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臉,你的身軀,昨似烤肉餘味沾滿今天的冰雪,

酸臭香的汗水飆著無辜的眼睛,肩胛肉的貞堅,

有什麼比竹子與大理石更堅硬?每場為情緒的逆風?

還是順著遠眺看著天空的月光與陽光?

讓妳自由自在好?還是像鷹一樣的孤獨?

不知是要硬一點的玉床?還是軟一點的玉枕?

自有分寸的,有什麼人是不願等待的?

※※※


 (採真遊) -古琴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XVbg3sBAxI


(宋玉悲秋)-古琴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mZ20vn_cGw


《梅花三弄》-古琴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3y6jX2kok

※※※

後注:

今天,中餐廳媳婦的公公說要店休一天,等於這幾天都中秋連續休假,明天也是平常的店休時間,店裡只有10幾個碗盤要洗,中餐廳媳婦說晚點洗,中餐廳媳婦的老公說:我爸說要洗完要先打掃得要先看店裡先掃乾淨才休息,中餐廳媳婦說那等等,我上完廁所就來店裡洗;昨天晚上5點~9點得附近便利商店邀中餐廳媳婦的老公去便利商店烤肉,公公沒有跟兒子和媳婦孫子一起去便利商店烤肉,公公在家裡看電視,中餐廳媳婦聽到便利商店長跟一個長得像中餐廳媳婦的身材臉型年紀的一個男生說:組長,你的年記有比我大嗎?店長就自我介紹說是66年次,也就店長比中餐廳媳婦大5歲的樣子,店長再拿出一個蘋果筆電腦說:這台4萬塊,我媽送我的,中餐廳媳婦的老公則是叫中餐廳媳婦去餐廳拿薑到便利商店裡,中餐廳媳婦的老公要用鋁箔紙切薑絲包在絲瓜裡。便利商店長問中餐廳媳婦的老公說:你喜歡吃烤魷魚?中餐廳媳婦的老公說最喜歡吃這個 了,便利商店長是男生得就把外衣脫下來得只剩一件白無袖內衣的說:烤得滿身大汗的,便利商店長的老婆就對便利商店長說:你這樣穿好像白豬喔;長得像中餐廳媳婦也跟中餐廳媳婦昨天都穿黑色短衣得男生跟便利商店長繼續說話:你在那個西軍營那塊的雜草比較多?組長邊聽店長說話就組長一直用左手把自己的右手按住;店長得以前員工也來便利商店一下,店長就對那類似學長得員工說:現在這家店的三班都是女生,只有大夜班是男生,你要來幫忙?那個便利商店的學長現在是保全或保險美商得職勤員之類的剛好遇到中餐廳媳婦的老公,中餐廳媳婦的老公就對便利商店長說:那個劉X得之前在路上值勤的時候被我遇到,我叫他幫我買菸,旁邊的人就很驚訝得說:我叫執勤的去幫我買菸?;昨天晚上因為也些叫小新的新店員朋友們也陸續之後在這家便利商店門口烤肉,中餐廳媳婦覺得這樣中餐廳媳婦的老公和店長像舊識一樣在很熟的聊天,對新員工並不公平,所以中餐廳媳婦昨天並沒有開口說話,旁邊有些女生的店員剛好名字跟中餐廳媳婦的國小女兒的新女老師的名字一樣,可能店員跟女老師之間的同學都有認識;旁邊穿紅衣的便利商店長認識的50歲左右的男生經過說:店長,你家巧克力冰淇淋以後還要改哈蜜瓜口味喔?乾脆再弄的綜合水果口味?說完就走掉了;店長再跟旁邊的類似女大學生的店員認識的女生群說:妳們櫃姐出去都沒提著大包小包的,妳們出去還要提一堆包包???;中餐廳媳婦的老公就進便利商店裡跟女收銀員聊一下天,買個巧克力冰淇淋在便利商店裡吃,吃剩一半得拿出店外門口給中餐廳媳婦說要不要吃幾口,她老公再夾幾個可能是店長烤的秋刀魚或店員烤得青椒香腸給她吃,她老公又回便利商店裡跟女收銀員聊天,店長老婆剛好也在便利商店門外得喊怎麼那麼熱?;中餐廳媳婦心想:今天她老公翻儲藏室的衣服要把秋天的衣服找出來,她剛好看到一件娘家爸爸上次跟媽媽一起拿酒商送的螢光劑保全衣服之類的一件直橘黑灰的短上衣給她穿,那橘熱是直線不是橫線,右手邊橘色的地方比較多,她娘家婆家都以為不用在便利商店做事情就有便利商店的事業了?所以昨天中餐廳媳婦邊低頭吃東西得沒看任何人的一直看著便利商店裡的飲料櫃跟泡麵櫃和幾顆烤香菇而已。

約今天中午11點~12點,中餐廳媳婦的老公一開始說想去上次那家"中山國中"附近的"清一色牛肉麵"吃,中餐廳媳婦說想吃飯,中餐廳媳婦的老公繞到"逢甲大學"那裡附近說還是想吃"清一色牛肉麵",她老公就可能收到去這家餐廳吃東西做事業的手機任務?她進去後,她老公加的麵比較多球,她老公對她說:妳只加半球麵,這怎麼夠吃?等麵都端到後,她老公就夾幾塊牛肉給她,對中餐廳媳婦說:我比較不喜歡吃肉,比較喜歡吃麵,她老公好像聽事業團體手機任務得只是來牛肉麵店多吃幾球麵,並且對她說:這家得麵不能無限續加,上次那家牛肉麵店說可以無限續加麵;一路上,中餐廳媳婦的老公到處找鐘錶店可不可以換她老公那條斷掉的錶帶,機車騎到中清路二段的清心泡沫紅茶攤,她老公點2杯烏龍綠茶,中餐廳媳婦說:我一定要跟你喝烏龍綠嗎?她老公說隨便,她就點清茶一杯,她老公去泡沫紅茶攤的隔壁的隔壁說寶島鐘錶行也說這錶帶卡死不能換,她老公看到對面有一家華泰世華銀行跟花店中間的彩卷行裡有在修錶的說可以換得要350塊,這已經是她老公跑第4家的鐘錶行了,也就今天放假也中餐廳媳婦像跟爸媽出去吃東西那樣也沒玩到真正喜歡玩的也沒吃到真正喜歡吃的。;她再對她老公說:兒子得褲子破洞,要不要順便去買幾件小孩得褲子,不然你兒子都在家也先穿著學校的運動短褲,她老公說沒錢得等過陣子再說,她老公去修錶帶得回來的回到家裡就去家裡附近便利商店的樣子;中餐廳媳婦心想:要是沒有關係的又不熟的便利商店,你也不想走進去事業吧?而且前面幾家說你錶帶卡死得鐘錶店裡老闆還鐘錶店裡擺一個薩克斯風,你卻沒有其他話題得說,你只聽說不能換這掉斷掉的塑膠錶帶就直接走掉了,你這斷掉得錶有玻璃也有金屬也有塑膠得聽跳蚤市場和夜市裡挑便宜就買得;她20幾歲有去保齡球館打工幾天,裡面得男員工對她說要不要一群出去餐廳吃東西,她說不要,剛好男員工旁邊是女生得一團都認識得對她說:妳是拒絕他嗎?我是叫他問妳要不要一起吃晚餐,妳真奇怪,都不留給別人面子。中餐廳媳婦才第2次出去不同的環境打工就當場跟所有人都不熟得就被調到夜班得就像要她主動辭掉去換更有人緣新人去上班。

約今天晚上6點~7點,中餐廳媳婦去附近的10圓麵包攤買蛋皮肉鬆麵包+克寧姆麵包+芋泥甜甜圈之類的當晚餐,中餐廳媳婦的老公對兒子說你學校的家長會是哪天?爸爸會參加;中餐廳媳婦就想起剛剛有個20歲女生很無可奈何的對10圓麵包攤得40~50歲的太太說:這盒是不是蛋黃酥?中餐廳媳婦心想:國小3年級的兒子讀的大鵬國小得早上警衛又最近換人站早班的樣子,這次這警衛沒有戴眼鏡的才站幾天就有跟人對話就眼睛一隻眼睛下垂得睜不開的眼睛大小相差太大,中餐廳媳婦就才看這新警衛一陣子,之前有個警衛也是眼睛的兩個眼垂都佈滿皺紋,有個是頭髮掉得很多,所以難看的都沒有給女生看,女生找不難看得男生去逛夜市聊天得怎麼聊都還是在蛋黃酥的話題。

※※※

漢代之後 -> 清代 -> 全唐詩 -> 卷七百八十二

《卷七百八十二》 

《禁中春松》 員南溟著
1
鬱鬱貞松樹,陰陰在紫宸。蔥蘢偏近日,青翠更宜春。
 
2
雅韻風來起,輕煙霽後新。葉深棲語鶴,枝亞拂朝臣。
 
3
全節長依地,淩雲欲致身。山苗蔭不得,生植荷陶鈞。

 
《玉燭》 員南溟著
1
曆象璿璣正,休征玉燭明。四時佳氣滿,五緯太階平。
 
2
律呂風光至,煙雲瑞色呈。年和知歲稔,道泰喜秋成。
 
3
寰海皇恩被,乾坤至化清。自憐同野老,帝力詎能名。

 
《文宣王廟古松》 李胄著
1
列植成均裏,分行古廟前。陰森非一日,蒼翠自何年。
 
2
寒影煙霜暗,晨光枝葉妍。近簷陰更靜,臨砌色相鮮。
 
3
每愧聞鐘磬,多慚接豆籩。更宜教胄子,於此學貞堅。

 
《華林園早梅》 鄭述誠著
1
曉日東樓路,林端見早梅。獨淩寒氣發,不逐眾花開。
 
2
素彩風前豔,韶光雪後催。蕊香沾紫陌,枝亞拂青苔。
 
3
止渴曾為用,和羹舊有才。含情欲攀折,瞻望幾裴回。

 
《龍池春草》 宋迪著
1
鳳闕韶光遍,龍池草色勻。煙波全讓綠,堤柳不爭新。
 
2
翻葉迎紅日,飄香借白蘋。幽姿偏占暮,芳意欲留春。
 
3
已勝生金埒,長思藉玉輪。翠華如見幸,正好及茲辰。

 
《龍池春草》 萬俟造著
1
暖積龍池綠,晴連御苑春。迎風莖未偃,裛露色猶新。
 
2
苒苒分階砌,離離雜荇蘋。細叢依遠渚,疏影落輕淪。
 
3
遲引縈花蝶,偏宜拾翠人。那憐獻賦者,惆悵惜茲辰。

 
《貢院樓北新栽小松》 錢眾仲著
1
愛此淩霜操,移來獨佔春。貞心初得地,勁節始依人。
 
2
籠月煙猶薄,當軒色轉新。枝低無宿羽,葉靜不留塵。
 
3
每與芝蘭近,常慚雨露均。幸因逢顧盼,生植及茲辰。

 
《玉壺冰》 錢眾仲著
1
冬律初陰結,寒冰貯玉壺。霜姿雖異稟,虹氣亦相符。
 
2
對月光宜並,臨池影不孤。貞堅方共濟,同處豈殊途。
 
3
色瑩連城璧,形分照乘珠。提攜今在此,抱素節寧渝。

 
《潘安仁戴星看河陽花發》 呂敞著
1
行春潘令至,勤恤戴星光。為政宵忘寢,臨人俗冀康。
 
2
曉花迎徑發,新蕊滿城香。秀色沾輕露,鮮輝麗早陽。
 
3
津橋見來往,空霧拂衣裳。桃李今無數,從茲願比方。

 
《龜茲聞鶯》 呂敞著
1
邊樹正參差,新鶯複陸離。嬌非胡俗變,啼是漢音移。
 
2
繡羽花間覆,繁聲風外吹。人言曾不辨,鳥語卻相知。
 
3
出谷情何寄,遷喬義取斯。今朝鄉陌伴,幾處坐高枝。

 
《好鳥鳴高枝》 鄭袞著
1
養翮非無待,遷喬信自卑。影高遲日度,聲遠好風隨。
 
2
雲拂千尋直,花催百囀奇。驚人時向晚,求友聽應知。
 
3
委質經三歲,先鳴在一枝。上林如可托,弱羽願差池。

 
《金穀園花發懷古》 張公乂著
1
今日春風至,花開石氏園。未全紅豔折,半與素光翻。
 
2
點綴疏林遍,微明古徑繁。窺臨鶯欲語,寂寞李無言。
 
3
穀變迷鋪錦,台餘認樹萱。川流人事共,千載竟誰論。

 
《織鳥》 張何著
1
季春三月裏,戴勝下桑來。映日華冠動,迎風繡羽開。
 
2
候驚蠶事晚,織向女工裁。旅宿依花定,輕飛繞樹回。
 
3
欲過高閣柳,更拂小庭梅。所寄一枝在,寧憂弋者猜。

 
《出籠鶻》 濮陽瓘著
1
玉鏃分花袖,金鈴出彩籠。搖心長捧日,逸翰鎮生風。
 
2
一點青霄裏,千聲碧落中。星眸隨狡兔,霜爪落飛鴻。
 
3
每念提攜力,常懷搏擊功。以君能惠好,不敢沒遙空。

 
《試越裳貢白雉》 王若岩著
1
素翟宛昭彰,遙遙自越裳。冰晴朝映日,玉羽夜含霜。
 
2
歲月三年遠,山川九澤長。來從碧海路,入見白雲鄉。
 
3
作瑞興周後,登歌美漢皇。朝天資孝理,惠化且無疆。

 
《敕賜三相馬》 張隨著
1
上苑驊騮出,中宮詔命傳。九天班錫禮,三相代勞年。
 
2
顧主聲猶發,追風力正全。鳴珂龍闕下,噴玉鳳池前。
 
3
四足疑雲滅,雙瞳比鏡懸。為因能致遠,今日表求賢。

 
《河中獻捷》 張隨著
1
叛將忘恩久,王師不戰通。凱歌千里內,喜氣二儀中。
 
2
寇盡條山下,兵回漢苑東。將軍初執訊,明主欲論功。
 
3
落日煙塵靜,寒郊壁壘空。蒼生幸無事,自此樂堯風。

 
《天驥呈材》 徐仁嗣著
1
至德符天道,龍媒應聖明。追風奇質異,噴玉彩毛輕。
 
2
躞蹀形難狀,連拳勢乍呈。效材矜逸態,絕影表殊名。
 
3
岐路寧辭遠,關山豈憚行。鹽車雖不駕,今日亦長鳴。

 
《天驥呈材》 盧征著
1
異產應堯年,龍媒順制牽。權奇初得地,躞蹀欲行天。
 
2
詎假調金埒,寧須動玉鞭。嘶風深有戀,逐日定無前。
 
3
周滿誇常馭,燕昭恨不傳。應知流赭汗,來自海西偏。

 
《雪夜聽猿吟》 顧偉著
1
寒岩飛暮雪,絕壁夜猿吟。歷歷和群雁,寥寥思客心。
 
2
繞枝猶避箭,過嶺卻投林。風冷聲偏苦,山寒響更深。
 
3
聽時無有定,靜裏固難尋。一宿扶桑月,聊看懷好音。

 
《寒蟬樹》 沈鵬著
1
一葉初飛日,寒蟬益易驚。入林慚織細,依樹愧身輕。
 
2
大幹時容息,喬枝或借鳴。心由飲露靜,響為逐風清。
 
3
忝有翩翾分,應憐嘒唳聲。不知微薄影,早晚掛緌纓。

 
《臨川羨魚》 薛少殷著
1
曾是歸家客,今年且未旋。游鱗方有待,織網豈能捐。
 
2
向水煙波夕,吟風歲月遷。莓苔生古岸,葭菼變清川。
 
3
不逐滄波叟,還宗內外篇。良辰難自擲,此日願忘筌。

 
《臨川羨魚》 張元正著
1
有客百愁侵,求魚正在今。廣川何渺漫,高岸幾登臨。
 
2
風水甯相阻,煙霞豈憚深。不應同逐鹿,詎肯比從禽。
 
3
結網非無力,忘筌自有心。永存芳餌在,佇立思沉沉。

http://ctext.org/quantangshi/782/zh

※※※

漢代之後 -> 宋明 -> 太平御覽 -> 地部十六

《地部十六》

《石上》 
1
石上: 《釋名》曰:山體曰石,石硌硌也,硌,音落。堅捍硌也。山多大石曰礐,口學切。礐,學也,大石之形學學然。山多小石曰磝,磝,五交切。堯也,每石堯堯獨處而出也。礫,小石也。磊,雷罪切。眾石也。碭,壯浪切。丈石也。瑯玕,石似珠也。出《尚書》注。碔砆,石似玉也。出《廣雅》。
 
2
石上: 《易》曰:困於石,據于蒺藜。石在水中所以為陰難。
又曰:《說卦》曰:艮為小石。
 
3
石上: 《書》曰:禹貢青州,厥貢鉛松怪石。孔安國曰:怪異好石似玉。
又曰:泗濱浮磬。孔安國注云:泗水濱崖也。水中見石,可以為磬也。
 
4
石上: 《詩》曰:我心匪石,不可轉也。
又曰:漸漸之石,維其高矣。
又曰: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5
石上: 《禮》曰:昔者,夫子居於宋,見桓司馬自為石槨,三年而不成。桓司馬,宋向戍孫也。名魋也。夫子曰:「若是其靡也,死不如速朽之愈也。」
又曰:今夫山,一拳石之多,及其廣大,草木生之,禽獸居之,寶藏興焉。
 
6
石上: 《周禮》曰:王行洗乘石。乘石,王所登上居之石也。又曰:石有時而泐。音勒。石解散也。
又曰:大司寇以嘉石平罷民,有罪者坐諸嘉石。以肺石達窮民,凡煢獨老幼,欲復於上而未達者,立於肺石。注曰:嘉石,文石也。肺石,赤石也。
 
7
石上: 《傳》曰:隕石于宋五,隕星也。注曰:但直言星則嫌星使石隕。故重言隕星。
又曰:齊高固入于晉師,桀石以投人。
又曰:昭三年,石言於晉魏榆,晉侯問於師曠曰:「石何故言?」對曰:「石不能言,或憑焉;不然,民聽濫也。抑臣又聞之曰,作事不時,怨讟動於民,則有非言之物而言。今宮室崇侈,民力凋盡,怨讟并作,莫保其性,石言不亦宜乎?」
 
8
石上: 《春秋說題辭》曰:《周易》艮為山,為小石。石,陰中之陽,陽中之陰,陰精補輔,故山合石,石之為言託,立法也。
 
9
石上: 《史記》曰:始皇十年,星墜於東郡,至地為石。或刻其文曰:「始皇死而地分。」始皇盡誅石旁居人,燔銷其石。
 
10
石上: 又按《說苑》云:石隕東郡是也。
又曰:王翦代李信擊荊,荊兵數挑戰,終不出。久之,翦使人問軍中戲乎?對曰:「方投石,超距。」翦曰:「士卒可用矣。」
又曰:張良見老人出一編書,「讀是則為王者師,後十三年見我濟北穀城山下,黃石即我也。」良後果得黃石,寶而祠之。及死,并葬黃石,伏臘祀之。
又曰:李廣出獵,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中石沒鏃,視之石也。因復更射之,終不能復入石矣。
 
11
石上: 《後漢書》曰:梁鴻妻孟光有力,能舉石臼。
 
12
石上: 又趙歧曰:吾死后,置一圓石墓前,刻曰:「漢有逸人,姓趙名歧,有志無時,命也,奈何!」
 
13
石上: 謝承《後漢書》曰:吳郡媯皓父為南郡太守,坐事系獄,皓懷小石至公卿門,輒出石叩頭,流血覆面,父遂得免。
 
14
石上: 《東觀漢記》曰:涿郡太守張豐舉兵反。初,豐好方術,有道士言豐當為天子,以五彩囊盛石擊豐肘,云石中有玉璽,豐信之,遂以反。既當斬,猶曰肘有玉璽,椎破之,豐乃知被詐。仰天嘆曰:「當死所無所恨。」
 
15
石上: 《魏略》曰:梁州柳谷,有石無故自崩,有文如率馬之狀,后司馬氏得天下之應。
又曰:大秦國石為城郭,山出九色玉石。
 
16
石上: 《魏志》曰:魏明帝增崇宮殿,雕鏤觀閣,鑿太行之石英,采穀城之文石,起景陽山於芳林園,建昭陽殿於太極之北。
又曰:辰韓在馬韓之東,兒生便以石押頭,欲其扁。今辰韓人頭皆扁。
又曰:公孫度為遼東太守時,坐大石長丈余,下有三小石為足。
 
17
石上: 魏武帝末年,鄴中雨五色石。
 
18
石上: 王隱《晉書》曰:永康元年,襄陽郡上言得鳴石鐘,聞七八里。
 
19
石上: 又《石勒傳》曰:初,勒鄉里所居原上,地中石生日長,類鐵之象。
又曰:陳總遷殿中侍御史,詔遣詣終南山請雨。總先除小石祠,惟存大石一所而祈之,上文曰:「峨峨大石,佐岳通理,含滋吐潤,惠我四海。
又曰:孫子荊謂王武子曰:「當枕流漱石。」曰:「石非可漱,流非可枕。」孫曰:「所以枕流,洗其耳,漱石,礪其齒。」
 
20
石上: 《晉陽秋》曰:董威輦遁去,莫知所之,於其寢所得一石及竹子,并詩二首。
 
21
石上: 《齊書》曰:虞愿為晉平太守,海邊有越王石,常隱雲霧,相傳云清廉太守乃得見。愿往觀視,清澈無隱蔽。
 
22
石上: 《南史》曰:到溉山池有奇礓石,長一丈六尺,梁武睹之輸焉,即迎置華林宴居殿前,移石之日,都下傾城縱觀,所謂到公石。
 
23
石上: 《趙書》曰:劉耀筑建德殿,取土城西,得圓石狀若水碓,其銘曰:「律推石重四鈞,同律度量衡,有辛氏造。」議者未之詳,或以為瑞。參軍續咸曰:「王莽時物。」
 
24
石上: 《後周書》曰:高琳母嘗祓禊泗濱,遇見一石,光彩朗潤,遂持以歸。是夜夢見一人,衣冠有若仙者,謂其母曰:「夫人向所將來之石,是浮磬之精,能寶持,必生令子。」其母驚寤,便舉體流汗,俄而有妊,及生子,因名琳,字季珉也。
 
25
石上: 《隋書》曰:帝令江都郡丞王世充發淮南兵擊劉元進,有大流星墜於江都,未及地而南逝,磨拂竹木皆有聲,至吳郡而落于地,元進惡之,令掘地入二丈,得一石徑丈余。后數日,失石所在。
 
26
石上: 《唐書》曰:車騎將軍劉山濤上言,祖龍潛時,數往來洛郊之莊舍,嘗踐子石,靴跡見於石中,至今猶在。高祖令鑿之,深寸余,其跡逾明,乃止。
又曰:則天時,有人於洛水中得白石數點赤,詣闕輒進諸宰相。詰之,對曰:「此石赤心,所以來進。」李昭德叱曰:「此石赤心,洛水中余石,豈能盡反耶?」左右皆笑。
又曰:薛元超,道衡孫也,為中書舍人,省有盤石。初,道衡為內史侍郎,嘗踞而草制,元超每見此石,未嘗不泫然流涕。
又曰:甘露事敗,王璠舉家無少長皆死。初,璠在浙西繕城壕,役人掘得方石,上有十二字,云「山有石,石有玉,玉有瑕,瑕即休」。璠視莫知其旨,京口老人講之曰:「此石非尚書之吉兆也。尚書祖名崟,崟生礎,是有石也;礎生尚書,是山石有玉也;尚書之子名瑕休,休,絕也,庸非吉征?」果赤族。
 
27
石上: 《老子》曰:落落如石。
 
28
石上: 《列子》曰:昔者,女媧煉五色之石以補天。《淮南子》又載。
又曰:趙襄子卒徒十萬狩於山中,藉芿燔林,扇赫百里,有一人從石壁中出,隨煙燼上下,眾謂鬼物,察之人也。
 
29
石上: 《孫卿子》曰:以桀詐桀,猶有巧拙;以桀詐堯,若卵投石。
又曰:負石而走赴河,行之難為者也,而申徒狄能之。
 
30
石上: 《闞子》曰:宋之愚人,得燕石於梧臺之東,歸而藏之,以為大寶。周客聞而觀焉,主人端冕玄服以發寶,華匱十重,緹巾十襲,客見之,盧胡而笑曰:「此燕石也,與瓦甓不異。」主人大怒,藏之愈固。
 
31
石上: 《符子》云:水生石,未有居山而溺者,火生木,未有抱樹而焦者。
 
32
石上: 《呂氏春秋》曰: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其堅。
 
33
石上: 《淮南子》曰:禹娶涂山化為石,在嵩山下方生啟,曰,歸我子,石破北方而生啟。
 
34
石上: 《畢萬術》曰:埋石四隅,家無鬼。取蒼石四枚及桃七枚,以桃弧射之,乃取并埋弓矢四隅,故無鬼殃。
 
35
石上: 《抱樸子》曰:白石似玉,奸佞似賢。
又曰:磁石引針。
又曰:浮磬息音,未別於眾石。
又曰:燒泥為瓦,燔木為炭,蜂窠為蠟,水沫為浮石。
 
36
石上: 《隋巢子》曰:禹產於䃂石,啟生于石。王昭之云:啟生即母化為石。
 
37
石上: 《六韜》曰:武王伐殷,得二大夫而問之曰:「殷國將亡,亦有妖乎?」其一人對曰:「殷國常雨血、雨灰、雨石,小者如雞子,大者如箕。」武王曰:「大哉,妖也!」
 
38
石上: 樂資《春秋傳》曰:秦始皇使鄭客將入函關,見華山上有素車白馬,疑之鬼神,熟視稍近,問鄭客曰:「安之?」答曰:「之咸陽。」素車上人曰:「吾華山使,愿托一牘書致鎬池君所。子之咸陽,道過鎬池,見一大梓樹,有文石,以款樹,當有應者,即以書與之。」鄭容如其言,以石款梓樹,果有人來取書。
 
39
石上: 《吳越春秋》曰:禹案黃帝中經,見聖人所記曰:「在乎九疑上東南,號曰宛委,承以文玉,覆以盤石,其書金簡玉字。」禹乃退,齋三日,發石取書。
 
40
石上: 《荊楚歲時記》曰:張騫尋河源,得一石示東方朔。朔曰:「此石是天上織女支機石,何至於此?」
 
41
石上: 《神仙傳》曰:壺公內費長房於石室中,頭上有大石方數丈,以茅繩懸之,諸蛇競齧且斷,長房不移。公撫之曰:「子可教矣。」
又曰:介象,字元則,會稽人。入山求神仙,見谷有石子皆紫色,大如雞子,象取二枚,見一美女被服五采,象叩頭乞長生。女曰:「急送汝手中物還著故處。」象送石還,女授以丹方一首。
 
42
石上: 《列異傳》曰:豫寧女子戴氏久疾,出見小石曰:「爾有神,能差我疾者,當事汝。」夜夢人告之曰:「吾將祐汝。」后漸差,遂為立祠,名石侯祠。
 
43
石上: 《益部耆舊傳》曰:公孫述時,蜀武檐山石折,任文公曰:「西州智士死,我將死矣。」後三月果卒。
 
44
石上: 《韓詩外傳》曰:楚渠子夜行見寢石,以為伏虎,彎弓而射之,沒金飲羽,下視知其石也,因復射之,矢摧無跡。《漢書》載李廣亦如之。
 
45
石上: 《文士傳》曰:魏文帝之在東宮也,宴諸文學,酒酣,命甄后拜坐者,坐者咸伏,惟劉楨平仰觀之,太祖以為不敬,送徙隸簿。後太祖乘步輦車乘城,降閱簿作,諸徒咸敬,而楨坐磨石不動。太祖曰:「此非劉楨耶?石如何性?」楨曰:「石出荊山玄巖之下,外炳五色之章,內秉堅貞之志,雕之不增文,磨之不加瑩,氣質貞正,稟性自然。」太祖曰:「名豈虛哉!」
 
46
石上: 《神仙傳》曰:白生者,常煮白石為糧,就白石山居,故號曰白石先生。
 
47
石上: 《穆天子傳》曰:天子升於采石之山,於是采石鑄以成器于黑水之山。
 
48
石上: 《三齊略記》曰:始皇作石塘,欲過海看日出處。時有神人驅石下海,石去不速,神輒鞭之,皆流血,至今石悉赤。陽城山盡起立,嶷嶷東傾,狀如相隨行。事具神部。
 
49
石上: 盛弘之《荊州記》曰:興安縣水邊有平石,其上有石櫛石履各一具。俗云越王渡溪,脫履墮櫛於此。
 
50
石上: 郭緣生《跡征記》曰:秦梁,圯名也。或云,秦始皇東巡,弗行舊道,過此水,率百官已下,人提一石以填之,俄而梁成。今睹所累石,無造作之處也。
 
51
石上: 《搜神記》曰:常山張顥,為梁相天,新雨後,有鳥如山鵲飛翔入市,人擲之墮地,人爭取,化為圓石,顥椎得一金印,文曰「忠孝侯印」。

※※※

漢代之後 -> 宋明 -> 太平御覽 -> 地部十七

《地部十七》 

《石下》 
1
石下: 《西京雜記》曰:竇太后在家,嘗有白燕銜石大如指,墮后績筐中,后取石剖為二,其中有文曰:「母天地。」后乃合之,遂不復開,后為皇后,常并置璽中為天璽。
又曰:五鹿充宗受學於彌成子,彌成子少時,常有人遇己,授以文石,大如雞卵,成子吞之,遂大明悟,為天下通儒。成子後病,吐出此石授充宗,充宗復吞,又為明學。
又曰:漢武昆明池養魚,往往飛去,后刻石為鯨魚致水中,乃不飛去,每至當雨,魚當鳴吼。
 
2
石下: 顧愷之《啟蒙記》曰:零陵郡有石燕,得風雨則飛如真燕。
 
3
石下: 《潯陽記》曰:石鏡山東一圓石懸崖,明凈照人,毫細必察。
 
4
石下: 《幽明錄》曰:宮亭湖邊傍石間,有石數枚,形圓若鏡,明可鑒人,謂之石鏡。后人過,以火燎一枚,今不復明,其人眼遂失明。
 
5
石下: 庾仲雍《湘州記》曰:應陽縣蔡子池南有石臼,云是蔡倫紙臼。
 
6
石下: 王歆之《南康記》曰:歸美山,山石紅丹,赫若采繪,峨峨秀上,切霄鄰景,名曰女媧石。大風雨后,天澄氣靜,聞弦管聲。
 
7
石下: 《拾遺記》曰:員嶠山東有云石,廣五百里,駁落如錦,扣之片片蓊然云起。
又曰:魏明帝時,太山下有連理文石,高十二丈,狀如枯樹,其文色彪發,似人雕鏤,自下及上皆合百余步,及魏明帝之始,稍覺相近如雙闕也。土石陰類,魏為土德,斯為靈。
 
8
石下: 《交州記》曰:有浮石山在海中,石虛輕可以磨腳,煮飲之止渴。
 
9
石下: 《洞冥記》曰:元鼎中,條支國貢馬石以和九轉丹。有發白者,以此石拭之,應手而黑。
 
10
石下: 顧野王《瑞應圖》曰:石華者,石生華也。
 
11
石下: 劉澄之《江州記》曰:興平縣蔡子池南有石穴,深二百許丈,石青色,堪為書硯。
 
12
石下: 《蜀中記》云:隗叔通,棘人也,性至孝。母每食必須江水,通每汲,江中石為之出。今江中有石,號孝子石。
 
13
石下: 《十洲記》曰:流洲在西海中,上多積石,名為昆吾石,治其石成鐵作劍,光明照洞如水精狀,割玉物如切泥土焉。
 
14
石下: 《益州記》曰:龍盤山有一石,長四十丈,高五丈,當中有戶及扉,若人掩閉。故老相傳玉女房。
 
15
石下: 石虎《鄴中記》曰:孟津河東去鄴城五里,有濟北郡穀城縣,有穀城山,是黃石公所葬處。有人登此山,見崩土中有文石,石文鮮明。虎使采取以治宮殿,又免穀城令,不奏聞故也。
 
16
石下: 《潯陽記》曰:落星石,在宮亭湖中,周回百余步,高五丈,上生竹林。
 
17
石下: 《武昌記》曰:陶太尉廟東有盤龍石,舊傳云,龍盤於此石。
 
18
石下: 《梁州記》曰:沔陽城溯漢上十五里,有諸葛武侯所鎮,在漢水南,背山向水,門前累石以為陣。
 
19
石下: 《荊州圖經》曰:宜都有穴,穴有二大石,相去一丈。俗云,其一為陽石,一為陰石,水旱為災,鞭陽石則雨,鞭陰石則晴,即廩君石是也。但鞭者不壽,人頗畏之,不肯治也。
 
20
石下: 《丹陽記》曰:石頭城西有唐頹石,王敦害周伯仁之所。
又曰:湖熟縣,晉惠帝永寧二年,湖中有大石,去渚二百步,浮來登岸,百姓驚觀,咸曰石來。有年果有石冰入揚州。
 
21
石下: 裴淵《廣州記》曰:甘泉縣平野中,孤石挺起,峰秀入云,連石相接,無異棟宇。
 
22
石下: 《安城記》曰:石室中有素石數斛,狀如雀頭,甘潤虛脆,殆可啖。
 
23
石下: 曹叔雅《異物志》曰:豫章有石黃白色而理疏,以水灌之便熱,以鼎加其上,炊足以熟,冷則灌之。雷煥以問張華,華曰:「然石也。」
 
24
石下: 《漢官儀》曰:馬伯第登泰山,見石二枚,一是武帝時石,用五車載不能上,因置山中為屋,號五車石;一是刻號記功德,立壇上。
 
25
石下: 王韶之《始興記》曰:勞口北有逃石,一名靈石。晉永和中,有二飛仙衣冠自來憩,此石旬日乃去之。
 
26
石下: 盛弘之《荊州記》曰:臨賀郡有青石,上有磨刀斧跡,春夏明凈,秋冬蕪穢,云是雷磨石。
又曰:筑陽粉水口有一石,下不測,出地尺余,圍可三尺,色極青,其上如斫,明可以鑒人,相傳以為隕星。縣西有孤石挺出,其下臨潭,或有見根者如竹根。
又曰:樊重母畏雷,為石室避之,悉以石為階砌,今猶存。
又曰:臨賀馮乘縣東五里,有故縣廟,相傳漢淮南王安被誅,其子奔逸來至,一夜忽化為石人,當縣門而立。百姓怪而觀之,其迫察者,手足無不瘡爛。
 
27
石下: 《述異記》曰:鏡湖,俗傳軒轅氏鑄鏡於湖邊。今有軒轅磨鏡石,石上常潔,不生蔓草。
 
28
石下: 《輿地志》曰:會稽秦望山,始皇刻石前,有石廣數丈,云是始皇坐之石,兩邊有方坐八所,云是丞相已下坐石,故今有丞相石之名。
 
29
石下: 《玄中記》曰:天下之強者,東海之沃燋石焉,方三萬里,海水灌之隨盡,故水東流而不盈。
又曰:玉門之西南有一國,國中有山,山上有廟,國人歲歲出石石替數千枚,名為霹靂石替,從春雷而石替減,至秋石替盡。
 
30
石下: 《鄱陽記》曰:錢倉石,在饒州西一百里,石形如倉囷。昔漁人夜宿石下,忽見石開,窺見石中有錢,取之盈艇而去,因為名。
 
31
石下: 《郡國志》云:乞子石,在馬湖南岸,東石腹中出一小石,西石腹中懷一小石,故僰人乞子於此有驗,因號乞子石。
又曰:思州金雞石,每有雞金色,鳴於石上。
又曰:仙人石,曾有飛仙人飛下此石,一曰仙人床。
又曰:協州弄棟縣蜻蛉水下有石豬峰,有石豬母子數十頭。云夷人昔牧於此,豬化為石,今夷人不敢於此牧。
又曰:儋州昌化湖明山,山有二石如人形,云有兄弟二人向海捕魚,因化為石,號曰兄弟石也。
又曰:桂州興安縣有臥石一枚,其形似人,而舉體青黃隱起,俗謂之石神,可以祈雨,小舉則雨小,大舉則雨大。
又曰:桂州興安縣有臥石一枚,其形似人,而舉體青黃隱起,俗謂之石人,可以祈雨,小舉則雨小,大舉則雨大。
又曰:馬嶺山嶠多虺蛇,毒殺人,有冷石可以解之,屑著瘡內即活。
又曰:梁州女郎山,張魯女浣衣石上,女便懷孕,魯謂邪淫,乃放之。后生二龍,及女死,將殯,柩車忽騰躍昇此山,遂葬焉。其水旁浣衣石猶在,謂之女郎山。
又曰:郴州城北七十里有話石山,孤石特竦,仙人於此處談話。
 
32
石下: 《輿地志》曰:南陵縣有女觀山,俗傳云,昔有婦人,夫官於蜀,屢愆秋期,憂思感傷,登此山騁望,因化為石,如人之形。所牽狗亦為石,今狗形猶存。《博物志》曰:鸛,水鳥也,伏卵時數入水,卵冷,取礜周圍繞卵以助暖氣。
 
33
石下: 《華陽國志》曰:汶山有咸石,煎之得鹽。
 
34
石下: 《異苑》曰:滕放太元初,枕文石臥,忽暴雨,震其所枕,傍人莫不懾,而放微覺有聲。
又曰:永康王曠井上有一洗石,時見赤氣,後有二胡人寄宿,忽求買之。曠怪所以,未及度錢,子婦孫氏睹二黃鳥斗於石上,疾往掩取,變成黃金。胡人不知,索市愈急,既得,撞破內止有二鳥處。
 
35
石下: 劉敬叔《異苑》曰:晉武帝時,吳郡臨平岸崩,出一石鼓,打之無聲。以問張華,華曰:「可取蜀中桐材刻作魚形,扣之則鳴。」於是如其言,扣之聲聞數十里。
 
36
石下: 《異物志》曰:夷州土無銅鐵,磨礪青石以作弓矢,此石砮楛矢之類。
 
37
石下: 《物理論》曰:土精為石,石,氣之核也。氣之生石,猶人筋絡之生爪牙也。
 
38
石下: 《博物志》曰:桃林,在弘農湖縣休牛之山,有石焉,曰帝臺之基也。五色而文,狀鶉卵焉。
 
39
石下: 《游名山志》曰:芙蓉渚有聳石,頭如初生芙蓉,色皆青白。
 
40
石下: 《山海經》曰:燕山,多嬰石。言似玉,有采嬰帶,所謂燕石也。
又曰:錢來之山,多洗石。若澡洗,可以磢去垢也。
 
41
石下: 《水經注》曰:象林郡功曹姓區,有子名連,攻其縣殺令,自號為王。值世亂離,林邑遂立,后乃襲代傳位子孫,三國鼎爭,未有所附。吳有交土,與之鄰接,進侵壽泠,以為疆界。自區連以后,國無文史,失其纂代,世數難詳,宗胤滅絕,無復種裔。外孫范熊代立,人情樂推,後熊死,子逸立。有范文,日南西卷縣夷帥雅夷奴也。文為奴時,山邊牧羊,于澗水中得兩鯉魚,隱藏持歸,規欲私食。郎知檢其魚,文大慚懼,詐云:「將礪石還,非為魚也。」郎至魚所,見是兩石,信之而去,文始異之。石有鐵,文入山中,就石冶鐵,鍛作兩刀,舉刃向鄣,因咒曰:「鯉魚變化,治石成刀,斫石鄣破者,是有靈神,文當治此,為國君王;斫不入者,是無神靈。」進斫石鄣,如龍淵干將之斬蘆藁。由是人情漸附。今斫石尚在,魚刀猶傳子孫。
又曰:澧水,出武陵充縣,東經臨澧、零陽二縣故界,水之南岸,白石雙立,厥狀類人,高各三十丈。周四十丈。故老相傳,言昔充縣尉與零陽尉共論封境,因相傷害,化而為石。
 
42
石下: 劉義慶《幽明錄》曰:陽羨縣小吏吳龕,有主人在溪南,嘗以一日掘船過水溪,內見一五色浮石,取內床頭,至夜化成一女子也。
又曰:宜都,建平二郡之界有五六峰,參差玄出,上有倚石如二人,象像攘袂相對,俗謂二郡督郵爭界於此。
 
43
石下: 揚雄《蜀本紀》曰:秦王獻五美女於蜀王,蜀王遣五丁迎五女,見大蛇入山空中,五丁引蛇,山崩,五女上山化為石。
又曰:武都丈夫化為女子,顏色美好,蓋山之精也,蜀王娶以為妻,無幾物故,於成都郭中,葬之以石鏡一枚,徑一丈,高五尺。
 
44
石下: 鄧析書曰:譬猶拯溺而垂之以石,救火而投之以薪。
 
45
石下: 《世說》曰:武昌陽新縣北山上有望夫石,狀若人立者,傳云,昔有貞婦,其夫從役遠赴國難,攜弱子餞送此山,立望而化為石。
 
46
石下: 《兵書》曰:軍中地生石,將可以久居。
 
47
石下: 《史記》曰:以石投水,莫之逆也。
 
48
石下: 《雜五行書》曰:婦姑斗爭,取石重十六斤埋門外,即罷。
 
49
石下: 荀伯子《臨川記》曰:石廩狀似倉廩,其內可容千斛,廩口開則歲儉,閉則年豐。
又曰:石龍山有巖,其下有石,形隱起似龍,頭尾長一丈二尺。
 
50
石下: 《地理記》云:有鱗甲,因號為石龍。
 
51
石下: 又云:石鼓,在宜黃水邊,狀如鼓形,闊九尺,長一丈四尺四寸。
 
52
石下: 又云:圓凈如鼓,因以鼓為名焉。
 
53
石下: 又云:破石高五尺,在宜黃水邊。
 
54
石下: 又云:有女人水次浣濯,為蛟所牽入石中,經數日雷擊石破,見死蛟及女人尸浮出,因號為破石。
又曰:浮石,其石居汝水中心,或水泛漲,高岸皆沒,此石居然不沒,因以為名之。
又曰:落峭石,去飛猿館一百一十五里,在飛猿水,巍峨嵌空,數里可望,即謝靈運詩云「朝發悲猿嶠,暮宿落峭石」,是其處也。
 
55
石下: 《始興記》云:營口東岸有石四方,而高可百仞,其狀若臺,故名臺石。又林水出焉。其臺旁有石室,室前盤石上,行列十甕,皆蓋以青盆,悉是銀制。有人過者,但得開觀,不可取之;取之則悶絕若死。封丘之奴竊二枚,為大蛇所害,即不知其自。
 
56
石下: 《永嘉記》云:永嘉南岸有貼石,乃堯時之神人,以破石推將入惡溪道次,置之溪側,遙望有似張帆,今俗號為張帆溪,與天台山相接。
 
57
石下: 又《郡國志》曰:東海信郎神破石為帆,今東海有信郎祠即是。

※※※

漢代之後 -> 宋明 -> 太平御覽 -> 居處部十五 -> 墻壁

《墻壁》
1
墻壁: 《說文》曰:垣蔽曰墻。又曰:壁,垣也。
 
2
墻壁: 《爾雅》曰:墻謂之墉。
 
3
墻壁: 《廣雅》曰:墉,垣墻也。
 
4
墻壁: 《釋名》曰:墉,容也;所以蔽隱于形容也。壁,辟也;所以辟斷風寒也。墻,障也;所以自障蔽也。垣,援也;人所阻以為援衛也。
 
5
墻壁: 《易》曰: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獲之,無不利
 
6
墻壁: 《書》曰:既勤垣墉,惟其涂塈茨。
 
7
墻壁: 《尚書大傳》云:天子賁庸,諸侯疏杼。注曰:賁,大也;言大墻正道直也。疏,衰也;杼,亦墻也;亦衰殺其上,不得正直。
 
8
墻壁: 《詩》曰:百堵皆作。
又曰:筑室百堵。
又曰:誰謂鼠無牙,何以穿我墉?
又曰:乘彼垝垣,以望復關。
又曰:《墻有茨》,衛人刺上也。公子頑通于君母,而不可道也。墻有茨,不可掃也。《箋》:墻,所以防非常也。
又曰:君子無易由言,耳屬于垣。由,用也,人將聽之。
又曰:將仲子兮,無逾我墻。
又曰:兄弟鬩于墻,外御其務。務,侮也。
又曰:徹我墻屋,田卒汙萊。毀墻屋,不得農也。
 
9
墻壁: 《書序》:秦始皇滅先代典籍,焚書坑儒,天下學士逃難解散。我先人用藏其家書于屋壁。至魯恭王時,好治宮室,壞孔子舊宅以廣其居,于壁中得先人所藏古文虞、夏、商、周之書及《傳》、《論語》、《孝經》,皆科斗文字。
又曰:峻宇雕墻。
 
10
墻壁: 《禮》曰:七月,坯墻垣。六月小署後五日,蟋蟀居壁。
 
11
墻壁: 《周禮》曰:墻厚三尺,崇之。注云:高卑為率,足以相為勝也。
 
12
墻壁: 《左傳》:叔孫曰:「人之有墻,以蔽惡也。墻之郤壞,誰之咎也?」注:咎在墻也。
又曰:巢牛隱於短垣以射吳子諸樊。
又曰:寺人披伐蒲,重耳逾垣而走,披斬其袪。
又曰:晉靈公不君,厚斂以雕墻。
 
13
墻壁: 《論語》:叔孫武叔謂子貢曰:「仲尼豈賢於子乎?」對曰:「譬之宮墻,賜之墻及肩,窺見室家之好。夫子之墻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
又曰:糞土之墻不可圬也。
又曰:其猶正墻面而立也歟?
 
14
墻壁: 《史記》曰:孝景帝即位,晁錯為內史,貴幸用事。門東出,不便,乃穿一門出太廟暖垣。丞相申屠嘉聞之,奏請誅錯。上愛之,曰:「錯所穿非真廟垣,乃外暖,且又我使為之。」錯謝而出。嘉曰:「吾悔不先斬錯。」
又曰:司馬相如家成都,貧,家徒四壁立。
 
15
墻壁: 《漢書》曰:貫高等欲害高祖。置人於復壁中。
 
16
墻壁: 《後漢書》曰:逢萌與同郡徐房、平原李子雲、王君公相友善,并曉達陰陽,懷德穢行。房與子雲養徒各千人,君公遭亂獨不去,儈平自隱。儈,謂平會兩家買賣之事。時人語曰:「避世墻東王君公。」
又曰:史叔賓者,陳留人也。少有盛名。郭林宗見而告人曰:「墻高基下,雖得必失。」后果以論議阿枉毀名云。
又曰:崔晏仕宦,歷位邊郡而愈貧薄,家徒四壁。卒,無以殯斂,光祿勛楊賜、太仆袁逢、少府段颎為備棺槨葬具,大將軍袁隗樹碑頌。
又曰:杜安,字伯夷。少有志節,年十三入太學,號奇童。京師貴戚慕其名,或遺之書,安不發,悉壁藏之。及後捕案貴戚賓客,安開壁出書,印封如故,竟不罹患,時人貴之。位至巴郡太守。
 
17
墻壁: 《吳志》曰:呂蒙病,孫權時在江安,迎置內廄,治護萬方。欲數見顏色,又恐勞勤,常穿壁瞻之,見其少食則喜,不能則咄唶也。
 
18
墻壁: 《晉書·外國傳》:大秦國以琉璃為墻壁。
 
19
墻壁: 《齊書》曰:劉璡,字子璥。方軌正直。兄瓛夜隔壁呼璡出,不答,方下床著衣立,行及簾外,然後應瓛。問其故,璡曰:「向束帶未竟。」
又曰:徐孝嗣初在率府,晝臥齋北壁下,夢兩童子遽云:「移公床」,孝嗣驚起,行數步而壁崩。
 
20
墻壁: 《左傳》曰:正考父一命而傴,再命而僂,三命而俯,循墻而走,孰敢不軌!言人不敢以不軌之事侮之。
 
21
墻壁: 《家語》曰:孔子觀乎明堂,睹四門之墉有堯、舜、桀、紂之象,各有善惡之狀,興廢之誡焉。
 
22
墻壁: 《衡山記》曰:甘泉宮有石壁焉,禹所刻文在此。
 
23
墻壁: 《洞冥記》曰:元狩三年,帝復起凌霞觀,去地九十丈,累白玉為壁,以八分篆寫羲皇以來迄周成王封禪之事。所謂事登壁間,蓋帝王之本績也。
 
24
墻壁: 《孟子》:知命者不立乎巖墻之下,恐頹也。
 
25
墻壁: 《淮南子》曰:舜作宮筑墻始也。
 
26
墻壁: 《漢官儀》曰:省中皆胡粉涂壁,畫古烈士。
 
27
墻壁: 《新序》曰:諸侯墻有黑堊之色,無丹青之彩。
 
28
墻壁: 《神仙記》:白和事王君,王君語曰:「我暫往瀛州,汝于正北石室熟視北壁,當見文字,讀之得道矣。」三年,方見壁上有古人所刻《太清經》,讀之得仙。
 
29
墻壁: 《魏略》曰:趙岐避難青州市,孫嵩知岐避事,置岐於復壁中。
 
30
墻壁: 《西京雜記》云:匡衡鑿鄰家壁,偷光讀書。
 
31
墻壁: 宋玉《賦》云:東家美女登墻窺玉三年,玉猶未許。
 
32
墻壁: 焦贛《易林》曰:千仞之墻,禍不入門。
 
33
墻壁: 孟奧《北征記》曰:鄴城避雷室西南石溝北有華林墻,墻高九丈,方圓一里也。

※※※

漢代之後 -> 宋明 -> 太平御覽 -> 居處部十五 -> 柱

《柱》 
1
柱: 《廣雅》曰:楹謂之柱。
 
2
柱: 《釋名》曰:柱,住也。楹,亭也。亭,亭然孤立也。
 
3
柱: 《周書》曰:文王在鎬召太子發曰:「吾栝柱而茅茨,為民愛費也。」
 
4
柱: 《左傳》曰:叔孫豹指楹曰:「雖惡是,其可去乎?」
又曰:丹垣宮楹。
 
5
柱: 《穀梁傳》曰:丹桓宮楹。禮,天子丹,諸侯黝,大夫蒼,士黈。
 
6
柱: 《大戴禮》曰:周時德澤和洽,蒿茂以為宮柱,名曰蒿宮。
 
7
柱: 《漢書·郊祀志》曰:武帝鑄柏梁銅柱。
又曰:成帝立趙皇后,劉輔諫曰:「朽木不可為柱,卑人不可為主。」
 
8
柱: 范曄《後漢書》曰:李膺拜司隸校尉。時張讓弟為野王令,貪殘無道,至乃殺孕婦。聞膺厲威嚴,懼罪逃還京師,因匿兄讓第舍柱中。膺知其狀,率將吏往,破柱,付洛陽獄。受辭畢,即殺之。
 
9
柱: 《魏略》曰:大秦國以水精為室柱。
 
10
柱: 《吳志》曰:孫堅為董卓所攻,堅與數十騎馳圍而出。堅常著赤罽幘,令親近將祖茂著之。卓騎爭逐茂,急,見一柱在草中,因脫幘著柱上。卓騎望見,圍繞數重,后覺是柱,乃去。
 
11
柱: 《晉書》曰:石季龍掘秦始皇冢,取其銅柱,鑄以為器。
又曰:太始二年秋,營太廟,致荊山之材,采華山之石,鑄銅柱十二,涂以黃金,鏤以百物,綴以明珠。
 
12
柱: 曹嘉之《晉紀》曰:諸葛誕以氣勵稱。常倚柱讀書,雷震其柱,誕讀書自若。
 
13
柱: 《陳書》曰:初,梁侯景焚太極殿。及景平,至陳武帝議欲營之,獨闕一柱。至是有樟木大十八圍,長四丈五尺,流泊后渚。因得用之。
 
14
柱: 《漢武內傳》曰:上起神屋,鑄銅為柱,金涂,大五圍。
 
15
柱: 《帝王世紀》曰:桀作金柱三千。
 
16
柱: 《列女傳》曰:紂作銅柱,以炭火然之,有罪者令抱其柱,輒墮炭中,妲己觀以為笑。
 
17
柱: 《漢官典職》曰:德陽殿柱皆金刻鏤作,奇禽萬巧,間以丹青翡翠,竟柱構以水精,一柱三帶,韜以赤緹。
 
18
柱: 應劭《漢官》曰:開陽門始成,未有名。夜有一柱飛來樓上,后瑯琊開陽縣上言:南門一柱飛去。光武使視,因刻記其年月,以名門焉。
 
19
柱: 《神異經》曰:昆侖山有銅柱,其高入天,所謂天柱也,圍三千里,周回如削。下有仙人府與天地同,休息男女名曰玉人,男即玉男,女即玉女,無為配匹而仙道成也。
 
20
柱: 《三輔決錄》曰:長陵田鳳,字季宗。為尚書郎。儀貌端正。入奏事,靈帝目送之,因題殿柱曰:「堂堂乎!張京兆田郎。」
 
21
柱: 伏滔《北征記》曰:廣陵,吳王濞所都。修大城,得柏柱三,皆柏心,蓋吳王濞門柱也。
 
22
柱: 華延雋《洛陽記》曰:太極殿有四金銅柱。
 
23
柱: 焦贛《易林·旅之咸》曰:金梁鐵柱。
又曰:《家人之升》曰:「高樓無柱,顛僵不久,紂失人主,身死牧野。」
 
24
柱: 盛弘之《荊州記》曰:巴東城西有一柏柱孤植,大可數圍,高三丈餘。相傳是公孫述時樓柱,乃云:斫之血出,枯而不朽,歷代彌固,將恐有物憑焉。
 
25
柱: 《江陵記》曰:沔城內有赤湖客舍,襄陽大道經城中過。元嘉十年,連雨,城南門沮壞,得土中故楠柱,長一丈七尺。臨川康王取以為大齋西北柱,初時色黑,一季后不復黑,計此千年。
 
26
柱: 《列子》曰:共工觸不周山,天柱折。
 
27
柱: 《晏子春秋》曰:晏子將死,鑿楹納書焉,謂妻曰:「楹記日也,子壯而示之。」
 
28
柱: 《燕丹子》曰:荊軻以匕首擿決秦王,入銅柱,火出。
 
29
柱: 《淮南子》曰:柱不可以刺齒,蓬不可以持屋。
 
30
柱: 《世說》曰:陸抗初拜司空,有人往索酒,便自起酌梁柱間,祝曰:「當今乏才,以爾為柱石之任,莫傾人棟梁。」陸笑曰:「感卿良箴。」
 
31
柱: 《楚辭·天問》曰:八柱何當?東南何虧?
 
32
柱: 傅玄《正都賦》曰:錦墻雕柱。
 
33
柱: 劉良《七舉》曰:綠柱朱榱,青瑣壁珰。
 
34
柱: 李尤《楹銘》曰:幹強體正,雖重不移;上下相安,高而不危。
 
35
柱: 《世說·夏侯玄贊》曰:玄嘗倚柱作書,霹靂其柱,神色無變,作書如故。
 
36
柱: 俞益期箋曰:馬文淵昔立兩銅柱於林邑。岸北有遺兵十餘家,不反,居寧靈岸南對銅柱,悉姓為馬,自為婚姻,有二百戶。交州以流寓,號曰馬流。言語飲食,尚與華夏同。山川移易,銅柱今沒在海中,正賴此民以識故處。

※※※

漢代之後 -> 宋明 -> 太平御覽 -> 居處部十五 -> 梁

《梁》 
1
梁: 《爾雅》曰:杗廇謂之梁。郭璞注曰:屋大梁。
 
2
梁: 《吳越春秋》曰:夏禹廟以梅木為梁。
 
3
梁: 焦貢《易林·旅之咸》曰:金梁鐵柱,完全不腐。
 
4
梁: 《漢官典職》曰:德陽宮畫屋朱梁。
 
5
梁: 曹子建《七啟》曰:彤軒紫柱,文榱華梁。
 
6
梁: 《古歌》曰:本自南山松,今為宮殿梁。
 
7
梁: 《西京賦》曰:縆雄虹之長梁。
 
8
梁: 司馬相如《長門賦》曰:飾文杏以為梁。
 
9
梁: 班固《西郊賦》曰:應瑰材而究奇,抗應龍之虹梁。
 
10
梁: 《楚詞》曰:玄玉之梁。
 
11
梁: 曹植詩:文榱華梁。

※※※

漢代之後 -> 宋明 -> 太平御覽 -> 居處部十五 -> 棟

《棟》 
1
棟: 《爾雅》曰:棟謂之桴。郭璞注曰:屋檼也。
 
2
棟: 《廣雅》曰:檼,棟也。
 
3
棟: 《釋名》曰:檼,穩也,似桷也。或謂之望,高可望也。或謂之棟。棟,中也。屋脊曰甍。甍,蒙也;在上覆蒙屋也。
 
4
棟: 《易·大過卦》曰:棟橈,本末弱也。王弼注曰:初為本,而上為末。
 
5
棟: 《左傳·襄二十八年》曰:盧蒲癸刺慶舍,王何解其肩。猶援廟桷,動於甍。柱注曰屋棟。
又曰:子產謂子皮曰:「子於鄭國,棟也,棟折榱崩,僑將壓焉。」
 
6
棟: 《漢武帝故事》:上起神屋,甍附作金鳳,軒翥若飛,口銜流蘇,長十餘丈。
 
7
棟: 《神仙傳》曰:左慈與曹公飲,飲畢,以杯擲屋棟懸著,棟動搖,似飛鳥。
 
8
棟: 《淮南子》曰:郢人買屋棟而與之車轂,跪而度之,大雖可而長不足也。
 
9
棟: 《桓子新論》曰:王公大人則嘉得良師明輔,品庶凡民則樂畜仁賢哲士,皆國之柱棟而人之羽翼。
 
10
棟: 《楚辭·九歌》曰:桂棟兮蘭橑,新夷楣兮藥房。
 
11
棟: 郭璞《游仙詩》曰:云生梁棟間。
 
12
棟: 傅玄《棟銘》曰:國有維輔,屋有棟梁。室之傾尚可柱也,心之傾不可輔也。

※※※

漢代之後 -> 宋明 -> 太平御覽 -> 木部五 -> 桐

《桐》
1
桐: 《易緯》曰:桐枝濡毳,而又空中,難成易傷,須成氣而後華。
 
2
桐: 《尚書·禹貢》曰:嶧陽孤桐。嶧山之陽,特生桐,中為琴瑟。
 
3
桐: 《毛詩·卷阿》曰:梧桐生矣,於彼高崗。梧桐,柔木也。
 
4
桐: 又《定之方中》曰:樹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
 
5
桐: 《詩義疏》曰:梓實桐皮曰椅,今民云梧桐也。有青桐、白桐、赤桐。白桐宜琴瑟,今雲南牂牁人績以為布。
 
6
桐: 《禮記·月令》曰:清明之日,桐始華。《周書》曰:不始華,歲有大寒。
 
7
桐: 《禮斗威儀》曰:君乘禍獰蘘王,其政平,梧桐為常生。
 
8
桐: 《爾雅》曰:櫬,梧也。今梧桐。榮,桐也。即梧桐。
 
9
桐: 《後漢書》曰:蔡邕行泰山,見爨桐,聞爆聲,曰:「桿良木也!」取而為琴。
 
10
桐: 《齊書》曰:豫章王於邸起山,列種桐竹,號為桐山。武帝幸之,置酒為樂。
 
11
桐: 《管子》曰:五沃之土,其木宜桐。
 
12
桐: 《莊子》曰:外乎子之神,勞乎子之精,倚樹而吟,據梧而瞑。神不休於性分之內則外矣,精不正於自足之極則勞矣。故行則倚樹而吟,坐則據梧而瞑。言有情者之自困。
又曰:鹓雛發南海,而飛到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竹實不食。
又曰:空門來風,桐乳致巢。司馬彪注曰:門戶空,風喜投之;桐子似乳,著葉而生,烏喜巢之。
 
13
桐: 《孟子》曰:今有場師,舍其梧槚,養其樲棘,則為賤場師矣。棄大取小。
 
14
桐: 《呂氏春秋》曰:成王與唐叔虞燕居,援桐葉以為圭,曰:「以此封汝。」虞喜,以告周公。周公請封虞,成王曰:「余與虞戲也。」周公曰:「臣聞之,天子無戲言。」於是遂封叔虞於晉。
 
15
桐: 《淮南子》曰:智有所不足,故桐不可以為弩。
又曰:夫以巨斧擊桐薪,不待利時良日而後破之;加巨斧桐薪之上,而無人力之奉,雖順招搖挾刑德,招搖,斗杓也。刑,十二辰;德,十日也。而弗能破者,以其無勢也。
 
16
桐: 《淮南萬畢術》曰:桐木成云。取十石瓦罌,滿中水,置桐罌中,蓋之,三四日,氣如云作。
 
17
桐: 董仲舒《請雨書》曰:秋以桐魚九枚。
 
18
桐: 《風俗通》曰:梧桐生於嶧山陽巖石之上,彩東南孫枝為琴,聲甚清雅。
 
19
桐: 《遁甲經》曰:梧桐不生,則九州異君。梧桐以知日月正閏,生十二葉,一邊有六葉。從下數,一葉為一月,至上十二葉。有閏,十三葉小余者,視之,則知閏何月也。不生,則九州各異君,天下不同也。
 
20
桐: 《王逸子》曰:木有扶桑、梧桐、松、柏,皆受氣淳矣,異於群類者也。
 
21
桐: 《秦記》曰:初,長安謠云:「鳳皇鳳皇,止阿房。」符堅遂於阿房城植桐數萬株,以待之。其是,慕容沖入阿房城而止焉。沖,小字鳳皇。
 
22
桐: 《廣志》曰:梧桐有白者。剽國有白桐木,其葉有白毳。取其毳,淹漬緝,織以為布。
 
23
桐: 《游名山志》曰:吹臺有高桐,皆百圍。嶧陽孤桐,方此為劣。
 
24
桐: 《鄒山記》曰:鄒山,古之嶧山,魯穆夠閱為鄒。今鄒山嶧陽猶多桐樹。
 
25
桐: 《齊地記》曰:城北十五里,有梧臺,即梧宮也。
 
26
桐: 《論衡》曰:李子長為政,欲知囚情,以梧桐為之像囚形,乃鑿地為坎,臥木囚其中,曰:「罪若正,木囚不動;若有冤,木囚動。」出人之精誠著木人也。
 
27
桐: 《華陽國志》曰:益州有梧桐木,其華彩如絲,人績以為布,名曰:華布。
 
28
桐: 沉懷遠《南越志》曰:青桐華頗似木綿,而輝重過之。
 
29
桐: 《晉宮閣名》曰:華林園,青、白、桐三株。
 
30
桐: 伏侯《古今注》曰:昭帝玄鳳三年,馮翊人獻桐枝,長六尺九,枝枝一葉。
 
31
桐: 《異苑》曰:晉武帝世,吳郡臨平岸崩,出一石鼓,打之無聲。以問張華,華云:「可取蜀中桐材,刻作魚形,扣之則鳴矣。」於是如言,音聞數十里。
又曰:句章吳平門前,忽生一株青桐樹,上有謠歌之聲。平惡而斫殺。平隨軍北征,首尾三載,死桐倏自還立於故根之上。又聞樹顛空中歌曰:「死樹今更青,吳平尋當歸。適聞殺此樹,已復有光輝。」平尋歸,如鬼謠。
 
32
桐: 祖台之《志怪》曰:蹇保至檀丘塢上北樓宿,暮鼓二中,有人著黃練單衣、白帢,將入人炬火上樓。保懼,藏壁中。須臾,有二婢上,使婢迎一女子上,與白袷人入帳中宿。未明,白袷人輒先去。如是四五宿。后向晨,白祫人才去,保因入帳中,持女子問:「向去者誰?」答曰:「桐侯郎,道東廟樹是也。」至暮鼓二中,桐郎來,保乃斫取之,縛著樓柱。明日視之,形如人,長三尺餘。檻送詣丞相,渡江未半,風浪起。桐郎得投入水,風波乃息。
 
33
桐: 《齊民要術》曰:梧桐,山石間生者,為樂器則鳴。
 
34
桐: 《瑞應圖》曰:王者任用賢良,則梧桐生於東廂。
 
35
桐: 桓譚《新論》曰:神農、黃帝,削桐為琴。
 
36
桐: 任昉《述異記》曰:梧桐園,在吳夫差舊國也。一名琴川。梧園宮,在句容縣。傳云吳王別館,有楸梧成林焉,其梧子可食。《古樂府》云:「梧宮秋,吳王愁」是也。
 
37
桐: 崔琦《七蠲》曰:爰有梧桐,生於玄溪。傅根朽壤,托險生危。
 
38
桐: 枚乘《七發》曰:龍門之桐,高百尺而無枝,中郁結而輪菌,根扶疏以分離。
 
39
桐: 魏明帝《猛虎行》曰:雙桐生空井,枝葉自相如。通泉溉其根,玄雨潤其柯。綠葉何蓩々,青修視曲阿。
 
40
桐: 張協《七命》曰:寒山之桐,出自太冥。含黃鐘以吐幹,據蒼岑而孤生。
 
41
桐: 《古詩》曰:井梧棲靈風。

※※※

漢代之後 -> 宋明 -> 太平御覽 -> 菜茹部五 -> 芥

《芥》
1
芥: 《魏子》曰:蓼蟲,在蓼則生,在芥則死。非蓼仁芥賊,本不可失也。
 
2
芥: 《劉向別錄》曰:尹都尉書有種芥、葵、蓼、韭、蔥諸篇。
 
3
芥: 《嶺南異物志》曰:唐孟琯常於嶺表買芥菜,置壁下忘食,數日皆生四足,有首尾,能行走,大如螗螂,但腰身細長。
又曰:南土,芥高者五六尺,子如雞卵。廣州人以巨芥為咸菹,埋地中,有三十年者。貴尚親賓,以相餉遺。
 
4
芥: 《嶺表錄異》曰:廣州地熱,種麥則苗而不實。北人將蔓菁子就彼種者,出土即變為芥。
 
5
芥: 《吳氏本草》曰:芥菹,一名水蘇,一名勞祖。

※※※

漢代之後 -> 宋明 -> 太平御覽 -> 菜茹部五 -> 芹

《芹》
1
芹: 《爾雅》曰:芹,楚葵。今死晷芹也。
 
2
芹: 《詩》曰:觱沸檻泉,言彩其芹。芹,菜也。
又曰:《泮水》曰:思樂泮水,薄彩其芹。芹,水菜也。
 
3
芹: 《列子》曰:宋國有人,其妻告之曰:「昔有人,甘茙菽與芹子,鄉豪常之,哲於其口,嘇於其腸,眾哂之。」
 
4
芹: 《呂氏春秋》伊尹說曰,菜之美者,雲夢之芹也。
 
5
芹: 范汪《祠制》曰:孟春,祭有芹菹。
 
6
芹: 《宋林》曰:䔇音豈。美菜,生云夢。

http://ctext.org/taiping-yulan/zh

※※※

漢代之後 -> 清代 -> 全唐詩 -> 卷七百八十三

《卷七百八十三》

《答王無功入長安詠秋蓬見示》 辛學士著
1
托根雖異所,飄葉早相依。因風若有便,更共入雲飛。

 
《哭李遠》 盧尚書著
1
昨日舟還浙水湄,今朝丹旐欲何為。才收北浦一竿釣,
未了西齋半局棋。洛下已傳平子賦,臨川爭寫謝公詩。
 
2
不堪舊裏經行處,風木蕭蕭鄰笛悲。

 
《湘中怨諷》 鄭僕射著
1
青鷁苦幽獨,隔江相對稀。夜寒蘆葉雨,空作一聲歸。

 
《登汾上閣》 鄭中丞著
1
汾桂秋水闊,宛似到閶門。惆悵江湖思,惟將南客論。

 
《為禦史銜命出關讞獄,道中看華山有詩》 韓常侍著
1
野麋蒙象暫如犀,心不驚鷗角駭雞。
 
2
一路好山無伴看,斷腸煙景寄猿啼。

 
《寄織錦篇與薛郎中》 韓常侍著
1
錦字龍梭織錦篇,鳳凰文采間非煙。
 
2
並他時世新花樣,虛費工夫不直錢。

 
《和人憶鶴》 韓常侍著
1
拂拂雲衣冠紫煙,已為丁令一千年。
 
2
留君且伴居山客,幸有松梢明月天。

 
《句》 韓常侍著
1
情多不似家山水,夜夜聲聲旁枕流。(《憶山泉》,
《詩話總龜》)
 

《贈米都知》 梁補闕著
1
供奉三朝四十年,聖時流落發衰殘。
 
2
貪將樂府歌明代,不把清吟換好官。

 
《題安國觀》 盧尚書著
1
夕照紗窗起暗塵,青松繞殿不知春。
 
2
君看白首誦經者,半是宮中歌舞人。

 
《自商山宿隱居》 蘇廣文著
1
聞道桃源堪避秦,尋幽數日不逢人。煙霞洞裏無雞犬,
風雨林中有鬼神。黃公石上三芝秀,陶令門前五柳春。
 
2
醉臥白雲閑入夢,不知何物是吾身。

 
《夜歸華川因寄幕府》 蘇廣文著
1
山村寥落野人稀,竹裏衡門掩翠微。溪路夜隨明月入,
亭皋春伴白雲歸。嵇康懶慢仍耽酒,範蠡逋逃又拂衣。
 
2
汀畔數鷗閑不起,只應知我已忘機。

 
《春日過田明府遇焦山人》 蘇廣文著
1
陶公歸隱白雲溪,買得春泉溉藥畦。夜靜林間風虎嘯,
月明竹上露禽棲。陳倉邑吏驚烽火,太白山人訝鼓鼙。
 
2
相見只言秦漢事,武陵溪裏草萋萋。

 
《題升山》 任生著
1
城外升山寺,城中望宛然。及登無半日,欲到已經年。

 
《投曹文姬詩》 任生著
1
玉皇前殿掌書仙,一染塵心下九天。
 
2
莫怪濃香熏骨膩,雲衣曾惹禦爐煙。

 
《絕句》 吳公著
1
去國投茲土,編茅隱舊蹤。年年秋水上,獨對數株松。

 
《獻盧常侍》 曹生著
1
拜玉亭前閑送客,此時孤恨感離鄉。
 
2
尋思往歲絕纓事,肯向朱門泣夜長。

 
《賦新月》 繆氏子著
1
初月如弓未上弦,分明掛在碧霄邊。
 
2
時人莫道蛾眉小,三五團圓照滿天。
 

《悼妓詩》 京兆韋氏子著
1
惆悵金泥簇蝶裙,春來猶見伴行雲。
 
2
不教佈施剛留得,渾似初逢李少君。

http://ctext.org/quantangshi/783/zh

※※※

2b6b88341416f2235e0f6a7067006b68.jpg

spo0001b_140217090503.jpg

spo0003b_140804123503.jpg  

Img404051645.jpg

16305476_790669.jpg

/ 網路的ˊ圖

錦織圭抱憾美網決賽 對張德培感抱歉

中廣新聞網 – 2014年9月9日 上午10:38.

美國網球公開賽的男單決賽,「日本驚奇」錦織圭,在決賽當中,還是不敵克羅埃西亞的西里奇,直落三敗下陣來。錦織圭在賽後,向張德培道歉,承諾下次會做得更好。

這次是西里奇職業生涯,第一次奪得大滿貫賽冠軍,也是第一位奪得大滿貫賽男單冠軍的克羅埃西亞選手。球評認為,這場比賽,西里奇的整體表現,確實比錦織圭好,全場有十七次發球得分。反觀錦織圭,則是沒有發揮出上一場打敗喬科維奇的水準,失誤較多。

錦織圭在賽後,向教練「張德培」抱歉,希望未來能夠做得更好。然而,就算錦織圭這次沒能奪冠,但他也已經創造歷史,成為第一位晉級大滿貫決賽的日本男子選手,與亞洲男子選手。

※※※

 9bcb62b8-0d5f-489b-9022-60bc930a6354.jpg 13-10430-27032043.jpg

984be1c32a14105bdee63c.jpg

7867e51dgw1dzxmqr5zysj.jpg

8104761311100336.jpg

44754521314604962.jpg

19300000819962132267008062210.jpg

Gucn_2010082998382091558Pic3.jpg

u=297357845,905933901&fm=23&gp=0.jpg 

wKgB3FCZoUCAFVgCABiDs9Kc3PU03.jpg

花岩台~1.JPG  

/ 網路的ˊ圖

※※※

130549978.jpg

13.jpg

1161821_102220488167_2.jpg

 21111985971.jpg

20111010105809_50528.jpg

2012050710155315.jpg

20101108155042001.jpg

20101108155043002.jpg

20120507101607302.jpg

20130626124416315.jpg

2422802.jpg

 

u=1157980674,1361021030&fm=23&gp=0.jpg  

/ 網路的ˊ圖

※※※

 2014年9月9日星期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7101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