餐廳廚房,她公公再叫兒子用這餐廳的電話去幫事業叫一籃雞蛋,所以今天早上這家餐廳其實有點像是國小的合作社,或者像大學裡面的餐飲店,要是夫妻一起工作還煮菜的老公這樣對端菜的老婆說:妳端菜速度快一點,這家餐廳頂多是像一籃雞蛋的話題而已,今天的第6桌都是2個男生一起吃或者2個女生一起吃,幾乎每一桌都像逢甲大學夜市的學生消費的氣息,所以今天中午的客人可能不是住在附近,今天早上約10點~11點有個約20幾歲的男生來找中餐廳媳婦的老公,叫她一聲大嫂,她就看到是那個說要帶小籠包給她老公的小孩吃的那個哥哥的弟弟的今天有來這裡,就是上次那個弟弟的哥哥跟中餐廳媳婦的老公聊一下漆彈之類的,中餐廳媳婦的老公對那弟弟說:我們廚房在忙,你小籠包放著就好了,那20幾歲弟弟就對中餐廳媳婦的老公說:那麼~大哥,再見了,之類的,也許今天中午客人都是先去那家吃小籠包得在潭子吃完小籠包得再來台中這一條路得過來看看???看完又回潭子了?是潭子工業區的聊天方式嗎?;她老公今天早上就看一下約40歲的女生們的姐妹會的電視聊:那個羊膜穿刺怎樣,那個照超音波怎樣?電視裡的女生聊得很僵硬,要是中餐廳媳婦也不會這樣公開去跟朋友們講小孩或懷孕的事情,怎麼她餐廳老公像是大嫂懷孕得喜歡邊吃早餐邊聽聊這些話題?她老公不覺得那些姐妹會聲音都故意講俗氣一點的話題來像國小同樂會就好了嗎?!;今天中午有個約40歲的女客人電話中點"蛋花湯+蔥油餅+小米粥,說馬上趕過來拿,說能不能5分鐘內就做好?中餐廳媳婦說:至少15分鐘,那女生就說:對妳老公說5分鐘內可不可以?中餐廳媳婦說:那我盡量叫我老公在10分鐘內做好蔥油餅給妳,那女生到後就點一些小菜的例如:涼拌豆乾絲,涼拌大頭菜,素雞,苦瓜,小魚乾辣椒豆乾,之類的,買完走後,也不知道是不是她老公有收到潭子賣的小籠包,又加上女客人說趕時間,她老公開始對她說:妳端菜的速度能不能再快一點?之後的女客人的身材都長得有點像男生的身材。

約今天晚上5點~6點餐廳,第11桌是一位約60~70歲的老先生吃這餐廳的涼拌豆乾絲+苦瓜,中餐廳媳婦的老公這幾天雖然在菜市場買早餐得買回餐廳的第11桌坐一下得就又馬上改成第1桌或第2桌坐,變成在自己爸爸餐廳的第1桌和第2桌和第11桌這樣跳來跳去吃東西;第5桌是一對母子,媽媽約50歲有染髮而兒子約30幾歲;這時餐廳沒有第1桌也沒有第2桌也沒有第6桌也沒有第7桌也沒有第3桌的客人,今天中午的桌數都坐滿的可是都像是在等著解決晚上的事情;中餐廳媳婦的老公叫小孩在下午5點要去爸爸的店裡寫功課,她國小3年級兒子剛好坐爸爸的第1桌,她國中1年級的女兒剛好坐爸爸店裡的第2桌,這時店裡的第5桌和第11桌都跟她小孩的年紀差太多,小孩卻可以像爸爸的事業的客人去爸爸店裡寫功課?國中女兒回房間後對弟弟說:你欠我3塊錢,中餐廳媳婦問自己國中女兒說:弟弟為什麼要向妳借錢?國中女兒說:弟弟跟我說好,只要看到他偷玩爸爸的電腦而我不告狀的話就弟弟給我1塊錢,加上今天我看到弟弟偷玩爸爸電腦,所以弟弟欠我4塊錢;中餐廳媳婦心想:她老公把小孩當事業成員?

約今天晚上6點~7點餐廳,3個小孩剛剛在說吃爸爸給的6顆小籠包之類的,每個人可以分到幾顆吃之類的,中餐廳媳婦的老公剛好按房間門鈴要中餐廳媳婦去店裡收客人吃完的碗盤,她老公一看到她就對她說:快快快,動作快點,店裡的小菜都沒了,本來中餐廳媳婦想晚上還保留中午的溫度的 一直被催就有點口氣不好的回答:是的,遵命,長官;第2桌穿蓮藕色的太太約40歲得不想給晚上的冷度,有點像很憔悴的柔弱的樣子在第2桌單獨吃;第1桌和第11桌和第3桌和第6桌都剛好穿到黑外套或黑短裙的就給出晚上得很硬的氣息得冷聊;第1桌類似一對大學生的2個同性的女生像同學;第3桌跟第1桌差不多;第11桌跟第3桌差不多,第11桌自備一個透明玻璃的保鮮盒的裝這餐廳的酸辣湯;第5桌是一對約50歲的一男+一女,女生像女會計,男生像穿黑西裝的外套得男上班族,中餐廳媳婦心想:自己餐廳老公每到冬天晚上6點就天天都掛掉的樣子,可是第5桌也不知道是不是另外有小團體得上班族的有靠近這餐廳的問題?;第6桌是一個穿黑衣服的男生約30~40歲,對中餐廳媳婦的老公說:我先去便利商店領錢再來這裡結帳,中餐廳媳婦心想:她餐廳老公前幾天去便利商店A魚湯之後還有說便利商店的女員工有自己做"月亮蝦餅",她老公也A幾片便利商店女收銀員做的月亮蝦餅的回爸爸餐廳說給3個孫子吃,也就這第6桌也不知道是不是誰大哥的小弟的卻另外還有小弟?她老公也不知道是不是拜某個小弟為大哥?她老公今天中午還跟公公聊:台北的弟弟現在去高雄上班還遇到我們那個便利商店的那個年輕人,那個年輕人有來我們餐廳吃過的現在也去高雄當保全的還約公公的另個兒子去警局吃東西之類的,公公就聽到自己2個兒子的一個在台中陪爸爸做事情而另個從台北搬到高雄的被約到警局交朋友吃東西???公公另個兒子也不知道是不是想拜某大哥的小弟當大哥???公公覺得這樣兒子當月亮蝦餅就好了,都沒關係?反正自己事業團體還有黑西裝外套的上班族跟會計???;這食餐廳還沒有第7桌的客人。;第5桌得像女會計的太太對中餐廳媳婦問:妳們餐廳還有小魚乾嗎?中餐廳媳婦對她餐廳老公說:剩不到一盤要賣多少錢?她老公說:裝那個30塊的小盤子算小魚乾30塊給這第5桌的客人好了,中餐廳媳婦心想:第2桌的太太是不是有遇過湊不到一盤的小魚乾辣椒豆乾的話題?一盤小魚乾辣椒豆乾在平常不是都是一盤40塊?

約今天晚上7點50分~8點餐廳,剩10分鐘後就打烊了,可是這時第1桌和第3桌才剛要內用,約晚上8點吃這餐廳賣的食物,這時餐廳沒有第2桌也沒有第5桌也沒有第6桌也沒有第11桌,中餐廳媳婦的老公把爸爸炒給客人吃得多炒的木須炒麵擺這餐廳的第7桌說要給3個國小國中小孩當晚餐,中餐廳媳婦的老公再把昨天房東夫妻送的甜米糕的說冰過得太硬了需要裹粉用炸得重新把這米糕炸過給小孩今天當晚餐吃,米糕上面已經有房東他們煮時有加一些白芝麻粒之類的,第1桌是對父女或夫妻的丈夫戴帽子內用,第3桌是親子的小孩穿灰外套得而爸爸穿粗紅黑格子衣服;中餐廳媳婦的老公說8點了叫中餐廳媳婦先收小菜進冰箱,中餐廳媳婦心想:她公公聽團體得把廚房的窗戶在今天晚上又因為怕冷風吹進來的先把自家廚房窗戶關起來,她老公在前幾天拿完便利商店的月亮蝦餅得忽然家裡多一瓶類似甜辣醬或"海山醬"之類的調味料,她老公把這調味料加蒜末得弄的酸酸甜甜得擺在這餐廳的小菜玻璃櫃裡,好像想把小菜玻璃櫃跟便利商店的冰箱混亂再一起?可是這玻璃櫃裡工作的餐廳老婆不清楚自己老公想跟便利商店的女收銀員有什樣的聯想阿?這時餐廳放著國外足球的西甲聯盟的球賽,餐廳父子跟客人今天還是沒有運動的習慣?她小孩剛說打破姐姐借弟弟玩得亮粉的玻璃罐,弟弟說是被媽媽碰到才掉到地上,中餐廳媳婦的老公出10塊錢得好像要姐弟去家裡附近書局買玻璃瓶之類的裝亮片的勞作罐。;這餐廳的小菜櫃得擺法也忽然剩3盤的小菜就3盤都擺上得把鐵鍋洗乾淨,平常都是每樣小菜都擺2盤得擺上去,只有小魚乾辣椒豆乾會擺到4盤,就這餐廳的上班族好像沒有顧到這餐廳的加盟幾年後的混亂的問題?擺設亂之後就收雨傘的一直放小蟑螂一直在廚房冰箱下面一直生不停。

約今天晚上8點~9點餐廳打烊時間,公公對兒子唸一下哪裡沒有收好,70歲餐廳公公就自己煮一鍋韓式泡菜鍋得坐第5桌看20幾歲演員演的愛情偶像連續劇,她老公買起司酥炸粉得裹粉炸房東家送的米糕得忙著煮晚餐的煮完叫小孩按房間門鈴去叫樓上媽媽,中餐廳媳婦聽到門鈴聲就不想下去,都已經打烊了還要去店裡?誰知道是叫我吃房東給的米糕得而你卻當成是你自己炸的?要我吃完米糕還要順便聽你說幫你收調味料和幫你擺碗盤?你到底懂不懂感情?我又要一直看你弄山海醬配肉粽的吃法的陪你爸看連續劇得幫你收調味料?你還說我做事情都不對?你小孩一聽到地震颱風就害怕,你一害怕我頂嘴得就我跟你衝突就叫我滾蛋得滾出去你家,你又說你忙事業得沒心情運動?又說我工作中的掃地都沒有認真掃?。

 

※※※

漢代之後 -> 清代 -> 全唐詩 -> 卷八百九十

《卷八百九十》

《回波樂》 李景伯著
1
回波爾時酒卮,微臣職在箴規。侍宴既過三爵,
喧嘩竊恐非儀。
 
《回波樂》 沈佺期著
1
回波爾時佺期,流向嶺外生歸。身名已蒙齒錄,
袍笏未複牙緋。
 
《回波樂》 裴談著
1
回波爾時栲栳,怕婦也是大好。外邊只有裴談,
內裏無過李老。
 
《舞馬詞》 張說著
1
萬玉朝宗鳳扆,千金率領龍媒。眄鼓凝驕蹀躞,
聽歌弄影徘徊。
 
2
天鹿遙征衛叔,日龍上借羲和。將共兩驂爭舞,
來隨八駿齊歌。
 
3
彩旄八佾成行,時龍五色因方。屈膝銜杯赴節,
傾心獻壽無疆。
 
4
帝皂龍駒沛艾,星闌驥子權奇。騰倚驤洋應節,
繁驕接跡不移。
 
5
二聖先天合德,群靈率土可封。擊石驂驔紫燕,
摐金顧步蒼龍。
 
6
聖君出震應籙,神馬浮河獻圖。足蹋天庭鼓舞,
心將帝樂踟躕。
 
《蹋歌詞》 崔液著
1
彩女迎金屋,仙姬出畫堂。鴛鴦裁錦袖,翡翠貼花黃。
 
2
歌響舞分行,豔色動流光。
 
3
庭際花微落,樓前漢已橫。金壺催夜盡,羅袖舞寒輕。
 
4
樂笑暢歡情,未半著天明。
 
《桂殿秋》 李白著
1
仙女下,董雙成,漢殿夜涼吹玉笙。曲終卻從仙官去,
萬戶千門惟月明。
 
2
河漢女,玉煉顏,雲輧往往在人間。九霄有路去無跡,
嫋嫋香風生佩環。
 
《清平調》 李白著
1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
會向瑤台月下逢。
 
2
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
可憐飛燕倚新妝。
 
3
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解得春風無限恨,
沈香亭北倚闌幹。
 
《連理枝》 李白著
1
雪蓋宮樓閉,羅幕昏金翠。鬥壓闌幹,香心澹薄,
梅梢輕倚。噴寶猊香燼、麝煙濃,馥紅綃翠被。
 
2
淺畫雲垂帔,點滴昭陽淚。咫尺宸居,君恩斷絕,
似遙千里。望水晶簾外、竹枝寒,守羊車未至。
 
《菩薩蠻》 李白著
1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
有人樓上愁。
 
2
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
 
《憶秦娥》 李白著
1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
 
2
樂游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
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清平樂》 李白著
1
禁庭春晝,鶯羽披新繡。百草巧求花下鬥,只賭珠璣滿鬥。
 
2
日晚卻理殘妝,御前閑舞霓裳。誰道腰肢窈窕,
折旋笑得君王。
 
3
禁闈秋夜,月探金窗罅。玉帳鴛鴦噴蘭麝,時落銀燈香灺。
 
4
女伴莫話孤眠,六宮羅綺三千。一笑皆生百媚,
宸衷教在誰邊。
 
5
煙深水闊,音信無由達。惟有碧天雲外月,偏照懸懸離別。
 
6
盡日感事傷懷,愁眉似鎖難開。夜夜長留半被,
待君魂夢歸來。
 
7
鸞衾鳳褥,夜夜常孤宿。更被銀台紅蠟燭,學妾淚珠相續。
 
8
花貌些子時光,拋人遠泛瀟湘。欹枕悔聽寒漏,
聲聲滴斷愁腸。
 
9
畫堂晨起,來報雪花墜。高捲簾櫳看佳瑞,皓色遠迷庭砌。
 
10
盛氣光引爐煙,素草寒生玉佩。應是天仙狂醉,
亂把白雲揉碎。
 
《欸乃曲》 元結著
1
偶存名跡在人間,順俗與時未安閒。來謁大官兼問政,
扁舟卻入九疑山。
 
2
湘江二月春水準,滿月和風宜夜行。唱橈欲過平陽戍,
守吏相呼問姓名。
 
3
千里楓林煙雨深,無朝無暮有猿吟。倚橈靜聽曲中意,
好似雲山韶濩音。
 
4
零陵郡北湘水東,浯溪形勝滿湘中。溪口石顛堪自逸,
誰能相伴作漁翁。
 
5
下瀧船似入深淵,上瀧船似欲升天。瀧南始到九疑郡,
應絕高人乘興船。
 
《漁父》 張志和著
1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2
釣台漁父褐為裘,兩兩三三舴艋舟。能縱棹,慣乘流,
長江白浪不曾憂。
 
3
霅溪灣裏釣魚翁,舴艋為家西複東。江上雪,浦邊風,
笑著荷衣不歎窮。
 
4
松江蟹舍主人歡,菰飯蓴羹亦共餐。楓葉落,荻花幹,
醉宿漁舟不覺寒。
 
5
青草湖中月正圓,巴陵漁父棹歌連。釣車子,橛頭船,
樂在風波不用仙。
 
《漁父》 張松齡著
1
樂是風波釣是閑,草堂松檜已勝攀。太湖水,洞庭山,
狂風浪起且須還。
 
《章台柳》 韓翃著
1
章台柳,章台柳,往日依依今在否?縱使長條似舊垂,
也應攀折他人手。
 
《三台》 韋應物著
1
一年一年老去,明日後日花開。未報長安平定,
萬國豈得銜杯。
 
2
冰泮寒塘水綠,雨餘百草皆生。朝來衡門無事,
晚下高齋有情。
 
《調笑令》 韋應物著
1
胡馬,胡馬,遠放燕支山下。跑沙跑雪獨嘶,
東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邊草無窮日暮。
 
2
河漢,河漢,曉掛秋城漫漫。愁人起望相思,
塞北江南別離。離別,離別,河漢雖同路絕。
 
《三台》 王建著
1
魚藻池邊射鴨,芙蓉苑裏看花。日色柘袍相似,
不著紅鸞扇遮。
 
2
池北池南草綠,殿前殿后花紅。天子千秋萬歲,
未央明月清風。
 
3
揚州橋邊小婦,長幹市里商人。三年不得消息,
各自拜鬼求神。
 
4
青草湖邊草色,飛猿嶺上猿聲。萬里三湘客到,
有風有雨人行。
 
5
樹頭花落花開,道上人去人來。朝愁暮愁即老,
百年幾度三台。
 
6
鬥身強健且為,頭白齒落難追。准擬百年千歲,
能得幾許多時。
 
《調笑令》 王建著
1
團扇,團扇,美人並來遮面。玉顏憔悴三年,
誰複商量管弦。弦管,弦管,春草昭陽路斷。
 
2
蝴蝶,蝴蝶,飛上金枝玉葉。君前對舞春風,
百葉桃花樹紅。紅樹,紅樹,燕語鶯啼日暮。
 
3
羅袖,羅袖,暗舞春風依舊。遙看歌舞玉樓,
好日新妝坐愁。愁坐,愁坐,一世虛生虛過。
 
4
楊柳,楊柳,日暮白沙渡口。船頭江水茫茫,
商人少婦斷腸。腸斷,腸斷,鷓鴣夜飛失伴。
 
《調笑令》 戴叔倫著
1
邊草,邊草,邊草盡來兵老。山南山北雪晴,
千里萬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聲愁絕。
 
《紇那曲》 劉禹錫著
1
楊柳鬱青青,竹枝無限情。同郎一回顧,聽唱紇那聲。
 
2
蹋曲興無窮,調同辭不同。願郎千萬壽,長作主人翁。
 
《憶江南》 劉禹錫著
1
春去也,多謝洛城人。弱柳從風疑舉袂,
叢蘭裛露似沾巾。獨坐亦含嚬。
 
2
春去也。共惜豔陽年。猶有桃花流水上,
無辭竹葉醉尊前。惟待見青天。
 
《瀟湘神》 劉禹錫著
1
湘水流,湘水流,九疑雲物至今愁。若問二妃何處所,
零陵芳草露中秋。
 
2
斑竹枝,斑竹枝,淚痕點點寄相思。楚客欲聽瑤瑟怨,
瀟湘深夜月明時。
 
《拋球樂》 劉禹錫著
1
五色繡團圓,登君玳瑁筵。最宜紅燭下,偏稱落花前。
 
2
上客如先起,應須贈一船。
 
3
春早見花枝,朝朝恨發遲。及看花落後,卻憶未開時。
 
4
幸有拋球樂,一杯君莫辭。
 
《花非花》 白居易著
1
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來如春夢不多時,
去似朝雲無覓處。
 
《憶江南》 白居易著
1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2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
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
 
3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
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得相逢。
 
《如夢令》 白居易著
1
前度小花靜院,不比尋常時見。見了又還休,
愁卻等閒分散。腸斷,腸斷,記取釵橫鬢亂。
 
2
落月西窗驚起,好個匆匆些子。鬒鬢嚲輕鬆,
凝了一雙秋水。告你,告你,休向人間整理。
 
3
頻日雅歡幽會,打得來來越z4。說著暫分飛,
蹙損一雙眉黛。無奈,無奈,兩個心兒總待。
 
《長相思》 白居易著
1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頭,吳山點點愁。
 
2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
 
3
深畫眉,淺畫眉。蟬鬢鬅鬙雲滿衣,陽臺行雨回。
 
4
巫山高,巫山低。暮雨瀟瀟郎不歸,空房獨守時。
 
《謫仙怨》 劉長卿著
1
晴川落日初低,惆悵孤舟解攜。鳥向平蕪遠近,
人隨流水東西。
 
2
白雲千里萬里,明月前溪後溪。獨恨長沙謫去,
江潭春草萋萋。
 
《廣謫仙怨》 竇弘餘著
1
胡塵犯闕沖關,金輅提攜玉顏。雲雨此時蕭散,
君王何日歸還。
 
2
傷心朝恨暮恨,回首千山萬山。獨望天邊初月,
蛾眉猶自彎彎。
 
《廣謫仙怨》 康駢著
1
晴山礙目橫天,綠疊君王馬前。鑾輅西巡蜀國,
龍顏東望秦川。
 
2
曲江魂斷芳草,妃子愁凝暮煙。長笛此時吹罷,
何言獨為嬋娟。

http://ctext.org/quantangshi/890/zh

※※※

2014年12月8日星期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V710108 的頭像
    V710108

    V710108的部落格

    V7101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