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分之幾的嬌媚與殘缺,來自妳浪漫而深邃的五官,

乾燥花的瓶罐裡的香氣蒸發,觸感出不再粗裡粗氣的自己,

然而艱苦的日子還不夠莊嚴彼此的靈魂,

我不敢遊戲,雪花般的冷風是易脆而難懂,

降下來來融化成雨水,滋潤與踐踏過這塊沙漠的馬蹄,

原來收取他們的陶罐也是需要有堅硬的腳鞋的,

不然不該出門,不該那麼及興得來敷衍,

不該想來拿走妳的視線。

祈禱艱苦的日子有溫熙的暖陽,

聽你說什麼的心寒,就別輕易說出口,

也別輕易把兒戲放在瞭解的心上,

輕著幾分之幾,重又幾分之幾,

你與我之遠近,天與地之別,

愛情裡怎有差別與模糊的地帶?

最後祈禱別用凡俗的物質打壓誰最簡單得角落,

當你以為一切都是你自己求知的配角之後,

還不夠冷酷,又還不夠溫暖,

過程裡卻像準備結尾裡,

是矜持還是無助?

對於那個妻子,你在無助時也想看向別方,

令人只看向隔壁收集的籐椅或陶罐之類的,

生命一時,苦痛時又用吹風機來污辱一時,懊悔逃逸又一時。

※※※

高明駿 - 叢林男孩

(電影壯志豪情主題曲)

作詞:小軒 作曲:譚健常

問我從那裡來 那是什麼地方
一個你不知道的地方
問我為誰流浪 要去什麼地方
是不是那日出的方向

※我離開我的家 獨自尋訪天涯
沒有淚 沒有愛 沒有她
離開古老的叢林 來到年輕城市
我扛著未知的命運※

霓虹正在閃爍 照著我的落寞
那心情實在無法甩脫
像是漂泊的雲 披著冷冷的風
在風中是叢林的回音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HnEWigyTlE

 
孟庭葦 - 無聲的雨

※站在摩天大樓的頂上
隔著靜靜玻璃窗
外面下的雨 卻無聲無響
經過多少孤單 從不要你陪伴
誰相信我也那麼勇敢
大雨彷彿輕輕敲著每個人的心房
而我卻只聽到無聲的雨
大雨想要告訴我說 你早已不一樣
而我卻只聽到無聲的雨
站在摩天大樓的頂上
隔著靜靜玻璃窗
外面下的雨 卻無聲無響

經過多少孤單 從不要你陪伴
誰相信我也那麼勇敢
大雨彷彿輕輕敲著每個人的心房
而我卻只聽到無聲的雨
大雨想要告訴我說 你早已不一樣
而我卻只聽到無聲的雨
大雨彷彿靜靜敲著每個人的心房
而我卻只聽到無聲的雨
大雨想要告訴我說 你早已不一樣
而我卻只聽到無聲的雨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_o_eN1exGY

 


關德輝-夢不醒

作詞:陳耀川、李安修 / 作曲:陳耀川 / 編曲:Ricky Ho

總在傾盆大雨的夜裡 獨自走在黑夜裡
往事一幕一幕又想起 你的笑還在心底
愛是不由自主的東西 將你我分隔兩地
好想活在有你的夢裡 情願一生夢不醒 在這茫茫人海裡 誰懂我為你傷心
我的愛早已決堤 不能自己 無邊無際湧向你
我是真的好想你 我是真的好愛你
你若只能在夢裡 就讓我夢不醒

http://www.youtube.com/watch?v=2U0Npt8OWJE

 
※※※

二胡老師劉鐙仁 G調練習曲 烟花三月"標準版"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NGA0SlwuAM

 


還要多久才能見到你 - 二胡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KKuWraGIu8

※※※

漢代之後 -> 隋唐 -> 藝文類聚 -> 卷八十三 -> 寶玉部上 -> 金

《金》
1
金: 《爾雅》曰:黃金謂之盪。蕩音。其美者謂之鏐。留音。
 
2
金: 《尚書洪範》:五行,四曰金,金曰從革,從革作辛。孔安國,金可改庚,辛,金氣也。
 
3
金: 《穆天子傳》曰:披圖視天子之寶,黃金之膏。
 
4
金: 《晏子》曰:景公為履,黃金之綦。
 
5
金: 《孝經援神契》曰:石潤苞玉,丹精生金,翠羽揚也。三物合和氣,故能變通易色也。
又曰:四夷賓服,則金勝土。
 
6
金: 《孫氏瑞應圖》曰:王者不藏金玉,則黃金見深山。
 
7
金: 《禮斗威儀》曰:君乘金而王,其政平,則黃金見深山。
 
8
金: 《列子》曰:齊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之市,適鬻金者之所,因攫其金而去,吏捕之。問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故。對曰:取金之時,不見人,徒見金。
 
9
金: 《魯連子》曰:秦師圍趙而退,平原君以千金欲為魯連先生壽。連笑曰:所貴天下士者,為人釋難,解人締結,若即有取,商賈之事,連不忍為也。
 
10
金: 《韓子》曰:荊南麗水之中生金。
 
11
金: 《燕丹子》曰:太子自喜得荊軻,永無憂秦,後日與軻之東宮,臨池而觀,軻拾瓦投蛙,太子令人奉盤金,軻用祇,賜金復進。軻曰:非為太子愛金也。但臂痛耳。
 
12
金: 《史記》曰:秦獻公十八年,雨金櫟陽,公自以得金瑞,故作畦畤於櫟陽,祀白帝。
又曰:秦始皇葬於驪山,以黃金為鳧鴈。
 
13
金: 《韓詩外傳》曰:楚襄王遣使者,持金千片,白璧百雙,聘莊子,欲以為相,莊固辭而不許。使者曰:黃金白璧,寶之至也。卿相尊位也。先生辭不受何也。
 
14
金: 《吳越春秋》曰:延陵季子出遊於齊,見路有遺金,有披裘採薪者,季呼薪者,取彼地金。薪者曰:吾當夏五月,披裘而薪,豈取金者哉。
 
15
金: 《列仙傳》曰:安期先生,始皇請見之,賜金璧數千萬。
 
16
金: 《列女傳》曰:秋胡子既宦於陳,五年乃歸,未至,見路傍有一美婦人,方採桑。秋胡子下車謂之曰:吾有金,願與夫人。婦笑曰:嘻,夫採桑以作,紡績經織,以供衣食,奉二親,養夫子而已矣。吾不願人之金。
 
17
金: 《漢書》曰:武帝行幸回中。詔曰:往者朕郊見上帝,泰山見金,宜更黃金為麟趾褭蹄,以協瑞焉。獲白麟有瑞,故鑄金如麟馬,以協嘉祉也。古有駿馬,名腰褭,赤喙黑身,日行萬五千里也。
又曰:梁孝王未死時,金以巨萬計,不可勝數,及死,藏府餘黃金,尚四十餘萬斤,他財物稱是。
又曰:季布為任俠,有名。楚人諺曰: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
又曰:直不疑為郎,事文帝,其同舍有告歸者,誤持同舍郎金,主覺亡,意不疑,不疑謝之,買金償之,後告歸者來而歸金,前郎亡金者大慚。
又曰:韋賢傳曰:鄹魯諺云,遺子黃金滿籯,不如教子一經。
又曰:疏廣徙為太傅,頃之,兄子受為少傅,父子並為師傅,俱乞骸骨,上以其年老,皆許之,加賜黃金二十斤,皇太子贈以五十斤。
又曰:秦幣,黃金方寸而重一斤,以鎰為名。漢武故事曰:帝年數歲。長公主遍指侍者曰:與子作婦,好否,皆不用,後指陳后。帝曰:若得阿嬌,當作金屋貯之。
 
18
金: 《續漢書》曰:揚震為東萊太守,道經昌邑,初震為荊州,舉茂才王密,密時為昌邑令,謁見,至夜,懷金十斤以遺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無知者。震曰:天知神知,子知我知,何謂無知,密愧而出。
 
19
金: 《廬江七賢傳》曰:陳翼到藍鄉,見道邊有馬,傍有一病人。呼曰:我長安魏公卿,聞廬江樂來遊,今病不能前,翼迎歸養之,病困。曰:有金十餅,素二十匹,死則賣以殯斂,餘謝主人,既死,翼賣素買棺衣衾,以金置棺下,騎馬出入,後其兄長公見馬,告吏捕翼,翼具言之,棺下得金,長公叩頭謝,以金十餅投其門中,翼送長安還之,翼後為魯陽尉,號魯陽金行。
 
20
金: 《漢書》曰:王陽好車馬衣服,及遷徙,其載不過囊衣,不畜餘財,天下服其廉而恠其奢,故風俗傳云,王陽能作黃金。
 
21
金: 《邴原別傳》曰:原以喪亂方熾,遂到遼東,時同郡劉攀,亦俱在焉。遼東人圖奪太守公孫度,度覺之,捕其家,而攀得免。度曰:有藏劉攀,同誅,攀窘逼,歸原。曰:窮鳥入懷。原曰:焉知斯懷之可入,遂匿之月餘,東萊太守太史子義,素有義節,原欲以攀付之,攀臨去,以其手所杖劍金三餅與原,原受金辭劍。還謂度曰:將軍平日與攀無郤,而欲殺之者,但恐其為蜂蠆耳,今攀以去,而尚拘閉其家,以情推之,其念為毒螫,必滋甚矣。度從之,即出攀家,原以金還之。
 
22
金: 《曹操別傳》曰:操別入碭,發梁孝王冢,破棺,收金寶數萬斤,天子聞之哀泣。
 
23
金: 《英雄記》曰:董卓塢有金二三萬斤。
 
24
金: 《益部耆舊傳》曰:王忳詣師,於客舍,見諸生病甚困,謂忳云,腰下有金十斤,願以相與,收藏尸骸,未問姓名而絕,忳賣金一斤,以給棺殮,九斤置生腰下,後署太度亭長,到亭日,有大馬一匹入亭中,其日大風,有一繡被隨風而來,後乘馬突入金彥門。彥父見曰:真盜矣。忳說狀,又取被示之。悵然曰:此我子也。以被馬歸彥父,彥父不受,遣迎彥喪,金具存。
 
25
金: 《錄異傳》曰:隗炤者,汝陰鴻壽亭民,善於易,臨終。書板授其妻曰:吾亡後,當大荒窮,雖爾,而慎莫賣宅也。到後五年春,當有詔使來頓此亭,姓龔,此人負吾金,卿以此板往責之,勿違言也。亡後果大困,欲賣宅者數矣。憶夫言輒止,到期日,有龔使者果上亭中,妻遂賚板往責使者,使者執板不知所言。曰:我平生不踐此,何緣爾耶,使者沉吟良久。謂曰:賢夫何能。妻曰:夫善易,而未嘗為人卜。使者曰:可知矣。乃顧命侍者,取蓍而筮之,卦成。扺掌歎曰:妙哉隗炤生,含明隱跡,而莫之聞,可謂鏡窮達而洞吉凶者也。於是告炤妻曰:吾不相負金,賢夫自有金,乃知亡後當蹔窮,故藏金以待泰平,所以不告兒婦者,恐金盡而困無已也。吾善易,故書板以寄意耶,金有五百斤,盛以青甒,覆以銅柈,埋在堂屋東頭,去壁一丈,入地九尺,妻還掘之,皆如卜焉。搜神記曰:郭巨兄弟三人,早喪父,禮畢,二弟求分,以錢二千萬,二弟各取千萬,巨獨與母出居客舍,夫婦傭賃,以給供養,居有頃,妻產男,巨念與兒妨事親也。老人得食,喜分兒孫,減饌二也。乃於野鑿地,欲埋兒,得石蓋,下有金一釜。中有丹書曰:孝子郭巨,黃金一釜,以用賜汝,於是名振天下。
 
26
金: 《世說》曰:管寧華歆,鋤菜見金,管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提而擲去。
 
27
金: 《異物志》曰:狼●民與漢人交關,常夜為市,以鼻齅金,知其好惡。
 
28
金: 《扶南傳》曰:毗騫國食器,皆以金為之。
 
29
金: 《幽明錄》曰:淮牛渚津水極深,無可筭計,人見一金牛,形甚瑰壯,以金為鎖絆。
又曰:巴丘縣自金崗以上二十里,名黃金潭,莫測其深,上有瀨,亦名黃金瀨,古有釣於此潭,獲一金鎖,引之,遂滿一舡,有金牛出,聲奔壯,釣人波駭,牛因奮勇,躍而還潭,鎖將乃盡,釣人以刀斫得數尺,潭瀨因此取名。
 
30
金: 《異苑》曰:永康王曠,井上有一洗石,時見赤氣,後有二胡人寄宿,忽求買之,未及度錢,子婦孫氏,睹二黃鳥鬥於石上,疾往掩取,變成黃金。


※※※


漢代之後 -> 隋唐 -> 藝文類聚 -> 卷八十九 -> 木部下 -> 梓

《梓》
1
梓: 《大傳》曰:伯禽康叔見周公,三見而三笞。商子曰:二三子觀乎南山之陰,見梓,晉然實而俯。晉,肅貌。二子見商子。曰:梓者,子道也。二子入門而趨,登堂而跪,周公拂其首,勞而食之。
 
2
梓: 《毛詩》曰:惟桑與梓,必恭敬止,椅桐梓漆,爰伐琴瑟,北山有梓。
 
3
梓: 《秋小葉復》:。
 
4
梓: 《左傳》曰:季孫為已樹六檟於蒲圃東門之外,定姒薨,匠慶請蒲圃之檟以為櫬。君子曰:多行無禮,必自及也。
 
5
梓: 《禮斗威儀》曰:君乘火而王,其政和平,梓為常生。
 
6
梓: 《爾雅》曰:楰,鼠梓。
 
7
梓: 《史記》曰:子胥告其人曰:必樹梓吾墓上。
 
8
梓: 《漢元帝初光年》:皇后曾祖父濟南平陵王伯墓門梓柱,卒生枝葉,上屈,劉向以為王氏代漢之象,是王莽之歲。
 
9
梓: 《衛子夫入宮》:歲餘不得見,涕泣請出。曰:吾昨夢子夫中庭生梓樹,出非至告乎。。
 
10
梓: 《曹子建書》曰:斬泗濱之梓,以為箏也。


※※※


漢代之後 -> 隋唐 -> 藝文類聚 -> 卷九十 -> 鳥部上 -> 鸞

《鸞》
1
鸞: 《春秋元命苞》曰:火離為鸞。
 
2
鸞: 《海外經》曰:軒轅之國,清沃之野,鸞鳥自歌。
又曰:廣都之野,鸞鳥歌。
 
3
鸞: 《漢武內傳》曰:西王母曰:神仙次藥,有靈丘蒼鸞。
 
4
鸞: 焦贛《易林》曰:溫山松柏,常茂不落,鸞鳳以庇,得其歡樂。
 
5
鸞: 《東觀漢記》曰:王阜為重泉令,鸞鳥集止學宮,阜使掾汝疊,為張雅樂,擊聲,鳥舉足垂翼,應聲而舞,止縣庭,留十餘日乃去。
 
6
鸞: 謝承《後漢書》曰:方儲,家聖羽,幼喪名事母,母終,自負土成墳,種奇樹千株,鸞鳥止其上,白兔遊其下。
 
7
鸞: 《決錄注》曰:辛繕,字公文,治春秋讖緯,隱居華陰,光武徵不至,有大鳥高五尺,雞頭鷰頷,蛇頸魚尾,五色備舉而多青,棲繕槐樹,旬時不去,弘農太守以聞,詔問百寮,咸以為鳳。太史令蔡衡對曰:凡象鳳者有五,多赤色者鳳,多青色者鸞,多黃色者鵷鶵,多紫色者鸑鷟,多白色者鵠,今此鳥多青,乃鸞,非鳳也。上善其言,三公聞之,咸遜位避,繕不起。
 
8
鸞: 《典略》曰:鸞鳥者,神靈之精,其象五彩,雞形,鳴中五音,肅肅雍雍,喜則舞以樂,常處幽閑,頌聲作則至。
 
9
鸞: 【詩】《魏嵇叔夜贈秀才詩》曰:雙鸞匿景耀,戢翼太山崖,抗首嗽朝露,晞陽振羽儀,長鳴戲雲裏,時下息蘭池。
 
10
鸞: 《魏王粲詩》曰:聯翩飛鸞鳥,獨遊無所因,毛羽照野草,哀鳴入青雲,我尚假羽翼,飛睹爾形身,願乃春陽會,交頸遘殷勤。
 
11
鸞: 《宋范泰鸞鳥詩序》曰:昔罽賓王結罝峻●之山,獲一鸞鳥,王甚愛之,欲其鳴而不致也。乃飾以金樊,饗以珍羞,對之愈戚,三年不鳴。其夫人曰:嘗聞鳥見其類而後鳴,何不懸鏡以映之,王從其意,鸞睹形悲鳴,哀響中霄,一奮而絕,嗟乎茲禽,何情之深,昔鍾子破琴於百牙,匠石韜斤於郢人,蓋悲妙賞之不存,慨神質於當年耳,矧乃一舉而殞其身者哉。悲夫。乃為詩曰:神鸞栖高梧,爰翔霄漢際,軒翼颺輕風,清響中天厲,外患難預謀,高羅掩逸勢,明鏡懸高堂,顧影悲同契,一激九霄音,響流形已斃。


※※※


漢代之後 -> 隋唐 -> 藝文類聚 -> 卷九十三 -> 獸部上 -> 馬

《馬》
1
馬: 《爾雅》曰:馬膝上皆白,惟馵。馵後左膝白者。四骹皆白驓。繒音。四蹢皆白首。俗呼為踏雪馬。前足皆白騱。音奚。後足白翑。音劬。前左足白啟。啟,服也。左白騎,後右足白驤,左馵。易震為馵足。馬白腹騵。●青色,黑毛也。驪馬白跨●。述音。白州驠。燕音。尾本白騴。晏音。尾白狼。從尾勺毛白也。白達素縣。素白莖。面顙皆白惟駹,迴毛在膺宜乘。伯樂相馬法,旋毛在腹下如乳者,千里。在肘後減陽。或作腹。在幹茀方。幹,脇也。在背闋廣。音決光,皆旋毛所在。逆毛居馻。音兗,馬毛逆刺者。牡曰騭,牝曰騇。黃●馬。馬黃脊騝。乾音。驪馬黃脊騽。習音。青驪●驒。陀音,今連錢驄。蒼白雜色錐,黃白雜毛駓。詩有騅有駓,今桃花馬。彤白雜毛騢。騢赬白馬。白馬黑脣駩。駩一泉,○句有訛。黑喙騧。淺黃色者。一目白●,兩目白魚。
又曰:馬八尺曰駥。
又曰:絕有力曰戎。
 
2
馬: 《說文》曰:●。張扇。馬臥土中也。
 
3
馬: 《山海經》曰:犬戎之國,有文馬,縞身朱●,目若黃金,名曰吉彊,乘之壽千歲。
又曰:夸父山北有林,名曰桃林,廣圓三百里,其中多馬。桃林,弘農湖城縣也。
又曰:大樂之野,夏后啟於此舞九代馬,白民之國,白身被髮,有乘黃,其狀如狐,背上有角,乘之壽二千歲。九代,馬名,舞盤作之,乘黃即飛黃也。淮南子曰:黃帝時,飛黃服皂。
又曰:天帝之山,有草焉。狀如葵,臭如蘼蕪,名曰杜蘅,可以走馬。帶香,令便馬。或曰:馬得之健,能走。
 
4
馬: 《禮記》曰:孟春之月,天子乘蒼龍。龍者色青。
 
5
馬: 《周官》曰:凡馬八尺以上為龍,七尺以上為騋,六尺為馬,天子十二閑,六種,邦國六閑,四種,家四閑,二種。
 
6
馬: 《禮斗威儀》曰:君乘火而王,南海輸駮馬。
 
7
馬: 《易說卦》曰:乾為馬,為老馬駮馬。
 
8
馬: 《毛詩》曰:駉,頌僖公也。僖公能遵伯禽之法,務農重穀,牧于坰野,而史克作是頌,駉駉牧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驈有皇,有驪有黃,以車彭彭。
 
9
馬: 《左傳》曰:宋人以文馬百駟,贖華元于鄭。
又曰:魯莊公新作延廄,凡馬日中而出,日中而入。中,分也。春分出之,秋分內之。
又曰:晉侯伐齊,齊師夜遁。邢伯告中行伯曰:有班馬之聲,齊師其遁。
又:唐成公如楚,有兩匹騄驦。
又曰:冀之北土,馬之所生。
 
10
馬: 《春秋穀梁傳》曰:晉獻公將伐虢,荀息請以屈產之乘,假道於虞,以伐虢,後滅虞。荀息牽馬曰:齒加長矣。
 
11
馬: 《論語》曰: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
又曰: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
 
12
馬: 《韓詩外傳》曰:昔者田子方出,見老馬於野,喟然有志。問於御者曰:此何馬也。御者曰:故公家畜也。罷而不為用,故出放之。田子方曰:少盡其力,而老棄其身,仁者之不為用也。束帛贖之,窮士聞之,知所歸心焉。
又曰:顏回望吳門馬,見一疋練。孔子曰:馬也。然則馬之光景,一疋長耳,故後人號馬為一疋。
 
13
馬: 《孝經援神契》曰:德至山陵,則澤出神馬。地鏡圖曰:銅器之精,見為馬。
 
14
馬: 《太公六韜》曰:商王拘周伯昌於羑里,太公與散宜生,以金十鎰,求天下珍物,以免君之罪,於是得犬戎氏文馬,毫毛朱●,目如黃金,名雞斯之乘,以獻商王。
 
15
馬: 《管子》曰:桓公乘馬,虎望見而伏,公問管仲。管仲曰:意者君乘駮馬。公曰:然。仲曰:駮馬食虎豹,故伏焉。
 
16
馬: 《列子》曰:秦穆公謂伯樂曰:子之年長矣。子姓有可使求馬乎。伯樂對曰:良馬可以形容(䈥骨相也。天下之馬者,若滅若沒,若亡若失,臣之子皆下才也。臣有所與九方皋,其於馬,非臣之比也。穆公見之,使行求馬。三月而反報曰:已得之,在沙丘。穆公曰:何馬。對曰:牝而黃,使人往取之,牡而驪,公不悅。召伯樂曰:敗矣。子之所使求馬者,色物牝牡弗能知,又何馬之能知也。伯樂曰:若皋之所觀,天機也。得其精而忘其麤,在其內而忘其外焉。至,果天下之良馬也。
 
17
馬: 《晏子》曰:景公使人養所愛馬,馬病死,公怒,令人殺養馬者。晏子請數之曰:爾有三罪,使汝養馬,殺之,一當死也。又殺公所最善馬,二當死也。使公以一馬之故而殺人,百姓必怨叛,諸侯輕伐吾國,三當死也。公喟然赦之。
 
18
馬: 《老子》曰: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于郊。
 
19
馬: 《莊子》曰:馬,蹄可以踐霜雪,毛可以禦風寒,齕草飲水,翹尾而隆,此馬之真性也。雖有儀臺路寢,無用之,及至。伯樂曰:我善治馬,燒之剔之,刻之駱之,連之以羈絆,編之以皁棧,馬之死者十二三矣。
 
20
馬: 《孫卿子》曰:騏驥一日千里,駑馬十駕,則亦不及之矣。
 
21
馬: 《韓子》曰:管仲隰朋,從桓公而伐孤竹,春往而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馬而隨之,遂得道焉。
又曰:兒說,宋人,善辯者也。持白馬之非馬也。服齊稷下之辯者,乘白馬而過關,則顧白馬之賦,故藉空辭則能勝於一國,實按形,不能謗於一人。
又曰:如耳說衛嗣君,君悅之。左右曰:公何為不相也。公曰:夫馬似鹿者,而有千金,有百金之馬,而無一金之鹿者,何也。馬為人用,而鹿不為人用,今如子雖辯智,亦不為寡人用,吾是以不相也。
又曰:伯樂教其憎者,相千里馬,教其愛者,相駑馬,以千里馬世一有,其利少,駑馬多,其利多也。
 
22
馬: 《呂氏春秋》曰:秦穆公車敗,失左驂,自往求焉。見野人殺,將食之。穆公笑曰:食駿馬肉而不飲酒,余恐其傷性也。遍飲之而去。
 
23
馬: 《戰國策》曰:汗明見春申君曰:夫驥之齒至矣。服鹽車而上太行,瀌汗灑地,白汗交流,中阪遷延負轅不能上,伯樂遭之,下車攀而哭之,解綍衣之募之,驥於是俛而噴,仰而鳴,聲造於天,仰見伯樂之知己也。
 
24
馬: 《穆天子傳》曰:天子之八駿,赤驥盜驪白義渠黃華●綠耳。
 
25
馬: 《孔叢子》曰:公孫龍以白馬為非馬。或曰:此辯而毀大道,子高適趙。謂龍曰:願受業久矣。所不取先生者,以白馬為非馬耳,誠能去之,則高請為弟子。龍曰:若使去之,無教矣。
 
26
馬: 《史記》曰:楚莊王有愛馬,衣以文繡,置華屋下,席以露床,啗以棗脯,馬死,欲以大夫禮葬之,樂人優孟入殿門。大哭曰:請以君禮葬之,以雕玉為棺,文梓為槨,豫章為題湊,發甲卒為壙,老弱負土,諸侯聞之,皆知大王賤人而貴馬也。王曰:為之奈何。曰:請為王言六畜之葬,以籠灶為之槨,銅䥶為之棺,齊以薑桂,薦以木蘭,衣之以火光,葬人腹中,王乃以馬屬太官無令天下知聞也。
又曰:項王駿馬名騅,常騎之,及被圍於垓下,乃悲歌慷愾。為歌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及至烏江。謂亭長曰:吾騎此馬五歲,所當無敵,常一日千里,不忍殺,以賜公。
又曰:冒頓圍高祖於平城,所騎,西方盡白馬,東方盡青龍,北方盡烏驪,南方盡騂馬。
又曰:大宛有善馬,在二師城,匿不肯與漢使,天子既好宛馬,使壯士持千金及馬,以請宛王善馬,宛國饒漢物,相與謀不肯與,漢使怒,妄言,推金馬而去,宛貴人怒,遮攻漢使,取財物,天子大怒,拜李廣利為貳師將軍,發屬國騎及郡國惡少年數萬人,以伐宛,期至貳師城,取善馬。
又曰:初天子發書。易書以卜也。曰:神馬當從西北來,得烏孫馬好,名天馬,及得大宛汗血馬,益壯,更名烏孫馬曰西極馬,宛馬曰天馬。
又曰:鄭當時以任俠自喜,為太子舍人,每五日洗沐,常置驛馬長安諸郊,請,賓客,夜以繼日。
又曰:王遵遷東郡太守,河水盛溢,從浸瓠子金隄,老弱奔走,遵躬率吏民,沉白馬,親執珪璧,使巫策祝請,以身填金隄,因止宿隄上。
又曰:賈捐之上書曰:孝文皇帝時,有獻千里馬者。詔曰:鸞旗在前,屬車在後,日行五十里,朕乘千里馬,獨先安之,於是還馬。而下詔曰:朕不受獻也。其令四方無來獻也。
又曰:石建為太僕,奏事下,讀之驚恐。曰:書馬者,與尾而五,今乃四,譴死矣。石慶為太僕,御出,上問車中幾馬,慶舉策數馬畢。對曰:六馬。
又曰:萬石君謹慎,見路馬必軾。
又曰:馬高五尺九寸以上,不得出關。
又。西域傳曰:大宛國多善馬,馬汗血,言其先天馬子也。大宛國嶠山上有馬,不可得,因取五色牝馬置其下,與集生駒,號天馬子。
 
27
馬: 《東方朔傳》曰:驃騎難諸博士。東方朔對曰:干將莫耶,天下之利劍也。水斷鵠鴈,陸斷馬牛,將以補屩,曾不如一錢之錐,騏驥騄耳,天下之良馬也。將以捕鼠於深堂,曾不如跛貓。
 
28
馬: 《神異經》曰:西南大宛宛丘,有良馬,其大二丈,●至膝,尾委於地,蹄如汗,腕可握,日行千里,至日中而汗血,乘者當以綿絮纏頭腰小腹,以避風病,其國人不纏也。
 
29
打開字典顯示相似段落 馬: 《說苑》曰:晉平公出田,見乳虎伏而不動。平公顧謂師曠曰:聞之霸王君出,猛獸伏而不敢起,今者寡人出,乳虎伏而不動,此猛獸乎。師曠對曰:鵲食●,猖食鵔鸃,鵔鸃食駮,駮食虎,夫駮之狀,似駮馬,今者吾君當驂駮馬以出乎。平公曰:然。
 
30
馬: 《淮南子》曰:免人於難者,其死也。葬之以帷為衾,馬有功猶不可忘,又況人乎。
又曰:北塞上之人,其馬亡入胡中,人皆弔之。其父曰:此何詎知不為福,居數月,其馬將胡駿馬而歸,人皆賀之。其父曰:此何詎知不為禍,家富馬良,其子好騎,墮而折髀,人皆弔之。其父曰:此又詎知不為福,居一年,胡夷大出,丁壯者皆控弦而戰。控,張也。塞上之人,死者十九。十人戰,九人死。此子獨以跛故,子父相保。幽通賦曰:北叟頗識其倚伏。
 
31
馬: 《萬畢術》曰:馬毛大尾,親友自絕。取馬毛大尾,置朋友衣中,若夫婦衣中,夫婦自相憎矣。
 
32
馬: 《東觀漢記》曰:光武帝時,名都王國,有獻名馬者,帝以馬駕鼓車。
又曰:光武初起,無馬騎牛,殺新野尉,乃得馬。
又曰:聞武帝歌天馬,治赤汗,今親見其然,血從前髆上小孔中出。
又曰:明帝欲征匈奴。竇固議曰:塞外草美,馬不須穀。
又。馬防曰:宣帝時,五將出征,其奏言匈奴候騎,得漢馬矢,見其中有粟,即知漢兵出,乃去,以是言之,馬當與穀。
又曰:明德后曰:吾前過濯龍門,見外家問起居,車如流水馬如龍,亦不譴怒,但絕其歲用,冀以嘿止讙耳。
又曰:吳漢伐蜀,戰敗墮水,緣馬尾得出。
又曰:桓典為御史,是時宦者執政,典無所迴避,常乘驄馬,京師畏憚。為之語曰:行行且止,避驄馬御史。
又曰:上會諸將,問破賊所得物,唯李忠獨無所掠,上即以所乘大驪馬,及繡被衣物賜之。
又曰:張湛為光祿勳,帝臨朝,或有惰容,湛輒諫其失,常乘白馬,上每見湛,輒言白馬生且復諫矣。
又曰:馬援擊交阯。謂官屬曰:從弟少遊,常哀吾多大志。曰:士生一世,但取衣食足,乘下澤車,御款段馬,為郡吏,守墳墓,鄉里稱善人,斯可矣。求益盈餘,但自苦耳。
又曰:馬援於交阯鑄銅馬。奏曰:臣聞行天者莫如龍,行地者莫如馬,臣援師事楊子阿,孝武帝時,善相馬者東門京,鑄作銅馬法,獻之,立馬於魯班門外,更名曰金馬門,臣既備數家骨法,以所得駱越銅,鑄以為馬,高二尺五寸,圍四尺五寸,謹獻,詔置馬德陽殿下。
又曰:張奐,字然明,為安定屬國都尉,羌離湳上奐馬二十疋,奐召主簿張祁入,於羌前。以酒酹地曰:使馬如羊,不以入廄,使金如粟,不得入懷,盡還不受。
又曰:卓茂為丞相史,嘗出,道中有人認茂馬者,茂問失馬幾日。對曰:月餘矣。茂曰:然此馬畜已數年,遂解馬與之。曰:即非所失,幸至丞相府還我,乃步輓車去,後馬主自得馬,慚媿詣茂。
又曰:廉范奔赴敬陵,時廬江郡掾嚴麟,俱會於路,麟乘小車,塗深馬死,不能自進,范愍之,命從騎下車與之,不告而去,麟事畢,即牽馬造謝而歸之。
 
33
馬: 謝承《後漢書》曰:朱震,字伯厚,性剛烈,初為從事,奏濟陰太守單匡贓罪,并連匡兄中常侍車騎將軍超。三府喭曰:車如雞栖馬如狗,疾惡如風朱伯厚。袁宏漢記曰:第五倫為司空,有人與倫千里馬者,倫雖不取,每三公有所選舉,倫心不忘也。然亦終不用。
 
34
馬: 《鹽鐵論》曰:騏驥負鹽車,垂頭於太行之阪,屠者持刀睨之。
 
35
馬: 桓譚《新論》曰:薛翁者,長安善相馬者也。於邊郡求得駿馬,騎以入市,去來人不見也。後勞問之,因請觀馬。翁曰:諸卿無目,不足示也。
 
36
馬: 蔡邕《月令論》曰:問者曰:七騶咸駕,今曰六騶,何也。曰:本官職者,莫正於周官,天子六馬,種種一騶,故六騶也。
 

37
馬: 《三輔決錄》曰:安陵有項仲山,每飲馬渭水,常投三錢。
 
38
馬: 《鄹子》曰:董仲舒勤學,三年不窺園,乘馬不知牝牡。
 
39
馬: 《論衡》曰:廣漢陽翁偉,能聽鳥獸之音,乘蹇馬之野,而田間有放馬者,相去數里,鳴聲相聞。翁偉謂其御曰:彼放馬目眇。其御曰:何以知之。曰:罵此轅中馬曰蹇馬,蹇馬亦罵之曰眇馬,御者不信,使往視之,馬目竟眇。
又曰:儒書稱孔子與顏回,俱登魯太山,望吳昌門。謂曰:爾何見。對曰:見一匹練,前有生藍。孔子曰:噫,此白馬蘆芻,使人視之,果然。
又曰:楊璇為零陵太守,時桂陽賊起,璇乃制馬車數十乘,以囊盛石灰於車上,及會戰,從風揚灰向賊陣,因鳴鼓擊賊,大破之。
 
40
馬: 《風俗通》曰:疲馬不能度繩,俗云,馬羸不能度繩索,或云,不能度種菜畦塍也。謹按,齊有澠水,裁廣三四步,言馬之疲,乃不能度此水耳。
又曰:蝦蟆一跳八尺,再丈六,從春至夏,裸袒相逐,無他所作,掉尾肅肅,按蝦蟆無尾,當言夏馬,夏馬患蠅蚋,掉尾擊之,故肅肅也。
又曰:殺君馬者路旁兒也。言長吏養馬肥而希出,路邊小兒觀之,卻驚致死,按長吏馬肥,觀者快之,乘者喜其言,驅馳不已,至於死。
又曰:馬一疋,俗說相馬及君子,與人相疋。或曰:馬夜行目明,照前四丈,故曰一疋,或曰度馬縱橫,適得一疋,或說馬死,賣得一疋帛,或云春秋左氏說,諸侯相贈,乘馬束帛,帛為疋,與馬之相疋耳。
 
41
馬: 《符子》曰:齊景公好馬,命使善畫者圖之,訪似者,期年不得,今人君考古籍以求賢,亦不可得也。
 
42
馬: 《魏志》曰:朱建平善相馬,文帝出,左右將馬過。平曰:此馬相今日死,及帝乘馬,馬惡帝衣香,齧帝膝,帝怒殺之。
又曰:穢國出果下馬,漢時恆獻之。高三尺,乘於果樹下行。
 
43
馬: 《英雄記》曰:公孫瓚每聞邊警,輒厲色作氣,如赴讎,常乘白馬,又揀白馬數十疋,選騎射之士,號為白馬義從,以為左右翼,胡甚畏之。曹瞞傳曰:呂布乘馬名赤菟。人語曰:人中有呂布,馬中有赤菟。
 
44
馬: 《吳錄》曰:孫堅討董卓,失利,被創墮馬,臥草中,軍眾分散,馬還營鳴呼,軍人隨馬向草中,乃得堅,扶還營。
 
45
馬: 《江表傳》曰:孫權征合肥,馬上津橋,橋見撤丈餘無板,權躍馬超之,得免。
 
46
馬: 《世說》曰:劉備之初奔劉表,屯於樊城,表左右欲因會取備,備覺,如廁便出,所乘馬的顱,走墮襄陽城西檀溪水中,溺不得出,備急。謂的顱曰:今日厄,可不努力,的顱達備意,踊三丈得過。
 
47
馬: 《諸葛亮教》曰:昔孫叔敖乘馬三年,不知牝牡,稱其賢也。
 
48
馬: 《抱朴子》曰:李南乘赤馬行,逢人乘白馬,白馬先鳴,赤馬應之。南謂從者曰:白馬言汝當見一黃馬,左目盲,是吾子,可令駛行相及也。須臾,果逢盲黃馬,南馬果先鳴,盲馬應之。
又曰:騰黃之馬,吉光之獸,皆壽三千歲也。
 
49
馬: 干寶《晉紀》曰:桓範出赴曹爽。宣王謂蔣濟曰:智囊往矣。濟曰:範則智矣。駑馬戀短豆,爽必不能用也。
 
50
馬: 《搜神記》曰:趙固所乘馬忽死,固甚悲惜之,問郭璞。璞曰:可遣數十人持竹竿,東行三十里,當有丘陵林樹,便攪打之,當有一物出,急抱將歸,於是如璞言,果得一物,似猴,入門見死馬,跳梁,走往死馬頭,噓吸其鼻,馬即起,亦不復見猴。
 
51
馬: 《怪志》曰:有人與奴俱得心腹病,奴死,剖視之,得一白鼈,取諸藥內口中,不死,後有人乘白馬來,溺濺之,乃縮頭縮腳,試取馬溺灌之,便消為水,病者乃飲一升馬溺,乃差。
又曰:謝尚所乘馬忽死,尚甚愛惜之,時有夏侯弘,自言見鬼神,與言語,尚初不信。弘曰:我能令馬活,信通神不,乃下床去。良久還曰:廟神愛君馬,今已請得還,須臾,眾人皆見馬從外來,至死馬邊便滅,死馬即活。
 
52
馬: 《襄陽記》曰:中廬山有一地穴,漢時嘗有數百疋馬出,遂因名馬穴,吳時陸遜亦知此穴,馬出得數十疋。
 
53
馬: 《長沙耆舊傳》曰:南陽太守張忠曰:吾年往志盡,譬如八百錢馬,死生同價。
 
54
馬: 《相馬經》曰:馬眼欲紫豔光,口中欲赤色也。
 
55
馬: 《廬江七賢傳》曰:陳眾辟州從事,楊州部有賊,擊之多死,眾請以威信取之,因單車白馬往,賊束身歸降,遂生為立祠,號曰白馬從事。
 
56
馬: 【詩】《漢天馬歌》曰:太一貺,天馬下,沾赤汗,沫流赭,志俶儻,精摧奇,籋躡浮雲,晻上馳,體容與,迣萬里。迣音逝,超踰也。今安匹,龍為友。
又曰:天馬來,從西極,涉流沙,九夷服,天馬來,歷無草,徑千里,循東道,天馬來,開遠門,竦予身,逝崑崙,天馬來,龍之媒,遊閶闔,觀玉臺。
 
57
馬: 《古歌詩》曰:平陵東,松柏桐,不知何人劫義公,義公在一高堂下,交錢百萬兩走馬。
 
58
馬: 《晉劉恢詩》曰:東皋有一駿,名曰千里駒,絡首纏騣尾,養以甘露芻。
 
59
馬: 《梁簡文帝西齊行馬詩》曰:晨風白金絡,桃花紫玉珂,影斜鞭照曜,塵起足蹉跎,任俠稱六輔,輕薄出三河,風吹鳳皇袖,日映織成靴,遠江艫舳少,遙山煙霧多,雲開馬瑙葉,水淨琉璃波,路廣拂青柳,迴塘繞碧莎,不效孫吳術,寧須趙李過。
又《紫馬詩》曰:賤妾朝下機,正值良人歸,青絲懸玉蹬,朱汗染香衣,驟急珂彌響,跳多塵亂飛,雕胡幸可薦,故心君莫違。
又《繫馬詩》曰:青驪沉赭汗,綠地懸花蹄,未垂青鞙尾,猶掛紫鄣泥,蹀足絆中憤,搖頭櫪上嘶,紫關如未息,直去取榆溪。
又《登山馬詩》曰:登山馬,閒樹識金裝,草合宜●短,影轉見鞭長,何殊八公岫,蹔上淮南王。
又《和人愛妾換馬詩》曰:功名幸多種,何事苦生離,誰言似白玉,定是媿青驪,必取匣中釧,迴作飾金羇,真成恨不已,願得路傍兒。
 
60
馬: 《梁元帝賦登山馬詩》曰:登山馬逕小,逕小馬纔通,汗赭疑霑勒,衣香不逐風,何殊隴頭望,遙識祁連東。
又《後園看騎馬詩》曰:良馬出蘭池,連翩驅桂枝,鳴珂隨跼駃,輕塵逐影移,香來知驟近,汗斂覺風吹,遙望黃金絡,懸識幽并兒。又紫馬詩曰:長安美少年,金絡飾連錢,宛轉青絲鞚,照曜珊瑚鞭,依槐復依柳,躞蹀復隨前,方逐幽并去,西北共連翩。
 
61
馬: 《梁劉孝威和王竟陵愛妾換馬詩》曰:驄馬出樓蘭,一步九盤桓,小史贖金絡,良工送玉鞍,龍驂來甚易,烏孫去實難,驎膠妾猶有,請為急絃彈。
 
62
馬: 《梁庾肩吾以妾換馬詩》曰:渥水出騰駒,湘川實應圖,來從西北道,去逐東南隅,琴聲悲玉匣,山路泣蘼蕪,似鹿將含笑,千金會不俱。
 
63
馬: 《陳劉刪賦得馬詩》曰:獨飲臨寒窟,離群思北風,陳王欲觀舞,御史自隨驄,邊聲隕客淚,果下益桃紅,恆持沛艾影,解向平陵東。
 
64
馬: 《陳沈炯賦得邊馬有歸心詩》曰:窮秋邊馬肥,向塞甚思歸,連鑣渡蒲海,束舌下金微,已卻魚麗陣,將摧鶴翼圍,彌憶長楸道,金鞭背落暉。
 
65
馬: 《陳祖孫登賦得紫●馬詩》曰:候騎柏樓蘭,長城逈路難,嘶從風處斷,骨住水中寒,飛塵暗金勒,落淚灑銀鞍,抽鞭上關路,誰念客衣單。
 
66
馬: 《陳王由禮賦得驄馬詩》曰:善馬金羈飾,躡影復凌空,影入長城水,聲隨胡地風,倥斂青門外,珂喧紫陌中,行行若不倦,唯當御史驄。
 
67
馬: 【賦】《魏應德璉愍驥賦》曰:愍良驥之不遇兮,何屯否之弘多,抱天飛之神號兮,悲當世之莫知,赴玄谷之漸塗兮,陟高崗之峻崖,懼僕夫之嚴策兮,載悚慄而奔馳,懷殊姿而困逼兮,願遠跡而自舒,思奮行而驤首兮,叩繮緤之紛拏,牽繁轡而增制兮,心慉結而槃紆,涉通逵而方舉兮,迫輿僕之我拘,抱精誠而不暢兮,鬱神足而不攄,思薛翁於西土兮,望伯氏於東隅,願浮軒於千里兮,曜華軛乎天衢,瞻前軌而促節兮,顧後乘而踟躕,展心力於知己兮,甘邁遠而忘劬,哀二哲之殊世兮,時不遘乎良造,制銜轡於常御兮,安獲騁于遐道。
 
68
馬: 《晉曹毗馬射賦》曰:奔電無以追其蹤,逸羽不能企其足,狀若騰虯而登紫霄,目似晨景之駭扶木,體與機會,動躡驚風,於是抗孫陽之轡,彎繁弱之弓,輕足鬱其雲合,妙手於焉爭雄。
 
69
馬: 《晉傅玄乘輿馬賦》曰:目若曜星,符采橫發,高顛懸日,雙璧象月,頭似削成,髦如鬢髮,延首高驤,擢足軒跱,氣蓋青雲,勢凌萬里,九方不能測其天機,秦公不能究其妙理。
又《馳馬射賦》曰:何逸群之奇駿,生濛汜之遐濱,附南方以定位,表天駟於三辰,儀●行之剛健,憑坤厚以託身,豈驥德之足慕,晞萬里之清塵。
 
70
馬: 《宋顏延之赭白馬賦》曰:昔帝軒陟位,飛黃服皂,后唐膺籙,赤文侯日,漢道亨而天驥呈才,魏德懋而澤馬效質,伊逸倫之妙足,目前代而閒出,並榮光於瑞典,登郊歌乎司律,所以崇衛威神,扶護警蹕,雙瞳夾鏡,兩權協月,異體峰生,殊相逸發,鑒穆武,憲文光,振民隱,修國章。
 
71
馬: 《宋謝莊乘輿舞馬賦應詔》曰:月晷呈祥,●維效氣,賦景阿房,承靈天駟,既秣虯以均性,又佩蘅以崇躅,卷雄神於綺文,蓄奔容於帷燭,觀其雙璧應範,三封中圖,玄骨滿,燕室虛,陽理競,潛策紆,汗飛赭,沫流朱,至於肆夏已升,采齊既薦,始徘徊而龍俛,終沃若而鸞盻,迎調露於飛鍾,赴承雲於驚箭,寫秦坰之弭塵,狀吳門之曳練,夫蹠實之態未卷,凌遠之氣方攄,歷岱野而過碣石,跨滄流而軼姑餘,朝送日於西阪,夕歸風於北都,尋瓊宮於倏瞬,望銀臺於須臾。
 
72
馬: 【頌】《魯國黃伯仁為龍馬頌》曰:夫龍馬之所出,丁太蒙之荒域,稟神祇之純化,乃大宛而再育,資玄螭之表像,似靈虯之注則,踰騕褭之體勢,逸飛菟之高蹤,兼驥騄之美質,豈驊●之足雙,耳如剡筩,目象明星,雙璧似月,蘭䈥參情。
 
73
馬: 【贊】《晉郭璞馬贊》曰:馬出明精,祖自天駟,十閑六種,各有名類,三才五御,駑駿異轡。
 
74
馬: 《周庾信秦穆公馬贊》曰:駿馬遇盜,秦君不瞋,先傾美酒,翻畏傷人,鄰兵向國,窮寇侵秦,于時大盜,還作功臣。
 
75
馬: 【狀】《宋顏延之天馬狀》曰:降靈驥子,九方是選,白●朱文,綠蛇紫燕,水軼驚鳧,陸越飛箭,遇山為風,值雲成電。
 
76
馬: 【表】《魏陳王曹植獻文帝馬表》曰:臣於先武皇帝世,得大宛紫騂馬一疋,形法應圖,善持頭尾,教令習拜,今輒已能,又能行與鼓節相應,謹以奉獻。
 
77
馬: 【啟】《梁元帝謝晉安王賜馬啟》曰:繹武媿仲都,遂蒙大驪之錫,儒謝春卿,空頒名馬之賚,故以取方驎友,自疋龍媒,不待景公,婉如齊畫,無勞馬援,翻等漢銅,豈有滅沒黑龍,連翩白馬,錢文見重,津名取貴,相彼騏驥,猶深戀主,矧伊伏櫪,彌結懷恩。
 
78
馬: 《梁邵陵王謝令賚馬啟》曰:連翩絕景,沃若追風,超渥水之形,踰大宛之狀,荷傳西蕃,將達宮閫,無任城之氣勇,降東平之嘉錫,何以揚名沙漠,仰稱隆慈,戀德銘心,矚恩雨淚。
 
79
馬: 《梁劉孝威為皇太子謝敕賚功德馬啟》曰:伏惟忘我徇物,屈己濟民,該天地而大捨,總日月而為施,既脫屣於金輪,又解驂於紺馬,出余吾之水,服騊駼之廄,名高夏后之龍,價倍田方之贖,謹當秣以柏葉,飴以丹棗,加之玉鞍,飾之金絡。
 
80
馬: 《梁劉孝儀謝豫章王賜馬啟》曰:出自北冀,來從東道,舞越兩驂,驅同八駿,循阪且厲,無復良樂之鳴,長楸可走,不假幽并之策。
 
81
馬: 《周庾信謝滕王賚馬啟》曰:柳谷未開,翻逢紫鷰,臨源猶遠,忽見桃花,流電爭光,浮雲連影,張敞畫眉之暇,直走章臺,王濟飲酒之懽,長驅金埒。
 
82
馬: 《周王褎謝賚馬啟》曰:邊城無草,來自東南,塞外饒沙,經從西北,漢時樂府,偏愛權奇,晉世桑門,特憐神駿,黃金作勒,足度西河,白玉為鐙,方傳南國,儻逢漢帝,仍駕鼓車,若值魏王,應驚香氣。
 
83
馬: 【書】魏文帝《與孫權書》曰:前使于禁郭及土,所遺吾纖驪馬,本欲使禁自致之,念將軍儻欲速得,今故以付徐奉往,此二馬,朕之常所自乘,甚調良善走,數萬疋之極選者,乘之真可樂也。中國雖饒馬,其知名絕足,亦時有之耳。
 
84
馬: 《梁元帝答齊國饟馬書》曰:名重桂條,形圖柳谷,襄陽地穴,近求未易,滇池水裏,遠訪猶難,價疋龍媒,聲齊驥子,河精曜采,似伏波之鑄銅,震象飛文,笑東●之刻玉,加以控斯銀勒,利此金銜,鞍揭鏤衢,光含兩月,繮縈紫縷,色麗雙絲,方嗤晉后,恆乘鄭國之駟,更鄙曹君,經餉蜀王之馬。
又《書》曰:於戲,馬之為用,遠矣大矣。斯所以●為脊馬,震為馵足,有是哉。有是哉。何則,半漢而馳,可以及日,躊躇而蹀,可以追風,赤菜之騰聲,的顱之濟主,陳王有炤羈之說,班生有繮絆之談,抑聞斯美,遠勞此費,懷哉懷哉。老生不云乎。雖有拱璧,以先駟馬,良用此道,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

後注:

昨天和前幾天是國小3年級的女兒再哭說找不到襪子和骨科石膏得布繃帶;今天是國小6年級的女兒在哭說運動服和制服全是濕的,怎麼家裡的吹風機不見了?中餐廳媳婦的老公回答:叔叔帶去台北了;中餐廳媳婦心想:你怎麼讓你小孩子以為把這吹風機借給附近便利商店的員工又從台中送給在台北的親戚,就以為這家餐廳都可以永遠的經營下去?昨天店休,餐廳公公好像買賣甚麼東西從自己房間拿塑膠袋之之類的東西要送出去甚麼得似的?中餐廳媳婦回答自己國小女兒:妳跟妳老師說妳衣服全濕的,穿便服上學要嗎?她國小2年級的兒子也穿濕的衣服上學,也沒有像她國小6年級的女兒哭說好痛苦好討厭家裡這樣子之類的,說為什麼昨天都說要衣服吹電風扇又不吹?說甚麼明天衣服就會乾了?;國小小孩在今早6點~7點看類似綜藝節目的"三立都會台"的"街角遇到wow"裡面就會介紹一些美國整人爆笑節目和創意小物,和可愛的時鐘和背包之類的;國小3年級女兒每次都求說叫兄弟姊妹幫忙怎樣,因為她左手包著石膏而只能用1隻手做事情,換姊姊和弟弟對她說妳自己想辦法,拿不到再來問我們;弟弟作業不會想,換國小3年級的女兒去抱怨弟弟:我也在忙,我先吃完東西再教你,你不要一直叫著要我幫你寫。;今天早上,中餐廳媳婦發現忘記幫3個小孩洗便當盒,她走到早餐店先點"一口餃"跟"溫奶茶咖啡之類"說晚點再來早餐店拿早餐,她就回自己公公餐廳幫國小小孩的作業簽名,但是她沒有專心看小孩子的作業有沒有錯字,她趕著要洗餐盒之類,幫小孩找制服跟運動服,之後又走到早餐店說要拿早餐而今天早餐錢還是先欠早餐店錢,早餐店這時候有爸爸族在聊"咖哩麵"而去年的早餐店裡有類似高中生的學生族再跟鄰居朋友吃"涼麵"。

約今天早上7點~8點,中餐廳媳婦看到自己在廚房洗碗的洗碗槽附近有老鼠籠,是這間餐廳今天要當老鼠籠來處理嗎?把老鼠都送到這餐廳吃東西?;前幾天餐廳房東送她餐廳小孩類似水晶寶寶的塑膠玩具抽抽樂,是打算希望她餐廳當幼稚園的托兒所嗎?把附近帶小孩的夫妻一起跟她餐廳小孩悠閒的聊天?;前幾天她餐廳老公去大賣場聽手機任務買奶粉跟豬皮給小孩當晚餐吃,有說這餐廳要當嬰兒房還是夜市來發展嗎?

約今天早上8點~9點,中餐廳媳婦的老公看到網路免費小說的"仙榜強者"之類的,就打算把拖鞋換運動鞋來餐廳做事情,可是她餐廳公公在前幾天沒看客人的真正問題又工作中對她老公說:買個ok繃回來。餐廳公公表現出在工作中有受傷的樣子,她公公在磨刀石的那段時間切到自己的手?!打算等台北姑媽的送來的饅頭吃完就在台中先貼個塑膠ok繃得繼續做事情?;前幾天在國小的門口有發補習班的廣告單的20~30歲的女生,約50歲媽媽只問說這次送鉛筆?,中餐廳媳婦的餐廳老公好像曾經有分辨過"補習班的發單小姐跟"檳榔攤發檳榔的小姐"有何不同?但是他最後又聊都女生都差不多那樣?也就她老公把餐廳的女客人都氣息都分不出來,餐廳父子就晚上餐廳一直保持在店內也像在夜市裡的氣息?

約今天早上10點,中餐廳媳婦的餐廳老公去菜市場買花枝羹麵跟重量杯紅茶回來餐廳坐第2桌,邊吃邊看電視的美國滔金節目,這時候的餐廳裡面吹的是東風?西風?北風?南方?;餐廳公公在廚房邊切菜邊輕唱老歌是有點類似南風偏東北又歸西南?,店外面出太陽是東風跟輕輕的風而已?,店裡面的中餐廳媳婦要是不表示自己是北風的氣息的話會不會跟她老公最後一直在西南風?要是天氣太熱又西北風太強又速度太快而中餐廳媳婦的老公一直嫌她做事情的速度太慢?在幼稚園裡的小孩力量在玩耍時都保持像馬匹的大力量會不會是在東南風?會不會中餐廳媳婦還是不想保持在速度很快的做事情方法?!,現在她在西北風?;剛剛有約50~70歲的老先生坐電動車代步的一直把自己吃胖而不想保持速度很快的氣息是因為老先生在西北處?也有些學生保持在西南處的邊走路邊看停在路邊的玻璃邊照鏡子?;這時候是人走的速度比較快?還是馬的速度比較快?還是車子比較快?還是飛機比較快?燕子跟馬的速度的差別會不會很大?年齡長短會不會差別很大?;中餐廳媳婦的餐廳老公去買米回來時對餐廳公公說:米又漲價了,漲到290元,是這家蔥油餅讓米漲價的嗎?做蔥油餅得這家餐廳的內部氣息有漲到290的價格嗎?為什麼蔥油餅先幫助米去漲價?因為炒飯賣出去也有讓這家餐廳賺回本錢嗎?;隔壁的茶莊的門口有一下子擺藤類又一下子擺陶類有影響到這餐廳的氣息嗎?;她老公又對她說:老師借給兒子的雨傘,妳今天中午順便帶去還給老師,她說:兒子說老師說過幾天再還也可以,她老公就死板的回答:反正妳就拿雨傘去學校還給老師就對了。

約今天早上10點30~11點左右,中餐廳媳婦的老公按門鈴說:妳怎麼不趕快到店裡做事情?有甚麼事情是要拖那麼久的?這剛剛不久,她老公也沒有管送雞蛋來這餐廳的雞蛋商老闆也沒有管豬絞肉來這餐廳的打工軍人,要是她老婆來這餐廳幫忙也要把焦點最準在這餐廳的第1桌還是第11桌?;豬肉跟雞肉得分別都對坐第11桌的客人沒有差別嗎?這餐廳忽然想關火又想繼續賣食物又該怎辦有跟隔壁鄰居餐廳討論嗎?

約今天中午12點~1點左右,中餐廳媳婦接到許多外帶的女生的電話是抱怨食物的方式來點東西,她也沒有覺得怎樣就繼續寫客人要吃的食物的菜單,還有一通電話說是姓"賴"的是彰化銀行說什麼350個水餃?她一臉聽不懂對方在說甚麼?她把電話拿給她老公聽,之後她問他:彰化銀行要350個水餃?我有聽錯嗎?;她老公回答她:妳聽錯了吧?是那第2桌的菜單是外帶的,我寫到第2桌的本子,那第2桌菜單的東西就是彰化銀行要的東西;中餐廳媳婦心裡覺的怪怪的?怎麼她老公要把外帶單子拿第2桌寫?又好像這彰化銀行點的幾樣東西就可以換到350個水餃似的?她老公到底在想甚麼東西?之後客人在短時間內進來很多,她老公對她的口氣很差,她老公也對其他客人的口氣很急躁很差,剛好這段時間的每一桌都有客人坐,就只有第2桌沒有客人坐;有外帶的太太在電話中點3個小酸辣湯+2個大酸辣湯,在電話中說要人到才要包熱湯,不然怕涼掉,那太太到了後就改成2個大酸辣湯+1個小酸辣湯;有個電話是要點2份鍋貼要分成4盒裝,等於是每盒鍋貼只裝5個鍋貼,這餐廳的一份鍋貼是10個,這客人就一口氣花掉4個紙盒了。;一開始在忙的時候,她老公說鍋貼不夠賣給客人,等完全沒事後又她公公包幾個鍋貼又說可以賣給別人又夠鍋貼賣了,等於是餐廳沒有事情後才要來吃這餐廳的鍋貼了?。

約今天中餐廳聽1點~2點左右。餐廳裡面完全沒客人都很清閒的時後,附近的3個染髮的姊妹有長髮+短髮,保持在18歲的氣息來餐廳點鍋貼吃,她老公就笑容滿面的幫她們煎鍋貼;中餐廳媳婦問:怎麼公公看蘋果日報是喜歡把陽光對準報紙的文字,而不是把陽光對準公公的眼睛頭頂和心臟處呢?這些文字會跑到第5桌去嗎?今天餐廳第5桌都是幾個面容哀愁的老人家在談正事而說要點2份蔥油餅外帶,老人家的氣息也沒她餐廳的人冷漠吧?只不過第3桌改第5桌坐的老人家都眼皮都沉重下垂居多。

約今天下午4點~5點,她老公再玩類似小叮噹卡通畫風的RO線上可愛版網路遊戲的私服,可是這時候她2個國小女兒拿著零錢去附近買鮪魚沙拉車輪餅吃;她老公在今天下午1點~2點左右去便利商店去叫國小2年級兒子把爸爸的便利商店的類似儲值提款的卡片找出來給爸爸買東西,之後在約今天下午2點的時候她老公買類似蚵仔麵線的麵線給國小2年及兒子吃;餐廳公公在約今天下午2點看著介紹"草泥馬"跟"袋鼠寶寶"在袋子裡露出一角的情形邊說:日本就有辦法把這顧的這麼好,臺灣都做不到這樣之類的,然後邊吃著麻婆豆腐配酒;要是晚上再來類似跟中餐廳媳婦的國小兒子女兒跟公公和老公都保持在西南或東南的氣息?這間餐廳媳婦的氣息會不會變成像"蚵仔麵線?";今天她餐廳門口的樹上鳥窩被吹下來剛好掉到中藥店跟北X餐廳的中間,要是這間餐廳不夠穩固時要不要"東北"或"西北"風?;要是沙漠是白天很熱而半夜很冷,她要不要在下午2點的白天喝到冰奶茶?為什麼她餐廳公公怕太多水壓卻還不怕沙漠?;今天中午12點~1點左右,第1桌是一對類似姊弟的男女朋友?男生在第1桌一直臉紅的看著他女友以外的事業問題的邊害羞的樣子;第5桌是2個老伯伯再吃小米粥,有個中年男生加入2個老伯伯的第5桌說他喝大碗酸辣湯就先不要吃小米粥,變成小米粥是中年人先不吃而先給老年人吃?;約今天餐廳的中午12點~1點,中餐廳媳婦像在打過羽球的體溫有沒有比她老公打線上遊戲的體溫高?她老公想把這餐廳當線上遊戲玩嗎?

約今天晚上5點~8點,中餐廳媳婦沒有想主動看店裡的情形,她國小3年級的女兒跟國小2年級的兒子說:我有辦學校的閱讀認證,在電腦裡回答問題可以積分又可以去學校得電腦課換基分卡,基分卡又可以換禮物,我要問你的帳號才知道怎麼幫你辦?你忘記帳號?那我們來玩問答遊戲,你打上你在學校看過的書名,我們再回答問題。;這時候的晚餐客人帶著小孩來餐廳用餐,是不是類似今晚她國小3年級女兒介紹國小2年級兒子一起看電腦的方式聊天?;約今天下午5點,附近太太點了苦瓜+素雞+小魚乾辣椒要外帶,就問中餐廳媳婦一定苦瓜要買到30塊嗎?;也就這晚餐還是苦瓜不要給到30塊而像一般逢甲夜市的攤位經營才會這餐廳的母女就當看書般這樣子工作而已?;這時候國小6年級的女兒跟40歲左右的爸爸跟70歲左右的爺爺在邊玩邊工作,今天中午人潮多的時候又她老公說錯給廚房的"紙盒"或"盤子"又把錯推給老婆說:妳把外帶搞成內用了。;約今晚7點40~8點,中餐廳媳婦聽到門鈴聲就去店裡看,她老公和國小6年級女兒說妳來幹嘛?是要叫弟弟妹妹來,這時餐廳的第6桌有擺上類似品客洋芋片的餅乾的類似餅乾,中餐廳媳婦看到心想:該不會是有人跟國小6年級女兒說要在客人面前表現好一點,今天女兒就可以在第6桌吃餅乾了吧?!是爸爸教導國小6年級女兒要今天在店裡工作表現好一點的嗎?這時晚餐客人都各自有自己的老公在旁邊帶孫也沒有什麼管到這餐廳的小孩。

約今晚8點~9點餐廳打烊,中餐廳媳婦的餐廳老公拿3條玉米給餐廳公公問要煮嗎?餐廳公公只看一眼就拿出今天他早上自己也買的菜市場食物是類似"日月貝"或"海瓜子"的海產貝殼類,快炒九層塔,炒完就坐下來喝洋酒+吃海產+看愛情偶像連續劇的"女人30歲 情定水舞間"裡面都是20~30歲的年輕演員在演說有時候"書"還比"衣服"重要,她約40歲的餐廳老公陪70歲的餐廳公公邊看電視也看到這段就在想書的文字之類,之後就進廚房想煮些青菜之類的。;這間餐廳的飲水機旁邊的"紅糖罐"跟"白糖罐"有客人沒關緊紅糖罐就被封住的白糖都沒有螞蟻,紅糖附近爬滿螞蟻,餐廳公公邊煮海產邊再考慮要關廚房窗戶還是不關?;國小6年級的女兒說想跟國小3年級的妹妹一起玩電腦,這間餐廳也沒人提起是要往"溫馨家常小館"?還是"氣派海產店"的方式來看?!好像國小女兒比較喜歡看電視連續劇就很高興過一天了。

※※※

2014年/2月/20日/星期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7101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