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01217042809266_5997

20100308110729477

5939473bt7ac37bb7e296&690

 唐三彩  

10001214_612808

1c67cebed373ef2dc851a483e65_p9_mk9_sl715X0

 07_0002_003

15 (3)

50ce146690dc5b64728da50d 

030723_9058

18548484

19178431_1

北京四合院的檐廊  1d83dc3ebce21abed94cae23113e9695

 60bfbb93g749a19c8f453&690&690

5410_1

6095bc73t985a21ae5e9d&690

105834_ddkmmluc_a8b785b5fc5ab3b774a36ad3131996a1

thCA6YH34X

陶罐燈 網路的ˊ圖   

48c39865hb73124961615&690

/ 網路的ˊ圖


深夜10點後,兒童不該在外逗留,這違反了兒童福利法,

警察的車子,紅綠燈閃爍的在這附近臨檢,

寒風吹著,一群制服硬邦邦的拿著對講機說:7或6,6或7,9,

像每條街當天都可用數字來約束,

兒童說屋外有警察,爸爸恐嚇兒子怕警察,

你說兩人最同心的不如兩人合為一起,

這家老闆沒跟警察合作過喔,

是不是偷渡客或搶盜,

他羊癲瘋或阿茲海默症發作了啦,中年人都聽些靡俗得歌?

那小巷也不說要給她一些事業的榮譽的幽默?!

愛情在一群制服硬邦邦的拿著對講機說:7或6,6或7,9。

 

到了早上9點,

伯母的國小3年級兒子去便利商店買東西吃,回來對伯母說:媽~妳看看現在時間幾點?妳小時後的數學是不是比我還差?

伯母的老公也去便利商店買食物,買鮪魚跟鮭魚的手捲御飯糰,回爸爸的小吃店看第四台的"狄仁傑"之類的重播電影,演范冰冰或宮廷劇;

伯母去附近早餐店買黑胡椒炒麵,她不知道鄰居的話題跟青醬義大利麵跟雙層牛肉漢堡跟黑胡椒炒麵,有甚麼差別?

伯父吃完跑到腳底按摩店的門口抽菸,伯母看小吃店的日曆寫著:今天日沖 雞46歲,她炒麵裡面有附贈被切過成條狀的肉鬆蛋吐司+雞米花+一口餃;

伯母心想:不要光說羊48歲,猴47歲,雞46歲,有什麼問題?伯母小時後數學要是都考零分,那伯母10年前的女生的臉的樣子有10幾個以上的女生都繞著伯父打轉嗎?

 

約今天中午12點~1點,

也不知道伯父今天想上黑色的汽車還是白色的汽車?最近父子聊的都是黃花的話題,不是很白,

第3桌是約7人含小孩的家族,坐不下,分一對夫妻和小孩到第2桌坐,第3和第2桌都是同個家族?

第3桌桌上拿著這小吃店賣的今天的所有涼拌小菜各一樣,有涼拌小黃瓜,涼拌大頭菜,素雞,豆乾絲,今天沒有涼拌海帶賣?;

第11桌來約4人的約30~40歲的女生的聚餐,之後有幾個人加入,或幾個人加點,這小吃店的菜單的數字就不準,聊說那會不會很油?讓誰喜歡聚餐?教會怎樣?;

之後來的第1桌和和第6桌和第7桌都是兩人為一組的約30~40歲的夫妻左右;

小吃店隔壁的房東太太有拿淡藍+淡粉紅+白色的瓷盤子要這小吃店的伯父或伯父的爸爸炒素的蛋炒飯,炒完再伯父叫伯母端到隔壁的房東太太哪裡去;

伯母心想:又不是說沒有鳥就沒問題,又不是說鳥沒有馬就沒有問題,又不是說羊跟猴子沒有鳥就沒問題,而且這小吃店今早還有叫生牛絞肉,且豬肉也有問題;

有個約20~30歲得穿黑外套的男生在店門口等外帶的邊看手機,不知道是不是把一位認識的一個也穿黑系列的20~30歲的男生叫到這小吃店的第5桌吃?;

第7桌說小吃店還有椅子嗎?伯父跟隔壁或隔壁的房東太太借椅子到小吃店給第7桌的客人坐;

第3桌有很多是幼稚園跟國小生,所以擠很多人還位置坐的下,一個小孩就佔一個椅子,餐廳店內的椅子和塑膠小碗就今天不夠,

可能今天客人都是隔壁房東太太認識的;

玻璃小菜櫃裡的雪裡紅跟小魚乾辣椒豆乾,苦瓜也沒了,伯母就進廚房洗碗跟補小菜,

涼拌菜也沒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小吃店得店內的動線有問題?第2桌擋在冰箱前的就要一直開冰箱得拿小菜的伯母一直對店內的客人說:不好意思,借開一下冰箱,第2桌客人就讓伯母開冰箱;

也不知道是不是伯父或伯父的爸爸有愛上鳥類?店裡的第3桌或第11桌說有誰好憔悴?

伯母因為家裡的廁所的採光不足?所以一直說黑木耳的酸辣湯還沒處理?店裡的伯父收了另一包免費真空包的小包裝的米?又不管家裡的採光不足??

因為家具沒處理好,誰老闆一直追不到鳥類,讓小吃店的員工趕來趕去得也很困擾?

 

到了下午2點打烊時,上一個小時的客人都跟今天的第2桌和第3桌差不多;

伯父今早有說要離開小吃店一下得出去談事情,不知道是不是要談機車的貸款還沒付清的事情,

今天中午的伯父換上運動鞋配螢光劑的鞋帶在工作,把國中1年級女兒也叫下樓,

國中1年級女兒被爸爸喊工作速度要快一點,女兒就對伯母說:媽~我真不懂這麼忙,妳還那麼悠哉的收碗盤,

伯母就問女兒:被爸爸罵工作的事情,妳一被罵就趕,妳很緊張嗎?這時女兒穿著藍色衣服配綠色短褲配粉紅色的拖鞋,

今天中午,隔壁房東太太有送一顆肉粽給伯父,下午2點打烊時的伯父去附近的小吃店買煮熟的肉粽給國中女兒的兄弟姐妹當午餐,

伯母的3個小孩剛剛才在房間聊:那水晶寶寶一顆2塊賣你,一包10圓買的,破到水會膨脹,弟弟覺得好玩就出2塊錢跟姊姊買附近賣的水晶寶寶;

伯父也想像伯父的爸爸這樣,把今天的營收交給外面的團體去管?外面團體也沒有罵伯父得讓伯父一直都賺得很多錢?這樣伯父就一直是沒有人競爭了?;

送包裝米給這餐廳的是幫這餐廳免費收塑膠空瓶的70歲老婆婆,問一下伯母說:你小吃店的苦瓜有沒有辣?那辣椒配色用的,不會很辣?伯父也怕苦瓜辣?

 

到了下午2點~5點,關店門的午休時間,

伯母去附近買一杯泡沫紅茶回來,她看一下月曆在這個月的15號也有個姓陳要水餃?誰接的單子?

那等於是12號和13號和15號都是姓陳的?是同一人嗎?有比14號姓李的先訂這小吃店的冷凍水餃嗎?姓陳得不是一口氣訂?是有天40顆?有天60顆?有天100顆?這樣後訂也可以訂最多又訂最廣多天?又前後日子都是他這姓陳訂的?假如這樣話題對姓林的會公平嗎?;前幾天有第11桌的中年人跟晚輩的類似女婿的妹妹聊:誰說我要跟那姓劉的聊到訂金的?我還沒有答應他到處送金飾去聊?

伯母心想:可能姓劉得很熱,剛好要火燒黑木耳,就有昆蟲借別人的詩句去借屍還魂吧,那詩句也很神聖,姓劉的也不知道那昆蟲重覆印字要給姓劉的做權柄是怎樣?!

今天下午,伯母的國小4年級女兒去附近買樂高積木回來,是臉是黃色的而身體是紅的,伯母問:這是電影角色的?片名叫:復仇者聯盟?還是剛鐵人?;

伯父再看小說得對伯母說:好不容易可以休息,妳跟孩子不要吵到我看小說,伯父就繼續看著電腦的免費劇情小說看;

伯母心想:要是晚上都是免費小說的話題,這客廳當然是給男主人去管,女主人有必要跟女兒在客廳玩樂高積木?要是想偷渡那昆蟲得須要用玩耍來偷渡嗎?

因為伯父家個性很冷漠,須要做點公益的才會照顧到客人的幼稚園或國小的孩子吧。

 

下午5點,開店時,

第1桌有點像是有山的顏色的膚色的男生,嘴巴有點歪掉,額頭有皺紋,同桌的女生就像在晚上不太愛說話的樣子;

我心想:下午的斜陽,破洞的葉子,池塘裡的昆蟲的透明翅膀,也沒有他的臉的端正來的重要;

就算伯父的爸爸說感冒了,或寵物感冒的鼻子濕濕的流很稀得鼻水,或伯父把紅抹布給女兒叫女兒給媽媽說幫誰擦桌子,也沒有他的臉的端正來的重要。

 

到了晚上7點半~8點,

第11桌也是家族吃東西,好像聊說姓廖的媽媽早就不再了吧,那很難活,

第2桌是吃剩的空碗盤,

第6桌是1男+2女像辦公族跟店長或醫生這樣在禱告,

伯母的國小3年級兒子在房間玩免費電動得說要採集東西的要完成,不在乎之後這電動的關掉就什麼都沒有;

第6桌女生穿著黑色的毛衣跟染髮,說這小吃店的醬油在哪?

伯母心想:風那麼強是為什麼?小鳥那麼怕冷,一有問題就冷的發抖和咳嗽,你要她心裡的那會動搖的李子白花要做什麼?

當天空有著濃濃的藍光與綠光時,你要她的心做什麼?你說你的心事黑黑紅紅的心房,不要提他的太遠的菸霧。

 

到了晚上8點打烊時,

第6桌的是給辦公室的環境來小吃店用餐,也就那個工作環境的固定班底的人際香水不是要談這小吃店的重點?;

伯父叫伯母收客人吃完的碗盤,伯父就跟爸爸拿錢說要去附近買便當給小孩吃,

伯父的爸爸看著電視的"爸爸去哪兒"剛好在拍台北的夜市,伯父說這次到台北錄影的夜景真漂亮,

伯父的爸爸對伯父說:你出去不用買飯,家裡還有飯,

伯母心想:今天客人有說家裡有田有米有粥得讓伯父的爸爸去顧店裡的飯鍋的米嗎?

她今天中午盛完飯,伯父的爸爸再檢查飯鍋得找伯父下樓說:她吃完了,沒洗飯鍋,你去把飯鍋洗出來,

伯父就上樓對伯母說:妳吃完怎沒洗?伯母就回答:剩不到半碗飯,而且飯鍋還有剩幾口飯,

就算這小吃店附近有牛或田,也還是有今晚的問題?

※※※


漢代之後 -> 隋唐 -> 通典 -> 州郡十

《州郡十》
1
州郡十: 古兗州今置郡府十 縣七十一
 
2
州郡十: 靈昌滑七縣白馬 酸棗 胙城 靈昌 韋城 衛南 匡城   濮陽濮五縣鄄城 雷澤 臨濮 范 濮陽   濟陽濟五縣盧 平陰 陽穀 東阿 長清   魏郡魏十縣貴鄉 元城 館陶 臨黃 莘 魏 頓丘 昌樂 朝城 冠氏   博平博六縣聊城 博平 高唐 清平 堂邑 武水   東平鄆五縣須昌 鉅野 壽張 鄆城 宿城   平原德七縣安德 安陵 平原 蓨 平昌 將陵 長河   樂安棣五縣厭次 Ⓠ河 陽信 渤海 蒲臺   景城滄十二縣清池 長蘆 樂陵 鹽山 景城 弓高 饒安 南皮 東光 臨津 魯城 無棣   清河貝九縣清河 清陽 武城 漳南 臨清 經城 夏津 宗城 歷亭
 
3
州郡十: 古青州今置郡府七 縣三十二   北海青七縣益都 北海 臨淄 壽光 千乘 博昌 臨朐   濟南齊八縣歷城 臨濟 章丘 豐齊 禹城 臨邑 全節 亭山   淄川淄五縣淄川 長山 鄒平 高苑 濟陽   高密密四縣諸城 莒 高密 安丘   東萊萊四縣掖 膠水 即墨 昌陽   東牟登四縣蓬萊 文登 黃 牟平   安東府
 
4
州郡十: 古徐州今置郡府五 縣三十三   彭城徐七縣彭城 沛 蘄 滕 蕭 豐 符離   臨淮泗六縣臨淮 宿遷 下邳 漣水 虹 徐城   魯郡兗十一縣瑕丘 金鄉 任城 鄒 曲阜 泗水 乾封 方與 中都 龔丘 萊蕪   東海海四縣朐山 東海 沭陽 懷仁   瑯琊沂五縣臨沂 沂水 承 費 新太
 
《古兗州》 
1
古兗州: 禹貢曰:「濟河惟兗州,東南據濟水,西北距河也。濟水及河,並具注序目篇。九河既道,河水分為九,各從其道也。九河已具注序目。雷夏既澤,雍沮會同。雷夏,澤名,在今濮陽郡雷澤縣。言此澤還復其故,而雍沮二水同會其中也。沮音千余反。厥土黑墳,色黑而墳起也。其草繇,其木條。繇,悅茂也。條,條暢也。繇音遙。浮于濟漯,達于河。」浮,以舟渡也。濟水已具注序目篇。漯水在漢水之東郡東武陽縣,今魏郡莘縣有東武陽城,無此水矣。因水入水曰達。漯音他合反。舜置十二牧,兗其一也。周禮職方曰:「河東曰兗州。其山岱,泰山,今魯郡界。藪曰大野,一名鉅野澤,在今東平郡鉅野縣。川曰河、泲,惊曰盧、濰。盧水在濟陽郡盧縣。濰水在今高密郡莒縣。與禹貢不同。濰音維。其利蒲、魚。人二男三女。畜宜六擾,六擾,六畜。穀宜四種。」黍、稷、稻、麥。蓋以兗水為名。又兗之為言端也,信也。端言陽精端端,故其氣纖殺也。其在天文,營室、東壁則衛之分野,漢之東郡及魏郡之黎陽,皆其分野。今靈昌、濮陽之西北境,濟陽之西北境,博平之西南境,皆是。兼得魏、宋、齊、趙之交。漢之酸棗縣,今靈昌之西境,宜屬魏。漢之東平及東郡之須昌、壽張,今東平及濮陽之東南境,皆宜屬宋。漢之泰山,渤海之高樂、高城、重合、陽信,平原,今濟陽之東南境,平原、樂安、景城之南境,博平之東境,皆宜屬齊。漢之信都、清河、渤海郡,南至浮水,今清河,博平之北境,景城之北境,皆宜屬趙。秦平天下,置郡,此為東郡,今靈昌、濮陽、濟陽、魏郡、博平皆是。碭郡之東北境,今東平郡。齊郡之北境,今平原、樂安郡。鉅鹿、上谷二郡之東境。今清河、景城郡是。漢武置十三州,此為兗州。領郡國八。後漢並因前代。理昌邑,今魯郡金鄉縣也。魏晉亦置兗州,領郡國八,理廩丘,今濮陽郡雷澤縣。永嘉之後,陷於石勒。宋武平河南,又得其地,置兗州。領郡六,初理滑臺,後理瑕丘。滑臺,今靈昌郡。瑕丘,今魯郡縣。自二漢以後立兗州,非悉是古州疆域,所領郡國,東境兼入青州之地,西境則入荊河州之地。宋末,其地入後魏,自後分割不可詳焉。大唐分置十五部,此為河南道。靈昌、濮陽、濟陽、東平等郡皆是也。河北道,清河、魏郡、博平、平原、樂安、景城等郡是也。
 
2
古兗州: 靈昌郡東至濮陽郡二百二十里。南至陳留郡二百二十里。西至汲郡一百一十里。北至汲郡一百六十里。東南到濟陰郡二百五十里。西南到滎陽郡二百八十里。西北到汲郡一百三十里。東北到鄴郡二百十里。去西京一千三百六十里,去東京五百二十六里。戶六萬八千三百八十,口三十九萬七千六百七十。
 
3
古兗州: 滑州今理白馬縣。其地得豕韋氏之國。豕韋氏,彭姓之國,祝融之後陸終第三子。白翦封於彭。春秋時屬衛,戰國亦屬衛,其西境屬魏。秦、二漢置東郡。晉為陳留、濮陽二國。宋武平河南,置兗州,以為邊鎮。領郡六,理於此。自晉末武帝作相,平慕容超之後,盡得河南之北境,鎮守在此。後屬後魏,亦為東郡。其城古滑臺城,甚固。宋文帝遣將王玄謨攻圍之二百餘日,不拔。隋初置杞州,後為滑州,又改為兗州,尋廢兗州,置東郡。大唐復為滑州,或為靈昌郡。領縣七:
 
4
古兗州: 白馬漢舊縣也。春秋時,衛國曹邑。左傳云:「狄滅衛,立戴公,以廬於曹。」即此。至文公,遷於楚丘,又遷於帝丘。有瓠子隄。黎陽津,一名白馬津,酈生云「守白馬之津」是也。
 
5
古兗州: 酸棗秦拔魏,置縣。漢因之,以其地多酸棗,因以為名。縣東北有延津,袁紹渡處,津南立壁以拒曹公。紹將淳于瓊宿烏巢,在縣東,為曹公所襲破之於此。
 
6
古兗州: 胙城漢南燕縣,古南燕國,姞姓,後曰東燕。左傳曰「蔣、胙、邢、茅」,注云:「東燕西南有胙亭。」姞,其訖反。胙音祚。
 
7
古兗州: 靈昌漢南燕縣。
 
8
古兗州: 韋城古豕韋國。
 
9
古兗州: 衛南衛文公自曹邑遷楚丘,即此城。
 
10
古兗州: 匡城漢長垣縣,古匡邑,故城在今縣南。匡人圍孔子,即此。春秋「會於匡」,即此是也。又有漢長羅縣故城,在今縣東北。古蒲邑在北界,子路為之宰。
 
11
古兗州: 濮陽郡東至東平郡一百八十里。南至濟陰郡一百七十里。西至靈昌郡二百二十里。北至魏郡一百六十里。東南到魯郡三百六十里。西南到陳留郡三百十里。西北到鄴郡三百三十里。東北到濟陽郡二百四十里。去西京一千五百八十里,去東京七百三十五里。戶五萬七千五百,口三十九萬二千六百二十。
 
12
古兗州: 濮州今理鄄城縣。鄄音絹。顓頊及昆吾氏之墟也,故謂之帝丘。今濮陽縣也。昆吾氏當夏后氏之代。春秋及戰國初為衛國之都。春秋經曰:「衛遷於帝丘。」後為宋所侵,盡亡其邑,獨有濮陽。秦滅濮陽,置東郡。二漢屬東郡、濟陰二郡地。晉分置濟陰郡、濮陽國,兼置兗州。領郡國八,理於此。後魏為濮陽郡,後周因之。隋文帝初郡廢,後置濮州;煬帝初州廢,以其地分入東郡、東平、濟北三郡。大唐復置濮州,或為濮陽郡。領縣五:
 
13
古兗州: 鄄城漢舊縣也。魏陳王植初封鄄城侯於此地。
 
14
古兗州: 雷澤漢成陽縣。郭緣生述征記曰:「堯冢在縣東南。」有雷夏澤。又漢廩丘縣故城在今縣北。亦古郕伯國也。
 
15
古兗州: 臨濮有清丘,左傳「宋人、晉人盟於清丘」是也。
 
16
古兗州: 范漢舊縣。春秋時,晉大夫士會之邑。
 
17
古兗州: 濮陽漢舊縣。即昆吾之墟,亦曰帝丘。衛自楚丘遷於此城。詩云:「爰有寒泉,在浚之下。」寒泉在縣東南,浚城在。漢武帝塞河瓠子口,沈白馬玉璧,將軍以下皆負薪,在今縣西。
 
18
古兗州: 濟陽郡東至魯郡三百八十里。南至東平郡一百二十里。西至博平郡五十里。北至博平郡七十里。東南到魯郡三百里。西南到濮陽郡二百四十里。西北到博平郡五十四里。東北到濟南郡二百六十里。去西京一千八百二十里,去東京九百八十里。戶三萬八千五百十,口二十一萬六千九百七十。
 
19
古兗州: 濟州今理盧縣。戰國初,齊、衛之境。秦屬東郡。漢末,屬東郡、泰山二郡地。後漢屬東郡及濟北國。晉為濟北國。宋為濟北郡。後魏因之。隋初置濟州,煬帝初復為濟北郡。大唐武德四年,平王充,改為濟州,或為濟陽郡。今郡理即古碻磝城。沈約宋書作「敲囂」字。碻磝津有城,故以為名。郭緣生述征記云即漢茌平縣也。水經注云:「宋元嘉七年,到彥之北征,拔之,後失。至二十七年,以王玄謨為寧朔將軍,前先鋒入河,平碻磝,守之。」後魏書,泰常八年,於此立濟州中城。其外城,後魏正光中刺史刁宣所築。後周武帝築第二城,即碻磝故城也。碻,苦高反。磝,古老反,又磝音敖。茌音助淄反。領縣五:
 
20
古兗州: 盧漢舊縣。有長城,東至海。史記蘇代說燕王曰:「齊有長城、巨防。」巨防即防門也。漢臨邑縣故城在今縣東,即馬防城也。有盧水。
 
21
古兗州: 平陰漢肥城縣故城在今縣東南。左傳齊晉戰鞍城,亦在縣東。故長城首起縣北。又有巫山,一名孝堂山,即郭巨葬母之所。
 
22
古兗州: 陽穀漢須昌縣地。
 
23
古兗州: 東阿春秋時,齊之柯邑。漢舊縣也。又有漢穀城縣故城在東。有魚山,一名吾山。漢武瓠子歌曰「吾山平,鉅野溢」,謂此山。有穀城山,張良葬黃石之地。
 
24
古兗州: 長清漢盧縣地。春秋時,齊石窌邑。窌音力又反。
 
25
古兗州: 魏郡東至博平郡武水縣一百三十里。南至濮陽郡一百六十里。西至鄴郡二百十里。北至清河郡二百十里。東南到濮陽郡一百五十里。西南到鄴郡內黃縣界九十里。西北到廣平郡平恩縣界九十里。東北到去西京一千五百六十里,去東京七百五十里。戶十四萬九千七百二十,口六十萬八千五百。
 
26
古兗州: 魏州今理貴鄉、元城二縣。夏觀扈之國。春秋晉地。戰國時屬衛、魏。秦屬東郡。二漢屬魏、東二郡地。二漢、魏、晉之魏郡,皆今鄴郡地。魏分置陽平郡,晉因之。宋文帝置東陽平郡,後魏因之。後周置魏州。隋改為武陽郡。大唐武德四年,討平竇建德,改置魏州。龍朔二年,改為冀州,改冀州為魏州。仍置大都督府。其魏、貝、博、棣、滄、德六州並隸焉。尋復舊,開元二十八年九月,刺史盧暉移通濟渠,自石灰窠引流至州城西,都注魏橋,夾州製樓百餘間,以貯江淮之貨。或為魏郡。領縣十:
 
27
古兗州: 貴鄉漢元城縣地。有屯氏河。大河故瀆,俗曰王莽河。
 
28
古兗州: 元城漢舊縣。有沙麓山。又有馬陵,即孫臏斫樹殺龐涓之處。麓音鹿。臏,毗忍反。
 
29
古兗州: 館陶漢舊縣。
 
30
古兗州: 臨黃漢觀縣地。有新臺,衛宣公作新臺於河上是也。
 
31
古兗州: 莘漢東武陽故城在今縣南。又有陽平縣,隋新置莘州也。
 
32
古兗州: 魏漢舊縣。有白溝水,煬帝引通濟渠,亦名御河。
 
33
古兗州: 頓丘漢舊縣,在今縣北陰安城是也。鮒鰅山,顓頊葬其陽,九嬪葬其陰,今名廣陽山。有秋山,帝嚳葬處。鮒音附,鰅音顒。
 
34
古兗州: 昌樂漢舊縣。
 
35
古兗州: 朝城
 
36
古兗州: 冠氏
 
37
古兗州: 博平郡東至濟南郡二百九十里。南至濟陽郡七十里。西至魏郡冠氏縣八十里。北至清河郡一百三十里。東南到濟陽郡五十里。西南到魏郡冠氏縣八十六里。西北到清河郡一百三十里。東北到平原郡及縣界三百六十里。去西京一千七百七十里,去東京九百三十里。戶五萬一千二百二,口四十七萬六百五十。
 
38
古兗州: 博州今理聊城縣。春秋時齊之西界聊攝地也。戰國時為衛、齊、趙三國之交。秦屬東郡。漢為東郡、平原、清河三郡境。後漢屬東郡、平原二郡地。晉屬平原國。宋分置魏郡。後魏因之,其後置南冀州。隋初廢,後置博州;煬帝初州廢,以其地屬武陽郡。大唐復置博州,或為博平郡。領縣六:
 
39
古兗州: 聊城漢舊縣。有臺城。又有漢茌平縣故城,在今縣東。
 
40
古兗州: 博平齊之博陵邑也。有攝城。漢博平縣故城在今縣東界也。
 
41
古兗州: 高唐漢舊縣。有烏犢河。
 
42
古兗州: 清平漢清陽縣,隋置今縣。
 
43
古兗州: 堂邑漢舊縣。
 
44
古兗州: 武水漢陽平縣地。隋改今縣。
 
45
古兗州: 東平郡東至魯郡二百里。南至濟陰郡三百五十里。西至濮陽郡一百八十里。北至濟陽郡一百二十里。東南到魯郡一百九十里。西南到濟陰郡四百里。西北到濟陽郡東阿縣四十里。東北到濟陽郡平陰縣界五十里。去西京一千七百六十里,去東京九百十里。戶四萬二千七百五,口二十六萬七千三百十。
 
46
古兗州: 鄆州今理須昌縣。春秋時為魯之附庸須句國也。左傳云「伐邾取須句」是也。戰國時屬宋。秦屬碭郡。漢屬東郡、東平國地,後為東平國。晉、宋、後魏並因之。後周宣帝置魯州,尋廢。隋文帝置鄆州,煬帝初為東平郡。州理古須句縣。大唐為鄆州,或為東平郡。領縣五:
 
47
古兗州: 須昌古須昌國。有梁山。漢無鹽縣故城在今縣東。又有漢東平國故城,並在今縣東。有郈鄉亭,左傳云「季、郈之雞鬥」,即此。
 
48
古兗州: 鉅野有大野澤,一名鉅野澤,爾雅十藪,魯有大野。春秋云西狩獲麟,亦在此地。
 
49
古兗州: 壽張漢壽良縣,光武叔父名良,故改之。有梁山,漢梁王武北獵梁山,有牛足出背上。
 
50
古兗州: 鄆城左傳云:「晉人執季文子於苕丘,還待於鄆。」注云:「鄆城也。」
 
51
古兗州: 宿城
 
52
古兗州: 平原郡東至樂安郡二百四十里。南至博平郡二百六十里。西至信都郡二百十里。北至景城郡二百三十里。東南到濟南郡二百三十里。西南到清河郡二百六十里。西北到信都郡三百三十里。東北到景城郡二百三十里。去西京一千九百八十二里,去東京一千一百三十八里。戶七萬八千二百七十,口六十萬七千五百三十。
 
53
古兗州: 德州今理安德縣。春秋及戰國皆屬齊。秦置齊郡。漢高帝分置平原郡,後漢因之。晉為平原國。宋為平原郡。後魏、後周並為平原郡。隋初廢,後置德州;煬帝初復為平原郡。大唐武德四年,平竇建德,復置德州,其後或為平原郡。領縣七:
 
54
古兗州: 安德漢舊縣。又有漢鬲縣故城在西北。又有漢重平縣故城,亦在西北。古馬頰、覆带二河在此。
 
55
古兗州: 安陵漢脩縣地。
 
56
古兗州: 平原漢舊縣。又有漢鄃縣故城,在今縣西南。
 
57
古兗州: 蓨漢條縣,周亞夫封為條侯。又有漢觀津縣故城,在今縣東北。蓨音條。
 
58
古兗州: 平昌漢舊縣。
 
59
古兗州: 將陵漢安德縣地。
 
60
古兗州: 長河舊云廣川縣。
 
61
古兗州: 樂安郡東至海二百二十里。南至淄川郡二百十里。西至平原郡二百四十里。北至景城郡二百五十里。東南到北海郡三百十里。西南到濟南郡二百四十里。西北到景城郡二百三十里。東北到海百九十里。去西京二千二百十里,去東京一千三百七十里。戶三萬九千一百五十,口二十三萬八千一百五十。
 
62
古兗州: 棣州今理厭次縣。春秋、戰國屬齊。秦為齊郡之地。漢屬平原、渤海、千乘三郡地。後漢為平原郡、樂安國地。晉為樂安、樂陵二國地。宋為樂陵郡。後魏又為樂陵、樂安二郡地。隋屬渤海郡。大唐武德四年,又分置棣州,或為樂安郡。領縣五:
 
63
古兗州: 厭次漢舊縣,又為富平縣。
 
64
古兗州: Ⓠ河漢朸縣。朸音力。Ⓠ音商。
 
65
古兗州: 陽信漢舊縣。
 
66
古兗州: 渤海
 
67
古兗州: 蒲臺漢溼沃縣。
 
68
古兗州: 景城郡東至海一百八十里。南至平原郡二百三十里。西至河間郡一百二十里。北至范陽郡五百七十里。東南到樂安郡二百三十里。西南到信都郡三百五十里。西北到文安郡二百六十里。東北到北平郡五百里。去西京二千三百十里,去東京一千三百八十里。戶十一萬八千六百七十八,口七十萬二千三百。
 
69
古兗州: 滄州今理清池縣。春秋、戰國時為齊、趙二國之境。秦鉅鹿、上谷二郡地。漢高帝置渤海郡,後漢因之,晉亦然。宋文帝置樂陵郡,孝武分置渤海郡。後魏因之,太武帝初,改渤海郡為滄水郡,孝文帝時復舊;至孝明帝,分瀛、冀二州,置滄州及浮陽、樂陵、安德三郡。隋初郡廢,後以其地置棣州;煬帝改為滄州,尋為渤海郡。大唐為滄州,或為景城郡。領縣十二:
 
70
古兗州: 清池漢浮陽縣地。在浮水之陽。
 
71
古兗州: 長蘆漢參戶縣地。
 
72
古兗州: 樂陵漢舊縣,故城在今縣東。又曰重合縣。古鉤盤河在縣東南。
 
73
古兗州: 鹽山春秋時齊無棣邑。漢高城縣故城在南。
 
74
古兗州: 景城漢舊縣。
 
75
古兗州: 弓高漢舊縣。
 
76
古兗州: 饒安漢千童縣。古鬲津河在此。
 
77
古兗州: 南皮漢舊縣。章武有北皮亭,此故曰南皮。
 
78
古兗州: 東光漢舊縣。古胡蘇河在此。
 
79
古兗州: 臨津
 
80
古兗州: 魯城漢章武縣。
 
81
古兗州: 無棣古齊境北至無棣,在此。漢陽信縣地。隋文帝置縣,取縣南無棣溝為名。永徽元年,薛大鼎為刺史,其溝隋末填廢,鼎奏開之,外引魚鹽於海。百姓歌曰:「新河得通舟楫利,直達滄海魚鹽至,昔日徒行今騁駟,美哉薛公德滂被。」周禮曰「川曰河」,謂此縣界。
 
82
古兗州: 清河郡東至博平郡一百三十里。南至魏郡二百十里。西至鉅鹿郡二百四十里。北至信都郡一百三十里。東南到博平郡一百三十里。西南到廣平郡曲周縣一百三十里。西北到信都郡九十里。東北到平原郡二百六十里。去西京一千八百十里,去東京九百九十里。戶十一萬六千一百三十,口八十三萬二千五百。
 
83
古兗州: 貝州今理清河縣。兗、冀二州之域。河自大岯山北過絳水,至於大陸。按檢地志云:「枯絳渠在經城縣界,北入信都郡界。」又按:經城縣在郡理西北五十四里,今郡理乃在絳水之東,古兗州之域。其在絳水之西諸縣,是古冀州之域,即此地界也。春秋時屬齊,其後屬晉。七國時屬趙。秦為鉅鹿郡,漢分置清河郡。後漢為清河國,晉因之。後魏、北齊並為清河郡。後周因之,兼置貝州。隋初郡廢,煬帝初,復置清河郡而廢州。大唐為貝州,或為清河郡。領縣九:
 
84
古兗州: 清河漢舊縣。後漢桓帝改為甘陵縣,故城在今縣西北。
 
85
古兗州: 清陽漢曰貝丘。漢應劭曰:「齊侯田於貝丘,即此。」梁劉昭又云:「在北海郡博昌縣。」而未知孰是。亦漢清陽縣。
 
86
古兗州: 武城漢曰東武城縣。七國時,趙封平原君勝於此。蓋定襄有武城,同屬趙,故此加東界也。
 
87
古兗州: 漳南漢東陽縣。有後魏故索盧城。
 
88
古兗州: 臨清漢清泉縣。
 
89
古兗州: 經城漢經縣也。有枯絳渠,北入信都郡南宮縣界。
 
90
古兗州: 夏津
 
91
古兗州: 宗城漢廣宗縣也。漢界橋在今縣東,袁紹破公孫瓚在此地也。
 
92
古兗州: 歷亭漢東陽縣。
 
《風俗》 
1
風俗: 兗州舊疆界於河濟,地非險固,風雜數國。衛、魏、宋、齊、趙五國之地。秦漢以降,政理混同,人掅朴厚,俗有儒學。及西晉之末,為戰爭之地,三百年間,傷夷偏甚。自宇內平一,又如近古之風焉。
 
《古青州》
1
古青州: 禹貢曰:「海岱惟青州,孔安國以為東北據海,西南距岱。此則青州之界,東跨海矣。其界蓋從岱山東歷密州,東北經海曲萊州,越海分遼東樂浪三韓之地,西抵遼水也。嵎夷既略,濰、淄其道。嵎夷,地名,即暘谷所在也。略,言用功少也。濰、淄,二水名,皆復古道。濰水出今高密郡莒縣濰山。淄水,今淄川縣。厥土白墳,海瀕廣瀉。瀕,水涯也。瀉,鹵鹹之地。瀕音頻,又音賓。瀉音昔。萊夷作牧。萊山之夷地,宜畜牧。今東萊郡。浮于汶,達于濟。」汶水出今魯郡萊蕪縣界,言渡水西達於濟。舜分青州為營州,皆置牧。鄭玄云:「舜以青州越海分置營州。」其遼東之地安東府,宜禹貢青州之域也。周以徐州合青州,其土益大。周之青州兼有徐、兗二州之分。周禮職方曰:「正東曰青州,其山曰沂,藪曰孟豬,沂山,在今瑯琊郡沂水縣,即沂水所出也。孟豬,澤名,今睢陽郡宋城縣,即明豬屬。禹貢荊河州與職方山藪不同也。川曰淮、泗,浸曰沂、沭。沭水出東海郡沭陽縣。沭音述。其利蒲、魚。人二男二女。畜宜雞狗,穀宜稻麥。」蓋以土居少陽,其色為青,故曰青州。在天官,虛、危則齊之分野。漢之淄川、東萊、瑯琊、高密、膠東、濟南,皆其分也。秦平天下,置郡,此為齊郡,今北海、濟南、淄川、東萊、東牟等郡地是。瑯琊之東境,今高密郡地也。遼東。今安東府。秦亂,項羽宰割天下,以其地為國,曰膠東、以田巿為王,理即墨,今東萊郡縣。齊、以田都為王,理臨淄,今北海郡縣地也。濟北。以田安為王,理博陽。謂之三齊。漢武置十三州,此亦為青州,領郡國有六。後漢因之。領郡國五,理臨淄,今北海郡縣是也。魏晉亦因之。領郡國六。晉又置平州,領郡國五,理昌黎,今安東府也。懷帝末,沒於石勒、慕容皝。及慕容恪滅冉閔,剋青州。至苻氏平燕,復有其地。及苻氏敗後,刺史苻朗以州降晉,晉以為幽州。以辟閭渾為刺史,鎮廣固。安帝時,平州又陷於慕容垂。其青州又為慕容德所據,復改為青州,慕容超移青州於東萊。後為劉裕所剋,復置青州。時以羊穆之為刺史,鎮廣固。平州自慕容垂後,又沒於馮跋,旋為後魏所有。其青州,宋分為青、冀二州,青領郡九,理臨淄。冀領郡九,理歷城,今濟南郡縣。後入後魏。其後分析,不可具舉。大唐分置十五部,此為河南道、北海、濟南、淄川、東萊、高密。河北道。今安東府。
 
2
古青州: 北海郡東至東萊郡界二百一十六里。南至高密郡三百四十五里。西至淄川郡一百二十里。北至樂安郡界二百四十八里。東南到高密郡三百一十九里。西南到淄川郡一百里。西北到樂安郡三百一十九里。東北到海一百八十八里。去西京二千四百六十里,去東京一千六百七里。戶六萬九千七百四十五,口四十二萬一千二百。
 
3
古青州: 今之青州理在益都縣。少皞之代有爽鳩氏,虞、夏時有季萴,仕側反。湯末有逢公伯陵,逢音蒲江反。殷末有蒲姑氏,皆為諸侯國於此地。周成王時,蒲姑氏與四國作亂,成王滅之,以封太公,是為齊國,所謂營丘,後徙都臨淄,亦其地。今臨淄縣。秦屬齊郡。漢置北海郡。晉為北海、樂安二國之地,兼置青州。領郡國五,理於此。永嘉末,陷於石勒。冉閔亂,段龕據之。慕容恪攻圍數月而剋。其後南燕慕容德建都於此。慕容德初議所都,尚書潘聰曰:「青齊沃壤,號曰『東秦』。土方二千,四塞之固,負海之饒,可謂用武之國。廣固者,曹嶷之所營,山川險峻,足為帝王之都。」從之。至慕容超,宋武帝來伐,超固守,攻圍七月而拔之。宋置青州,領郡九。理於此。後入後魏,又置青州。宋將沈文秀為青州刺史,守東陽城,為後魏將慕容白曜攻圍三年,無救而陷。後周置齊郡。隋文帝初郡廢,煬帝初州廢,置北海郡。大唐為青州,或為北海郡。領縣七:
 
4
古青州: 益都晉廣固城在益都縣西四里,則晉曹嶷所築。有大澗甚廣,因曰廣固。城側有五龍口,宋武帝圍慕容超塞之,城中人多病,遂下之。檢地志云:「東陽城即郡理東城是也。」晉時城,宋將竺夔守之,後魏攻圍數月不拔。
 
5
古青州: 北海漢平壽縣也。後漢北海國在此。齊置北海。
 
6
古青州: 臨淄齊國都也。臨淄一名營丘,為海岱之間一都會也。項羽封田都為齊王於此。漢舊縣,後為營陵縣。有葵丘,連稱所戍。牛山、康浪水,寧戚所歌。有時水也。
 
7
古青州: 壽光漢舊縣也。有淄、澠二水。古紀國城在縣西南,亦有寒浞國。又漢劇縣故城在縣南。
 
8
古青州: 千乘漢舊縣。有鹽官。後漢又置樂安郡。柏寢臺,齊景公與晏子遊處。
 
9
古青州: 博昌漢舊縣。又有漢樂安國故城,在今縣南。周禮曰「川曰泲」,為此縣界也。有貝中聚,按後漢書博昌縣有貝中聚,梁劉昭注云:「左傳齊侯田於貝丘,杜氏注云今博昌南有貝丘是也。」而後漢應劭注漢書云「清河郡貝丘縣即齊侯田於此」,今清河郡即貝丘縣也。未知孰是。
 
10
古青州: 臨朐有伯氏駢邑。古東陽城,一名凡城。左傳云「晏弱城東陽以逼萊」,齊境上邑。漢邑。漢都昌縣故城在東北。朐音衢。
 
11
古青州: 濟南郡東至淄川郡二百里。南至魯郡三百三十四里。西至博平郡二百九十八里。北至樂安郡三百五十三里。東南到魯郡四百四十五里。西南到濟陽郡三百六十六里。西北到平原郡二百四十五里。東北到樂安郡二百四十里。去西京二千一百八里,去東京一千三百四十五里。戶六萬二千四百三十七,口三十五萬八千八。
 
12
古青州: 齊州今理歷城縣。春秋、戰國並屬齊。秦屬齊郡。漢韓信伐齊,至歷下,即其地也。文帝分置濟南國,景帝改為濟南郡,後漢、晉因之。宋亦為濟南郡,兼置冀州。領郡九,理於此。後魏改為齊州,兼置濟南郡。後周亦為濟南郡。隋初郡廢,煬帝初置齊州。大唐復為齊州,或為臨淄郡,復改為濟南郡。領縣八:
 
13
古青州: 歷城漢舊縣。有華不注山,左傳云:「晉師逐齊侯,三周華不注。」其山直上如嵴。
 
14
古青州: 臨濟漢朝陽縣。
 
15
古青州: 章丘漢陽丘縣地。有東陵山,盜跖死處。
 
16
古青州: 豐齊漢茌縣,天寶初改。
 
17
古青州: 禹城漢高唐縣故城在西。漢祝阿縣,天寶初改。春秋時亦曰祝柯,猶古東柯後為東阿。
 
18
古青州: 臨邑漢濟陰縣故城在西。
 
19
古青州: 全節春秋時譚國城在縣西南。漢臺縣故城在今縣北,則漢以來平陵縣也。貞觀中,都督齊王據州反,士人李君球據縣不從,因改名全節。
 
20
古青州: 亭山漢東平陵縣也。
 
21
古青州: 淄川郡東至北海郡一百二十里。南至魯郡三百七十里。西至濟南郡二百里。北至……東南到瑯琊郡五百二十里。西南到濟南郡二百里。西北到……東北到北海郡一百里。去西京二千三百五里,去東京一千四百四十七里。戶四萬二千八百八,口二十四萬一千三百。
 
22
古青州: 淄州今理淄川縣。禹貢曰「濰淄既道」,即其地也。春秋、戰國皆齊地。秦屬齊郡。漢屬濟南、樂安二國之地,又置淄川國。晉屬樂安國。後魏置東清河郡,北齊廢之。隋置淄州,煬帝初,併其地入齊郡。大唐復置淄州,或為淄川郡。領縣五:
 
23
古青州: 淄川漢般陽縣。有淄水。漢萊蕪縣故城在東南。漢淄川國亦在此。古齊長城。
 
24
古青州: 長山漢於陵縣。又漢濟南郡故城在今縣西北。長白山,陳仲子夫妻所隱處。
 
25
古青州: 鄒平漢舊縣。北齊平原郡。
 
26
古青州: 高苑漢舊縣。千乘國故城在今縣北。又有被陽故城在西南。被音皮。
 
27
古青州: 濟陽
 
28
古青州: 高密郡東至東萊郡三百七十里。南至東海郡四百七十二里。西至瑯琊郡三百七十里。北至北海郡三百四十五里。東南到海一百八十里。西南到瑯琊郡三百七十里。西北到北海郡三百三十二里。東北到東萊郡膠水縣界一百六十里。去西京二千七百里,去東京一千八百六十九里。戶二萬六千九百八十,口十三萬二千三百二十四。
 
29
古青州: 密州今理諸城縣。戰國屬齊。秦屬瑯琊郡。漢屬瑯琊郡、高密國、城陽國地。後漢屬瑯琊郡、北海國地。晉屬城陽郡。後魏復置高密郡,後置膠州。隋初為密州,以密水為名。煬帝改為高密郡。大唐因之。領縣四:
 
30
古青州: 諸城漢東武縣,樂府有東武吟。又漢諸縣故城在今縣西南。古齊長城東南自上大朱山起,盡州南界二百五十里。又有漢黔陬縣故城在東北。瑯琊山,秦始皇幸齊,遂登瑯琊,作層臺山上。
 
31
古青州: 莒古莒國。戰國時,燕將樂毅破齊,獨莒不下。漢海曲縣故城在今縣東。王莽末,赤眉賊之始,呂母起於此。赤眉樊崇、謝祿等將兵十餘萬,圍莒,數月不能下。又有姑幕縣故城在今縣東北,則古蒲姑氏之國。春秋向邑故城在今縣南。濰水,源出縣東北濰山也。
 
32
古青州: 高密漢高密郡。古夷安故城,則今縣外城。夷澤,灌田萬頃。
 
33
古青州: 安丘漢舊縣。有渠丘亭。古昌安故城即今縣外城。古淳于城在今縣東北。漢故平昌縣城在縣南。
 
34
古青州: 東萊郡東至東牟郡四百里。南至高密郡三百六十里。西至海二十九里。北至海五十里。東南到海二百五十里。西南到北海郡界二十九里。西北到海二十一里。東北到東牟郡四百里。去西京二千七百六里,去東京一千八百五十三里。戶二萬六千九百四十六,口十五萬八千三百三。
 
35
古青州: 萊州今理掖縣。春秋萊子國也。禹貢曰「萊夷作牧」是也。齊侯遷萊子于郳,五奚反。在齊國之東,故曰東萊。戰國屬齊。秦屬齊郡。兩漢為東萊郡。晉為東萊國。宋為東萊郡。後魏復為東萊郡,後置光州。隋改為萊州,煬帝改為東萊郡。大唐為萊州,或為東萊郡。領縣四:
 
36
古青州: 掖漢舊縣。掖,水名。又有漢曲城縣故城在東北。有三山,史記封禪書云:祠三山,為陰主。萬里沙,漢武帝元封元年,旱,禱之。
 
37
古青州: 膠水漢膠東國地。
 
38
古青州: 即墨漢舊縣。又有漢不其縣故城,在今縣西。有樂毅城。又有沽水,左傳云「沽尤以西」,即此也。今縣東南有大勞山、小勞山,燕樂毅破齊,田單守,不下。又有漢壯武縣故城,在其西也。
 
39
古青州: 昌陽漢舊縣。有貕養津,周禮曰,幽州其藪貕養。又有漢挺縣故城,在其西北也。
 
40
古青州: 東牟郡東至文登縣東海四百九十里。南至東萊郡昌陽縣二百一十里。西至海四里。北至海三里。東南到文登縣東界海四百六十里。西南到東萊郡四百里。西北到海四里。東北到海五里。去西京三千一百二十五里,去東京三千三百七十里。戶二萬一百八十五,口十一萬五千六百六十二。
 
41
古青州: 登州今理蓬萊縣。春秋牟子國也。戰國屬齊。秦屬齊郡。漢以下並屬東萊郡。大唐武太后分萊州,置登州,或為東牟郡。領縣四:
 
42
古青州: 蓬萊
 
43
古青州: 文登漢腄縣地。有文登山。又有之罘山,秦始皇立頌之所。有始皇石橋。罘音扶。
 
44
古青州: 黃有萊山。漢舊縣。
 
45
古青州: 牟平漢舊縣。
 
46
古青州: 安東府東至越喜部落二千五百里。南至柳城郡界九十里。西至契丹界八十里。北至渤海一千九百五十里。東南到……西南到魚胞柵五十里。西北到契丹衙帳一千里。東北到契丹界八十里。去西京五千三百二十里,去東京四千四百四十里。戶……口
 
47
古青州: 安東大都護府,舜分青州為營州,置牧,宜遼水之東是也。已具注序篇。春秋及戰國並屬燕。秦、二漢曰遼東郡,東通樂浪。樂浪本朝鮮國。漢元封三年,朝鮮人斬其王而降,以其地為樂浪、玄菟等郡,後又置帶方郡,並在遼水之東。浪音郎。晉因之,兼置平州。領郡國五,州理於此。自後漢末公孫度自號平州牧,及其子康,康子文懿,並擅據遼東,東夷九種皆服事之。魏置東夷校尉,居襄平,而分遼東、昌黎、玄菟、帶方、樂浪五郡為平州,後還合幽州。及文懿滅後,有護東校尉居襄平。晉咸寧二年,分昌黎、遼東、玄菟、帶方、樂浪等郡國五置平州,以慕容廆為刺史,遂屬永嘉之亂,為眾所推。及其孫俊,移都於薊。其後慕容垂子寶,又遷於和龍。廆,胡罪反。大唐置安東都護府,前上元中,移於所。今府於遼東城。
 
《風俗》 
1
風俗: 青州古齊,號稱強國,憑負山海,擅利鹽鐵。管仲謂楚師曰:「我齊東至於海,西至於河,南至於穆陵,北至於無棣。」穆陵山在今瑯琊郡沂水縣界。無棣,今景城郡縣。又燕王謂蘇秦曰:「吾聞齊地,清濟濁河,可以為固。長城、巨防,可以為塞。」今濟陽郡盧縣界有防門山,又有長城東至海。太公用之而富人,管仲資之而興霸。人情變詐,好行機術,豈因輕重而為弊乎!固知導人之方,先務推以誠信。漢高帝詈婁敬曰:「齊虜以口舌得官。」又汲黯斥公孫弘云「齊人多詐」也。逮於漢氏,封立近戚。漢初,田肯說高帝曰:「齊,東有瑯琊、即墨之饒,南有泰山之固,西有濁河之險,北有渤海之利。隔懸千里,齊得十二焉。故號東西秦,非親子弟勿王。」武帝臨極,儒雅盛興。晉惠之後,淪沒僭偽。慕容建國,二代而亡。今古風俗頗革,亦有文學。自國初立都督府,命親王鎮之。漢氏之制,信可取也。
 
《古徐州》 
1
古徐州: 禹貢曰:「海岱及淮惟徐州,東至海,北至岱,南及淮。淮、沂其乂,蒙、羽其藝。淮、沂二水已理,蒙、羽二山皆可種藝。蒙山在瑯琊郡費縣。羽山在東海郡朐山縣。淮水出今淮安郡桐柏山。沂水出瑯琊郡沂水縣是也。厥土赤埴墳,草木漸苞。埴,黏土也。漸苞,言相漸及包裹而生。羽畎夏翟,嶧陽孤桐。羽畎,羽山之谷也,出夏翟。翟雉之羽可為旌旄者也。嶧山之陽,有特生之桐,可中琴瑟。嶧山,在今魯郡鄒縣也。浮于淮、泗,達于河。」渡二水而入於河也。亦舜十二牧之一。周併徐州屬青州,今分入兗州之域。蓋取舒緩之義。或云因徐丘以為名。在天文,奎、婁則魯之分野,漢之東海南有泗水,至淮,得臨淮之下相、睢陵、僮、取慮,皆其分也。今魯郡之東南境及瑯琊之南境,東海、臨淮之北境,皆其地。慮音閭。兼得宋、齊、吳之交。漢之楚國、山陽,今彭城及魯郡之西境,皆宜屬宋。漢之瑯琊、泰山,今瑯琊之北境,魯郡之北境,皆宜屬齊。漢臨淮之南境,宜屬吳也。秦平天下,置郡,此為泗水、今臨淮、彭城郡是也。瑯琊之西境、今瑯琊郡。薛郡。今魯、東海等郡。漢又加置東海郡。漢武帝置十三州,還以其地為徐州。領郡國四。後漢並因前代。理於郯,今臨淮郡下邳縣。魏晉亦曰徐州。領郡國七,理彭城,今郡。自元帝渡江,徐州所得,唯半而已。餘並沒於石氏。宋初因之,領郡十三,理彭城。明帝初,地入於後魏,其後不可詳焉。大唐分置十五部,此為河南道。彭城、臨淮、魯郡、東海、瑯琊郡。
 
2
古徐州: 彭城郡東至臨淮郡三百七十一里。南至淮水中流四百四十一里,與壽春郡壽春縣為界。西至譙郡五百里。北至魯郡三百四十里。東南到臨淮郡三百六十里。西南到譙郡五百里。西北到魯郡三百六十里。東北到瑯琊郡三百五十四里。去西京二千九百九里,去東京一千二百五十七里。戶六萬六百七十,口四十五萬六百七十七。
 
3
古徐州: 今之徐州,理彭城縣。古大彭之國。春秋、戰國為宋地,春秋經曰圍宋,彭城即本宋邑。後屬楚,謂之西楚,項羽建都於此。秦屬泗水郡。漢為楚國、沛郡地。後漢及晉並為彭城國。晉立徐州以為重鎮。領郡國七,理於此也。宋因之,領郡十二,理於此。又為彭城、沛二郡地。文帝元嘉中,王玄謨上表曰:「彭城南赔大淮,左右清汴,表裏京甸,捍接邊境,城隍峻整,襟衛周固。又自淮以西,襄陽以北,經塗三千,達於濟、岱,六州之人,三十萬戶,常得安全,實由此鎮。」後魏大將尉元上表曰:「彭城,宋之要藩,南師來侵,莫不因之,以陵諸夏。」輿地記云「郡城由來非攻所能拔」,言其險固也。後魏得之,置徐州,兼立東南道行臺。後周立總管府。大將王軌破陳軍於呂梁,擒吳明徹,悉降其眾也。隋改彭城郡。大唐為徐州,或為彭城郡。領縣七:
 
4
古徐州: 彭城古大彭國。有候水,一名汴水,自蕭縣界來。有梁項羽戲馬臺,宋武又戲馬焉。
 
5
古徐州: 沛漢舊縣,即廣成故城。有沛宮,漢高帝置酒之所。有泗水亭。又有漢留縣故城,在今縣東南。微山,微子葬處。
 
6
古徐州: 蘄秦舊縣。陳涉起蘄,即此地。有蘄水。蘄音其。
 
7
古徐州: 滕古小邾國。漢蕃縣。又邾國之濫邑故城,在今縣東南,即漢昌慮縣也。左傳「邾庶其以濫來奔」,即此地。又有漢薛縣故城,在今縣東。
 
8
古徐州: 蕭古蕭國。漢舊縣。又有漢扶陽故城,在今縣西北。
 
9
古徐州: 豐漢高帝大邑,亦漢舊縣。
 
10
古徐州:  符離秦漢舊縣。又有秦相縣故城,在今縣西北。項羽破漢軍於靈壁東,睢水為之不流,即此縣界也。

 

11
古徐州: 臨淮郡東至淮陰郡一百九十里。南至淮一里,與淮陰郡盱眙縣分界。西至鍾離郡二百十里。北至東海郡五百四十里。東南到淮陰郡盱眙縣,淮水中流為界。西南到鍾離郡二百二十里。西北到瑯琊郡六百七里。東北到東海郡界海口四百四十里。去西京二千三百八十八里,去東京一千五百四十五里。戶三萬九千四百四,口二十萬七千三百八十八。
 
12
古徐州: 泗州今理臨淮縣。古徐國地。春秋為魯國之地。戰國魯、宋、吳三國之境。秦屬泗水郡。漢屬臨淮、東海、沛三郡地。後漢以其地合於下邳國,兼置徐州。領郡國四,理於此。宋為南彭城、下邳二郡地。後魏亦為下邳郡,兼置南徐州。東魏改為東楚州。後周改為泗州。隋改為下邳郡。大唐為泗州,或為臨淮郡。領縣六:
 
13
古徐州: 臨淮新置。
 
14
古徐州: 宿遷春秋時,鍾吾子國。東晉置宿遷郡。明帝太寧中,兗州刺史劉遐自彭城退屯泗口,即此。安帝義熙中,置城,在今縣東南。東臨泗水,南近淮水,自後常為重鎮。又有漢僮縣故城在西南。秦下相城在縣西北,項羽即下相人。
 
15
古徐州: 下邳夏時邳國。韓信為楚王,都下邳,即今縣城。漢臨淮郡在此。又有漢武原故縣城,在今縣北。又有漢睢陵縣故城,在今縣東南。又漢郯縣故城,在其北。
 
16
古徐州: 漣水漢厹猶縣。魏曰海安郡。蕭齊嘗置冀州,寄理於此,以為邊鎮。厹音仇。
 
17
古徐州: 虹漢夏丘縣故城,即今縣城也。
 
18
古徐州: 徐城古徐子國。漢以為縣。有徐君墓,季札掛劍處。
 
19
古徐州: 魯郡東至瑯琊郡三百八十二里。南至彭城郡三百九十六里。西至東平郡二百里。北至濟陽郡三百里。東南到彭城郡三百六十四里。西南到睢陽郡四百一十七里。西北到東平郡一百九十里。東北到濟南郡三百五十里。去西京一千九百五十八里,去東京一千一百六十里。戶八萬五千三百四十五,口五十三萬三千八百一十四。
 
20
古徐州: 今之兗州,理瑕丘縣。始禹導兗水而為濟,截河南渡東流,與荷澤、汶水會,又北東入於海。兗州在濟河之間,因濟水發源為名,今郡理乃非境也。至周置兗州,始縣兼得今郡之地。而濟水自王莽末入河,同流於海,則流河南之地無濟水矣。自後所立,皆集舊名,兼有濟南、濟北、濟陽、濟陰郡國,蓋建置之際,未之審詳。古少皞之墟也。禹貢徐、兗二州之域。任城、龔丘縣即兗州界,餘並徐州域。春秋榢戰國並魯國,亦邾國之境,邾國,黃帝之後,陸終之子曹姓所封也。今鄒縣也。今黃州亦邾國之地。陸終之後所封,蓋陸終有六子,各為國也。任國,太皞之後,風姓,今任城是也。後亦為宋、齊所侵,東嶽泰山在焉。秦為薛郡。漢高后更為魯郡榢泰山、山陽郡地。後漢為任城國、山陽、泰山郡地,兼置兗州。領郡國人,理於此。晉改為魯郡。宋為泰山、高平、魯三郡地榢兗州。領郡六,理於此。後魏亦為魯郡。北齊改為任城郡。隋初置兗卅,煬帝改為魯郡。大唐初,偽魯徐圓朗都之,剋平,復改為兗卅,後為魯郡。領縣十一:
 
21
古徐州: 瑕丘漢舊縣。東北有檀鄉。又有漢樊縣故城,在今縣西南。
 
22
古徐州: 金鄉漢東緡縣,左傳云「齊侯伐宋圍緡」,即此地。又有漢昌邑縣故城也。
 
23
古徐州: 任城古任國,漢為縣。又有漢亢父縣故城,在今縣南。
 
24
古徐州: 鄒故邾國城在縣東南,周迴十四里,上冠山峰,下屬巖壑,窮險因之。勝景有鄒山、嶧山。漢舊縣地,又曰南平陽縣。
 
25
古徐州: 曲阜故魯國都也。委曲長七八里,故曰曲阜。孔子廟、舊宅,並在城中,背洙面泗,矍相圃之東北,又有漢魯恭王殿,階猶存。有沂水、孔子墓。漢魯縣也。
 
26
古徐州: 泗水漢卞縣地,亦泗水國也。又有漢汶陽故城,在今縣東南。有尼丘山、洙泗水。又有漢梁父縣故城在北。有泮水也。
 
27
古徐州: 乾封有泰山。
 
28
古徐州: 方與漢舊縣。
 
29
古徐州: 中都古中都城也。
 
30
古徐州: 龔丘漢曰寧陽縣。桃鄉縣故城在東北也。
 
31
古徐州: 萊蕪漢舊縣地。汶水所出,而流出沛。
 
32
古徐州: 東海郡東至東海縣水路十九里。南至臨淮郡五百四十里。西至臨淮郡下邳縣五百五里。北至高密郡四百七十二里。東南到臨淮郡漣水縣二百五十七里。西南到沭陽縣百六十三里。西北到瑯琊郡二百三十二里。東北到東海縣界八十里。去西京二千五百八十七里,去東京一千七百六十九里。戶二萬七千五百三十二,口十七萬三千七百二十四。
 
33
古徐州: 海州今理朐山縣。春秋及戰國為魯之東境,後屬秦,為薛郡地,後分薛郡為郯郡。漢改郯為東海郡,後漢及晉因而不改。宋亦然,兼僑立青、冀二州。梁置南北二青州。後入後魏。東魏改為海州。隋改為東海郡。大唐為海州,或為東海郡。領縣四:
 
34
古徐州: 朐山有羽山,殛鯀處。東北有瑯琊山。漢朐縣故城在今縣西南。秦始皇立石以為東門,即此地。蕭齊置青州於此。
 
35
古徐州: 東海田橫所保鬱州,亦曰郁州。漢贛榆縣也。宋明帝泰始以後,青冀二州僑立於此。後東魏於此置臨海鎮。贛音古濫反。
 
36
古徐州: 沭陽漢厚丘縣地。梁置潼陽郡。有沭水。沭音述。
 
37
古徐州: 懷仁東魏置義塘郡。有夾山,即夾谷,齊魯會處。
 
38
古徐州: 瑯琊郡東至東海郡二百三十二里。南至臨淮郡六百里。西至魯郡三百八十二里。北至北海郡四百五十一里。東南到東海郡二百三十二里。西南到彭城郡三百五十四里。西北到淄川郡五百三十里。東北到高密郡三百七十里。去西京二千二百五十一里,去東京一千四百三十五里。戶三萬二千三百五十二,口十八萬五千三百八十四。
 
39
古徐州: 沂州今理臨沂縣。春秋時,齊、魯二國之地。戰國屬齊、魯二國之境。秦瑯琊郡。漢為東海、瑯琊二郡地,後置瑯琊國。魏晉亦置瑯琊國。宋為瑯琊郡。齊不得其地。後魏置北徐州。後周改為沂州。隋復為瑯琊郡。大唐為沂州,或為瑯琊郡。領縣五:
 
40
古徐州: 臨沂漢即丘縣故城在今縣東南,左傳云祝丘是也。又有漢開陽縣及襄賁縣故城在今縣南。賁音肥。
 
41
古徐州: 沂水有穆陵山。沂山,沂水所出。左傳曰「南至於穆陵」。漢都陽縣故城,在今縣南。北界有大峴,即齊地南面險固處。晉安帝時,宋武帝伐慕容超,超大將公孫五樓請據大峴,超不從,故敗。
 
42
古徐州: 承漢蘭陵縣故城,在今縣東是也。
 
43
古徐州: 費古魯費邑,後為季氏邑。有蒙山。又有東蒙山,在蒙山之東,故名焉。又有顓臾城。又有漢南武陽縣故城,在今縣西。又有古武城,子游為宰即此。
 
44
古徐州: 新太漢蒙陰縣故城在今縣東南。具山、堂阜,今縣東也。
 
《風俗》
1
風俗: 徐方鄒魯舊國,漢興猶有儒風。自五胡亂華,天下分裂,分居二境,尤被傷殘。彭城要害,藩捍南國,必爭之地,常置重兵。數百年中,無復講誦。況今去聖久遠,人情遷蕩。大抵徐兗,其俗略同。

※※※

漢代之後 -> 隋唐 -> 通典 -> 職官八

《職官八》 

《鴻臚卿》 
1
鴻臚卿: 丞 主簿 典客署 司儀署
 
2
鴻臚卿: 周官大行人,掌大賓客之禮。周禮又有象胥。干寶注云:「若晉鴻臚也。」秦官有典客,掌諸侯及歸義蠻夷。史記曰:「韓信亡楚歸漢,為連敖。」徐廣注云:「連敖,典客。」漢改為鴻臚。應劭曰:「郊廟行禮,贊導九賓。鴻,聲也;臚,傳也。」所以傳聲贊導,故曰鴻臚。景帝中二年,令諸侯王薨、列侯初封及之國,大鴻臚奏諡、誄、策,應劭曰:「皇帝延諸侯王,賓王諸侯,皆屬大鴻臚。故其薨,奏其行跡,賜與諡及哀策誄文。」列侯薨及諸侯太傅初除之官,大行奏諡、誄、策。周禮有大行人、小行人,主諡官,故以名之。臣瓚曰:「大行是官名,掌九儀之制,以賓諸侯者。」顏師古曰:「事之尊重者遣大鴻臚,而輕賤者遣大行人。」中六年,改大鴻臚為大行令。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大鴻臚,又更名其屬官行人為大行令。其屬官又有郡邸長丞,主諸郡之邸在京師者。至後漢省,但令郎理郡邸。秦時又有典屬國官,掌蠻夷降者。漢因之,成帝河平元年省之,并大鴻臚。王莽改曰典樂。後漢大鴻臚卿一人。諸王入朝,當郊迎,典其禮儀及郡國上計,餘職與漢同。凡皇子拜王,贊授印綬。及拜諸侯、諸侯嗣子及四方夷狄封者,臺下鴻臚召拜之。王薨,則使弔之及拜王嗣。郭況為大鴻臚,帝數賜金帛,京師號況家為「金穴」,言富實也。陳紀字元方,拜大鴻臚,卒官。父寔為太丘長,子群為三公。天下以為公慚卿,卿慚長。魏及晉初皆有之。魏韓宣字景然,為大鴻臚。始,南陽韓暨以宿儒在宣前為大鴻臚。及宣在官,亦稱職。故鴻臚中為之語曰:「大鴻臚,小鴻臚,前後理行曷相如。」自東晉至於宋、齊,有事則權置兼官,畢則省。梁除大字,但曰鴻臚卿,位視尚書左丞,常導護贊拜。職官錄曰「舊視散騎常侍,天監中,視中丞、吏部。」後魏曰大鴻臚。北齊曰鴻臚寺,有卿、少卿各一人,亦掌蕃客朝及吉凶弔祭。後周司寇有蕃部中大夫,掌諸侯朝覲之敘;有賓部中大夫,掌大賓客之儀。隋文帝開皇三年,廢鴻臚寺入太常,十二年復置。領典客、司儀、崇玄三署。至煬帝,置少卿二人。大唐龍朔二年,改鴻臚為同文,咸亨初復舊。光宅初改為司賓,神龍初復舊。卿一人,掌賓客、凶儀之事及冊諸蕃。少卿本一員,景雲二年加一員,領典客、司儀二署,署各有令。
 
3
鴻臚卿: 丞:秦曰典客丞,漢為鴻臚丞,蕭望之為之。魏晉亦然。王敦為鴻臚卿,謂阮修曰:「卿常無食,鴻臚差有祿,能作否?」修遂為丞。梁、陳、後魏、北齊皆有之。後周曰賓部上士。隋如北齊。大唐因之,有二人。
 
4
鴻臚卿: 主簿一人。
 
5
鴻臚卿: 典客署:周官有掌客上士、中士。秦官有典客。漢改為鴻臚,鴻臚屬官有大行令、丞。本名行人,武帝改為大行令、丞。魏改大行令為客館令,晉改為典客。宋分置南北客館令,齊、梁、陳皆有客館令、丞。後魏初曰典客監,太和中置主客令。北齊有典客署。後周置東南西北四掌客上士、下士。隋初又曰典客署,置令、丞,煬帝改為典藩署。大唐為典客署,置令、丞各一人,掌二王後、蕃客辭見、宴接、送迎及在國夷狄。
 
6
鴻臚卿: 司儀署:周官有司儀上士、中士,漢大鴻臚有理禮郎,自後無聞。後魏置司儀官。北齊置署令、丞。後周置上士等員。隋如北齊。大唐因之,置令、丞各一人,掌凶事儀式及喪葬之事。
 
《司農卿》 
1
司農卿: 丞 主簿 上林署 太倉署 鉤盾署 導官署 苑總監 諸倉監 司竹監 溫泉湯監 諸屯監 騪粟都尉等官 典農中郎將等官
 
2
司農卿: 少皞氏以九扪為九農正。扪,鳥也。扪有九種,以為農號,各隨其宜,以教人事。舜攝帝位,命棄為后稷。周則為太府下大夫。秦為理粟內史,掌穀貨。漢景帝更名大農令,武帝太初初,更名大司農。掌九穀六畜之供膳羞者,見宋志。漢書曰「主穀貨」。凡郡國諸倉、農監、都水六十五官皆屬焉。毋將崇字君房,為執金吾。上發武庫兵送董賢及乳母,崇以為:「武庫兵器,天下公用,繕修造作,皆度大司農錢。自乘輿不以給供養,勞賜一出少府,蓋不以本藏給末用,不以人力供私費也。」王莽改曰羲和,後更為納言。後漢大司農掌諸錢穀金帛,鄭弘字巨君,遷大司農,在位一月,料遣諸徒,歲月已過,竟者七百餘人。弘舉吏黃固為尚書,謂弘曰:「舊常一歲不能遣數百人,明府一月而遣且千人,何其多能也?」弘曰:「不應一人為多,宜遣萬人為少。」又鄭玄為大司農,給安車一乘,卒官。又劉據為大司農,以職事被譴,靈帝召詣尚書,傳呼促步,將加捶撻。尚書令左雄奏曰:「九卿位亞三公,行有佩玉之節,動有庠序之儀。孝明永平始加扑罰,非古典也。」帝從之,九卿於此始免捶扑。又鄭眾字仲師,徵為大司農。是時,朝廷議欲改弊農田、鹽鐵事,眾諫以為不可,詔切責,至被舉劾,眾執之不移。郡國四時上月旦見錢穀簿,其逋未畢,各具別之。邊郡諸官請調度者,皆為給報,損多益寡,取相給足。初,郡國鹽官、鐵官並屬司農,中興皆屬郡縣。建安中為大農。魏黃初元年,又改為司農。大司農桓範出奔,謂曹爽曰:「大司農印在吾手,所在得開倉而食。」範為司農,以清省稱。晉初因之,渡江,哀帝末,省司農并都水,孝武復置。宋、齊皆有之。梁司農卿位視散騎常侍,主農功倉廩。陳因之。後魏曰大司農。北齊曰司農寺,有卿、少卿各一人,掌倉市薪米,園池果實。後周有司農上士一人,掌三農、九穀、稼穡之政令,屬大司徒。隋初與北齊同,煬帝置少卿二人。潁川太守趙元淑入朝,會司農不時納諸郡租穀,元淑奏之。煬帝曰:「如卿意者,幾時當了?」元淑曰:「不過十日。」即日,拜元淑為司農卿,納天下租,如言而畢。大唐龍朔二年,改司農為司稼,咸亨初復舊。卿一人,少卿二人。掌東耕供進耒耜及邦國倉儲之事,領上林、太倉、鉤盾、導官四署。署各有令、丞。
 
3
司農卿: 丞:秦曰理粟內史丞,有二人。漢為大司農丞,亦二人,或謂之中丞。耿壽昌為大司農中丞,奏設常平倉,給北邊,省轉漕,又桑弘羊為大司農中丞,管諸計會事。平帝又置大司農部丞十三人,人部一州,勸農桑。後漢司農丞一人,部丞一人。部丞,主帑藏。魏晉因之,銅印黃綬,宋齊以來墨綬。進賢一梁冠,介幘皁衣。後魏、北齊皆有司農丞。隋置五人。大唐六人。
 
4
司農卿: 主簿:晉太康中置,自後無聞。梁、陳又有。北齊亦然。大唐因之。
 
5
司農卿: 上林署:漢水衡都尉之職,說在都水篇。後漢曰上林苑令、丞,主苑中禽獸。頗有人居,皆主之。魏晉因之,江左無聞。宋初復置,隸尚書殿中曹。齊因之。梁、陳屬司農。北齊及隋亦然。大唐因之,有令二人,丞四人,掌諸苑囿、池沼、種植、蔬果、藏冰之事。
 
6
司農卿: 太倉署:於周官有廩人下大夫、上士。秦官有太倉令、丞。漢因之,屬大司農。後漢令主受郡國傳漕穀,其滎陽敖倉官,中興皆屬河南尹。歷代並有之。晉江左以來,又有東倉、石頭倉,丞各一人。北齊亦然。後周曰司倉下大夫。隋有令二人,丞六人。大唐有令三人,丞二人,掌倉廩出納。
 
7
司農卿: 鉤盾署:漢鉤盾令,宦者,典諸近園苑遊觀之事,屬少府。後漢亦有之。晉大鴻臚屬官有鉤盾令,自後無聞。北齊如晉制。隋如北齊,令三人,丞十二人。大唐因之,令二人,丞四人,掌薪炭、鵝鴨、藪澤之物。天寶五載九月,侍御史楊釗充木炭使,自後相循,或以京尹,或以戶部侍郎為。
 
8
司農卿: 導官署:導,擇。周有舂人。秦漢有令、丞,屬少府。漢東京令、丞主舂御米及作乾糒,糒音備。屬大司農。歷代皆有之。大唐置令二人,丞四人,掌舂碾米麵油燭之事。
 
9
司農卿: 苑總監:自隋而置,東西南北各有監及副監。大唐因之,兼有丞、主簿等官,以掌苑內宮館園池之事。
 
10
司農卿: 諸倉監:後漢河南尹屬官有滎陽穀倉長、丞。梁司農有左中右三部倉丞,陳因之。隋諸倉各有監官。大唐因之,掌倉廩出納。
 
11
司農卿: 司竹監:漢有司竹長、丞。魏晉河南淇園竹各置官守之。後魏有司竹都尉。隋曰司竹監。大唐因之,有監、副監、丞,掌植養園竹之事。
 
12
司農卿: 溫泉湯監、令:大唐置,掌湯院宇,修整器物,以備供奉。
 
13
司農卿: 諸屯監:隋置諸屯監及副監,畿內者隸司農,自外者隸諸州。大唐因之,置監及丞,掌營種屯田、句當功課畜產等事。
 
14
司農卿: 騪粟都尉、騪音搜,搜,索也。漢武帝軍官,不常置。又有理粟都尉,以桑弘羊為之。均輸令、漢有之,後漢省。斡官長、漢有之。如淳曰:「斡音管,或作幹。斡,主也。主均輸之事,所謂斡鹽鐵而榷酒酤也。」晉灼曰:「此竹箭幹之官長也。均輸自有令。」顏師古曰:「如說近是也。縱作幹讀,當以幹持財貨之事耳,非謂箭幹也。」初,斡官屬少府,中屬主爵,後屬大司農。籍田令。掌耕國廟、社稷之田。於周為甸師。漢文帝初立籍田,置令。漢東京及魏並不置。晉武泰始十年復置,江左省。宋文帝元嘉中,又置。
 
15
司農卿: 典農中郎將、典農都尉、典農校尉、並曹公置。晉武帝泰始二年,罷農官為郡縣,後復有之。隋煬帝罷典農官。勸農謁者。梁武天監九年置,視殿中御史。自騪粟以下,盡屬司農,今並無。
 
《太府卿》 
1
太府卿: 丞 主簿 諸市署 平準署 左右藏署 常平署
 
2
太府卿: 周官有太府下大夫,掌貢賦之貳,受其貨賄之入,頒其貨賄於受藏之府。歷代不置,然其職在司農、少府。至梁天監七年,置太府卿,位視宗正,掌金帛府帑及關津市肆。陳因之。後魏太和中,改少府為太府卿。兼有少卿,掌財物庫藏。王顯謂楊固曰:「吾作太府卿,庫藏充實。」固曰:「減百官之祿及贓贖悉入京藏,以此充府,未足為多。且『有聚斂之臣,寧有盜臣』。」北齊曰太府寺,亦有卿、少卿各一人,又兼掌造器物。後周有太府中大夫,掌貢賦貨賄,以供國用,屬大冢宰。隋初與北齊同,所掌左右藏及尚方、司染、甄官等署。煬帝置少卿二人,又分太府寺置少府監,管尚方、織染等署,而太府但管京都市及平準、左右藏。大唐龍朔二年,改太府為外府,咸亨元年復舊。光宅元年,改為司府,神龍元年復舊。卿一人,少卿二人。龍朔元年,置少卿二人,分監兩都事。太極元年,又加一人。領兩京諸市、平準、左右藏、常平等九署,署各有令、丞。
 
3
太府卿: 丞:於周官為太府上士之任,自後無聞。梁太府丞一人,陳因之。後魏、北齊各一人。後周曰太府上士。隋又曰府丞。大唐因之,有四人。
 
4
太府卿: 主簿:亦周官太府下士之任,自後無聞。梁置一人,陳因之。後魏亦然。隋置四人。大唐因之,減一人。
 
5
太府卿: 諸市署:周官有司市下大夫,掌市之理。漢京兆尹屬官有長安市長、丞,後漢則河南尹屬官雒陽市長、丞。魏晉因之,東晉則丹陽尹管之。宋、齊因之。梁始隸太府,陳因之。後魏有京邑市令。北齊則司州牧領東西市令、丞。後周司市下大夫。隋初,京市令、丞屬司農,煬帝改隸太府。大唐因之,每市令一人,丞二人。
 
6
太府卿: 平準署:周官有質人中士、下士,主平定物價。秦置平準令。漢因之,掌知物價及主練染,作彩色。趙廣漢,州舉茂才,為平準令。後漢平準令、丞隸大司農,熹平四年,改平準為中準,使宦者為之,列於內署。自是諸署,悉以閹人為令、丞。晉少府屬官有平準令。宋唯掌染,順帝即位,以帝諱準,故曰染署。齊又曰平準,屬少府。梁、陳則曰平水令、丞。北齊平準屬司農。後周曰平準中士、下士。隋初如北齊,煬帝改隸太府。大唐因之,令二人,丞四人,掌官市易。
 
7
太府卿: 左、右藏署:周官有職幣上士、中士,掌邦財之幣;又外府中士,主泉藏;有玉府,掌王之金玉、兵器之藏;內府中士,主貨賄,藏在內也;職內上士,主泉貨所入:蓋其任也。後漢少府屬官有中藏府令、丞。魏因之。晉有左、右藏令,屬少府。晉江東置御史,掌庫曹,後分庫曹曰外左庫、內左庫。至宋省外左庫,而內左庫直曰左庫。齊、梁、陳曰右藏。北齊曰左、右藏令,屬太府寺。後周曰外府上士、中士。隋如北齊。大唐因之,置左藏署令三人,掌庫藏錢、布帛、雜綵。右藏署令二人。掌銅鐵、毛角、玩弄之物,金玉、珠寶、香、畫、綵色、諸方貢獻雜物。
 
8
太府卿: 常平署:漢宣帝時,耿壽昌請於邊郡皆築倉,穀賤時增價而糴,貴時減價而糶,名曰常平倉。常平之名,起於此也。後漢明帝置常滿倉。晉又曰常平倉,自後無聞。梁亦曰常平倉,而不糴糶。陳因之。後魏太和中,雖不名曰常平,亦各令官司糴貯,儉則出糶。隋曰常平倉。大唐武德中,置常平監官,以均天下之貨。市肆騰踊則減價而出,田嗇豐羨則增糴而收,觸類長之。後省監,置常平署令一人,掌倉糧管鑰,出納糶糴。凡天下倉廩,和糴者為常平倉,正租為正倉,地子為義倉。天寶八年,通計天下倉糧屯收并和糴等見數,凡一億九千六百六萬二千二百二十石。
 
《祕書監》 
1
祕書監: 丞 祕書郎 祕書校書郎 祕書正字 著作郎 佐郎 校書郎正字附太史局令 丞
 
2
祕書監: 周官太史掌建邦之六典;又有外史,掌四方之志、三皇五帝之書。漢氏圖籍所在,有石渠、石室、延閣、廣內,貯之於外府。又有御史中丞居殿中,掌蘭臺祕書及麒麟、天祿二閣,藏之於內禁。後漢圖書在東觀,桓帝延熹二年,始置祕書監一人,掌典圖書古今文字,考合同異,屬太常,以其掌圖書祕記,故曰祕書。後省。魏武帝又置祕書令,典尚書奏事。即中書令之任。文帝黃初初,乃置中書令,典尚書奏事,而祕書改令為監,掌藝文圖籍之事。初屬少府,後乃不屬。自王肅為監,乃不屬。其蘭臺亦藏書籍,而御史掌之。魏薛夏云:「蘭臺為外臺,秘書為內閣。」晉武帝以祕書併入中書省。其祕書著作之局不廢。惠帝永平中,復別置祕書監,并統著作局,掌三閣圖書。自是祕書之府,始居於外。其監,銅印墨綬,進賢兩梁冠,絳朝服,佩水蒼玉。華嶠為祕書監,南省文章、門下撰集皆統之。嶠集謝祕書監表曰:「劉向父子,世典史籍,馬融博通,三入東觀,非臣庸賤所敢投跡。」華譚為祕書監,自負宿名,意甚不快,曰:「臣老矣,將待死祕閣。汲黯之言,復存於今日。」上不悅。溫嶠表曰:「國史之興,將明得失,使一代之典,煥然可觀。」今之祕書著作是也。宋與晉同,梁曰祕書省。任昉字彥昇,為祕書監。自齊永元以來,祕閣四部,篇卷紛雜,昉手自讎校,由是篇目定焉。陳因之。後魏亦有之。後周祕書監亦領著作,監掌國史。說在祕書丞注。隋祕書省領著作、太史二曹。煬帝增置少監一人,後又改監、少監並為令。大唐武德初,復改為監。龍朔二年,改祕書省為蘭臺,改監為太史,少監為侍郎,咸亨初復舊。天授初,改祕書省為麟臺,神龍初復舊。掌經籍圖書,監國史,領著作、太史二局。太極元年,增祕書少監為二員,通判省事。其後國史、太史分為別曹,而祕書省但主書寫勘校而已。漢初,御史中丞掌蘭臺祕書圖籍之事,至魏晉,其制猶存。故歷代營都邑,置府寺,必以祕書省及御史臺為鄰。雖非要劇,然好學君子,亦求為之。魏徵後為祕書監,奏引學者校定四部書,自是祕府圖籍,燦然畢備。
 
3
祕書監: 丞:魏武帝置祕書令及丞一人,典尚書奏事。後文帝黃初中,欲以何禎為祕書丞,而祕書先自有丞,乃以禎為祕書右丞。文帝徵何禎,至為祕書郎,月餘,禎因事,帝令問外曰:「吾本用禎為丞,何故為郎?」按主者罪,遂改為丞。時祕書舊丞尚未轉,乃以禎為右丞。其後遂有左右二丞,劉放為左丞,孫資為右丞,後省。魏薛夏字宣聲,為祕書丞,帝常與推論書傳,呼之不名,謂之「薛君」。晉復置祕書丞,銅印墨綬,進賢一梁冠,絳朝服。嵇紹、司馬彪、傅暢、王謐等並為此官。宋為黃綬,餘與晉同。齊、梁尤重。齊王儉字仲寶,為祕書丞,上表求校墳籍,依七略撰七志四十卷,獻之。梁劉孝綽除祕書丞,武帝曰:「第一官當與第一人。」又張率字士簡,吳郡人,遷祕書丞。武帝曰:「祕書丞天下清官,東南冑緒未有為之者,今以相處,卿定有名稱也。」陳、隋印綬與齊同,歷代皆有。後周柳虯為祕書丞,時祕書雖領著作,不參史事,因虯為丞,始令監掌焉。大唐龍朔二年,改為蘭臺大夫,咸亨初復舊。掌府事,勾稽省署抄目。
 
4
祕書監: 祕書郎:後漢馬融字季長。為祕書郎,詣東觀典校書。及魏武建國,又置祕書郎,嘗以劉劭為之,出乘鹿車。王肅表曰:「臣以為祕書職於三臺為近密,中書郎在尚書丞、郎上,祕書丞、郎宜次尚書郎下,不然則宜次侍御史下。祕書丞、郎俱四百石,遷宜比尚書郎,出亦宜為郡,此陛下崇儒術之盛旨也。尚書郎、侍御史皆乘犢車,而祕書丞、郎獨乘鹿車。不得朝服,又恐非陛下轉臺郎以為祕書丞、郎之本意也。」晉祕書郎掌中外三閣經書,校閱脫誤。進賢一梁冠,絳朝服。亦謂之郎中。武帝分祕書圖籍為甲乙丙丁四部,使祕書郎中四人各掌其一。左太沖為三都賦,自以所見不博,求為祕書郎中。又鄭默字思元,為祕書郎,刪省舊文,除其浮穢。中書令虞松曰:「而今而後,朱紫別矣。」鍾會、左太沖、劉隗等並為此官。宋、齊祕書郎皆四員,尤為美職,皆為甲族起家之選,待次入補,其居職,例十日便遷。宋王敬弘子恢之,召為祕書郎,敬弘為求奉朝請,與恢之書曰:「祕書日有限,故有競,朝請無限,故無競。吾欲使汝處無競之地。」文帝許之。梁亦然。張纘字伯緒,為祕書郎,固求不遷,欲遍觀閣內圖籍。自齊、梁之末,多以貴遊子弟為之,無其才實。當時諺曰:「上車不落則著作,體中何如則祕書。」歷代皆有,北齊又謂之郎中,隋除「中」字,亦四員。大唐亦四員,分掌四部經籍圖書,分判校寫功程事。龍朔中,改為蘭臺郎,咸亨初復舊。開元二十八年減一員。
 
5
祕書監: 祕書校書郎:漢之蘭臺及後漢東觀,皆藏書之室,亦著述之所。多當時文學之士,使讎校於其中,故有校書之職。初,漢成帝時已命光祿大夫劉向於天祿閣校經傳、諸子、詩賦,步兵校尉任宏校兵書,太史令尹咸校數術,太醫令李柱國校方伎。後以諸大夫揚雄等亦典校於其中。後於蘭臺置令史十八人,秩百石,屬御史中丞。又選他官入東觀,皆令典校祕書,或撰述傳記,後漢明帝以班固為蘭臺令史,撰光武本紀及諸傳記。又以傅毅為蘭臺令史,與班固、賈逵共典校書。蓋有校書之任,而未為官也,故以郎居其任,則謂之校書郎。明帝召班固詣校書部,除蘭臺令史,後遷為郎,典校祕書。又劉珍與校書郎劉騊駼、馬融校定東觀五經、傳記、百家、藝術,整齊脫誤,定正文字。又楊終字子山,徵詣蘭臺,拜校書郎。又竇章為東觀校書郎。騊,徒刀切。駼,大呼切。以郎中居其任,則謂之校書郎中。後漢蔡邕拜郎中,校書東觀。又馬融為校書郎中,詣東觀典校祕書。當時重其職,故學者稱東觀為老氏藏室,道家蓬萊山焉。至魏,始置祕書校書郎。晉、宋以下無聞。至後魏,有祕書校書郎。北齊亦有校書郎。後周有校書郎下士十二人,屬春官之外史。隋校書郎十二人,煬帝初,減二人,尋更增為四十人。大唐置八人,掌讎校典籍,為文士起家之良選。其弘文、崇文館,著作、司經局,並有校書之官,皆為美職,而祕書省為最。
 
6
祕書監: 祕書正字:後漢桓帝初置祕書監,掌圖書古今文字,考合同異。其後監令掌圖籍之紀,監述作之事,不復專文字之任矣。今之正字,蓋令、監之遺職,校書之通制。歷代無聞。齊集書省有正書。北齊祕書省有正字。隋置四人。大唐因之,掌刊正文字,其官資輕重與校書郎同。貞元八年,割校書四員,正字兩員,屬集賢殿。
 
7
祕書監: 著作郎:漢東京圖書悉在東觀,故使名儒碩學入直東觀,撰述國史,謂之著作東觀,皆以他官領焉,蓋有著作之任,而未為官員也。蘭臺令史班固、傅毅,睢陽令陳宗,長陵令尹敏,司隸從事孟異及楊彪等,並著作東觀。魏明帝太和中,始置著作郎官,隸中書省,專掌國史。衛覬字伯儒,以侍中尚書典著作。晉元康二年,詔曰:「著作舊屬中書,而祕書既典文籍,宜改中書著作為祕書著作。」於是改隸祕書,後別自置省,謂之著作省。而猶隸祕書。著作郎一人,謂之大著作,專掌史任。李充字弘度,為大著作。於時典籍混亂,充刪除煩重,分作四部,祕閣以為永制。又曰:荀勖以中書監、孫盛以祕書監並領著作。孫綽以散騎常侍及陳壽並為大著作。又應亨祖嘉讓著作表曰:「自司隸校尉奉至臣父,五代著作不絕,邦族以為美談。」進賢兩梁冠,介幘,絳朝服。王隱待詔著作,單衣介幘,月朔詣於著作省,亦其任也。宋、齊與晉同。梁制一梁冠,而無印綬。以上並大著作。
 
8
祕書監: 魏氏又置佐著作郎,亦屬中書。晉佐著作郎八人,進賢一梁冠,絳朝服。祕書監自調補之。太元四年詔:「祕書無監,使吏部選佐著作郎,有監復舊。」又閻纂集云:「鄒湛謂祕書監華嶠曰:『閻纂可佐著作。』嶠曰:『此職閒重,勢貴多爭,不暇求才。』」按此則大著作亦監自調也。晉制,佐著作郎始到職,必撰名臣傳一人;宋初,以國朝始建,未有合撰者,其制遂廢矣。宋、齊以來,遂遷「佐」於下,謂之著作佐郎,亦掌國史,集注起居。梁初,周捨、裴子野皆以他官領其職,冠制與大著作同。陳氏為令、僕子起家之選。後魏有著作郎、佐郎。北齊有著作郎、佐郎各二人。後周有著作上士二人,中士四人,掌綴國錄,屬春官之外史。隋於祕書省置著作曹,著作郎二人,佐郎八人,煬帝加佐郎為十二人。大唐為著作局,置著作郎二人,佐郎四人,開元二十六年,減佐郎二員。亦屬祕書省。自宋以後,國史悉屬祕書。龍朔二年,改著作郎為司文郎中,佐郎為司文郎,咸亨初復舊。初,著作郎掌修國史及製碑頌之屬,分判局事,佐郎貳之,徒有撰史之名,而實無其任,其任盡在史館矣。其屬官有校書郎二人,後魏著作省置校書郎,北齊著作亦置校書郎二人,隋亦同,掌讎校書籍,若本局無書,兼校本省典籍。正字二人。隋著作曹置正字二人,今減一人,掌同校書。
 
9
祕書監: 太史局令:昔少皞以鳥名官,其鳳鳥氏為曆正。至顓頊,命南正重以司天,北正黎以司地。唐虞之際,羲氏、和氏紹重、黎之後,代序天地。夏有太史終古者,當桀之暴,知其將亡,乃執其圖法而奔於殷。殷太史高勢見紂之亂,載其圖法出奔於周。周官太史掌建邦之六典,正歲年以序事,頒告朔於邦國。魯昭公二年,晉韓宣子聘魯,觀書於太史氏,見易象與魯春秋,曰:「周禮盡在魯矣。」又有馮音憑,下同。相氏視天文之次序,保章氏掌天文之變。當周宣王時,太史官失其守,而為司馬氏,司馬氏世典周史。惠、襄之閒,司馬氏適晉,周惠王、襄王有子頹、叔帶之難,故司馬氏奔晉。晉中軍隨會奔秦,而司馬氏入梁。晉太史屠黍見晉之亂,以其圖法歸周。秦為太史令。胡母敬之為太史令,作博學七章。漢武置太史公,以司馬談為之,位在丞相上,天下計書,先上太史,副上丞相。談卒,其子遷嗣之。遷死後,宣帝以其官為令,行太史公文書而已。瓚曰:「百官表無太史公。茂陵中書司馬談以太史丞為太史令也。」張壽王亦為太史令。後漢太史令掌天時、星曆;凡歲將終,奏新年曆;凡國祭祀、喪娶之事,掌奏良日及時節禁忌;國有瑞應、災異,則掌記之。張衡字平子,為太史令,造渾天儀,鑄銅為之。獻帝時,太史令王立曰:「前太白守天關,與熒惑會,金火交會,革命之象。漢祚終矣。晉魏必有興者。」後數言於帝曰:「天命有去就,五行不常盛,伏火者土,承漢者魏,能安天下者曹姓,惟委任曹氏而已。」曹公聞之,使人語立曰:「知公忠於朝廷,天道深遠,幸勿多言。」秦漢以來,太史之任,蓋併周之太史、馮相、保章三職。自漢、晉、宋、齊,並屬太常,銅印墨綬,進賢一梁冠,絳朝服。梁、陳亦同。後魏、北齊皆如晉、宋。隋曰太史曹,置令、丞各二人,而屬祕書省。煬帝又改曹為監,有令。大唐初,改監為局,置令。龍朔二年,改太史局為祕書閣,改令為郎中,丞為祕書閣郎。咸亨初復舊。初屬祕書省,久視元年,改為渾天監,不隸麟臺,改令為監,置一人,其年又改為渾儀監。長安二年,復為太史局,又隸麟臺,其監復為太史局令,置二人。景龍二年,復改局為監,而令名不易,不隸祕書。開元二年,復改令為監,改一員為少監。十四年,復為太史局,置令二人,復隸祕書。後又改局為監。乾元元年,又改其局為司天臺,掌天文曆數,風雲氣色,有異則密封以奏。其次小吏,有司曆、保章正、靈臺郎、挈壺正等,官各有差。
 
10
祕書監: 丞二人:司馬彪續漢志云,太史有「丞一人」。魏以下歷代皆同。隋置二人,煬帝減一人。大唐初,不置丞,久視初,改為渾儀監,始置丞二人,長安二年又省,景龍二年復置。
 
11
祕書監: 初,儀鳳四年五月,太常博士、檢校太史姚玄辯奏於陽城測影臺,依古法立八尺表,夏至日中測影有尺五寸,正與古法同。調露元年十一月,於陽城立表,冬至日中測影,得丈二尺七寸。
 
12
祕書監: 開元十二年四月,命太史監南宮說及太史官大相元太等馳傳往安南、朗、蔡、蔚等州測候日影,迴日奏聞。數年伺候,及還京,僧一行一時校之,安南景,北極高二十一度六分,冬至日影七尺九寸四分,春秋二分影二尺九寸三分,夏至影在表南三寸三分。測影使者大相元太云:「交州望極,纔出地二十餘度。以八月自海中南望,老人星殊高。老人星下,眾星粲然,其明大者甚眾,圖所不載,莫辨其名。大率去南極二十度以上,其星皆見,乃自古渾天家以為常沒地中,伏而不見之所也。」蔚州橫野軍,北極高四十度,冬至影丈五尺八寸九分,春秋二分影六尺二分,夏至影在表北二尺二寸九分。此二所為中土南北之極。其朗、襄、蔡、許、河南府、汴、滑、太原等州,各有使往,並差不同。一行以南北日影校量,用句股法算之,云大約南北極相去纔八萬餘里。其諸州測影尺寸如左:
 
13
祕書監: 林邑國,北極高十七度。冬至,影在表北六尺九寸;定春秋分,影在表北二尺六寸五分;夏至,影在表南五寸七分。
 
14
祕書監: 安南都護府,北極高二十一度六分。冬至,影在表北七尺九寸四分;定春秋分,影在表北二尺九寸三分;夏至,影在表南三寸三分。
 
15
祕書監: 朗州武陵,北極高二十九度五分。冬至,影在表北丈五寸三分;定春秋分,影在表北四尺四寸七分;夏至,影在表北七寸七分。
 
16
祕書監: 襄州,恆春分,影在表北四尺四寸。
 
17
祕書監: 蔡州武津館,北極高三十三度八分。冬至,影在表北丈二尺三寸八分;定春秋分,影在表北五尺二寸八分;夏至,影在表北尺三寸六分。
 
18
祕書監: 許州扶溝,北極高三十四度三分。冬至,影在表北丈二尺五寸五分;定春秋分,影在表北五尺三寸七分;夏至,影在表北尺四寸四分。
 
19
祕書監: 河南府告成,北極高三十四度七分。冬至,影在表北丈三尺七寸一分;定春秋分,影在表北五尺四寸五分;夏至,影在表北尺四寸九分。
 
20
祕書監: 汴州浚儀太嶽臺,北極高三十四度八分。冬至,影在表北丈二尺八寸五分;定春秋分,影在表北五尺五寸;夏至,影在表北尺五寸三分。 

 

21
祕書監: 滑州白馬,北極高三十五度三分。冬至,影在表北丈三尺;定春秋分,影在表北五尺五寸六分;夏至,影在表北尺五寸七分。
 
22
祕書監: 太原府,恆春分,影在表北六尺。
 
23
祕書監: 蔚州橫野軍,北極高四十度。冬至,影在表北丈五尺八寸九分;定春秋分,影在表北六尺六寸二分;夏至,影在表北二尺二寸九分。
 
24
祕書監: 殿中監丞 尚食、尚藥、尚衣、尚舍、尚乘、尚輦等局奉御、直長
 
25
祕書監: 魏置殿中監官,晉、宋並同。齊有內外殿中監各八人,梁、陳因之,其資品極下。後魏亦有殿中監。北齊有殿中局,置監四人,屬門下省,掌駕前奉引。隋改為殿內局,置監二人。大業三年,分門下、太僕二司,取殿內監名,以為殿內省,有監、少監、丞各一人,掌諸供奉,領尚食、尚藥、尚衣、尚食即舊御府。尚舍、即舊殿中局。尚乘、領左右六閑及諸閑。尚輦等六局。漢儀注曰:「省中有五尚,即尚食、尚冠、尚衣、尚帳、尚席。」或云:「秦置六尚,謂尚冠、尚衣、尚食、尚沐、尚席、尚書,若今殿中之任。」每局各置奉御二人以總之,置直長以貳之,屬門下省。大唐改為殿中省,加置少監二人,丞亦二人。其官局職任,一如隋制,為一司,不屬門下。龍朔二年,改殿中省為中御府,改監為中御大監、少監,改丞為中御大夫,改尚食為奉膳,尚藥為奉醫,尚衣為奉冕,尚舍為奉扆,尚乘為奉駕,尚輦為奉輦,凡奉御皆改為大夫。咸亨初復舊。
 
26
祕書監: 丞:隋置一人。大唐加一人。
 
27
祕書監: 尚食局奉御:始秦置六尚,有尚食焉。如淳曰:「謂掌天子之物曰尚。」後漢以後,并其職於太官、湯官。北齊門下省又有尚食局,置典御二人。後周有內膳上士、中士,凡進食,先嘗之。隋分屬殿內,改典御為奉御,有二人。大唐因之,龍朔二年,改為奉膳大夫,咸亨初復舊。直長:隋置六人,大唐因之,減置五人。
 
28
祕書監: 尚藥局奉御:自梁、陳以後,皆太醫兼其職。北齊門下省有典御二人。隋如北齊之制,後改為奉御,而屬殿內。大唐因之,龍朔二年,改為奉醫大夫,咸亨初復舊。直長:隋置四人,大唐因之。
 
29
祕書監: 尚衣局奉御:周官有司服中士,掌王之服,辨其名物。戰國有尚衣、尚冠之職。秦漢有御府令、丞,掌供御服,而屬少府。後漢又掌宦者,典官婢,作中衣服。魏因之。晉屬光祿勳,江東省。宋大明中,改尚方曰左右御府,各置令、丞一人。後廢帝初,省御府,置中署,隸右尚方,其後又置。初,宋氏用三品勳位,明帝改用二品,準南臺御史,掌金銀綵帛,凡諸造作以供奉及妃主六宮。梁、陳其職隸在尚方。後魏有掌服郎。北齊門下省統主衣局,都統、子統各二人。後周有司服上士二人,中士二人。隋分屬殿內省,其後又改為尚衣局,置奉御二人。大唐因之,龍朔二年,改為奉冕大夫,咸亨元年復舊。直長:隋置八人,大唐因之,減二人。
 
30
祕書監: 尚舍局奉御:周禮有掌舍,掌行所解止之處,帷幕幄帟之事。漢少府屬官有守宮令、丞,掌宮殿陳設。魏殿中監掌帳設監護之事。晉、宋以下。其職並在殿中監。隋煬帝置殿內監,改殿內局為尚舍局,置奉御二人。大唐因之,龍朔二年,改為奉扆大夫,咸亨元年復舊。直長:隋置八人,大唐因之,而減二人。
 
31
祕書監: 尚乘局奉御:自秦漢以來,其職皆在太僕。北齊太僕驊騮署,有奉乘十人,管十二閑馬。隋煬帝取之,置尚乘局,署奉御二人。大唐因之,增置奉御四人。龍朔二年,改為奉駕大夫,咸亨元年復舊。尚乘奉御掌六閑馬,一曰飛黃閑,二曰吉良閑,三曰龍媒閑,四曰騊駼閑,五曰駃騠閑,六曰天苑閑。開元中減二人,先是別置閑廄使,因隸焉,猶屬殿中。武太后萬歲通天二年五月,置杖內閑廄,令殿中丞袁懷哲檢校。至聖曆二年,改為少監閑廄使,自後他官相循為之。直長:隋置十四人,大唐減四人。
 
32
祕書監: 尚輦局奉御:周官小司徒中大夫,掌六畜車輦。又宗伯巾車下大夫,掌王后之五輅輦車,組輓有翣羽蓋。古謂人牽為輦。春秋宋萬以乘車輦其母。秦始皇乃去其輪而輿之,漢代遂為人君之乘。後漢有乘輿六輦,魏晉小出則乘之。及過江左,孝武太元年中,謝安率意而作。及破苻堅得之,形制無差,大小如一,時人嗟其默識。宋武破慕容超,獲金鉦輦。古之輦輿,大率以六尺為度。齊武帝造大小二輦輿,雕飾甚工,不下●轅軛,悉金花銀獸。梁大輦中方八尺,左右開視,金鸞拱振。隋有六輦,大禮皆乘之。漢、魏、晉並太僕屬官,車府令掌之。東晉省太僕,遂隸尚書駕部。宋齊梁陳車府,乘黃令、丞掌之。後魏、北齊則乘黃、車府令兼掌之。後周則司車輅主之。隋又乘黃車府令、丞掌之,煬帝置殿內省尚輦局,奉御二人。大唐因之,龍朔二年改為奉輦大夫,咸亨元年復舊。直長:四人,隋置,大唐因之。

※※※

漢代之後 -> 隋唐 -> 通典 -> 刑法七

《刑法七》 

《守正》 
1
守正: 周 秦 漢 後漢 隋 大唐
 
2
守正: 周代,晉悼公之弟揚干,亂行於曲梁,行,陣次也。魏絳戮其僕。僕,御。晉侯怒,謂羊舌赤曰:「合諸侯,以為榮也。揚干為戮,何辱如之?必殺魏絳。」言終,絳至,授僕人書,僕人,晉侯御僕。曰:「日君乏使,使臣斯司馬。斯,此也。臣聞『師眾以順為武,順,莫敢違。軍事有死無犯為敬』。守官行法,雖死不敢有違。君合諸侯,臣敢不敬?君師不武,執事不敬,罪莫大焉。臣懼其死,以及揚干,無所逃罪。懼自犯不武、不敬之罪。不能致訓,至於用鉞,用鉞,斬揚干之僕也。臣之罪重,請歸死於司寇。」致身於司寇,使戮也。公跣而出,曰:「寡人之言,親愛也;吾子之討,軍禮也。寡人有弟,不能教訓,使干大命,寡人之過也。子無重寡人之過。」聽絳死,為重過。晉侯以魏絳為能以刑佐民矣,反役,與之禮食,使佐新軍。群臣旅會,今欲明絳,故特為設禮食。
 
3
守正: 秦商鞅著刑名書,大略曰:「晉文將欲明刑,於是合諸卿大夫於冀宮。顛頡後至,吏請其罪,遂斷顛頡之脊。人皆懼曰:『顛頡之有寵也,斷脊以徇,而況於我乎!』乃無犯禁者,晉國大治。昔周公殺管叔,放蔡叔,流霍叔,曰:『犯禁者也。』天下皆曰:『親叔昆弟有過不違,而況疏遠乎!』故外不用甲兵於天下,內不用刀鋸於周庭,而海內治。故曰:明刑之猶,至於無刑也。」
 
4
守正: 漢文帝嘗行中渭橋,有一人聞蹕,匿橋下。久,以為蹕過,走出,乘輿馬驚。廷尉張釋之奏:「犯蹕,當罰金。」帝怒曰:「賴吾馬和柔,他馬已傷敗我,廷尉乃罰金耶?」釋之曰:「法者,天子所與天下公共。且方其時,上使誅之則已。既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為之輕重,民安所錯手足乎?是法不信於民也。」帝良久曰:「廷尉當是。」後有盜高廟坐前玉環,釋之奏:「當棄市。」帝大怒曰:「此人無道,吾欲族之。君以法奏之,非吾所以恭承宗廟意也。」釋之曰:「且罪等,俱死罪也,盜玉環不若盜長陵土之逆也。然以逆順為本。今盜宗廟器而族之,假令愚人取長陵一抔土,抔,音步侯反,謂手掬之。不忍言毀徹,故云取土耳。陛下何以加其法乎?」帝許之。
 
5
守正: 議曰:釋之為理官,時無冤人,綿歷千祀,至今歸美。所云:「法者,天子所與天下公共。廷尉,天下之平。若為之輕重,是法不信於民也。」斯言是矣。又云:「方其時,帝使誅之則已。」斯言非矣。王者至尊無畏忌,生殺在乎口,禍福及乎人。故易旅卦曰:「君子以明慎用刑。」周官司寇,察獄至於五聽、三訊,罪惡著形,方刑於市,使萬人知罪,而與眾棄之。天生烝民,樹之以君而司牧之,當以至公為心,至平為治,不以喜賞,不以怒罰。此先哲王垂範立言,重慎之丁寧也。猶懼暴君虐后,倉卒震怒,殺戮過差,及於非辜。縱釋之一時權對之詞,且以解驚蹕之忿,在孟堅將傳不朽,固合刊之,為後王法。以孝文之寬仁,釋之之公正,猶發斯言,陳於斯主;或因之淫刑濫罰,引釋之之言為據,貽萬姓有崩角之憂,俾天下懷思亂之志,孫皓、隋煬旋即覆亡,略舉一二,寧唯害人者矣。嗚呼!載筆之士,可不深戒之哉!
 
6
守正: 後漢光武為蕭王時,在河北。祭遵為軍市令,帝舍中兒犯法,格殺之。帝怒,收遵。主簿陳副諫曰:「明公常欲眾之整齊,今遵奉法不避,是教令也。」帝乃貰之,以為刺姦將軍。乃謂諸將曰:「當避祭遵。吾舍中兒犯法尚殺之,必不私公等。」其為重刑慎法,執正御人也如是。
 
7
守正: 光武建武中,董宣為洛陽令。湖陽公主家奴蒼頭白日殺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以奴驂乘,宣數主之失,叱奴下車,因格殺之。主訴於帝,帝怒,召宣,欲箠殺之。宣曰:「陛下聖德中興,而縱奴殺良人,將何以為治天下乎?臣請得自殺!」即以頭擊楹,流血被面。帝令黃門持之。使宣叩頭謝主,不從;帝強使頓之,宣兩手據地,終不肯俯。主曰:「文叔為白衣時,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門。今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與白衣同。」因敕:「強項令出!」賜錢三十萬。時為吏者,趨於法矣。
 
8
守正: 明帝時,奉車都尉竇固出擊匈奴,騎都尉秦彭為副。彭在別屯,而輒以法斬人。固奏彭專擅,請誅之。帝問郭躬曰:「軍征,校尉一統於督。督,謂大將。彭無斧鉞,何得殺人?」躬曰:「一統於督,謂在部曲也。前漢書音義曰:「大將軍行,有五部,部有曲。」今彭專軍別將,有異於此。兵事呼吸,不容先關督帥。且漢制棨戟即為斧鉞。」有衣之戟曰棨。帝從躬議。又有兄弟共殺人者,帝以兄不訓弟,故報兄重,報,論也。重,死刑。而減弟死。中常侍孫章宣詔,誤言兩報重,尚書奏章矯制,罪當腰斬。帝問郭躬,躬曰:「法令有故、誤,章傳命之謬,於事為誤,誤者其文則輕。當罰金。」帝曰:「章與囚同縣,疑其故也。」躬曰:「『周道如砥,其直如矢』。詩小雅。如砥,貢賦平。如矢,賞罰中。『君子不逆詐』。君王法天,刑不可以委曲生意。」帝善之。遷躬廷尉。
 
9
守正: 章帝時,侍御史寒朗與三府掾共按楚獄,顏忠、王平辭及曲成侯劉建等四人。四人辭未嘗與忠、平相見。時帝怒甚,吏恐,諸所連及,一切陷之,無敢以情恕者。朗試以建等物色問忠、平,錯愕不能對。朗心傷其冤,乃上言忠、平所誣,疑天下無辜類多如此。帝曰:「四侯無事,何不早奏,而久繫至今邪?」朗曰:「臣恐海內別有發其姦者,故未敢時奏。」帝怒罵曰:「吏持兩端,促提下!」左右方引去,朗曰:「願一言而死。小臣不敢欺,欲助國爾,誠冀陛下一覺悟爾。臣見拷囚者,咸共言妖惡大故,臣子所宜同嫉,今出之不如入之,可無後責。是以拷一連十,拷十連百。又陛下問公卿得失,皆言舊制大罪禍九族,陛下大恩裁止於身,天下幸甚。及其歸舍,仰屋竊歎甚多冤。臣今所陳,誠死無悔。」帝意解,詔朗出。後二日,車駕幸洛陽獄,錄囚徒,理出者千餘人。
 
10
守正: 隋文帝開皇中,大理掌固來曠上封事,言大理官司恩寬。帝以曠為忠直,遣每朝於五品行中參見。曠又告少卿趙綽濫免囚徒,帝使信臣推驗,初無阿曲。帝又怒曠,命斬之。綽固爭,以為曠不合死。帝乃拂衣入閤,綽又矯言:「臣更不理曠,自有他事未及奏聞。」帝命引入閤,綽再拜請曰:「臣有死罪三。臣為大理少卿,不能馭掌固,使曠觸挂天刑,死罪一也。囚不合死,而臣不能死爭,死罪二也。臣本無他事,而謬言求入,死罪三也。」帝解顏。會獻皇后在坐,命賜綽二金杯酒,飲訖,并以杯賜之。曠因免死,配徙廣州。
 
11
守正: 大唐貞觀初,太宗務止姦吏,乃遣人以財物試之。有司門令史受饋絹一匹,上怒,將殺之。民部尚書裴矩諫曰:「此人受賄,誠合重誅。但陛下以物試之,即行極法,所謂陷其入罪,恐非導德齊禮之義。」上納其言,謂百僚曰:「矩廷折,不肯面從,天下何憂不治。」其年,溫州司戶參軍柳雄於隋資妄加階級,人有言之者,上令其自首,不首與爾死罪。遂固言是真,竟不肯首,大理推得其偽,將處雄死罪。少卿戴冑奏:「公法止合徒。」上曰:「我已與其斷當,但與死罪。」冑曰:「陛下既付臣法司,罪不至死,不可酷濫。」上作色遣殺,冑言之不已,至於四五,然後赦之。仍謂之曰:「冑但能為我如此守法,豈畏濫有誅夷也。」七年,貝州鄃縣令裴仁軌私役門夫,上欲斬之。殿中侍御史李乾祐奏曰:「法令者,陛下制之於上,率土遵之於下,與天下共之,非陛下獨有也。仁軌犯輕罪而致極刑,是乖畫一之理。臣守職憲司,不敢奉制。」九月八日,吏部尚書、權檢校左武衛大將軍長孫無忌被召,不解佩刀入東上閤門。右僕射封德彝議以監門校尉不覺,合死;無忌誤帶刀入,徒二年,罰銅二十斤。大理少卿戴冑駮之曰:「校尉不覺與無忌帶入,同為誤耳。臣子之於君父,不得稱誤。准律云:『供御湯藥、飲食、舟船,誤不如法者,皆死。』陛下若錄功捨過,非憲司所決;若當據法,罰銅未為得衷。」太宗曰:「法者,非朕一人法也。何得以無忌國親,便欲阿之。」更令重議。德彝執議如初,冑又駮之曰:「校尉緣無忌致罪,於法當輕。若論其過誤,則其情一也,而生死頓殊,敢以固請。」乃免校尉死刑。其年九月,盛開選舉,或有詐偽資蔭者,上令自首,不首者死。俄有詐偽事洩,大理少卿戴冑斷流。上曰:「朕下敕不首者死,今斷從流,是示天下以不信。卿擬賣獄乎?」冑曰:「陛下既付所司,臣不敢虧法。」上曰:「卿自守法,而令我失信邪?」冑曰:「法者,國家所以布大信於天下;言者,當時喜怒之發耳。陛下發一朝之忿而許殺之,既知不可而寘之於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若順忿違信,臣竊為陛下惜之。」上曰:「法有所失,公能正之,朕何憂也。」十一年五月,上問大理卿劉德威曰:「近來刑網稍密,何也?」對曰:「誠在君上,不由臣下,主好寬則寬,好急則急。律文失入減三等,失出減五等。今則反是,失入則無辜,失出則獲大罪,所以吏各自愛,競執深文,畏罪之所致耳。」太宗然其言。由是失於出入者各依律文。十八年九月,茂州童子張仲文忽自稱天子,口署其流輩數人為官司。大理以為指斥乘輿,雖會赦猶斬。太常卿攝刑部尚書韋挺奏:「仲文所犯,止當妖言。今既會赦,准法免死。」上怒挺曰:「去十五年,懷州人吳法至浪入先置鉤陳,口稱天子,大理、刑部皆言指斥乘輿,咸斷處斬。今仲文稱妖,同罪異罰。卿作福於下,而歸虐於上邪?」挺拜謝,趨退出。自是,憲司不敢以聞。數日,刑部尚書張亮復奏:「仲文請依前以妖言論。」上謂亮曰:「日者,韋挺不識刑典,以重為輕。朕時怪其所執,不為處斷。卿今日復為執奏,不過欲自取剛正之名耳!曲法要名,朕所不尚。」亮默然就列。上因謂之曰:「爾無恨色,而我有猜心。夫人君含容,屈在於我。可申君所請,屈我所見。其仲文宜處以妖言。」
 
12
守正: 上元三年九月,左威衛大將軍權善才、右監門中郎將范懷義並為斫昭陵柏,大理奏官減死外並除名,上特令殺之,大理丞狄仁傑執奏,稱罪不當死。上引入,謂曰:「善才斫陵上柏,是我不孝,必須殺之。」仁傑又執奏,上作色令出,仁傑進曰:「臣聞逆龍鱗,忤人主,自古以為難,臣愚以為不然。居桀紂時則難,堯舜時則易。臣今幸逢堯舜,不懼比干之誅。昔漢文帝時,有盜高廟玉環,張釋之廷爭,罪止棄市;魏文帝將徙冀州士家十萬戶,辛毗引裾而諫,亦見納用。且明主可以理奪,忠臣不可以威懼。今陛下不納臣言,臣恐暝目之後,羞見釋之、辛毗於地下也。陛下作法,懸之象魏,徒罪死罪,具有等差。豈有犯非極刑,即令賜死?法既無恆,則萬姓何所措手足!陛下必欲變法,請從今日為始。古人云:『假使盜長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之?』今陛下以昭陵一株柏殺一將軍,千載之後,謂陛下為何主?此臣所以不敢奉詔殺善才,陷陛下於不道。」上意乃解,謂仁傑曰:「既能為善才正我,豈不能為我正天下也。」
 
13
守正: 武太后時,徐弘敏,字有功,延載初為司刑寺丞。時魏州人馮敬同,告貴鄉縣尉顏餘慶與博州刺史虺沖同反。餘慶,博州人,沖先放粟債於貴鄉百姓,遣家人斂索,託餘慶為徵,所得徵錢,沖家人自買弓箭。餘慶兼修啟狀於沖,直敘寒溫,并言債負不可徵得。敬同遂以此狀論告。武太后令殿中侍御史來俊臣就推,俊臣所推徵債是實,其弓箭非餘慶為市,遂奏餘慶與沖同謀反。曹斷緣會永昌赦,稱其與虺貞同惡魁首並已伏誅,其支黨未發者將從原放,遂准律改斷流三千里。侍御史魏元忠奏:「餘慶為沖徵債,協契兇謀,又通書啟,即非支黨。請處斬,家口籍沒。」奉敕依。有功執奏曰:「謀反大逆,罪極誅夷,殄其族未足以謝愆,汙其宮寧可以塞責。今據餘慶罪狀,頗共虺沖交涉,為沖理債,違敕是情,於沖致書往反為驗。既屬永昌恩赦,在餘慶罪即合原狀。據永昌元年赦曰:『其與虺貞等同惡徒黨,魁首既並伏誅,其支黨事未發者,特赦原。』謹詳魁首兩文,在制非無所屬。尚書曰:『殲厥渠魁。』名例律曰:『造意為首。』魁即其帥,首乃原謀。魁帥首謀已露者,既並伏法;支派黨與未發者,特從原宥。伏誅既標『並』字,足明魁首無遺。餘慶赦後被言發覺,即為支黨。必其慶是魁首,當時尋已伏誅。若從魁首逃亡,亦應登時追捕。進則不入伏誅之例,退則又異捕亡之流,將同魁首結刑,何人更為支黨?況非常之恩,千載罕遇;莫大之罪,萬死蒙生。豈令支黨之人,翻同魁首;應生之伍,更入死條。嫉惡雖臣子之心,好生乃聖人之德。今赦而復罪,即不如無赦;生而又殺,則不如無生。竊惟聖朝伏當不爾。餘慶請依後斷為支黨,處流。」有功玉階具奏,太后大怒,抗聲謂有功曰:「若為喚作魁首?」有功對曰:「魁是大帥,首是原謀。」太后又曰:「餘慶可不是魁首?」有功又對曰:「若是魁首,虺沖敗日,並合伏誅。今赦後事彰,只是支黨。」太后又謂曰:「違敕徵債,與虺沖買弓箭,何為不是魁首?」有功又對曰:「違敕徵債,誠如聖旨;所買弓箭,狀不相關。」太后又謂曰:「二月內與沖徵債,八月又通書,此豈不是同謀?」有功又對曰:「所通之書,據狀是寒溫。其書搜檢不獲,餘慶先經奏訖。通書徵債,只是支黨。」太后怒少解,乃謂曰:「卿更子細勘問,是支黨不是支黨奏來。」當時百僚供奉及仗衛有三二百人,莫不股慄,而有功神色不動,奏對無差,人皆服其膽力,直而不撓。
 
14
守正: 故左相蘇良嗣亡後被告反,男踐言、踐忠、踐義,推事使、金吾將軍丘神勣奏稱請准法絞刑者,奉敕依。頃又有敕:「蘇良嗣往者頻被言告,指驗非虛。朕以其年迫桑榆,情敦簪履,掩其惡跡,竟不發揚。洎乎歸壤之辰,爰備飾終之禮。不謂因子重發逆蹤,所司執法論科,請申毀柩之罰。朕念勞志切,惟舊情深,是於囚赦之科,特降非常之霈。式延恩於朽骼,俾流渥於幽魂。特免斲棺之刑,寬其籍沒之典者。」少卿郭奉一等所奉:「蘇良嗣作逆先死,准敕免斲棺,矜其籍沒,其男踐言等緣坐,既在敕無文,請准法處絞刑。奉依者。」有功執奏曰:「踐言、踐忠,良嗣之子,緣其父逆,並合絞刑。但為敕稱:『屈法申恩,特降非常之霈。』又言:『念勞志切,惟舊情深,特免斲棺之刑,寬其籍沒之典。』兩節皆具『特』字,信知恩是非常。父免斲棺之刑,子無緣坐之死;既寬籍沒之典,理絕收錄其家。按名例律:『因罪人以致罪,若罪人遇恩原減,亦准罪人原減法。』又云:『即緣坐家口雖配沒,罪人得免者,亦免。』斲棺為其父逆,因父致其絞刑,父既特遇殊恩,子便不拘恒律。踐言等並即不合緣坐處盡。錄奏者。」奉敕:「踐言等緣坐合死,朕好生惡殺,不忍加刑,宜特免死配流。」
 
15
守正: 逆人丘神勣弟神鼎并男晙,被奴羊羔告反。司刑司直劉志素推案,奏稱:「神鼎身居文職,黑襖子即是武夫之衣,若不夙懷叛心,擬投豫州,無故不合輒造。又燒卻反狀分明,請付法者。」曹斷:「神鼎處斬,家口籍沒者。」有功批云:「丘神鼎,丘神勣之弟。兄反,弟合沒官。憑狀以推,事跡可驗,在於斷結,理固難踰。羊羔稱投豫州,並作兩箇皂襖。假令事實,終在赦前,況乃涉虛,何以為據?往時縱犯,今日方告,准赦據敕,不合推科。使人為鼎著皁衣,將為叛逆,曹司以燒卻文狀,處以叛謀。竊尋此途,頗傷苛酷。且衣之五采,隨人好尚。武夫一著,豈限玄黃。燒書雖匪赦前,推勘須窮窟穴,或言周易,乍道卜書;既云拋著廁中,又云鼎自裂破。書既著標,便非反書;必是反書,書論何事?為是簿帳,為是讖圖,竟不甄明,遂無承款,即處以斬,乃沒其家。請更審詳,務令允當者。」劉志素又批:「丘鼎反逆,夙蘊苞藏,非只一途,豈惟今日。虺貞豫州作逆之歲,於時秩滿神泉,准其家在西京。言旋即合歸舍,為與虺貞相應,迂道水下嘉州,更至荊、襄,路過淹留,遂經一歲。當聞豫州起逆,星夜即向唐州。接荊河界首,於懸泉館,遂共男晙俱作黑褐襖子,擬充戰服,即明事相應接。及聞貞敗,星夜走來神都,即將襖子布施天宮寺。明知原來所造緣反。近以兄勣反彰之後,復燒卻反逆文書。此反不誅,誰反合殺?況又聖澤哀矜,重令來中丞推覆,追奴問鼎,勘按逾明。論其本愆,辜當萬死。徐丞內縱姦慝,外詐平反。奉敕令推反人得實,寧敢隱默者。」曹又依前斷,舉申秋官詳議者。符下,員外鄭思齊判:「凡斷刑名,須得指實。朦朧作狀,斟酌結刑,司刑此申,過為非理。欲令集議,須審議由,狀未指歸,遣議何事?仰尋所推之按,取堪憑據之由,處分訖申者。」曹斷又依前者。有功又批:「赦前縱實合免,恩後謀狀未分。不反何為燒書,法家無文臆度。使人的知是反,鞫按何不具言?當時按狀朦朧,奏後方便●普薎反略。人命至重,一死不可再生;王法須平,居輕無宜入重。恐乖泣辜之惠,方虧祝網之慈。在愚所窺,請更商度者。」劉志素又批:「丘鼎謀反,與虺族同謀,苞藏日深,又共逆黨連結。有功侮文巧法,黨逆不忠,批退欲縱反人,每事唯希僥倖,不尋按狀,孟浪即批。批即不據科條,法外豈得依允。請據志素所批之狀,與有功意故縱逆人之平,即請申秋官及臺,集眾官議。」奉敕依。得春官員外郎楊思雅等一百十七人依有功議,以緣坐為允;又得夏官尚書楊執柔等百二十二人等議,並無反狀,更差明使推。准議狀,奏請差五品使。推事使杜無二奏無反狀,准赦例處分釋放。
 
16
守正: 汾州司馬李思順,臨川公德懋之子也,被韋秀告稱:「思順共秀竊語云,汾州五萬戶,管十一府,多尚宿宵,好設齋戒。大雲經上道:『理復思順好,李三五年少。』思順恰第三,兄弟五箇者。」監察御史李恆等奏稱:「據思順潛謀逆節,苞藏禍心,研覈始引唐興辯占,復承應讖。請從極法。」奉敕依奏者。司直裴談斷:「處斬刑,家口籍沒者。」主簿程仁正批:「合從妖處絞。只向韋秀一人道狀,當不滿眾,合斷三千里者。」裴談又判:「請依前斷錄奏者。」焦元亶判:「退司寺官卻議者。」有功議曰:「謀危社稷,罪合反條。自述休徵,坐當妖例。反依斬法,妖從絞論。律著成文,犯標定狀。狀在事難越狀,文存理無棄文。若違狀以結刑,舍文而斷獄,則乘馬何俟銜勒,遏流豈用隄防?今判官處以反謀,勾司批從妖說;不恥下問,竊欲當仁。李思順解大雲經,韋秀稱其竊語私解,明非眾說。竊語不合人知,虛實唯出秀辭,是非更無他證。縱解『三五年少』,只是自述休徵。既異結謀之蹤,元非背叛之事。即從叛逆,籍沒其家,便是狀外棄文,豈曰文中據狀。請依程仁正批,妖不滿眾,處流三千里者正。」焦元亶判:「具申秋官請議者。」右臺中丞李嗣等二十人議稱:「請依王行感例,流二千里,庶存畫一者。」守司府卿于思言等六十三人議稱:「依徐有功議者。」錄奏,敕:「思順志懷姦慝,妄說圖讖。唯其犯狀,合寘嚴刑;為其已死,特免籍沒者。」緣有功議,遂免破家。
 
17
守正: 推事使顧仲琰奏稱:「韓純孝受逆賊徐敬業偽官同反,其身先死,家口合緣坐。」奉敕依曹斷,家口籍沒。有功議:「按賊盜律:『謀反者斬。』處斬在為身存,身亡即無斬法。緣坐元因處斬,無斬豈合相緣?緣者是緣罪人,因者為因他犯。犯非己犯,例是因緣。所緣之人先亡,所因之罪合減。合減止於徒坐,徒坐頻會鴻恩。今日卻斷沒官,未知據何條例。若情狀難捨,敕遣戮屍,除非此途,理絕言象。伏惟逆人獨孤敬同柳明肅之輩,身先殞沒,不許推尋。未敢比附敕文,但欲見其成例。勘當尚猶不許,家口寧容沒官?」申覆,依有功所議,斷放。此後援例皆免沒官者,三數百家。
 
18
守正: 推事使奏:「瀛州人李仁恆等三十七人,被告稱謀反。」曹斷:「並處斬,父母、妻子流三千里。」有功執曰:「玄淑里正元得戶人緣祖紛爭,因相言告,或以反逆相喚,或將奔叛相牽。反逆須有同謀,奔叛寧無協契?無謀無契,口語口陳,即以實論,頗亦苛酷。搶↓元無影響,星文本自參差,縱使實有反言,只恨換其宗姓。因恨稱有,正是口陳;徒侶絕無,明非實反。賊盜律云:『口陳欲反之言,心無真實之計,流三千里。』疏云:『口陳欲叛者,杖八十。』准依告狀,並是口陳之言;原究犯情,皆非心實之計。忝居商度,用此當宜。如不使推,請從鄙見。如將未允,終須重推。」錄奏,敕依。得宗君哲狀,稱:「無反可尋,請依徐丞見,流三千里。」奉敕依,會赦免。
 
19
守正: 御史郭弘霸奏:「宕州刺史皇甫懷節,為芳州司倉薛璟所告,稱其當州刺史李思徵謀反。」曹斷:「處斬、籍沒者。」有功批執曰:「思徵,芳部宣條;懷節,宕州分竹。爰因羌叛,奉使討除,暫見思徵,屏人共語,即疑懷節與徵同謀。同謀須述謀由,共語當論語狀。語既無狀,謀又無由。思徵伏誅,一無牽引,薛璟陷辟,方始告言。璟元共徵同情,懷節復與徵連結,節當共徵私語,語狀在璟合知,徵在不知語由,徵死誰明反狀?寧有比州刺史,奉敕討羌,白日入州,官人參謁,暫與思徵相見,遂即平章反謀。察獄以情,未聞此理。羌走出界,無賊可擊,所領之兵,更留何用,為此放散,倒將為反。節實擬反,更須發兵,成集之兵,何須放卻?非誣之狀,於此更明。懷節據狀無反。請差使推鞫。」無反,為發兵遲,斷為官當。會赦,總免。
 
20
守正: 推事使,左臺監察御史盧偡奏稱:「告事人問趙推之,得款唐子產與推之手狀,遣告長孫仲宣,實不知事由者。依問唐子產,得款與推之手狀,令告仲宣宅中私置爐,擬打槍桕,謀反是實。其長孫仲宣是子產親舅,為子產先與三舅庶幾妾成蹊私通,仲宣既知,即罵辱子產,為此誣告者。」曹斷:「准律:『誣告謀反大逆者,斬;從者,絞。』又條云:『教令人告事虛,應反坐;得實,應賞。皆以告者為首,教令為從。』推之為首,處斬;子產為從,處絞。」推之在禁告密,因得引見,遂訴枉屈。武太后曰:「趙推之得唐子產手狀,即告。於子產引虛,自是子產之罪,何得枉斷殺推之。宜令停決,正斷奏聞者。」有功重執曰:「推之所告反由,元於子產處得。奉敕勘當,具狀是誣,付法科繩,已斷處斬。奏書臨決,恩旨遣停。聖上為子產引虛,則將推之枉死。但教令告事,律著正文,告者為首,教者為從。若其事虛受責,推之合當重科;如其反實論功,子產纔霑薄賞。律開此制,本防避罪爭功;在於憲司,固當守文奉法。」奉敕依奏。遷有功為侍御史。
 
21
守正: 長壽二年,有敕:「公坐流,私坐徒以上,會赦應免死罪者,皆限赦後百日內自首。如其不首,依法科罪者。」有功以為,犯罪未發,許首而原。豈有未發之罪,要令百日自首,不首依法科辜?深以為不便。乃奏曰:「周易云:『雷雨作,解,君子以赦過宥罪。』論語云:『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今陛下播非常之恩,寬殊死之罪,已發覺者,咸赦除之,是啟其改過之心,通其自新之路。何容赦前未發覺之罪,赦後必須令其自首?且鬥訟律云:『以赦前事相告言者,以其罪罪之。』若使無人告言,所犯終無自發。如告赦前之事,准律以罪罪之。今赦前之事,罪不首者,還依法律論科,即國家肆眚之恩,徒自頒於天下,便是萬萬有罪,一罪不霑。雖密雲有靄於西郊,甘雨莫滋於南畝。臣愚,竊為陛下不取。經圖長久,深為未便。臣忝當耳目之地,謬處駮正之司,知無不為,正在今日。特乞天恩,將臣所見,付群官集議,商搉利害之狀,具行藏之理奏聞。庶刑獄不煩,人無怨黷。」太后曰:「前代帝王可即,能達道理,自我作古,所奏不須。」有功奏曰:「陛下聖斷,所稱自我作古,臣即不敢。然臣請付群臣集議,未知許議以不?」太后曰:「令五品以上議奏。」時人皆歎其忠諫。
 
22
守正: 有功前後執正大獄,凡有六七百家,以此頻被推彈,亦經數四,對答並是理直,咸得無罪。時周唐革命,將相陰謀,非其父兄,即其子弟,往往事洩,多被論告,差使推勘,獲實即酬官賞。由是告密之輩,推覈之徒,因相誣搆,共行深刻。新開總監之內,洛州牧院之中,遞成祕獄,互為峻網,塞窗墐戶,粗杖大枷,追攝掩捉,匪朝伊夕,炬火圍宅,刀棒闌門,苦楚拷掠,非承不放。來俊臣既便斬雲弘嗣,亦手刃張虔勖。郭弘霸傳李思徵之首,王弘義亦梟毛玄素之元。朝野屏氣,道路以目。於斯時也,誰敢忠正?遂於群邪之側,眾諂之傍,孑然介立,守法不動,抑揚士伍,慷慨朝端,始卒不渝,險易如一。於是酷法之吏,誣告之人,見嫉甚於仇讎矣。徐公事跡,並潘好禮纂錄。中宗神龍元年三月制,以執法平恕,追贈越州都督,授一子官。
 
23
守正: 論曰:詳觀徐大理之斷獄也,自古無有斯人,豈張、于、陳、郭之足倫,固可略舉其事。且四子之所奉,多是令主,西漢,張釋之,文帝時為廷尉;于定國,宣帝時為廷尉;東漢陳寵、郭躬,章帝時為廷尉:皆遇仁明之主。誠吐至公,用能竭節。若遇君求治,其道易行。武太后革命,欲令從己,作威而作周政,寄情而害唐臣。徐有功乃於斯時,而能定以枉直,執法守正,活人命者萬計;將死復捨,忤龍鱗者再三。以此而言,度越前輩。徐大理有功,久為法官,歷秋官郎中、司刑少卿,後贈大理卿。前後雪獄甚多,被酷吏薛季昶等奏有功黨援兇逆,天后赫怒,為法司結刑,三經斷死。則張、于之輩,豈比至其難乎。
 
24
守正: 神龍元年正月,韋月將上變,告武三思謀逆。中宗大怒,命斬之。大理卿尹思貞以發生之月,執奏以為不可行刑,竟決杖流嶺南。三思令所由以非法害之,思貞又固爭之。三年,節愍太子之誅武三思事變之後,其詿誤者並配流,未行,有韋氏黨密奏請盡誅之。上令鞫斷,大理卿鄭惟忠奏曰:「今大獄始決,人心未寧,若更改推,必遞相驚恐,則反側之子無由自安。遂依舊斷。
 
25
守正: 開元二年八月,監察御史蔣挺有所犯,敕朝堂杖之。黃門侍郎張廷珪執奏曰:「御史,憲司清望,耳目之官。有犯當流即流,不可決杖,可殺而不可辱也。」十年八月,冀州武強縣令裴景仙犯乞取,贓積五千匹。事發,上大怒,令集眾殺之。大理卿李朝隱奏曰:「景仙緣是乞贓,罪不至死。又景仙曾祖故司空寂,往昔締構,首參元勳。載初年中,家陷非罪,凡其兄弟,皆被誅夷,唯景仙獨存,今見承嫡。據贓未當死坐,准犯猶入請條。十代宥賢,功實宜錄;一門絕祀,情或可哀。願寬暴市之刑,俾就投荒之役,則舊勳不棄,平典斯允。」手詔不許。朝隱又奏曰:「輕重有條,臣下當守。枉法而取,十五匹便抵死刑;乞覓為贓,數千匹止當流坐。今若乞取得罪,便處斬刑,後有枉法當科,欲加何辟?所以為國惜法,期守律文,非敢以法隨人,曲矜仙命。射兔魏苑,驚馬漢橋,初震皇赫,竟從逆議,豈威不能制,而法貴有恆。又景仙曾祖寂,定為元勳,恩倍恆數。若寂勳都棄,仙罪特加,則叔向之賢何足稱者,若敖之鬼不其餒而?捨罪念功,乞垂天德。」遂決一百,配流。
 
《赦宥》
1
赦宥: 周 漢 後漢 北齊 大唐
 
2
赦宥: 易蒙卦曰:「初六,發蒙,利用刑人,用脫桎梏,以往吝。」象曰:「利用刑人,以正法也。」又,解卦曰:「雷雨作,解,君子以赦過宥罪。」
 
3
赦宥: 虞書曰:「宥過無大,刑故無小。過誤所犯,雖大必宥。不忌故犯,雖小必刑。罪疑惟輕,功疑惟重。刑疑附輕,賞疑從重,忠厚之至也。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
 
4
赦宥: 周官司寇曰:「三刺、三宥、三赦之法:一曰訊群臣,二曰訊群吏,三曰訊萬民。刺,殺也。三訊罪定,則殺之。聽民之所刺宥,以施上服下服之刑。宥,寬也。人言殺,殺之;言寬,寬之。上服,劓、墨;下服,宮、刖之刑。一宥曰不識,再宥曰過失,三宥曰遺忘。不識,謂愚人無識。過失,謂若律「過失殺人不坐死」者。遺忘,若仇讎當報甲,見乙,誠以為甲而殺。一赦曰幼弱,再赦曰老耄,三赦曰憃愚。」又:「國君過市,刑人赦。」
 
5
赦宥: 呂刑云:「五刑之疑有赦,五罰之疑有赦,其審克之。刑疑赦從罰,罰疑赦從免。其當清察,能得其理。墨辟疑赦,其罰百鍰;刑疑,則赦從罰。六兩曰鍰。鍰,黃鐵也。劓辟疑赦,其罰惟倍;倍百為二百鍰。剕辟疑赦,其罰倍差;倍差,謂倍之又半,為五百鍰。宮辟疑赦,其罰六百鍰;宮,次死之刑。序五刑,先輕,轉至重者,事之宜。大辟疑赦,其罰千鍰。」五刑疑,各入罰,不降相因,古之制也。
 
6
赦宥: 禮曰:「疑獄,汎與眾共之,眾疑,赦之。」
 
7
赦宥: 管仲曰:「文有三侑,武無一赦。赦者,先易而後難,久而不勝其禍;法者,先難而後易,久而不勝其福。故惠者,人之仇讎也;法者,人之父母也。凡赦者,小利而大害者也。無赦者,小害而大利者也。夫盜賊不勝,則良人危;法禁不立,則姦邪繁。故赦者,奔馬之委轡也。」
 
8
赦宥: 漢景帝四年赦:「有犯死罪欲腐者,許之。」腐,宮刑也。丈夫割勢不復生子,如腐木不生實矣。
 
9
赦宥: 後漢光武建武中,大司馬吳漢疾篤。帝親臨,問所欲言,對曰:「臣無識知,惟願慎無赦而已。」
 
10
赦宥: 章帝章和元年,赦天下繫囚在四月丙子以前減罪一等,勿笞,詣金城,而文不及亡命未發覺者。郭躬上封事曰:「聖恩所以減死罪使戍邊者,重人命也。今死罪亡命無慮萬人,廣雅曰:「無慮,都凡也。」又自赦以來,捕得甚眾,而詔令不及,皆當重論。伏惟天恩莫不蕩宥,臣以為赦前犯死罪,而繫在赦後者,可皆勿笞詣金城,以全人命,有益於諸邊。」帝善之,下詔赦焉。
 
11
赦宥: 安帝永初中,尚書陳忠上言:「母子兄弟相代死者,聽,赦所代者。」從之。
 
12
赦宥: 北齊,赦日,武庫令設金雞及鼓於閶闔門外之右。勒集囚徒於闕前,撾鼓千聲,脫枷鎖,遣之。
 
13
赦宥: 大唐令曰:「赦日,武庫令設金雞及鼓於宮城門外之右,勒集囚徒於闕前,撾鼓千聲訖,宣制放。其赦書頒諸州,用絹寫行下。」律曰:「會赦及降者,盜者准枉法猶徵正贓,餘贓非見在及收贖之物限內未送者,並從赦降原。」
 
14
赦宥: 武德四年,王充、竇建德平,大赦天下。既而責其黨與,並令遷配。侍書侍御史孫伏伽諫曰:「今月十三日發雷雨之制,既云常赦不免皆赦除之,此非直赦其有罪,亦是與天下斷當,許以更新。因何王充、建德部下赦後又欲遷之?此是陛下自違本心,欲遣下人若為取則?如臣愚見,經赦合免責情欲遷配者,並請放之,則天下幸甚。」
 
15
赦宥: 貞觀二年七月,上謂侍臣曰:「凡赦,惟及不軌之輩。古語云:『小人之幸,君子不幸。』『一歲再赦,婦兒喑啞。』凡養稂莠者,傷禾稼;惠奸兇者,賊良人。昔『文王作罰,刑茲無赦』。夫小仁者,大仁之賊。故我有天下以來,不甚放赦。今四海安寧,禮義興行,數赦則愚人常冀僥倖,惟欲犯法,不能改過,當須慎赦。」
 
16
赦宥: 天寶十三載二月赦文:「左降官承前遭憂,皆不得離任。孝行之道,所未弘通;情理之閒,深可哀恤。如有此類,宜並放歸,仍申省計至服滿日,准法處分。自今以後,編入常式。」
 
《禁屠殺贖生》 
1
禁屠殺贖... : 附 大唐
 
2
禁屠殺贖... : 武太后聖曆三年,斷屠殺。鳳閣舍人崔融上議曰:「春生秋殺,天之常道;冬狩夏苗,國之大事。豺祭獸,獺祭魚,自然之理也。一乾豆,二賓客,不易之義也。上自天子,下至庶人,莫不揮其鸞刀,烹之鶴鼎,所以充庖廚。故能幽明感通,人祇輯睦,萬王千帝,殊塗同歸。今者禁屠宰,斷弋獵,三驅莫行,一切不許,將恐違聖人之達訓,紊明王之善經,一不可也。且江南諸州,乃以魚為命,河西諸國,以肉為齋,一朝禁止,倍生勞弊,富者未革,貧者難堪,二不可也。加有貧賤之流,刲割為事,家業倘失,性命不全,雖復日戮一人,終慮未能總絕,但益恐嚇,惟長姦欺,外有斷屠之名,內誠鼓刀者眾,勢利倚依,請託紛紜,三不可也。雖好生惡殺,是君子之小恩;而考古會今,非國家之大體。但使順月令,奉天經,造次合禮儀,從容中刑典,自然人得其性,物遂其生。何必改革,方為盡善?」禁止屠殺,以活飛走,亦同赦宥,用拯生人,故附於此。下同。
 
3
禁屠殺贖... : 景龍元年,遣使往江淮,分道贖生,以所在官物充直。中書舍人李乂上疏曰:「江淮水鄉,採捕為業,魚鱉之利,黎元所資。雖雲雨之私有霑於末類,而生成之惠未洽於平人。何則?江湖之饒,生育無限;府庫之內,支供易殫。費之若少,則所濟何成;用之倘多,則常支有闕。與其拯物,豈若憂人?且鬻生之徒,惟利斯視,錢刀日至,網罟年滋,施之一朝,營之百倍。未若迴救贖之錢物,減貧無之徭賦,治國愛人,其福勝彼。」
 
4
禁屠殺贖... : 二年九月敕:「鳥雀昆蟲之屬,不得擒捕,以求贖生。犯者先決三十。宜令金吾及州縣市司嚴加禁斷。」

※※※

漢代之後 -> 隋唐 -> 通典 -> 禮五十六

《禮五十六》 

《總論為人後議》
1
總論為人... : 周 漢 魏 晉
 
2
總論為人... : 周制,為人後者。子夏曰:「何如而可為之後?同宗則可為之後。何如而可以為人後?支子可也。」又曰:「為人後者孰後?後大宗也。曷為後大宗?大宗者,尊之統也。禽獸知母而不知父,野人曰:『父母何筭焉』,都邑之士則知尊禰矣,大夫及學士則知尊祖矣,諸侯及其太祖,天子及其始祖之所自出。尊者尊統上,卑者尊統下。大宗者尊之統也,大宗者收族者也,不可以絕,故族人以支子後大宗也。嫡子不得後大宗也。」都邑之士則知尊禰者,近政化也。太祖,始封君也。始祖,感神靈而生,若稷、契也。自,由也。及始祖之所自出,謂祭天南郊也。上猶遠也,下猶近也。收族者,謂別親疏、序昭穆也。大傳曰:「繫之以姓而弗別,綴之以食而弗殊,雖百代而婚姻不通者,周道然也。」
 
3
總論為人... : 漢石渠議:「大宗無後,族無庶子,己有一嫡子,當絕父祀以後大宗不?戴聖云:『大宗不可絕。言嫡子不為後者,不得先庶耳。族無庶子,則當絕父以後大宗。』聞人通漢云:『大宗有絕,子不絕其父。』宣帝制曰:『聖議是也。』」
 
4
總論為人... : 魏劉德問以:『為人後者,支子可也,長子不以為後。同宗無支子,唯有長子,長子不後人則大宗絕,後則違禮,如之何?」田瓊答曰:「以長子後大宗,則成宗子。禮,諸父無後,祭於宗家,後以其庶子還承其父。」
 
5
總論為人... : 晉范汪祭典云:「廢小宗昭穆不亂,廢大宗昭穆亂矣,先王所以重大宗也。豈得不廢小宗以繼大宗乎!漢家求三代之後弗得,此不立大宗之過也。豈不以宗子廢絕,圖籍莫紀。若常有宗主,雖喪亂,要有存理。或可分布掌錄,或可藏之於名山,設不盡在,決不盡失。且同姓百代不婚,周道也。而姓自變易,何由得知。一己不知,或容有得婚者,此大違先王之典,而傷自然之理。由此言之,宗子之重於天下久矣。」
 
6
總論為人... : 汪子甯以為:「父母生之,續莫大焉。三千之罪,無後為重。夫立大宗,所以銓序昭穆,彌綸百代,繼之以姓而弗別,綴之以食而弗殊。禮盡於此,義誠重矣。方之祖考,於斯為薄。若令捨重適輕,違親就疏,則是生不敬養,沒不敬享,生人之本不盡,孝子之事靡終,非所以通人子之情,為經代之典。夫嫡子存則奉養有主,嫡子亡則烝嘗靡寄,是以支子有出後之義,而無廢嫡之文。故嫡子不得後大宗,但云以支子繼大宗,則義已暢矣。不應復云嫡子不得繼大宗,此乃小宗不可絕之明文也。若無大宗,唯不得收族耳。小宗之家,各統昭穆,何必亂乎!」
 
7
總論為人... : 汪又曰:「大宗者,人之本也,尊之統也。人不可以無其本,所以立大宗也。上理祖禰,尊尊之道著矣;下理子孫,親親之義明矣;旁理昆弟,天倫之理達矣。存則合族以食,序以昭穆,導以德行,別以禮義;沒則禘祭太祖,陳其親疏,殤與無服,莫不咸在。此則孝子之事終矣,立人之道竭矣。小宗之家,五代則遷,安知始祖之所從出,宗祀之所由來?敬宗所以尊祖禰,不為重乎。然要當以穆繼昭。既明大宗不可以絕,則支子當有繼祖,是無父者矣。」
 
《夫為祖曾祖高祖父母持重妻從服議》 
1
夫為祖曾... : 晉 宋
 
2
夫為祖曾... : 晉賀循云:「其夫為祖、曾祖、高祖後者,妻從服如舅姑。」齊縗周也。
 
3
夫為祖曾... : 孔瑚問虞喜曰:「假使玄孫為後,玄孫之婦從服周;曾孫之婦尚存,纔緦麻。近輕遠重,情實有疑。」虞喜答曰;「有嫡子者無嫡孫。又,若為宗子母服,則不服宗子婦。以此推玄孫為後,若其母尚存,玄孫之婦猶為庶,不得傳重;傳重之服,理當在姑矣。」
 
4
夫為祖曾... : 宋庾蔚之謂:「舅沒則姑老,是授祭事於子婦。至於祖服,自以姑為嫡,所謂有嫡婦無嫡孫婦也。祖以嫡統唯一,故子婦尚存,其孫婦以下未得為嫡,猶以庶服之。孫婦及曾玄孫婦,自隨夫服祖降一等,故宜周也。」
 
《出後者卻還為本父服及追服所後父議》
1
出後者卻... : 晉 宋
 
2
出後者卻... : 晉或問許猛云:「為人後時有昆弟,後昆弟亡,無後,當得還否?若得還,為主否?」猛答云:「喪服傳曰:『何如而可以為人後?支子可也。嫡子不得後大宗。』然大宗雖重,猶不奪己之正以後之也。推此而論,小宗無支子,則大宗自絕矣。子不絕父之後。本家無嗣,於義得還,出後者還本追服。」
 
3
出後者卻... : 或曰:「甲有子景,後叔父乙。甲死,景以降服周。涉數年,乙之妻又亡,景服父在為母之服。今叔父自有子,景既還本,當追報甲三年服否?若遂即吉,則終身無斬縗之服。」
 
4
出後者卻... : 博士曹述初議曰:「禮,大宗無子,族人以支子後之。不為小宗立後,明棄親即疏。叔非大宗,又年尚少,自可有子。甲以景後,非禮也。子從父此命,不得為孝。父亡則周,叔妻死,制母服,於義謬也。今歸本,宜制重,以全父子之道。」
 
5
出後者卻... : 或難曹曰:「禮,日月過而後聞喪,則有稅服。當聞喪之日,哀情與始遭喪同。是以聞喪或在數十年後,猶追服重。甲死,景即知喪,哀情已敘為出後降周者服制耳。三年之喪,稱情而立文。父喪積年,哀戚久除,今更制重,是服非稱情之義。若依稅服,失其類矣。且子為父,不過再周。景嘗為甲已服周矣,今復制重,是子為父服三周也。豈禮意乎?」
 
6
出後者卻... : 答曰:「景於禮無後乙之義,景既不得成重制於乙,又闕父子之道,人子之情,豈得無追遠之至戚乎?就使情輕,於日月已過而後聞喪,服父之禮,寧可便廢?今以哀戚久除方制重服為難,過矣。父之於子,兼尊親之至重,禮制斬縗三年,明其兼重也。齊縗周服,非所以崇尊親之至重。景雖嘗為甲服周,豈禮也哉,而數以為父三周乎!」
 
7
出後者卻... : 或難曰:「禮,婦人有父喪未練,而夫家遣之,則為父服三年;既練而見遣,則已。猶如為人後者,亦為所後斬縗三年,為父服周。服制既同,則義可相准。若甲死未練而景歸,則應為三年。今喪已久,於禮不應追服。」
 
8
出後者卻... : 答曰:「禮,婦人適人,則降父服周。為夫三年,既練而見遣,父服除矣。重制已成於夫,故雖及父母之家,父亡不得復為父服三年,不二斬之義也。婦人於禮,得成其重制於夫。景於禮無後乙之義,雖甲喪久除,而景歸,既已不得成重於乙,今又不為甲追制重服,是景為人子終無服父之道也。」
 
9
出後者卻... : 張湛謂曹曰:「禮所稱為人後,後大宗,所以承正統。若非大宗之主,所繼非正統之重,無相後之義。今乙雖無子,於禮不應取後於甲。甲之命景,景之從甲,皆為違禮。若如前議,則兄弟以子相養者,代代有之,此輩甚眾,時無譏議。蓋同繫一祖,兄弟所生,猶如己子,非犯禮違義故也。雖非禮之正義,亦是一代成制,由來故事,豈可以甲命獨為非禮,景從便為失道。此之得失,自當與代人共之耳。今所疑於景既當持服與不,議者以為景歸宜制重。引稅服為例,恐非明證。夫稅服者,自謂日月已過而後聞喪,聞喪之日,即初死之時,為制服之始。今月數得全,哀情得敘,為人後者,父終則盡心極哀,但逼於所後,抑情降服,以尊父命。及其還歸,論喪則已積年,即事則必有降殺,而方復追,所謂不稱情者矣。過時而不知喪,則是平吉之人;既初聞之,則同於始死。與喪過而歸,何得為例!若謂景既不得全重制於乙,又闕子道於甲,故更服重,即所謂全父子之道,猶非稅服乎。」又設難云:「婦人父喪,既練而見遣,為父服周,以準為人後者,既還所生,父喪已久,於禮不追,此議何疑?」
 
10
出後者卻... : 答曰:「正以婦人得成制於夫,景不得成重制於乙。今景於禮,誠無後乙之義。然據受父命為人子,與婦人出適者,皆為本親降服一等,為所後及夫制服三年,其義正同也。今以婦人既練見遣,重制已成於夫,故不為父三年。今謂景本不應為乙後,然景既奉命為乙子,則許其降本親之服,及其喪過而歸,則重制成於所後矣。若不服重制其本親,乃豈可終身無斬縗之服?直是率懷而言,無所依據耳。」
 
11
出後者卻... : 又范甯問孔德澤云:「甲無子,取其族子乙為後。所生父沒,降服周。甲晚自生子,乙歸本家。後甲終,乙當有服否?若服,當制何服?」孔答曰:「代人行之,似當無服。繼母嘗為母子,既出服周。推此粗可相況。」
 
12
出後者卻... : 范又難:「必當有服,未辨服之定準。云繼母既出服周,此禮所出為分明釋耳。」孔又答云:「繼母出為服周,是父沒而嫁,賀循要記亦謂之出。當以舍此適彼,不獨在嫁,可以意領,故不必繼於本也。」
 
13
出後者卻... : 江熙難范云:「往因禮親,反因禮疏,何嫌頓盡乎?未若相遺於江湖,既還,宜各反服也。」
 
14
出後者卻... : 宋庾蔚之云:「嘗為父子,愛敬兼加,豈得事改,便同疏族?方之繼母嫁,於情為安。」
 
《出後者為本父母服議》 
1
出後者為... : 晉
 
2
出後者為... : 晉王冀按:「喪服云:『為人後者為其父母,持重於大宗者,降其小宗也。』按經傳為人後者,固自降其親也。所以降其親者,己受重於大宗,必為所後之父服斬故也。制其體例,若受重於大宗,而不為所後之父服斬,則自非經所謂為人後者之義也。凡既受命出為人後,而不為所後之父制服,固非禮也。還為其親斬,亦非禮也。均其失,寧居過重,無居過輕。夫恩由義厭,情為禮黜,是以五服之疏屬,有相為重者矣;天性之父子,有相為輕者矣。屈伸進退,有自來也。今奉義則己不為所後之父服,崇恩復不成所生之喪,二者並闕,未知其詳,將何所居。且傳敘經意,但為既後大宗,無二斬之道,非不斬之制也。談者不疑為後而不為所後制服為非禮,乃謂反服其親為傷教,斯蓋惑之大者也。若不服所後之父,復抑其反崇本恩,則是凡為後之子,可有不服三年之理也。愚謂為後之子及所後服重,則宜如禮降其所生。若不及為所後制服,則宜還為其親服斬。考之義例,即之人心,在可通矣。」
 
《出後子為本親服議》 
1
出後子為... : 晉 宋
 
2
出後子為... : 晉武帝太康中,尚書令史遂殷表云:「父翔,少繼叔父榮。榮早終,不及持重。今祖母姜亡,主者以翔後榮,從出降之制,斷殷為大功,假二十日。愚以為翔既不及榮持重服,雖名戶別繼,奉養姜故如親子,便依降例,情制為輕。且殷是翔之嫡子,應為姜之嫡孫。乞得依令,遣寧去職。」尚書奏:「禮無不及還重之制,翔自應降姜,殷無緣還重。」詔可。
 
3
出後子為... : 賀循為後服議:「按喪服制曰,為人後者於兄弟降一等,報。於所為後之子兄弟若子。時人論者,多以為後者子孫,皆計本親而降。意所不安。或曰:『嫡子不為人後者,宜謂己嫡不以出後,當以支子耳,無明於後者之子見舍本親,何以言不得為人後邪?』答曰:『五服之術,其屬有六。一去本繫,以名為正。名正則男女有別,上下不悖。若假之以號者則輕其權,定之以名者則尊其統。故曰有嫡子者無嫡孫。何為言無?正以不得名之。不得名之則卑其服,若得名之則重其制。此之有無尊卑之宜,則是彼之後者嫡庶之例也。至於庶子為後,稱名不言孝,為墠而祭,以其尚有貳志,不專故也。其子則定名而處廟,以為彼情可制,此義宜惇故也。豈非顧本有已,復統有節哉!』或曰:『所後在五服之外,父制周年,而己無服,疏親戚之恩,非先聖之意也。』答曰:『何為其然?禮有節權,恩義相顧,為所生無絕道,其餘皆宜權制也。夫初出後者,離至親之側,為別宗之冑,闕晨昏之歡,廢終養之道,顧復之恩靡報,罔極之情莫伸,義雖從於為後,恩實降於本親,故有一降之差。若能專心所繼,後者之子,上有所承,於今為同財之密,顧本有異門之疏。若以父服輒當後者,至於生不及祖父母諸昆弟,父有重制,而己無服,又出母齊縗而杖,其子又不從服。今出後者於父母乃為不杖之周,恐其子不得反重也。禮失於煩,故約以取通,是以後者之子,出母之孫,其禮闕而不載。生在他邦,父稅己不,其義幽而必彰,既以不疑父之出母,何獨遲遲別宗之祖邪?服之所降,其品有四:君、大夫以尊降,公子、大夫之子以厭降,公之昆弟以旁尊降,為人後者、女子子嫁者以出降。四降之名,同止一身。出者之子,豈當獨以為傳代稱乎?生長於外,不得言出,猶繼父未嘗同居,不為異也。又父報出子,誠是疏己稠彼。子以父為旁尊,則知所天在此。初出情重,故不奪其親而與其降;承出之後,義漸輕疏而絕其恩。絕其恩者以一其心,其心一則所後親,所後親則祭祀敬,祭祀敬則宗廟嚴,宗廟嚴則社稷重,重社稷以尊百姓,齊一身以肅家道:此殆聖人之意也。』」
 
4
出後子為... : 宋崔凱喪服駮云:「代人或有出後大宗者,還為其祖父母周,與女子子出適不降其祖同義。凱以為女子出適人,有歸宗之義,故上不降祖,下不降昆弟之為父後者。今出後大宗,大宗,尊之統,收族者也,故族人尊之,百代不遷,其父母報之周,所謂尊祖故敬宗也。」
 
5
出後子為... : 又曰:「持重於大宗,降其小宗。降其小宗,還當為其祖父母大功耳。」
 
6
出後子為... : 又云:「代人有出為大宗後,還為其父母周,其子從服大功者。凱以為經文為人後者為其父母周,為其兄弟降一等,此指謂後者身也。不及其子,則當以其父所後之家,還計其親疏為服紀耳。按晉劉智釋疑:『或問:「禮為人後者,為當唯出子一身還本親也?」魯國孔正陽等議,以「為人後者,服所後之親若子,為其本親降一等。不言代降一等者,以其至其子以義斷,不復還本親故也。禮云若子者,則於本父母不若子矣」。』劉智又按:『禮為人後者,於兄弟降一等,此出子及其子孫皆為人後者也。甲無後,故乙為之後。乙之子孫,皆去其親,往為甲後,皆當稱為人後,服本親不傷於後者。若子,則其孫亦然矣。本親有自然之恩,降一等,足以明所後者為重,無緣乃絕之矣。』儒林掾謝襲稱:『學士張襜之從祖母丁喪亡,本是親祖母,亡父出後,求詳禮典。輒敕助教陳福籤,當諸出為人後者,還服本親,皆降一等,自為後者之身。文無後者之子追服大功。如福議,則襜之不應廢業。』王彪之答:『如所白,則族人後大宗者,出後者子,於父祖無服。孫不服祖,於情不安,是以諸儒之說義旨,總謂為人後者雖在五服之外,皆降本親一等,無孫不服本祖之條。按記云:「夫為人後,其妻為舅姑大功。」鄭玄云:「不二降也。」其妻於舅姑義服,猶不二降,況其子孫,骨肉至親,便當無服乎!禮疑則重,義例亦明。如禮之例,諸出後者及子孫,還服本親,於所後者有服與無服,皆同降一等。謂襜之當服大功。』」
 
《出後子為本庶祖母服議》 
1
出後子為... : 晉 宋
 
2
出後子為... : 晉劉氏問曰:「弟子遭所生母艱,弟子有兒出後伯父承嫡,當心喪三月否?」徐邈答曰:「庶祖母服,禮無正條。往年臨川王服太妃,已為成制。今出後承嫡者,當依為人後降本親一等,宜制大功九月。」
 
3
出後子為... : 宋庾蔚之謂:「庶子為父後,不得服其所生,以服廢祭故也。已出伯父,即為祖嫡,何由得服父之所生乎?」
 
《父為高祖持重子當何服議》
1
父為高祖... : 晉
 
2
父為高祖... : 晉徐農人問殷仲堪曰:「禮,服高祖父母齊縗三月。若其父承重者,為當服一周?為故自服其本服邪?若服其本服,不以父重而增者,假如玄孫持高祖重,玄孫之子來孫本都無服,父服三年而子吉服,懼非喪紀差降之義。若來孫本無服而今有服,則曾玄孫宜以父承重而加也。進退迷惑,不知所行。」
 
3
父為高祖... : 殷答曰:「祖父在而祖母沒,則父服厭周。祖父後亡,則父服三年,而孫之服一定無變,是知孫之於祖,自有正服,不以父服為升降。又疑玄孫承重,來孫無變。按禮記有子姓之服,苟恩盡親畢,縞冠玄武,非為無變矣。」
 
4
父為高祖... : 徐又問曰:「父在為母,雖服以周斷,至練禫廬杖,大制無虧,故孫得遂其本服。若父出後,降祖在不杖周,則孫不得同父之服明矣。若父還反重,又當從父升亦明矣。如此,升降由父,不得恆自定也。未有斬服不異至親,而子正制三月之外,或都無服者也。他人同爨,而為之緦。縞冠玄武,微廁吉飾,求之五服,故為無變。他人之不若,此所大惑也。」
 
5
父為高祖... : 殷又答曰:「父在為母,先王明義,屈之以周服,而情未有異也。哀親故寢苫枕草,毀瘠,杖而後起,創巨痛深,弗可頓奪,故漸之以祥練,申之以禫月。此蓋有由。不變其本則降矣,子有降而孫得遂,仲堪所謂不隨父升降者也。」
 
《為庶子後為庶祖母服議》
1
為庶子後... : 晉 宋
 
2
為庶子後... : 晉王冀答劉系之問云:「凡不繼大宗而立後,及為後而不為所後制服,皆非禮也。然據已為後,則不得不從為後之制。若庶子立後,不繼祖宗,己服無重可傳,亦有居而不服;庶子若先受重可傳,亦何居而不服。庶子若先受重承事,則制有疑,謂當與庶祖母同。」
 
3
為庶子後... : 宋庾蔚之謂:「所後父若承祖後,則己不得服庶祖母也。父不承重,己得為庶祖母一周。庶無傳祭,故不三年也。」
 
《所後之母見出服議》 
1
打所後之母... : 晉
 
2
所後之母... : 晉步熊問許猛曰:「為人後而所後之母見出,當何服?」猛曰:「為人後者若子,繼母言如母。夫言『若』『如』者,明其制如親,其情則異也。繼母如母,則異於親子矣。」
 
《為族曾祖後服議》 
1
為族曾祖... : 晉 宋
 
2
為族曾祖... : 晉何琦議以為:「卿士之家別宗無後,宗緒不可絕,若昆弟以孫若曾孫後之,理宜然也。禮緣事而興,不應拘常以為礙也。魏之宗聖,遠繼宣尼;琦從父以孫紹族祖;荀顗無子,以兄孫為嗣:此成比也。」
 
3
為族曾祖... : 宋庾蔚之謂:「閒代取後,禮未之聞。宗聖,時王所命,以尊先聖,本不計數,恐不得引以為比也。」


http://ctext.org/tongdian/zh


※※※

 
許茹芸 - 健忘

作曲:許哲珮  作詞:小寒 
電影 被偷走的那五年 插曲

這件外套 熟悉味道 怎麼想不起
半張合照 被誰焚燒 只剩我自己
感覺混淆 我的大腦 搞不清是哪裡
無處可逃 就自言自語

那些熱鬧 有過歡笑 想問誰參與
可是驕傲 卻說不要 免得空歡喜
重複低潮 重複煩惱 如一句催眠曲
直到睡著 直到忘掉 直到不再想你

嗚~請幫個忙
嗚~遠離身旁
抱歉我健忘 輕易就遺忘
你一定說謊 誰跟你很像
我沒有徬徨 你的話太瘋狂

嗚~請幫個忙
嗚~別太牽強
人們是健忘 無論多健康
總記得回想 醫不好的傷
說什麼天堂 聽起來好荒唐

愛像氣泡 一碰就爆 如何在一起
又像肥皂 不能擁抱 只能靠自己
所謂治療 是將美好 全抽離我身體
幸福訣竅 是能禮貌 地說不認識你

嗚~請幫個忙
嗚~遠離身旁
抱歉我健忘 輕易就遺忘
你一定說謊 誰跟你很像
我沒有徬徨 你的話太瘋狂

嗚~請幫個忙
嗚~別太牽強
人們是健忘 無論多健康
總記得回想 醫不好的傷
說什麼天堂 聽起來好荒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2R4HuBN7W8


王馨平 - 原來如此

作詞:陳少琪
作曲:趙增熹
編曲:趙增熹
監製:楊喬興

常常關心 愛像無缺陷
你像陽光的心 將我夢解禁
可挽回自信 像雪崩震撼
愛在幸福中 終於有些擔心 我漸無戲份

從前傷心 你自行接近
我便拿出真心 想要被一吻
口說留下我 但你無責任
世上誰傷心 都使你多關心
你令人仰慕 萬眾信任

*原來如此 和誰同享這一種賞賜
 全是舊日無法振作 在悲哀時完全無知
 原來隨便每個痛心者可以 配給一些心意
 當中我是特別或是完全無意義*

從前傷心 已漸成往事
你又來傷這心 一次又一次
總要來伴我 但說走太易
世上誰傷心 都跟你可開始
我複元以後 便已了事

REPEA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OOXKSgU9aw&list=PLvu6176uVQbt0FYEGI8YNWW8hghubcG3I&index=9


王萊 - 云曼 - 多情的月娘

詞曲:如意

男:今夜ㄟ台北市 冷冷冰冰
雙手攬著思念你ㄟ心
女:無你陪伴ㄟ風景 冷清清
甘有人 看見阮ㄟ心情
合:多情ㄟ月娘 今夜存半屏

男:甘知影我ㄟ心 一直想你想袂停
女:不甘走離開ㄟ腳步 留戀在相愛ㄟ時陣
女:我知影你對阮 總是有你ㄟ溫柔
無人ㄟ凍像你 愛阮ㄟ模樣
男:將我滿滿ㄟ心思 寄乎多情ㄟ月娘
女:無論月圓月落 阮隴ㄟ感受
女:感謝你對阮ㄟ情
男:不管人生ㄟ風湧
合:對你ㄟ愛 永遠隴袂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2uyFj1_kEo


黎瑞恩 - 一人有一個夢想

如告知某一些的戀愛結果會心傷
曾愉快一試何妨
如告知我的一些感覺你不會欣賞
誰共你一般思想
不知那裡風向又傳來了花香
再次編織心中的幻想
* 一人有一個夢想 兩人熱愛漸迷惘
三人有三種愛找各自理想
一人變心會受傷 兩人願意沒惆悵
三人痛苦戀愛不再問事實與真相 *

何以我每當開始戀愛你這麼緊張
誰令你心跳若狂
何以我每當終止戀愛你變得輕鬆
流露你心中所想
不知那裡方向又傳來了花香
再次編織心中的幻想
Repeat * *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LinMqcwMcI


蔡秋鳳-有量才有福

作詞:白進法
作曲:許明傑
編曲:張藝

準備那想無夠.
皇帝也會欠糧草.
功夫練有透 .
天兵也會拼出頭.
嘴吃果籽心拜樹頭 .
惜福的人 攏 袂老 .

吃人一口 還人一斗 .
感恩的人才是有才朝 .

儘量啊 那是咱做會夠.
換咱來替別人關照 .
袂減一塊肉.
不用那麼計較.
大家互相 攏袂肚子餓 .

儘量啊 那是咱做會夠 .
大家攏加貪心拿掉 .
袂加卡好額 何必捏條條 .
有量有福 有謝有德 .
快樂逍遙 .


準備那想無夠.
皇帝也會欠糧草.
功夫練有透 .
天兵也會拼出頭.
嘴吃果籽心拜樹頭 .
惜福的人 攏 袂老 .

吃人一口 還人一斗 .
感恩的人才是有才朝 .

儘量啊 那是咱做會夠.
換咱來替別人關照 .
袂減一塊肉.
不用那麼計較.
大家互相 攏袂肚子餓 .

儘量啊 那是咱做會夠 .
大家攏加貪心拿掉 .
袂加卡好額 何必捏條條 .
有量有福 有謝有德 .
快樂逍遙 .

儘量啊 那是咱做會夠.
換咱來替別人關照 .
袂減一塊肉.
不用那麼計較.
大家互相 攏袂肚子餓 .

儘量啊 那是咱做會夠 .
大家攏加貪心拿掉 .
袂加卡好額 何必捏條條 .
有量有福 有謝有德 .
快樂逍遙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Z1dyoQZIwM


林俊傑-裂縫中的陽光

作詞:吳青峰
作曲:林俊傑
編曲:林俊傑

有多少創傷卡在咽喉 有多少眼淚滴濕枕頭
有多少你覺得不能夠 被懂的痛 只能沉默
有多少夜晚沒有盡頭 有多少的寂寞 無人訴說
有多少次的夢 還沒作 已成空

等到黑夜翻面之後 會是新的白晝
等到海嘯退去之後 只是潮起潮落
別到最後你才發覺 心裡頭的野獸
還沒到最終就已經罷休

心臟沒有那麼脆弱 總還會有執著
人生不會只有收穫 總難免有傷口
不要害怕生命中 不完美的角落
陽光在每個裂縫中散落

就算一切重來又怎樣 讓你的心在我心上跳動
每個逐漸暗下來的夜 一起走過

等到黑夜翻面之後 會是新的白晝
等到海嘯退去之後 只是潮起潮落
別到最後你才發覺 心裡頭的野獸
還沒到最終就已經罷休

心臟沒有那麼脆弱 總還會有執著
人生不會只有收穫 總難免有傷口
不要害怕生命中 不完美的角落
陽光在每個裂縫中散落

不如就勇敢打破 生命中的裂縫
陽光就逐漸灑滿了其中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i8welIUNrQ


江志豐-提拉米蘇

作詞:石國人
作曲:石國人
編曲:項仲為

打開手機裡的振動
一個光影傳來祝福
是你的門號傳給我
祝我生日快樂
一張你的相片輕輕笑
講出今夜的約束
對面巷子口那間咖啡廳
你有話要對我講
一塊溫暖的雞蛋糕
提拉米蘇 喔喔
我攏不知你的祝福
就是 請你帶我走
看著你眼中的我
哪會這呢卻步
不敢對你講
我嘛愛你在心中
有你陪伴我的心
才有幸福

打開手機裡的振動
一個光影傳來祝福
是你的門號傳給我
祝我生日快樂
一張你的相片輕輕笑
講出今夜的約束
對面巷子口那間咖啡廳
你有話要對我講
一塊溫暖的雞蛋糕
提拉米蘇 喔喔
我攏不知你的祝福
就是 請你帶我走
看著你眼中的我
哪會這呢卻步
不敢對你講
我嘛愛你在心中
有你陪伴我的心
才有幸福

一塊溫暖的雞蛋糕
提拉米蘇 喔喔
我攏不知你的祝福
就是 請你帶我走
看著你眼中的我
哪會這呢卻步
不敢對你講
我嘛愛你在心中
有你陪伴我的心
才有幸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Pkbs3Bxyic


陳淑萍 - 翁立友-情緣路

作詞:石國人 作曲:石國人

(女)前世情緣路 只為再見你一眼
我求佛完成我的心願
(男)千年情無變 永世刻在我心底
七夕月等待妳再相會
(女)冰天雪紛飛 就算心已凝結
夢魂中依然是你的容顏
(男)分離若經過 將妳攬治我心底
(合)妳是我~來世今生的輪迴
(男)心要帶妳作陣飛 行過奈何的情火
(女)我在佛前一滴淚 願化相思雨奔飛
(男)用我今生的誓言 交換來生再相陪
(女)緣~只願與你永恆相戀 情深無悔
(男)將心問天地
(合)天涯無盡再續來生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o0sLDZnWYY


楊靜 - 羅時豐 -愛情的路

作曲:郭之儀  作詞:郭之儀 

(女)感情路這歹行 起起落落的運命
嘸驚苦來拖 癡情有憨胆
啊牽手作陣行 已經過了三年外
望你好好疼惜我
(男)人生路若棋盤 顛顛倒倒的運命
嘸驚情來磨 阮是多情兄
穿過銅牆鐵壁 吃過遍野的風沙
甘願為妳打拼 為妳擔輸贏
啊愛情的路 愛情的路
啊有甜也有苦
(女)啊愛情的雨 愛情的雨
有你陪阮共船渡
(男)啊天這麼黑 雨這麼粗
啊望妳多照顧
(合)咱若紅花青葉 烘爐配茶古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F7Lnu5LMwg


秀蘭瑪雅 - 黃文星 - 醉心探戈

作曲:陳緯倫  編曲:Ewan Den  作詞:謝家銘 

(女) 微微的春風吹 微微的月光透出溫柔光線
迷人的音樂聲 迷戀的舞步起起落落跳抹煞
兩個人攬相偎 兩隻手慢慢牽出一條紅線
咱心跳同Tempo 眼神相對看愈跳愈偎
夢夢夢夢夢境彼一般 醉醉醉醉醉啊醉歸夜
你甲我一步一步一步踏入 踏入你我的心肝
你你你你你溫柔的陪伴 害阮不知要按怎
醉心的探戈 愛你的心晟

(男) 微微的春風吹 微微的月光透出溫柔光線
迷人的音樂聲 迷戀的舞步起起落落跳抹煞
兩個人攬相偎 兩隻手慢慢牽出一條紅線
咱心跳同Tempo 眼神相對看愈跳愈偎
夢夢夢夢夢境彼一般 醉醉醉醉醉啊醉歸夜
妳甲我一步一步一步踏入 踏入妳我的心肝
妳妳妳妳妳溫柔的陪伴 害我不知要按怎
醉心的探戈 愛你的心晟

(女) 微微的春風吹 微微的月光透出溫柔光線
迷人的音樂聲 迷戀的舞步起起落落跳抹煞
兩個人攬相偎 兩隻手慢慢牽出一條紅線
咱心跳同Tempo 眼神相對看愈跳愈偎

(男) 夢夢夢夢夢境彼一般 (女) 醉醉醉醉醉啊醉歸夜
(合) 你甲我一步一步一步踏入 (女) 踏入你我的心肝
(男) 妳妳妳妳妳溫柔的陪伴 害我不知要按怎
(合) 醉心的探戈 愛你的心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LOns06YwwQ


許志豪 - 林良歡 - 相思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8oZYdhLdl4


林姍 - 笑談人生

作詞:廖偉志
作曲:廖偉志
編曲:項仲為

人生像天氣 變化無常
隨時會起風 時常塊落雨
人生像海湧 浮浮沉沉
失敗換成長 失去才知珍惜
這個世間彼呢大 咱只是風中的一粒沙
成功的意念 不時低叫我
我運自己的命 衝破困難擱再拼
總有一天 笑談人生的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1BDiw-VYWE


※※※

2015年2月8日星期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V710108 的頭像
    V710108

    V710108的部落格

    V7101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