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jcP2znB3u1qB29mjztG9A

dvOz7K1jOHQFQqesLbHu_w

MSC1oVK3Gk_UGJLrmB7hMg

EsDoOXOdsfbGLGpopox_sg  

2Pc_vumu_LhZ3GchZ2_7ug 

561561561561.jpg

 5966969  

OqVzzC9ivwYWiHLoRlc8zg


白色的花開在樹上,

白色的花落在水面;

黑色痕跡的側臉,淚眼欲滴,

是我做錯了嗎?憤怒的臉是心疼或拒絕;

走一圈粉紅色櫻花的國度,困於朱槿花的紅,

黃黃的油漆線,灰灰的葉影,

是你做錯了嗎?擦身過去的身影多麼黯淡。

※※※


梁靜茹-崇拜

作詞:陳沒
作曲:彭學斌
編曲:陳建騏

你的姿態 你的青睞
我存在在你的存在
你以為愛 就是被愛
你揮霍了我的崇拜

我活了 我愛了 我都不管了
心愛到瘋了 恨到算了就好了
可能的 可以的 真的可惜了
幸福好不容易 怎麼你卻不敢了呢

我還以為我們能 不同於別人
我還以為不可能的 不會不可能

你的姿態 你的青睞
我存在在你的存在
你以為愛 就是被愛
你揮霍了我的崇拜

我活了 我愛了 我都不管了
心愛到瘋了 恨到算了就好了
可能的 可以的 真的可惜了
幸福好不容易 怎麼你卻不敢了呢

我還以為我們能 不同於別人
我還以為不可能的 不會不可能

你的姿態 你的青睞
我存在在你的存在
你以為愛 就是被愛
你揮霍了我的崇拜

風箏有風
海豚有海
我存在在我的存在
所以明白 所以離開
所以不再為愛而愛
自己存在 在你之外...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j93UbTlrKk

 

楊丞琳- 失憶的金魚

作曲:都智文@眾匠音樂  編曲:于京延  作詞:淺紫@眾匠音樂
 
我的簡訊 在你手機裡面哭
你不碰 它孤獨
我像一隻金魚 你看不到淚珠
只有那盆水 才清楚

這一哭 誰一鬧 那一痛 誰一抱
那晚摔碎的魚缸 陪我們睡不著
剩你我兩隻魚 怎麼都捱不到
陌生的躲掉擁抱

我就這樣好不好 記住你撐到七秒
你就不要急切的 趕走我撥起秒錶
我們就說好 我也盡力會做到
勾勾手誰都別賴掉

我就這樣好不好 趁最後再愛七秒
不管給我就算是 陌生的一個心跳
當我們說好 發現真的很難做到
有感情 誰都賴不掉 賴不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n6_RH1t7_I

 

謝安琪 - 雞蛋與羔羊

作曲:周博賢  編曲:周博賢  作詞:周博賢  監製:周博賢 

寢室的花香 妻子的瀟湘
過去美好片段夢裡湧上
監倉的窗 鎖鏈的聲響
告訴我知往日成為絕唱

惺忪醉過後還信
生活又如常
怎知卻中伏被騙
成為奴隸 大劫在頭上
不堪設想

A餐雞蛋撞石牆
不怕壯烈下場 決不退讓
B餐俯首做白羊
一世困在牧場
餐券這兩張 怎麼取向
人已到了決志現場 再拖便遭殃
仍扮作昏睡 大夢裡等瞻仰

警鐘給敲響 聲音多緊張
四處迅速褪掉舊有色相
屠刀機槍 高舉得囂張
要過去的價值成呆壞賬

久安慣了曾迷信
福樂是恆常
怎想到昨日還有
會剎那變走 像千噸雪霜
降在頭上

A餐雞蛋撞石牆
不怕壯烈下場 決不退讓
B餐俯首做白羊
一世困在牧場
餐券這兩張 怎麼取向
人已到了決志現場 再拖便遭殃
忘掉遐想

一顆雞蛋撞石牆
不免碎裂斷腸 怎麼較量
一堆雞蛋望石牆
可以變做力場 繼續擴張

今天雞蛋撞石牆
不怕壯烈下場 決不退讓
否則俯首做白羊
一世困在牧場
怎樣較理想 盡早思量

人已到了決志現場 再拖便遭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2_DWOyluTs

 

朱俐靜 - 女神

作曲:李雅微  作詞:李雅微/深白色(Arys Chien) 

韓劇 愛情奇蹟 片頭曲

你可以看著我 你可以欣賞我
你可以伸出手 你可以觸碰我
你可以靠近我 你可以擁抱我
你可以佔有我 若這樣還不夠

我可以很成熟 我可以很軟弱
只有在你眼中 我變得很服從
是假象的輕薄 或真實的感受
我微笑也沉默 你想沈溺或說破

我給你一場好夢 快樂得那麼輕鬆
劇情都由你操控 永遠有我的笑容
你像是蝴蝶做夢 快樂得有點懵懂
是假是真不去追究 只要不再寂寞

我是你一場好夢 快樂得那麼從容
劇情每天都不同 結局是我的笑容
我熱情讓你眼紅 我神祕讓你探索
你眼神再離不開我 甘願向女神低頭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IVUm2qMwPU

 

王菲 - 彼岸花

作詞:林夕
作曲:王菲
編曲:張亞東
監製:王菲/張亞東

看見的 熄滅了
消失的 記住了
我站在 海角天涯
聽見 土壤萌芽

等待 曇花再開
把芬芳 留給年華
彼岸 沒有燈塔
我依然 張望著

天黑 刷白了頭髮
緊握著 我火把
他來 我對自己說
我不害怕 我很愛他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Cj2DiDjdtY

 

黃國倫-眼淚

作曲:黃國倫  編曲:洪敬堯  作詞:黃國倫 

青春若有張不老的臉 但願它永遠不被改變
許多夢想總編織太美 跟著迎接幻滅

*愛上你是最快樂的事 卻又換來最痛苦的悲
 苦澀交錯愛的甜美 我怎樣都學不會

#哦 眼淚 眼淚都是我的體會 成長的滋味
 哦 眼淚 忍住眼淚不讓你看見
 哦 我在改變 孤單的感覺 你從不曾發現 我笑中還有淚

Repeat *,#

哦 眼淚 眼淚流過無言的夜 心痛的滋味
哦 眼淚 擦乾眼淚忘掉一切 曾有的眷戀
哦 眼淚是苦 眼淚是傷悲 哦 眼淚都是你
哦 眼淚是甜 眼淚是昨天 哦 眼淚不流淚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ISlPHnmwh8

 

葉秉桓-溫柔

作詞:阿信
作曲:阿信

走在風中 今天陽光 突然好溫柔
天的溫柔 地的溫柔 像你抱著我
然後發現 你的改變 孤單的今後
如果冷 該怎麼度過

天邊風光 身邊的我 都不在你眼中
你的眼中 藏著什麼 我從來都不懂
沒有關係 你的世界 就讓你擁有
不打擾 是我的溫柔

不知道 不明瞭 不想要 為什麼 我的心
明明是想靠近 卻孤單到黎明
不知道 不明瞭 不想要 為什麼 我的心
那愛情的綺麗 總是在孤單裡
再把我的最好的愛給你
不知不覺 不情不願 又到巷子口
我沒有哭 也沒有笑 因為這是夢
沒有預兆 沒有理由 你真的有說過
如果有 就讓你自由

如果你對我說 你想要一朵花 那麼 我就會給你一朵花
如果你對我說 你想要一顆星星 那麼 我就會給你一顆星星
如果你對我說 你想要一場雪 那麼 我就會給你一場雪
如果你對我說 你想要離開我 那麼 我會說 我會對你說

我給你自由 我給你自由 我給你自由 我給你自由
我給你全部全部全部全部自由 oh.........

這是我的溫柔 還你一個自由 這是我的溫柔 還你一個自由 oh...

不知道 不明瞭 不想要 為什麼 我的心
明明是想靠近 卻孤單到黎明
不知道 不明瞭 不想要 為什麼 我的心
那愛情的綺麗 總是在孤單裡
再把我的最好的愛給你
不知不覺 不情不願 又到巷子口
我沒有哭 也沒有笑 因為這是夢
沒有預兆 沒有理由 你真的 有說過
如果有 就讓你.....
如果有 就讓你自由
自由....這是我的溫柔 (這是我的溫柔.這是我的溫柔.這是我的~
溫柔....)
讓你自由...oh.......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e46r3DMhwY

 

蕭敬騰 Jam Hsiao - Kelly

來自星星的你 中文片尾曲

Kelly
詞曲:蕭敬騰

來自星星的你 不遠也不近
但就在這一秒 停止在時空裡
拯救了我的心 拯救了我的你
我再 我再也不願面對離別

Kelly Kelly
我願意付出一切擁抱你
Kelly Kelly
我只願為你一個人存在

來自平凡的我 不明也不白
但就在這一刻 你震動我的心
賦予了我生命 也賦予我能力
我再 我再也不願接受離別

Kelly Kelly
我願意付出一切擁抱你
Kelly Kelly
我只願為你一個人存在 Kelly

我只相信預感oh ya
我只確定人一生中最不能錯過的 是愛oh no

Kelly Kelly
我願意付出一切擁抱你
Kelly Kelly
我只願為你一個人存在
Kelly Kelly
我願意用我一生來交換
Kelly Kelly Kell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HRS_1cvUxc

 

辛龍 - 吻別

作曲:殷文琦  作詞:何啟弘 

前塵往事成雲煙消散在彼此眼前
就連說過了再見也看不見你有些哀怨
給我的一切你不過是在敷衍
你笑的越無邪我就會愛你愛得更狂野
總在剎那間有一些瞭解
說過的話不可能會實現
就在一轉眼發現你的臉
已經陌生不會再像從前
我的世界開始下雪
冷得讓我無法多愛一天
冷得連隱藏的遺憾都那麼地明顯
我和你吻別在無人的街
讓風癡笑我不能拒絕
我和你吻別在狂亂的夜
我的心等著迎接傷悲

想要給你的思念就像風箏斷了線
飛不進你的世界也溫暖不了你的視線
我已經看見一齣悲劇正上演
劇終沒有喜悅我仍然躲在你的夢裡面
總在剎那間有一些瞭解
說過的話不可能會實現
就在一轉眼發現你的臉
已經陌生不會再像從前
我的世界開始下雪
冷得讓我無法多愛一天
冷得連隱藏的遺憾都那麼地明顯
我和你吻別在無人的街
讓風癡笑我不能拒絕
我和你吻別在狂亂的夜
我的心等著迎接傷悲
我和你吻別在無人的街
讓風癡笑我不能拒絕
我和你吻別在狂亂的夜
我的心等著迎接傷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9ULALXubdI

 

周杰倫 - 可愛女人

作詞:徐若瑄
作曲:周杰倫
編曲:周杰倫

想要有直昇機 想要和妳飛到宇宙去
想要和妳融化在一起 融化在銀河裡

我每天每天每天在想想想想著妳
這樣的甜蜜 讓我開始相信命運
感謝地心引力 讓我碰到妳

漂亮的讓我面紅的可愛女人
溫柔的讓我心疼的可愛女人
透明的讓我感動的可愛女人
壞壞的讓我瘋狂的可愛女人

漂亮的讓我面紅的可愛女人
溫柔的讓我心疼的可愛女人
透明的讓我感動的可愛女人
壞壞的讓我瘋狂的可愛女人

(間奏)
讓我面紅的 讓我面紅的
讓我心疼的 讓我心疼的
讓我感動的 讓我感動的
讓我瘋狂的 讓我瘋狂的

讓我面紅的 讓我面紅的
讓我心疼的 讓我心疼的
讓我感動的 讓我感動的
讓我瘋狂的 讓我瘋狂的

想要有直昇機 想要和妳飛到宇宙去(想要和妳)
想要和妳融化在一起(想要和妳) 融化在銀河裡

我每天每天每天在想想想想著妳(我 想想想想著妳)
這樣的甜蜜 讓我開始相信命運(讓我開始)
感謝地心引力 讓我碰到妳(感謝地心引力 讓我碰到你~)

漂亮的讓我面紅的可愛女人
溫柔的讓我心疼的可愛女人
透明的讓我感動的可愛女人
壞壞的讓我瘋狂的可愛女人

漂亮的讓我面紅的可愛女人
溫柔的讓我心疼的可愛女人
透明的讓我感動的可愛女人
壞壞的讓我瘋狂的可愛女人

世界這樣大而我而我只是隻小小小的螞蟻(小小小)
但我要盡全力全力全力保護妳

漂亮的讓我面紅的可愛女人
溫柔的讓我心疼的可愛女人
透明的讓我感動的可愛女人
壞壞的讓我瘋狂的可愛女人

漂亮的讓我面紅的可愛女人
溫柔的讓我心疼的可愛女人
透明的讓我感動的可愛女人
壞壞的讓我瘋狂的可愛女人(WOW~嗚~ 女人 讓我面紅的 心~疼的女人)

漂亮的讓我面紅的可愛女人
溫柔的讓我心疼的可愛女人
透明的讓我感動的可愛女人
壞壞的讓我瘋狂的可愛女人

漂亮的讓我面紅的可愛女人
溫柔的讓我心疼的可愛女人
透明的讓我感動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Zvt1Ijl8eA

 

MITSUKO UCHIDA ~ Beethoven Piano Concerto # 4 / Bavarian Radio Symphony REVISED HD audio video  - 鋼琴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t8lbl14ygA


※※※

 
漢代之後 -> 隋唐 -> 通典 -> 樂一

《樂一》

《樂序》 
1
樂序: 夫音生於人心,心慘則音哀,心舒則音和。然人心復因音之哀和,亦感而舒慘,則韓娥曼聲哀哭,一里愁悲;曼聲長歌,眾皆喜忭,斯之謂矣。是故哀、樂、喜、怒、敬、愛六者,隨物感動,播於形氣,協律呂,諧五聲。舞也者,詠歌不足,故手舞之,足蹈之,動其容,象其事,而謂之為樂。樂也者,聖人之所樂,可以善人心焉。所以古者天子、諸侯、卿大夫無故不徹樂,士無故不去琴瑟,以平其心,以暢其志,則和氣不散,邪氣不干。此古先哲后立樂之方也。周衰政失,鄭衛是興。秦漢以還,古樂淪缺,代之所存,韶武而已。下不聞振鐸,上不達謳謠,但更其名,示不相襲,知音復寡,罕能制作。而況古雅莫尚,胡樂荐臻,其聲怨思,其狀促遽,方之鄭衛,又何遠乎!爰自永嘉,戎羯迭亂,事有先兆,其在於茲。聖唐貞觀初作破陣樂,舞有發揚蹈厲之容,象其威武也。歌有麤和嘽發之音,麤謂初用干戈平戎,戎既平,子愛百姓,有和樂之心。嘽謂樂心,發謂喜心,言天下既安,功成而喜樂也。嘽音昌善反。表興王之盛烈,何謝周之文武,豈近古相習所能關思哉!而人間胡戎之樂,久習未革。古者因樂以著教,其感人深,乃移風俗。將欲閑其邪,正其頹,唯樂而已矣。
 
2
樂序: 第一 歷代沿革上
 
3
樂序: 第二 歷代沿革下
 
4
樂序: 第三 十二律 五聲八音名義 五聲十二律旋相為宮 五聲十二律相生法 歷代製造
 
5
樂序: 第四 權量 八音 樂懸
 
6
樂序: 第五 歌 雜歌曲 舞 雜舞曲
 
7
樂序: 第六 清樂 坐立部伎 四方樂 散樂 前代雜樂
 
8
樂序: 第七 郊廟宮懸備舞議 郊廟不奏樂廟諸室別舞議 祭日不宜遍舞六代樂議 舞佾議 宗廟迎送神樂議 散齋不廢樂議 臨軒拜三公奏樂議 三朝行禮樂失制議 三朝上壽有樂議 三朝不宜奏登歌議 徹食宜有樂議 巴渝舞雜武舞議 皇后樂議 東宮宴會奏金石軒懸及女樂等議 皇帝幸東宮鼓吹作議國哀廢樂議: 遏密不設懸議 大喪而弟嗣位未三年廢樂議 大喪在寇梓宮未返廢樂議 皇后崩服未終廢樂議 太后父喪廢樂議 皇后母喪廢樂議 公主喪廢樂議 太子所生喪廢樂議 大臣喪廢樂議 忌月不廢樂議
 
9
樂序: 歷代沿革上伏羲 神農 黃帝 少皞 顓頊 帝嚳 唐 虞 夏 商 周 秦 漢 後漢魏 晉 宋
 
10
樂序: 伏羲樂名扶來,亦曰立本。
 
11
樂序: 神農樂名扶持,亦曰下謀。見帝系譜及孝經緯。又按隋樂志云:「伊耆有葦籥之音,伏羲有網罟之詠,葛天八闋,神農五絃,事與功偕,其來尚矣。」
 
12
樂序: 黃帝作咸池。堯增修而用之。咸,皆也。池,施也。言德之無不施也。又云:池言其包容浸潤。周禮曰「大咸」。
 
13
樂序: 少皞作大淵。見帝王代記。
 
14
樂序: 顓頊作六莖。莖,根也,謂澤及下也。
 
15
樂序: 帝嚳作五英。英,謂華茂也。
 
16
樂序: 堯作大章。章,明也。言堯德章明也。
 
17
樂序: 舜作大韶。韶,繼也。言舜能繼堯之德。周禮曰「大顺」。書曰:「夔,命汝典樂,教冑子。冑,長也。謂元子以下,至公卿大夫子弟,以歌詩蹈之舞之,教長國子中和祗庸孝友也。聲依永,律和聲,聲謂五聲,宮、商、角、徵、羽。律謂六律、六呂,十二月之音氣。言當依聲律和樂也。八音克諧,無相奪倫,神人以和。倫,理也。八音能諧,理不錯奪,則神人咸和。命夔,使勉之。夔曰:『於!予擊石拊石,百獸率舞。』」石,磬也。音之清者。拊,亦擊也。舉清者和,則餘皆從矣。樂感百獸,使相率而舞,則神人和可知也。於音烏。
 
18
樂序: 禹作大夏。夏,大也。言禹能大堯舜之德。禹命登扶氏為承夏之樂,有鐘、鼓、磬、鐸、钉。鐘,所以記有德;椎鼓,所以謀有道;擊磬,所以待有憂;搖钉,所以察有訟。理天下以五聲,為銘於簨廪。
 
19
樂序: 湯作大護。湯以寬理人,而除邪惡,其德能使天下得其所,言盡護救於人也。紂棄先祖之樂,迺作淫聲,書曰:「作奇伎淫巧,以悅婦人。」言紂廢至尊之敬,營卑褻之事,作過制伎巧,以資耳目之娛。
 
20
樂序: 周武王作大武。武,以武功定天下也。周公作勺,勺,言勺先祖之道。勺讀曰酌,勺,取也。又有房中之樂,歌以后妃之德。春官大司樂:「以樂舞教國子,公卿大夫之子弟。舞雲門、大卷、大咸、大韶、大夏、大護、大武。此周所存六代之樂。黃帝曰雲門、大卷。黃帝能成名萬物,以明人共財,言其德如雲之所出,人得以有族類也。卷音其爰反。以六律、六呂、五聲、八音、六舞大合樂,以致鬼神祇,以和邦國,以諧萬人,以安賓客,以說遠人,以作動物。六律,合陽聲者。六呂,合陰聲者。此十二者,以銅為管,轉而相生,黃鍾為首,律長九寸,各因而三之,上生者三分益一分,下生者三分去一分焉。國語曰:「律所以立均出度也。古者,瞽考中聲而量之,度律均鍾。」言以中聲定律,以律立鍾之均也。大合樂者,謂遍作六代之樂也,以冬日至作之,致天神、人鬼,以夏日至作之,致地祇、物魅、動物、羽臝之屬。虞書云:夔曰:「戛擊鳴球,搏拊琴瑟以詠,祖考來格。虞賓在位,群后德讓。下管琕鼓,合止柷敔,笙鏞以間,鳥獸蹌蹌。簫韶九成,鳳凰來儀。」夔又曰:「於!予擊石拊石,百獸率舞,庶尹允諧。」此其於宗廟九奏而應之。乃分樂而序之,以祭,以饗,以祀;分,謂各用一代之樂。乃奏黃鍾,歌大呂,舞雲門,以祀天神;以黃鍾之鍾,大呂之聲,為之均也。黃鍾,陽聲之首,大呂為之合奏之,以祀天神,尊之也。天神,五帝及日月星辰。王者又各以夏正月,祀其所受命之帝於南郊,尊之。孝經說曰「王者祭天於南郊,就陽位」是也。乃奏太蔟,歌應鍾,舞咸池,以祭地祇;太蔟,陽聲第二者,應鍾為之合。咸池,大咸。地祇,所祭於北郊,謂神州之神及社稷。乃奏姑洗,歌南呂,舞大韶,以祀四望;姑洗,陽聲第三者,南呂為之合。四望,五嶽、四鎮、四瀆。此言祀者,司中、司命、風師、雨師或亦用此樂。乃奏蕤賓,歌函鍾,舞大夏,以祭山川;蕤賓,陽聲次四者,函鍾為之合。函鍾亦名林鍾。函,戶南反。乃奏夷則,歌小呂,舞大護,以享先妣;夷則,陽聲次五,小呂為之合。小呂,一名中呂。先妣,姜嫄履大人跡,感神靈而生后稷,是周之先母。周立廟,自后稷為始祖,而姜嫄無所配,是以特立廟而祭之,謂之閟宮。乃奏無射,歌夾鍾,舞大武,以享先祖。無射,陽聲之下者,夾鍾為之合。夾鐘一名圜鍾。先祖,謂先公先王也。王出入,則令奏王夏;尸出入,則令奏肆夏;牲出入,則令奏昭夏。三夏皆樂章名。凡日月蝕,四鎮五嶽崩,大傀異災,諸侯薨,令去樂。四鎮,山之重大者,謂揚州之會稽,青州之沂,幽州之醫無閭,冀州之霍山。五嶽,岱在兗州,衡在荊州,華在荊州,吳在雍州,恒在并州。傀,猶怪也。傀音鬼。大怪之異災,謂天地之奇變,若星辰奔霣及地震裂為害者,去樂藏之。春秋傳曰:「壬午,猶繹,萬入去籥。」萬言入,則去者不入,藏之可知。大札,大凶,大災,大臣死,凡國之大憂,令弛懸。札,疫癘也。凶,凶年也。災,水火也。弛,釋下之,若今休兵鼓之為。凡建國,禁其淫聲、過聲、凶聲、慢聲。」淫聲,若鄭衛者。過聲,失哀樂之節。凶聲,亡國之音,若桑間、濮上。慢聲,謂侮慢不恭
 
21
樂序: 夫樂本情性,浹肌膚而藏骨髓,雖經乎千載,其遺風餘烈尚猶不絕。春秋時,陳公子完奔齊。完,陳厲公子,即敬仲也。莊二十二年遇難奔齊。陳,舜之後,韶樂在焉。故孔子適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美之甚也。周道始衰,怨刺之詩起。王澤既竭,而詩不能作。樂官師瞽,抱其器而奔散於諸侯,益壞缺矣。
 
22
樂序: 秦始皇平天下,六代廟樂惟韶武存焉。二十六年,改周大武曰五行,房中曰壽人,衣服同五行樂之色。
 
23
樂序: 漢興,樂家有制氏,魯人,善樂。以雅樂聲律,世世在太樂官,但能紀其鏗鏘鼓舞,而不能言其義。鏗鏘,金石之聲。高祖時,叔孫通因秦樂人制宗廟樂。太祝迎神於廟門,奏嘉至,嘉,善也,善神之至。猶古降神之樂也。皇帝入廟門,奏永至,以為行步之節,猶古采薺、肆夏也。薺,才私反。乾豆上,奏登歌,乾豆,脯羞之屬。獨上歌,不以管絃亂人聲,欲在位者遍聞之,猶古清廟之歌也。登歌再終,下奏休成之樂,美神明既饗也。休成樂,叔孫通所奏作。皇帝就酒東廂,坐定,奏永安之樂,美禮已成也。又有房中祠樂,高帝唐山夫人所作也。高帝姬。唐山,姓也。周有房中樂,至秦名曰壽人。凡樂,樂其所生,禮不忘本。高祖樂楚聲,故房中樂楚聲也。孝惠二年,使樂府令夏侯寬備其簫管,更名曰安世樂。
 
24
樂序: 高廟奏武德、文始、五行之舞;孝文廟奏昭德、文始、四時、五行之舞;孝武廟奏盛德、文始、四時、五行之舞。武德舞者,高帝四年作,以象天下樂己行武以除亂也。文始舞者,曰本舜韶舞也,高祖六年更名曰文始,以示不相襲也。而五行仍舊。四時舞者,孝文所作,以示天下之安和也。蓋樂己所自作,明有制也;言自制作也。樂先王之樂,明有法也。遵前代之法。孝景采武德舞以為昭德,以尊太宗廟。文帝也。至孝宣,采昭德舞為盛德,以尊世宗廟。武帝。諸帝廟皆常奏文始、四時、五行舞云。高祖六年又作昭容樂、禮容樂。昭容者,猶古之昭夏也,主出武德舞。言昭容樂生於武德舞。禮容者,主出文始、五行舞。舞入無樂者,將至至尊之前,不敢以樂也;出用樂者,言舞不失節,能以樂終也。大抵皆因秦舊事焉。抵,歸也。
 
25
樂序: 初,高祖既定天下,過沛,與故人父老相樂,醉酒歡哀,作「風起」之詩,令沛中僮兒百二十人習而歌之。至孝惠時,以沛宮為原廟,原,重也。言已有正廟,更重立之。皆令歌兒習吹以相和,常以百二十人為員。文景之間,禮官肄業而已。肄音弋二反。習也。
 
26
樂序: 至武帝,乃立樂府,始置之也。樂府之名蓋起於此,哀帝時罷之。采詩夜誦,采詩,依古遒人徇路,采取百姓謳謠,以知政教得失也。夜誦者,言辭或祕不可宣露,故於夜中歌誦也。有趙、代、秦、楚之謳。以李延年為協律都尉,多舉司馬相如等數十人造為詩賦,略論律呂,以合八音之調,作十九章之歌。以正月上辛用事甘泉圓丘,用上辛,依周禮郊天日也。辛,取齋戒自新之義。使童男女七十人俱歌,昏祠至明。然未有本於祖宗之事,八音調均,又不協於鍾律,而內有掖庭才人,外有上林樂府,皆以鄭聲施於朝廷。昔殷周之雅頌,上本有娀、音嵩姜嫄,镨、稷始生,玄王、公劉、古公、太伯、王季、姜女、亶甫之妃也。太任、太姒之德,乃及成湯、文、武、受命,武丁、成、康、宣王中興,下及輔佐阿衡、周、召、太公、申伯、召虎、仲山甫之屬,君臣男女有功德者,靡不褒揚。功德既信美矣,褒揚之聲盈乎天地之間,是以光名著於當世,遺譽垂於無窮。漢之樂有異於此,故無得而稱焉。
 
27
樂序: 是時,河間獻王有雅才,亦以為治道非禮樂不成,與毛生等共采周官及諸子言樂事者,以著樂記,因獻所集雅樂。天子下太樂官,常存肄之,歲時以備數,然不常御。
 
28
樂序: 至成帝時,謁者常山王禹世受河間樂,能說其義,其弟子宋廚等上書言之,下大夫博士平當等考試。當以為「河間王所獻雅樂,立之太樂。春秋鄉射,作於學官,希闊不講。故自公卿大夫觀聽者,但聞鏗鏘,不曉其意,而欲風諭眾庶,其道無由。風,化也。是以行之百有餘年,德化至今未成。宜風示海內。」事下公卿,以為久遠難分明,當議復寢。是時,鄭聲尤甚。黃門名倡丙強、景武之屬富顯於世,貴戚五侯、定陵、富平外戚之家五侯,王鳳以下。定陵,淳于長也。富平,張放。淫侈過度,至與人主爭女樂。哀帝自為定陶王時疾之,又性不好音,及即位,下詔曰:「惟世俗奢泰文巧,而鄭衛之聲興。夫奢泰則下不遜而國貧,文巧則趨末背本者眾,鄭衛之聲興則淫僻之化流,而欲黎庶敦朴家給,猶濁其源而求其清流,豈不難哉!孔子不云乎,『放鄭聲』,『鄭聲淫』。其罷樂府官。郊祭樂及古兵法武樂,在經非鄭衛之樂者,條奏,別屬他官。」丞相孔光、大司空何武奏:「樂人員大凡八百二十九人,其三百八十八人不可罷,可領屬大樂;其四百四十一人不應經法,或鄭衛之聲,皆可罷。」奏可。然百姓漸漬日久,又不制雅樂有以相變,豪富吏民沈湎自若,陵夷壞於王莽也。
 
29
樂序: 後漢光武平隴、蜀,增廣郊祀,高帝配良,樂奏青陽、朱明、西皓、玄冥、雲翹、育命之舞。北郊及祀明堂,並奏樂如南郊。迎時氣五郊:春歌青陽,夏歌朱明,並舞雲翹之舞;秋歌西皓,冬歌玄冥,並舞育命之舞;季夏歌朱明,兼舞二舞。
 
30
樂序: 明帝永平三年,東平王蒼總定公卿之議,曰:「宗廟宜各奏樂,不應相襲,所以明功德也。」遂采文始、五行、武德為大武之舞,薦之光武之廟。時樂四品:一曰大予樂,郊廟、上陵之所用焉;二曰雅頌樂,辟雍、鄉射之所用焉;三曰黃門鼓吹樂,天子宴群臣之所用也;四曰短簫鐃歌樂,軍中之所用也。又采百官詩頌,以為登歌。
 
31
樂序: 章帝元和元年,籍田,玄武司馬班固奏:「籍田,歌辭用商頌載芟,祠先農。」自東京大亂,絕無金石之樂,樂章亡缺,不可復知。
 
32
樂序: 魏武帝平荊州,獲杜夔,善八音,常為漢雅樂郎,尤悉樂事,於是使創定雅樂。時又有散騎郎鄧靜、尹商,善調雅樂,歌師尹胡能歌宗廟郊祀之曲,舞師馮肅能曉知先代諸舞,夔悉領之。遠考經籍,近采故事,考會古樂,始設軒懸鍾磬,復先代古樂,自夔始也。而柴玉、左延年之徒,妙善鄭聲被寵,唯夔好古存正。
 
33
樂序: 文帝受禪後,改漢巴渝舞曰昭武舞,改安世樂曰正世樂,嘉至樂曰迎靈樂,武德樂曰武頌樂,昭容樂曰昭業樂,雲翹舞曰鳳翔舞,育命舞曰靈應舞,武德舞曰武頌舞,文始舞曰大韶舞,五行舞曰大武舞。其眾歌詩,多則前代之舊,使王粲改作登歌、安世及巴渝詩而已。
 
34
樂序: 明帝太和初,詔曰:「凡音樂以舞為主,自黃帝雲門以下,至於周大武,皆太廟舞名也。然則其所司之官,皆曰太樂,所以總領諸物,不可以一物為名。樂官自如故為太樂。」太樂,漢舊名,後漢依讖改為太予樂官,至是改復舊。於是公卿奏:「今請太祖武皇帝樂宜曰武始之舞。武,神武也。武,又跡也。言神武之始,又王跡所起也。高祖文皇帝宜曰咸熙之舞。咸,皆也。熙,興也。言應受命之運,天下由之皆興也。夫歌以詠德,舞以象事。於文,文武為斌。臣等謹製樂舞名章斌之舞。所以章明聖德。今有事於天地宗廟,則此三舞宜並以薦享,及臨朝大享,並宜舞之。臣等思惟,三舞宜有總名,可名大鈞之樂。鈞,平也。言大魏三代同功,以至崇平也。」又奏:「祀圓丘以下,武始舞者,平冕,黑介幘,玄衣裳,白領袖,絳領袖中衣,絳合幅蔥,絳远,黑韋鞮。咸熙舞者,冠委貌,其餘服如前。章斌舞者,與武始、咸熙同服。奏於朝廷,則武始舞者,武冠,赤介幘,生絳袍單衣,絳領袖,皁領袖中衣,絳合幅蔥,白布远,黑韋鞮。咸熙舞者,進賢冠,黑介幘,生黃袍單衣,白合幅蔥。此三舞皆執羽籥,其餘服如前。」自茲以降,文武二舞冠服並同,不復重出。侍中繆襲又奏:「安世歌本漢時歌名。今詩非往歌之文,則宜變改。安世樂,猶同房中之樂也。往昔議者以房中歌后妃之德,以風天下,正夫婦焉,宜改安世之名而為正始之樂。襲又省安世歌詩有后妃之義,方今享先祖,恐失禮意,可改安世歌曰享神歌。」奏可。文帝已改安世為正始,而襲至是又改為享神。王肅議:「高皇至高祖、文昭廟,皆宜兼用先代及武始、大鈞之舞。」
 
35
樂序: 按漢時有短簫鐃歌之樂,其曲有朱鷺、思悲翁、艾如張、上之回、雍離、戰城南、巫山高、上陵、將進酒、君馬黃、芳樹、有所思、雉子班、聖人出、上邪、臨高臺、遠如期、石留、務成、玄雲、黃雀、釣竿等曲,列於鼓吹,多序戰陣之事。及魏受命,改其十二曲,使繆襲為詞,述以功德,言代漢之意。是時吳亦使韋昭制吹鐃部十二曲,以述堅、權功德。
 
36
樂序: 晉武帝初,郊廟明堂禮樂權用魏儀,蓋遵周室肇稱殷禮之義,但改樂章,而使傅玄為之詞。又令荀勖、張華、夏侯湛、成公綏等,各造郊廟諸樂歌詞。九年,荀勖以杜夔所製律呂,校太樂、總章、鼓吹八音,與律呂乖錯,依古尺作新律呂,以調聲韻。律成,遂頒下太常,使太樂、總章、鼓吹、清商施用。隋平陳,獲宋、齊舊樂,詔於太常置清商署以管之,蓋採此為名。求得陳太樂令蔡子元、于普明等復居其職。荀勖遂典知樂事,啟朝士解音者共掌之。使郭夏、宋識等造正德、大悅二舞,其樂章亦張華所作。又改魏昭武舞曰宣武舞,羽籥舞魏武始、咸熙、章斌三舞,皆執羽籥。曰宣文舞。傅玄又作先農、先蠶歌詩。咸寧元年,詔定祖宗之號,而廟樂同用正德、大悅之舞。
 
37
樂序: 自武帝受禪,命傅玄改漢鼓吹鐃歌,還為二十二曲,述以功德代魏。鼓角橫吹曲,按周禮「以鼖鼓鼓軍事」,說者云蚩尤氏帥魑魅與黃帝戰於涿鹿,帝乃命吹角為龍吟以禦之。其後魏武王北征烏丸,越沙漠,而軍士多思,於是減為半鳴,而尤更悲矣。胡角者,本以應胡笳之聲,後漸用之橫吹,有雙角,即胡樂也。張騫入西域,傳其法於西京,唯得摩訶兜勒一曲。李延年因胡曲更造新聲二十八解,乘輿以為武樂。後漢以給邊將,和帝時萬人將軍得用之。魏晉以來,二十八解不復具存,用者有黃鵠、隴頭、出關、入關、出塞、入塞、折楊柳、黃覃子、赤之楊、想行人十曲。
 
38
樂序: 懷帝永嘉之末,伶官樂器皆沒於劉、石。至江左初立宗廟,尚書下太常祭祀所用樂名,太常賀循答云:「魏氏增損漢樂,以為一代之禮,未審大晉樂名所以為異。遭離喪亂,舊典不存。然此諸樂,皆和之以鍾律,文之以五聲,詠之以歌詞,陳之於舞列,宮懸在庭,琴瑟在堂,八音迭奏,雅樂並作,登歌下管,各有常詠,周人之舊也。自漢以來,依於此禮,自造新詩而已。舊京荒廢,今既散亡,音韻曲折,又無識者,張華表曰:「漢氏所用,文句長短不齊。蓋以歌詠絃節,本有因循;而識樂知音,足以制聲度曲。二代三京,襲而不變。」則於今難以意言。」於時以無雅樂器乃伶人,省太樂并鼓吹令。是後頗得登歌,食舉之樂,猶有未備。明帝太寧末,又詔阮孚等損益之。成帝咸和中,乃復置太樂官,以戴綬為令,鳩集遺逸,而尚未有金石也。
 
39
樂序: 初,荀勖既以新律造二舞,又更修正鐘磬,未竟,而勖薨,惠帝元康三年,詔其子黃門郎蕃修定金石,以施郊廟。尋遇喪亂,遺聲舊制,莫有記者。庾亮為荊州,與謝尚共為朝廷修復雅樂,亮尋薨。庾翼、桓溫專事軍旅,樂器在庫,遂至朽壞焉。及慕容俊平冉閔,兵戈之際,而鄴下樂人頗有來者。謝尚時鎮壽陽,於是採拾樂人,以備太樂,并製石磬,雅樂始頗具。而王猛平鄴,慕容氏所得樂聲又入關右。孝武太元中,破苻堅,獲其樂工楊蜀等,閑習舊樂,於是四廂金石始備焉。乃使曹毗、王珣等增造宗廟歌詩,然郊祀遂不設樂。
 
40
樂序: 宋武帝永初元年,有司奏:「皇朝肇建,廟祀應設雅樂,乃晉樂也,太常鄭鮮之等各撰立新歌。黃門侍郎王韶之撰歌辭七首,並合施用。」十二月,又奏:「依舊正朝設樂,改太樂諸歌辭詩。」王韶之又撰二十二章。改正德舞曰前舞,大悅舞曰後舞。
 
41
樂序: 文帝元嘉九年,太樂令鍾宗之更調金石。至十四年,治書令史奚縱又改之。二十二年,南郊,始設登歌,詔顏延之造歌詩,廟舞猶闕。
 
42
樂序: 孝武孝建二年,有司奏:「前殿中曹郎荀萬秋議,郊廟宜設樂。」於是使內外博議。竟陵王誕等並同萬秋議。建平王宏議:「以凱容為韶舞,宣烈為武舞。祖宗廟樂,總以德為名。章皇太后廟,奏文樂。永至等樂,仍舊。皇帝祠南郊及廟迎神、送神,並奏肆夏。皇帝入廟門,奏永至。皇帝南郊初登壇,及廟門中詣東壁,奏登歌。其初獻,奏凱容、宣烈之舞。終獻,奏永安之樂。郊廟同。」孝武又使謝莊造郊廟舞樂、明堂諸樂歌辭。二年,有司又奏:「先郊廟舞樂,皇帝親奉,初登壇及入廟詣東壁,並奏登歌,不及三公行事。」左僕射建平王宏重議:「公卿行事,亦宜奏登歌。」有司又奏:「元會及二廟齋祠,登歌依舊並於殿庭設作。廟祠,依新儀注,登歌人上殿,絃管在下;今元會,登歌人亦上殿,絃管在下。」
 
43
樂序: 按廢帝元徽五年,太樂雅鄭共千餘人,後堂雜伎不在其數。梁裴子野宋略曰:「先王作樂崇德,以格神人,通天下之至和,節群生之流放。故天子之於士庶,未曾去其樂,而無非僻之心也。及周道衰微,音失其序,亂代先之以忿怒,亡國從之以哀思。優雜子女,蕩目淫心。充庭廣奏,則以魚龍靡慢為瑰瑋;會同饗覿,則以吳趨楚舞為妖妍。纖羅霧縠侈其衣,疏金鏤玉砥其器。在上班賜寵臣,群下從風而靡,王侯將相,歌伎填室;鴻商富賈,舞女成群。競相夸大,互有爭奪,如恐不及,莫為禁令。傷風敗俗,莫不在此。」優音又收反。

※※※

漢代之後 -> 隋唐 -> 通典 -> 樂二

《樂二》 
1
歷代沿革... : 齊 梁 陳 後魏 北齊 後周 隋 大唐
 
2
歷代沿革... : 齊武帝建元二年,有司奏:郊廟雅樂歌辭,舊使學士博士撰,搜簡採用。參議,太廟登歌宜用司徒褚彥回之辭,餘悉用黃門郎謝超宗辭。超宗所撰,多刪顏延之、謝莊辭以為新曲。其太廟二室及郊配辭,並尚書令王儉所作。其祀南郊,群臣出入,奏肅咸之樂;牲出入,奏引牲之樂;薦籩豆,呈毛血,奏嘉薦之樂;迎送神,奏昭夏之樂;皇帝入壇東門,奏永至之樂;升壇,奏登歌;初獻,奏文德宣烈之樂,次奏武德宣烈之樂;太祖高皇帝配享,奏高德宣烈之樂;飲福酒,奏嘉胙之樂;就燎位,奏昭遠之樂;還便殿,奏休成之樂。還北郊,初獻,奏地德凱容之樂,次奏昭德凱容之樂;瘞埋,奏隸幽之樂;餘樂並與南郊同。明堂,初獻,奏凱容宣烈之樂,賓出入及餘樂與南北郊同。祠廟,皇帝入廟門,奏永至之樂;太祝祼地,奏登歌;諸皇祖,各奏凱容;帝還東壁上福酒,奏永胙;送神,奏肆夏;其群臣出入、牲出入、薦毛血、迎神、詣便殿,並與兩郊、明堂同。太祖神室,奏高德宣烈之樂;穆后神室,奏穆德凱容之樂;高宗神室,奏明德凱容之樂。四年,籍田,詔驍騎將軍江淹造籍田歌二章。六年,制「位未登黃門郎,不得畜女妓」。黃門班在五品。明帝建武二年,雩祭明堂,用謝朓造辭。
 
3
歷代沿革... : 梁武帝思弘古樂,天監元年,下詔求學術通明者皆陳所見。時對樂者七十八家,咸言樂之宜改,不言改樂之法。帝素善音律,遂自制四器,名之為通,以定雅樂,莫不和韻。語在制迼篇中。
 
4
歷代沿革... : 初,齊永明中,舞人所冠幘並簪筆,武帝曰:「筆笏蓋以記事受言,舞不受言,何事簪筆。豈有身服朝衣,而足綦讌履。」綦音忌。於是去筆。
 
5
歷代沿革... : 乃定郊禋宗廟及三朝之雅樂,以武舞為大壯舞,取易云「大者壯也」,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見也。以文舞為大觀舞,取易云「大觀在上」,觀天之神道而四時不忒也。國樂以「雅」為稱,取詩序云:「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風,謂之雅。雅者,正也。」止乎十二,則天數也。乃去階步之樂,增徹食之雅焉。皇帝出入,宋孝武孝建二年起居注奏永至,齊及梁初亦同。至是改為皇雅,取詩「皇矣上帝,臨下有赫」也。二郊、太廟同用。皇太子出入,奏胤雅,取詩「君子萬年,永錫爾胤」。王公出入,奏寅雅,取尚書、周官「貳公弘化,寅亮天地」也。上壽酒,奏介雅,取詩「君子萬年,介爾景福」也。食舉,奏需雅,取易「雲上於天,需,君子以飲食宴樂」也。撤撰,奏雍雅,取禮記「大饗客出以雍撤」也。並三朝用之。牲出入,宋廢帝元徽二年儀注奏引牲,齊及梁初亦同。至是改為滌雅,取禮記「帝牛必在滌三月」也。薦毛血,宋元徽三年儀注奏嘉薦,至是為牷雅,取左氏傳「牲牷肥腯」。北郊、明堂、太廟並同用。降神及迎送,宋元徽三年儀注奏昭夏,齊及梁初亦同。至是改為諴雅,取尚書「至諴感神」。皇帝飲福酒,宋元徽三年儀注奏嘉胙,至齊不改,梁初改為永胙。至是改為獻雅,取禮記祭統「尸飲五,君洗玉爵獻卿」。今之福酒,亦古獻之義也。北郊、明堂、太廟同用。就燎位,宋元徽三年儀注奏昭遠,及齊不改;就埋位,齊永明六年儀注奏隸幽。至是燎埋俱奏禋雅,取周禮大宗伯「以禋祀昊天上帝」也。眾官出入,宋元徽三年儀注奏肅咸,齊及梁初亦同。至是改為俊雅,取禮記「司徒論選士之秀者而升之于學,曰俊士」也。二郊、太廟、明堂,三朝同用焉。其辭並沈約所製也。是時禮樂制度,粲然有序。
 
6
歷代沿革... : 鼓吹,宋、齊並用漢制曲,又充庭用十六曲。武帝乃去其四曲,留其十二,合四時也。更制新歌,以述功德。天監七年,將有事于太廟。詔曰:「禮云『齊日不樂』,今親奉始出宮,振作鼓吹。外可詳議。」八座丞郎參議,請輿駕始出,鼓吹從而不作,還宮如常儀。帝從之,遂以定制。
 
7
歷代沿革... : 初,武帝之在雍鎮,有童謠云:「襄陽白銅蹄,反縛揚州兒。」識者言,白銅謂金,蹄謂馬也;白,金色。及義師之興,實以鐵騎,揚州之士皆面縛,果如謠言。故即位之後,更造新聲,帝自為之詞三曲,又令沈約為三曲,以被管絃。帝既篤敬佛法,又制善哉、大樂、大勸、天道、仙道、神王、龍王、滅過惡、除愛水、斷苦輪等十篇,名為正樂,皆述佛法。又有法樂童子伎、童子倚歌梵唄,音敗。設無遮大會則為之。
 
8
歷代沿革... : 其後臺城淪沒,簡文帝受制於侯景。景以簡文女溧音栗陽公主為妃,請帝及主母范淑妃宴於西州,奏梁所常用樂。景儀同索超世亦在宴筵。帝潸然屑涕。景興曰:「陛下何不樂也?」帝強笑曰:「丞相言索超世聞此以為何聲?」景曰:「臣且不知,何獨超世。」自此樂府不修,風雅咸盡矣。及王僧辯破侯景,諸樂並送荊州。經亂,工器頗闕,元帝詔有司補綴纔備。荊州陷沒,周人初不知採用,工人有知音者並入關中,隨例多沒為奴婢。
 
9
歷代沿革... : 陳初,武帝詔求宋、齊故事。太常卿周弘讓奏曰:「齊氏承宋,咸用元徽舊式,宗祀朝饗,奏樂俱同,唯北郊之禮,頗有增益。皇帝入壝門,奏永至;飲福酒,奏嘉胙;太尉亞獻,奏凱容;埋牲,奏隸幽;帝還便殿,奏休成;眾官入出,並奏肅咸。此乃元徽所闕,永明六年之所加也。唯送神之樂,宋孝建二年秋起居注云『奏肆夏』,齊永明中改奏昭夏。」帝遂依之。是時並用梁樂,唯改七室舞辭。
 
10
歷代沿革... : 文帝天嘉元年,始定圓丘、明堂及宗廟樂。都官尚書到仲舉奏:「眾官入出,皆奏肅咸。牲入出,奏引牲。薦毛血,奏嘉薦。迎送神,奏昭夏。皇帝入壇,奏永至。皇帝升陛,奏登歌。皇帝初獻及太尉亞獻、光祿勳終獻,並奏宣烈。皇帝飲福酒,奏嘉胙;就燎位,奏昭遠;還便殿,奏休成。」
 
11
歷代沿革... : 宣帝太建元年,定三朝之樂,採梁故事,奏相和五引,各隨王月。祠用宋曲,宴准梁樂,蓋取人神不雜也。五年,詔尚書左丞劉平、儀曹郎張崖,定南北郊及明堂儀注。改天嘉中所用齊樂,盡以「韶」為名。工就位定,協律校尉舉麾,太樂令跪贊云:「奏懋韶之樂。」降神,奏通韶;牲入出,奏潔韶;帝入壇及還便殿,奏穆韶。帝初再拜,舞七德,工執干楯,曲終復綴。出就懸東,繼舞九序,工執羽籥。獻爵於天神及太祖之座,奏登歌。帝飲福酒,奏嘉韶;就燎位,奏報韶。至六年十一月,侍中尚書左僕射徐陵、儀曹郎中沈罕奏,來年元會儀注,先會一日,太樂展宮懸、高渉、五案於殿庭。客入,奏相和五引。帝出,黃門侍郎舉麾於殿上,掌固應之,舉於階下,奏康韶之樂。詔延王公登,奏變韶。奉珪璧訖,初引下殿,奏亦如之。帝興,入便殿,奏穆韶。更衣又出,奏亦如之。帝舉酒,奏綏韶。進膳,奏侑韶。帝御茶果,太常丞跪請進舞七德,繼之九序。其鼓吹雜伎,取晉、宋之舊,微更附益。
 
12
歷代沿革... : 及後主嗣位,沈荒於酒,視朝之外,多在宴筵。尤重聲樂,遣宮女習北方簫鼓,謂之代北,酒酣則奏之。又於清樂中造黃鸝留及玉樹後庭花、金釵兩臂垂等曲,與幸臣製其歌詞,綺豔相高,極於輕蕩。男女唱和,其音甚哀。
 
13
歷代沿革... : 後魏道武皇帝定中山,獲其樂懸,未遑創改,因時而用之。代歷分崩,頗有遺失。天興元年冬,詔尚書吏部郎鄧彥海定律呂,協音樂。及追尊曾祖、祖、考諸帝,樂用八佾,舞皇始舞。皇始舞,道武所作也,以明開大始祖之業。後更製宗廟。皇帝入廟門,奏王夏,太祝迎神於廟門,奏迎神曲,猶古降神之樂;乾豆上,奏登歌,猶古清廟之樂;曲終,下奏神祚,嘉神明之饗也;皇帝行禮七廟,奏陛步,以為行止之節;皇帝出門,奏總章,次奏八佾舞,次奏送神曲。道武初,冬至祭天于南郊圓丘,樂用皇矣,奏雲和之舞,事訖,奏維皇,將燎;夏至祭地祇于北郊方澤,樂用神祚,奏大武之舞。正月上日,饗群臣,宣布政教,備列宮懸正樂,兼奏燕、趙、秦、吳之音,五方殊俗之曲。四時饗會亦用焉。又有掖庭中歌真人代歌,上敘祖宗開業所由,下及君臣廢興之跡,凡有百五十章。六年冬,詔太樂、總章、鼓吹增修雜伎,以備百戲,大饗設之於殿庭,如漢、晉之舊也。明元帝初,又增修之,撰合大曲,更為鐘鼓之節。
 
14
歷代沿革... : 太武帝破赫連昌,獲古雅樂,及平涼州,破沮渠氏。得其伶人、器服,並擇而存之。後通西域,又以悅般國鼓舞設於樂署。其後古樂音制,罕復傳習,舊工更盡,聲曲多亡。
 
15
歷代沿革... : 孝文帝太和初,司樂上書,陳樂章有闕,求集群官議定其事,并訪吏人有能體解古樂者,與之廣修器數,甄立名器,以諧八音。詔可。雖經眾議,卒無洞曉音律,樂部不能立,其事彌有殘缺。然方樂之制及四夷歌舞,稍列於太樂,金石羽旄之飾,為壯麗於往時矣。後又詔中書監高閭,令與太樂詳採古今,以備樂典。歷年未精,而閭卒。
 
16
歷代沿革... : 宣武帝正始中,詔太常卿劉芳主修營樂器。時揚州人張陽子、義陽人倪鳳皇、陳孝孫、戴當千、吳殿、陳文明、陳成等七人頗解雅樂正聲,八佾、文武二舞,鐘磬、管絃、登歌聲調,芳皆令教習,參取是非。
 
17
歷代沿革... : 初,御史中尉元匡與芳等競論鐘律。孝明帝熙平二年冬,匡復上言其事,太師、高陽王雍等奏停之。先是,有陳仲儒者自江南歸國,頗閑樂事,請依京房立准,以調八音。神龜二年夏,有司及蕭寶寅等奏言:「仲儒輒持己心,輕欲製作,不可依許。」詔曰:「如所奏。」語在製造篇中。
 
18
歷代沿革... : 正光中,詔侍中、安豐王延明與其門生河間信都芳博採古今樂事,芳後乃選延明所集樂說并諸器物准圖二十餘事而注之,不得在樂署考正聲律也。
 
19
歷代沿革... : 至普泰初,前廢帝詔尚書長孫稚、太常卿袓瑩理金石。武帝永熙二年春,祖瑩復議曰:「按周兼六代之樂,聲律所施,咸有次第。自滅學以後,禮樂散亡,漢來所存,二舞而已。今請改韶舞為崇德,武舞為章烈,總名曰嘉成。漢樂章云:『高張四懸,神來讌饗。』宗廟所設,宮懸明矣。計五郊天神,尊於人鬼;六宮陰極,體同至尊。理無減降,宜皆用宮懸。其舞人冠服制裁咸同舊式。」詔曰:「以『成』為號,良無間然。六代之舞,皆以大為名,今可准古為大成也。其舞但依舊為文武而已。餘如議。」
 
20
歷代沿革... : 後太樂令崔九龍言於太常卿祖瑩曰:「聲有七聲,調有七調,以今七調合之七律,起於黃鍾,終於中呂。今古雜曲,隨調舉之,將五百曲。恐諸曲名,後致亡失,今輒條記,存之於樂府。」瑩依而上之。九龍所錄,或雅或鄭,至於謠俗、四夷雜歌,但記其聲折而已,不能知其本意。又名多舛謬,莫識所由,隨其淫正而取之。樂署悉令傳習,其中復有所遺,至於古雅,尤多亡失。
 
21
歷代沿革... : 初,孝文皇帝因討淮、漢,宣武定壽春,收其聲伎。江左所傳中原舊曲明君、聖主、公莫、白鳩之屬,及江南吳歌、荊楚西聲,總謂清商。至於殿庭饗宴兼奏之。其圓丘、方澤、上辛、地祇、五郊、四時拜廟、三元、冬至、社稷、馬射、籍田樂人之數,各有差等。
 
22
歷代沿革... : 自宣武已後,始愛胡聲,洎於遷都。屈茨,琵琶,五絃,箜篌,胡●,胡鼓,銅鈸,打沙羅,胡舞鏗鏘鏜鎝,上音湯。下音塔。洪心駭耳,撫箏新靡絕麗,歌響全似吟哭,聽之者無不悽愴。琵琶及當路琴瑟殆絕音。皆初聲頗復閑緩,度曲轉急躁。按此音所由,源出西域諸天諸佛韻調,婁羅胡語,直置難解,況復被之土木?是以感其聲者,莫不奢淫躁競,舉止輕飆,或踊或躍,乍動乍息,蹻羌嬌反腳彈指,撼頭弄目,情發於中,不能自止。論樂豈須鐘鼓,但問風化淺深,雖此胡聲,足敗華俗。非唯人情感動,衣服亦隨之以變,長衫戇帽,闊帶小闪,自號驚緊,爭入時代;婦女衣髻,亦尚危側,不重從容,俱笑寬緩。蓋驚危者,勢不久安,此兆先見,何以能立!形貌如此,心亦隨之。亡國之音,亦由浮競,豈唯哀細,獨表衰微。操絃執籥,雖出瞽史;易俗移風,實在時政。
 
23
歷代沿革... : 北齊文宣初,尚未改舊章。宮懸各設十二鎛鐘,於其辰位,四面並設編鐘編磬各一筍廪,合二十架。設建鼓於四隅。郊廟朝會同用之。其後將有創革,尚藥典御袓珽上書曰:「魏氏來自雲、朔,未移其俗。至道武破慕容寶于中山,獲晉樂器,不知採用,皆委棄之。天興初,吏部郎鄧彥海奏上廟樂,創製宮懸,而鐘管不備。樂章既闕,雜以簸邏迴歌。初用八佾,作皇始之舞。至太武帝平河西,得沮渠蒙遜之伎,賓嘉大禮,皆雜用焉。此聲所興,蓋苻堅之末,呂光平西域得胡戎之樂,因又改變,雜以秦聲,所謂秦漢樂也。至永熙中,錄尚書長孫承業名雅,已具後魏事中。共臣先人太常卿瑩等,斟酌繕修,戎華兼採,至於鐘鼓律呂,奐然大備。自古相襲,損益可知,今之創製,請以為准。」珽因採魏安豐王延明及信都芳等所著樂說,而定正聲。始具宮懸之器,仍雜西涼之曲,樂名廣成,而舞無所號,所謂「洛陽舊樂」者也。
 
24
歷代沿革... : 武成之時,始定四郊、宗廟之樂。群臣入出,奏肆夏。牲入出,薦毛血,並奏昭夏。迎送神及皇帝初獻、祼獻、禮五方上帝,並奏高明之樂,為覆燾之舞。皇帝入壇門及升壇飲福酒,就燎位,還便殿,並奏皇夏。以高祖配饗,奏武德之樂,為昭烈之舞。祼地,奏登歌。其四時祭廟及禘祫六代、五代、高祖、曾祖、祖諸神室,並奏始陛之樂,為恢祚之舞。神武皇帝神室,奏武德之樂,為昭烈之舞。文襄皇帝神室,奏文德之樂,為宣政之舞。文宣皇帝神室,奏文正之樂,為光大之舞。孝昭皇帝神室,奏文明之樂,為休德之舞。其入出之儀,同四郊之禮。其時郊廟宴享之樂,皆魏代故西涼伎,即是晉初舊聲,魏太武平涼所得也。秦漢二代,是魏晉相承之樂;其吳聲者,是江南宋、齊之伎。
 
25
歷代沿革... : 鼓吹朱鷺等二十曲,皆改古名,以敘功德。古又有黃雀、釣竿二曲,略而不用。並議定其名,被於鼓吹。諸州鎮戍,各給鼓吹樂,多少各以大小等級為差。諸王為州,皆給赤鼓、赤角,皇子則增給吳鼓、長鳴角,上州刺史皆給青鼓、青角,中州刺史以下及諸鎮戍皆給黑鼓、黑角。樂器皆有衣,並同鼓色。雜樂有西涼鼙舞、清樂、龜茲等。然吹笙、彈琵琶、五絃及歌舞之伎,自文襄以來,皆所愛好。至河清以後,傳習尤盛。後主唯賞胡戎樂,耽愛無已。於是繁習淫聲,爭新哀怨。故曹妙達、安未弱、安馬駒之徒,至有封王開府者,遂服簪纓而為伶人之事。後主亦自能度曲,親執樂器,悅翫無倦,遂倚絃而歌,別採新聲,為無愁曲,音韻窈窕,極於哀思;使胡兒閹官之輩,齊唱和之,曲終樂闋,莫不殞涕。雖行幸道路,或時馬上奏之,樂往哀來,竟以亡國。
 
26
歷代沿革... : 後周文帝霸政,平江陵,大獲梁氏樂器。及建六官,乃令有司詳定郊廟樂歌舞各有等差,雖著其文,竟未之行也。
 
27
歷代沿革... : 及武帝天和初,造山雲舞,以備六代。南北郊、雩壇、太廟、禘祫,俱用六舞。南郊則大夏降神,大護獻熟,次作大武、正德、武德、山雲之舞。北郊則大護降神,大夏獻熟,次作大武、正德、武德、山雲之舞。雩壇以大武降神,正德獻熟,次作大夏、大護、武德、山雲之舞。太廟禘祫,則大武降神,山雲獻熟,次作正德、大夏、大護、武德之舞。時享太廟,以山雲降神,大夏獻熟,次作武德之舞。拜社,以大護降神,大武獻熟,次作正德之舞。五郊朝日,以大夏降神,大護獻熟。神州、夕月、籍田,以正德降神,大護獻熟。
 
28
歷代沿革... : 建德二年十月,六代樂成,奏於崇信殿。宮懸,依梁三十六架。朝會則皇帝出入,奏皇夏。皇太子出入,奏肆夏。王公出入,奏驁夏。驁音遨。五等諸侯元日獻玉帛,奏納夏。宴族人,奏族夏。大會至尊執爵,奏登歌十八曲。食舉,奏深夏,舞六代大夏、大護、大武、正德、武德、山雲之舞。於是正定雅音,為郊廟樂。創造鍾律,頗得其宜。乃以梁鼓吹熊羆十二按,每元正大會,列於懸間,與正樂合奏。
 
29
歷代沿革... : 初,太祖輔魏之時,高昌款附,及得其伎,教習以備饗宴之禮。天和六年,罷掖庭四夷之樂。其後,帝聘皇后於突厥,得其所獲康國、龜茲等樂,更雜以高昌之舊,並於大司樂習焉。採用其聲,被於鐘石,取周官制以陳之。
 
30
歷代沿革... : 宣帝時,改前代鼓吹朱鷺等曲,製為十五曲,述受魏禪及戰功之事。帝每晨出夜還,恒陳鼓吹。嘗幸同州,自應門至赤岸,數十里間,鼓吹俱作。祈雨仲山還,令京城士女,於街巷奏樂以迎之。公私頓弊,以至於亡也。
 
31
歷代沿革... : 隋文帝開皇二年,尚因周樂,命工人齊樹提檢校樂府,改換聲律,益不能通。俄而沛公鄭譯奏上,請更修正。於是詔太常卿牛弘、國子祭酒辛彥之、國子博士何妥等議正樂。然淪謬既久,積年議不定。帝怒曰:「我受天命七年,樂府猶歌前代功德。」命治書侍御史李諤引弘等下,將罪之。諤奏曰:「武王克殷,至周公相成王始制禮樂。斯事體大,不可速成。」帝意稍解。九年,平陳,獲宋、齊舊樂,詔於太常置清商署以管之。求得陳太樂令蔡子元、于普明等,復居其職。
 
32
歷代沿革... : 隋代雅樂,唯奏黃鍾一宮,郊廟朝饗用一調,迎氣用五調。舊工更盡,其餘聲律皆不復通。或有能為蕤賓之宮者,享祀之際肆之,竟無覺者。弘又修皇后房內之樂。文帝龍潛時,頗好音樂,故嘗因倚琵琶,作歌二首,名曰地厚、天高,託言夫妻之義。因即取之為房內曲,命婦人并登歌、上壽並用之。職在宮內,女人教習之。於是祕書監牛弘、祕書丞姚察、散騎常侍許善心、儀同三司劉臻、內史舍人虞世基等,更共詳議。按周官大司樂:「奏黃鍾,歌大呂,舞雲門,以祀天神。奏太蔟,歌應鍾,舞咸池,以祭地祇。奏姑洗,歌南呂,舞大韶,以祀四望。奏蕤賓,歌函鍾,舞大夏,以祭山川。奏夷則,歌小呂,舞大護,以享先妣。奏無射,歌夾鍾,舞大武,以享先祖。」此乃周制,立二王三恪,通己為六代之樂。至四時祭祀,則分而用之。以六樂配十二調,一代之樂,則用二調矣。隋去六代之樂,又無四望、先妣之祭,今既與古祭法有別,乃以神祇位次分樂配焉。奏黃鍾,歌大呂,以祀圓丘。黃鍾所以宣六氣也,耀魄天神,最為尊極,故奏黃鍾以祀之。奏太蔟,歌應鍾,以祭方澤。太蔟所以贊陽出滯,崑崙厚載之重,故奏太蔟以祀之。奏姑洗,歌南呂,以祀五郊、神州。姑洗所以修潔百物,五郊神州,天地之次,故奏姑洗以祀之。奏蕤賓,歌函鍾,以享宗廟。蕤賓所以安靜神人,祖宗有國之本,故奏蕤賓以祀之。奏夷則,歌小呂,以祭社稷、先農。夷則所以詠歌九穀,貴在秋成,故奏夷則以祀之。奏無射,歌夾鍾,以祭巡狩方嶽。無射所以示人軌物,視秩觀風,故奏無射以祀之。同用文武二舞。其圓丘降神六變,方澤降神八變,宗廟禘祫降神八變,皆用昭夏。其餘享祀皆一變。皇帝入出,奏皇夏。群官入出,皆奏肆夏。舉酒上壽,奏需夏。迎送鬼神,奏昭夏。薦獻郊廟,奏咸夏。宴饗殿上,奏登歌。并文舞武舞,合為八曲。古有宮、商、角、徵、羽五引,梁以三朝元會奏之。今改為五音,其聲悉依宮商,不使差越。唯迎氣於五郊,降神奏之,月令所謂「孟春其音角」是也。通前為十三曲。并內官所奏天高、地厚二曲,於房中奏之,合十五曲。其登歌,祀神宴會通行之。若有大祀臨軒,陳於階壇之上。若冊拜王公,設宮懸,不用登歌。釋奠則唯用登歌,而不設懸。古者人君食,皆用當月之調,以取時律之聲,使不失五常之性,調暢四體,令得時氣之和。故東漢太子丞鮑鄴上言,天子食飲,必順四時,有食舉樂,所以順天地,養神明,可作十二月均,感天地和氣。此則殿庭月調之義也。祭祀既已分樂,臨軒朝會,並用當月之律。正月懸太蔟之均,乃至十二月懸大呂之均,欲感人君情性,允協陰陽之序也。并撰歌詩三十首,詔並令施用。
 
33
歷代沿革... : 先是,文帝遣內史侍郎李元操、直內侍省盧思道等,製清廟歌詞十二曲,令於太樂教習,以代周歌。至仁壽中,煬帝為太子時,從饗於太廟,乃上言:「清廟之詞,文多浮麗,不足以宣功德,請更議之。」於是詔吏部尚書牛弘、開府儀同柳顧言、祕書丞許善心、內史舍人虞世基、禮部侍郎蔡徵等,更詳故實,刱製雅樂歌詞。
 
34
歷代沿革... : 煬帝大業元年,詔修高祖廟樂。唯新造高祖歌九首。仍屬戎車,不遑刊正,禮樂之事,竟無成功。而帝矜奢,頗耽淫曲,御史大夫裴蘊揣知帝情,奏搜周、齊、梁、陳樂工子弟及人間善聲調音律凡三百餘人,並付太樂。倡優猱雜,咸來萃止。其哀管雜聲,淫絃巧奏,皆出鄴城之下,高齊之舊曲也。
 
35
歷代沿革... : 大唐太宗文皇帝留心雅正,勵精文教。貞觀之初,合考隋氏所傳南北之樂,梁、陳盡吳、楚之聲,周、齊皆胡虜之音。乃命太常卿祖孝孫正宮調,起居郎呂才習音韻,協律郎張文收考律呂,平其散濫,為之折衷。漢以來郊祀、明堂,有夕牲、迎神、登歌等曲。近代加祼地、迎牲、飲福酒。今夕牲、祼地不用樂,公卿攝事又去飲福酒之樂。周享神諸樂,多以「夏」為名,宋以「永」為名,梁以「雅」為名,後周亦以「夏」為名,隋氏因之。今國家以「和」為名。旋宮之樂久喪,漢章帝建初三年鮑鄴始請用之,順帝陽嘉二年復廢。累代皆黃鍾一均,變極七音,則五鐘廢而不擊,反謂之啞鐘。祖孝孫始為旋宮之法,造十二和樂,合四十八曲,八十四調。至開元中,又造三和樂,共十五和樂,其曰元和、順和、永和、肅和、雍和、壽和、太和、舒和、休和、昭和、祴和、音陔正和、承和、豐和、宣和。又制文舞、武舞,文舞朝廷謂之九功舞,武舞朝廷謂之七德舞。樂用鐘、磬、柷、敔、晉鼓、節鼓、琴、瑟、箏、筑、竽、笙、簫、笛、箎、塤、錞于、鐃、鐸、撫拍、舂牘,謂之雅樂。雅樂唯郊廟、元會、冬至及冊命大禮,則辨其曲度章句,而分始終之次焉。
 
36
歷代沿革... : 夾鍾宮元大曆十四年國諱改焉和一變,黃鍾角元和一變,太蔟徵元和一變,姑洗羽元和一變。
 
37
歷代沿革... : 右四曲冬至於圓丘大祭奏之,以文舞六變降神替昭夏。若祭五方上帝、日月,則黃鍾宮奏元和,以文舞三變降神。若其送神,皆奏一變。
 
38
歷代沿革... : 林鍾宮順和二變,太蔟角順和二變,姑洗徵順和二變,南呂羽順和二變。
 
39
歷代沿革... : 右四曲夏至於皇地祇大祭則奏之,以文舞八變降神替昭夏。若祭祀社稷及神州、籍田,則於太蔟宮奏順和,以文舞三變降神。若其送神,皆奏一變。
 
40
歷代沿革... : 黃鍾宮永和三變,大呂角永和三變,太蔟徵永和二變,應鍾羽永和二變。
 
41
歷代沿革... : 右四曲於宗廟大祭則奏之,以文舞九變降神替昭夏。若四時小祭,則於無射宮奏永和,以文舞三變降神也。若送神,皆奏一變。
 
42
歷代沿革... : 無射宮永和,夷則宮永和,蕤賓宮順和,姑洗宮順和,太蔟宮順和,黃鍾宮元和。
 
43
歷代沿革... : 右六曲於雩壇蜡百神各奏一變,總六變,以文舞降神替昭夏。若送神,則於黃鍾宮奏元和一變。
 
44
歷代沿革... : 九德之歌、宗廟登歌則奏之,替昭夏。若大祭,則於大呂宮奏之;若四時小祭,則於夾鍾宮奏之。肅和、奠玉及諸郊登歌同奏之,替昭夏。祭祀之日,懸下奏黃鍾,登歌奏大呂;懸下奏太蔟,登歌奏應鍾。雍和、諸郊廟有司行事,進俎及酌酒、讀祝文、徹豆奏之,替咸夏。壽和、諸郊廟皇帝親行事,酌酒、讀祝文同奏之,替咸夏。宮音、土王日祭黃帝,奏黃鍾宮三變降神,替舊宮音。商音、立秋日祭白帝,奏太蔟商三變降神,替舊商音。角音、立春日祭青帝,奏姑洗角三變降神,替舊角音。徵音、立夏日祭赤帝,奏林鍾徵三變降神,替舊徵音。羽音、立冬日祭黑帝,奏南呂羽三變降神,替舊羽音。凱和、諸郊廟武舞則奏之六成,替舊武舞。太和、皇帝臨軒受朝入出則奏之,替皇夏。舒和、王公朝會入出及諸郊送神二舞郎入出同奏之,替肆夏。休和、皇帝食舉食及群臣上壽則奏之,替需夏。昭和、皇帝元日上壽酒登歌奏之,替舊登歌。採茨、皇帝乘輿出則奏之。祴和、三公升殿會訖,下階屨行則奏之。騶虞、皇帝大射則奏之。狸首、諸侯射則奏之。九功、殿庭朝會文舞則奏之,替舊文舞。七德、殿庭朝會武舞則奏之,替舊武舞。正和、皇后入宮受朝,入出則奏之,替房內。承和、皇太子殿軒懸受朝,入出奏姑洗宮,替肆夏。豐和、饗先農則奏之。宣和。孔宣父廟、齊太公廟奏之。
 
45
歷代沿革... : 漢明帝養老亦奏樂,自後遂亡。今郊社廟同用宮懸二舞,改名易調為異。舊釋奠唯有登歌,今設軒懸。雨師、山川並不設樂。於是雅樂大備,故天下靡然向風矣。
 
46
歷代沿革... : 凡有事於太廟,每室酌獻,各用舞焉:獻祖室用光大之舞,黃鍾宮調。懿祖室用長發之舞,黃鍾宮調。太祖室用大政之舞,太蔟宮調。代祖室用大成之舞,姑洗宮調。高祖室用大明之舞,蕤賓宮調。太宗室用崇德之舞,夷則宮調。高宗室用鈞天之舞,黃鍾宮調。中宗室用太和之舞,太蔟宮調。睿宗室用景雲之舞,黃鍾宮調。孝敬廟用承光之舞,諸太子廟用凱安之舞。
 
47
歷代沿革... : 凡祀昊天上帝及五方、大明、夜明之樂,皆六成;夾鍾宮調三成,黃鍾角調一成,太蔟徵調一成,姑洗羽調一成。若五郊迎氣,黃帝用黃鍾宮調,青帝用姑洗角調,白帝用太蔟商調,赤帝用林鍾徵調,黑帝用南呂羽調。祭皇地祇、神州,社稷樂,皆八成;林鍾宮調二成,太蔟角二成,姑洗徵二成,南呂羽二成。享宗廟之樂,九成;黃鍾宮三成,大呂角二成,太蔟徵三成,應鍾羽一成。其餘祭祀,三成而已。皆用姑洗之均。

※※※

漢代之後 -> 隋唐 -> 通典 -> 樂三

《樂三》

《十二律》
1
十二律: 先王通於倫理,以候氣之管為樂聲之均,吹建子之律,以子為黃鍾,十一月之辰名子。子者,孳也,陽氣至此更孳益而生,故謂之子也。律,法也。隸首作數,博物志曰:「隸首,黃帝臣。」一說隸首,算法者。大撓作甲子,呂氏春秋曰:「黃帝師大撓。」又博物志曰:「容成氏造曆,黃帝臣也。」夫推曆生律制器,規圓矩方,權衡平准。度長短者,不失毫釐。量多少者,不失圭撮。權輕重者,不失黍累。紀於一,協於十,長於百,大於千,廣於萬,故一十百千萬可得而綜也。丑為大呂,十二月之辰名丑。丑者,紐也,言居終始之際,故以丑為名。寅為太蔟,正月之辰名寅。寅者,津也,津者塗之義。正月之時,生萬物之津塗,故謂之寅。卯為夾鍾,二月之辰名為卯。卯者,茂也,言陽氣至此,物生孳茂也,故謂之卯。辰為姑洗,三月之辰名辰。辰者震動之義,此月物皆震動而長,故謂之辰。巳為中呂,四月之辰名巳。巳者,起也,物至此時皆長而起也,故謂之巳。午為蕤賓,五月之辰名午。午者,長也,明物皆長大,故謂之午。未為林鍾,六月之辰名未。未者,味也,言時物向成,皆有氣味,故謂之未。申為夷則,七月之辰名申。申者,身也,言萬物皆身體而成就,故名為申。酉為南呂,八月之辰名酉。酉者緧縮之義,此月時物皆縮小而成也,故謂之酉。戌為無射,九月之辰名戌。戌者,滅也,言時衰滅也,故謂之戌。亥為應鍾。十月之辰名亥。亥者,劾也,言陰陽氣劾殺萬物,故謂之亥。陽管有六為律者,謂黃鍾。十一月之管,謂之黃鍾。黃鍾者,是陰陽之中,若天有六氣,降為五味,天有六甲,地有五子,總十一,而天地之數畢矣,故以六為中。黃鍾者,是六律之首,故以黃鍾為名。黃者,土之色,陽氣在地中,故以黃為稱。鍾者,動也,聚也。陽氣潛動於黃泉,聚養萬物,萌芽將出,故名黃鍾也。太蔟、太者,大也。蔟者,臻也。言正月之時,萬物之生,隨於陽氣,蔟地而出,故謂之太蔟。姑洗、姑之言枯,洗者洗濯之義。三月之時,物生新絜,洗除其枯,改柯易葉,謂之姑洗。亦云姑者,古也。洗者,鮮也。言萬物去古而就鮮。蕤賓、蕤者,葳蕤垂下之義。賓者,敬也。五月陽氣下降,陰氣始起,共相賓敬,謂之蕤賓。夷則、夷,平。則,法也。七月之時,萬物將成,平均結實,皆有法則,故謂之夷則。亦云夷者,傷之義。言秋之時,萬物始被刑法而傷其性,故以為名。無射,射者,出也,言冬時陽氣上,萬物收藏不復出。亦云射,厭也,九月之中,物皆成實,無可厭要也。又云,射,終也,言萬物隨陽而復,又隨陽而起,無有終極,故以為名也。此六者為陽月之管,謂之律。律者,法也,言陽氣施生,各有其法;又律者,帥也,所以帥導陽氣,使之通達。陰管有六為呂者,謂大呂、十二月之時,陽方生育之功,其道廣大,故謂之大呂。呂者,侶也,言與陽為侶,對生萬物。又呂者,距也,言陽氣欲出,陰氣不許,恐出傷己,故距之。應鍾、十月之時,歲功皆成,應陽之功,收而積聚,故謂之應鍾。又應者,應和之義,言萬物聚於土中,應陽氣而動於下,故謂之應鍾。南呂、南者,任也。八月之中,物皆含秀,懷任之象,陰任陽功,助陽成功之義,故謂之南呂。林鍾、林者,茂也,盛也。六月之中,物皆茂盛,積於林野,故謂之林鍾。又林,眾也,言萬物成就,種類眾盛,謂之林鍾也。中呂、又云小呂。四月之時,陽氣盛長,陰助功微,故謂之小呂。夾鍾,夾者,佐也。二月之中,物未盡出,陰佐陽氣,聚物而出,故謂之夾鍾。又夾者,言萬物為孚甲而俠,至此分解,所夾鍾聚而出之,因以為名。此六者陰月之管,謂之為呂。呂者,助也,所以助陽成功也。變陰陽之聲,故為十二調,調各文之以五聲,播之以八音,乃成為樂,故有十二懸之樂焉。
 
2
十二律: 周禮春官:「太師掌六律六同,以合陰陽之聲。陽聲:黃鍾、太蔟、姑洗、蕤賓、夷則、無射。陰聲:大呂、應鍾、南呂、函鍾、小呂、夾鍾。皆文之以五聲:宮、商、角、徵、羽。播之以八音:金、石、絲、竹、匏、土、革、木。以合陰陽之聲者,陰陽各有合也:黃鍾,子之氣,十一月建焉,而辰在星紀;大呂,丑之氣,十二月建焉,而辰在玄枵;太蔟,寅之氣,正月建焉,而辰在娵訾;應鍾,亥之氣,十月建焉,而辰在析木;姑洗,辰之氣,三月建焉,而辰在大梁;南呂,酉之氣,八月建焉,而辰在壽星;蕤賓,午之氣,五月建焉,而辰在鶉首;林鍾,未之氣,六月建焉,而辰在鶉火;夷則,申之氣,七月建焉,而辰在鶉尾;中呂,巳之氣,四月建焉,而辰在實沉;無射,戌之氣,九月建焉,而辰在大火;夾鍾,卯之氣,二月建焉,而辰在降婁。辰與建交錯貿處,如表裏然,是其合也。其相生,則以陰陽六體為之,黃鍾初九下生林鍾之初六,林鍾又上生太蔟之九二,太蔟又下生南呂之六二,南呂又上生姑洗之九三,姑洗又下生應鍾之六三,應鍾又上生蕤賓之九四,蕤賓又上生大呂之六四,大呂又下生夷則之九五,夷則又上生夾鍾之六五,夾鍾又上生無射之上九,無射又下生中呂之上六。同位者象夫妻,異位者象子母。所謂律娶妻而呂生子者也。黃鍾長九寸,其實一籥,下生者三分去一,上生者三分益一,五上六下,乃一終矣。文之者以調五聲,使之相次如錦繡之有文章也。播,猶揚也,揚之以八音,乃可得而觀矣。凡為樂器,以十有二律為之數度,以十有二聲為之齊量。數度,度廣長也。齊量,侈弇之所容也。凡和樂,亦如之。」和樂,謂調故器。
 
《五聲八音名義》
1
五聲八音... : 五聲者,一曰宮,宮者,義取宮室之象,所以安容於物。宮者,土也,土亦無所不容,故謂之宮。又宮者,中也,義取中和之理。其餘四聲而和調之。二曰商,商者,金也,金堅強,故名之。亦當時物皆強堅成就之義也。三曰角,角者,觸也,言時萬物象陽氣觸動而出。角者,木生從地而出,觸動之義也。四曰徵,徵者,止也,言物盛則止,象陽氣盛而止。又徵者,火也,火生炎盛之義也。五曰羽。羽者,舒也,時陽氣將復,萬物孳育而舒生也。
 
2
五聲八音... : 八音者,八卦之音,卦各有風,謂之八風也。一曰乾之音石,其風不周。乾主於石,故磬音屬之。其風謂之不周。不周者,象天道廣被,無不周遍。二曰坎之音革,其風廣莫。坎主皮革,鼓音屬之。其風謂之廣莫。廣者,大也;莫者,虛無也。言時風體大,養物於地下,陽氣虛無,難見之道,故以廣莫為名。三曰艮之音匏,其風融。艮主於匏,故笙、竽之聲屬之。其風謂之融。融者,明也。建寅之時風養物出於地,地有可明見,故謂之融。四曰震之音竹,其風明庶。震主於竹,故以簫、篪之音屬之。其風謂為明庶。庶者,眾也。言風之生物,明見者眾,故為明庶。五曰巽之音木,其風清明。巽主木,故柷、敔之音屬之。其風謂之清明。清者,潔也;明者,淨也。言風生萬物,皆清潔明淨,故謂之清明。六曰離之音絲,其風景。離主於絲,故琴、瑟之音屬之。其風謂之景。景者,大也。其風養萬物,皆長大明盛也,故謂之景。七曰坤之音土,其風涼。坤主於土,故塤音屬之。其風謂之涼。涼者,陰氣也,故謂之涼。八曰兌之音金,其風閶闔。兌主於金,故鐘音屬之。其風謂之閶闔。閶者,唱帥之義;闔者,覆闔之理。謂時萬物將歸復於土,陽唱而入,陰隨而闔,故謂之閶闔。
 
3
五聲八音... : 月令云:「正月,其音角。謂樂器之聲,三分羽益一以生角,角數六十四。屬木,以其清濁中,人象也。春氣和,則角聲調。其二月、三月不見者,並同正月。他皆倣此。四月,其音徵。三分宮去一以生徵,徵數五十四。屬火,以其徵清,事之象也。夏氣和,則徵聲調。中央土,其音宮。聲始於宮,宮數八十一。屬土,以其最大也。七月,其音商。三分徵益一以生商,商數七十二。屬金,以其濁次宮,臣之象也。秋氣和,則商聲調。十月,其音羽。」三分商去一以生羽,羽數四十八。屬水,以為最清,物之象也。冬氣和,則羽聲調。樂記曰:「宮為君,居中,總四方。商為臣,秋義斷決。角為人,春物並生,各以區別,人之象也。徵為事,夏物盛,故多事。羽為物,冬物聚也。五者不亂,則無●懘之音矣。五者,君、臣、人、事、物也。凡聲濁者尊,清者卑。●懘,敝敗不和貌。●音昌占反。懘音昌制反。宮亂則荒,其君驕;商亂則陂,彼義反。注同。其官壞;角亂則憂,其人怨,徵亂則哀,其事勤;羽亂則危,其財匱。五者皆亂,迭相陵,謂之慢,如此則國之滅亡無日矣。君、臣、人、事、物其道亂,則其音應而亂。荒,猶散也。陂,傾也。書曰:「王耄荒。」易曰:「無平不陂。」夫民有血氣心知之性,而無哀樂喜怒之常,應感起物而動,然後心術形焉。言在所以感之也。術,所由也。形,猶見也。是故志微、唣殺之音作,而民思憂;嘽諧、慢易、繁文、簡節之音作,而民康樂;粗厲、猛起、奮末、廣賁之音作,而民剛毅;廉直、勁正、莊誠之音作,而民肅敬;寬裕、肉好、順成、和動之音作,而民慈愛;流辟、邪散、狄成、滌濫之音作,而民淫亂。志微,意細也。吳公子札聽鄭風而曰:「其細已甚,民弗堪也。」簡節,少易也。奮末,動使四支也。賁讀為憤,憤怒,氣充實也。春秋傳曰:「血氣狡憤。」肉,肥也。狄、滌,往來疾貌。濫,僭差也。此皆民心無常之傚也。肉或為潤。然後聖人作為钉、鼓、椌、楬、壎、篪,此六者,德音之音也。六者為本,以其聲質也。椌、楬,謂柷敔也。壎、篪,或為簨廪。钉,徒刀反。椌,苦江反。楬,苦八反。壎音諠。篪音池。然後鐘磬竽瑟以和之,干戚旄狄以舞之,此所以祭先王之廟也。鐘聲鏗,鏗以立號,號以立橫,橫以立武,君子聽鐘聲則思武臣;號令所以警眾也。橫,充也,謂氣作充滿也。橫音光浪反。石聲磬,磬以立辨,辨以致死,君子聽磬聲則思死封疆之臣;言磬聲清響,能明別於節義也。絲聲哀,哀以立廉,廉以立志,君子聽琴瑟之聲則思志義之臣;廉,謂廉隅。竹聲濫,濫以立會,會以聚眾,君子聽竽笙簫管之聲則思畜聚之臣;濫,猶睻也。會,猶聚也。鼓鼙之聲讙,讙以立動,動以進眾,君子聽鼓鼙之聲則思將帥之臣:聞讙囂則人意動作。君子之聽音,非徒聽其鏗鎗而已,彼亦有所合之也。」合成己之志意也。
 
《五聲十二律旋相為宮》
1
五聲十二... : 伏羲氏作易,紀陽氣之初,以為律法。建日冬至之聲,以黃鍾為宮,太蔟為商,姑洗為角,林鍾為徵,南呂為羽,應鍾為變宮,蕤賓為變徵。此聲氣之元,五音之正也。按應鍾為變宮,蕤賓為變徵。自殷以前,但有五音,此二者,自周以來加文、武二聲,謂之為七音。五聲為正,二聲為變。變者,和也。故各統一日。其餘以次運行,當日者各自為宮,而商徵以類從焉。揚子雲曰:「聲生於日,律生於辰。」取法於五行,十二辰之義也。聲生於日者,謂日有五,故聲亦有五日,謂甲己為角,乙庚為商,丙辛為徵,丁壬為羽,戊癸為宮,是五行合為五日,五音之聲生於日也。律生於辰者,十二律出於十二辰,子為黃鍾之類是也。餘已見上文。漢書云:「黃帝使伶倫,自大夏之西,至崑崙之陰,取竹生於嶰谷其竅厚薄均者,斷兩節之間而吹之,以為黃鍾之宮。因制十二管,吹以准鳳鳴,而定律呂之音。」用生六律六呂之制,以候氣之應,而立宮商之聲,以應五聲之調。鳳有雄雌,鳴亦不等。故吹陽律以候於鳳,吹陰律以擬於皇,故能協和中聲,候氣不爽,清濁相符,倫理無失。五聲六律旋相為宮,其用之法,先以本管為均,八音相生,或上或下,取五聲令足,然後為十二律旋相為宮。若黃鍾之均,以黃鍾為宮,黃鍾下生林鍾為徵,林鍾上生太蔟為商,太蔟下生南呂為羽,南呂上生姑洗為角,此黃鍾之調也。姑洗皆三分之次,故用正律之聲也。若大呂之均,以大呂為宮,大呂下生夷則為徵,夷則上生夾鍾為商,夾鍾下生無射為羽,無射上生中呂為角,此大呂之調也。中呂皆三分之次,故用正律之聲也。太蔟之均,以太蔟為宮,太蔟下生南呂為徵,南呂上生姑洗為商,姑洗下生應鍾為羽,應鍾上生蕤賓為角,此太蔟之調也。蕤賓皆三分之次,故用正律之聲也。夾鍾之均,以夾鍾為宮,夾鍾下生無射為徵,無射上生中呂為商,中呂上生黃鍾為羽,黃鍾正律之聲長,非商三分去一之次,此用其子聲為羽也。黃鍾下生林鍾為角,林鍾子聲短,非中呂為商之次,故還用林鍾正管之聲為角。夾鍾之調,有四正聲,一子聲。姑洗之均,以姑洗為宮,姑洗下生應鍾為徵,應鍾上生蕤賓為商,蕤賓上生大呂為羽,大呂正聲長,非蕤賓三分去一之次,故用其子聲為羽,是三分去一之次。大呂下生夷則為角,夷則子聲短,非蕤賓為商三分去一之次,故還用正聲為角。此為姑洗之調,亦正聲四,子聲一也。中呂之均,以中呂為宮,中呂上生黃鍾為徵,正聲長,非中呂三分去一之次,故用其子聲為徵,是其三分去一之次。黃鍾下生林鍾為商,林鍾子聲短,非中呂為宮之次,故還用正聲為商。林鍾上生太蔟為羽,太蔟正聲長,非林鍾為商三分去一之次,故用其子聲為羽,亦是三分去一之次。太蔟下生南呂為角。此中呂之調,正聲二,子聲三也。蕤賓之均,以蕤賓為宮,蕤賓上生大呂為徵,大呂下生夷則為商,夷則上生夾鍾為羽,正聲長,非夷則三分去一為羽之次,故用子聲為羽,亦是三分去一之次。夾鍾上生無射為角,子聲短,非夷則為商之次,還用正聲為角。此蕤賓之調,亦二子聲,三正聲也。林鍾之均,以林鍾為宮,林鍾上生太蔟為徵,太蔟正聲長,非林鍾為宮三分去一為徵之次,故用子聲,亦是徵三分去一之次。太蔟下生南呂為商,南呂上生姑洗為羽,姑洗正聲長,非南呂三分去一為羽之次,故用子聲,亦是去一之次。姑洗下生應鍾為角,應鍾子聲短,非南呂為商之次,故還用正聲為角。此林鍾之調,亦子聲二,正聲三也。夷則之均,以夷則為宮,夷則上生夾鍾為徵,夾鍾正聲長,非夷則三分去一為徵之次,故用子聲為徵,亦是三分去一之次。夾鍾下生無射為商,子聲短,非夷則為商之次,故還用正聲為商。無射上生中呂為羽,中呂正聲長,非無射三分去一之次,故用子聲為羽,亦是三分去一之次。中呂上生黃鍾為角,黃鍾正聲長,非無射三分去一為角之次,故用子聲為角。此夷則之調,正聲二,子聲三也。南呂之均,以南呂為宮,上生姑洗為徵,姑洗正聲長,非南呂三分去一為徵之次,故用子聲為徵,亦是三分去一之次。姑洗下生應鍾為商,應鍾子聲短,非南呂三分去一之次,故用正聲為商。應鍾上生蕤賓為羽,蕤賓上生大呂為角。大呂正聲長,非應鍾為商三分去一之次,故用子聲為羽。蕤賓上生大呂為角,正聲長,非應鍾為商之次,故用子聲為角,亦是三分去一之次。此南呂之調,正聲二,子聲三也。無射之均,以無射為宮,無射上生中呂為徵,中呂正聲長,非無射三分去一為徵之次,故用子聲為徵,亦是三分去一之次。中呂上生黃鍾為商,黃鍾正聲長,非無射為宮之次,故用子聲為商,亦是其宮之次。黃鍾下生林鍾為羽,林鍾正聲長,非黃鍾為商三分去一之次,故用子聲為羽。林鍾上生太蔟為角,太蔟正聲長,非黃鍾為商三分去一之次,故用子聲為角。此無射之調,正聲一,子聲四。應鍾之均,以應鍾為宮,應鍾上生蕤賓為徵,蕤賓正聲長,非應鍾三分去一為徵之次,故用子聲為徵。蕤賓上生大呂為商,大呂正聲長,非應鍾為呂之次,故用子聲為商。大呂下生夷則為羽,夷則正聲長,非蕤賓為徵之次,故用子聲為羽。夷則上生夾鍾為角,夾鍾正聲長,非大呂為商之次,故用子聲為角。此應鍾之調,亦正聲一,子聲四也。此謂迭為宮商角徵羽也。若黃鍾之律自為其宮,為夾鍾之羽,為中呂之徵,為夷則之角,為無射之商,此黃鍾之五聲也。大呂之律自為其宮,為姑洗之羽,為蕤賓之徵,為南呂之角,為應鍾之商,此謂大呂之五聲也。太蔟之律自為其宮,為中呂之羽,為林鍾之徵,為無射之角,為黃鍾之商,此謂太蔟之五聲也。夾鍾之律自為其宮,為蕤賓之羽,為夷則之徵,為應鍾之角,為大呂之商,此為夾鍾之五聲也。中呂之律自為其宮,為夷則之羽,為無射之徵,為大呂之角,為夾鍾之商,此謂中呂之五聲也。蕤賓之律自為其宮,為南呂之羽,為應鍾之徵,為太蔟之角,為姑洗之商,此謂蕤賓之五聲也。林鍾之律自為其宮,為無射之羽,為黃鍾之徵,為夾鍾之角,為中呂之商,此謂林鍾之五聲也。夷則之律自為其宮,為應鍾之羽,為大呂之徵,為姑洗之角,為蕤賓之商,此謂夷則之五聲也。南呂之律自為其宮,為黃鍾之羽,為太蔟之徵,為中呂之角,為林鍾之商,此謂南呂之五聲也。無射之律自為其宮,為大呂之羽,為夾鍾之徵,為蕤賓之角,為夷則之商,此謂無射之五聲也。應鍾之律自為其宮,為太蔟之羽,為南呂之商,為姑洗之徵,為林鍾之角,此謂應鍾之五聲也。所謂五聲六律十二管旋相為宮者也。
 
《五聲十二律相生法》
1
五聲十二... : 古之神瞽考律均聲,必先立黃鍾之均。五聲十二律,起於黃鍾之氣數。黃鍾之管,以九寸為法,度其中氣,明其陽數之極。故用九自乘為管絃之數。九九八十一數。管數多者則下生,其數少者則上生,相生增減之數皆不出於三。以本起三才之數也。又生取之數不出於八,以本法八風之義也。宮從黃鍾而起,下生得八為林鍾,上生太蔟亦復依八而取為商。其增減之法,以三為度,以上生者皆三分益一,下生者皆三分去一,宮生徵,三分宮數八十一,分各二十七,下生者去一,去二十七,餘有五十四,以為徵,故徵數五十四也。徵生商,三分徵數五十四,則分各十八,上生者益一,加十八於五十四,得七十二,以為商,故商數七十二也。商生羽,三分商數七十二,則分各二十四,下生者去一,去二十四,得四十八,以為羽,故羽數四十八。羽生角,三分羽數四十八,則分各十六,上生者益一,加十六於四十八,得六十四,以為角,故角數六十四。此五聲大小之次也。是黃鍾為均,用五聲之法,以下十二辰,辰各有五聲,其為宮商之法亦如之,故辰各有五聲,合為六十聲,是十二律之正聲也。聲本制,唯以宮、商、角、徵、羽各得上下三分之次為聲。
 
2
五聲十二... : 其十二律相生之法,皆以黃鍾為始,黃鍾之管,九寸。下生者三分去一,上生者三分益一,五下六上,仍得一終。黃鍾下生林鍾,林鍾之管,六寸。林鍾上生太蔟,太蔟之管,八寸。太蔟下生南呂,南呂之管,五寸三分寸之一。南呂上生姑洗,姑洗之管,長七寸九分寸之一。姑洗下生應鍾,應鍾之管,長四寸二十七分寸之二十。應鍾上生蕤賓,蕤賓之管,長六寸八十一分寸之二十六。蕤賓上生大呂,大呂之管,長四寸二百四十三分寸之五十二,倍之為八寸二百四十三分寸之一百四。大呂下生夷則,夷則之管,長五寸七百二十九分寸之四百五十一。夷則上生夾鍾,夾鍾之管,長三寸二千一百八十七分寸之一千六百三十一,倍之為七寸二千一百八十七分寸之一千七十五。夾鍾下生無射,無射之管,長四寸六千五百六十一分寸之六千五百二十四。無射上生中呂,中呂之管,長三寸萬九千六百八十三分寸之六千四百八十七,倍之為六寸萬九千六百八十三分寸之萬二千九百七十四。此謂十二律長短相生一終於中呂之法。
 
3
五聲十二... : 又制十二鍾准,為十二律之正聲也。鳧氏為鐘,鄭玄云:「官有代功,若族有代業,則以氏名官也。」以律計自倍半。半者,准半正聲之半,以為十二子律,制為十二子聲。比正聲為倍,則以正聲於子聲為倍;以正聲比子聲,則子聲為半。但先儒釋用倍聲,自有二義:一義云,半以十二正律,為十子聲之鐘;二義云,從於中宮之管寸數,以三分益一,上生黃鍾,以所得管之寸數然半之,以為子聲之鐘。其為半正聲之法者:以黃鍾之管,正聲九寸為均,子聲則四寸半,黃鍾下生林鍾之子聲,三分去一,故林鍾子聲律,三寸。林鍾上生太蔟之子聲,三分益一,太蔟子聲之律,四寸。太蔟下生南呂之子聲,三分去一,南呂子聲之管,長二寸三分寸之二。南呂上生姑洗之子聲,三分益一,姑洗子聲之律,長三寸九分寸之五。姑洗下生應鍾之子聲,三分去一,應鍾子聲之律,長二寸二十七分寸之十。應鍾上生蕤賓之子聲,三分益一,蕤賓子聲之律,三寸八十一分寸之十三。蕤賓上生大呂之子聲,三分益一,大呂子聲之律,四寸二百四十三分寸之五十二。大呂下生夷則之子聲,三分去一,夷則子聲之律,長二寸七百二十九分寸之五百九十。夷則上生夾鍾之子聲,三分益一,夾鍾子聲之律,長三寸二千一百八十七分寸之一千六百三十一。夾鍾下生無射之子聲,三分去一,無射子聲之律,二寸六千五百六十一分寸之三千二百六十二。無射上生中呂之子聲,三分益一,中呂子聲之律,三寸一萬九千六百八十三分寸之六千四百八十七。還終於中呂。此半正聲法。其半相生之法者,以正中呂之管長六寸,一萬九千六百八十三分寸之萬二千九百七十四。中呂上生黃鍾,三分益一,得八寸五萬九千四十九分寸之五萬一千八百九十六,半之,得四寸五萬九千四十九分寸之二萬五千九百四十八,以為黃鍾。黃鍾下生林鍾,三分去一,還以六生所得林鍾之管寸數半之,以為林鍾子聲之管,以次而為上下相生,終於中呂,皆以相生所得之律寸數半之,各以為子聲之律,故有正聲十二,子聲十二。分大小有二十,以為二十四鍾,通於二神,迭為五聲,合有六十聲,即為六十律。其正管長者為均之時,則通自用正聲五音;正管短者為均之時,則通用子聲為五音。亦皆三分益一減一之次,還以宮、商、角、徵、羽之聲得調也。
 
《歷代製造》 
1
歷代製造: 漢 魏 晉 梁 陳 後魏 北齊 隋 大唐
 
2
歷代製造: 漢文帝令丞相北平侯張蒼始定律歷。武帝以李延年為協律都尉,蓋掌音律也。
 
3
歷代製造: 元帝時,郎中京房知五音六十律之數,上使韋玄成等試問房於樂府。房對:「受學於故小黃令焦延壽。六十律相生之法:以上生下,皆三生二,以下生上,皆三生四,陽下生陰,陰上生陽,終於中呂,而十二律畢矣。中呂上生執始,執始下生去滅,上下相生,終於南事,六十律畢矣。夫十二律之變至於六十,猶八卦之變至於六十四也。又造准,形如瑟,而十三絃,隱間九尺,中央一絃,下有畫分寸,六十律之節。史官傳之。至後漢建武之後,不能定其絃緩急矣。王莽徵天下通知鍾律者,有百餘人,令劉歆領之,造銅律,其所制與房不殊。
 
4
歷代製造: 魏武帝時,杜夔精識音韻,為雅樂郎中。鑄銅工柴玉巧有意思,形器之中,多所造作,亦為時人見知。夔令玉鑄鐘,其聲均清濁多不如法,數毀改作。玉甚厭之,謂夔清濁任意,更相訴白於魏武。魏武取所鑄鐘,雜錯更試,然後知夔為精而玉之謬也。
 
5
歷代製造: 明帝青龍中,鑄大鐘,高堂崇諫曰:「夫禮樂者,為治之大本也。故簫韶九成,鳳凰來儀,雷鼓六變,天神以降,是以政平刑措,和之至也。新聲發響,商辛以隕;大鐘既鑄,周景以死。存亡之機,恒由此作。君舉必書,古之道也,作而不法,何以示後。」帝稱善焉。
 
6
歷代製造: 晉張華、荀勖校魏杜夔所造鍾律,其聲樂多不諧合,乃出御府古今銅竹律二十五,銅尺、銅斛七具,校減新尺,短夔尺四分,因造十有二笛,笛具五音,以應京房之術。笛體之音,皆各用蕤賓、林鍾之角,短則又倍之,二笛八律而後成,去四分之一,而以本宮管上行度之,則宮穴也;因宮穴,以本宮徵管上行度之,則徵穴也。各以其律展轉相因,隨穴疏密所宜置之,或半之,或四之,以調律呂,正雅樂。正會殿庭作之,自謂宮商克諧,然論者謂勖為暗解。初,勖常於路逢趙賈人牛鐸。及掌樂事,律呂未諧,曰:「得趙人牛鐸則諧矣。」遂下郡國,悉送牛鐸,果得諧者。時阮咸善達八音,論者謂之神解。咸常心譏勖新律聲高,以謂高近哀思,不合中和。每公會作樂,勖自以為遠不及咸,常意咸謂之不調,以為異己,乃出咸為始平相。後有田夫耕於野,得周玉尺,勖以校己所理鍾石絲竹,皆短校一米,於此伏咸之妙,復徵咸歸。
 
7
歷代製造: 梁武帝天監元年,下詔博採古樂,竟無所得。帝既素善音律,詳悉舊事,遂自制立四器,名之為通。通受聲廣九寸,宣聲長九尺,臨岳高寸二分。每通施三絃。一曰玄英通:應鍾絃,用百四十二絲,長四尺七寸四分差強;黃鍾絃,用二百七十絲,長九尺;大呂絃,用二百五十二絲,長八尺四寸三分差弱。二曰青陽通:太蔟絃,用二百四十絲,長八尺;夾鍾絃,用二百二十四絲,長七尺五寸弱;姑洗絃,用二百一十四絲,長七尺一寸一分強。三曰朱明通:中呂絃,用百九十九絲,長六尺六寸六分弱;蕤賓絃,用百八十九絲,長六尺三寸二分強;林鍾絃,用百八十絲,長六尺。四曰白藏通:夷則絃,用百六十八絲,長五尺六寸二分弱;南呂絃,用百六十絲,長五尺三寸二分大強;無射絃,用百四十九絲,長四尺九寸九分強。因以通聲,轉推月氣,悉無差違,而還相得中。又制為十二笛,黃鍾笛長三尺八寸,大呂笛長三尺六寸,太蔟笛長三尺四寸,夾鍾笛長三尺二寸,姑洗笛長三尺一寸,中呂笛長二尺九寸,蕤賓笛長二尺八寸,林鍾笛長二尺七寸,夷則笛長二尺六寸,南呂笛長二尺五寸,無射笛長二尺四寸,應鍾笛長二尺三寸。用笛以寫通聲,飲古鐘玉律并周代古鐘,並皆不差。於是被以八音,旋以七聲,莫不和韻。
 
8
歷代製造: 陳山陽太守毛爽,習京房候氣術。陳亡,祖孝孫學之於爽。周歲之日,日異其律。冬至之日,以黃鍾為宮,林鍾為徵,太蔟為商,南呂為羽,姑洗為角,應鍾為變宮,蕤賓為變徵。隨月異宮,匝歲而復。
 
9
歷代製造: 後魏孝明帝神龜元年,有陳仲儒者自江南歸魏,頗閑樂事,請依前漢京房立准,以調八音。有司問,仲儒言:
 
10
歷代製造: 前被符,問:「京房准定六十律之後,雖有器存,曉之者垬,至後漢熹平末,張光等猶不能定絃之急緩,聲之清濁。仲儒授自何師,出何典籍,而云能曉?」答曰:仲儒在江左之日,頗愛琴,又常覽司馬彪所撰續漢書,見京房准術,成數昭然,而張光等不能定。仲儒不量庸昧,竊有意焉。遂竭愚思,鑽研甚久。雖未能測其機妙,至於聲韻,頗有所得。度量衡曆,出自黃鍾,雖造管察氣,經史備存,但氣有盈虛,黍有巨細,差之毫釐,失之千里。自非管應時候,聲驗吉凶,則是非之源,諒亦難定。此則非仲儒淺識所敢聞之。至於准者,本以代律,取其分數,調校樂器,則宮商易辨。若尺寸小長,則六十宮商相與微濁;若分數加短,則六十徵羽類皆小清。至於清濁相宣,諧會歌管,皆得應合。雖積黍驗氣,取聲之本,清濁諧會,亦須有方。若閑准意,則辨五聲清濁之韻;若善琴術,則知五調調音之體。參此二途,以均樂器,則自然應和,不相奪倫。如不練此,必至乖謬。
 
11
歷代製造: 按後漢順帝陽嘉二年冬十月,行禮辟雍,奏應鍾,始復黃鍾作樂,器隨月律。是謂十二之律必須次第為宮,而商角徵羽以類從之。尋調聲之體,宮商宜濁,徵羽用清。若依公孫崇止以十二律聲,而云還相為宮,清濁悉足,非唯未練五調調器之法,至於五聲次第,自是不足。何者?黃鍾為聲氣之元,其管最長,故以黃鍾為宮,太蔟為商,林鍾為徵,則一任相順。若均之八音,猶須錯採眾聲,配成其美。若以應鍾為宮,大呂為商,蕤賓為徵,則徵濁而宮清,雖有其韻,不成音曲。若以夷則為宮,則十二律中唯得取中呂為徵,其商角羽並無其韻。若以中呂為宮,則十二律內全無所取。何者?中呂為十二之窮,變律之首。依京房書,中呂為宮,乃以去滅為商,執始為徵,然後方韻。而崇乃以中呂為宮,猶用林鍾為商,黃鍾為徵,何由可諧?仲儒以為調和樂器,文飾五聲,非准不妙。若如嚴嵩父子,心賞清濁,是則為難。若依案見尺作准,調絃緩急,清濁可以意推耳。
 
12
歷代製造: 但音聲精微,史傳簡略,舊志唯云准形如瑟十三絃,隱間九尺,以應黃鍾九寸,調中一絃,令與黃鍾相得。按畫以求其聲,遂不辨准須柱以不。柱有高下,絃有麤細,餘十二絃復應若為?致令攬者迎前拱手。又按房准九尺之內為十七萬七千一百四十七分,一尺之內為萬九千六百八十三分,又復十之,是為於准一寸之內亦為萬九千六百八十三分。然則於准一分之內,乘為二千分,又為小分,以辨強弱。中間至促,雖離朱之明,猶不能窮而分之。雖然,仲儒私曾考驗,但前卻中柱,使入常准尺分之內,相生之韻已自應合。然分數既微,器宜精妙。其准面平直,須如停水;其中絃一柱,高下須與二頭臨岳一等,移柱上下之時,不使離絃,不得舉絃。又中絃麤細,須與琴宮相類。中絃須施軫如琴,以軫調聲,令與黃鍾一管相合。中絃下依數畫出六十律清濁之節。其餘十二絃,須施柱如箏。又凡絃皆須素張,使臨時不動,即於中絃按畫一周之聲,度著十二絃上。然後依相生之法,以次運行,取十二律之商徵。商徵既定,又依琴五調調聲之法,以均樂器。其瑟調以宮為主,清調以商為主,平調以角為主。然後錯採眾聲以文飾之,方如錦繡。
 
13
歷代製造: 自上代以來,消息調准之方,並史文所略,出仲儒愚思。若事有乖此,聲則不和。仲儒尋之分數,精微如彼,定絃急緩,艱難若此。而張光等視掌,尚不知藏中有准。既未識其器,又安能施絃也?且燧人不師資而習火,延壽不束脩以變律,故云『知之者欲教而無從,心達者體知而無師』。苟有毫釐所得,皆關心抱,豈必要經師授然後為奇哉!但仲儒自省庸淺,才非贍足,正可麤識音韻,纔言其理致耳。
 
14
歷代製造: 時尚書蕭寶夤又奏:「金石律呂,制度調均,自古以來垬或通曉。仲儒雖麤述,而學不師授,云出己心;又言舊器不任,必須更造,然後克諧。上違用舊之旨,輕欲製造。臣竊思量,不合依許。」詔曰:「禮樂之事,蓋非常人能明,可如所奏。」
 
15
歷代製造: 北齊神武霸府田曹參軍信都芳,世號知音,能以管候氣,仰觀雲色。常與人對語,則指天曰:「孟春之氣至矣。」人往驗管,而飛灰已應。每月所候,言皆無爽。又為輪扇二十四埋地中,以測二十四氣,每一氣感,則一扇自動,他扇並住,與管灰相應,若合符契焉。
 
16
歷代製造: 隋文帝開皇二年,詔求知音之士,參定音樂。沛國公鄭譯云:「考尋樂府鍾石律呂,皆有宮、商、角、徵、羽、變宮、變徵之名。七聲之內,三聲乖應,每常求訪,終莫能通。初,周武帝時,有龜茲人曰蘇祇婆,從突厥皇后入國,善胡琵琶。聽其所奏,一均之中間有七聲。因而問之,答云:『父在西域,稱為知音。代相傳習,調有七種。』以其七調,勘校七聲,冥若合符。一曰婆陀力,華言平聲,即宮聲也。二曰雞識,華言長聲,即商聲也。三曰沙識,華言質直聲,即角聲也。四曰沙侯加濫,華言應聲,即變徵聲也。五曰沙臘,華言應和聲,即徵聲也。六曰般贍,華言五聲,即羽聲也。七曰俟利箑,華言斛牛聲,即變宮聲也。」譯因習而彈之,始得七聲之正。然其就此七調,又有五旦之名,旦作七調。以華言譯之,旦者則謂之「均」也。其聲亦應黃鍾、太蔟、林鍾、南呂、姑洗五均,以外七律,更無調聲。遂因其所捻琵琶,絃柱相飲為均,推演其聲,更立七均。合成十二,以應十二律。律有七音,音立一調,故成七調十二律,合八十四調,旋轉相交,盡皆和合。仍以其聲考校太樂所奏,林鍾之宮,應用林鍾為宮,乃用黃鍾為宮;應用南呂為商,乃用太蔟為商;應用應鍾為角,乃取姑洗為角。故林鍾一宮七聲,三聲並戾。其十一宮七十七音,例皆乖越,莫有通者。又以編懸有八,因作八音之樂。七聲之外,更立一聲,謂之應聲。譯因作書二十餘篇,明其指趣。至是譯以其書宣示朝廷,並立議正之。
 
17
歷代製造: 有萬寶常者,妙達鍾律,遍解八音。常與人方食,論及聲調,時無樂器,因取前食器及雜物,以箸扣之,品其高下,宮商畢備,諧於絲竹。文帝後召見,問鄭譯所定音樂可否,對曰:「此亡國之音,豈陛下之所宜聞。」遂極言樂聲哀怨淫放,非雅正之音,請以水尺為律,以調樂器。上遂從之。遂造諸樂器,其聲率下於譯調二律。並撰樂譜六十四卷,論八音旋相為宮之法,改絃移柱之變。為八十四調,百四十四律,變化終於千八百聲。時人以周禮有旋宮之義,自漢魏以來,知音者皆不能通,見寶常特創其事,皆哂之。至是,試令為之,應手成曲,無所凝滯,見者莫不嗟異。於是損益樂器,不可勝紀,其聲雅淡,不為時所好,太常善聲者多排毀之。
 
18
歷代製造: 又太子洗馬蘇夔駮譯曰:「韓詩外傳所載樂聲感人,及月令所載五音所中,並皆有五,不言變宮、變徵。又左氏所云:『七音六律,以奉五聲。』准此而言,每宮應立五調,不聞更加變宮、變徵二調為七調。七調之作,所出未詳。」譯答曰:「周有七音之律。漢書律曆志,天地人及四時,謂之七始。黃鍾為天始,林鍾為地始,太蔟為人始,是為三始。姑洗為春,蕤賓為夏,南呂為秋,應鍾為冬,是為四時。四時三始,是以為七。今若不以二變為調曲,則是冬夏聲闕,四時不備。是故每宮須立七調。」於是眾從譯議。
 
19
歷代製造: 譯又與夔俱云:「按今樂府黃鍾,乃以林鍾為調首,失君臣之義;清樂黃鍾宮,以小呂為變徵,乖相生之道。今請雅樂黃鍾宮,以黃鍾為調首;清樂去小呂,還用蕤賓為變徵。」眾皆從之。
 
20
歷代製造: 夔又與譯議,欲累黍立分,正定律呂。時以音律久不通,譯、夔等一朝能為之,以為樂聲可定。而何妥舊以學問推為儒首,帝素不悅學,不知樂,妥又恥己宿儒不逮譯等,欲沮壞其事。乃立議非十二律旋相為宮,曰:「經文雖道旋相為宮,恐是直言其理,亦不通隨月用調,是以古來不取。若依鄭玄及司馬彪,須用六十律,方得和韻。今譯唯取黃鍾之正宮,兼得七始之妙義。非止金石諧韻,亦乃簨廪不繁,可以享百神,可以合萬舞矣。」而又非其七調之義,曰:「近代書記所載,縵樂鼓琴吹笛之人,多云三調。三調之聲,其來久矣。請存三調而已。」時牛弘總知樂事,不能精究音律。寶常又修洛陽舊曲,言幼學音律,師於祖孝徵,知其上代修調古樂。周之璧翣,殷之崇牙,懸八用七,盡依周禮備矣。所謂正聲,又近前漢之樂,不可廢也。是時競為異議,各立朋黨,是非之理,紛然淆亂。或欲各令修造,待成,擇其善者而從之。妥恐樂成,善惡易見,乃請張樂試之。遂先說曰:「黃鍾者,以象人君之德。」及奏黃鍾之調,帝曰:「洋洋和雅,甚與我會。」妥因陳用黃鍾一宮,不假餘律。帝大悅,班賜妥等修樂者。自是譯等議寢。
 
21
歷代製造: 帝又遣毛爽及蔡子元、于普明等,以候節氣。依古,於三重密屋之內,以木為案,十有二具。每取律呂之管,隨十二辰位,置於案上,而以土埋之,上平於地。中實葭莩之灰,以輕緹素覆律口。每地氣至,與律冥符,則灰飛衝素,散出於外。而氣應有早晚,灰飛有多少,或初入月其氣即應,或至中下旬間氣始應者;或灰飛出三五夜而盡,或終一月纔飛少許者。帝異之,問牛弘。弘對曰:「灰飛半出為和氣,灰全出為猛氣,吹灰不能出為衰氣。和氣應者其政平,猛氣應者其臣縱,衰氣應者其君暴。」帝駁之曰:「臣縱君暴,其政不平,非月別而有異也。今十二月律,於一歲內,應並不同。安得暴君縱臣若斯之甚也。」弘不能對。
 
22
歷代製造: 初,萬寶常聽太常所奏樂,泫然而泣。人問其故,對曰:「樂淫厲而哀,天下不久相殺。」當時四海全盛,聞其言皆謂不然。大業末,其言卒驗。而寶常貧困,無人贍遺,饑餒將死,取其所著書焚之,曰:「何用此為。」見者於火中探得數卷,見行於世。開皇初,有盧賁、蕭吉並撰著樂書,皆為當時所用。至於天機,去寶常遠矣。又有安馬駒、曹妙達、王長通、郭金樂等,能造曲,為一時之妙,多習鄭聲。而寶常所為,皆歸於雅正。雖公議不服,然皆謂以為神。
 
23
歷代製造: 煬帝將幸江都,有樂人王令言妙達音律,令言之子常從,於戶外彈胡琵琶,作翻調安公子曲。令言時臥室中,聞之大驚,蹶然而起,變色,急呼其子曰:「此曲興自早晚?」對曰:「頃來有之。」令言歔欷流涕,謂其子曰:「汝慎無從行,帝必不返。此曲宮聲往而不返。宮,君也。吾所以知之。」帝竟被弒於江都。
 
24
歷代製造: 大唐高祖受禪後,軍國多務,未遑改刱,樂府尚用隋氏舊文。至武德九年正月,始命太常少卿祖孝孫考正雅樂,至貞觀二年六月樂成,奏之。太宗謂侍臣曰:「禮樂之作,蓋聖人緣情設教,以為撙節,治之興替,豈此之由。」御史大夫杜淹對曰:「前代興亡,實由此樂。陳之將亡也,為玉樹後庭花。齊之將亡也,為伴侶曲。行路聞之,,莫不悲泣,所謂亡國之音也。以是觀之,蓋樂之由也。」太宗曰:「不然。夫音聲能感人,自然之道也。故歡者聞之即大悅,憂者聞之即大悲。悲悅之情,在於人心,非由樂也。將亡之政,其人必苦,然苦心所感,故聞之則悲耳。何有樂聲哀怨,能使人悅者悲乎。今玉樹後庭花、伴侶之曲,其聲具存,朕當為公奏之,知公必不悲矣。」
 
25
歷代製造: 初,孝孫以梁、陳舊樂,雜用吳、楚之音;周、齊舊樂,多涉胡戎之伎。於是斟酌南北,考以古音,而作大唐雅樂。以十二律各順其月,旋相為宮。按禮記云「大樂與天地同和」。「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故製十二和之樂,合三十二曲,八十有四調。祭圓丘以黃鍾為宮,方澤以林鍾為宮,宗廟以太蔟為宮,五郊、朝賀、享宴則隨月用律為宮。初,隋但用黃鍾一宮,唯扣七鐘,餘五鐘虛懸而不扣。及孝孫建旋宮之法,扣鐘皆遍,無復虛懸也。凡祭天神奏元和之樂,地祇奏順和,宗廟奏永和,天地、宗廟登歌俱奏肅和,皇帝臨軒奏太和,王公出入奏舒和,皇帝食舉及飲酒奏休和,皇帝受朝奏正和,皇太子軒懸出入奏承和,元日、冬至皇帝禮會登歌奏昭和,郊廟俎入奏雍和,皇帝祭饗酌酒、讀祝文及飲福酒、受胙奏壽和,五郊迎氣各以月律而奏其音。又郊廟祭享奏化康、凱安之舞。周禮旋宮之義,亡絕已久,莫能知之,一朝復古,自孝孫始也。
 
26
歷代製造: 貞觀初,張文收善音律,嘗覽蕭吉樂譜,以為未甚詳悉,乃取歷代沿革,截竹為十二律吹之,備盡旋宮之義。太宗召文收於太常,令與少卿祖孝孫參定雅樂。太樂有古鍾十二,近代唯用其七,餘有五鐘,俗號啞鐘,莫能通者。文收吹律調之,聲皆響徹,時人咸服其妙。尋授協律郎。及孝孫卒,文收復採三禮,更加釐革。依周禮,祭昊天上帝,以圜鍾為宮,黃鍾為角,太蔟為徵,姑洗為羽,奏元和之舞。若封泰山,同用此樂。皇地祇方丘,以函鍾為宮,太蔟為角,姑洗為徵,南呂為羽,奏順和之舞。禪梁甫,同用此樂。禘祫宗廟,以黃鍾為宮,大呂為角,太蔟為徵,應鍾為羽,奏永和之舞。五郊、日月星辰及類上帝,黃鍾為宮,奏元和之曲。大蜡、大報,以黃鍾、太蔟、姑洗、蕤賓、夷則、無射等調奏元和、順和、永和之舞。明堂、雩,以黃鍾為宮,奏元和之曲。神州、社稷、籍田,宜以太蔟為宮,雨師以姑洗為宮,山川以蕤賓為宮,並奏順和之曲。臨軒出入,奏舒和之樂,並以姑洗為宮。饗先妣,以夷則為宮,奏永和之曲。大饗讌會,奏姑洗、蕤賓二調。皇帝食畢,以月律為宮,並奏休和之曲。皇帝郊廟出入,奏太和之曲;臨軒出入,奏舒和之樂;皇帝大射,奏騶虞之曲:並以姑洗為宮。皇太子奏狸首之曲。皇太子軒懸,姑洗為宮,奏永和之曲。凡奏黃鍾,歌大呂;奏太蔟,歌應鍾;奏姑洗,歌南呂;奏蕤賓,歌林鍾;奏夷則,歌中呂;奏無射,歌夾鍾。凡黃鍾、蕤賓為宮,其樂九變;大呂、林鍾為宮,其樂八變;太蔟、夷則為宮,其樂七變;夾鍾、南呂為宮,其樂六變;姑洗、無射為宮,其樂五變;中呂、應鍾為宮,其樂四變。天子十二終,上公九終,侯伯七終,子男五,卿六,大夫四,士三。然後樂教大備。總章中,潤州得玉磬以獻,張文收試扣其一,曰:「是晉某歲閏月造者,得月數當十三,今闕其一,於黃鍾東九尺掘必得焉。」下州求之,如言而得。裴知古,武太后朝以知音直太常,路逢乘馬者,聞其聲,竊云:「此人當墜馬。」好事者隨觀之,行未半里,馬驚,墮殆死。常觀人迎婦,聞婦珮玉聲,曰:「此婦人不利姑。」是日,姑有疾,竟亡。其知音皆此類也。近代言樂,衛道弼為最,天下莫能以聲欺者,曹紹夔次之。夔、弼皆為太樂令。享北郊,監享御史有怒於夔,欲以樂不和為之罪,雜扣鐘聲,使夔闇名之,無誤者,由是反歎伏。又洛陽有僧房中磬日夜自鳴,僧以為怪,懼而成疾,求術士百方禁之,終不能已。紹夔素與僧善,來問疾,僧尋以告。俄擊齋鐘,磬復作聲。紹夔笑曰:「明日可設盛饌,當與除之。」僧雖不信紹夔言,冀其或效,乃具饌以待。紹夔食訖,出懷中錯,鑢磬數處而去,聲遂絕。僧苦問其所以,紹夔云:「此磬與鍾律合,故擊彼此應。」僧大喜,疾亦愈。
 
27
歷代製造: 前上元三年十一月敕:「新造上元之舞,先令大祠享皆將陳設,自今以後,圓丘、方澤、太廟祀享然後用此舞,餘祭並停。」
 
28
歷代製造: 乾元元年三月,肅宗以太常舊鐘磬,自隋以來,所傳五聲,或有差錯,謂太常少卿于休烈曰:「古者聖人作樂,以應天地之和,以合陰陽之序。和則人不夭札,物不疵癘。且金石絲竹,樂之器也。比親享郊廟,每聽樂聲,或宮商不倫,或鐘磬失度。可盡將鐘磬來,朕當於內定。」太常進入,上集樂工考試數日,審知差錯,然後令再造及磨刻。二十五日,一部先畢,召太常樂工,上臨三殿親觀考擊,皆合五音,送太常。又於內造樂章三十一章,送太常,郊廟歌之。

http://ctext.org/tongdian/zh

※※※

後注:

約今天中午餐廳11點30分~12點,第6桌有對母子或夫妻得有點類似中餐廳媳婦得娘家媽媽跟弟弟外出在外面餐廳用餐,點水餃跟鍋貼跟木須炒麵跟酸辣湯,菜單寫水餃跟酸辣湯是要外帶,鍋貼跟木須炒麵是要內用;餐廳對面的停車場老闆娘進餐廳說要點3份木須炒麵外帶,說在你們餐廳的第1桌等一下好了,拿到食物就走回對面;店裡的第5桌是藍色混綠色得衣服的約60~70歲老先生吃這餐廳的木須炒麵;餐廳隔壁的腳底按摩店老闆娘送餐廳兒子一個明年的月曆寫著"台灣田邊製藥+台田製藥+興南製藥 一起合作發的月曆";中餐廳媳婦的老公對中餐廳媳婦說:妳去廚房幫我拿個塑膠袋出來,中餐廳媳婦想起昨晚國小小孩參加國小的說故事活動得有拿到禮物是塑膠卡通水壺之類的,學校活動雖送她小孩水壺卻她小孩跟學校故事館裡的公務員室裡的小孩跟老師都不熟;她小孩一離開學校公務室外得當然不可能跟公務室裡有甚麼深刻交集;今天早上,她國中女兒的2件黑運動褲,一件還沒洗,一件找好久都找不到,她國中女兒最後從國小弟弟得衣服堆裡找出來問:媽~妳都好幾天都不洗衣服,我都沒衣服穿,還有誰把我的褲子塞到弟弟那那裡去了?中餐廳媳婦就說:我怎麼會把妳得衣服放到弟弟那堆衣服裡?妳衣服跟弟弟的衣服尺寸差那麼多;今天早上,送小孩到國中時,發現國中門外有狗大便,中餐廳媳婦心想:也有波斯貓之類的寵物貓得主人跟寵物美容師和寵物醫生都談好了?卻主人還是很生氣的牽著自家貓咪得去外面抗議?那寵物醫生跟寵物美容師得按件都不是白幫忙規畫了?反正病人或生病寵物並不相信醫院裡的醫療專業?;今中午在還沒開店前的外帶桌上寫著鍋貼跟榨菜肉絲湯麵的數量各一份,不知道是昨晚的?還是今早餐廳聽人寫的?可是餐廳廚師幾乎沒有穿藍色格子裝的經驗,就有點餐廳問題卡在鍋貼跟榨菜肉絲湯麵的黃綠色或咖啡色的食物顏色,姓王的跟姓謝得好像彼此不熟,這二個要是同事間,姓謝得穿細格子裝?姓王的卻一直說花朵的卻沒辦法測量與姓謝的距離怎辦?所以餐廳老闆請的員工間還是彼此間都不熟。

約今天中午餐廳12點~1點,店內客人不多,剛剛吃的第5桌和第6桌在差不多中午12點10分就吃完走後,只有1~2個外帶的客人,要是這餐廳是房東太太家或是學校的公務室的可能是一整天只有幾個客人拜訪,但是中餐廳媳婦的餐廳老公穿著去外地的弟弟得工作運動鞋店的名字的運動服,因為客人不多,她老公認為多穿幾家店名得衣服或牌子可以增加她老公的價值感?她去曬衣服時她老公就說:妳今天一定要把我的那堆冬天衣服洗出來,不然妳就不要擺出來給我看到?跟妳說幾次了,儲藏室很亂得還要擺妳沒洗的冬天得衣服?中餐廳媳婦就回答:我就是要先曬小孩得衣服,你得衣服要分第2趟曬?你不怕陽台裡的吊衣繩得太重又像上次那樣斷掉?她老公就說:我剛就已經買一條塑膠鏈得多牽一條在陽裡裡,妳曬家裡裡面再拿電風扇去吹乾,反正我怎說就妳就照做就好,丟進洗衣機裡得讓洗衣機去攪一攪有這麼難嗎?;今天早上,她公公叫兒子倒廚餘, 她公公的兒子叫老婆去把廚餘桶旁邊的垃圾掃乾淨,可是公公不認為有跟媳婦去合作到,變成餐廳家人間又像獨立又像依賴又像彼此像電視連續劇的生魚片配芥茉醬殺菌的關係。

約今天下午1點~2點餐廳,第6桌的第2批是一對約50歲得穿紅衣的夫妻,樣子跟魚攤屠宰店的老闆娘夫妻長的差不多,點這餐廳的蝦仁火腿炒飯+小魚乾辣椒豆乾,中餐廳媳婦的老公轉電影看得看鞏俐演的"滿城盡帶黃金甲"之類得像是跟周潤發演的那部宮廷古裝劇;第6桌的第2批男生有點掉髮,像是餐廳附近的房東哥哥的魚攤弟弟認識的客人來這餐廳用餐?魚攤弟弟約40~50歲得拍拍腳踏板得牽著一隻臘腸狗出去溜,中餐廳媳婦的餐廳老公對隔壁鄰居的魚攤老闆弟弟說:你門口那薄木板不要了?那送給我,她餐廳老公就把木板擺在煎鍋貼檯的地下去擋油水之類的,廚房地板也是她公公今天用紙箱鋪著擋廚房地板的濕水。可是餐廳兒子卻把冰的礦泉水的擺再煮麵檯?不知道是餐廳爸爸擺的或餐廳兒子擺的?以魚攤來說就算遇到冰水也很怕塑膠瓶子釋放毒素?這餐廳廚師怕冷?中餐廳媳婦去附近的泡沫紅茶攤買紅茶時,她老公對她說:幫我買一杯半糖去冰的黑茶。她去買回來後:她老公對她說:泡沫紅茶攤說打勾的是紅茶?可是打勾跟沒打勾的也有冰塊,妳是不是拿錯杯了?餐廳兒子就有點為了小事情就談得那麼熟卻不怕有毒的東西嗎?

約今天晚上5點~6點餐廳,剛好店裡有2個約40歲的太太在等外帶,有個像姓賴的太太帶著一個比這餐廳小孩還小的小孩跟這餐廳的兒子在餐廳第7桌跟第5桌中間聊天,有的像姓趙的太太跟中餐廳媳婦的公公跟中餐廳媳婦的老公聊:那個女王頭的脖子有點像被風吹得細細的,我牙齦一吃東西就常掉牙,有人吃蔥油餅吃一吃就牙齒就掉下來,自己的牙齒又不是別人的牙齒,之類的,中餐廳媳婦的老公今天下午有買沙其瑪之類的散裝餅乾吃得不知道是不是就有這些話題可以跟這些太太聊天?她老公下午打免費的線上網路遊戲在開店的時候又聊不像真的話題,中餐廳媳婦就算改姓趙或姓賴或姓吳也聊不下去。;今天下午5點接國中女兒放學時,有個機車牌7號的約40歲男生像再繞重慶國小附近,昨天有個約40歲的太太載著國小女兒往立人國小那邊騎去邊聊:最討厭走這種省道的路了。

約今天晚上7點50分~8點餐廳,中餐廳媳婦的老公按房間門鈴,中餐廳媳婦去看到第11桌是客人吃完的空碗盤;第6桌是一對父子,爸爸長得像王傑,兒子約國小生,爸爸穿著點類似咖啡色的毛衣外套,中餐廳媳婦的公公在第5桌看"尋找劉三姐"的電視連續劇或大陸劇,原本擺田邊製藥的月曆得被中餐廳媳婦的老公收掉得改掛"淺池電池"的電池的廣告,也就這時候餐廳父子的店今有漏到第1桌和第2桌和第7桌的數字,餐廳父子卻聽團體得像今晚有顧店得沒有要老婆幫忙得要子?晚上8點只要老婆聊洗碗得事情的就好?姓劉跟動物 也有差別的。

約今天晚上8點~9點餐廳打烊時間,中餐廳媳婦的老公說要煮麵疙瘩湯,問中餐廳媳婦要不要吃,中餐廳媳婦說不想吃,她國小4年級的女兒也說不想吃晚餐,中餐廳媳婦的老公就罵女兒說:不早說?煮一鍋誰吃?煮晚餐也不吃,乾脆以後都不要煮晚餐給妳吃,餓死算了,中餐廳媳婦的公公就對中餐廳媳婦的老公說:小孩不吃就不吃,幹嘛那麼兇?中餐廳媳婦的公公繼續在第5桌看電視的演到一群頭戴錫跟脖子戴銀錫之類的苗族一群女生在唱歌,中餐廳媳婦的老公叫中餐廳媳婦幫忙收一下碗筷,她公公再進廚房說:有魚麟,給你,中餐廳媳婦的老公說知道了,中餐廳媳婦的老公再對國中女兒說:炸魚給妳吃好了,中餐廳媳婦聽到就心想:甚麼魚名?魚鱗可以吃嗎?她有沒有聽錯阿?;中餐廳媳婦的老公沒有跟爸爸搶電視,可是父子看得電視喜好也不一樣,所以她老公在第3桌吃的沒有跟第5桌的爸爸坐很久得邊吃邊看電視;今天國中的導護生的國中女生有點長得像女校長跟旁邊的訓導主任或體育男老師,可能女校長跟男老師都是從國小就當導護老師得從小就認識,女導護的女同學就跟旁邊排隊的男同學說:借我過一下,借我看一下,女同學旁邊的男同學像青梅竹馬這樣回:妳回妳的位置啦,別過來看拉,之類的???可能女同學或男同學在國中的時候的黑褲子被放到國小弟弟妹妹旁邊,所以國中哥哥姐姐到長大後的臉型和身高還是以國小弟弟妹妹得衣櫃裡的童裝為主???;中餐廳媳婦的公公買黑松沙士給孫子喝,可是40歲的兒子在第3桌喝,加上餐廳兒子吃著爸爸醃的韓式泡菜配麵疙瘩,這家的裝潢的房子就有點寒酸草率的樣子,今年的牆壁還掛著彰化銀行的月曆的旁邊擺著新掛的淺池電池的明天日曆。中餐廳媳婦的國小小孩說:明天星期六還是要上學,學校說要補下禮拜元旦的休假日,國小4年級女兒說喉嚨燒燒得是不是她有發燒?她國小女兒今早還是想把一半的功課留在早上寫說:媽~妳就先送弟弟上學好了,我功課要10分鐘後才寫完得等下走路上學就好,中餐廳媳婦說:這樣我騎機車得可以一次載2個,為什麼要只載弟弟而好像把妳丟下讓妳自己用走的?算了,我等妳寫完再2個一起上學,今晚國小4年級女兒有聊說學校聊說:鹿港的九曲洞裡有個半邊井得一邊長在屋外而一邊長在屋內,好怪喔,要怎關門?

※※※

2014年12月26日星期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7101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