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卡車的輪胎駛過那幾個月滾燙的柏油路,工地,

我才喜歡那防水的區域,那裡可以點火苗,

孩子的饗糧又空了,火焰想燒些甚麼,率性的,

天空的雷電不再,軍隊的編排很零散,甚至不像軍服,

斑馬線的走法,引起自然界裡的傷感,不夠真實,

不是喜歡也不是討厭,你說就是沒有辦法,

才過程中就想亂跑亂說,你就說你就是沒錯。

※※※

7307858_121019777781_2.jpg

 

1734984617.jpg

1379037630523271bee0577.jpg

cc11728b4710b91224421807c2fdfc039345224c.jpg  

 

/ 網路的ˊ圖

 

縱貫線 -公路

打開車的窗 太陽在頭上
公路的右方 無邊的海洋
我懷疑我的夢想
已經變了樣如果你有所期待
很抱歉 我會讓你失望
摸索著未來 卻一直回頭望
有些放不下有些不想忘
我知道你會感傷 但我已沒有辦法

總是要學著遺忘 學著療傷
總要跌跌撞撞 才找到答案
你說我總是荒唐 我承認我是荒唐
你以為我喜歡這樣嗎
過去美麗時光 順著海浪 流向未知遠方
跟過去做個了斷 讓我的心去流浪
我要離開這地方

而我卻一錯再錯
離開你也是錯 我只能這樣做

也請你原諒我這樣做
我們曾經愛過
對我來說已經足夠
總是要學著遺忘 學著療傷
總要跌跌撞撞 才找到答案
你說我總是荒唐 我承認我是荒唐
你以為我喜歡這樣嗎
過去美麗時光 順著海浪 流向未知遠方
跟過去做個了斷
讓我的心去流浪
我要離開這地方

而我卻一錯再錯
離開你也是錯 我只能這樣做
也請你原諒我這樣做
我們曾經愛過
對我來說已經足夠
而我卻一錯再錯
離開你也是錯 我只能這樣做
也請你原諒我這樣做
我們曾經愛過
對我來說已經足夠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64woIKIOnk


賴銘偉+趙傳-我終於失去了你

當所有的人離開我的時候
你勸我要耐心等候
並且陪我渡過生命中最長的寒冬
如此地寬容
當所有的人靠緊我的時候
你要我安靜從容
似乎知道我有一顆永不安靜的心
(我)容易蠢動
我終於讓千百雙手在我面前揮舞
我終於擁有了千百個熱情的笑容
我終於讓人群被我深深的打動
我卻忘了告訴你
你一直在我心中
啊~我終於失去了你
在擁擠的人群中
我終於失去了你
當我的人生第一次感到光榮
啊~我終於失去了你
在擁擠的人群中
我終於失去了你
當我的人生第一次感到光榮
當四周的掌聲如潮水一般的洶湧
我看見你眼中傷心的淚光閃動
當所有的人離開我的時候
你勸我要耐心等候
並且陪我渡過生命中最長的寒冬
如此地寬容
當所有的人靠緊我的時候
你要我安靜從容
似乎知道我有一顆永不安靜的心
(我)容易蠢動
我終於讓千百雙手在我面前揮舞
我終於擁有了千百個熱情的笑容
我終於讓人群被我深深的打動
我卻忘了告訴你
你一直在我心中
啊~我終於失去了你
在擁擠的人群中
我終於失去了你
當我的人生第一次感到光榮
啊~我終於失去了你
在擁擠的人群中
我終於失去了你
當我的人生第一次感到光榮
啊~我終於失去了你
在擁擠的人群中
我終於失去了你
當我的人生第一次感到光榮
啊~我終於失去了你
在擁擠的人群中
我終於失去了你
當我的人生第一次感到光榮
當四周的掌聲如潮水一般的洶湧
我看見你眼中傷心的淚光閃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Q_Hgw8I5zc


趙傳 -我的心好亂

作詞:李宗盛 
作曲:Jimlee 
編曲:Jim Lee/Kid/Noordin(Search)

當愛情由濃轉淡 再說什麼已太晚
不管心裡多遺憾 就讓你離開別阻攔

若是愛讓你有負擔 說明白吧別隱瞞
你心不在了怎麼辦 為何不就在這裡散

當愛已不再溫暖 它只是牽絆
又何苦讓它再糾纏 喔!再糾纏

天空為何那麼暗 愛情為何那麼難
誰能告訴我答案(現在)我的心好亂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7-PhwtxeKs

※※※

古風操-古琴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b1iWF2jHRk


桃源春曉 -古琴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sQaUXHGvM4


梅花三弄-古琴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UPL3QKeEzg

※※※

漢代之後 -> 清代 -> 全唐詩 -> 卷七百八十四

《卷七百八十四》

《長寧公主宅流杯》 景龍文館士著
1
憑高瞰迥足怡心,菌閣桃源不暇尋。
 
2
餘雪依林成玉樹,殘霙點岫即瑤岑。

 
《侍宴桃花園詠桃花應制》 神龍從臣著
1
源水叢花無數開,丹跗紅萼間青梅。
 
2
從今結子三千歲,預喜仙遊複摘來。

 
《玉龍子詩》 天寶時人著
1
聖運潛符瑞玉龍,自興雲雨更無蹤。
 
2
不如渭水沙中得,爭保鑾輿複九重。

 
《寄兄》 僖宗北省官著
1
涉江今日恨偏多,援筆長籲欲奈何。
 
2
倘使淚流西去得,便應添作錦江波。

 
《題屈原祠》 洪州將軍著
1
蒼藤古木幾經春,舊祀祠堂小水濱。
 
2
行客謾陳三酎酒,大夫元是獨醒人。

 
《題端正樹》 貞元文士著
1
昔日偏沾雨露榮,德皇西幸賜嘉名。
 
2
馬嵬此去無多地,合向楊妃塚上生。

 
《寄內詩》 河北士人著
1
握筆題詩易,荷戈征戍難。慣從鴛被暖,怯向雁門寒。
 
2
瘦盡寬衣帶,啼多漬枕檀。試留青黛著,回日畫眉看。

 
《代妻答詩》 河北士人著
1
蓬鬢荊釵世所稀,布裙猶是嫁時衣。
 
2
胡麻好種無人種,合是歸時底不歸。

 
《丙申歲詩》 元和舉子著
1
元和天子丙申年,三十三人同得仙。
 
2
袍似爛銀文似錦,相將白日上青天。

 
《刺安南事詩》 懿宗朝舉子著
1
南荒不擇吏,致我交趾覆。聯綿三四年,致我交趾辱。
 
2
懦者鬥則退,武者兵益黷。軍容滿天下,戰將多金玉。
 
3
刮得齊民瘡,分為猛士祿。雄雄許昌師,忠武冠其族。
 
4
去為萬騎風,住為一川肉。時有殘卒回,千門萬戶哭。
 
5
哀聲動閭裏,怨氣成山谷。誰能聽鼓聲,不忍看金鏃。
 
6
念此堪淚流,悠悠潁川綠。

 
《歌》 白衫舉子著
1
執板狂歌乞個錢,塵中流浪且隨緣。
 
2
直饒到老常如此,猶勝危時弄化權。

 
《睹野花思京師舊游》 唐末朝士著
1
曾過街西看牡丹,牡丹才謝便心闌。
 
2
如今變作村園眼,鼓子花開也喜歡。

 
《哥舒歌》 西鄙人著
1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帶刀。至今窺牧馬,不敢過臨洮。

 
《答人》 太上隱者著
1
偶來松樹下,高枕石頭眠。山中無曆日,寒盡不知年。

 
《向竹吟》 黃山隱著
1
積塵為太山,掬水成東海。富貴有時乖,希夷無日改。
 
2
絳節出崆峒,霓衣發光彩。古者有七賢,六個今何在。

 
《歌》 婺州山中人著
1
靜居青嶂裏,高嘯紫煙中。塵世連仙界,瓊田前路通。

 
《五子之歌》 同穀子著
1
邦惟固本自安寧,臨下常須馭朽驚。
 
2
何事十旬遊不返,禍胎從此召殷兵。
 
3
酒色聲禽號四荒,那堪峻宇又雕牆。
 
4
靜思今古為君者,未或因茲不滅亡。
 
5
唯彼陶唐有冀方,少年都不解思量。
 
6
如今算得當時事,首為盤游亂紀綱。
 
7
明明我祖萬邦君,典則貽將示子孫。
 
8
惆悵太康荒墜後,覆宗絕祀滅其門。
 
9
仇讎萬姓遂無依,顏厚何曾解忸怩。
 
10
五子既歌邦已失,一場前事悔難追。

 
《獻公佐詩》 崔公佐客著
1
破額襆頭衫也穿,使君猶許對華筵。
 
2
今朝幸倚文章守,遮莫青蛾笑揭天。

 
《贈妓茂英》 洛中舉子著
1
憶昔當初過柳樓,茂英年小尚嬌羞。隔窗未省聞高語,
對鏡曾窺學上頭。一別中原俱老大,再來南國見風流。
 
2
彈弦酌酒話前事,零落碧雲生暮愁。

 
《又贈》 洛中舉子著
1
少插花枝少下籌,須防女伴妒風流。
 
2
坐中若打占相令,除卻尚書莫點頭。

 
《寄故姬》 江陵士子著
1
陰雲冪冪下陽臺,惹著襄王更不回。五度看花空有淚,
一心如結不曾開。纖蘿自合依芳樹,覆水寧思返舊杯。
 
2
惆悵高麗坡底宅,春光無複下山來。

 
《吟》 織錦人著
1
學織繚綾功未多,亂拈機杼錯拋梭。
 
2
莫教官錦行家見,把此文章笑殺他。

 
《句》 織錦人著
1
如今不重文章士,莫把文章誇向人。

 
《送南中尉》 吏部選人著
1
羨君初拜職,嗟我獨無名。且是正員尉,全勝兼試卿。

 
《題紫微觀》 建業蔔者著
1
昨日朝天過紫微,醮壇風冷杏花稀。
 
2
碧桃泥我傳消息,何事人間更不歸。

 
《題鄧仙客墓》 天嶠遊人著
1
鶴老芝田雞在籠,上清那與俗塵同。
 
2
既言白日升仙去,何事人間有殯宮。

 
《題故翠微宮》 驪山遊人著
1
翠微寺本翠微宮,樓閣亭台幾十重。
 
2
天子不來僧又去,樵夫時倒一株松。

 
《吟》 衡州舟子著
1
野鵲灘西一棹孤,月光遙接洞庭湖。
 
2
堪嗟回雁峰前過,望斷家山一字無。

 
《月夜》 華山老人著
1
澗水泠泠聲不絕,溪流茫茫野花發。
 
2
自去自來人不知,歸時常對空山月。

 
《終南》 終南山翁著
1
霜鶴鳴時夕風急,亂鴉又向寒林集。
 
2
此君輟棹悲且吟,獨對蓮花一峰立。

 
《大慶堂賜宴元璫有詩呈吳越王》 吳越人著
1
非為親賢展綺筵,恒常甯敢恣遊盤。綠搓楊柳綿初軟,
紅暈櫻桃粉未幹。穀鳥乍啼聲似澀,甘霖方霽景猶寒。
 
2
笙歌風緊人酣醉,卻繞珍叢爛熳看。

 
《又和》 吳越人著
1
櫻桃花下會親賢,風遠銅壺轉露盤。蝶下粉牆梅乍折,
蟻浮金斝酒難幹。雲和緩奏泉聲咽,珠箔低垂水影寒。
 
2
狂簡斐然吟詠足,卻邀群彥重吟看。

 
《再和》 吳越人著
1
我有嘉賓宴乍歡,畫簾紋細鳳雙盤。影籠沼沚修篁密,
聲透笙歌羯鼓幹。散後便依書篋寐,渴來潛想玉壺寒。
 
2
櫻桃零落紅桃媚,更俟旬餘共醉看。

 
《重和》 吳越人著
1
冷宴殷勤展小園,舞鞇柔軟彩虯盤。篸花盡日疑頭重,
病酒經宵覺口幹。嘉樹倚樓青瑣暗,晚雲藏雨碧山寒。
 
2
文章天子文章別,八采盧郎未可看。

 
《禦制春遊長句》 吳越人著
1
天意分明道已光,春遊嘉景勝仙鄉。玉爐煙直風初靜,
銀漢雲銷日正長。柳帶似眉全展綠,杏苞似臉半開香。
 
2
黃鶯歷歷啼紅樹,紫燕關關語畫梁。低檻晚晴籠翡翠,
小池波暖浴鴛鴦。馬嘶廣陌貪新草,人醉花堤怕夕陽。
 
3
比屋管弦呈妙曲,連營羅綺鬥時妝。全吳霸越千年後,
獨此升平顯萬方。

http://ctext.org/quantangshi/784/zh

※※※

燃燈佛(Dīpaṃkara),意為「錠光」,佛教中縱三世佛之過去佛,為釋迦牟尼佛之前的佛,地位極尊,而來世佛則為「彌勒佛」。因其出生時身邊一切光明如燈,故稱為燃燈佛,又名定光如來或錠光佛。


來源
《增一阿含經》記載燃燈佛(定光如來、燈光佛)曾在過去世為釋迦牟尼授記[1],預言他未來將成佛,是為釋迦牟尼佛授記[1]之師。曾有一次,燃燈佛經過一污水,一梵志用自己頭髮使燃燈佛不須把腳弄髒,被預言成釋迦牟尼佛。

《修行本起經》和《太子瑞應本起經》記載傳說釋迦牟尼過去世曾以五莖蓮花供養燃燈佛,而被預言將在九十一劫後的賢劫成佛。佛經中的許多佛、菩薩都曾是他的弟子。


其他
藏傳佛教的燃燈節與燃燈古佛無關,是紀念格魯派(俗稱黃教)開山祖師宗喀巴1419年在甘丹寺圓寂成佛的日子。每年藏曆10月25日,各家寺院和俗家屋頂均要點亮無數盞燈,故稱為燃燈節,藏語為「葛登阿曲」,「阿曲」意為「五供」。中國以農曆八月廿二日為燃燈古佛誕。

正 月→ 彌勒菩薩聖誕‧帝釋天尊聖誕
二 月→ 釋迦牟尼佛出家紀念日‧釋迦牟尼佛涅槃紀念日‧觀世音菩薩聖誕‧普賢菩薩聖誕
三 月→ 準提菩薩聖誕
四 月→ 文殊菩薩聖誕‧釋迦牟尼佛聖誕‧藥王菩薩聖誕
五 月→ 伽藍菩薩聖誕
六 月→ 韋馱菩薩聖誕‧觀世音菩薩成道紀念日
七 月→ 大勢至菩薩聖誕‧龍樹菩薩聖誕‧地藏王菩薩聖誕
八 月→ 燃燈古佛聖誕
九 月→ 觀世音菩薩出家紀念日‧藥師佛聖誕
十一月→ 阿彌陀佛聖誕
十二月→ 釋迦牟尼佛成道紀念日‧ 華嚴菩薩聖誕

http://zh.wikipedia.org/zh-tw/%E7%87%83%E7%81%AF%E5%8F%A4%E4%BD%9B

※※※

國曆紀念日查詢

一月 .元旦(開國紀念日)(1).司法節(11).藥師節(15).憲兵節(11).自由日(23).除夕(31) 

二月 .農民節(4).情人節(14).戲劇節.觀光節(15).新生活運動紀念日(19).和平紀念日(28)

三月 .兵役節(1).童子軍節(5).植樹節(國父逝世紀念日)(12).白色情人節(14).國醫節(17).郵政節(20).氣象節(21).美術節(25).廣播節(26).青年節(29).出版節(30)

四月 .愚人節.主計節(1).婦幼節(4).清明節.音樂節(5).衛生節(7).復活節(20).世界地球日(22)

五月 .勞動節(1).文藝節(4).舞蹈節(5).珠算節(10).母親節(11).護士節(12)

六月 禁煙節(3).詩人節(4).工程師節、水利節(6).鐵路節(10).黑色星期五(13).警察節(16).會計師節(30)

七月 .漁民節.公路節.稅務節(1).合作節(6).航海節(11).聾啞節(12).美國獨立紀念日(14).被奴役國家週(20)

八月 .父親節(8).中元節(12).空軍節(14)

九月 .記者節(1).軍人節(3).體育節.律師節(9).法律節(13).教師節(28)

十月 .國慶日(10).華僑節(21).台灣光復節(25).萬聖節.蔣公誕辰.榮民節(31)

十一月 .商人節(1).工業節.地政節(11).國父誕辰.醫師節.中華文化復興節(12).自來水節(17).防空節(21).感恩節(27)

十二月 .海員節(5).人權節(10).憲兵節(12).行憲紀念日(Christmas Day)(25).建築師節(27).電信節(29).受信節(31)


9月9日體育節.律師節

※※※

鐵路節

是中華民國為紀念鐵路事業發展而訂的節日,日期訂於6月9日,係因中國第一條自建鐵路唐胥鐵路特地訂於鐵路之父喬治·史蒂芬生的生日,即此日開工。[1]


沿革
鐵路傳入中國,始於清同治四年(1865年)英國商人在北平宣武門外築一小鐵路約長里許,不久拆毀。其後光緒二年(1876年)英國商人怡和洋行築淞滬鐵路,地方人士反對,由政府出資拆毀。至光緒五年(1879年),開平煤礦在唐山至胥各莊築運煤鐵路(即唐胥鐵路),於同年6月9日開工,歷時兩年通車,此為中國自建鐵路之始。

民國54年(1965年),應鐵路界人士要求,中華民國內政部與交通部核定以唐胥鐵路開工日為鐵路節,自此延續迄今。


雜錄
雖然6月9日為中國大陸鐵路事業起始之日,與同樣起始於清末的台灣鐵路事業毫無關係,但仍有部分資料訛傳該日為清代台灣鐵路開工之日,造成外界對於6月9日即為台鐵局慶的誤解[2][3]。

另外,英國發明家,有「鐵路之父」之稱的喬治·史蒂芬生(英語:George Stephenson),出生於1781年6月9日。

http://zh.wikipedia.org/zh-tw/%E9%90%B5%E8%B7%AF%E7%AF%80

※※※

先秦兩漢 -> 經典文獻 -> 詩經 -> 國風 -> 唐風

《唐風》

《蟋蟀》
1
蟋蟀在堂、歲聿其莫。
今我不樂、日月其除。
無已大康、職思其居。
好樂無荒、良士瞿瞿。
 
2
蟋蟀在堂、歲聿其逝。
今我不樂、日月其邁。
無已大康、職思其外。
好樂無荒、良士蹶蹶。
 
3
蟋蟀在堂、役車其休。
今我不樂、日月其慆。
無已大康、職思其憂。
好樂無荒、良士休休。

 
《山有樞》
1
山有樞、隰有榆。
子有衣裳、弗曳弗婁。
子有車馬、弗馳弗驅。
宛其死矣、他人是愉。
 
2
山有栲、隰有杻。
子有廷內、弗洒弗埽。
子有鐘鼓、弗鼓弗考。
宛其死矣、他人是保。
 
3
山有漆、隰有栗。
子有酒食、何不日鼓瑟。
且以喜樂、且以永日。
宛其死矣、他人入室。

 
《揚之水》 
1
揚之水、白石鑿鑿。
素衣朱襮、從子于沃。
既見君子、云何不樂。
 
2
揚之水、白石皓皓。
素衣朱繡、從子于鵠。
既見君子、云何其憂。
 
3
揚之水、白石粼粼。
我聞有命、不敢以告人。

 
《椒聊》
1
椒聊之實、蕃衍盈升。
彼其之子、碩大無朋。
椒聊且、遠條且。
 
2
椒聊之實、蕃衍盈匊。
彼其之子、碩大且篤。
椒聊且、遠條且。

 
《綢繆》
1
綢繆束薪、三星在天。
今夕何夕、見此良人。
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2
綢繆束芻、三星在隅。
今夕何夕、見此邂逅。
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
 
3
綢繆束楚、三星在戶。
今夕何夕、見此粲者。
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

 
《杕杜》 
1
有杕之杜、其葉湑湑。
獨行踽踽。
豈無他人、不如我同父。
嗟行之人、胡不比焉。
人無兄弟、胡不佽焉。
 
2
有杕之杜、其葉菁菁。
獨行睘睘。
豈無他人、不如我同姓。
嗟行之人、胡不比焉。
人無兄弟、胡不佽焉。
 

《羔裘》 
1
羔裘豹袪、自我人居居。
豈無他人、維子之故。
 
2
羔裘豹褎、自我人究究。
豈無他人、維子之好。

 
《鴇羽》
1
肅肅鴇羽、集于苞栩。
王事靡盬、不能蓺稷黍、父母何怙。
悠悠蒼天、曷其有所。
 
2
肅肅鴇翼、集于苞棘。
王事靡盬、不能蓺黍稷、父母何食。
悠悠蒼天、曷其有極。
 
3
肅肅鴇行、集于苞桑。
王事靡盬、不能蓺稻粱、父母何嘗。
悠悠蒼天、曷其有常。

 
《無衣》
1
豈曰無衣七兮、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
 
2
豈曰無衣六兮、不如子之衣、安且燠兮。

 
《有杕之杜》 
1
有杕之杜、生于道左。
彼君子兮、噬肯適我。
中心好之、曷飲食之。
 
2
有杕之杜、生于道周。
彼君子兮、噬肯來遊。
中心好之、曷飲食之。

 
《葛生》 
1
葛生蒙楚、蘞蔓于野。
予美亡此、誰與獨處。
 
2
葛生蒙棘、蘞蔓于域。
予美亡此、誰與獨息。
 
3
角枕粲兮、錦衾爛兮。
予美亡此、誰與獨旦。
 
4
夏之日、冬之夜、百歲之後、歸於其居。
 
5
冬之夜、夏之日、百歲之後、歸於其室。
 

《采苓》 
1
采苓采苓、首陽之巔。
人之為言、苟亦無信。
舍旃舍旃、苟亦無然。
人之為言、胡得焉。
 
2
采苦采苦、首陽之下。
人之為言、苟亦無與。
舍旃舍旃、苟亦無然。
人之為言、胡得焉。
 
3
采葑采葑、首陽之東。
人之為言、苟亦無從。
舍旃舍旃、苟亦無然。
人之為言、胡得焉。

 

先秦兩漢 -> 經典文獻 -> 詩經 -> 國風 -> 秦風

《秦風》

《車鄰》
1
有車鄰鄰、有馬白顛。
未見君子、寺人之令。
 
2
阪有漆、隰有栗。
既見君子、並坐鼓瑟。
今者不樂、逝者其耋。
 
3
阪有桑、隰有楊。
既見君子、並坐鼓簧。
今者不樂、逝者其亡。

 
《駟驖》 
1
駟驖孔阜、六轡在手。
公之媚子、從公于狩。
 
2
奉時辰牡、辰牡孔碩。
公曰左之、舍拔則獲。
 
3
遊于北園、四馬既閑。
輶車鸞鑣、載獫歇驕。
 

《小戎》 
1
小戎俴收、五楘梁輈。
游環脅驅、陰靷鋈續、文茵暢轂、駕我騏馵。
言念君子、溫其如玉。
在其板屋、亂我心曲。
 
2
四牡孔阜、六轡在手、騏駵是中、騧驪是驂、龍盾之合、鋈以觼軜。
言念君子、溫其在邑。
方何為期、胡然我念之。
 
3
俴駟孔羣、厹矛鋈錞、
蒙伐有苑、虎韔鏤膺、
交韔二弓、竹閉緄縢。
言念君子、載寢載興。
厭厭良人、秩秩德音。
 

《蒹葭》
1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遡洄從之、道阻且長。
遡遊從之、宛在水中央。
 
2
蒹葭淒淒、白露未晞。
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遡洄從之、道阻且躋。
遡遊從之、宛在水中坻。
 
3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遡洄從之、道阻且右。
遡遊從之、宛在水中沚。

 
《終南》
1
終南何有、有條有梅。
君子至止、錦衣狐裘。
顏如渥丹、其君也哉。
 
2
終南何有、有紀有堂。
君子至止、黻衣繡裳、佩玉將將、壽考不忘。

 
《黃鳥》 
1
交交黃鳥、止于棘。
誰從穆公、子車奄息。
維此奄息、百夫之特。
臨其穴、惴惴其慄。
彼蒼者天、殲我良人。
如可贖兮、人百其身。
 
2
交交黃鳥、止于桑。
誰從穆公、子車仲行。
維此仲行、百夫之防。
臨其穴、惴惴其慄。
彼蒼者天、殲我良人。
如可贖兮、人百其身。
 
3
交交黃鳥、止于楚。
誰從穆公、子車鍼虎。
維此鍼虎、百夫之禦。
臨其穴、惴惴其慄。
彼蒼者天、殲我良人。
如可贖兮、人百其身。

 
《晨風》 
1
鴥彼晨風、鬱彼北林。
未見君子、憂心欽欽。
如何如何、忘我實多。
 
2
山有苞櫟、隰有六駮。
未見君子、憂心靡樂。
如何如何、忘我實多。
 
3
山有苞棣、隰有樹檖。
未見君子、憂心如醉。
如何如何、忘我實多。

 
《無衣》 
1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王于興師、脩我戈矛、與子同仇。
 
2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
王于興師、脩我矛戟、與子偕作。
 
3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
王于興師、脩我甲兵、與子偕行。

 
《渭陽》 
1
我送舅氏、曰至渭陽。
何以贈之、路車乘黃。
 
2
我送舅氏、悠悠我思。
何以贈之、瓊瑰玉佩。

 
《權輿》
1
於我乎、夏屋渠渠、今也每食無餘。
于嗟乎、不承權輿。
 
2
於我乎、每食四簋、今也每食不飽。
于嗟乎、不承權輿。


先秦兩漢 -> 經典文獻 -> 詩經 -> 大雅 -> 生民之什

《生民之什》 

《生民》
1
厥初生民、時維姜嫄。
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無子。
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載震載夙、載生載育、時維后稷。
 
2
誕彌厥月、先生如達、不坼不副、無菑無害。
以赫厥靈、上帝不寧、不康禋祀、居然生子。
 
3
誕寘之隘巷、牛羊腓字之。
誕寘之平林、會伐平林。
誕寘之寒冰、鳥覆翼之。
鳥乃去矣、后稷呱矣、實覃實訏、厥聲載路。
 
4
誕實匍匐、克歧克嶷、以就口食。
蓺之荏菽、荏菽旆旆、禾役穟穟、麻麥幪幪、瓜瓞唪唪。
 
5
誕后稷之穡、有相之道。
茀厥豐草、種之黃茂。
實方實苞、實種實褎、實發實秀、實堅實好、實穎實栗。
即有邰家室。
 
6
誕降嘉種、維秬維秠、維穈維芑。
恆之秬秠、是穫是畝。
恆之穈芑、是任是負。
以歸肇祀。
 
7
誕我祀如何。
或舂或揄、或簸或蹂。
釋之叟叟、烝之浮浮。
載謀載惟、取蕭祭脂、取羝以軷。
載燔載烈、以興嗣歲。
 
8
卬盛于豆、于豆于登。
其香始升、上帝居歆。
胡臭亶時、后稷肇祀、庶無罪悔、以迄于今。

 
《行葦》 
1
敦彼行葦 。
牛羊勿踐履 。
方苞方體。
維葉泥泥 。
戚戚兄弟 。
莫遠具爾。
或肆之筵。
或授之几。
 
2
肆筵設席。
授几有緝御。
或獻或酢。
洗爵奠斝。
醓醢以薦。
或燔或灸。
嘉殽脾臄。
或歌或咢。
 
3
敦弓既堅。
四鍭既鈞。
舍矢既均。
序賓以賢。
敦弓既句。
既挾四鍭。
四鍭如樹。
序賓以不侮。
 
4
曾孫維主。
酒醴維醹。
酌以大斗。
以祈黃耇。
黃耇台背。
以引以翼。
壽考維祺。
以介景福。

 
《既醉》
1
既醉以酒、既飽以德。
君子萬年、介爾景福。
 
2
既醉以酒、爾殽既將。
君子萬年、介爾昭明。
 
3
昭明有融、高朗令終。
令終有俶、公尸嘉告。
 
4
其告維何、籩豆靜嘉。
朋友攸攝、攝以威儀。
 
5
威儀孔時、君子有孝子。
孝子不匱、永錫爾類。
 
6
其類維何、室家之壼。
君子萬年、永錫祚胤。
 
7
其胤維何、天被爾祿。
君子萬年、景命有僕。
 
8
其僕維何、釐爾女士。
釐爾女士、從以孫子。

 
《鳧鷖》 
1
鳧鷖在涇、公尸來燕來寧。
爾酒既清、爾殽既馨、公尸燕飲、福祿來成。
 
2
鳧鷖在沙、公尸來燕來宜。
爾酒既多、爾殽既嘉、公尸燕飲、福祿來為。
 
3
鳧鷖在渚、公尸來燕來處。
爾酒既湑、爾殽伊脯、公尸燕飲、福祿來下。
 
4
鳧鷖在潀、公尸來燕來宗。
既燕于宗、福祿攸降。
公尸燕飲、福祿來崇。
 
5
鳧鷖在亹、公尸來止熏熏。
旨酒欣欣、燔炙芬芬、公尸燕飲、無有後艱。

 
《假樂》
1
假樂君子、顯顯令德。
宜民宜人、受祿于天。
保右命之、自天申之。
 
2
干祿百福、子孫千億。
穆穆皇皇、宜君宜王。
不愆不忘、率由舊章。
 
3
威儀抑抑、德音秩秩。
無怨無惡、率由群匹。
受福無疆、四方之綱。
 
4
之綱之紀、燕及朋友。
百辟卿士、媚于天子。
不解于位、民之攸塈。

 
《公劉》 
1
篤公劉、匪居匪康、迺埸迺疆、 迺積迺倉。
迺裹餱糧、于橐于囊、 思輯用光 。
弓矢斯張、干戈戚揚、爰方啟行。
 
2
篤公劉、于胥斯原、既庶既繁、既順迺宣、而無永歎。
陟則在巘、復降在原。
何以舟之、維玉及瑤、鞞琫容刀。
 
3
篤公劉、逝彼百泉、瞻彼溥原。
迺陟南岡、乃覯于京。
京師之野、于時處處、于時廬旅、于時言言、于時語語。
 
4
篤公劉、于京斯依。
蹌蹌濟濟、俾筵俾几。
既登乃依。
乃造其曹、執豕于牢、酌之用匏。
食之飲之、君之宗之。
 
5
篤公劉、既溥既長、
既景迺岡、相其陰陽、
觀其流泉、其軍三單。
度其隰原、徹田為糧。
度其夕陽、豳居允荒。
 
6
篤公劉、于豳斯館。
涉渭為亂、取厲取鍛。
止基迺理、爰眾爰有。
夾其皇㵎、遡其過㵎。
止旅迺密、芮鞫之即。
 

《泂酌》 
1
泂酌彼行潦、挹彼注茲、可以餴饎。
豈弟君子、民之父母 。
 
2
泂酌彼行潦、挹彼注茲、可以濯罍。
豈弟君子、民之攸歸 。
 
3
洞酌彼行潦、挹彼注茲、可以濯溉。
豈弟君子、民之攸塈 。

 
《卷阿》
1
有卷者阿、飄風自南。
豈弟君子、來游來歌、以矢其音 。
 
2
伴奐爾游矣、優游爾休矣。
豈弟君子、俾爾彌爾性、似先公酋矣。
 
3
爾土宇昄章、亦孔之厚矣。
豈弟君子、俾爾彌爾性、百神爾主矣 。
 
4
爾受命長矣、茀祿爾康矣。
豈弟君子、俾爾彌爾性、純嘏爾常矣 。
 
5
有馮有翼、有孝有德、以引以翼。
豈弟君子、四方為則 。
 
6
顒顒卬卬、如圭如璋、令聞令望。
豈弟君子、四方為綱 。
 
7
鳳凰于飛、翽翽其羽、亦集爰止。
藹藹王多吉士、維君子使、媚于天子 。
 
8
鳳凰于飛、翽翽其羽、亦傅于天。
藹藹王多吉人、維君子命、媚于庶人 。
 
9
鳳凰鳴矣、于彼高岡。
梧桐生矣、于彼朝陽 。
菶菶萋萋、雝雝喈喈。
 
10
君子之車、既庶且多。
君子之馬、既閑且馳 。
矢詩不多、維以遂歌。

 
《民勞》
1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
惠此中國、以綏四方。
無縱詭隨、以謹無良。
式遏寇虐、憯不畏明。
柔遠能邇、以定我王。
 
2
民亦勞止、汔可小休。
惠此中國、以為民逑 。
無縱詭隨、以謹惛怓。
式遏寇虐、無俾民憂 。
無棄爾勞、以為王休。
 
3
民亦勞止、汔可小息。
惠此京師、以綏四國 。
無縱詭隨、以謹罔極。
式遏寇虐、無俾作慝 。
敬慎威儀、以近有德。
 
4
民亦勞止、汔可小愒。
惠此中國、俾民憂泄 。
無縱詭隨、以謹醜厲。
式遏寇虐、無俾正敗 。
戎雖小子、而式弘大。
 
5
民亦勞止、汔可小安。
惠此中國、國無有殘 。
無縱詭隨、以謹繾綣。
式遏寇虐、無俾正反 。
王欲玉女、是用大諫。

 
《板》
1
上帝板板、下民卒癉。
出話不然、為猶不遠 。
靡聖管管、不實於亶。
猶之未遠、是用大諫 。
 
2
天之方難、無然憲憲。
天之方蹶、無然泄泄。
辭之輯矣、民之洽矣。
辭之懌矣、民之莫矣 。
 
3
我雖異事、及爾同僚。
我即而謀、聽我囂囂。
我言維服、勿以為笑。
先民有言、詢于芻蕘 。
 
4
天之方虐、無然謔謔。
老夫灌灌、小子蹻蹻。
匪我言耄、爾用憂謔。
多將熇熇、不可救藥 。
 
5
天之方懠、無為夸毗。
威儀卒迷、善人載尸。
民之方殿屎、則莫我敢葵。
喪亂蔑資、曾莫惠我師 。
 
6
天之牖民、如壎如篪。
如璋如圭、如取如攜。
攜無日益、牖民孔易。
民之多辟、無自立辟 。
 
7
价人維藩、大師維垣、大邦維屏、大宗維翰、懷德維寧、宗子維城。
無俾城壞、無獨斯畏。
 
8
敬天之怒、無敢戲豫。
敬天之渝、無敢馳驅。
昊天曰明、及爾出王。
昊天曰旦、及爾游衍。

http://ctext.org/book-of-poetry/zh

※※※


漢代之後 -> 宋明 -> 太平御覽 -> 人事部四 -> 字

《字》
1
字: 《禮記·冠義》曰: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
 
2
字: 《春秋說》曰:字者飾也。
 
3
字: 謝承《後漢書》曰:傅燮,字南容,北地靈州人也。本字幼起,慕南容三復白圭,乃改焉。
 
4
字: 《晉中興書》曰:諸葛恢,字道明,賾弟也。弱冠知名,試守即丘長,轉臨沂令。值天下亂,避地江左。于時潁川荀闓,字道明;陳留蔡謨,字道明。俱有名譽,號曰中興三明。時人為之歌曰:「京都三明各有名,蔡氏儒雅荀葛清。」
又曰:孔愉字敬康,少與同郡張茂字偉康、丁潭字子康俱知名,號曰會稽三康。
 
5
字: 徐廣《晉紀》曰:桓溫才氣雄俊,恢爽陵邁。溫嶠見其幼時,知必非常,故父彝字曰溫。
 
6
字: 《白虎通》曰:人所以有字何?所以冠德明功敬成人也。故《禮·士冠》經曰:「賓北面字之。」又曰:冠而字之,敬其名也。所以五十乃稱伯仲者,五十知天命,思慮定也。能從四時長幼之序,故以伯仲號也。
 
7
字: 《荀氏家傳》曰:荀愷字茂伯,小而知,外祖晉宣王甚器之,字為虎子。弟悝為龍子。王每謂曰:「俟汝長大,當共天下。」
 
8
字: 《陳武別傳》曰:武,胡人,育於臨水令陳君。君奇之,起議欲易其故字。武長跪自啟曰:「里語有之,都亭鼠數聞長者語,今當易字,實有私心。嘗聞長卿慕藺相如之行,故字相如。往在鄉里,久聞故老之說,稱漢使蘇武執忠守志,不服單于,流放漠北,擁節牧羊,寄秋雁以訴心,因行云而托誠,高山仰止,意竊慕之。」陳氏嘉其志,遂名之曰武。又欲令字仲顯。其本是胡人,而石勒、石虎諱胡曰國人,故因字之曰國武。
 
9
字: 《尹文子》曰:康衢長者字僮曰善搏,音傅字犬曰善噬,賓客不過其門者三年。長者怪而問之,以實對,於是改之,賓客復往。
 
10
字: 《聖證論》曰:學者不知孟軻字,按子思書及《孔叢子》有「孟子居」,即是軻也。軻少居坎軻,故名軻,字子居也。

※※※

9F7AE4806BB9DE35C0DB7BE4BF766E52.jpg 

2010-1~1.JPG 

92805_201152610951_B.jpg 

01300000167299127244207532281.jpg

201308240934549417.jpg

4021995942219502768.jpg

big_3bb4d268a0dc93c1dc610b23192348bc.jpg

e74999448-ac-5612xf6x0600x0494-m.jpg 

rBEhV1NPVzoIAAAAAANZbpWzGV0AAMGvgHhoywAA1mG309.jpg rBEQWFD9NQ4IAAAAAAHG32Ml3eoAAAA-ABy4kEAAcb3506.jpg u=2879643121,3873824269&fm=23&gp=0.jpg 

   xin_0330309201815156260353.jpg

xin_48080125134293729117.jpg

  u=3594954354,2981771628&fm=23&gp=0.jpg

W020080620196995668694.jpg

u=3770169491,3074332374&fm=23&gp=0.jpg

Img400449648.jpg

184df97e137554eff82fe928fa89_300_300.jpg  16210.jpg  

/ 網路的ˊ圖

漢代之後 -> 宋明 -> 太平御覽 -> 布帛部一 -> 纈

《纈》 
1
纈: 《西河記》曰:西河無蠶桑,婦女著碧纈裙,上加細布裳。且為戎狄性,著紫纈襦褲,以外國色錦為褲褶。
 
2
纈: 《後魏書》曰:封回為都官尚書、冀州大中正。滎陽鄭云,諂事長秋卿劉騰,貨紫纈四百匹,得為安州刺史。除書旦出,晚往詣回。坐未定,問安州興生何事便,回曰:「卿荷國寵恩,位至方伯。雖不能拔園葵去織婦,宜思方略,以濟百姓。如何見造問興生乎?封回不為商賈,何以相示?」云慚失色。

※※※

漢代之後 -> 宋明 -> 太平御覽 -> 資產部一

《資產部一》 

《田》 
1
田: 《釋名》曰:土已耕者曰田。田,填也,五稼填滿其中心也。
 
2
田: 《尚書·禹貢》曰:冀州厥田惟中中,孔安國曰:田之高下肥瘠,九州之中為第五。兗州厥田惟中下,第六。青州厥田惟上下,第三。徐州厥田惟上中,第二。揚州厥田惟下下,第九。荊州厥田惟下中,第八。豫州厥田惟中上,第四。梁州厥田惟下上,第七。雍州厥田惟上上,第一。
 
3
田: 《周禮·春官下·籥章》曰:凡國祈年於田祖,歌豳雅,擊土鼓,以樂田畯。祁年,祁豐年也。田祖,始耕田者,謂神農也。田畯,古先教田者。《爾雅》曰:畯,農夫也。
 
4
田: 又《地官·司徒之職》曰:均土地,以稽其人眾而周知其數。上地,家七人。可任者家三人;中地,家六人,可任者家二人;下地,家五人,可任者家一人。鄭玄曰:均,平也。周,猶遍也。一家男女七人以上,則授上地,所養者眾也。男女五人以下,則授之以下地,所養者寡也。正以七人、六人、五人為率者,有夫有婦然後為家,二人以至於十人,為九等。乃經土地,而井牧其田野。九夫為井,四井為邑,四邑為丘,四丘為甸,四甸為縣,四縣為都,以任地事而令貢賦,凡稅斂之事。此謂造都鄙也。采地制井田,異於鄉遂也,重立國。小司徒為經之,立其五溝五途之畀。其制似「井」之字,因取名焉。
又曰:載師,掌任土之法,以物地事,授地職,而待其政令。任土者,任其力勢所能生育,旦以制貢賦也。物,物色之,以知其所宜之事,而授農牧衡虞,使職之也。以廛里任國中之地,以場圃任園地,以宅田、土田、賈田任近郊之地,以官田、牛田、賞田、牧田任遠郊之地,以公邑之田任甸地,以家邑之田任稍地,以小都之田任縣地,以大都之田任疆地。謂廛里者,若今邑里居之田矣。廛,人居之區域也。里,居也。園,樹果蓏之屬也。蓏音力果反。季秋,於中為場樊,圃謂之園。宅田者,致仕者家所授之田也。《孟子》曰:卿以下,必有圭田五十畝。賈田,在市,賈人其家所受田也。官田,庶人在官者其家所受田也。牛田、牧田,蓄牧者之家所受田也。賞田者,賞賜之田也。公邑,謂六遂餘地也,天子使大夫治之。自此以外,餘地皆然。
 
5
田: 《禮記·月令·季夏》後五曰:大雨時行,乃燒薙行水,利以殺草。可以糞田疇,可以美土疆。薙,謂迫地芟草也。此謂欲耕菜田,先薙其草,草乾燒之,此月大雨,流水潦蓄其中,則草死不復生,面地美可耕稼也。
 
6
田: 又《王制》曰:方一里者,為田九百畝;一里方三百步。方十里者,為方一里者百,為田九萬畝;方百里者,為方十里者百,為田九十億畝;億,今十萬。方千里者,為方百里者百,為田九萬億畝。萬億,今萬萬也。自恒山至於南河,千里而近;冀州域。自南河至於江,千里而近。豫州域。自江至於衡山,千里而遙;徐州域。自東河至於東海,千里而遙。荊州域。自東河至於西河,千里而近;亦冀州域。自西河至於流沙,千里而遙。雍州域。西不盡流沙,南不盡衡山,東不盡東海,北不盡恒山,凡四海之內,斷長補短,方三千里,為田八十萬億一萬億畝;九州之大計。方百里者,為田九十億畝。山陵、林麓、川澤、溝瀆、城郭、宮室、涂巷,三分去一,其餘六十億畝。以一大國為率,其餘所以授民也。
又曰:古者公田籍而不稅。籍之言借也。借民力治公田,美惡取於此,不稅民之所自始也。古者謂殷時。
 
7
田: 《左傳·僖公三十一年》曰:春,取濟西田,分曹地也。二十八年,晉文討曹,分其地,境界未定。至是,乃以賜諸侯。使臧文仲往,宿於重館,高平方與縣西北有重鄉城。重館人告曰:「晉新得諸侯,必親其共。不速行,將無及也。」從之,分曹地,自洮以南,東傅于濟,盡曹地也。文仲不書請田而已,非聘享會同也。襄仲如晉,拜曹田也。
 
8
田: 又《宣公下十五年》曰:初稅畝,非禮也。谷出不過籍,周法:民耕百畝,公田十畝,借民力而治之,稅不過此。以豐財也。
 
9
田: 又《襄公六》曰:子產治鄭,使田有封洫。封,界。洫,溝。從政一年,輿人誦曰:「取我衣冠而褚之,取我田疇而伍之。孰殺子產,吾其與之!」及三年,民又誦之曰:「我有子弟,子產誨之;我有田疇,子產辟之。子產而死,誰其嗣之?」
 
10
田: 又《哀公上》曰:季孫欲以田賦,兵賦之法,因其田財,通出馬一匹,牛三頭;今欲別其田及家財,各為一賦,故言田賦。使冉有訪諸仲尼。仲尼曰:「丘不識也。」三發,三發問。卒曰:卒,終也。「子為國老,待子而行,若之何子之不言也?」仲尼不對,不公答。而私於冉有曰:「君子之行也,行政事。度於禮,施取其厚,事舉其中,斂從其薄,如是,則以丘亦足矣。丘,十六井,出戎馬一匹,牛三頭,是賦之常法。若不度於禮而貪冒無厭,則雖以田賦,將又不足。且子季孫若欲行而法,則周公之典在;若欲茍而行,又何訪焉?」弗聽。為明年用田賦傳。
 
11
田: 又《哀公上》曰:子胥曰:「得志於齊,猶獲石田也,無所用之。」石田不可耕。
 
12
田: 《穀梁傳·宣公五年》曰:初稅畝,宣公履畝而稅之也。古者田什一而籍。言借民力,十井而為公耕一,謂之什一而稅也。初稅,非正也。
 
13
田: 《毛詩·小雅·白華》曰:滮池北流,浸彼稻田。滮流貌。《箋》云:池澤浸潤稻田,使之生殖。
 
14
田: 又《甫田》曰:倬彼甫田,歲取十千。倬,明貌。甫田,謂天下田也。十千,言多也。
 
15
田: 又《大雅·崧高》曰:王命召伯,徹申伯土田。徹,治也。《箋》云:治者,正其井牧,定其賦稅。
 
16
田: 《爾雅》曰:田一歲曰菑,今江東呼初耕地反草為菑。二歲曰新田,《詩》曰:于彼新田。三歲曰畬。《易》曰:不菑畬。
 
17
田: 《史記》曰:魏文侯使李悝作盡地力之教,悝,苦回反。以為地方百里,提封九萬畝,理田勤謹,則畝益三斗;不勤,則損亦如之。地方百里之增減,輒為粟百八十萬碩矣。必雜五種以備災害,力耕數耘,收獲如寇盜之至。謂促遽之甚,恐為風雨損也。
又曰:秦孝公任商鞅,鞅以三晉地狹人貧,三晉,謂韓、魏、趙三卿,今河東道之地。秦地廣人寡,故草不盡墾,地利不盡出。於是誘三晉之人,利其田宅,復三代無知兵事,而務本於內,而使秦人應敵於外。故廢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數年之間,國富兵強,天下無敵。其後韓聞秦之好興事,欲疲之,乃使水工鄭國間說秦,令鑿涇水,自中山西抵瓠口為渠,并北山東注洛三百餘里,欲以溉田。中作而覺,秦欲殺國,國曰:「始臣為間,然渠成,亦秦之利也。」秦以為然,卒使就渠,用注填閼之水,溉澤鹵之地,四萬頃收皆畝一鐘。於是關中為沃野,無凶年,命曰鄭國渠。閼,音於據切。
又曰:王翦將行,請善田宅園池甚眾,始皇曰:「將行矣,何憂貧乎?」
 
18
田: 《戰國策》曰:魏叔座為將,攻韓、趙,勝之。魏王賞田百萬,座曰:「使士卒不崩、直而不倚、撓揀不辟者,此吳起餘教也;鼓之不敢怠倦者,臣也。王特為臣右手之倦賞臣,可也;若以有功,臣何力之有焉?」王曰:「善」。於是索吳起之後,賞田二十萬;以座不掩士之跡,又與田二十萬。
 
19
田: 《漢書》曰:晁錯奏曰:「古者稅民不過什一,至秦則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一歲屯戍萬計,力役三十倍於古,田租口賦鹽鐵之利二十倍於古。如淳曰:秦賣鹽鐵貴,故下民受其困。或耕豪民之田,稅十五。如淳曰:稅其五。故貧民常衣馬牛衣,而食犬彘之食。」
又曰:董仲舒說上曰:「秦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人得賣買,富者田連阡陌,貧無立錐之地。漢興,循而未改。古井田法雖難猝行,宜少近古,限人占田,以贍不足,塞兼并之路,然後可善治也。」上不能用。
又曰:是時,富豪皆爭匿財,惟卜式尤欲助費。於是以式終長者,乃召拜為中郎,賜爵左庶長,田十頃,布告天下,尊顯以諷百姓。
又曰:貢禹上書曰:「臣禹年老貧窮,家貲不滿萬錢,妻子糠豆不贍,短褐不完,有田百三十畝。陛下過意征臣,臣賣田十畝,以供車馬。」
又曰:楊惲免官,常不得志,乃歌曰:「田彼南山,蕪穢不治。種一頃豆,落而為萁。人生行樂耳,須富貴何時?」
又曰:張禹為人謙愿,內殖貨財,家以田為業。及富貴,多買田至四百頃,皆涇渭溉灌,極膏腴,上價。
又曰:寧成曰:「仕不至二千石,賈不至千萬,安可比於人乎?」乃貰貸陂田千餘頃假貧民,役使數千家,致產數千萬。為任俠,持吏長短,從數十騎。其使民,威重於郡守。
 
20
田: 又《溝洫志》曰:太始三年,趙中大夫白公復奏穿渠引涇水,首起谷口,尾入櫟陽,涇渭中溉四千五百餘頃田,名曰白渠。民歌曰:「田於河許?池陽谷口。鄭國在前,白渠起後,舉鍤為雲,決渠為雨。涇水一石,其泥數斗,且溉且糞,長我稷黍。」
 

21
田: 《後漢書》曰:光武時,天下墾田多不以實。又戶口年紀,互有增減。十五年,詔下州郡檢覆其事,而刺史、太守多不平均,或優饒豪右,侵刻羸弱,百姓嗟愁,遮道號呼。時諸郡各遣使奏事,帝見陳留吏牘上有書,視之,云:「潁川、弘農可問,河南、南陽不可問。」帝詰吏田趣,吏不肯服,抵言長壽街上得之。抵,欺也。帝怒。時顯宗為東海公,年十二在幄後言曰:「吏受郡敕,當欲以墾田相方耳。」帝曰:「即如此,何故言河南、南陽不可問?」對曰:「河南,帝城,多近臣;南陽,帝鄉,多近親。田宅逾制,不可為準。」帝令虎賁將詰問吏,吏乃實首服如顯宗對。於是遣謁者考實,具知奸狀。
又曰:樊重開廣田土三百餘頃,其所起廬舍,皆有重堂高閣,陂渠灌注,貲至巨萬,而賑贍宗族,恩加鄉閭。外孫何氏兄弟爭財,重恥之,以田貳頃解其忿訟。縣中稱美,推為三老。
又曰:馬援辭兄況,欲就邊郡田牧。《東觀記》曰:援以況出為河南太守,次兩兄為吏京師。見家用不足,乃辭況欲就邊郡畜牧也。況曰:「汝大才,當晚成。良工不示人以樸,旦從所好。」后援辭隗囂歸洛陽,居數月而無他職。任援。以三輔,地曠土沃,而所將賓客猥多,乃上書求屯田上林苑中,帝許之。
 
22
田: 《東觀漢記》曰:司隸校尉梁松奏特進防光廖、廖子豫兄弟父子并受爵土,榮顯冠世,多買京師膏腴美田,作大廬、近帶城郭,妨困小民。
又曰:郭丹,字少卿,南陽人,累世千石,父稚為丹買田宅居業。丹為司徒,視事五年薨。詔問丹家,時宗正劉匡對曰:「郭丹為三公,典牧州郡,田畝不增。」
 
23
田: 張璠《漢記》曰:鄭泰,字公業,少有才略,多謀。家富於財,有田四百頃,而食常不足,名聞山東。
 
24
田: 華嶠《後漢書》曰:范遷為司徒,在公輔有宅數畝,田不過一頃,推與兄子。
又曰:周燮專精《禮》、《易》,不讀非聖之書,不修賀問之好。有先人草廬結于崗畔,下有陂田,常肆力自勤以給。非身所耕漁則不食。
 
25
田: 《魏志》曰:夫定國之術,在於強兵足食。秦人以急農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世之良式也。是歲乃募民屯田於許,得谷數百萬斛。由是州郡例置田官,所在積谷。征伐四方,無軍糧之患。遂得以兼滅群凶,克平天下。
又曰:鄧艾遷尚書郎。時欲廣田畜谷,為滅賊資,使艾行陳、項已東至壽春。艾以為:「田良水少,不足以盡地利。宜開河渠,可以大積軍糧,又通運漕之道。」乃著《濟河論》,以喻其指。又以為:「昔破黃巾,因為屯田,積谷許都,以制四方。今三隅已定,事在淮南,每大軍征舉,運兵過半,功費巨億,以為大役。陳、蔡之間,土下田良,可省許昌左右諸稻田,并水東下。今淮北二萬人,淮南三萬人,十二分休,常有四萬人,且田且守,水豐常收三倍於西。計除眾費,歲完五百萬斛,以為軍資,六七年間,可積三千萬斛於淮上。此則十萬之眾五年食也。以此乘吳,無不克矣。」宣王善之,事皆施行。正始二年,乃開廣漕渠。每東南有事,大軍興眾,泛舟而下,達于江、淮,資食有儲而無水害,艾所建也。
又曰:司馬郎為丞相主簿,以為「宜復井田。往者以民各有累世之業,難中奪之。是以至今承大亂之後,民人分散,土業無主,皆為公田,宜及此時復之。」
又曰:鄭渾遷陽平、沛郡太守。郡界下濕,患水澇,百姓饑之。渾於蕭、相二縣界興陂堨,開稻田。郡人皆以為不便,渾曰:「地勢洿下宜溉灌,終有魚稻經久之利,此豐民之本也。」遂躬率吏民,興立功夫,一冬間皆成。比年大收,頃畝歲增,租入倍常,民賴其利。刻石頌之,號曰鄭陂。
又曰:劉靖都督河北諸軍事,又修廣戾渠陵,大遏水,溉灌薊南北三百里,使種稻,邊民利之。
 
26
田: 《蜀志》曰:初,諸葛亮自來成都,有田十五頃,子弟食自餘饒。
 
27
田: 《晉要事》曰:安帝義熙九年,右丞張須元議:瑯琊及湖熟界有皇后脂澤田四十餘頃,參詳悉以借食民。
 
28
田: 《南史》曰:宋王惠兄鑒頗好聚斂。惠意不同,謂曰:「何用田為?」鑒怒曰:「無田何由得食?」惠又曰:「何用食為?」
 
29
田: 《齊書》曰:王騫歷黃門郎、司徒右長史,不事產業。有舊田在鍾山八十頃,與諸宅及故舊共佃之。常謂人曰:「我不如鄭公業,有田四百頃而食常不周。」以此為愧。
 
30
田: 《梁書》曰:夏侯夔為豫州刺史,率軍人於蒼陵立堨溉田千餘頃,歲收谷百餘萬石,以充儲備,兼贍貧人,境內賴之也。
又曰:鄧元起少時,嘗至西沮田舍,有沙門造之乞。元起有稻幾二千斛,悉以施之。時人稱其有大度。
 
31
田: 《後魏書》曰:高允為著作郎,太武引見,因問允:「萬機何者為先?」時多禁封良田,又京師游食者眾,允因曰:「臣少也賤,所知惟田,請言農事。古人云:地方一里,則為田三頃七十畝;萬里則田三萬七千頃。若勤之,則畝益三升;不勤,則畝損亦如之。損益之率,為粟二百二十二萬斛,況以天下之廣乎?若公私有儲,雖遇饑年,復何憂哉?」帝善之,除田禁,悉以授百姓。
又曰:裴延俊遷幽州刺史。范陽郡有舊督亢渠,經五十里;漁陽燕郡有故戾陵諸堨,廣袤三十里。皆廢毀多時,水旱不調。延俊乃表求營造,遂躬自履行,相度形勢,隨力分督。未幾而就,溉田百萬餘畝,為利十倍,百姓賴之。
 
32
田: 《北齊書》曰:帝賜穆提婆晉陽之田,斛律光言於朝曰:「此田,神武帝以來常種禾,飼馬數千匹,以擬寇難。今賜提婆,無乃闕軍務也?」由是提婆怨光。
 
33
田: 《唐書》曰:貞元十六年,盧群為義成軍節度、鄭滑觀察營田使。群先寄寓鄭州,典質得良田數頃。及授節度,各以本地契書分付所管令長,令召還本主,時人稱美。
又曰:起居郎崔覲隱居城固山,所有良田分給奴婢,令遞日供飲食之費。覲與妻家事一不以問,但水石自娛而已。
又曰:溫造為河陽節度觀察使,復懷州古素渠,三縣棄地悉為良田。后造左遷,出為朗州刺史。至則開后鄉渠九十七里,溉田二千頃。郡人名其渠曰:「右史渠」。
 
34
田: 《范子計然》曰:請問,九田隨世盛衰,有水旱貴賤,愿聞其情。「計然曰:」諸田各有名,其從一官始,以終九官,所以設諸田差高下,始進退也。假令一直錢百金、一直錢九百,此略可知。從一畝至百畝直,是大貴之極也。「
 
35
田: 《孟子》曰: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
又曰:易其田疇,薄其稅斂,民可使富也。
 
36
田: 《傅子》曰:陸田者,命懸於天也。人力雖修,水旱不時,則一年功棄矣。田制之由人,人力茍修,則地利可盡。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事。
 
37
田: 《呂氏春秋》曰:魏襄王與群臣飲酒酣,王為群臣祝,令群臣皆得志。史起對曰:「群臣不肖者得志則不可。」王曰:「如西門豹之為人臣也。」史起對曰:「魏氏之田也,漳水存其傍。西門豹不知用,是過也。」明日,召史起問:「漳水猶可以灌鄴田乎?」對曰:「臣為之,民必大怨臣。臣雖死,愿王使他人遂之。」王使之為鄴令。史起因往為之,鄴民大怨,欲籍史起,史起不敢出,避之,乃使他人遂為之。水已行,民大得其利,相與歌之曰:「鄴有聖令,號為史公。決漳水兮灌鄴旁,終古斥鹵生稻粱。」
 
38
田: 《春秋后語》曰:趙列侯謂其相公仲建曰:「寡人所愛,可以貴之乎?」曰:「富可也,貴之則不。」列侯乃命以田萬畝賜善歌者二人,公仲建許諾而不與。居一月,列侯之代還,問曰:「與之乎?」曰:「未有可者。」
 
39
田: 《家語》曰:虞、芮二國爭田而訟,連年不決,乃相謂曰:「西伯仁人,盍往質焉?」入其境,則耕者讓畔,行者讓路;入其朝,則士讓為大夫,大夫讓為卿。虞、芮之君曰:「嘻!吾儕小人,不可以入君子之朝。」遂自相與成,以其所爭為閑田。
 
40
田: 蕭廣濟《孝子傳》曰:郭原平墓下有數十畝田,不屬原平。每至農月,耕者恒裸袒。原平不欲使慢其墳墓,乃貨家資買此田。三農之月,輒束帶垂泣,躬自耕墾之。
 
41
田: 《汜勝之書》曰:昔湯有旱災,伊尹為區田,教民糞種,負水澆稼,收至畝百石。勝之試為之,收至畝四十石。
 
42
田: 《越絕書》曰:吳北野禺櫟東所舍大疁者,吳王田也。
又曰:富中大塘者,勾踐治以為義田也。肥饒,謂之富中。
 
43
田: 盛弘之《荊州記》曰:桂陽郡界有溫泉,其下流有田,恒資以浸灌。常十二月種,至明年三月新谷便登。溫液所周,正可數畝。過此,水氣輒冷,不復生苗。
 
44
田: 《豫章記》曰:郡江之西岸有盤石,下多良田,極膏腴者一畝二十斛。稻米之精者,如玉暎澈於器中。
 
45
田: 《續搜神記》曰:陽人姓何,忘其名,隱遁養志。常至田舍,人收獲在場上。忽有一人長一丈,黃疏單衣,角巾,來詣之,翩翻舉其兩手,并儛而來,語何云:「君常見韶舞,不足舞也!」便去。何尋逐,遙向一山,山有一穴,裁容人。其人即入穴,何亦隨之。初入甚急,前輒開廣,便失人。見良田數十頃,何遂墾作,以為世業。子孫于今賴之。
 
46
田: 崔寔《政論》曰:昔者聖王立井田之制,分口耦地,各相副適,使人饑飽不偏,勞逸齊均,富者不足僣差,貧者無所企慕。
 
47
田: 王郎《上求賑貸民表》曰:昔在西京,有鄠杜膏腴之饒,池陽谷口之利,涇渭二川之水,鄭國、白渠之溉,雲雨年成,糞與灌并,畝貨一金,號為陸海。
 
48
田: 《應璩書》曰:是以忽此,蘇子帶郭之業,求彼孫叔寢丘之地。故求遠田,在關之西,南臨洛水,北據芒山。
 
49
田: 曹植《表》曰:乞城內田及城邊好田,盡所賜百年力者。臣雖生自至尊,然心甘田野,性樂稼穡。
 
50
田: 又《籍藉田論》曰:營疇萬畝,厥田上上,經以大陌,帶以橫阡,奇柳夾路,名里被園,宰農實掌,是謂公田。
 
51
田: 《唐明皇雜錄》曰:上命宇文融為拓田使。融方恣睢,稍不己附者,必加誣譖。密奏以為:「盧從愿廣致田園,有地數百頃。上素器重,亦倚為相者數矣;而又族望官婚,鼎盛於一時。」故上亦重言其罪,但目從愿為多田翁。

※※※

00X29L58B52FB2EC1D9251l.jpg

6c76c02e2a48584f3dabb60d03fe888b0772a4b6.jpg

20130726143721_LGTVX_thumb_700_0.jpg

Ume_047844444.jpg  

 

/ 網路的ˊ圖

 

漢代之後 -> 宋明 -> 太平御覽 -> 果部七 -> 梅

《梅》
1
梅: 《爾雅》曰:梅,柟。似杏,實酢。
 
2
梅: 《尚書·說命》曰:若作和羹,爾為鹽梅。
 
3
梅: 《毛詩·鵲巢·摽有梅》曰:《摽有梅》,男女及時也。摽有梅,其實七兮。摽,落也。盛極則墮落者,梅也。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4
梅: 《詩義疏》曰:梅,杏類也。樹及葉,皆如杏而黑。煮而乾為蘇,置羹臛齏中。又可含以香口。
 
5
梅: 又《谷風·四月》曰:山有嘉卉,侯栗侯梅。
 
6
梅: 又《墓門》曰:墓門有梅,有鸮萃止。
 
7
梅: 《大戴禮·夏小正》曰:正月,煮梅為豆實。
 
8
梅: 《吳歷》曰:孫亮出西苑,方食生梅,使黃門至中藏取蜜以漬。蜜中有鼠矢,侍中請付獄推。亮曰:「桿易知耳!」令破鼠矢,矢里燥,亮大笑曰:「久在蜜中,中當濕;今外濕里燥,必黃門為!」搆黃門,首服。左右莫不驚悚。
 
9
梅: 《宋書》曰:武帝女壽陽公主,每日臥於含章檐下,梅花落公主額上,成五出之華,拂之不去,皇后留之。自后有梅花妝,后人多效之。
 
10
梅: 《南史》曰:柳惲常與瑯琊王瞻博射,嫌其皮闊,乃摘梅帖烏珠之上,發必命中,觀者驚駭。
 
11
梅: 《梁書》曰:任昉為新安太守,郡有蜜嶺,及楊梅,舊為太守所彩。昉以冒險,多毒物,故即時停之。
 
12
梅: 《唐書》曰:蕭仿為嶺南節度使。仿性公廉,南海雖富珍奇,月俸之外,不入其門。家人疾病,醫工治藥須烏梅,左右於公廚取之。仿知而令還之,促買於市。
 
13
梅: 《淮南子》曰:百梅足以為百人酸,一梅不足以為百人酸。喻眾能濟少,少不能有所成也。
 
14
梅: 《抱樸子》曰:綺里丹法:以鉛百斤,合五石煮之,皆成銀;以雄黃煮之,皆成黃金。金袒哉,以豬膏煮之;太柔,以梅煮之。
 
15
梅: 《山海經》曰:靈山,其木多梅。郭璞癥曰:似杏而酢。
 
16
梅: 《說苑》曰:越使渚發執一枝梅遺梁王,梁王之臣韓子顧謂左右曰:「惡有一枝梅遺列國之君乎?」
 
17
梅: 《論衡·實知》篇曰:使聖人空坐獨思,則不知百世后有馬生牛,牛生驢,桃生李,李生梅也。
 
18
梅: 《世說》曰:魏武帝行失道,三軍皆渴。帝令曰:「前有大梅林,饒子,甘甘酸可以解渴!」士卒聞之,口皆出水。
 
19
梅: 《地理志》曰:南陵有梅根冶。
 
20
梅: 《風俗通》曰:夏禹廟中,有梅梁,忽一春生枝葉。
又曰:五月,有落梅風,江淮以為信風。又其霖霪,號為梅雨,沾衣服皆敗黦。
 
21
梅: 《桂陽先賢傳》曰:有人謂蘇統:「后園梅樹下種藥,可治百病。」
 
22
梅: 《吳氏本草》曰:梅核,明目益氣,不饑。
 
23
梅: 《東方朔別傳》曰:朔與三門生俱行,見一鳩,占皆不同。一生曰:「今日當得酒。」一生曰:「其酒必酸。」一生曰:「雖得酒,不得飲也。」三生皆到主人,須臾,主人出酒樽中,即安於地,羸而復之,訖不得酒。出門,問其故,曰:「見鳩飲水,故知得酒。鳩飛集梅樹上,故知酒酸。鳩飛去,所集枝折墮地,折者,傷復之像,故知不得飲也。」
 
24
梅: 《西京雜記》曰:上林苑有朱梅、同心梅、紫蒂梅、燕支梅、麗枝梅、紫花梅、侯梅。
 
25
梅: 周處《風土記》曰:夏至之雨,名為黃梅雨。
 
26
梅: 《廣志》曰:蜀名梅為艹獠,大如雁子。梅艹獠皆可以為油脯,黃梅以熟艹獠作之。艹獠音老。
 
27
梅: 伍瑞休《江陵記》曰:洪亭村下有白藉洲,東南得邴洲,上頭有枚回村。舊云是梅槐合生成樹,是以名之,音訛,謂之「梅回」。
 
28
梅: 《荊州記》曰:陸凱與范曄相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詣長安與曄并贈花詩,曰:「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29
梅: 《神異經》曰:北方荒外有石嘿可,方千里。中有橫公魚,夜化為人,刺之不入,煮之不世。以烏梅二七煮之,即熟,可已邪病。
 
30
梅: 《述異記》曰:嘉興縣皋陶村朱休之,有弟朱玄。玄嘉二十五年十月清旦,兄弟對坐家中,有一犬來,向休蹲,遍視二人而笑,遂搖頭歌曰:「言我不能歌,聽我歌梅花。今年故復可,柰汝明年何!」其弟驚懼,斬犬,榜音滂。首路側。至歲末梅花時,兄弟相忿,奮戟傷兄。官收治,并被囚系,經歲得免。至夏,舉家時疾,母及兄弟皆卒。
 
31
梅: 任昉《述異記》曰:邯鄲,有故邯鄲宮基存焉,中有趙王果園,梅李至冬而花,春得食。
 
32
梅: 《嶺南異物志》曰:南方梅,繁如北杏,十二月開。
 
33
梅: 《語林》曰:范王至能啖梅,人常致一斛奩,須臾啖盡。
 
34
梅: 潘岳《閑居賦》曰:梅杏郁棣之屬。
 
35
梅: 左思《蜀都賦》曰:梅杏羅生。
 
36
梅: 《柏梁臺太官令》曰:樗沔橘栗李桃梅。
 
37
梅: 張協《七命》曰:燀以秋橙,酢以春梅,接以商王之箸,承以帝辛植淡。

http://ctext.org/taiping-yulan/zh

※※※


老樹遭鑽洞毒死 台鐵:為電纜安全

民視 – 2014年9月10日 上午8:00.

在台南善化火車站旁約30公尺處的一片空地,原本栽種了許多樹木,不過近來卻被民眾發現,每枝樹幹都被鑽了孔,還疑似倒入不明液體,導致樹木全死光,環保人士痛批實在太殘忍、太野蠻;經查詢後發現,竟然是台鐵下的手。

距離善化火車站旁,約30公尺的這片空地,栽種了許多40、50年以上的大樹,不過最近就被發現,所有的樹幹都出現了大小一致的孔,而且還疑似有不型夜體被倒入的痕跡,導致樹木,全部死光光。

台南環團聯盟理事長黃安調:「這樣的樹木不是自然死亡,這種是人為加害讓它死亡,我覺得這樣非常殘暴,而且非常野蠻非常不文明。」

不論是小葉欖仁樹、還是黑板樹,算一算總共有9顆大樹,全都遭到毒手,不僅環保團體痛批,連民眾看了,也非常不捨。

民眾:「就很心疼這很久了,至少這種40、50年都有了。」

如此惡劣的行徑,經過查證後發現,原來兇手就是台鐵,他們說是為了安全起見,所以才會在8月底,用這樣的方式,要清除這些老樹。

善化火車站站長郭啟瑞:「它很高如果颱風來倒下來,一定會壓到電線呀,能夠留我就留著但是安全問題呀。」

為了火車行駛安全無可厚非,但可以選擇將樹木移植到其他地方,而不是毒死這些樹木,台鐵的做法確實令人不敢恭維。(民視新聞翁英修台南報導)


強冠自香港引「工業用豬油」6年 遭開罰5千萬

NOWnews – 2014年9月10日 上午7:53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餿水油風暴愈演愈烈,強冠公司生產的「全統香豬油」,除了向郭烈成地下工廠進貨,還遭爆料長期自香港引進劣質油。屏東地檢署查出,強冠在過去6年多,自香港進口「Lard」(即豬油)至少2401噸,高雄市衛生局9日開罰,重罰強冠5000萬,負責人葉文祥也函送高雄地檢署偵辦。

強冠的前員工爆料,該公司長期引進香港的劣質香豬油。他還形容這些自香港引進的劣質油,其油槽打開後臭氣沖天,簡直跟餿水沒兩樣。其味道難聞到連本國勞工都不願靠近,因而全交給外勞處理。他還提到這些油品經過脫臭、脫酸和脫色等程序後,再混入郭烈成的油品,完成之後再販售他還提到使用郭烈成的油時,「只有過濾掉雜質而已,沒有其他處理程序」。

該員工還提到,起初強冠是向美國購買豬油,但之後因為成本太高,改向香港進口,他形容這些劣質油「那不是人吃的!」他還提到強冠製造的香豬油,2/3是用香港劣質油,再混入1/3的郭烈成油。

香港食物安全中心表示,強冠曾向香港一間「金寶運有限公司」購買豬油,而金寶運的豬油則是從香港元朗的「寶源油脂公司」購入。根據《蘋果日報》報導,寶源油脂坦承出售的豬油是「工業用豬油」,根本不能食用。

檢調懷疑強冠引用的劣質油品,恐來自大陸的不肖業者,高雄市衛生局9日開罰5千萬。


北埔冷泉河床 遍地垃圾

自由時報 – 2014年9月10日 上午6:11

〔自由時報記者蔡孟尚/北埔報導〕新竹縣陳姓縣民昨天在臉書社團「我是竹東人」貼出他八日到北埔冷泉去玩所拍下的照片,照片中的大坪溪河床幾乎是處處垃圾,不少網友看了後大罵丟垃圾的人「沒有公德心!」

記者昨天實地走訪北埔冷泉,除了大坪溪河床上有垃圾外,包括冷泉周邊遊憩設施、通往冷泉的吊橋和路面上,都沒有看到垃圾;當地攤販說,參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獅頭山管理所有請一名清潔人員,定期打掃這些路面和設施,所以都會很乾淨。

北埔鄉公所表示,橋下的大坪溪河床是公所清潔隊負責的環保區域,但那邊是行水區,遊客根本就不應該下去烤肉,更何況是把垃圾留在當地,不過為了維護冷泉景觀,清潔隊員定期都會去撿垃圾,近期也會加強當地清潔。

陳姓縣民Po出這些河床上幾乎處處垃圾的照片後,還留言說:「北埔冷泉快變成垃圾冷泉了,從旁邊走過去超臭超噁的,為什麼可以有這麼沒有公德心的人,讓一個這麼棒的地方變這樣,好心寒!」

其他網友也紛紛留言批評這些丟垃圾的人:「沒水準的使用者!」「找垃圾桶丟會讓手斷掉嗎?」「沒水準!」「請還我們一個乾淨的冷泉。」


95歲建築師 捐2500萬元建球場

自由時報 – 2014年9月10日 上午6:11

〔自由時報記者卓佳萍/台北報導〕103年體育推手獎表揚典禮昨天舉行,合計有41個企業、團體與個人獲獎,高齡95歲的洪四川以個人名義捐贈2500萬元給高雄大學興建「風雨球場」,他說:「要有健康的身體,才能專心唸書。」堪稱體育推手最佳典範。

洪四川是高雄知名建築師,熱心公益,長年贊助地方發展,2010年開始贊助高雄大學各項體育活動與設施,風雨球場因此命名為「洪四川運動廣場」,今年學校更舉辦洪四川盃籃球賽,感謝洪四川對學校的貢獻。

談及自己的貢獻,洪四川輕描淡寫,因為他的出發點很簡單,「大家常說的嘛,取之社會,用之社會。」

體育署長何卓飛表示,光是國家培訓隊金牌教練最高月薪達50萬台幣,歸化球員戴維斯年薪是750萬元,如果全數由政府支出很困難,所以需要企業協助,政府舉辦推手獎,表揚長期對台灣體育貢獻的個人或企業,小小獎項微不足道,但代表對這些熱心人士的肯定,也希望更多人和企業共襄盛舉。

 

811812_20140910_600_28.jpg


鋒仔上一軍 棒子沒解凍

自由時報 – 2014年9月10日 上午6:11.

Lamigo桃猿陳金鋒和統一獅黃志龍昨升上一軍,陳金鋒2打數都無功而返,已連16打數無安打。

陳金鋒第6局上場代打,這是他7月15日以來首度在一軍出賽,面對第1球就出手,打成滾地球出局。下半局他接替左外野守備,第8局在無人出局、攻佔一、二壘時再度站上打擊區,揮棒落空遭三振,7月10日以來的第1安仍未出現。

昨是黃志龍本季首度登錄一軍,他上一次在一軍出賽是去年8月3日。(記者吳清正)


※※※

漢代之後 -> 清代 -> 全唐詩 -> 卷七百八十五

《卷七百八十五》

《明月湖醉後薔薇花歌》 無名氏著
1
萬朵當軒紅灼灼,晚陰照水塵不著。西施醉後情不禁,
侍兒扶下蕊珠閣。柔條嫩蕊輕wV鰓,一低一昂合又開。
 
2
深紅淺綠狀不得,日斜池畔香風來。紅能柔,綠能軟,
濃淡參差相宛轉。舞蝶雙雙誰喚來,輕綃片片何人剪。
 
3
白髮使君思帝鄉,驅妻領女游花傍。持杯憶著曲江事,
千花萬葉垂宮牆。複有同心初上第,日暮華筵移水際。
 
4
笙歌日日征教坊,傾國名倡盡佳麗。我曾此處同諸生,
飛盂落盞紛縱橫。將欲得到上天路,剛向直道中行去。
 
5
一朝失勢當如此,萬事如灰壯心死。誰知奏禦數萬言,
翻割龜符四千里。丈夫達則賢,窮則愚。胡為紫,胡為朱?
 
6
莫思身外窮通事,且醉花前一百壺。

 
《春二首》 無名氏著
1
褭褭東風吹水國,金鴉影暖南山北。蒲抽小劍割湘波,
柳拂長眉舞春色。白銅堤下煙蒼蒼,林端細蕊參差香。
 
2
綠桑枝下見桃葉,回看青雲空斷腸。
 
3
烏足遲遲日宮裏,天門擊鼓龍蛇起。風師剪翠換枯條,
青帝挼藍染江水。蜂蝶繽紛抱香蕊,錦鱗跳擲紅雲尾。
 
4
繡衣白馬不歸來,雙成倚檻春心醉。
 

《夏》 無名氏著
1
赤帝旗迎火雲起,南山石裂吳牛死。繡楹夜夜箔蝦須,
象榻重重簟湘水。彤彤日腳燒冰井,古陌塵飛野煙靜。
 
2
漢帝高堂汗若珠,班姬明月無停影。

 
《秋》 無名氏著
1
月色驅秋下穹昊,梁間燕語辭巢早。古苔凝紫貼瑤階,
露槿啼紅墮江草。越客羈魂掛長道,西風欲揭南山倒。
 
2
粉娥恨骨不勝衣,映門楚碧蟬聲老。

 
《冬》 無名氏著
1
蒼茫枯磧陰雲滿,古木號空晝光短。雲擁三峰嶽色低,
冰堅九曲河聲斷。浩汗霜風刮天地,溫泉火井無生意。
 
2
澤國龍蛇凍不伸,南山瘦柏銷殘翠。

 
《雞頭》 無名氏著
1
湖浪參差疊寒玉,水仙曉展缽盤綠。淡黃根老栗皺圓,
染青刺短金罌熟。紫羅小囊光緊蹙,一掬真珠藏蝟腹。
 
2
叢叢引觜傍蓮洲,滿川恐作天雞哭。

 
《紅薔薇》 無名氏著
1
九天碎霞明澤國,造化工夫潛剪刻。淺碧眉長約細枝,
深紅刺短鉤春色。晴日當樓曉香歇,錦帶盤空欲成結。
 
2
謝豹聲催麥隴秋,春風吹落猩猩血。

 
《斑竹簟》 無名氏著
1
龍鱗滿床波浪濕,血光點點湘娥泣。一片晴霞凍不飛,
深沈盡訝蛟人立。百朵排花蜀纈明,珊瑚枕滑葛衣輕。
 
2
閑窗獨臥曉不起,冷浸羈魂錦江裏。

 
《聽琴》 無名氏著
1
六律鏗鏘間宮征,伶倫寫入梧桐尾。七條瘦玉叩寒星,
萬派流泉哭纖指。空山雨腳隨雲起,古木燈青嘯山鬼。
 
2
田文墮淚曲未終,子規啼血哀猿死。
 

《石榴》 無名氏著
1
蟬嘯秋雲槐葉齊,石榴香老庭枝低。流霞色染紫罌粟,
黃蠟紙苞紅瓠犀。玉刻冰壺含露濕,斒斑似帶湘娥泣。
 
2
蕭娘初嫁嗜甘酸,嚼破水精千萬粒。

 
《秦家行》 無名氏著
1
彗孛飛光照天地,九天瓦裂屯冤氣。鬼哭聲聲怨趙高,
宮花滴盡扶蘇淚。禍起蕭牆不知戢,羽書催築長城急。
 
2
劍上忠臣血未幹,沛公已向函關入。

 
《小蘇家》 無名氏著
1
雙月謳cA輾秋碧,細風斜掩神仙宅。麥門冬長馬鬣青,
茱萸蕊綻蠅頭赤。流蘇鬥帳懸高壁,彩鳳盤龍繳香額。
 
2
堂內月娥橫剪波,倚門腸斷蝦須隔。

 
《斑竹》 無名氏著
1
濃綠疏莖繞湘水,春風抽出蛟龍尾。色抱霜花粉黛光,
枝撐蜀錦紅霞起。交戛敲欹無俗聲,滿林風曳刀槍橫。
 
2
殷痕苦雨洗不落,猶帶湘娥淚血腥。嫋娜梢頭掃秋月,
影穿林下疑殘雪。我今慚愧子猷心,解愛此君名不滅。

 
《天竺國胡僧水晶念珠》 無名氏著
1
天竺胡僧踏雲立,紅精素貫鮫人泣。細影疑隨焰火銷,
圓光恐滴袈裟濕。夜梵西天千佛聲,指輪次第驅寒星。
 
2
若非葉下滴秋露,則是井底圓春冰。淒清妙麗應難並,
眼界真如意珠靜。碧蓮花下獨提攜,堅潔何如幻泡影。

 
《白雪歌》 無名氏著
1
皇穹何處飛瓊屑,散下人間作春雪。五花馬踏白雲衢,
七香車碾瑤墀月。蘇岩乳洞擁山家,澗藤古栗盤銀蛇。
 
2
寒郊複疊鋪柳絮,古磧爛熳吹蘆花。流泉不下孤汀咽,
斷臂老猿聲欲絕。鳥啄冰潭玉鏡開,風敲簷溜水晶折。
 
3
拂戶初疑粉蝶飛,看山又訝白鷗歸。孫康凍死讀書闈,
火井不暖溫泉微。
 

《琵琶》 無名氏著
1
粉胸繡臆誰家女,香撥星星共春語。七盤嶺上走鸞鈴,
十二峰頭弄雲雨。千悲萬恨四五弦,弦中甲馬聲駢闐。
 
2
山僧撲破琉璃缽,壯士擊折珊瑚鞭。珊瑚鞭折聲交戛,
玉盤傾瀉真珠滑。海神驅趁夜濤回,江娥蹙踏春冰裂。
 
3
滿坐紅妝盡淚垂,望鄉之客不勝悲。曲終調絕忽飛去,
洞庭月落孤雲歸。

 
《傷哉行》 無名氏著
1
兔走烏飛不相見,人事依稀速如電。王母夭桃一度開,
玉樓紅粉千回變。車馳馬走咸陽道,石家舊宅空荒草。
 
2
秋雨無情不惜花,芙蓉一一驚顛倒。勸君莫謾栽荊棘,
秦皇虛費驅山力。英風一去更無言,白骨沈埋暮山碧。

 
《留贈偃師主人》 無名氏著
1
孤城漏未殘,徒侶拂征鞍。洛北去愁遠,淮南歸夢闌。
 
2
曉燈回壁暗,晴雪捲簾寒。更盡主人酒,出門行路難。

 
《長門》 無名氏著
1
悵望黃金屋,恩衰似越逃。花生針眼刺,月送剪腸刀。
 
2
地近歡娛遠,天低雨露高。時看回輦處,淚臉濕夭桃。

 
《宴李家宅》 無名氏著
1
畫屏深掩瑞雲光,羅綺花飛白玉堂。銀榼酒傾魚尾倒,
金爐灰滿鴨心香。輕搖綠水青蛾斂,亂觸紅絲皓腕狂。
 
2
今日恩榮許同聽,不辭沈醉一千觴。

 
《長信宮》 無名氏著
1
細草侵階亂碧鮮,宮門深鎖綠楊天。珠簾欲卷抬秋水,
羅幌微開動冷煙。風引漏聲過枕上,月移花影到窗前。
 
2
獨挑殘燭魂堪斷,卻恨青蛾誤少年。

 
《驪山感懷》 無名氏著
1
武帝尋仙駕海遊,禁門高閉水空流。深宮帶日年年色,
翠柏凝煙夜夜愁。鸞鳳影沈歸萬古,歌鐘聲斷夢千秋。
 
2
晚來惆悵無人會,雲雨能飛傍玉樓。

 
《絕句》 無名氏著
1
石沈遼海闊,劍別楚山長。會合知無日,離心滿夕陽。

 
《聽唱鷓鴣》 無名氏著
1
金穀歌傳第一流,鷓鴣清怨碧雲愁。
 
2
夜來省得曾聞處,萬里月明湘水流。

 
《雜詩》 無名氏著
1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須惜少年時。
 
2
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3
青天無雲月如燭,露泣梨花白如玉。
 
4
子規一夜啼到明,美人獨在空房宿。
 
5
空賜羅衣不賜恩,一熏香後一銷魂。
 
6
雖然舞袖何曾舞,常對春風裛淚痕。
 
7
不洗殘妝憑繡床,也同女伴繡鴛鴦。
 
8
回針刺到雙飛處,憶著征夫淚數行。
 
9
眼想心思夢裏驚,無人知我此時情。
 
10
不如池上鴛鴦鳥,雙宿雙飛過一生。
 
11
一去遼陽系夢魂,忽傳征騎到中門。
 
12
紗窗不肯施紅粉,徒遣蕭郎問淚痕。
 
13
鶯啼露冷酒初醒,罨畫樓西曉角鳴。
 
14
翠羽帳中人夢覺,寶釵斜墜枕函聲。
 
15
行人南北分征路,流水東西接禦溝。
 
16
終日坡前怨離別,謾名長樂是長愁。
 
17
偏倚繡床愁不起,雙垂玉箸翠鬟低。
 
18
捲簾相待無消息,夜合花前日又西。
 
19
悔將淚眼向東開,特地愁從望裏來。
 
20
三十六峰猶不見,況伊如燕這身材。
 
21
滿目笙歌一段空,萬般離恨總隨風。
 
22
多情為謝殘陽意,與展晴霞片片紅。
 
23
兩心不語暗知情,燈下裁縫月下行。
 
24
行到階前知未睡,夜深聞放剪刀聲。
 
25
打開字典 雜詩: 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麥苗風柳映堤。
 
26
早是有家歸未得,杜鵑休向耳邊啼。
 
27
水紋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
 
28
從此無心愛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樓。
 
29
數日相隨兩不忘,郎心如妾妾如郎。
 
30
出門便是東西路,把取紅箋各斷腸。
 
31
無定河邊暮角聲,赫連台畔旅人情。
 
32
函關歸路千餘裏,一夕秋風白髮生。
 
33
花落長川草色青,暮山重疊兩冥冥。
 
34
逢春便覺飄蓬苦,今日分飛一涕零。
 
35
洛陽才子鄰簫恨,湘水佳人錦瑟愁。
 
36
今昔兩成惆悵事,臨邛春盡暮江流。
 
37
浙江輕浪去悠悠,望海樓吹望海愁。
 
38
莫怪鄉心隨魄斷,十年為客在他州。

 
《初過漢江》 無名氏著
1
襄陽好向峴亭看,人物蕭條值歲闌。
 
2
為報習家多置酒,夜來風雪過江寒。

 
《讀庾信集》 無名氏著
1
四朝十帝盡風流,建業長安兩醉遊。
 
2
惟有一篇楊柳曲,江南江北為君愁。

http://ctext.org/quantangshi/785/zh

※※※

 7d5mlNCeDwleeZcbpCbnYA.jpg

F23_20100525104834180.jpg

F23_20101105105550331.jpg

F23_20101108124108717.jpg

F23_20101125045031359.jpg

F23_20110126050711548.jpg

F23_20110322025441897.jpg  

/ 網路的ˊ圖

※※※

後注:

約今天中午11點~12點,今天是這家店的店休時間,昨天中餐廳媳婦對她老公說那有家"清玉"茶店,中餐廳媳婦的老公回答清玉的又貴又不好喝,她老公改去清玉對面的"清心"茶店買烏龍綠茶,她說:我一定要喝烏龍綠茶嗎?她幾乎不喝烏龍茶+綠茶的,她就點一杯口感像一般綠茶的冰菁茶,她老公繼續喝烏龍綠茶;今天中午她老公出去要買妻子跟丈夫都一樣的便當,她當時讓她老公幫她買,她老公聽事業手機任務的樣子得這次自注餐挑得很刻意的有一大半是切絲的白蘿蔔絲+一大半是醃蘿蔔乾菜脯+一塊扁扁硬豬肉+高麗菜+四季豆+免費的紅茶+免費的番茄蛋花湯;她老公買回來說:外面看樣子是今天會下雨,她說今天還是好熱的可不可以開冷氣?,她老公回答:我開冷氣,我爸會罵,她老公就脫光全身衣服得只剩四角內褲的側躺在灰白黑碎石塑膠地板上得看電腦裡的大陸小說,當然夫妻看久了也沒有什麼特別得型或形象,所以農田一開始是說要很有感情的種高麗菜或養豬的一到像自助餐的今天她老公的配菜法,就可能丈夫給妻兒配的菜色是秦風之類的,過一陣子又變庸碌風之類的;中餐廳媳婦在幾年前顧嬰兒的時候,中餐廳媳婦的老公說每樣工作都不喜歡得要休息一陣子,那幾個月她不敢嬰兒給老公帶得換她出去工作,她老公就跟公公說找不到工作的才要跟爸一直拿錢,她老公說有朋友要她老公去做鋪磁磚得過陣子說是每日領薪水的,但是那半個月有一陣子那外地都在下雨就一直休息,她老公回來也沒有拿錢回來,她就回娘家跟爸媽借錢,她老公說朋友不請人了,她老公回來再找一個燒烤店的工作也是過一陣子就燒烤店說要關店得要她老公辭掉,燒烤店的女老闆是有很多朋友或哥哥的之後有跟中餐廳媳婦的幾歲小孩一起邀去好樂迪KTV之類的唱一下歌,中餐廳媳婦當時在1~3歲的小孩旁邊,燒烤店女老闆之後說要改去連鎖店的先麥芋頭餅店上班,昨天中餐廳媳婦的老公騎機車經過以前女老闆去餅店得那家店還特地停下來想找以前的燒烤店女老闆來哈拉一下,昨天經過好像是在那餅店與很多檳榔攤和客運站那附近的準備新建的捷運站那附近,中餐廳媳婦的老公對她說:那個建築物就是捷運,看起來也不怎麼樣嘛,中餐廳媳婦就回答:只有一些鐵條得還沒上水泥牆,應該是還沒有蓋好;而且你說這捷運也太小了?可能是這捷運的總站頭小得好像沒辦法容納幾個人?而要先蓋其他地區連接的比較長的通道橋梁吧?;中餐廳媳婦的老公從燒烤店辭掉後又幾個月說找不到工作,之後找到瓦斯桶搬運的工作的做約3~6個月得說跟誰鬧翻得就不做的樣子,公公剛好也跟公公的女友吵架,公公就說那找兒子一起來店裡做事情,中餐廳媳婦得當時因為還在顧嬰兒得跟公公感情還不錯,等到孩子大了,她跟她老公吵架後,就沒有在跟長輩一起看連續劇的習慣,公公也因為工作得這家店外也沒有什麼熟人,70歲公公就跟40歲兒子一起相依為命的只要兒子媳婦一有口角就希望媳婦不要妨礙兒子的工作得也不準媳婦把小孩帶回娘家,之前有次店是公公聽團體得般到長安路那裡開,那裡跟餐廳最熟的也只是一般常見的雜貨店,媳婦當時也只是抱著嬰兒在店裡發呆居多,中餐廳媳婦的老公因為這間店面是爸爸租得,就租房的房間雖是木地板卻地板是空心的,當時中餐廳媳婦有邊玩線上遊戲邊顧嬰兒的習慣,她老公還因為太重的把房間木地板踩出一個洞,她看到就笑說:我們都太胖了要減肥之類的;今天中午12點40分左右,中餐廳媳婦的老公對國小3年級兒子說不要趴在房間地上寫功課,去店裡寫功課,兒子就回答:房間跟店裡一樣熱,我功課一下子就寫完了,中餐廳媳婦就看到自己國小3年級的兒子在抄國文第1課的課文是童詩之類的..


時間是什麼  林武憲

等待的人說
時間是蝸牛它的腳步太慢了

忙碌的人說時間是斑馬
它跑得太快了

也有人說時間像彈簧我快樂的時候它就縮短
我悲傷的時候它就伸長

更有人說時間像流水一去永不回頭

說了這許許多多我還是不明白時間  到底是什麼

 

今天下午1點~2點,電視新聞這幾天一直在播說"黎記"餅店出問題,類似中餐廳媳婦一家的家族的老先生跟兒子媳婦孫子之類的提著一堆包包說這餅店出問題還退貨那麼慢?賣有問題得還不認錯?店員一群就很委屈得廳店長說要吞有問題的餅給客人看,還要跟客人說對不起,客人拆開這家店裡買的奶油酥餅之類的一直往這家店面砸可能客人本來是想在這家店買餅去送給客人親戚做房產的事業,這家餅店出問題就客人白買的不能拿這餅來當事業家族包裹的來做事業了?;中餐廳媳婦也看得一頭霧水的?前幾天的電視新聞也有個很像連續劇的是女兒或媳婦跪下來對長輩說:你們都是好人,你們好人,你們沒有錯,都是我的錯,我對不起你們,之類的。;之前還有個新聞是,媳婦老婆跟老公賭氣要出去上班,結果店外也很叼難新職員,妻子在家族裡工作久了也很不適應家族外的新環境,辭掉後的又先回娘家住一陣子,老公一方面說要跟妻子合好的又一方面只問妻子有沒有賺到存到錢?問妻子要不要回去那店裡問說做一星期至少也有薪水拿吧?老公說要和好又只對妻子說錢的事情妻子剛好家族外的事業碰壁的又想小孩的又回去當全職媽媽又多生幾胎之類的。

約今天下午3點~4點,中餐廳媳婦的國小3年級兒子說要借幾秒鐘的電腦要看電腦的線上遊戲裡的東西,中餐廳媳婦說這時候爸爸會突然午睡醒來會看到你偷玩電腦會你被爸爸打,中餐廳媳婦的國小兒子就去廁所裝水得往窗外潑,她問你在幹嘛?兒子說沒有阿,兒子又說廁所的燈不夠亮,中餐廳媳婦說:你同學跟你說電燈和水?兒子就問甚麼?兒子改玩姊姊的書包剪下來的線;中餐廳媳婦就想起國中1年級女兒的中山國中的書包拿回來,她女兒把書包的白綠藍紅得線得類似幸運手環得線剪斷,中餐廳媳婦說:這綿環是要做給學生掛鑰匙圈得吧,女兒就說有改一下學校的書包的,中餐廳媳婦說:妳同學教妳的?妳要改什麼?中餐廳媳婦又對小孩說房間的窗戶很低得就算有紗窗也不要你們在窗戶那裡推擠之類的。

※※※

漢代之後 -> 清代 -> 全唐詩 -> 卷七百八十六

《卷七百八十六》 

《題長樂驛壁》 無名氏著
1
三十驊騮一烘塵,來時不鎖杏園春。
 
2
楊花滿地如飛雪,應有偷遊曲水人。

 
《絕句》 無名氏著
1
傳聞天子訪沈淪,萬里懷書西入秦。
 
2
早知不用無媒客,恨別江南楊柳春。

 
《《題取經詩》 無名氏著
1
晉宋齊梁唐代間,高僧求法離長安。去人成百歸無十,
後者安知前者難。路遠碧天唯冷結,沙河遮日力疲殫。
 
2
後賢如未諳斯旨,往往將經容易看。

 
《題水心寺水軒》 無名氏著
1
分飛南渡春風晚,卻返家林事業空。
 
2
無限離情似楊柳,萬條垂向楚江東。

 
《王昭君》 無名氏著
1
猗蘭恩寵歇,昭陽幸禦稀。朝辭漢闕去,夕見胡塵飛。
 
2
寄信秦樓下,因書秋雁歸。

 
《王昭君》 無名氏著
1
一回望月一回悲,望月月移人不移。
 
2
何時得見漢朝使,為妾傳書斬畫師。

 
《粉箋題詩》 無名氏著
1
三月江南花滿枝,風輕簾幕燕爭飛。
 
2
遊人休惜夜秉燭,楊柳陰濃春欲歸。

 
《詠美人騎馬》 無名氏著
1
駿馬嬌仍穩,春風灞岸晴。促來金鐙短,扶上玉人輕。
 
2
帽束雲鬟亂,鞭籠翠袖明。不知從此去,何處更傾城。

 
《六言詩》 無名氏著
1
把酒留君聽琴,那堪歲暮離心。霜葉無風自落,
秋天不雨多陰。人愁荒村路遠,馬怯寒溪水深。
 
2
望盡青山猶在,不知何處相尋。

 
《胡笳曲》 無名氏著
1
月明星稀霜滿野,氈車夜宿陰山下。
 
2
漢家自失李將軍,單于公然來牧馬。

 
《桃源行送友人》 無名氏著
1
武陵川徑入幽遐,中有雞犬秦人家,家傍流水多桃花。
 
2
桃花兩邊種來久,流水一道何時有。垂條落蕊暗春風,
夾岸芳菲至山口。歲歲年年能寂寥,林下青苔日為厚。
 
3
時有仙鳥來銜花,曾無世人此攜手。可憐不知若為名,
君往從之多所更。古驛荒橋平路盡,崩湍怪石小溪行。
 
4
相見維舟登覽處,紅堤綠岸宛然成。多君此去從仙隱,
令人晚節悔營營。

 
《唐衢墓》 無名氏著
1
京洛先生三尺墳,陰風慘慘土和雲。
 
2
從來有感君皆哭,今日無君誰哭君。

 
《宮詞》 無名氏著
1
花萼樓前春正濃,濛濛柳絮舞晴空。
 
2
金錢擲罷嬌無力,笑倚欄幹屈曲中。

 
《拋球詩》 無名氏著
1
侍宴黃昏未肯休,玉階夜色月如流。
 
2
朝來自詫承恩最,笑倩傍人認繡球。

 
《豔歌》 無名氏著
1
月裏嫦娥不畫眉,只將雲霧作羅衣。
 
2
不知夢逐青鸞去,猶把花枝蓋面歸。

 
《楊柳枝》 無名氏著
1
萬里長江一帶開,岸邊楊柳幾千栽。
 
2
錦帆未落西風起,惆悵龍舟去不回。

 
《河中石刻》 無名氏著
1
雨滴空階曉,無心換夕香。井梧花落盡,一半在銀床。

 
《古硯》 無名氏著
1
癖性愛古物,終歲求不得。昨朝得古硯,蘭河灘之側。
 
2
波濤所擊觸,背面生隟隙。質狀樸且醜,令人作不得。

 
《絕句》 無名氏著
1
釣罷孤舟系葦梢,酒開新甕鮓開包。
 
2
自從江浙為漁父,二十餘年手不叉。

 
《題童氏畫》 無名氏著
1
林下材華雖可尚,筆端人物更清妍。
 
2
如何不出深閨裏,能以丹青寫外邊。

 
《失題》 無名氏著
1
春朝散微雨,庭樹開芸綠。上有懷春鳥,間關斷複續。
 
2
謂言□野中,定是珠城曲。我自牽時幸,以慚羈旅束。
 
3
爾不鳴幽林,來此將何欲。

 
《姜宣彈小胡笳引歌》 無名氏著
1
雷氏金徽琴,王君寶重輕千金。三峽流中將得來,
明窗拂席幽匣開。朱弦宛轉盤鳳足,驟擊數聲風雨回。
 
2
哀笳慢指董家本,姜宣得之妙思忖。泛徽胡雁咽蕭蕭,
繞指轆轤圓袞袞。吞恨含情乍輕激,故國關山心歷歷。
 
3
潺湲疑是舞鸊鵜,砉騞如聞發鳴鏑。流宮變征漸幽咽,
別鶴欲飛猿欲絕。秋霜滿樹葉辭風,寒雛墜地烏啼血。
 
4
哀弦已罷春恨長,恨長何如懷我鄉。我鄉安在長城窟,
聞君膚奏心飄忽。何時窄袖短貂裘,胭脂山下彎明月。

 
《羅浮山》 無名氏著
1
四百餘峰海上排,根連蓬島蔭天臺。
 
2
百靈若為移中土,蒿華都為一小堆。

 
《湯周山》 無名氏著
1
湯週二大仙,廬此得升天。風俗因興廟,春秋不記年。
 
2
錦雲張紫蓋,琴溜瀉鳴泉。丹灶猶存鼎,仙花發故園。

 
《永州舜廟詩》 無名氏著
1
遊湘有餘怨,豈是聖人心。行路猿啼古,祠宮夢草深。
 
2
素風傳舊俗,異跡閉荒林。巡狩去不返,煙雲愁至今。
 
3
九嶷天一半,山盡海沉沉。

 
《絕句》 無名氏著
1
綠楊陰轉畫橋斜,舟有笙歌岸有花。
 
2
盡日會稽山色裏,蓬萊清淺水仙家。

 
《三學山盤陀石上刻詩》 無名氏著
1
拔地山巒秀,排空殿閣斜。雲供數州雨,樹獻九天花。
 
2
夜月摩峰頂,秋鐘徹海涯。長松拂星漢,一一是仙槎。

 
《合水縣玉泉石崖刻》 無名氏著
1
山脈逗飛泉,泓澄傍岩石。亂垂寒玉筱,碎灑珍珠滴。
 
2
澄波涵萬象,明鏡瀉天色。有時乘月來,賞詠還自適。

 
《紀遊東觀山》 無名氏著
1
瑰奇恣搜討,貝闕青瑤房。才隘疑永巷,俄敞如華堂。
 
2
玉梁窈浮溪,瓊戶正當窗。仙佛肖仿佛,鐘鼓鍧擊撞。
 
3
贔贔左顧龜,狺狺欲吠尨。丹灶儼亡恙,芝田靄生香。
 
4
搏噬千怪聚,絢爛五色光。更無一塵涴,但覺六月涼。
 
5
玲瓏穿屢折,詰曲通三湘。神鬼若剜刻,乾坤真混茫。
 
6
入如深夜暗,出喜皦日光。隔世驚瞬息,異境難揣量。

 
《題焚經台》 無名氏著
1
門徑蕭蕭長綠苔,一回登此一徘徊。青牛謾說函關去,
白馬親從印土來。確實是非憑烈焰,要分真偽築高臺。
 
2
春風也解嫌狼藉,吹盡當年道教灰。

http://ctext.org/quantangshi/786/zh

※※※

63324ff9c0fd3844675283bd977696f4.jpg

 

 1c67cebed373ef2dc851a483e65_p9_mk9_sl715X0.jpg

 18548484.jpg

 64484848444.jpg

1277969801448.jpg

1292645411394_000.jpg

1298943928355258_2.jpg  01300000256505122855148241655_s.jpg

2013060811380849972379.jpg

bab9e41b-ccff-4aa6-bf78-20f53c9385d9.jpg

eaf17000e192a6774ec0365297ebbc00.jpg

o291218001267787227.jpg

u=134312752,4218313776&fm=23&gp=0.jpg  u=872617594,2958379597&fm=23&gp=0.jpg

u=2574937080,557185051&fm=23&gp=0.jpg  

20070906_63623ebe31a834dc02f4gfWOGMVdR8fH.gif

rBEhVFI6sKkIAAAAAAL-e4t50EcAADT0QJyVlUAAv6T583.jpg

/ 網路的ˊ圖

※※※

 

20124219443646.jpg

2007102514525336_2.jpg

2007113224145867_2.jpg

a5c27d1ed21b0ef44011d5bddcc451da80cb3e53.jpg

 tu27L3R1MjdpbWcwNC50YW9iYW9jZG4uY29tL2Jhby91cGxvYWRlZC9pNC9UMWNTVElYajhuWFhiQTJJay5fMTExNTA3LmpwZ18zMTB4MzEwLmpwZw==.jpg  

53ca28b2N45bfa2c7.jpg

/ 網路的ˊ圖

※※※

2014年9月10日星期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V710108 的頭像
    V710108

    V710108的部落格

    V7101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